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四章 易错题与重难点
易错点一、混淆导管与筛管的位置与功能
典例1:(2023八下·拱墅期末)小乐通过实验探究茎对水分和无机盐的运输部位,实验步骤如下:
①取粗细大小相似的同种木本植物枝条3根,如图所示。将每根枝条的下端用刀片削成斜面,且斜面的面积相同,再分别按表中的3种处理方法处理。
②处理好后,将每组枝条分别插入3瓶盛有等量稀释红墨水的烧杯中,并用3个夹子将各组枝条分别固定(B组枝条只将剥去树皮的木质部部分浸入红墨水中),置于温暖、光照充足的地方,10分钟后取出枝条,用刀片横切枝条的中上部,用放大镜观察枝条横切面被染色的部位。
实验组别 实验现象
A.自然状态的枝条(不作处理)
B.剥去下半部树皮的枝条
C.除去木质部的枝条,只留下树皮
(1)将每根枝条的下端用刀片削成斜面,且斜面的面积相同,其目的是 。
(2)A组和B组对照,基于的假设是 。
(3)按照实验步骤正确操作后,观察发现3根枝条中上部的横截面都未被染色。请从实验选材角度分析,说明原因: 。
(4)改进实验后,依据现象可以得出结论:茎对水和无机盐的运输是通过木质部运输的。若将A组枝条进行纵切,依据 的现象,还可说明茎对水和无机盐的运输方向是自下而上的。
【答案】(1)增大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表面积,同时控制变量
(2)茎对水分和无机盐的运输是通过韧皮部进行的
(3)枝条不带叶,不能进行蒸腾作用为水分的吸收和运输提供动力
(4)纵切面上越靠近枝条的顶端,染色变得越来越浅
【解析】植物的韧皮部有筛管,筛管负责自上而下运输有机物;植物的木质部中有导管,导管负责自下而上运输水和无机盐;
【解答】(1)将每根枝条的下端用刀片削成斜面,且斜面的面积相同,其目的是增大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表面积,同时控制变量;
(2) 树皮中有韧皮部,韧皮部中有帮助有机物运输的筛管,所以A组和B组对照,基于的假设是茎对水分和无机盐的运输是通过韧皮部进行的;
(3)蒸腾作用是植物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动力,所以枝条不带叶,不能进行蒸腾作用为水分的吸收和运输提供动力,所以上半部分的横截面都未被染色;
(4) 改进实验后,依据现象可以得出结论:茎对水和无机盐的运输是通过木质部运输的。若将A组枝条进行纵切,依据纵切面上越靠近枝条的顶端,染色变得越来越浅的现象,还可说明茎对水和无机盐的运输方向是自下而上的。
故答案为:(1)增大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表面积,同时控制变量(2)茎对水分和无机盐的运输是通过韧皮部进行的 (3) 枝条不带叶,不能进行蒸腾作用为水分的吸收和运输提供动力 (4)纵切面上越靠近枝条的顶端,染色变得越来越浅
变式1:(2023八下·柯桥期末)有一棵古樟树,它的”树心已经朽烂,变成了一棵”空心树”。可是,这棵古樟树在大家保护下还是枝繁叶茂、开花结果。由此推断,朽烂掉的”树心”是这棵树的( )
A.全部韧皮部 B.部分韧皮部 C.全部木质部 D.部分木质部
【答案】D
【解析】导管具有输送水分和无机盐的功能,筛管具有输送有机物的功能,若导管或筛管全部被破坏,则大树必死无疑。导管在木质部,位于树皮内树心外,筛管位于树皮和形成层之间。
【解答】A.全部韧皮部烂掉了,植物体内的有机物就无法运输,树会因为得不到营养而死,故A错误;
B.韧皮部在树皮和形成层之间,这棵树烂的部位是在树心,故B错误;
C.导管具有输送水分和无机盐的功能,全部木质部烂掉,植物无法得到水分而死,故C错误;
D.导管具有输送水分和无机盐的功能,部分木质部烂掉,植物体还是可以得到水和无机盐,故D正确。
故答案为:D。
变式2:(2023八下·杭州期末)园林工人给移栽后的绿化树“挂吊瓶”,补充水分和提供营养,以提高成活率。“挂吊瓶”的针头应插入到茎的( )
A.1 B.2 C.3 D.4
【答案】B
【解析】1是茎的髓,用来储存营养物质;2是茎的木质部,用来运输水分和无机盐;3是形成层,用来分裂产生新细胞,向内形成木质部,向外形成韧皮部;4是韧皮部,运输有机物;5是树皮,具有保护作用;
【解答】园林工人给移栽后的绿化树“挂吊瓶”,补充水分和提供营养,以提高成活率。“挂吊瓶”的针头应插入到茎的2木质部中,因为水分和营养物质靠木质部中的导管帮助运输;
故答案为:B
变式3:某同学做了如图所示实验,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十几小时后,植物的茎横切面上变红色的部位是 。
(2)植物体承担运输功能的是根、茎、叶中的导管和筛管。其中导管位于 ,负责运输 。
(3)纵切枝条,发现越往上红色越浅,这是因为( )
A.上面水太多,把红色冲淡了
B.上面的红墨水随水分蒸发
C.水分、无机盐是从下往上运输的,越往上越少
D.这是枝条自身的一个特点,不是水分引起的
【答案】(1)木质部(2)木质部;水分和无机盐(3)C
【解析】本题考查木本植物茎的结构。树皮内侧的韧皮部以及木质部的作用。
【解答】(1)木本植物茎的结构包括表皮、韧皮部、形成层、木质部和髓,通过实验观察,将枝条横切放入红色墨水中,十几小时后,茎的横切面上木质部变红。
(2)树皮内侧是韧皮部,韧皮部内有筛管,将植物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由上而下运输到植物体的各部分,木质部内有导管,将根从土壤中吸收的水分和无机盐自下而上运输到植物的身体各部分。
(3)将枝条种结后发现,越往上红色越浅,是由于导管是运输水分和无机盐的,方向是从下往上运输的,所以越往上越浅,选C。
易错点二、水分在植物体内的运输过程
典例1:(2022八下·定海期末)“结构与功能相适应”是重要的生命观念之一。
(1)仔细阅读上图:完成水从植物吸收到蒸腾散失的途径(填具体结构名称)
根毛 叶外
(2)耐盐水稻能抵抗盐碱地的伤害,由此推测,耐盐水稻在含盐质量分数为0.6%的盐碱地正常生长时,其根毛细胞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一定 (选填“>”、“<”或“=”)0.6%。
(3)生物体的功能与其结构相适应。植物根吸水的主要部位是在根尖的根毛区,根毛区有利于吸水的细胞结构特点有: (至少写出2点)
【答案】(1)导管;气孔 (2)>
(3)①根毛细胞体积大,细胞质少,液泡大;②内部有大量导管,表皮有大量根毛(③细胞壁薄)
【解析】植物吸收水的主要器官是根,根吸水的主要部位主要是根尖的成熟区,成熟区生有大量的根毛,可以吸收水分。植物细胞吸水和失水的原理是:细胞外部溶液的浓度大于细胞内部浓度时失水,细胞外部溶液的浓度小于细胞内部浓度时吸水,因此植物的根只有在根毛细胞内液浓度大于土壤溶液浓度时,才能吸收水和无机盐。
【解答】(1)根据图示可知,完成水从植物吸收到蒸腾散失的途径是:根毛 导管 气孔 叶外。
(2)细胞外部溶液的浓度小于细胞内部浓度时吸水,因此植物的根只有在根毛细胞内液浓度大于土壤溶液浓度时,才能吸收水和无机盐。故耐盐水稻在含盐质量分数为0.6%的盐碱地正常生长时,其根毛细胞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一定>0.6%。
(3)根毛区有利于吸水的细胞结构特点有:①根毛细胞体积大,细胞质少,液泡大;②内部有大量导管,表皮有大量根毛;③细胞壁薄。
变式1:如图是绿色开花植物的某些生理过程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a表示根对水分的吸收,吸收的主要部位是根尖的根毛区
B.b表示水分由导管从低往高运输,动力主要来自蒸腾作用
C.c表示水分的散失,“门户”是气孔
D.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参与了生物圈的水循环,途径是:大气→自然降水→植物根系→植物茎叶→大气
【答案】D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植物体内的吸水结构(根),以及植物进行蒸腾作用的主要过程。
【解答】A.a为植物的根,是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
B.b表示水从下方流向上方需克服重力,故动力来自于蒸腾作用;
C.植物叶片是水分散失的主要器官,蒸腾作用散失的水分通过气孔跑到空气中;
D.d选项所描述的为植物蒸腾作用参与水循环的途径,大气-自然降水-根系-茎叶-大气。
故答案为:D
变式2:(2023八下·金东期末)大豆原产中国,古称菽,种子富含蛋白质,是中国重要粮食作物之一,已有五千年栽培历史。图甲是大豆叶中某些生命活动的示意图,图乙是大豆叶片结构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大豆叶片进行生命活动所需要的水,从土壤中吸收之后通过 管运输到叶。水的吸收和运输由植物的 作用提供动力;
(2)叶是进行光合作用的主要器官。若图甲中的气体Y是光合作用释放到空气中的气体,则气体Y是 ;
(3)气体X和Y进出叶片的门户是图乙中的 (填图中标号) 。
【答案】(1)导;蒸腾 (2)氧气 (3)④
【解析】植物体通过根从土壤中吸收的水分,通过导管运输到叶,其中一部分被植物体利用,其余的绝大部分的水都通过蒸腾作用以水蒸气的形式从叶片的气孔散发到大气中去了。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是在叶绿体里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有机物,释放氧气,同时把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储存在合成的有机物中的过程。
【解答】(1)大豆叶片需要的水是通过木质部中导管运输至叶的,运输的动力来自植物的蒸腾作用;
(2)光合作用是吸收二氧化碳,产生氧气,所以气体Y是氧气;
(3)气体进出叶片的门户是气孔,气孔位于表皮,所以是图中的④ 。
变式3:有一个探究植物蒸腾作用的实验,研究“水是从叶的什么地方散发出来的”。步骤如下:
①在一株蚕豆上选取一片生长旺盛的叶片,用滤纸把它上、下表皮上的水分吸干。
②将两张浸有氯化钴溶液的蓝色试纸(蓝色氯化钴遇水变红色)相对应地贴在叶片上、下表皮的表面(贴在上表皮的记为A,贴在下表皮的记为B),并用回形针将它们固定。
③用嘴向另外浸有氯化钴溶液的蓝色试纸哈气(或直接在试纸上滴一滴水),观察蓝色试纸发生了什么变化。
④观察贴在叶片上、下表皮的试纸颜色的变化,比较哪一张试纸先变色,哪一张试纸的颜色更深一些。
(1)本实验中设计步骤③的目的是 。
(2)在步骤④中试纸的颜色会从蓝色渐渐变成 色,先变色的是 (填“A”或“B”)。
(3)本实验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答案】(1)证明浸有氯化钴溶液的蓝色试纸遇水变红色(2)红;B
(3)水是从叶片的上、下表皮中散发出来的,而且,下表皮散发出来的水分要多于上表皮散发出来的水分
【解析】蒸腾作用是水分从活的植物体表面(主要是叶子)以水蒸汽状态散失到大气中的过程,是与物理学的蒸发过程不同,蒸腾作用不仅受外界环境条件的影响,而且还受植物本身的调节和控制,因此它是一种复杂的生理过程。其主要过程为:土壤中的水分→根毛→根内导管→茎内导管→叶内导管→气孔→大气.植物幼小时,暴露在空气中的全部表面都能蒸腾。
【解答】(1)本实验中设计步骤③的目的形成对照,证明浸有氯化钴溶液的蓝色试纸遇水变红色;
(2)在步骤④中试纸的颜色会从蓝色渐渐变成红色,先变色的是B;因为下表面的气孔数目大于上表面,植物下表面散失的水分比上表面更多;
(3)从实验的现象可以得出的结论是:水是从叶片的上、下表皮中散发出来的,而且,下表皮散发出来的水分要多于上表皮散发出来的水分;
故答案为:(1) 证明浸有氯化钴溶液的蓝色试纸遇水变红色 (2)红,B(3) 水是从叶片的上、下表皮中散发出来的,而且,下表皮散发出来的水分要多于上表皮散发出来的水分有一个探究植物蒸腾作用的实验,研究“水是从叶的什么地方散发出来的”。步骤如下:
①在一株蚕豆上选取一片生长旺盛的叶片,用滤纸把它上、下表皮上的水分吸干。
②将两张浸有氯化钴溶液的蓝色试纸(蓝色氯化钴遇水变红色)相对应地贴在叶片上、下表皮的表面(贴在上表皮的记为A,贴在下表皮的记为B),并用回形针将它们固定。
③用嘴向另外浸有氯化钴溶液的蓝色试纸哈气(或直接在试纸上滴一滴水),观察蓝色试纸发生了什么变化。
④观察贴在叶片上、下表皮的试纸颜色的变化,比较哪一张试纸先变色,哪一张试纸的颜色更深一些。
(1)本实验中设计步骤③的目的是 。
(2)在步骤④中试纸的颜色会从蓝色渐渐变成 色,先变色的是 (填“A”或“B”)。
(3)本实验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答案】(1)证明浸有氯化钴溶液的蓝色试纸遇水变红色(2)红;B
(3)水是从叶片的上、下表皮中散发出来的,而且,下表皮散发出来的水分要多于上表皮散发出来的水分
【解析】蒸腾作用是水分从活的植物体表面(主要是叶子)以水蒸汽状态散失到大气中的过程,是与物理学的蒸发过程不同,蒸腾作用不仅受外界环境条件的影响,而且还受植物本身的调节和控制,因此它是一种复杂的生理过程。其主要过程为:土壤中的水分→根毛→根内导管→茎内导管→叶内导管→气孔→大气.植物幼小时,暴露在空气中的全部表面都能蒸腾。
【解答】(1)本实验中设计步骤③的目的形成对照,证明浸有氯化钴溶液的蓝色试纸遇水变红色;
(2)在步骤④中试纸的颜色会从蓝色渐渐变成红色,先变色的是B;因为下表面的气孔数目大于上表面,植物下表面散失的水分比上表面更多;
(3)从实验的现象可以得出的结论是:水是从叶片的上、下表皮中散发出来的,而且,下表皮散发出来的水分要多于上表皮散发出来的水分;
故答案为:(1) 证明浸有氯化钴溶液的蓝色试纸遇水变红色 (2)红,B(3) 水是从叶片的上、下表皮中散发出来的,而且,下表皮散发出来的水分要多于上表皮散发出来的水分。
重难点一、无机盐对植物的重要性
典例1:(2023八下·富阳期末)华北某地区经常出现苹果小叶病,有人认为是土壤中缺锌引起的,有人认为是土壤中缺镁引起的,科研人员为弄清到底是缺哪种元素诱发苹果小叶病,进行如下实验。
①选用品种相同、长势相同的苹果幼苗,洗净根部后分成三组;
②配制适量的完全培养液放入培养缸A,在培养缸B、C中分别加入相应的培养液;
③将三组苹果幼苗分别栽培在上述培养缸中;
④相同且适宜的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间,观察记录分析苹果幼苗的生长发育情况。
(1)步骤②中培养缸B、C的培养液应如何配置?答: 。
(2)将苹果幼苗根部洗净的目的是 。
(3)若出现实验现象 ,则说明苹果小叶病既与缺镁有关,又与缺锌有关。
【答案】(1)在B中放入缺锌的培养液,在C中放入缺镁的培养液
(2)避免原有的锌镁元素对实验的干扰
(3)BC两组苹果幼苗都有不同程度的小叶病出现
【解析】实验用的苹果幼苗应该是从正常土壤中移栽过来的,因此幼苗的根上会有正常土壤,含有各种植物所需的元素
【解答】(1)本实验需要探究出现苹果小叶病是否是土壤中缺锌或者缺镁引起的,因此在B中放入缺锌的培养液,在C中放入缺镁的培养液
(2)苹果幼苗根部可能本来就有锌镁元素,为了避免原有的锌镁元素对实验的干扰,需要将苹果幼苗根部洗净
(3)B中放入缺锌的培养液,在C中放入缺镁的培养液,因此如果BC两组苹果幼苗都有不同程度的小叶病出现,则说明苹果小叶病既与缺镁有关,又与缺锌有关。
故答案为:(1)在B中放入缺锌的培养液,在C中放入缺镁的培养液 (2) 避免原有的锌镁元素对实验的干扰
(3)BC两组苹果幼苗都有不同程度的小叶病出现
变式1:植物通过根系从土壤中吸收生长所需的各种无机盐,不同的无机盐对植物生长会起不同的作用。下列植株是由于缺乏氮出现相应症状的是( )
A.茎秆粗壮叶片墨绿 B.植株矮小叶片发黄
C.植株暗绿带红 D.植株矮小叶片褐斑
【答案】B
【解析】植物的生长需要多种无机盐,无机盐对植物的生长发育起着重要的作用,这些无机盐包括含氮、磷、钾、钙、镁、硫、锰、锌、钼等的多种无机盐,其中植物生活中最多无机盐是含氮、磷、钾的无机盐。
植物生活中最多的无机盐是含氮、磷、钾的无机盐。氮肥能促使植物的茎叶旺盛生长,缺氮时,植株弱小,叶片发黄;磷肥能够促进花芽分化,提早开花结果,能使植物多开花多结果,促进幼苗根系生长和改善果实品质,缺磷时,幼芽和根系生长缓慢,植株矮小,叶色暗绿,无光泽,背面紫色;钾能促进植株茎秆健壮,改善果实品质,增强植株抗寒能力,提高果实的糖分和维生素C的含量,有利有机物向植物储存器官内转运,缺钾时,植物易倒伏,叶片脉间缺绿,且沿叶缘逐渐出现坏死组织,渐呈褐色。
【解答】氮肥能促使植物的茎叶旺盛生长,缺氮时,植株弱小,叶片发黄;
变式2:(2023八下·杭州期末)无土栽培是用人工配制的营养液来培育植物的新型农业技术。该技术在应用过程中要注意以下事项:
(1)营养液中应含有多种无机盐,若缺少含 (选填“氮”“磷”或“钾”)的无机盐,会出现植株矮小,叶片上有褐斑。
(2)植物的根从营养液中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是根尖的 区。小应为使无土栽培的植物长得快,配制了浓度极高的营养液,结果导致该植物萎蔫而死亡。造成其死亡的主要原因是 。
【答案】(1)钾 (2)成熟;培养液中的浓度大于植物细胞液的浓度,导致植物细胞失水
【解析】当细胞外浓度高于细胞内浓度时,细胞失水。当细胞外浓度低于细胞内浓度时,细胞吸水。 一,缺氮时,植株矮小瘦弱,叶片发黄。 二,缺磷时,植株特别矮,小叶片呈暗绿色,并出现紫色。 三,缺钾时,植株的茎杆软弱,容易倒伏,叶片边缘和尖端呈褐色,并逐渐焦枯。
【解答】(1)营养液中应含有多种无机盐,若缺少含钾的无机盐,会出现植株矮小,叶片上有褐斑。缺氮的无机盐,植物的叶片会发黄;缺磷的无机盐,植物的叶片会暗绿带红;
(2)植物的根从营养液中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是根尖的根毛(成熟)区。培养液中的浓度大于植物细胞液的浓度,导致植物细胞失水而萎蔫;所以小应为使无土栽培的植物长得快,配制了浓度极高的营养液,结果导致该植物萎蔫而死亡。
故答案为:(1)钾(2)成熟; 培养液中的浓度大于植物细胞液的浓度,导致植物细胞失水
变式3:(2023八下·新昌期末)小科是一个八年级的学生,他常常看到妈妈将做菜后留下的蛋壳倒扣在花盆中,妈妈认为蛋壳中含有促进植物生长的营养物质。蛋壳真能促进植物生长吗?小科为了把这个问题搞清楚,他设计了如下实验来探究这个问题:
①首先选取了发育情况相同的3株健壮君子兰幼苗,分别栽入体积相同、质量相等的甲、乙、丙三个花盆中(甲和乙中装洗净的细沙、丙中装普通的土壤)。
②甲盆中不放蛋壳,乙、丙盆中放等量的蛋壳。其他管理条件都相同。
③一段时间后,君子兰生长状况发生了变化。小科将变化情况记录在下表中:
植株 实验前质量/g 实验后质量/g 生长情况
甲 41 51 植株矮小、叶色发黄
乙 41 70 植株较健壮、叶色较绿
丙 41 99 植株健壮、叶色浓绿
请根据上述材料回答以下问题:
(1)小科在实验中提出的问题是 。
(2)比较 两盆植株的变化情况,可以得出结论:蛋壳能促进植物的生长。甲组君子兰植株矮小、叶色发黄是因为缺少 (选填“氮”、“磷”或“钾”)元素。
(3)实验后,小科对丙盆君子兰呵护有加,由于浇水过勒,君子兰烂根死亡,这主要是因为土壤中水分太多,导致_______(填选项字母).
A.根吸收了过多水分,造成细胞破裂
B.土壤中氧气过少,根无法进行正常呼吸
【答案】(1)蛋壳能促进植物生长吗 (2)甲、乙;氮 (3)B
【解析】化肥主要包括含有氮元素的氮肥、含有磷元素的磷肥、含有钾元素的钾肥、含两种或两种以上主要营养元素的复合肥料等。氮肥含有组成叶绿素的重要元素,能促使农作物的茎叶生长茂盛。磷肥能促进农作物根系发达,增强吸收养分和抗寒抗旱能力,促进作物穗数增多、籽粒饱满。钾肥能促使农作物生长旺盛,茎秆粗壮,增强抗病虫害能力,促进糖和淀粉的生成。
【解答】(1)根据“妈妈认为蛋壳中含有促进植物生长的营养物质。蛋壳真能促进植物生长吗?”可以提出蛋壳能促进植物生长吗?
(2)根据探究“蛋壳能促进植物生长吗?”那么设计对照实验中除了蛋壳以外,其他条件如湿度、温度等都应当相同。也就是说只有蛋壳是不同的,蛋壳有无就是这个对照实验的惟一变量。因此比较甲、乙两盆植株的变化情况,可以得出结论:蛋壳能促进植物的生长。
氮元素能促进叶绿素的合成,所以叶片发黄、植株矮小是由于缺乏氮元素。
(3)浇水过勤,花土总是含有大量的水分,水把土壤缝隙中的空气排挤出来了,使土壤的氧气过少,根毛无法呼吸,导致吊兰烂根死亡。
重难点二、探究蒸腾作用的影响因素与对植物的作用
典例1:(2023八下·黄岩期末)某生物兴趣小组设计了如图1所示的实验,探究影响植物蒸腾作用速率的环境因素。各装置的枝条大小及叶片数量相同且来自同种植物。初始质量均为300克。各装置均放置在通风状况相同的环境中,实验结果如图2所示,请回答:
(1)瓶中清水表面滴植物油,这么做的目的是 。
(2)将甲、乙两组进行对照,探究的问题是 。
(3)兴趣小组根据实验得出结论:光照可以促进植物的蒸腾作用。其依据是 。
【答案】(1)防止锥形瓶内水分蒸发避免对实验的影响
(2)湿度能影响蒸腾作用的速率吗?
(3)图2中乙组5小时后装置质量小于丁组
【解析】
(1)植物的蒸腾作用是指植物体内的水通过气孔以水蒸气的形式散发到大气中去的过程。
(2)对照实验是指在探究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对研究对象进行的除了该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根据变量设置一组对照实验,使实验结果具有说服力。一般来说,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是实验组,没有处理的是对照组。
【解答】(1)清水表面滴植物油可以形成油层,目的是防止锥形瓶内水分蒸发避免对实验的影响;
(2)选择甲、乙两组装置进行对照,唯一变量是湿度,所以可以探究湿度能影响植物蒸腾作用的速率吗?
(3)从图2中可以看出,乙组5小时后装置重量小于丁组。乙组有光照,丁组没有光照,说明光照可以促进植物的蒸腾作用,使更多的水分散失到大气中,所以重量更轻。
故答案为:(1)防止锥形瓶内水分蒸发避免对实验的影响;(2)湿度能影响植物蒸腾作用的速率吗?(3)图2中乙组5小时后装置质量小于丁组。
变式1:(2022八下·南浔期末)某兴趣小组利用同一植物的新鲜枝条探究植物的蒸腾作用,实验处理如图所示,甲是去掉叶片的枝条,实验开始时四个装置的总质量相等。
(1)该兴趣小组应选择 两组来说明叶片是植物体进行蒸腾作用的主要结构。
(2)该兴趣小组主要观察记录的实验结果是 ,从而分析得出有关蒸腾作用的正确的实验结论。
(3)该兴趣小组设计乙丙两组实验的目的是
【答案】(1)甲丁 (2)量筒中减少的水的体积或各个装置减少的质量
(3)比较叶上下表皮蒸腾散发出来的水分的多少
【解析】1.蒸腾作用是水分以气体状态从植物体内散失到体外大气中的过程。蒸腾作用的主要器官是叶片。叶片包括表皮、叶肉和叶脉,其中表皮上含有气孔,气孔是蒸腾作用散失水分门户,解答即可。
2.对照实验:在探究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对研究对象进行的除了该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
【解答】(1)装置丁由于叶子未处理,所以能正常进行蒸腾作用,试管内的水减少的比较快;装置甲没有叶子一样所以植物无法进行蒸腾作用,试管内的水不减少。因此该实验中甲与丁对照可探究的是植物蒸腾作用主要是通过叶片来完成的。
(2)该兴趣小组主要观察记录的实验结果是量筒中减少的水的体积或各个装置减少的质量,从而分析得出有关蒸腾作用的正确的实验结论。
(3)装置乙和丙组合,比较叶上下表皮蒸腾散发出来的水分的多少。
变式2:(2023八下·拱墅期末)为了探究植物体内水分的运输速率和叶面积的关系,小乐设计了如下实验:
①取两支树龄相同、生长状况相似的同种植物枝条,
②把枝条放入盛有红色染液的烧杯中;
③1小时后,把枝条洗净,并在两支枝条的等高位置切出相应的切片(横切面中出现红色染液部分表明有水分经过)。
(1)将实验步骤①补充完整。
(2)本实验可通过比较 ,判断植物体内水分的运输速率。
(3)从实验结果可知,植物运输水分的速率和叶面积大小的关系是: 。
(4)根据实验结论,在移栈植物时,为了减少水分的散失,应该采取的措施是 。
【答案】(1)分别留下6片和3片叶子
(2)相同时间后,烧杯中的水位高度
(3)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植物叶面积越大,运输水分的速率越快
(4)剪去部分叶片
【解析】蒸腾作用是水分从活的植物体表面(主要是叶子)以水蒸汽状态散失到大气中的过程,是与物理学的蒸发过程不同,蒸腾作用不仅受外界环境条件的影响,而且还受植物本身的调节和控制,因此它是一种复杂的生理过程。其主要过程为:土壤中的水分→根毛→根内导管→茎内导管→叶内导管→气孔→大气.植物幼小时,暴露在空气中的全部表面都能蒸腾。
【解答】(1) 本实验探究植物体内水分的运输速率和叶面积的关系,所以比那辆是叶的表面积,因此分别留下6片和3片叶子;
(2)本实验可通过比较相同时间后,烧杯中的水位高度,判断植物体内水分的运输速率。
(3) 从图片中可以得出的结论是: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植物叶面积越大,运输水分的速率越快;
(4) 根据实验结论,在移栈植物时,为了减少水分的散失,减弱蒸腾作用,应该采取的措施是剪去部分叶片;
故答案为:(1) 分别留下6片和3片叶子 (2) 相同时间后,烧杯中的水位高度 (3) 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植物叶面积越大,运输水分的速率越快 (4) 剪去部分叶片
变式3:某科学兴趣小组在研究某植物叶片上、下表皮气孔密度(单位面积气孔数目)时,采取了如下方法:
方法1:用显微镜观察该植物同一叶片的上、下表皮装片并统计气孔的数目。
方法2:取3株大小、来源相同、具有等量叶片的该植物嫩枝,依图甲所示方法处理。请回答问题。
(1)在方法1中,若要观察到清晰的物像,则图乙中关于显微镜的部分操作,正确的顺序是 (填图乙中的序号)。在显微镜下可以观察到,保卫细胞比叶片表皮细胞多了 (填细胞内结构的名称),故能进行光合作用。
(2)在方法2中,实验开始时,先将各装置的质量调至80 g,之后每隔4 h 测一次各装置的 ,直至实验结束。
①该实验中水面上放油的作用是 。
②该实验结束时,A、B、C装置的总质量分别为mA、mB、mC。若该植物叶片的下表皮气孔密度比上表皮大,则mC-mB mB-mA(填“>”“<”或“=”)。
【答案】(1)②①③;叶绿体
(2)质量;①防止水分蒸发;②<
【解析】植物叶片分为表皮,叶肉和叶脉三部分,气孔气孔位于上下表皮中,一般下表皮的气孔多于上表皮;植物的蒸腾作用散失水分的通道也通过植物叶片的气孔进行的。
【解答】(1)观察到清晰物像的步骤为对光,旋转粗准焦螺旋靠近载玻片,最后是眼睛注视目镜观察并向上移动镜筒;光合作用的场所在叶绿体中。
(2)实验二主要通过植物蒸腾作用散失水分前后的质量变化来比较气孔数目的;实验中应避免其它水的汽化造成干扰,故在水面上放油; mC-mB 为上表面的气孔导致的水分散失, mB-mA 为下表面的气孔导致水分散失质量,若下表面气孔多,则下表面散失的水分更多,故填<。
故答案为:(1) ②①③ ; 叶绿体 (2) 质量 ; ①防止水分蒸发 ; ②<
1.(2023八下·婺城期末)番薯是一种高产且适应性强的粮食作物,块根除作为主粮外,还是食品加工、淀粉和酒造工业的重要原料。下列有关番薯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番薯的茎属于攀缘茎
B.番薯的有机物是通过导管运输的
C.种植番薯应多施氮肥
D.番薯所需的水分主要由根尖吸收
【答案】D
【解析】植物的茎主要有:直立茎:茎较坚硬,能直立。匍匐茎:平卧于地,四周蔓延,长不定根。攀缘茎:用卷须等攀援他物上升。缠绕茎:借茎本身缠绕他物上升。有机物由植物光合作用制造后通过筛管运输,水和无机盐由根尖的根毛区吸收后通过导管运输。植物生长需要各种无机盐,其中最主要的是:N:促进植物生长,枝叶茂盛,P:促进根系生长,影响开花结籽,K:茎杆粗壮,不易倒伏。
【解答】A.番薯的茎细长,而又柔弱,蔓延生长地面上,属于匍匐茎,故A错误;
B.番薯的叶制造的有机物通过筛管运输到根,故B错误;
C.氮肥可以促进植物枝叶生长,而番薯是块根,故C 错误;
D.番薯多需的水分主要由根尖的根毛区吸收的,故D正确。
故答案为:D。
2.(2023八下·路桥期末)市售“蓝色妖姬"是人工染色形成的。等白玫瑰快到花期时用染料浇灌,花像吸水一样将着色剂吸入开出蓝花。茎运输着色剂的部位是( )
A.木质部 B.髓 C.形成层 D.韧皮部
【答案】A
【解析】导管是植物体内把根部吸收的水和无机盐由下而上输送到植株身体各处的管状结构,据此解答。
【解答】导管位于维管束的木质部内,它的功能是把从根部吸收的水和无机盐输送到全身各器官,运输方向自下而上。因此红墨水中的水和无机盐是通过木质部中的导管向上运输的。故观察到就红色的部分是木质部。故A正确,BCD错误。
3.(2023·杭州)生物体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现象是长期进化形成的。下列有关植物体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根毛细胞向外突起扩大吸收面积,有利于吸收土壤中的水分和无机盐
B.根、茎和叶脉中的导管相互连通,有利于有机物的运输
C.仙人掌的叶呈针状,有利于减少因蒸腾作用过多失水
D.叶片向光面与背光面相比,前者叶肉细胞中叶绿体多,有利于光合作用
【答案】B
【解析】A.植物通过根毛吸收水分和无机盐;
B.植物利用茎中的筛管运输有机物;
C.植物散失水分的主要方式为蒸腾作用;
D.植物的光合作用在叶绿体中进行。
【解答】A. 根毛细胞向外突起扩大吸收面积 ,增大了吸收面积;
B.筛管运输有机物,故其错误;
C.针状减少了蒸腾作用的叶片面积,减少水分的散失;
D.叶绿体多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多;
4.(2023八下·仙居期末)水和无机盐在植物体中运输的基本路径是( )
A.叶中筛管→茎中筛管→根中筛管
B.根中筛管→茎中筛管→叶中筛管
C.根中导管→茎中导管→叶中导管
D.叶中导管→茎中导管→根中导管
【答案】C
【解析】植物茎中的木质部中有运输水分和无机盐的导管(运输方向自下而上),在植物茎的韧皮部中有运输有机物的筛管(运输方向自上而下);
【解答】导管对水分和无机盐的运输方向是自下而上的,所以水和无机盐在植物体中运输的基本路径是根中导管→茎中导管→叶中导管;故答案为:C
5.(2023八下·武义期末)成熟的桃子有甜味,是因为桃肉中含有大量的糖分,这些糖分是由桃子的( )
A.根从土壤中吸收,通过筛管运输来的
B.根从土壤中吸收,通过导管运输来的
C.叶片进行呼吸作用制造后,通过导管运输来的
D.叶片进行光合作用制造后,通过筛管运输来的
【答案】D
【解析】桃肉中含有大量的糖分,这些糖分是有机物。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有机物是通过筛管自上而下运输的。根从土壤中吸收水分和无机盐,通过导管自下而上运输。
【解答】A.根从土壤中吸收的是水和无机盐而不是有机物,故A错误;
B.根从土壤中吸收的是水和无机盐而不是有机物,故B错误;
C.有机物是通过筛管运输的,故C错误;
D.有机物是叶片进行光合作用制造的,通过筛管运输,故D正确。
故答案为:D。
6.(2022八下·婺城期末)气孔是氧气、二氧化碳出入及水分散失的门户,当保卫细胞含水量多时气孔大(如图甲),含水量少时气孔小甚至关闭(如图乙)。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将叶片浸入浓盐水中,气孔将如图甲所示
B.保卫细胞的形状能改变是因为没有细胞壁
C.蒸腾作用能在温度偏高的情况下有效降低叶片温度
D.植物体光合作用强弱与保卫细胞的含水量关系不大
【答案】C
【解析】(1)气孔是由两两相对而生的保卫细胞围成的空腔,它的奇妙之处在于能够自动的开闭.气孔是植物体蒸腾失水的“门户”,也是植物体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窗口”。
(2)植物能进行蒸腾作用、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蒸腾作用是指植物体内的水分通过叶片的气孔以水蒸气的形式散发到植物体外的一个过程,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是指绿色植物利用光能在叶绿体里把二氧化碳和水等无机物合成有机物,释放氧气,同时把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储存在合成的有机物中的过程。植物的呼吸作用指的是细胞内有机物在氧的参与下被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能量的过程。
【解答】A:盐水的浓度比较大,将叶片浸入浓盐水,细胞会失水,气孔将会变小甚至关闭,A错误.
B:气孔的保卫细胞含有叶绿体,因为细胞壁面对孔隙的一侧(腹侧)比较厚,而外侧(背侧)比较薄,所以随着细胞内压的变化,可进行开闭运动,B错误;
C:在汽化过程中要吸热,所以植物进行蒸腾作用能带走叶片的部分热量,C正确.
D:由分析知道:保卫细胞形状能改变与细胞的含水量有关,D错误.故选:C。
7.(2023八下·新昌期末)如图是果树的一段枝条,长有大小相同的两个果实,现对枝条两个部位的树皮进行环剥。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果实A能继续长大,原因是运输无机盐的筛管未被切断
B.果实B不能继续长大,原因是切断了运输有机物的筛管
C.枝条上1、2、3、4四处中,会出现明显肿胀的部位是2处
D.枝条上部的叶片会萎蔫,因为运输水和无机盐的导管被切断
【答案】B
【解析】输导水分和无机盐的导管位于木质部中;输导有机物的是筛管,位于韧皮部中。
水分和无机盐被根尖吸收后,会进入根部导管。由于根和茎中的导管是相互连通的,最后,它们就能进入到茎中央的导管。实验证明,水分和无机盐在茎木质部的导管中能自下而上地向枝端运输。
有机物在叶中形成后,在茎的树皮(筛管)中由上而下地运输着。
【解答】A、水和无机盐通过木质部中的导管,从下到上运输,故A错误;
B、有机物通过韧皮部中的筛管,从上到下运输,果实B上部树皮环剥,有机物无法运输到B,果实不能继续生长,故B正确;
C、有机物通过韧皮部中的筛管,从上到下运输,果实B上部树皮环剥,有机物无法继续向下运输,在1处积累形成树瘤,故C错误;
D、水和无机盐通过木质部中的导管,从下到上运输,环剥树皮不影响水和无机盐的运输,故D错误;
故答案为:B。
8.(2023八下·富阳期末)某同学家中的一棵苹果树,在苹果成熟前由于某种原因损伤了部分树皮,收获时果实反而又大又好吃,对这一现象的解释正确的是( )
A.木质部输送给果实更多的水分
B.没有受伤的树皮的运输能力更强了
C.树叶制造的营养物质向下运输受阻而供给了果实
D.木质部运输有机物,损伤树皮不影响果实的发育
【答案】C
【解析】木质茎的结构由外向内依次为树皮(包括表皮和韧皮部)、形成层、木质部和髓,其中韧皮部中有筛管,向下运输有机物,木质部中有导管,向上运输水分和无机盐。
【解答】A.损伤了部分树皮,对木质部中水分的运输没有影响,A错误
B.损伤了树皮,相当于破坏了韧皮部中的筛管,向下运输有机物的能力减弱了,B错误
C.损伤了树皮,相当于破坏了韧皮部中的筛管,有机物向下运输受阻,从而更多的供给果实,C正确
D.木质部中的导管运输水分和无机盐,D错误
故答案为:C
9.(2023八下·椒江期末)上图为植物体对水的吸收、运输和散失示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植物吸水的主要部位是根毛区
B.施肥过多会导致根毛细胞失水,造成烧苗
C.根吸收的水由茎韧皮部中的导管运输
D.植物体缺水时,气孔关闭以减弱蒸腾作用
【答案】C
【解析】茎中的木质部中含有运输水和无机盐的导管;茎的韧皮部中含有运输有机物的筛管;植物吸水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是根尖的根毛区;当植物细胞液的浓度小于外界土壤溶液的浓度时,植物细胞失水;
【解答】A.植物吸水的主要部位是根毛区,A正确;
B.施肥过多会导致根毛细胞失水,造成烧苗 ,B正确;
C.根吸收的水由木质部中的导管运输,C错误;
D.植物体缺水时,气孔关闭以减弱蒸腾作用 ,D正确;故答案为:C.
10.(2023·台州)以下是研究木质茎结构和功能的两个活动。
(1)将新鲜带叶枝条插人稀释后的红墨水,置于温暖、光照充足的环境中,10分钟后取出,横切枝条的中上部,放大观察,如图甲所示。横切面变红的部位是 (选填图中字母)。
(2)将盆栽木本植物一枝条中部的树皮环剥,一两个月后,切口上方的树皮膨大形成枝瘤,如图乙。这一现象表明有机物在茎中的运输方向是 。
【答案】(1)B (2)自上而下
【解析】(1)植物的茎结构主要为韧皮部,形成层和木质部,以及髓组成;
(2)韧皮部的作用运输有机物;
【解答】(1) 横切面变红的部位为运输水分的结构(木质部),故为B;
(2) 表明有机物在茎中的运输方向为自上而下(有机物在上方合成)。
11.(2023八下·杭州期末)图一是绿色植物叶片横切面结构示意图,图二是细胞结构示意图,图三是气孔的关闭和开放两种状态示意图。据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一中②所示细胞与图二中 (填”甲”或”乙”)细胞结构相似;
(2)图一中⑤的结构名称是 ,它是植物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窗口”;
(3)夏天正午阳光过强时,保卫细胞失水,气孔往往处于图三中 (填”甲”或”乙”)所示的状态。
【答案】(1)甲(2)气孔(3)甲
【解析】①动物细胞具有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等结构,植物细胞具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核、叶绿体和液泡等结构。
②半月形的细胞是保卫细胞,两个保卫细胞之间的小孔是气孔。气孔不仅是植物体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窗口”,而且是散失体内水分的“门户”。
③保卫细胞吸水时,细胞膨胀,气孔打开蒸腾作用增强,保卫细胞失水时,细胞萎缩,气孔关闭,蒸腾作用减弱,植物能通过气孔的开闭来调节蒸腾作用的快慢,使植物体内始终保持着适量的水分。
【解答】(1)图一是绿色植物叶片横切面结构示意图,②所示细胞属于植物细胞,图二中甲是植物细胞,故答案为“甲”。
(2)⑤的结构名称是气孔。
(3)保卫细胞失水,气孔会关闭,故答案为“甲”。
12.(2022八下·南浔期末)氮是空气中含量最多的元素,也是构成生物体的必要元素之一。但是空气中游离态的氮不能直接被大多数生物所利用,必须经过变化,并与其他成分形成化合物(如氨或铵盐等) ,才能被植物利用。
(1)植物通过根从土壤中吸收水和无机盐,吸收的主要部位是根尖的 区;
(2)一株绿色植物的幼苗(如小麦)在生长过程中缺氮,其最可能出现的症状是 。
A.茎秤细小易倒伏,叶有褐斑 B.生长矮小,叶色发黄
C.生长缓慢,叶色暗绿带红 D.只开花不结果
(3)空气中的N2转化为NH3的过程中,N元素的化合价由0价转变为 价。
【答案】(1)根毛 (2)B (3)-3
【解析】(1)根尖是指从根的顶端到生有根毛的一段。它的结构从顶端依次是根冠、分生区、伸长区、成熟区。成熟区也叫根毛区,是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
(2)肥作用是促使作物的茎,叶生长茂盛,叶色浓绿;含磷的无机盐可以促进幼苗的发育和花的开放,使果实、种子提早成熟;含钾的无机盐使植物茎秆健壮,促进淀粉的形成与运输。
(3)根据化学价代数和为零计算。
【解答】(1)植物通过根从土壤中吸收水和无机盐,吸收的主要部位是根尖的根毛区;
(2)一株绿色植物的幼苗(如小麦)在生长过程中缺氮,其最可能出现的症状是:生长矮小,叶色发黄。
(3)空气中的N2转化为NH3的过程中,H的化合价为+1价,则N的化合价为-3价。故N元素的化合价由0价转变为-3价。
13.(2023·湖州)农作物的生长离不开无机盐。同学们想了解含氮无机盐对植物生长的影响。老师给他们提供了一些实验材料:完全营养液、缺氮营养液、浓度适宜的NH4NO3溶液、蒸馏水、同种青菜幼苗若干、相同规格的玻璃器皿若干。各小组对实验方案进行设计。第一小组的方案如下:①选20株长势旺盛、大小相似的青菜幼苗,用蒸馏水洗净根上的泥土,备用。②取2只玻璃器皿,编号甲乙。甲组加入适量完全营养液,乙组加入 ,将幼苗随机均分栽入其中。③将装置放在温暖有光通风的环境,并适时给根部通入空气。④每隔一段时间观察并记录幼苗的高度、叶片颜色等生长指标。⑤对所得实验数据进行分析。请回答:
(1)步骤①中选取幼苗20株的目的是 。
(2)步骤②中乙组加入 。
(3)针对第一小组的方案,第二小组认为可以用浓度适宜的NH4NO3溶液和等量的蒸馏水做对照,这样也满足氮元素的变量控制。但遭到大家的反对,理由是 。
【答案】(1)增大样本数量,减小偶然性,使实验结论更具说服力
(2)等量缺氮营养液
(3)在控制氮元素变量的同时,其它条件应该相同且适宜。只有NH4NO3溶液或蒸馏水都不能让幼苗正常生长,无法得出实验结论。
【解析】生物实验探究时,在控制单一变量的同时,需要给生物提供适宜的生长环境,不然无论是对照组还是实验组生物都无法生存则无法完成实验
【解答】(1)如果只选取1株幼苗的话实验会有偶然性,故选取幼苗20株的目的是增大样本数量,减小偶然性,使实验结论更具说服力
(2)该实验研究是的含氮无机盐对植物生长的影响,因此乙组需要加入等量缺氮营养液
(3)如果只加蒸馏水或者只有NH4NO3溶液会导致幼苗都不能正常生长,无法得出实验结论
故答案为(1)增大样本数量,减小偶然性,使实验结论更具说服力 (2) 等量缺氮营养液 (3) 在控制氮元素变量的同时,其它条件应该相同且适宜。只有NH4NO3溶液或蒸馏水都不能让幼苗正常生长,无法得出实验结论。
14.有一个探究植物蒸腾作用的实验,研究“水是从叶的什么地方散发出来的”。步骤如下:
①在一株蚕豆上选取一片生长旺盛的叶片,用滤纸把它上、下表皮上的水分吸干。
②将两张浸有氯化钴溶液的蓝色试纸(蓝色氯化钴遇水变红色)相对应地贴在叶片上、下表皮的表面(贴在上表皮的记为A,贴在下表皮的记为B),并用回形针将它们固定。
③用嘴向另外浸有氯化钴溶液的蓝色试纸哈气(或直接在试纸上滴一滴水),观察蓝色试纸发生了什么变化。
④观察贴在叶片上、下表皮的试纸颜色的变化,比较哪一张试纸先变色,哪一张试纸的颜色更深一些。
(1)本实验中设计步骤③的目的是 。
(2)在步骤④中试纸的颜色会从蓝色渐渐变成 色,先变色的是 (填“A”或“B”)。
(3)本实验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答案】(1)证明浸有氯化钴溶液的蓝色试纸遇水变红色(2)红;B
(3)水是从叶片的上、下表皮中散发出来的,而且,下表皮散发出来的水分要多于上表皮散发出来的水分
【解析】蒸腾作用是水分从活的植物体表面(主要是叶子)以水蒸汽状态散失到大气中的过程,是与物理学的蒸发过程不同,蒸腾作用不仅受外界环境条件的影响,而且还受植物本身的调节和控制,因此它是一种复杂的生理过程。其主要过程为:土壤中的水分→根毛→根内导管→茎内导管→叶内导管→气孔→大气.植物幼小时,暴露在空气中的全部表面都能蒸腾。
【解答】(1)本实验中设计步骤③的目的形成对照,证明浸有氯化钴溶液的蓝色试纸遇水变红色;
(2)在步骤④中试纸的颜色会从蓝色渐渐变成红色,先变色的是B;因为下表面的气孔数目大于上表面,植物下表面散失的水分比上表面更多;
(3)从实验的现象可以得出的结论是:水是从叶片的上、下表皮中散发出来的,而且,下表皮散发出来的水分要多于上表皮散发出来的水分;
故答案为:(1) 证明浸有氯化钴溶液的蓝色试纸遇水变红色 (2)红,B(3) 水是从叶片的上、下表皮中散发出来的,而且,下表皮散发出来的水分要多于上表皮散发出来的水分
15.(2022八下·诸暨期末)雷竹笋是一种常见的食材,肉质细嫩,营养丰富,却不宜多食。
(1)雷竹笋常带有苦味是因为含有氰苷。氟苷在酶的催化下会产生有毒的氢氰酸(HCN),HCN沸点为26℃.为避免食用雷竹笋时因HCN引起中毒,烹饪时应 。
(2)当雷竹笋从地下钻出土壤,笋尖被阳光照射后会转为绿色,俗称“出青”。出青后的笋含有更多的氟苷。为避免雷竹笋在出土后继续生长的过程中出青,农民可采取的合理措施是 。
(3)如图为竹子与竹笋的生长示意图,箭头表示有机物的运输方向。下列关于有机物的来源及其运输结构叙述正确的是 。
A.蒸腾作用 导管 B.光合作用 导管
C.呼吸作用 筛管 D.光合作用 筛管
【答案】(1)煮熟煮透(或开盖煮、焯水浸泡等)
(2)覆盖干草、黑色塑料布等不透光的物体
(3)D
【解析】(1)有毒物质沸点低,利用高温使其沸腾汽化。
(2)笋尖有阳光照射后会转为绿色,避免光照。
(3)有机物来自叶片的光合作用,利用韧皮部筛管运输。
【解答】(1) 氢氰酸(HCN),HCN沸点为26℃ ,沸点较低,利用高温使其沸腾汽化即可,所以烹饪时应煮熟煮透。
(2)笋尖被阳光照射后会转为绿色,俗称“出青”,覆盖干草、黑色塑料布等不透光的物体 ,可以避免被阳光照射。
(3)有机物来自叶片的光合作用,光合作用产生氧气和有机物,利用韧皮部的筛管进行运输。
16.(2023八下·富阳期末)如图所示,采用的是现代农业中的“无土栽培”技术,根据植物生长所需要的无机盐种类和数量配制适宜的营养液,用营养液来栽培植物。营养液可以更合理地满足不同植物以及同一种植物不同的生长期对各类无机盐的需要,从而使植物长得更好。
(1)在栽培过程中,如果植物长得矮小,茎秆细弱易倒伏,同时叶片上带有许多褐斑等症状,可判断该营养液缺少含 (元素)的无机盐。
(2)在栽培过程中,营养液的浓度不宜过高,请说明理由: 。
(3)在栽培过程中,还需要不断往营养液中通入空气,其目的主要是______。
A.促进蒸腾作用 B.提高呼吸作用速率
C.提高光合作用速率 D.加速无机盐的吸收
(4)无土栽培技术一般都在大棚内进行,请写一条提高大棚内作物产量的方法: 。
【答案】(1)钾
(2)如果高于根毛细胞的细胞液浓度,会导致植物失水
(3)B;D
(4)晚上适当降温
【解析】氮肥:主要作用于叶片、全株都不可缺氮肥,氮肥被称为植物的基本元素。 磷肥:植物生长前期,磷肥主要促长根、后期作用于果实和种子。 钾肥:主要长茎杆。
【解答】(1)植物长得矮小,茎秆细弱易倒伏,同时叶片上带有许多褐斑等症状,说明该营养液缺少含钾的无机盐
(2)水会从低浓度流向高浓度,如果营养液的浓度高于根毛细胞的细胞液浓度,植物细胞中的水会流向营养液,导致植物失水。
(3)A.通入空气对蒸腾作用没有影响,A错误
B.呼吸作用需要氧气,因此通入空气的目的是提高根细胞的呼吸作用,B正确
C.根细胞中没有叶绿体,无法进行光合作用,C错误
D.根对无机盐的吸收需要能量,能量是来自于植物的呼吸作用,提高呼吸作用速率可以加速无机盐的吸收,D正确
故选B D
(4)提高产量的本质是增强光合作用,从而增加有机物,减弱呼吸作用,从而减少有机物的消耗,因此提高大棚作物产量的方法:晚上适当降温,减少呼吸作用;延长光照时间等
故答案为:(1)钾 (2)如果高于根毛细胞的细胞液浓度,会导致植物失水 (3)B D (4) 晚上适当降温
17.(2022·南湖模拟)某兴趣小组想探究蚕豆叶的下表皮和上表皮的气孔分布情况。该小组选取一株新鲜蚕豆,剪取三根粗细相近的枝条,并保留大小相近、数量相同的叶片。分别将它们放入盛有10毫升水的三支同种型号的试管中,再分别向三支试管中加入1毫升的植物油。将三根枝条按如图所示方式处理,标记好试管中的液面位置,将三支试管放置在相同的环境下,一段时间后观察现象。
(1)一段时间后比较 两组试管中液面位置的变化情况,可得出叶片的下表皮比上表皮的气孔多。
(2)该小组想在短时间内观察到明显的实验现象,有同学提出将该装置放置在烈日下一段时间。你赞同吗?为什么?
(3)实验前,有同学按照丙组处理,选取-片蚕豆叶,将上、下表皮的水分吸干后,将两张浸有氯化钴溶液的蓝色滤纸,相对应地贴在叶片上、下表皮的表面,并用回形针固定。实验中若出现 的现象,则也能得出蚕豆叶的下表皮比上表皮气孔多的结论。
【答案】(1)甲和乙
(2)不赞同,烈日下光照强度太强,温度太高,气孔会关闭,导致蒸腾作用减弱,现象反而不明显
(3)贴在下表皮表面的滤纸比贴在上表皮表面的滤纸先变红色
【解析】 蒸腾作用是水分从活的植物体表面(主要是叶子)以水蒸汽状态散失到大气中的过程,是与物理学的蒸发过程不同,蒸腾作用不仅受外界环境条件的影响,而且还受植物本身的调节和控制,因此它是一种复杂的生理过程。其主要过程为:土壤中的水分→根毛→根内导管→茎内导管→叶内导管→气孔→大气.植物幼小时,暴露在空气中的全部表面都能蒸腾。(1)光照光对蒸腾作用的影响首先是引起气孔的开放,减少气孔阻力,从而增强蒸腾作用。其次,光可以提高大气与叶子的温度,增加叶内外蒸气压差,加快蒸腾速率。(2)温度对蒸腾速率的影响很大。当大气温度降低时,叶温比气温高出2~10℃,因而气孔下腔蒸气压的增加大于空气蒸气压的增加,使叶内外蒸气压差增大,蒸腾速率增大;当气温过高时,叶片过度失水,气孔关闭,蒸腾减弱。(3)湿度在温度相同时,大气的相对湿度越大,其蒸气压就越大,叶内外蒸气压差就变小,气孔下腔的水蒸汽不易扩散出去,蒸腾减弱;反之,大气的相对湿度较低,则蒸腾速率加快。(4)风速风速较大,可将叶面气孔外水蒸汽扩散层吹散,而代之以相对湿度较低的空气,既减少了扩散阻力,又增加了叶内外蒸气压差,可以加速蒸腾。强风可能会引起气孔关闭,内部阻力增大,蒸腾减弱。
【解答】(1)由图可知,甲组叶片上表面涂凡土林,乙组叶片下表面涂凡士林,丙组叶片没有涂凡士林。一段时间后比较甲和乙两组试管中液面位置的变化情况,可得出叶片的下表皮比上表皮的气孔多。
(2)烈日下光照强度太强,温度太高,气孔会关闭,导致蒸腾作用减弱,现象反而不明显。因此不赞同将该装置放置在烈日下一段时间。
(3)浸有氯化钴溶液的蓝色滤纸遇水会变红色。实验中若出现贴在下表皮表面的滤纸比贴在上表皮表面的滤纸先变红色的现象,则也能得出蚕豆叶的下表皮比上表皮气孔多的结论。
故答案为:(1)甲和乙(2)不赞同,烈日下光照强度太强,温度太高,气孔会关闭,导致蒸腾作用减弱,现象反而不明显 (3)贴在下表皮表面的滤纸比贴在上表皮表面的滤纸先变红色
18.(2022九下·杭州模拟)某科学兴趣小组为了验证水分和无机盐在茎木质部的导管中能自下而上地向枝端运输,设计了如下实验。
【实验材料和器具】新鲜带叶的木本植物枝条若干,烧杯(或矿泉水瓶),红墨水,清水,刀片,放大镜等。
【实验步骤】
①取 ▲ 的同种木本植物枝条3根,将每根枝条的下端用刀片削成面积相似的斜面,再分别按表中的3种处理方法处理。
②处理好后,将每组枝条分别插入3瓶盛有等量稀释红墨水的烧杯中,并用3个夹子将各组枝条分别固定(B组枝条只将剥去树皮的木质部部分浸入红墨水中),置于温暖、光照充足的地方,10分钟后取出枝条,用刀片横切、纵切枝条的中上部,用放大镜观察横纵切面的染色部位,并将实验现象记录在表中。
【实验结果与分析】
实验组别 实验现象(记录被染色的部位)
A.自然带叶枝条(不作处理) ×××
B.剥去下半部树皮的带叶枝条 ×××
C.除去木质部和髓的带叶枝条,只留下树皮 ×××
【表达与交流】
(1)请补充①中横线上的内容 。
(2)将每根枝条的下端用刀片削成面积相似的斜面的目的是 。
(3)将处理好的枝条置于温暖、光照充足的地方的原因是 。
(4)若实验结论成立,则A组的实验现象是 且 ;C组实验现象是都不变红。
【答案】(1)粗细大小相似、叶片数量相同的
(2)控制单一变量
(3)增强蒸腾作用,使实验效果更明显
(4)木质部变红;越往上颜色越浅
【解析】木质茎的结构组成部分:表皮:细胞排列紧密,细胞间隙比较小,起支持作用。韧皮部:在茎的横切面上呈环状排列,其中含有韧皮纤维和疏导有机物的筛管。形成层:呈环状排列,细胞扁平,能不断进行细胞分裂,产生子细胞。子细胞能吸收营养物质,从而不断长大,向外形成韧皮部,向内形成木质部,使茎加粗。水稻、小麦、竹类等植物没有形成层,因此,它们的茎不能加粗生长。木质部包括导管(运输水和无机盐)和木纤维(坚硬)。髓:细胞壁比较薄,常有贮藏营养物质的功能。
【解答】(1)某科学兴趣小组为了验证水分和无机盐在茎木质部的导管中能自下而上地向枝端运输,所以①中应该取粗细大小相似、叶片数量相同的同种木本植物枝条3根;
(2)将每根枝条的下端用刀片削成面积相似的斜面的目的是控制单一变量,增加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面积;
(3) 植物的蒸腾作用是植物根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动力,所以将处理好的枝条置于温暖、光照充足的地方的原因是增强蒸腾作用,使实验效果更明显;
(4) 若实验结论成立,水分和无机盐在茎木质部的导管中能自下而上地向枝端运输 ,那么实验的现象应该是木质部变红,且越往上颜色越浅;
故答案为:(1) 粗细大小相似、叶片数量相同的 (2) 控制单一变量 (3) 增强蒸腾作用,使实验效果更明显 (4)木质部变红、越往上颜色越浅
19.科研人员在研究植物运输无机盐离子的途径时做了如下实验:
实验甲:将柳茎一段的韧皮部与木质部剥离分开,在两者之间插入不透水的蜡纸,对照组则不插入蜡纸,在柳树根部施予含放射性42K的无机盐溶液,5 h后测定42K在柳茎各部分的分布(如图所示)。
实验结果A:有蜡纸隔开的木质部含有大量的42K,而韧皮部几乎没有42K。
实验结果B:在上一实验枝条上韧皮部和木质部没被剥离的部分,以及对照实验中,韧皮部都有较多的42K。
(1)试运用所学的科学知识,对上述研究结果作出解释。
解释结果A: ;
解释结果B: 。
(2)实验乙:将棉花一段茎的韧皮部和木质部剥离分开,其间插入不透水的蜡纸(对照组不插入)。叶片施用含32P的无机盐溶液。1 h后测定含32P的无机盐的分布,结果有蜡纸隔开的韧皮部含大量32P,而木质部没有32P。
试根据实验乙的结果得出结论: 。
【答案】(1)根部吸收的无机盐离子是通过木质部由下向上运输的;无机盐离子在茎中能从木质部横向运输到韧皮部
(2)叶片所吸收的无机盐离子是通过韧皮部向下运输的
【解析】导管位于木质部,是植物体内把根部吸收的水和无机盐由下而上输送到植物身体各处的管状结构,导管是一串管状死细胞,只有细胞壁的细胞构成的,而且上下两个细胞是贯通的,当根毛细胞从土壤中吸收的水分无机盐,通过一定方式进入根部的导管,然后植物就通过根茎叶中的导管把水分和无机盐运输到植物体的全身。筛管位于韧皮部,是植物体由上而下输导有机物的管道。
【解答】(1)导管位于木质部,是对水分和无机盐进行运输的结构,根据实验结果A可见,根部吸收的无机盐离子是通过木质部由下向上运输。根据实验B可见,无机盐离子在镜中能够从木质部横向运输到韧皮部。
(2)筛管位于韧皮部,是植物体中由上而下疏导有机物的管道,根据实验乙结果可见叶片所吸收的无间离子是通过韧皮部向上运输的。
20.(2022八下·乐清期末)乐乐在探究“茎运输水分和无机盐的部位”时,猜想茎对水分和无机盐的运输是通过木质部的导管,或韧皮部的筛管,或髓进行的。为了验证猜想,完成了如下实验步骤:
①取粗细大小相似、叶片数相同的同种木本植物枝条3根,将每根枝条的下端用刀片削成面积相似的斜面,再分别按表中3种方法处理。
②处理好后,将每组枝条分别插入3瓶盛有等量稀释红墨水的烧杯中(如图所示,B组枝条只将剥去树皮的木质部部分浸入液体中),置于温暖、光照充足的地方。
几小时后取出枝条,用刀片横切枝条的中上部,用放大镜观察横切面的染色部位,并记录在下表中:
实验组别 实验现象
A.带叶枝条(不作处理) 木质部染红
B.剥去下半部树皮的带叶枝条 木质部染红
C.除了下半木质部、髓的带叶枝条,只留下树皮 木质部没有染红
(1)上述实验中使实验现象更明显的措施有(列举一点): 。
(2)乐乐将A组枝条进行纵切,发现纵切面上越靠近枝条的顶端,染色变得越来越浅。出现该现象的原因是 。
(3)C组除去木质部和髓的操作困难,为使结果相同,请你为乐乐提供一个简便的方法: 。
【答案】(1)使用红墨水(或置于温暖、光照充足的地方)
(2)茎中运输水分和无机盐的部位是木质部的导管,运输方向自下而上
(3)用石蜡密封(木质部)切面(合理即可)
【解析】控制变量在进行科学实验的概念,是指那些除了实验因素(自变量)以外的所有影响实验结果的变量,这些变量不是本实验所要研究的变量,所以又称无关变量、无关因子、非实验因素或非实验因子。茎是根和叶之间起输导和支持作用的植物体重要的营养器官。
【解答】(1)上述实验中使实验现象更明显的措施有使用红墨水(或置于温暖、光照充足的地方,温暖、光照充足的环境中植物的蒸腾作用更快,实验的现象更明显)。
(2)水分和无机盐是自下而上运输,所以纵切后可以看到红色是自上而下逐渐变浓的,故纵切面上越靠近枝条的顶端,染色变得越来越浅。出现该现象的原因是:茎中运输水分和无机盐的部位是木质部的导管,运输方向自下而上。
(3)C组除去木质部和髓的操作困难,为使结果相同,可以用石蜡密封(木质部)切面。
21.(2023八下·新昌期末)小科用下图甲、乙、丙三个实验装置探究植物蒸腾作用、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实验中三个装置中的银边天竺葵同时进行4个小时光照处理后观察现象。
(1)甲装置现象是原本干燥的塑料袋内壁上凝结了一些小水珠,此现象 (选填“能”或“不能”)用来验证植物进行了蒸腾作用。
(2)乙装置探究的是植物呼吸作用的产物,在矿泉水瓶中加入澄清石灰水,为了验证其产物是 (选填“水”、“二氧化碳”或“水和二氧化碳”).
(3)可以用丙装置探究植物光合作用需要 ,该实验进行4个小时光照前 (选填“需要”或“不需要”)进行暗处理。
(4)图丁为叶表皮上的一个气孔, (选填“①”、“②”或“③”)若关闭,蒸騰作用、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都会减弱。
【答案】(1)不能(2)二氧化碳(3)叶绿素;不需要(4)②
【解析】①气孔不仅是植物体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窗口”,而且是散失体内水分的“门户”。
②研究植物的光合作用产生淀粉时,需用先将植物进行暗处理一昼夜以耗尽叶片中原有的淀粉。
③叶片在酒精中加热时,需水浴加热,因为酒精是易燃物,不可直接在酒精灯上加热。
【解答】(1)植物的呼吸作用也会产生水,所以“原本干燥的塑料袋内壁上凝结了一些小水珠”的现象不能说明植物进行了蒸腾作用。
(2)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因此用澄清石灰水验证二氧化碳。
(3)银边天竺葵的叶片边缘无叶绿素,因此用银边天竺葵可以验证光合作用需用叶绿素;在进行实验前,要将叶片中原有的淀粉耗尽,故需用进行暗处理。
(4)②是气孔,是气体进出的门户,若气孔关闭,水分无法排出,蒸腾作用会减弱,氧气和二氧化碳均无法进入叶片,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均会减弱。
22.(2022八下·诸暨期末)植物的生长需要多种矿质元素,其中必需元素就多达14种,需要量比较大的有氮、磷、钾、钙、镁、硫、铁等。为了探究植物根系是否等比例吸收矿质元素和水分,兴趣小组的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装置,选用两株各方面均相同的水稻,通过改变光照来调节蒸腾作用,然后测定相同时间内水稻根系所处溶液中矿质元素含量的变化。
[提出假设]植物根系等比例吸收矿质元素和水分。
[实验设计]根据上述研究目的,设计相应的实验方案及记录表如下:
实验条件 检测项目(相同时间内)
水分蒸腾量 矿质元素含量变化
氮元素、磷元素
甲 较强的光照 m1 n1
乙 较弱的光照 m2 n2
[数据处理]实验后对表中的数据进行处理,初步证实假设成立与否。
[实验结论]植物根系不是以等比例的方式吸收矿质元素和水分。
(1)图中油膜的作用是: 。
(2)在数据处理中,若 (用表格中的符号回答),则假设成立。
(3)本实验采用改变光照来调节相同时间内水分的蒸腾量,但在实验设计中,我们也可以在相同的光照条件下,通过改变水稻植株上的 来进行实验。
【答案】(1)防止水分蒸发干扰实验 (2)m1/m2=n1/n2(其他相同的比例变形也给分)
(3)叶片数量
【解析】(1) 图中油膜可以防止水分蒸发,水分蒸发可导致散失水分更多。
(2)水分蒸发量中含有矿质元素,等比例吸收矿质元素和水分 ,水分和矿质元素比例一定。
(3)蒸腾作用和叶片表面积有关,改变水稻植株上的叶片面积,可以改变水分的蒸腾量。
【解答】(1)油膜不透水,油膜可以防止水分蒸发,水分蒸发可导致散失水分更多,实验误差变大。
(2) 水分中溶解有矿质元素,水分蒸发导致析出矿质元素。植物根系等比例吸收矿质元素和水分,则m1/m2=n1/n2 。
(3)蒸腾作用和空气流速,叶片表面积,温度,湿度等有关,改变水分的蒸腾量最可行的是改变植株上的叶片数量改变叶片表面积。
23.(2023九下·龙湾模拟)清展,发现一些植物的叶片边缘排列有许多水珠,如图所示,好奇的小龙进行了探索。
(1)小龙查阅资料分析得出,植物“吐出的水”是植物的根部从土壤中吸收上来的。
①植物根毛细胞能够吸水的原理是 。
②请写出一个支持“吐出的水”是从土壤中来的证据: 。
(2)植物“吐水”现象一般发生在气温高、无风、空气湿度大的夜晚。请结合下列信息和所学知识解释形成该现象的原因: 。
信息1:夜晚,这些植物的气孔往往处于关闭状态。
信息2:同一植物在温度高、湿度大的土壤中根部吸水能力增强。
信息3:“吐水”植物的叶尖或叶的边缘有排水结构,比如水孔。
【答案】(1)根毛细胞液溶质质量分数大于土壤溶液溶质质量分数;植物“吐出的水”中含有无机盐等物质
(2)夜晚无风,气温高,空气湿度大,水蒸气处于饱和状态,植物的蒸腾作用减弱,且植物的气孔关闭,植物体从根部吸收的水分沿导管运输至叶片,无法从气孔排出,同时土壤温度高、湿度大,根部仍在强烈地吸水,从而使根部吸收的水量大于植物蒸腾作用散失的水量,于是水分从植物体叶尖或叶缘的水孔排出,形成“吐水”现象。
【解析】植物的根起到固定的作用,并且植物的根可以吸收水分和无机盐;植物将其体内的水分以水蒸气的形式通过叶的气孔散失到空气中的过程叫做植物的蒸腾作用,植物通过根吸收的水分百分之99都通过叶的蒸腾作用重新散失到空气中;在温度较高,湿度较小并且空气流速快的地方,植物的蒸腾作用强;
【解答】(1)①植物“吐出的水”是植物的根部从土壤中吸收上来的。①植物根毛细胞能够吸水的原理是根毛细胞液溶质质量分数大于土壤溶液溶质质量分数,水从土壤溶液进入植物体内;
②植物的根能够吸收水分和无机盐,无机盐可以溶解在水中,所以植物“吐出的水”中含有无机盐等物质,就可以支持吐出的水”是从土壤中来的证据。
(2)结合三个信息的知识点可知: 夜晚无风,气温高,空气湿度大,水蒸气处于饱和状态,植物的蒸腾作用减弱,且植物的气孔关闭,植物体从根部吸收的水分沿导管运输至叶片,无法从气孔排出,同时土壤温度高、湿度大,根部仍在强烈地吸水,从而使根部吸收的水量大于植物蒸腾作用散失的水量,于是水分从植物体叶尖或叶缘的水孔排出,形成“吐水”现象。
故答案为:(1)根毛细胞液溶质质量分数大于土壤溶液溶质质量分数、植物“吐出的水”中含有无机盐等物质(2) 夜晚无风,气温高,空气湿度大,水蒸气处于饱和状态,植物的蒸腾作用减弱,且植物的气孔关闭,植物体从根部吸收的水分沿导管运输至叶片,无法从气孔排出,同时土壤温度高、湿度大,根部仍在强烈地吸水,从而使根部吸收的水量大于植物蒸腾作用散失的水量,于是水分从植物体叶尖或叶缘的水孔排出,形成“吐水”现象。
24.(2021八下·丽水期末)丽水市网红景点——古堰画乡有十多棵千年以上树龄的古香樟树。有的古香樟树的“树心”已经朽烂,变成了“空心树”(如图),可这些古香樟树还能正常生长。“空心树”周围经常有加固装置,以防止“空心树”倒塌。请分析空心的古香樟树还能正常生长的原因。
【答案】⒈这棵“空心”的古香樟树只有部分的木质部(或部分木质部和韧皮部)根靠蒸腾拉力从土壤中吸收水和无机盐, 并通过完好的木质部的导管输送到茎和叶:而绿叶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能通过完好的树皮韧皮部端管输送到根部。植物的各项生理功能都得以正常进行,所以这棵“空心”古香樟树还能正常生长。。
⒉这棵古香樟树朽烂的“树心”只是部分的木质部(或部分木质部和韧皮部) ;根从土壤中吸收来的水和无机盐,能通过完好的木质部的导管输送到茎和叶:绿叶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能通过完好的树皮韧皮部筛管输送到根部。所以这棵“空心”古香樟树还能正常生长。
【解析】植物体内主要有两条运输管道——导管和筛管。导管是植物体内木质部中把根部吸收的水和无机盐输送到植株身体各处的管状结构,不需要能量。导管是为一串管状死细胞所组成,只有细胞壁的细胞构成的,而且上下两个细胞是贯通的,植物体就是靠根、茎、叶的导管把水运输到植物体的全身。筛管是植物韧皮部内输导有机养料的管道,由许多管状活细胞上下连接而成,相邻两细胞的横壁上有许多小孔,称为“筛孔”。
25.(2023·温州)有人认为:许多植物的茎和叶都能进行蒸腾作用,且叶是主要的蒸腾作用器官。为验证这一观点,老师提供如下器材供同学们实验,各种器材数量充足。
其它器材:水、凡士林、刻度尺、秒表、剪刀、记号笔、胶头滴管等。
(1)写出检查装置甲气密性的具体操作: 。
(2)选择合适的器材,写出本实验的步骤。
【答案】(1)将导管口伸入水中,双手捂住烧瓶,观察导管口是否有气泡冒出。松手后,导管口是否形成一段稳定的水柱
(2)①检查装置气密性后,取1个装置甲标为A组,另取2个装置乙分别标为B组、C组,将3个装置装满水;
②用剪刀剪去C组绿萝的全部叶,A组、B组不作处理;
③用胶头滴管在导管口注水形成一小段水柱,并用记号笔标记位置;
④将装置放在适宜的环境中,一段时间后,用刻度尺测出水柱移动的距离,分别记为 ;
⑤比较 ,和 。的大小关系,重复实验,得出结论。
【解析】(1)科学实验中常用内外气压差来检查装置气密性‘
(2)’在设计实验过程中,研究叶是主要的蒸腾作用器官,故其实验变量为有无叶片;实验的观测量可根据是否有叶片时的内外气压大小变化进行比较。
【解答】(1)检查气密性操作为: 将导管口伸入水中,双手捂住烧瓶,观察导管口是否有气泡冒出。松手后,导管口是否形成一段稳定的水柱 ;
(2)实验步骤为:
①检查装置气密性后,取1个装置甲标为A组,另取2个装置乙分别标为B组、C组,将3个装置装满水;
②用剪刀剪去C组绿萝的全部叶,A组、B组不作处理;
③用胶头滴管在导管口注水形成一小段水柱,并用记号笔标记位置;
④将装置放在适宜的环境中,一段时间后,用刻度尺测出水柱移动的距离,分别记为 ;
⑤比较 ,和 。的大小关系,重复实验,得出结论。
26.(2022八下·温州期末)网购绿植经济、便捷,为提高绿植的成活率,商家会在运输时进行特殊处理:
①选取长势良好的植株,运输前一周充分浇水、置于充足的阳光下培养:
②根部带土挖取,外层用保水性强且有大量空隙的湿谷皮包裹:
③修剪多余的枝叶,保留4-5 片叶片,捆绑固定:
④内层用透气的报纸包裹,外包装盒上进行打孔处理。
请根据上述信息,并结合已学知识,对上述“特殊处理”能提高绿植的成活率作出合理解释。
【答案】长势良好的植株生命活动旺盛,有利于绿植成活;运输前一周给予充足的水分和光照,有利于绿植光合作用,积累更多的有机物:带土挖取,可保护根尖(根毛区)以减少根部的损伤;外层用湿谷皮包裹,可为植物提供充足的水分;带有空隙的谷皮透气性强,内层用透气的报纸包裹、外包装打孔处理,可为植物,尤其根部提供充足的氧气,以进行呼吸作用;修剪枝叶,可避免蒸腾作用过强而失水,保留4~5片叶片,可使植物移栽后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提高成活率。
【解析】绿植的成活率和植物的光合作用,呼吸作用,蒸腾作用,植物的根等因素有关。
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叫做光合作用;
细胞利用氧,将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并且将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供给生命活动的需要的过程叫做呼吸作用。
蒸腾作用是指植物体内的水分通过叶片的气孔以水蒸气的形式散发到大气中去的一个过程,影响因素有光照、温度、湿度等。植物的根也要呼吸,它所消耗的有机物,主要来自叶光合作用制造的。
27.(2022八下·临海月考)“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有个梦想:我梦见我的水稻长得像高粱那么高,穗子像扫把那样长,稻粒像花生那么大……他的梦想将持续激励科研工作者思考如何提高粮食作物的产量与品质。
材料一:袁隆平院士带领青岛海水稻研发中心团队,在青岛首次种出高达两米的“巨人稻”。“巨人稻”虽然根系发达,但它不能逐渐加粗。
材料二:以袁隆平院士为首的科研团队又成功培育出能在沿海滩涂和盐碱地上生长的水稻新品种——“海稻86”,而普通水稻品种在盐碱地中难以存活。
材料三:要获得水稻高产,在播种时应该做到合理密植。为防止水稻倒伏,施加含钾化肥较好,但长期使用化肥,会使土壤板结,不利于植物的生长。
请结合所学知识对上述材料中的划线内容做出合理解释。
【答案】水稻的茎为草质茎,没有形成层,因此不能逐渐加粗。
盐碱地土壤溶液浓度大,普通水稻根毛细胞液浓度小于土壤溶液浓度,易失水,因此难以存活。
合理密植能使水稻充分进行光合作用。
钾肥能使水稻茎秆粗壮,抗倒伏,这些措施都能促使水稻高产。
土壤板结会影响水稻根细胞的呼吸作用,不利于水稻的生长。
【解析】1.水稻,小麦,竹类等植物的茎不能加粗生长,原因是水稻,小麦,竹类等植物是单子叶植物,没有形成层,因此不能加粗生长。
2.植物细胞既可以失水,也可以吸水,这主要取决于细胞周围水溶液的浓度和细胞浓度的大小。当周围水溶液的浓度大于细胞液浓度时,细胞就失水,当细胞液浓度大于细胞周围水溶液的浓度时,细胞就吸水。
3.植物的光合作用是绿色植物在光下在叶绿体里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放出氧气的过程;
4.氮肥:提高土壤的肥力以及作物的产量,促进作物的枝叶生长,提高农产品的蛋白质的含量等。
磷肥:提高作物茎枝坚韧度,促进花芽的形成,加快作物的成熟速度,提高作物的抗旱、抗寒能力等。
钾肥:增强作物茎秆强度,促进作物开花结实,增强作物的抗倒伏、抗旱、抗寒、抗病虫害的能力等。
5.土壤板结是指土壤表层因缺乏有机质,结构不良,在灌水或降雨等外因作用下结构破坏、土料分散,而干燥后受内聚力作用使土面变硬的现象。
典例分析
举一反三
典例分析
举一反三
典例分析
举一反三
典例分析
举一反三
课后巩固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四章 易错题与重难点
易错点一、混淆导管与筛管的位置与功能
典例1:(2023八下·拱墅期末)小乐通过实验探究茎对水分和无机盐的运输部位,实验步骤如下:
①取粗细大小相似的同种木本植物枝条3根,如图所示。将每根枝条的下端用刀片削成斜面,且斜面的面积相同,再分别按表中的3种处理方法处理。
②处理好后,将每组枝条分别插入3瓶盛有等量稀释红墨水的烧杯中,并用3个夹子将各组枝条分别固定(B组枝条只将剥去树皮的木质部部分浸入红墨水中),置于温暖、光照充足的地方,10分钟后取出枝条,用刀片横切枝条的中上部,用放大镜观察枝条横切面被染色的部位。
实验组别 实验现象
A.自然状态的枝条(不作处理)
B.剥去下半部树皮的枝条
C.除去木质部的枝条,只留下树皮
(1)将每根枝条的下端用刀片削成斜面,且斜面的面积相同,其目的是 。
(2)A组和B组对照,基于的假设是 。
(3)按照实验步骤正确操作后,观察发现3根枝条中上部的横截面都未被染色。请从实验选材角度分析,说明原因: 。
(4)改进实验后,依据现象可以得出结论:茎对水和无机盐的运输是通过木质部运输的。若将A组枝条进行纵切,依据 的现象,还可说明茎对水和无机盐的运输方向是自下而上的。
变式1:(2023八下·柯桥期末)有一棵古樟树,它的”树心已经朽烂,变成了一棵”空心树”。可是,这棵古樟树在大家保护下还是枝繁叶茂、开花结果。由此推断,朽烂掉的”树心”是这棵树的( )
A.全部韧皮部 B.部分韧皮部 C.全部木质部 D.部分木质部
变式2:(2023八下·杭州期末)园林工人给移栽后的绿化树“挂吊瓶”,补充水分和提供营养,以提高成活率。“挂吊瓶”的针头应插入到茎的( )
A.1 B.2 C.3 D.4
变式3:某同学做了如图所示实验,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十几小时后,植物的茎横切面上变红色的部位是 。
(2)植物体承担运输功能的是根、茎、叶中的导管和筛管。其中导管位于 ,负责运输 。
(3)纵切枝条,发现越往上红色越浅,这是因为( )
A.上面水太多,把红色冲淡了
B.上面的红墨水随水分蒸发
C.水分、无机盐是从下往上运输的,越往上越少
D.这是枝条自身的一个特点,不是水分引起的
易错点二、水分在植物体内的运输过程
典例1:(2022八下·定海期末)“结构与功能相适应”是重要的生命观念之一。
(1)仔细阅读上图:完成水从植物吸收到蒸腾散失的途径(填具体结构名称)
根毛 叶外
(2)耐盐水稻能抵抗盐碱地的伤害,由此推测,耐盐水稻在含盐质量分数为0.6%的盐碱地正常生长时,其根毛细胞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一定 (选填“>”、“<”或“=”)0.6%。
(3)生物体的功能与其结构相适应。植物根吸水的主要部位是在根尖的根毛区,根毛区有利于吸水的细胞结构特点有: (至少写出2点)
变式1:如图是绿色开花植物的某些生理过程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a表示根对水分的吸收,吸收的主要部位是根尖的根毛区
B.b表示水分由导管从低往高运输,动力主要来自蒸腾作用
C.c表示水分的散失,“门户”是气孔
D.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参与了生物圈的水循环,途径是:大气→自然降水→植物根系→植物茎叶→大气
变式2:(2023八下·金东期末)大豆原产中国,古称菽,种子富含蛋白质,是中国重要粮食作物之一,已有五千年栽培历史。图甲是大豆叶中某些生命活动的示意图,图乙是大豆叶片结构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大豆叶片进行生命活动所需要的水,从土壤中吸收之后通过 管运输到叶。水的吸收和运输由植物的 作用提供动力;
(2)叶是进行光合作用的主要器官。若图甲中的气体Y是光合作用释放到空气中的气体,则气体Y是 ;
(3)气体X和Y进出叶片的门户是图乙中的 (填图中标号) 。
变式3:有一个探究植物蒸腾作用的实验,研究“水是从叶的什么地方散发出来的”。步骤如下:
①在一株蚕豆上选取一片生长旺盛的叶片,用滤纸把它上、下表皮上的水分吸干。
②将两张浸有氯化钴溶液的蓝色试纸(蓝色氯化钴遇水变红色)相对应地贴在叶片上、下表皮的表面(贴在上表皮的记为A,贴在下表皮的记为B),并用回形针将它们固定。
③用嘴向另外浸有氯化钴溶液的蓝色试纸哈气(或直接在试纸上滴一滴水),观察蓝色试纸发生了什么变化。
④观察贴在叶片上、下表皮的试纸颜色的变化,比较哪一张试纸先变色,哪一张试纸的颜色更深一些。
(1)本实验中设计步骤③的目的是 。
(2)在步骤④中试纸的颜色会从蓝色渐渐变成 色,先变色的是 (填“A”或“B”)。
(3)本实验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重难点一、无机盐对植物的重要性
典例1:(2023八下·富阳期末)华北某地区经常出现苹果小叶病,有人认为是土壤中缺锌引起的,有人认为是土壤中缺镁引起的,科研人员为弄清到底是缺哪种元素诱发苹果小叶病,进行如下实验。
①选用品种相同、长势相同的苹果幼苗,洗净根部后分成三组;
②配制适量的完全培养液放入培养缸A,在培养缸B、C中分别加入相应的培养液;
③将三组苹果幼苗分别栽培在上述培养缸中;
④相同且适宜的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间,观察记录分析苹果幼苗的生长发育情况。
(1)步骤②中培养缸B、C的培养液应如何配置?答: 。
(2)将苹果幼苗根部洗净的目的是 。
(3)若出现实验现象 ,则说明苹果小叶病既与缺镁有关,又与缺锌有关。
变式1:植物通过根系从土壤中吸收生长所需的各种无机盐,不同的无机盐对植物生长会起不同的作用。下列植株是由于缺乏氮出现相应症状的是( )
A.茎秆粗壮叶片墨绿 B.植株矮小叶片发黄
C.植株暗绿带红 D.植株矮小叶片褐斑
变式2:(2023八下·杭州期末)无土栽培是用人工配制的营养液来培育植物的新型农业技术。该技术在应用过程中要注意以下事项:
(1)营养液中应含有多种无机盐,若缺少含 (选填“氮”“磷”或“钾”)的无机盐,会出现植株矮小,叶片上有褐斑。
(2)植物的根从营养液中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是根尖的 区。小应为使无土栽培的植物长得快,配制了浓度极高的营养液,结果导致该植物萎蔫而死亡。造成其死亡的主要原因是 。
变式3:(2023八下·新昌期末)小科是一个八年级的学生,他常常看到妈妈将做菜后留下的蛋壳倒扣在花盆中,妈妈认为蛋壳中含有促进植物生长的营养物质。蛋壳真能促进植物生长吗?小科为了把这个问题搞清楚,他设计了如下实验来探究这个问题:
①首先选取了发育情况相同的3株健壮君子兰幼苗,分别栽入体积相同、质量相等的甲、乙、丙三个花盆中(甲和乙中装洗净的细沙、丙中装普通的土壤)。
②甲盆中不放蛋壳,乙、丙盆中放等量的蛋壳。其他管理条件都相同。
③一段时间后,君子兰生长状况发生了变化。小科将变化情况记录在下表中:
植株 实验前质量/g 实验后质量/g 生长情况
甲 41 51 植株矮小、叶色发黄
乙 41 70 植株较健壮、叶色较绿
丙 41 99 植株健壮、叶色浓绿
请根据上述材料回答以下问题:
(1)小科在实验中提出的问题是 。
(2)比较 两盆植株的变化情况,可以得出结论:蛋壳能促进植物的生长。甲组君子兰植株矮小、叶色发黄是因为缺少 (选填“氮”、“磷”或“钾”)元素。
(3)实验后,小科对丙盆君子兰呵护有加,由于浇水过勒,君子兰烂根死亡,这主要是因为土壤中水分太多,导致_______(填选项字母).
A.根吸收了过多水分,造成细胞破裂
B.土壤中氧气过少,根无法进行正常呼吸
重难点二、探究蒸腾作用的影响因素与对植物的作用
典例1:(2023八下·黄岩期末)某生物兴趣小组设计了如图1所示的实验,探究影响植物蒸腾作用速率的环境因素。各装置的枝条大小及叶片数量相同且来自同种植物。初始质量均为300克。各装置均放置在通风状况相同的环境中,实验结果如图2所示,请回答:
(1)瓶中清水表面滴植物油,这么做的目的是 。
(2)将甲、乙两组进行对照,探究的问题是 。
(3)兴趣小组根据实验得出结论:光照可以促进植物的蒸腾作用。其依据是 。
变式1:(2022八下·南浔期末)某兴趣小组利用同一植物的新鲜枝条探究植物的蒸腾作用,实验处理如图所示,甲是去掉叶片的枝条,实验开始时四个装置的总质量相等。
(1)该兴趣小组应选择 两组来说明叶片是植物体进行蒸腾作用的主要结构。
(2)该兴趣小组主要观察记录的实验结果是 ,从而分析得出有关蒸腾作用的正确的实验结论。
(3)该兴趣小组设计乙丙两组实验的目的是
变式2:(2023八下·拱墅期末)为了探究植物体内水分的运输速率和叶面积的关系,小乐设计了如下实验:
①取两支树龄相同、生长状况相似的同种植物枝条,
②把枝条放入盛有红色染液的烧杯中;
③1小时后,把枝条洗净,并在两支枝条的等高位置切出相应的切片(横切面中出现红色染液部分表明有水分经过)。
(1)将实验步骤①补充完整。
(2)本实验可通过比较 ,判断植物体内水分的运输速率。
(3)从实验结果可知,植物运输水分的速率和叶面积大小的关系是: 。
(4)根据实验结论,在移栈植物时,为了减少水分的散失,应该采取的措施是 。
变式3:某科学兴趣小组在研究某植物叶片上、下表皮气孔密度(单位面积气孔数目)时,采取了如下方法:
方法1:用显微镜观察该植物同一叶片的上、下表皮装片并统计气孔的数目。
方法2:取3株大小、来源相同、具有等量叶片的该植物嫩枝,依图甲所示方法处理。请回答问题。
(1)在方法1中,若要观察到清晰的物像,则图乙中关于显微镜的部分操作,正确的顺序是 (填图乙中的序号)。在显微镜下可以观察到,保卫细胞比叶片表皮细胞多了 (填细胞内结构的名称),故能进行光合作用。
(2)在方法2中,实验开始时,先将各装置的质量调至80 g,之后每隔4 h 测一次各装置的 ,直至实验结束。
①该实验中水面上放油的作用是 。
②该实验结束时,A、B、C装置的总质量分别为mA、mB、mC。若该植物叶片的下表皮气孔密度比上表皮大,则mC-mB mB-mA(填“>”“<”或“=”)。
1.(2023八下·婺城期末)番薯是一种高产且适应性强的粮食作物,块根除作为主粮外,还是食品加工、淀粉和酒造工业的重要原料。下列有关番薯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番薯的茎属于攀缘茎
B.番薯的有机物是通过导管运输的
C.种植番薯应多施氮肥
D.番薯所需的水分主要由根尖吸收
2.(2023八下·路桥期末)市售“蓝色妖姬"是人工染色形成的。等白玫瑰快到花期时用染料浇灌,花像吸水一样将着色剂吸入开出蓝花。茎运输着色剂的部位是( )
A.木质部 B.髓 C.形成层 D.韧皮部
3.(2023·杭州)生物体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现象是长期进化形成的。下列有关植物体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根毛细胞向外突起扩大吸收面积,有利于吸收土壤中的水分和无机盐
B.根、茎和叶脉中的导管相互连通,有利于有机物的运输
C.仙人掌的叶呈针状,有利于减少因蒸腾作用过多失水
D.叶片向光面与背光面相比,前者叶肉细胞中叶绿体多,有利于光合作用
4.(2023八下·仙居期末)水和无机盐在植物体中运输的基本路径是( )
A.叶中筛管→茎中筛管→根中筛管
B.根中筛管→茎中筛管→叶中筛管
C.根中导管→茎中导管→叶中导管
D.叶中导管→茎中导管→根中导管
5.(2023八下·武义期末)成熟的桃子有甜味,是因为桃肉中含有大量的糖分,这些糖分是由桃子的( )
A.根从土壤中吸收,通过筛管运输来的
B.根从土壤中吸收,通过导管运输来的
C.叶片进行呼吸作用制造后,通过导管运输来的
D.叶片进行光合作用制造后,通过筛管运输来的
6.(2022八下·婺城期末)气孔是氧气、二氧化碳出入及水分散失的门户,当保卫细胞含水量多时气孔大(如图甲),含水量少时气孔小甚至关闭(如图乙)。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将叶片浸入浓盐水中,气孔将如图甲所示
B.保卫细胞的形状能改变是因为没有细胞壁
C.蒸腾作用能在温度偏高的情况下有效降低叶片温度
D.植物体光合作用强弱与保卫细胞的含水量关系不大
7.(2023八下·新昌期末)如图是果树的一段枝条,长有大小相同的两个果实,现对枝条两个部位的树皮进行环剥。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果实A能继续长大,原因是运输无机盐的筛管未被切断
B.果实B不能继续长大,原因是切断了运输有机物的筛管
C.枝条上1、2、3、4四处中,会出现明显肿胀的部位是2处
D.枝条上部的叶片会萎蔫,因为运输水和无机盐的导管被切断
8.(2023八下·富阳期末)某同学家中的一棵苹果树,在苹果成熟前由于某种原因损伤了部分树皮,收获时果实反而又大又好吃,对这一现象的解释正确的是( )
A.木质部输送给果实更多的水分
B.没有受伤的树皮的运输能力更强了
C.树叶制造的营养物质向下运输受阻而供给了果实
D.木质部运输有机物,损伤树皮不影响果实的发育
9.(2023八下·椒江期末)上图为植物体对水的吸收、运输和散失示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植物吸水的主要部位是根毛区
B.施肥过多会导致根毛细胞失水,造成烧苗
C.根吸收的水由茎韧皮部中的导管运输
D.植物体缺水时,气孔关闭以减弱蒸腾作用
10.(2023·台州)以下是研究木质茎结构和功能的两个活动。
(1)将新鲜带叶枝条插人稀释后的红墨水,置于温暖、光照充足的环境中,10分钟后取出,横切枝条的中上部,放大观察,如图甲所示。横切面变红的部位是 (选填图中字母)。
(2)将盆栽木本植物一枝条中部的树皮环剥,一两个月后,切口上方的树皮膨大形成枝瘤,如图乙。这一现象表明有机物在茎中的运输方向是 。
11.(2023八下·杭州期末)图一是绿色植物叶片横切面结构示意图,图二是细胞结构示意图,图三是气孔的关闭和开放两种状态示意图。据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一中②所示细胞与图二中 (填”甲”或”乙”)细胞结构相似;
(2)图一中⑤的结构名称是 ,它是植物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窗口”;
(3)夏天正午阳光过强时,保卫细胞失水,气孔往往处于图三中 (填”甲”或”乙”)所示的状态。
12.(2022八下·南浔期末)氮是空气中含量最多的元素,也是构成生物体的必要元素之一。但是空气中游离态的氮不能直接被大多数生物所利用,必须经过变化,并与其他成分形成化合物(如氨或铵盐等) ,才能被植物利用。
(1)植物通过根从土壤中吸收水和无机盐,吸收的主要部位是根尖的 区;
(2)一株绿色植物的幼苗(如小麦)在生长过程中缺氮,其最可能出现的症状是 。
A.茎秤细小易倒伏,叶有褐斑 B.生长矮小,叶色发黄
C.生长缓慢,叶色暗绿带红 D.只开花不结果
(3)空气中的N2转化为NH3的过程中,N元素的化合价由0价转变为 价。
13.(2023·湖州)农作物的生长离不开无机盐。同学们想了解含氮无机盐对植物生长的影响。老师给他们提供了一些实验材料:完全营养液、缺氮营养液、浓度适宜的NH4NO3溶液、蒸馏水、同种青菜幼苗若干、相同规格的玻璃器皿若干。各小组对实验方案进行设计。第一小组的方案如下:①选20株长势旺盛、大小相似的青菜幼苗,用蒸馏水洗净根上的泥土,备用。②取2只玻璃器皿,编号甲乙。甲组加入适量完全营养液,乙组加入 ,将幼苗随机均分栽入其中。③将装置放在温暖有光通风的环境,并适时给根部通入空气。④每隔一段时间观察并记录幼苗的高度、叶片颜色等生长指标。⑤对所得实验数据进行分析。请回答:
(1)步骤①中选取幼苗20株的目的是 。
(2)步骤②中乙组加入 。
(3)针对第一小组的方案,第二小组认为可以用浓度适宜的NH4NO3溶液和等量的蒸馏水做对照,这样也满足氮元素的变量控制。但遭到大家的反对,理由是 。
14.有一个探究植物蒸腾作用的实验,研究“水是从叶的什么地方散发出来的”。步骤如下:
①在一株蚕豆上选取一片生长旺盛的叶片,用滤纸把它上、下表皮上的水分吸干。
②将两张浸有氯化钴溶液的蓝色试纸(蓝色氯化钴遇水变红色)相对应地贴在叶片上、下表皮的表面(贴在上表皮的记为A,贴在下表皮的记为B),并用回形针将它们固定。
③用嘴向另外浸有氯化钴溶液的蓝色试纸哈气(或直接在试纸上滴一滴水),观察蓝色试纸发生了什么变化。
④观察贴在叶片上、下表皮的试纸颜色的变化,比较哪一张试纸先变色,哪一张试纸的颜色更深一些。
(1)本实验中设计步骤③的目的是 。
(2)在步骤④中试纸的颜色会从蓝色渐渐变成 色,先变色的是 (填“A”或“B”)。
(3)本实验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15.(2022八下·诸暨期末)雷竹笋是一种常见的食材,肉质细嫩,营养丰富,却不宜多食。
(1)雷竹笋常带有苦味是因为含有氰苷。氟苷在酶的催化下会产生有毒的氢氰酸(HCN),HCN沸点为26℃.为避免食用雷竹笋时因HCN引起中毒,烹饪时应 。
(2)当雷竹笋从地下钻出土壤,笋尖被阳光照射后会转为绿色,俗称“出青”。出青后的笋含有更多的氟苷。为避免雷竹笋在出土后继续生长的过程中出青,农民可采取的合理措施是 。
(3)如图为竹子与竹笋的生长示意图,箭头表示有机物的运输方向。下列关于有机物的来源及其运输结构叙述正确的是 。
A.蒸腾作用 导管 B.光合作用 导管
C.呼吸作用 筛管 D.光合作用 筛管
16.(2023八下·富阳期末)如图所示,采用的是现代农业中的“无土栽培”技术,根据植物生长所需要的无机盐种类和数量配制适宜的营养液,用营养液来栽培植物。营养液可以更合理地满足不同植物以及同一种植物不同的生长期对各类无机盐的需要,从而使植物长得更好。
(1)在栽培过程中,如果植物长得矮小,茎秆细弱易倒伏,同时叶片上带有许多褐斑等症状,可判断该营养液缺少含 (元素)的无机盐。
(2)在栽培过程中,营养液的浓度不宜过高,请说明理由: 。
(3)在栽培过程中,还需要不断往营养液中通入空气,其目的主要是______。
A.促进蒸腾作用 B.提高呼吸作用速率
C.提高光合作用速率 D.加速无机盐的吸收
(4)无土栽培技术一般都在大棚内进行,请写一条提高大棚内作物产量的方法: 。
17.(2022·南湖模拟)某兴趣小组想探究蚕豆叶的下表皮和上表皮的气孔分布情况。该小组选取一株新鲜蚕豆,剪取三根粗细相近的枝条,并保留大小相近、数量相同的叶片。分别将它们放入盛有10毫升水的三支同种型号的试管中,再分别向三支试管中加入1毫升的植物油。将三根枝条按如图所示方式处理,标记好试管中的液面位置,将三支试管放置在相同的环境下,一段时间后观察现象。
(1)一段时间后比较 两组试管中液面位置的变化情况,可得出叶片的下表皮比上表皮的气孔多。
(2)该小组想在短时间内观察到明显的实验现象,有同学提出将该装置放置在烈日下一段时间。你赞同吗?为什么?
(3)实验前,有同学按照丙组处理,选取-片蚕豆叶,将上、下表皮的水分吸干后,将两张浸有氯化钴溶液的蓝色滤纸,相对应地贴在叶片上、下表皮的表面,并用回形针固定。实验中若出现 的现象,则也能得出蚕豆叶的下表皮比上表皮气孔多的结论。
18.(2022九下·杭州模拟)某科学兴趣小组为了验证水分和无机盐在茎木质部的导管中能自下而上地向枝端运输,设计了如下实验。
【实验材料和器具】新鲜带叶的木本植物枝条若干,烧杯(或矿泉水瓶),红墨水,清水,刀片,放大镜等。
【实验步骤】
①取 ▲ 的同种木本植物枝条3根,将每根枝条的下端用刀片削成面积相似的斜面,再分别按表中的3种处理方法处理。
②处理好后,将每组枝条分别插入3瓶盛有等量稀释红墨水的烧杯中,并用3个夹子将各组枝条分别固定(B组枝条只将剥去树皮的木质部部分浸入红墨水中),置于温暖、光照充足的地方,10分钟后取出枝条,用刀片横切、纵切枝条的中上部,用放大镜观察横纵切面的染色部位,并将实验现象记录在表中。
【实验结果与分析】
实验组别 实验现象(记录被染色的部位)
A.自然带叶枝条(不作处理) ×××
B.剥去下半部树皮的带叶枝条 ×××
C.除去木质部和髓的带叶枝条,只留下树皮 ×××
【表达与交流】
(1)请补充①中横线上的内容 。
(2)将每根枝条的下端用刀片削成面积相似的斜面的目的是 。
(3)将处理好的枝条置于温暖、光照充足的地方的原因是 。
(4)若实验结论成立,则A组的实验现象是 且 ;C组实验现象是都不变红。
19.科研人员在研究植物运输无机盐离子的途径时做了如下实验:
实验甲:将柳茎一段的韧皮部与木质部剥离分开,在两者之间插入不透水的蜡纸,对照组则不插入蜡纸,在柳树根部施予含放射性42K的无机盐溶液,5 h后测定42K在柳茎各部分的分布(如图所示)。
实验结果A:有蜡纸隔开的木质部含有大量的42K,而韧皮部几乎没有42K。
实验结果B:在上一实验枝条上韧皮部和木质部没被剥离的部分,以及对照实验中,韧皮部都有较多的42K。
(1)试运用所学的科学知识,对上述研究结果作出解释。
解释结果A: ;
解释结果B: 。
(2)实验乙:将棉花一段茎的韧皮部和木质部剥离分开,其间插入不透水的蜡纸(对照组不插入)。叶片施用含32P的无机盐溶液。1 h后测定含32P的无机盐的分布,结果有蜡纸隔开的韧皮部含大量32P,而木质部没有32P。
试根据实验乙的结果得出结论: 。
20.(2022八下·乐清期末)乐乐在探究“茎运输水分和无机盐的部位”时,猜想茎对水分和无机盐的运输是通过木质部的导管,或韧皮部的筛管,或髓进行的。为了验证猜想,完成了如下实验步骤:
①取粗细大小相似、叶片数相同的同种木本植物枝条3根,将每根枝条的下端用刀片削成面积相似的斜面,再分别按表中3种方法处理。
②处理好后,将每组枝条分别插入3瓶盛有等量稀释红墨水的烧杯中(如图所示,B组枝条只将剥去树皮的木质部部分浸入液体中),置于温暖、光照充足的地方。
几小时后取出枝条,用刀片横切枝条的中上部,用放大镜观察横切面的染色部位,并记录在下表中:
实验组别 实验现象
A.带叶枝条(不作处理) 木质部染红
B.剥去下半部树皮的带叶枝条 木质部染红
C.除了下半木质部、髓的带叶枝条,只留下树皮 木质部没有染红
(1)上述实验中使实验现象更明显的措施有(列举一点): 。
(2)乐乐将A组枝条进行纵切,发现纵切面上越靠近枝条的顶端,染色变得越来越浅。出现该现象的原因是 。
(3)C组除去木质部和髓的操作困难,为使结果相同,请你为乐乐提供一个简便的方法: 。
21.(2023八下·新昌期末)小科用下图甲、乙、丙三个实验装置探究植物蒸腾作用、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实验中三个装置中的银边天竺葵同时进行4个小时光照处理后观察现象。
(1)甲装置现象是原本干燥的塑料袋内壁上凝结了一些小水珠,此现象 (选填“能”或“不能”)用来验证植物进行了蒸腾作用。
(2)乙装置探究的是植物呼吸作用的产物,在矿泉水瓶中加入澄清石灰水,为了验证其产物是 (选填“水”、“二氧化碳”或“水和二氧化碳”).
(3)可以用丙装置探究植物光合作用需要 ,该实验进行4个小时光照前 (选填“需要”或“不需要”)进行暗处理。
(4)图丁为叶表皮上的一个气孔, (选填“①”、“②”或“③”)若关闭,蒸騰作用、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都会减弱。
22.(2022八下·诸暨期末)植物的生长需要多种矿质元素,其中必需元素就多达14种,需要量比较大的有氮、磷、钾、钙、镁、硫、铁等。为了探究植物根系是否等比例吸收矿质元素和水分,兴趣小组的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装置,选用两株各方面均相同的水稻,通过改变光照来调节蒸腾作用,然后测定相同时间内水稻根系所处溶液中矿质元素含量的变化。
[提出假设]植物根系等比例吸收矿质元素和水分。
[实验设计]根据上述研究目的,设计相应的实验方案及记录表如下:
实验条件 检测项目(相同时间内)
水分蒸腾量 矿质元素含量变化
氮元素、磷元素
甲 较强的光照 m1 n1
乙 较弱的光照 m2 n2
[数据处理]实验后对表中的数据进行处理,初步证实假设成立与否。
[实验结论]植物根系不是以等比例的方式吸收矿质元素和水分。
(1)图中油膜的作用是: 。
(2)在数据处理中,若 (用表格中的符号回答),则假设成立。
(3)本实验采用改变光照来调节相同时间内水分的蒸腾量,但在实验设计中,我们也可以在相同的光照条件下,通过改变水稻植株上的 来进行实验。
23.(2023九下·龙湾模拟)清展,发现一些植物的叶片边缘排列有许多水珠,如图所示,好奇的小龙进行了探索。
(1)小龙查阅资料分析得出,植物“吐出的水”是植物的根部从土壤中吸收上来的。
①植物根毛细胞能够吸水的原理是 。
②请写出一个支持“吐出的水”是从土壤中来的证据: 。
(2)植物“吐水”现象一般发生在气温高、无风、空气湿度大的夜晚。请结合下列信息和所学知识解释形成该现象的原因: 。
信息1:夜晚,这些植物的气孔往往处于关闭状态。
信息2:同一植物在温度高、湿度大的土壤中根部吸水能力增强。
信息3:“吐水”植物的叶尖或叶的边缘有排水结构,比如水孔。
24.(2021八下·丽水期末)丽水市网红景点——古堰画乡有十多棵千年以上树龄的古香樟树。有的古香樟树的“树心”已经朽烂,变成了“空心树”(如图),可这些古香樟树还能正常生长。“空心树”周围经常有加固装置,以防止“空心树”倒塌。请分析空心的古香樟树还能正常生长的原因。
25.(2023·温州)有人认为:许多植物的茎和叶都能进行蒸腾作用,且叶是主要的蒸腾作用器官。为验证这一观点,老师提供如下器材供同学们实验,各种器材数量充足。
其它器材:水、凡士林、刻度尺、秒表、剪刀、记号笔、胶头滴管等。
(1)写出检查装置甲气密性的具体操作: 。
(2)选择合适的器材,写出本实验的步骤。
26.(2022八下·温州期末)网购绿植经济、便捷,为提高绿植的成活率,商家会在运输时进行特殊处理:
①选取长势良好的植株,运输前一周充分浇水、置于充足的阳光下培养:
②根部带土挖取,外层用保水性强且有大量空隙的湿谷皮包裹:
③修剪多余的枝叶,保留4-5 片叶片,捆绑固定:
④内层用透气的报纸包裹,外包装盒上进行打孔处理。
请根据上述信息,并结合已学知识,对上述“特殊处理”能提高绿植的成活率作出合理解释。
27.(2022八下·临海月考)“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有个梦想:我梦见我的水稻长得像高粱那么高,穗子像扫把那样长,稻粒像花生那么大……他的梦想将持续激励科研工作者思考如何提高粮食作物的产量与品质。
材料一:袁隆平院士带领青岛海水稻研发中心团队,在青岛首次种出高达两米的“巨人稻”。“巨人稻”虽然根系发达,但它不能逐渐加粗。
材料二:以袁隆平院士为首的科研团队又成功培育出能在沿海滩涂和盐碱地上生长的水稻新品种——“海稻86”,而普通水稻品种在盐碱地中难以存活。
材料三:要获得水稻高产,在播种时应该做到合理密植。为防止水稻倒伏,施加含钾化肥较好,但长期使用化肥,会使土壤板结,不利于植物的生长。
请结合所学知识对上述材料中的划线内容做出合理解释。
典例分析
举一反三
典例分析
举一反三
典例分析
举一反三
典例分析
举一反三
课后巩固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