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课时 荒漠化的危害及防治
【自主预习】
一、荒漠化生态脆弱区面临的环境与发展问题
1.危害范围大
荒漠化是① 的灾难。全球荒漠化土地面积约占世界陆地总面积的24%,世界上有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2亿人受到荒漠化的威胁。
2.危害程度深
(1)经济方面:许多村庄、铁路、公路、水库及灌渠等受到风沙的威胁,经济损失巨大。
(2)生态方面:造成表土裸露,为沙尘暴的形成提供了充足的② 。
(3)生产方面:导致了植被和地表形态的破坏,使得生物的生产力持续下降,粮食和牧草减产甚至绝收,继而引发饥荒。
二、荒漠化生态脆弱区的综合治理
1.国际行动:1994年,联合国正式通过了《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
2.我国:1978年,开始实施“③ ”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
3.防治方针:④ ,防治结合,综合治理。
4.防治措施
(1)营造“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
(2)采取封沙禁牧、禁樵禁采、合理用水、生态移民等措施,保护好现有的林草植被和其他自然资源,科学合理地利用荒漠化地区有限而宝贵的自然资源。
5.目的:实现⑤ 、⑥ 和环境的协调发展。
【答案】①全球性 ②沙源 ③三北 ④预防为主 ⑤人口 ⑥资源
【合作探究】
情境导入 我国是世界上荒漠化面积最大、受影响人口最多、风沙危害最重的国家。现今我国培养出了一只“吞沙巨兽”——固沙车,一天可以让40亩(1亩≈666.67 m2)的沙地消失。它的固沙效率是人工固沙效率的50倍,每小时可种植约2 000株植被,也可实现5 600 m2的植被覆盖,每天可以实现大约40亩的植物覆盖,且种植的植被的存活率大幅提升。
主题1 生态脆弱区面临的环境与发展问题与防治措施
主题探究
情境1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王维这一诗句据说写的就是宁夏中卫沙坡头的景象。
沙坡头位于我国第四大沙漠——腾格里沙漠南缘,年降雨量仅有180 mm,蒸发量却高达3 064 mm。沙坡头沙层厚70~100 m,世所罕见。沙坡头流动沙丘占71%,每遇风暴,铺天盖地的黄沙把一切掩盖得无影无踪。
穿越腾格里沙漠连接华北与西北的包兰铁路是我国第一条沙漠铁路,在沙坡头数次穿越沙漠。为保证铁路安全畅通,承担治沙工程的兰州铁路局中卫固沙林场的科技人员和工人经过反复试验,摸索出“麦草方格沙障”(如图),使流沙不易被风吹起,达到阻沙、固沙的目的,并在草方格上栽种沙蒿、花棒、籽蒿、柠条等沙生植物,建立起旱生植物带,营造挡沙树林。
在固沙护路的同时,科技人员和工人们还夷平了上千座沙丘,开垦出2 000多公顷沙地,引黄河水栽种了苹果、梨、桃、葡萄等果树,在铁路边建起了一座沙漠果园。
任务1 为什么该区域治沙过程以“草方格”沙障形式为主
【答案】该区域气候干旱,水资源短缺,植被不宜存活,维护难度大,成本高。
任务2 草方格沙障对包兰铁路有何作用 草方格沙障为何能够防风固沙
【答案】防止沙丘移动,保障包兰铁路畅通无阻。 一方面可以增加地表粗糙度,削减风力;另一方面可以截留水分,利于固沙植被存活。
任务3 草方格沙障属于生物防治措施吗 它适宜建设在什么地区
【答案】草方格沙障是利用麦草、稻草、芦苇等材料扎设的,属于工程措施。 适宜建设在水源缺乏的干旱地区。
任务4 西北地区防治荒漠化应采取哪些措施
【答案】合理利用水资源;利用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构筑防护林体系;调节农、林、牧用地之间的关系——宜林则林,宜牧则牧;采取综合措施,多途径解决农牧区的能源问题;控制人口增长。
情境2 目前,世界上有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2亿人口受荒漠化威胁。荒漠化发展的速度使全球每年约有600万公顷的土地变为荒漠,其中约有320万公顷是牧场,250万公顷是旱地,12.5万公顷是水浇地,另外还有约2 100万公顷的土地因退化而不能生产谷物。亚洲是世界上受荒漠化影响的人口分布最集中的地区,受荒漠化影响最严重的国家依次是中国、阿富汗、蒙古、巴基斯坦和印度。我国有4亿人生活在受荒漠化影响的地区。
任务1 防治荒漠化以预防为主,还是以治理为主 为什么
【答案】荒漠化的防治,必须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综合治理”的方针。轻预防重治理的观点是错误的,因为防治荒漠化预防投资少,见效快,而一旦形成荒漠再去治理,不但投资大,且见效慢,效果差,因此应以预防为主。
任务2 防治荒漠化为什么需要国际合作
【答案】全球荒漠化土地主要集中在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等大洲或地区的发展中国家,这些国家由于资金贫乏和技术落后,无力独自应付荒漠化的发展。鉴于荒漠化给全球带来的灾难性后果(如沙尘暴不分国界),国际社会已经认识到,人类只有携手合作,才能遏制荒漠化的进一步发展,实现全球生态、经济和社会持续发展。
素养培育
探索生态脆弱的和林格尔县——培育区域认知、人地协调观
情境 和林格尔县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中部呼和浩特市以南,属于生态系统类型较为复杂的农牧交错带,是森林和草原的过渡带,也是生态脆弱区。这使得本区域对气候变化特别敏感,容易产生较大的生态问题,生态一旦被破坏,恢复将非常困难;同时,该区域生产模式落后,人们对自然资源索取较多。2012年,和林格尔县在面积25.85 km2的退化土地上开展“乔、灌、草”相结合的综合生态修复示范工程,提高植被覆盖率,增加生物多样性,发挥防风固沙等生态服务功能。下图为内蒙古自治区中部呼和浩特市和林格尔县生物廊道示意图。
任务1 分析和林格尔县生态脆弱的原因。
【答案】 地处半湿润区与半干旱区的过渡地带;降水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大;冬春季多大风;植被稀少;土壤易受侵蚀,土地容易退化。
任务2 简述和林格尔县荒漠化的危害。
【答案】生态恶化;土地生产力下降;水资源短缺;农业减产;妨碍经济发展。
任务3 试为和林格尔县生态修复提出合理的建议。
【答案】控制人口增长;禁止乱砍滥伐;合理放牧;禁止盲目开垦;生态移民;构筑防护体系;解决农牧区生活用能问题。
知识小结
1.荒漠化生态脆弱区面临的环境与发展问题
2.荒漠化的治理措施
(1)合理利用水资源
地区 水资源的合理利用
农作区 改善耕作和灌溉技术,推广节水农业,避免土壤盐碱化
牧区草原 减少水井的数量,以免牲畜大量无序增长
干旱的内陆地区 合理分配河流上、中、下游水资源,既要考虑上、中游的开发,又要顾及下游生态环境的保护
(2)利用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构筑防护体系
(3)调节农、林、牧用地之间的关系
(4)解决农牧区能源问题
(5)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素质,建立一个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的生态系统。
3.荒漠化防治因地制宜
针对不同自然条件和各种外力作用的性质,采取因地制宜的措施,是防治荒漠化行之有效的方法。
典型地区 荒漠化的原因 因地制宜防治措施
干旱的绿洲边缘 过度樵采,破坏固定沙丘的植被,造成沙丘活化 建立以绿洲为中心的防护林;发展节水农业;建草方格沙障和沙障内种植固沙植物相结合;解决能源问题,如省柴灶、沼气池等
内陆河流和山麓冲积扇地区 中上游超量用水,下游植被生长衰退,樵采破坏固定沙丘 合理分配使用水资源,发展节水农业;解决能源问题,如省柴灶、沼气池等
工矿区、居民点和交通沿线附近 基本建设破坏植被,污染水源,弃土弃渣 保护植被,防治水土污染,存放好土渣等
对点训练
读我国西北地区部分区域图,回答1~3题。
1.图中甲地的生态问题主要为( )。
A.森林破坏 B.土地荒漠化
C.水土流失 D.湿地萎缩
【答案】B
【解析】甲地位于我国西北内陆地区,降水较少,气候干旱,植被稀少,容易出现土地荒漠化。
2.上述环境问题造成的危害有( )。
①为沙尘暴提供了充足的沙源 ②下风向形成黄土层
③导致土地的生产能力下降 ④影响海上航运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答案】C
【解析】土地荒漠化造成地表裸露,提供了沙源,容易出现沙尘暴等灾害天气,①正确;土地荒漠化是一种土地退化现象,会导致土地的生产能力下降,③正确。
3.图中乙地的生态问题严重,治理当地生态问题最合理的措施是( )。
A.退耕还草
B.合理利用水资源
C.种植薪炭林
D.开发利用风能
【答案】A
【解析】读图可知,乙地的年降水量为300~400 mm,处于农牧过渡地区,过度农垦易导致荒漠化。最合理的治理措施是退耕还草,恢复天然植被。
读石羊河流域示意图(图Ⅰ)及该地区为防范某生态问题措施示意图(图Ⅱ),回答4~5题。
图Ⅰ
图Ⅱ
4.图Ⅱ中设置草方格沙障的主要目的是( )。
A.增加土壤腐殖质,提高植被成活率
B.防治沙尘暴
C.对公路保护作用明显,适宜大规模推广
D.削减风力,截留水分
5.为恢复石羊河下游地区往日的生态,下列措施合理的有( )。
①上游推广节水灌溉 ②中游建设河流防渗工程 ③下游修建水库 ④全流域用水统一管理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答案】4.D 5.C
【解析】第4题,图Ⅱ中的草方格沙障可以削减风力,截留水分,减少土地荒漠化,防止风沙掩埋公路;增加土壤腐殖质,提高植被成活率,这不是主要目的;沙障可以防治沙尘暴,但是图Ⅱ中的草方格沙障设在公路旁,主要是为了保护公路,对公路保护作用明显,但只适宜在西北地区推广。第5题,为恢复石羊河下游地区往日的生态,上游可以推广节水灌溉,保障下游河流水量供给,①正确;沙漠地区河流水下渗多,中游可以建设河流防渗工程,增加下游水量,②正确;石羊河属于内流河,下游水量小,修建的平原水库易变成咸水湖,③不正确;全流域用水统一管理,便于合理用水,保障全流域供水,④正确。
主题2 水土流失及其治理
主题探究
情境1 黄土高原(下图)大致北起长城,南至秦岭,西抵乌鞘岭,东到太行山,包括山西大部、陕西中北部、甘肃中东部、宁夏南部和青海东部。该区域水土流失面积达45.4万平方千米,占区域陆地面积的71%,每年流入黄河的泥沙达16亿吨,是我国水土流失最为严重的地区。
任务1 简述我国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主要人为原因。
【答案】陡坡开荒,不合理的林木采伐,草原过度放牧,开矿,无计划地修建窑洞,战乱。
任务2 说明我国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主要危害。
【答案】破坏土壤肥力,造成农业减产;加剧沟壑发展,威胁工矿交通设施安全;造成生态环境恶化;淤积江河湖库,加剧洪涝灾情;影响水资源合理和有效利用。
任务3 简述治理我国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可采取的主要措施。
【答案】因地制宜,宜林则林,宜草则草;在沟谷兴修小型水库、打坝淤地,在坡面修建水平梯田,采取保水、保土和改善耕地栽培措施;以小流域为单元进行综合治理。
情境2 截至2021年,我国石漠化土地面积为722.32万公顷,占岩溶面积的14.92%。与2016年相比,5年间石漠化土地净减少333.08万公顷,年均减少66.62万公顷,年均缩减率为7.72%。
任务1 广西是我国石漠化最严重的地区之一,试结合区域自然特征,分析广西产生石漠化的原因。
【答案】自然原因:广西岩溶地貌发育,石山面积广大,成土速度缓慢,植被覆盖率低;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降水集中,多暴雨,流水侵蚀严重。
人为原因:石山区人口不断增多,毁林开垦、过度樵采、烧山、放牧、乱采矿石等行为使植被破坏严重,致使石山森林遭受破坏,水土流失严重,出现严重的石漠化。
任务2 石漠化对广西生态、社会、经济发展有何危害
【答案】石漠化导致生态恶化,生存条件逐渐丧失,不利于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导致自然灾害频繁发生,威胁石山区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和生命财产安全;石漠化造成的生态恶化阻碍了区域经济的发展;石漠化造成河流泥沙淤积,成为红水河梯级电站的重大隐患。
任务3 结合对荒漠化的理解,分析应如何遏制广西石漠化的蔓延。
【答案】生物措施与工程措施相结合,实施退耕还林、还草工程;采取综合措施,多途径解决石山区的能源问题;控制人口增长与生态移民相结合;调整农业生产结构,调整农、林、牧用地之间的关系。
素养培育
探索南方红色荒漠化——培育区域认知、人地协调观
情境 下图示意我国南方某地区等高线(单位:m)分布及该地区气候资料。据记载,清朝道光、咸丰年间,该地区森林茂盛,柳竹成荫,河深水清。而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该地区却一度变成支离破碎的光山秃岭,呈现一片“红色荒漠”景观。
任务1 分析该地区形成“红色荒漠”景观的主要原因。
【答案】自然原因:以山地丘陵为主,地势起伏大;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丰富、集中且多暴雨;河流众多,流水侵蚀切割强烈。人为原因:开发历史悠久,人多地少,毁林开荒;能源短缺,乱砍滥伐。
任务2 说出该地区“红色荒漠”带来的主要危害。
【答案】土层变薄,土壤肥力降低,粮食减产;河湖淤塞,调洪能力降低,旱涝灾害加剧;地表裸露,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增多;地表崎岖,河湖淤浅,影响交通、航运。
任务3 列举因地制宜治理该地区“红色荒漠化”的有效措施。
【答案】发展立体农业;退耕还林、还草,封山育林,提高植被覆盖率;建设水电站、推广沼气,解决农村生活用能问题;修梯田、修挡土坝。
知识小结
1.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危害
项目 危害
耕地 使耕地土层变薄,土壤养分流失,耕地质量下降,导致农作物单位面积产量降低,形成“越穷越垦,越垦越穷”的恶性循环
黄河 使黄河含沙量增加,泥沙在黄河下游沉积,下游河床抬高,成为“地上悬河”,威胁沿岸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生态环境 造成当地生态环境恶化,直接或间接地诱发和加剧自然灾害的发生
2.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治理的关键是小流域综合治理,具体如下:
3.南方低山丘陵区水土流失的治理措施
(1)陡坡退耕还林还草,封山育林,缓坡修水平梯田。
(2)能源贫乏地区,营造薪炭林,开发水电,推广沼气、太阳能、天然气,解决生活用能。
(3)因地制宜发展立体农业,走农林牧渔综合发展道路。
方法技巧 常见的生态环境问题治理措施类题目的答题术语
措施 满分术语
工程措施 农业上的工程措施主要有平整土地、修筑梯田、引水灌溉、兴建水利设施(打坝淤地,建水库、电站和水渠等);防洪工程措施主要有建立分洪区、蓄清排浑、加固堤坝等
生物措施 植树种草,退耕还林、还草,秸秆还田,封山育林、育草,建立自然保护区,人工繁殖珍稀野生动物,移植珍稀野生植物
技术措施 农业技术措施主要有深耕改土、科学施肥、科学育种、轮作套种、地膜覆盖、温室栽培、喷灌和滴灌等
生活措施 建沼气池、普及省柴灶,以天然气作燃料
经济措施 调整产业结构,如开展多种农业经营;发展农产品加工,使工业由资源消耗型向高科技、节约型转变;发展新兴工业和第三产业
政策措施 开发性移民,投入资金、劳动力,城市规划
环保措施 发展生态农业、立体农业和环保产业,控制、治理环境污染,立法进行环境监督、管理、保护,提高人们的环保意识,禁止破坏生态环境
对点训练
读黄土高原某小流域示意图,回答1~2题。
1.下列关于图示a、b、c、d利用和治理措施的叙述,不合理的是( )。
A.a处通常用作耕地
B.b处适宜开垦成梯田,种植水稻
C.c处应大力植树造林
D.d处宜打坝建库
2.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主要危害是( )。
A.耕地质量下降,气候类型改变
B.大量泥沙汇入黄河,使中游河床抬升,成为“地上河”
C.造成当地生态环境恶化,直接或间接地加剧自然灾害的发生
D.使当地成为世界上黄土分布最广泛、最深厚的地区
【答案】1.B 2.C
【解析】第1题,a为黄土高原黄土塬,可以开垦为耕地;b处为缓坡,缓坡适合修建水平梯田,但黄土高原为我国北方地区,降水不足,不适合发展水稻种植业;c处和d处为沟谷,适合植树造林和打坝建库。第2题,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不仅造成了当地生态环境的恶化,而且还影响了该区域社会经济的发展。主要表现为水土流失使耕地土层变薄,土壤养分流失,耕地质量下降,但不会导致气候类型改变;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使大量泥沙汇入黄河,黄河泥沙含量剧增,大量泥沙淤积在下游河床,使下游河床抬升,成为“地上悬河”;黄土高原水土流失造成当地生态环境恶化,直接或间接地加剧自然灾害的发生。
我国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考察某地,并绘制了该地区石漠化分布统计图。图Ⅰ为不同坡度石漠化景观分布统计图,图Ⅱ为不同坡向石漠化景观分布统计图。读图,回答3~4题。
3.该地理兴趣小组考查的地点,下列选项中最可能是( )。
A.横断山区
B.山东丘陵
C.四川盆地
D.黔东南地区
4.下列关于当地防治石漠化的措施,说法不恰当的是( )。
A.部分地区实施坡地改梯田
B.合理发展立体农业
C.营造林地,保持水土
D.全面退耕,还林还草
【答案】3.D 4.D
【解析】第3题,根据材料可知,该地石漠化相对严重,黔东南地区气候湿热,石漠化严重,多喀斯特地貌。第4题,部分地区实施坡地改梯田,减缓地面坡度,减轻水土流失;因地制宜合理发展立体农业,减轻水土流失;还可以营造林地,保持水土,有效防止石漠化。全面退耕还林还草不符合现实,会对当地农民的生产、生活造成一定的不利影响。
【随堂检测】
思维构建
即时训练
包兰铁路自包头至兰州,全长990 km,全线有140 km在沙漠中穿行。其中在中卫和干塘间经过腾格里沙漠(如下图),所采取的防沙、治沙措施曾获1987年国家科学技术进步特等奖。读图,回答1~2题。
1.采用麦草方格沙障的方法防沙、治沙的原因是( )。
A.增加土层腐殖质,有利于植物生长
B.降低风速,减少沙丘面风沙的侵蚀
C.保持水分,有利于植物成活
D.麦草这一类原料丰富,成本低廉
2.为促进图示区域的可持续发展,下列措施中最合理的是( )。
A.利用铁路交通和丰富的沙源,发展建材工业
B.利用黄河水源,大力发展灌溉农业
C.扩大麦草方格沙障的范围,对沙漠进行大规模改造
D.利用独特的景观和文化,发展旅游业
【答案】1.B 2.D
【解析】第1题,采用麦草方格可以增加地面粗糙度,从而降低风速,减轻沙丘面的风沙侵蚀。第2题,该处绿洲附近引水灌溉发展种植业,会导致地下水位上升并出现盐碱化;沙漠景观、草方格景观、少数民族文化对东部民众具有一定的吸引力,发展旅游业有一定的优势。
库布齐沙漠(下图)是我国第七大沙漠,曾经是寸草不生的“死亡之海”,每年向黄河岸边推进数十米,向黄河输入泥沙上亿吨。如今,人们利用当地光照资源充足的优势发展光伏产业,综合效益显著。沙柳是库布齐沙漠重要的绿化树种,属灌木或小乔木,小枝幼时有茸毛,之后渐变光滑,叶子呈条形或针形,根系发达。读图,回答3~5题。
3.库布齐沙漠推进过程中曾给临近的黄河河段带来的影响包括( )。
A.水质变差 B.洪涝减少
C.河道趋直 D.凌汛提前
4.沙柳能够成为库布齐沙漠重要的绿化树种,主要是因为沙柳( )。
A.叶片较小,可减少截留降水
B.多为乔灌木,保持水土效果好
C.根系发达,利于吸收地下水
D.枝条有绒毛,吸烟滞尘效果好
5.库布齐沙漠中大面积分布的光伏发电板能够减轻沙漠化的主要原因是光伏发电板可以( )。
A.减小地面的摩擦力 B.增加当地降水
C.减少地面水分蒸发 D.提高土壤温度
【答案】3.A 4.B 5.C
【解析】第3题,库布齐沙漠每年向黄河岸边推进数十米,向黄河输入泥沙上亿吨。输入的泥沙进入黄河,使黄河含沙量增加,水质变差。与洪涝灾害减少、河道趋直、凌汛提前无关。第4题,沙柳幼时有绒毛,之后逐渐变光滑,无法吸烟滞尘;沙柳叶片较小,无法截留降水;沙柳根系发达,保持水土效果好,可以减缓土地沙漠化,与吸收地下水无关。第5题,库布齐沙漠中大面积分布光伏发电板,可以减少太阳对地面的直射,减少地面水分蒸发,减轻沙漠化;光伏发电板对减小地面的摩擦力作用较小;光伏发电板不能增加当地降水,也不能提高土壤温度。
石台县地处皖南山区,山地面积占88.5%,最高峰牯牛降海拔1 728 m。境内石灰岩分布广,山上多松散的碎石和土层。21世纪初,全县陡坡多用于种植茶树,茶田一般在冬季翻地除草,春夏季节,水土流失十分严重。为治理水土流失,该县进行了水土保持区划,在五类不同的水土保持区内,采取不同的治理与开发措施,取得良好效果。读石台县水土保持区划图,回答6~7题。
6.水土流失对当地水环境的影响是( )。
A.河流水位变化减小 B.水库蓄洪能力加强
C.植被覆盖率降低 D.河流含沙量增大
7.下列农业耕作区水土流失的防治措施中,合理的是( )。
A.植树造林 B.修筑梯田
C.深耕保土 D.增施有机肥
【答案】6.D 7.B
【解析】第6题,水土流失会使河流水位变化增大;河流含沙量增大;泥沙淤积导致水库蓄洪能力减弱;植被不属于水环境。第7题,农耕区要进行农业生产,植树造林会减少耕地面积;修筑梯田可以降低坡度,减少水土流失;深耕会增加土壤疏松程度,容易出现水土流失;增施有机肥可以提高土壤肥力,但不能治理水土流失。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