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 大都市的辐射功能——以我国上海为例 学案 (含答案)2023-2024学年高二地理湘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2

文档属性

名称 2.1 大都市的辐射功能——以我国上海为例 学案 (含答案)2023-2024学年高二地理湘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2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558.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湘教版(2019)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4-04-26 22:48:5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一节 大都市的辐射功能——以我国上海为例
【学习目标】
1.结合资料,理解大都市的集聚与辐射作用。(区域认知)
2.通过材料,掌握上海大都市的辐射功能。(区域认知)
3.结合材料,掌握大都市的辐射带动作用。(综合思维)
4.结合知识,认识中心城市对周围区域的辐射带动作用。(综合思维)
【自主预习】
一、大都市的集聚与辐射作用
1.大都市的概念:大都市是规模庞大、①    、经济发达、具备强大辐射带动功能的现代化城市区域,是②      发展到高级阶段的城市空间组织形式。
中心城市对周边地区的影响,首先起主导作用的是③    ,然后才是辐射带动作用;中心城市与周边中小城市形成④       、相互依存的良性互动关系。
2.集聚:多种部门和资源的集聚,必然会导致地区⑤      的形成和发展。
(1)集聚前期:产业基础较好、⑥        的地区,经济获得较快增长后,会引导企业、资金、技术、信息、人才的集聚。
(2)集聚后期:当企业生产经营超过一定规模后,会导致单位产品的生产成本逐渐上升,经济利益开始下降,大都市的集聚作用产生衰退;而阻碍集聚的不利因素会日渐凸显,例如⑦      、环境污染、地价上升、生活质量下降等。
3.辐射带动的概念: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地区与经济发展滞后的地区之间产生的产业、科技、人才、资金等要素的流动,以及思想观念、⑧      、生活习惯等方面的传播。
大都市以高水平的现代服务业如金融、物流、商务以及高科技为主,带动周边地区发展各具特色的产业,从而形成⑨      、各展所长、紧密合作的区域经济格局。
距离越近,关系越密切,辐射带动作用就越充分。
二、上海大都市的辐射功能
上海位于太平洋西岸,亚洲大陆东缘,我国海岸带与长江的交会处,是我国的经济、科技、文化中心,也是亚太地区的重要枢纽和⑩          。
1.上海大都市的发展目标是建设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和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中心。
2.优越的区位条件:优越的地理区位、庞大的城市规模、雄厚的综合实力、发达的教育科技、深厚的文化底蕴、便捷的交通运输、广阔的经济腹地等。
3.辐射功能
(1)产业带动功能:上海是我国    的工业城市,是长江三角洲乃至周边地区先进制造业和高科技产业的龙头。进入21世纪以来,上海全面推进产业升级,原有的低端产业逐步退出,电子信息、先进制造、高端装备、新医药等产业显著加强,金融、证券、国际商贸等领域得以全面提升,形成市场竞争力强劲的庞大       。
(2)都市核心功能:上海已成为我国区域发展和对外开放的重要引擎,不仅强力拉动了长江三角洲的发展,而且对长江中游城市群、山东半岛和福建沿海都有着明显的辐射带动作用。
(3)       功能:拥有高效率的综合交通运输网络;拥有虹桥、浦东两大国际机场,上海港是我国主要的外贸港之一,拥有外高桥、吴淞、洋山等深水港区。
(4)金融服务功能:拥有大量的金融机构,是我国大陆两大股票交易中心之一,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是我国第一个        试验区。
(5)科技研发创新功能:拥有众多大学和科研所,科研实力雄厚,是我国重要的高科技研发中心。
三、上海大都市的辐射带动作用
1.“一核五圈四带”:通过现代化的交通运输网络,上海拉动了      城市圈、      城市圈、合肥城市圈、苏锡常城市圈、宁波城市圈的发展壮大;强化了沿海发展带、沿江发展带、沪宁合杭甬发展带、沪杭金发展带的聚合发展。
2.对周边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形成了    产业带、沪杭产业带、长江下游产业带。
3.世界级超大城市群:对内主要影响     地区以及周边地域,对外则与亚太和欧洲的大城市保持商贸文化联系。
【答案】①人口众多 ②城镇化 ③集聚 ④相互影响 ⑤经济核心 ⑥区位条件优越 ⑦交通阻塞 ⑧生产方式 ⑨梯度分工合理 ⑩现代服务中心 最大 产业集群 交通运输枢纽 自由贸易 南京 杭州 沪宁 长江下游
【合作探究】
情境导入 伦敦位于欧洲的西部,也是英国的首都,不仅是世界四大国际级城市之一,也是世界经济中心城市之一。伦敦是全球最富裕、经济最发达、商业最繁荣、生活水平最高的城市之一,在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科学技术、金融、商业、体育、传媒、时尚等各方面影响着全世界,是全球化的典范。与伦敦市类似的大都市在发展过程中与其周边区域之间有着怎样的关系
主题1 大都市的集聚与辐射作用
主题探究
情境1 《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2017—2035年)》明确指出,上海的城市性质确定为:上海是我国的直辖市之一,长江三角洲世界级城市群的核心城市,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科技创新中心和文化大都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并将建设成为卓越的全球城市以及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
任务1 世界大都市有哪些共性
【答案】规模庞大、人口众多、经济发达、具备强大的辐射带动功能。
任务2 大都市空间集聚会引导哪些要素集聚
【答案】企业、资金、技术、信息、人才等在产业基础较好、区位条件优越的地区集聚。
任务3 大都市的辐射功能主要有哪些
【答案】产业、科技、人才、资金等要素的流动,思想观念、生产方式、生活习惯等的传播。
情境2 在长江中游城市群中,三个特大城市武汉、长沙和南昌是带动周边地区经济发展的力量,是推动三省经济的“发动机”和“中部崛起”的增长极。下图为长江中游城市群位置图。
任务1 简述长江中游城市群中经济增长极的分布特点。
【答案】沿江、沿湖、沿铁路线分布。
任务2 说出形成长江中游城市群的优势条件。
【答案】交通便捷,水运连接东西,陆运贯通南北;水、矿产、生物等资源丰富;工农业基础较好;城市密集,市场广阔;以长江流域为经济腹地;国家政策支持。
任务3 分析大力发展现代工业对推动长江中游城市城镇化的意义。
  【答案】大力发展现代工业可大幅度提高区域工业化水平,加速非农产业向城市集中,加速人口向城市集中,加速居民的观念和生活方式的转变。
知识小结
1.大城市的集聚作用
2.大都市的辐射作用
3.城市集聚的优缺点
(1)优点:在一定地域范围内工业或人口高度集中可以产生较好的生产协作条件,有利于城镇间多种职能相互补充,减轻大城市的负担,促进周边较小城市和农村地区经济的发展,提高技术和生活水平。
(2)缺点:可能出现某种程度的发展混乱和生态恶化现象;集聚区域内一些居民居住和工作不在同一城市,通勤时间长,各城市之间往往缺乏统一的行政管理,城市联系密切,交通量大,需增加城镇间道路等基础设施的建设费用。
4.中心城市吸纳人口集聚的原因
(1)基础设施雄厚
人口的集中需求形成了规模,自然而然让生活变得更加方便。因为基础设施集聚,居民生活变得更加便利,而且越大的城市,其基础设施条件越好,服务水平越高。
(2)生活多元且精彩
小城市的生活较简单,而中心城市有大量的休闲娱乐项目。
(3)工作机会多
中心城市由于人口集聚,且经济繁荣,可提供大量的工作机会。
(4)文化更加开明,思想锐意进取。
(5)开放程度高。
对点训练
读图,回答1~2题。
1.图中辐射能力最强的城市类型可能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2.下列因素对区域联系、经济要素集散的影响较小的是(  )。
A.信息 B.交通
C.行政管理 D.资金、技术
【答案】1.A 2.C
【解析】第1题,图中甲城市类型数量最少,规模最大,为该区域的中心城市,且经济要素向周边地区流动,说明此阶段为辐射带动阶段,辐射能力最强。第2题,交通、信息及资金、技术等是区域联系、经济要素集散的主要方式,对其影响较大;行政管理对区域联系、经济要素集散的影响较小。
  都市圈(区)是指由其具有核心作用的中心城市和周边受到中心城市强烈辐射、有着紧密联系的城市组成的城市经济区域。读山东都市圈(区)分布图,回答3~4题。
3.青岛成为青岛都市圈中心城市的过程中,其对周边地区的影响,首先起主导作用的是(  )。
A.辐射 B.集聚
C.转移 D.流动
4.青岛都市圈形成后(  )。
A.中心城市集聚作用增强
B.周边城市辐射带动作用增强
C.中心城市现代服务业水平高
D.周边城市吸引企业的区位优势减弱
【答案】3.B 4.C
【解析】第3题,人才等资源向青岛集聚,促使青岛成为青岛都市圈的中心城市,同时周边地区也会吸引更远地区的生产要素和人才集聚;青岛成为中心城市后,可能将某些产业转移至周边地区,辐射带动周边地区发展;随着青岛辐射带动作用增强,青岛与周边地区人员、物资流动会更频繁。第4题,青岛都市圈形成后,中心城市部分产业转出,产业结构升级,可能会大力发展高端第三产业,如现代服务业;中心城市部分功能转出,辐射带动周边地区作用增强(并不是周边城市辐射带动作用增加),集聚作用减弱;受中心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与中心城市相比,周边城市的区位优势增强。
主题2 上海大都市的辐射功能和辐射带动作用
主题探究
情境 昆山地处江苏省东南部,早在20世纪80年代,昆山便承接了上海溢出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奠定了乡镇工业发展的基础。上海的“星期天工程师”奔波两地,对昆山经济发展起了很大的助推作用,昆山第一家上市公司是由上海与昆山合作联办的。京沪铁路开通后,昆山到上海最短用时17分钟,随着上海地铁11号线延伸至昆山以及上海、昆山两地公共交通卡通用,2017年有超过850万人次的上海游客到昆山休闲旅游。在20世纪70年代,上海发展成为我国的综合性工业基地,但到80年代,上海中心城区产业高度密集,城镇化问题凸显,工业发展空间受到限制。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上海淘汰落后产能,完成新一轮的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朝着国际化大都市目标迈进。近年来,在上述产业基础较好、区位条件优越的地方,区域发展已上升到点轴开发模式,经济获得较快发展,其中“点”指增长极,“轴”为交通干线。
任务1 说明上海对昆山的辐射带动作用具体体现在哪些方面。
【答案】昆山承接上海转出的部分产业(劳动密集型产业),加快推进工业化;上海的资金、技术和人才对昆山经济发展起重要推动作用;便捷的交通使上海与昆山联系更加紧密,促进昆山旅游业等第三产业的发展。
任务2 上海对外辐射,对上海自身的发展有什么意义
【答案】有利于上海解决中心城区产业活动过度集中、交通堵塞、地价昂贵及环境污染等城镇化问题;原来的部分产业向其他地区转移,为发展高科技产业和现代服务业提供发展空间(新工业用地);有利于把资金、技术、人力集中到新兴产业的发展上(资金与技术)。
素养培育
探索中原城市群——培育区域认知、综合思维
情境 根据《中原城市群发展规划》,中原城市群包含河南、山西、河北、安徽、山东五省多个城市,积极推进郑州大都市区建设,构建“一核四轴四区”的网络化空间格局,实现城市群一体化发展。下图为中原城市群空间布局示意图。
任务1 分析郑州成为中原城市群核心城市的区位优势。
【答案】郑州位于我国东、西、南、北交会的中心之一,地理位置优越;为河南省的省会,政策优势明显;是中原城市群中等级最高、经济最发达、辐射能力最强的城市;是我国重要的交通运输枢纽,交通通达度高。
任务2 说明郑州在中原城市群发展中的作用。
【答案】郑州在中原城市群中居于核心地位,对区域的发展起主导作用;郑州是区域管理中心、服务中心、经济增长中心;郑州的发展能辐射带动区域的发展,促进区域经济水平的提高。
任务3 从辐射方向、辐射强度方面,分析构建“一核四轴四区”的网络化空间格局对郑州向外辐射的影响。
【答案】辐射方向:使郑州市对外辐射沿四条发展轴向外拓展。辐射强度:加强了区域之间的联系,增强了郑州市对外辐射强度。
知识小结
1.上海市的辐射功能
(1)形成基础
优越的地理位置、庞大的城市规模、雄厚的综合实力、发达的教育科技、深厚的文化底蕴、便捷的交通运输、广阔的经济腹地等。
(2)表现
产业带动功能 我国最大的工业城市,云集大量先进制造业和高科技产业,具有强劲的市场竞争力
都市核心功能 对长江三角洲、长江中下游、山东半岛、福建沿海具有明显的辐射带动作用
交通运输枢纽功能 长江流域的门户,拥有高效率综合交通运输网,中心城区已建成立体交通网络
金融服务功能 拥有大量金融机构,金融中介机构云集,我国大陆第一个自由贸易试验区
科技研发创新功能 拥有众多大学、科研机构,是全国技术创新排头兵,建有众多高科技园和孵化器
2.辐射带动作用
(1)“一核五圈四带”
(2)对周边城市辐射作用
(3)“两个扇面”对外影响
对点训练
城市的辐射半径越大,影响的地区范围越广,即其经济辐射力越强。长三角经济区中,上海、南京、苏州、无锡、杭州和宁波具有经济辐射力,其他城市为接收经济辐射的城市。上海市的辐射范围几乎覆盖整个长三角经济区,对长三角经济区的经济发展有重要影响。读2003—2012年上海市辐射半径变化示意图,回答1~3题。
1.上海市成为长三角城市群中一级中心城市的主导因素是(  )。
A.矿产资源 B.城市面积
C.交通条件 D.地理位置
2.对上海市经济辐射力影响程度最大的指标及其辐射半径变化的主要原因分别是(  )。
A.交通状况 上海市经济水平上升
B.经济发展水平 周边城市综合实力提高
C.科技实力 上海市城市规模扩大
D.对外开放水平 辐射区交通通达度提高
3. 下列不属于上海的辐射功能的是(  )
A.都市核心功能 B.金融服务功能
C.农业带动功能 D.交通运输枢纽功能
【答案】1.D  2.B 3.C
【解析】第1题,上海市位于我国海岸线的中点附近,可联系南北,同时上海市又位于长江入海口,经济腹地广阔,地理位置优越,所以上海市成为长三角城市群中的一级中心城市;上海市矿产资源短缺;与图中其他城市相比,上海市的城市面积并不具有绝对优势;与地理位置相比,交通条件并不是上海市成为长三角城市群中一级中心城市的主导因素。第2题,上海市经济发展水平最高,对上海市经济辐射力影响最大的指标是经济发展水平。读图可知,2003—2012年上海市辐射半径变化呈下降趋势,说明周边城市综合实力提高。第3题,上海的辐射功能包括产业带动功能、都市核心功能、交通运输枢纽功能、金融服务功能及科技研发创新功能。农业带动功能不属于上海的辐射功能。
【随堂检测】
思维构建
即时训练
  城市群往往是一个国家或区域的社会经济增长极,也是最具发展活力和竞争力的城市地区。城市群内部中心城市与周围城市产业分化显著,城市功能各有侧重。据此回答1~2题。
1.从辐射功能角度判断,城市群内部(  )。
A.只有中心城市才有辐射功能
B.辐射能力与腹地范围相关联
C.交通物流是其唯一表现方式
D.产业分异是形成辐射的前提
2.与周围城市相比,中心城市的突出功能是(  )。
A.居住消费型功能 B.生态保障性功能
C.制造加工业功能 D.生产服务业功能
【答案】1.B 2.D
【解析】第1题,城市群内部每个城市都有辐射功能;辐射能力与腹地范围相关联,腹地越大,经济发展水平越高,辐射范围越大;交通物流是其表现方式之一,还有通信网络等;产业分异是形成城市不同功能的前提。第2题,与周围城市相比,中心城市是城镇体系最高位置的城镇层级,担负着发展周边区域经济的作用,故其突出功能是生产服务业功能;中心城市的居住消费型功能、生态保障性功能、制造加工业功能对周边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相对较小。
长江经济带横跨我国东、中、西三大区域,是我国重点实施的“三大战略”之一,是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内河经济带,东、中、西互动合作的协调发展带,沿海、沿江、沿边全面推进的对内对外开放带,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先行示范带。据此回答3~4题。
3.与上海市相比,武汉市辐射功能中最弱的是(  )。
A.产业带动功能 B.都市核心功能
C.交通运输枢纽功能 D.金融服务功能
4.上海市对长江上游的辐射带动作用较重庆市弱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
A.交通 B.距离 C.经济 D.科技
【答案】3.D 4.B
【解析】第3题,上海市、武汉市同为区域核心城市,但上海市的经济总量巨大,也是国际金融中心之一,金融服务功能强,与之相比,武汉市金融服务功能最弱。武汉市作为区域核心城市,对区域内的经济发展具有强大的辐射和带动作用,对区域的产业带动功能、都市核心功能、交通运输枢纽功能虽然较上海市弱,但也都相对较强,不是其最弱的功能。第4题,上海市位于长江入海口,距离长江上游地区遥远,对长江上游的辐射带动作用弱,因此上海市对长江上游的辐射带动作用较重庆市弱的主要影响因素是距离。重庆市位于长江上游,对长江上游的辐射带动作用强。上海市的交通、经济、科技都比重庆市强。
  长江经济带由长江中下游沿线地区组成,现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最具活力的地区之一。读长江经济带示意图,回答5~6题。
5.上海对整个经济带的辐射带动作用明显优于武汉,其原因是上海(  )。
①位于长江入海口,便于发展河海联运,交通条件更好 ②城市等级更高,经济发达,科技水平高 ③矿产资源丰富,工业生产原料更充足 ④环保力度大,生态环境更好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6.为增强武汉市的辐射带动作用,下列措施最合理的是(  )。
A.提高对外开放程度,加大资源进口量
B.改善环境质量,加强生态环境建设
C.培育高新技术产业,提高制造业水平
D.提升城市等级,完善城市基础设施
【答案】5.A 6.C
【解析】第5题,上海位于长江入海口,便于发展河海联运,交通条件更好,辐射带动作用更强,①正确;与武汉相比,上海城市等级更高,经济发达,科技水平高,辐射带动作用更强,②正确;上海的矿产资源匮乏,③错误;环保力度对城市的辐射功能影响不大,④错误。第6题,提高对外开放程度,加大资源进口量,有利于提升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但培育高新技术产业,提高制造业水平,可以提高城市经济发展水平,更能提高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改善环境质量,加强生态环境建设,会改善城市环境,但对于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影响较小;武汉市的城市等级不是短时间内能够提升的。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