课件79张PPT。第二节 森林的开发与保护——以亚马孙热带雨林为例森林--“大自然的总调度室”(一)作用:调节气候、稳定大气成分、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繁衍物种、维护生物多样性、净化空气、美化环境、吸烟除尘、防风固沙、减弱噪声……一、森林的作用及世界森林现状既是重要的自然资源,又是不可替代的环境资源亚寒带针叶林和热带雨林地区 思考:为什么目前世界森林大多分布在低纬和中高纬地区?为什么中纬地区森林分布较少?(二)分布:中纬度的平坦、湿润半湿润地区,人口密布,
森林受到的破坏更加突出,甚至有不少地方变成了无林区 目前世界森林面积约38、6亿公顷,森林覆盖率仅为30%,主要分布见图所示(三)森林急剧减少现状及危害 a、世界森林面积减少的趋势仍在继续,特别是大片热带原始林正在遭到毁灭性的破坏。
b、作为地球上现存面积最大,保存比较完整的—片原始森林——亚马孙热带雨林(其中60%分布在巴西境内)在20世纪70年代以来,随着巴西政府对亚马孙地区大规模开发计划的实施,这片雨林受到破坏。 1、现状:2、危害:总结 2、危害:导致全球气候失调、生态环境恶化、自然灾害频发,生物多样性锐减等。二、案例分析——亚马孙热带雨林(一)热带雨林简介◆纬度分布:热带雨林主要分布在______南北两侧。但在大陆向风地带可以延伸到南北纬__________。赤道15°~25°1、分布澳大利亚的东北海岸、马达加斯加岛的东部、巴西高原东南部也分布有热带雨林。(一)热带雨林简介◆地区分布:热带雨林主要集中分布于南美洲___________流域,非洲_________流域,____________地区 刚果河亚马孙河东南亚1、分布1、分布亚马孙地区(一)热带雨林简介◆最大分布:亚马孙河热带雨林是地球上现存面积最大、保存比较完整的一片原始森林,集中分布了地球上大约一半的热带雨林。--“地球之肺” (净化空气,碳氧平衡) 1、调节全球大气中的碳氧平衡(二)雨林的全球环境效应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干大二氧化碳氧气暖下降频繁2、促进全球水循环,调节全球水平衡--“蓄水海绵”(涵养水源,水循环和水平衡)世界资源宝库(世界生物基因宝库)森林储量占世界总储量的30%。
植物种类、鸟类占世界50%。
亚马孙河淡水鱼达2000多种。--“地球之肺” (净化空气,碳氧平衡) 1、调节全球大气中的碳氧平衡2、促进全球水循环,调节全球水平衡(二)雨林的全球环境效应--“蓄水海绵”(涵养水源,水循环和水平衡)3、雨林的物种(生物)资源丰富--“基因宝库 ”(绚丽多姿、丰富多彩的动植物王国 )--“地球之肺” (净化空气,碳氧平衡) 1、调节全球大气中的碳氧平衡2、促进全球水循环,调节全球水平衡(二)雨林的全球环境效应--“蓄水海绵”(涵养水源,水循环和水平衡)3、雨林的物种(生物)资源丰富--“基因宝库 ”(绚丽多姿、丰富多彩的动植物王国 )4、雨林植物的药用价值 --“医学宝库” (三) 雨林生态的优越性:◆光和作用强烈、生物循环旺盛、生物生长迅速、群落生产力高(四)雨林生态的脆弱性(四)雨林生态的脆弱性◆热带雨林生态系统的脆弱性主要表现在哪里?为什么?(四)雨林生态的脆弱性
◆表现:雨林植被一旦被毁,养分遭受强烈淋洗而很快丧失,使地表植被很难恢复,整个生态系统就会陷于崩溃。◆原因:有机质的迅速分解和强烈的淋洗使雨林下的土壤很贫瘠,使雨林生长所需要的养分几乎全部储存在地上的植物体内,所以地上植物成为雨林系统中最主要也是最关键的部分,而这又正是最容易遭受人类破坏的部分。人类通过焚烧和砍伐活动可将大片浓密的原始雨林顷刻化为乌有。思考:有人说热带雨林是“长着森林的绿色沙漠”,这是为什么?◆在茂密的森林覆盖下,有与沙漠地区相同程度贫瘠的土壤。◆雨林与沙漠都有一样脆弱的生态环境,一旦被破坏,恢复相当困难。(五)人类活动对雨林的影响— —案例:迁移农业热带雨林的迁移农业1、说说迁移农业的过程。
2、同一块土地再次被利用的周期大约需要多少年?15年原因是随着雨林植被的不断繁茂,枯枝落叶不断____,分解后补充到土壤中的_____在不断的增加。A -B土壤肥力在不断的_____。提高增加养分解释迁移农业从A——B——C——D土壤肥力的变化及其原因原因是_____被砍伐焚烧开荒以后,土壤中的_____被作物逐渐消耗,加上土壤失去_____保护后,____淋洗,流失严重,土壤______不断下降。B-C土壤肥力在不断的_____。降低植被养分植被养分肥力解释迁移农业从A——B——C——D土壤肥力的变化及其原因这主要是因为弃耕的土地正在植被的恢复之中,受其他因素干扰____。C-D土壤肥力始终维持在_____水平上,变化_____。较低不大小 通过两组图表的对比,说明迁移农业休耕期的长短,对雨林恢复的影响后果是不同的。特别是随着人口的不断增多,相对土地面积减少,耕作的频率将随之加大,这必将加速了雨林的衰亡和土地肥力的减退。
当休耕期<15年时,森林再生是不完全的,若长此以往必然会引起土地性状的彻底改变,出现森林越来越少甚至完全丧失的局面。
当休耕期>15年时,森林能够完全再生形成次级森林,但与原始森林有相当大的差异,要想使次级森林成为原始森林的状况,还需要80-100年的时间。
如果人口增加,雨林可供迁移的空间减少,迁移农业的频率和规模越来越大,必然会出现休耕期越来越短的现象,森林植被的恢复变的非常困难,热带雨林将走向毁灭。亚马孙热带雨林的生存危机掠夺式迁移农业砍树烧荒播种农作物耗尽养分外国公司滥伐森林1000000棵/天热带雨林严重破坏恶果影响全球气候思考如何保护热带雨林?(每8秒钟消失一个足球场大的面积)(六)亚马孙开发计划及其影响1、雨林被毁的直接原因是-----人类的开发2、背景-----发展中国家的人口增长和贫困,以及由此产生的发展需求巴西迁都:里约热内卢修建亚马孙横贯公路
移民亚马孙平原借助外资,鼓励跨国企业投资开发
……巴西政府公布亚马孙开发计划:发展政策:人口均衡3、亚马孙开发巴西利亚(七)雨林的前途--开发还是保护从全球利益和长远利益考虑应该怎么做?从当地人争取短期内提高生活水平看,应该
怎么做?◆如何保护热带雨林?(七)雨林的前途--开发还是保护从全球利益和长远利益考虑--从当地人争取短期内提高生活水平看--保护开发两者的利益都要兼顾 (两难)当前背景下:保护放在第一位!以可持续发展为优先目标加强环境教育,提高公民环保意识加强雨林管理和保护,建立自然保护区鼓励保护性的开发方式(如雨林观光、生态旅游等)设立国际基金,使当地从管理和保护中获益森林选择性采伐与更新造林相结合加强雨林缓冲区的建设,减少移民和农耕进入雨林区的机会探究一:为什么巴西的一种热带资源倍受全球关注?
巴西是拉丁美洲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国家,根据材料和
所学知识思考下列问题。在当前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尤其是全球气候变暖的大背景下,巴西有一种自然资源受到全球的关注,这种资源是什么?为什么会受到关注?答案:热带雨林(或雨林)。受到关注的原因:热带雨林能调节全球气候;提供良好的环境,维护生物多样性;保护土壤,防止水土流失;涵养水源,保护淡水资源;为全球提供新鲜空气。 探究二:生物地球化学循环规律的应用
生物圈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其中的物质循环带有全球性,所以又叫生物地球化学循环。从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的角度,指出降低“温室效应”的措施是 和
。增加绿色植物 减少化石燃料的消耗 探究三:森林的功能
地理环境中各事象之间是相互联系的,若某事象发生变化就会给其他事象带来影响,甚至发生一系列的变化。读图回答(1)~(2)题。 (1)图中所示的中心事象“甲”可能是什么?
答案:森林破坏
(2)上图反映了自然地理环境的什么特点?
答案:整体性 (1)图中秦代以前和西汉时期相应地区森林植被遭到破坏的主要原因是( )
A.气候变化 B.兴修水利
C.毁林开荒 D.营造帝王宫殿和陵墓CD 试题:(2010·启东)下图是“我国历史时期森林植被遭破坏地区分布图”。读图完成(1)~(3)题。(双选)(2)关于下列地区森林现状的叙述,正确的是( )
A.a地区为温带针阔叶混交林区
B.b地区以人工林、次生林为主
C.c地区森林覆盖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D.d地区已成为我国最大的采伐林区AB 试题:(2010·启东)下图是“我国历史时期森林植被遭破坏地区分布图”。读图完成(1)~(3)题。(双选)(3)图中e地区与森林破坏有关的常见自然灾害和生态问题有( )
A.沙尘暴 B.泥石流 C.水土流失 D.台风BC 试题:(2010·启东)下图是“我国历史时期森林植被遭破坏地区分布图”。读图完成(1)~(3)题。(双选)考查目标:森林的开发和保护
【例】 读玛雅社会的农业生产模式图,回答下列问题。①②③④⑤(1)将下列选项的代号填在图中相应的空白处。
①建筑材料 ②燃料 ③农田 ④水土流失 ⑤文明衰落(2)从图中可以看出,玛雅文明的农业用地是采用砍伐和焚烧森林植被而形成的,而这种方式在土地生产力下降后最少需要________年,地力才能恢复重新使用。20 考查目标:森林的开发和保护
【例】 读玛雅社会的农业生产模式图,回答下列问题。①②③④⑤(3)从图中还得到另一信息,在热带雨林地区一旦森林被砍伐,________就不可避免地产生,这说明在热带雨林地区________(外力作用)非常严重。水土流失 流水侵蚀 考查目标:森林的开发和保护
【例】 读玛雅社会的农业生产模式图,回答下列问题。①②③④⑤(4)当前亚马孙河流域破坏雨林的主要的、直接的原因有哪些?
(5)国际社会和巴西政府正在采取什么样的措施保护这一片原始森林?答案:①过度的迁移农业;②商业性伐木;③采矿、修
路、城镇建设;④开辟大型农牧场。答案:加强环境教育,提高公民环保意识;设立国际基金,使当地从管理和保护中获益;加强雨林管理和保护,建立自然保护区;鼓励保护性的开发方式,如生态旅游等;森林选择性采伐与更新造林相结合;加强雨林缓冲区的建设,减少移民和农耕进入雨林区的机会。 (2009·广东高考)绿地对城市生态环境的作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调节城市大气碳氧平衡
B.有明显的增温降湿效应
C.减少城市地区日照时间
D.消除城市大气酸雨污染 【解析】 绿地可以通过光合作用,吸收大气中的
二氧化碳、释放出氧气,从而调节城市大气的碳氧平衡。绿地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起到降低城市温度、增加城市大气湿度的作用。影响城市日照时间的主要是天气状况,而非绿地。绿地可以吸收部分废气,但不会消除城市大气酸雨污染。 【答案】 A一、选择题
新华社消息 中国科考队于2004年8月23日结束了为期23天、行程近2 000千米的科学探险考察,27日返回北京。这是我国科学家首次对亚马孙地区进行的地理和生态环境综合科学考察。阅读材料,回答1~3题。
1.亚马孙地区有世界上最大的、被称为“地球之肺”的生态系统
是( )
A.热带草原 B.热带雨林
C.亚马孙河 D.亚马孙平原 解析:亚马孙地区分布着广阔的热带雨林,因其巨大的生态作用,
被称为“地球之肺”;但随着人类活动的加强,尤其是热带雨林迁移
农业的发展,造成该地区的雨林正快速减少。
答案:B2.亚马孙热带雨林面积减少直接导致的后果是( )
A.海平面上升,淹没沿海地势较低的地区
B.全球二氧化碳和氧气的平衡受到破坏,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
上升
C.产生厄尔尼诺现象,亚马孙平原形成洪涝灾害
D.中纬度地区降水增加,欧洲西部形成干旱少雨的天气
解析:亚马孙雨林的减少直接影响着全球的碳氧平衡,导致大气中
的二氧化碳含量上升,由此带来的间接后果是全球变暖、两极冰川
融化,海平面上升,淹没沿海和岛屿等地势较低的地区。
答案:B一、选择题
新华社消息 中国科考队于2004年8月23日结束了为期23天、行程近2 000千米的科学探险考察,27日返回北京。这是我国科学家首次对亚马孙地区进行的地理和生态环境综合科学考察。阅读材料,回答1~3题。3.雨林被誉为世界生物基因宝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雨林受人类破坏最少,因此保存完好
B.亚马孙雨林的物种资源占全球陆地物种的一半以上
C.亚马孙雨林的减少对物种基因影响不大
D.雨林生态的脆弱性是导致物种减少的直接原因
解析:雨林被誉为世界生物基因宝库,是由于雨林是全球最
古老的生物群落,受人类的影响最小,在生物进化史中,雨
林成为地球上繁衍物种最多、保护时间最长的场所。亚马孙
雨林的物种资源占全球陆地物种的1/5以上。
答案:A 亚马孙热带雨林是地球上现存面积最大、保存比较完整的一片原始森林,其中60%分布在巴西境内。但是,20世纪70年代以来,随着巴西政府对亚马孙地区大规模开发计划的实施,这片雨林的前景引起了全世界的广泛关注。据此回答4~5题。
4.雨林中土壤贫瘠的原因是( )
①养分主要储存在植物体内 ②土壤长期受到高温多雨的淋洗
③热带雨林常绿,缺少枯枝落叶 ④养分再循环的速度缓慢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答案:A5.下列关于亚马孙开发计划及其影响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人类的开发是导致雨林被毁的直接原因
B.该区雨林破坏的背景是当地人口素质低下
C.过度的焚耕开垦(迁移农业)是亚马孙地区破坏雨林的唯一
方式
D.巴西政府正式公布著名的亚马孙流域大规模开发计划是在
20世纪五六十年代
答案:A二、综合题
6.读世界森林面积正在逐渐消失图,回答下列问题。
(1)目前全世界消失森林最快的是 洲,
最慢的是 洲。
(2)使森林面积锐减的原因主要是
和 。亚 北美 农牧业的发展 工业的发展 (3)森林面积的急剧下降,将使生物 面临毁灭性威胁,还会使许多地区造成严重的 和 。
(4)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主要是实现资源的 利用,如在森林采伐时应不超过其 。多样性 水土流失 土地荒漠化 永续 生长量(更新量)(5)森林是一种重要的环境资源。有人说它是“大自然的总调度室”。下面一些形象比喻,各蕴含了森林的一种环境功能,请思考搭配:
A.天然“净化器” 。
B.天然“吸尘器” 。
C.天然“蓄水池” 。
D.天然“绿色卫士” 。
E.天然“消声器” 。
F.天然“美容师” 。净化空气 吸烟除尘 涵养水源 保护农田 减弱噪声 美化环境 (6)绿色植物光合作用吸收太阳能,合成有机物。在雨林中有机物在地表很快分解,这对雨林环境产生了什么影响?答案:①土壤自身很少积累和补充养分,一般很贫瘠;②雨林生长迅速;③雨林生长所需要的养分几乎全部储存在地上的植物体内。 (2009·全国卷Ⅰ)我国南水北调方案中涉及的某水源地总面积约 94 700 km2,下表为该区域部分土地覆被类型面积构成,下图示意该区域部分土地覆被类型的地形构成。据此完成(1)~(3)题。
部分土地覆被类型面积构成(1)在该水源地内 ( )
A.阴坡坡度大于阳坡坡度
B.平均海拔水田低于旱地
C.石砾地、裸地多分布在山
坡上
D.河谷中阔叶林面积最小 【答案】 A (2009·全国卷Ⅰ)我国南水北调方案中涉及的某水源地总面积约 94 700 km2,下表为该区域部分土地覆被类型面积构成,下图示意该区域部分土地覆被类型的地形构成。据此完成(1)~(3)题。
部分土地覆被类型面积构成(2)保护该水源地山地阳坡生态环境应采取的主要对策是( )
A.保护高山灌丛
B.防治水土流失
C.维持林地的采育平衡
D.扩大梯田面积 【答案】 B (2009·全国卷Ⅰ)我国南水北调方案中涉及的某水源地总面积约 94 700 km2,下表为该区域部分土地覆被类型面积构成,下图示意该区域部分土地覆被类型的地形构成。据此完成(1)~(3)题。
部分土地覆被类型面积构成(3)该水源地位于 ( )
A.长江三峡谷地 B.青藏高原
C.汉江谷地 D.江南丘陵 【答案】 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