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长江流域协作开发与环境保护
【学习目标】
1.结合材料,掌握长江流域地理特征和生态效益。(区域认知)
2.运用资料,从不同角度掌握长江流域的协作开发。(区域认知、综合思维)
3.运用资料,掌握长江水能资源及其协作开发对区域发展的重要性。(综合思维)
4.结合材料,掌握长江流域的环境问题及开发原则。(区域认知)
5.运用资料,掌握长江流域水生态环境的成因及治理措施。(综合思维、地理实践力)
6.结合资料,明确长江流域的区域协调发展新机制。(地理实践力)
第1课时 长江流域协作开发
【自主预习】
一、长江流域概况
1.长江的水系、水文特征
(1)水系特征:长江是亚洲第一长河,也是世界第三长河,发源于青藏高原① 主峰各拉丹冬峰,最终注入② 。长江穿越我国西南、中部和东部,全长6 397千米,流域面积180万平方千米。长江从源头到湖北宜昌为长江上游,从宜昌到江西③ 为长江中游,从湖口到长江入海口为长江下游;长江干流宜宾以上称金沙江,长3 464千米,落差约5 100米,滩多流急;长江主要的湖泊有洞庭湖、鄱阳湖、巢湖、太湖。
(2)水文特征:长江是我国④ 最丰富的河流,年径流量占全国河流年径流量的1/3以上。
2.长江流域的人文地理特征
长江流经我国1/5的陆地面积,养育了我国1/3的人口。长江流域土地肥沃,物华天宝,是我国的“粮仓”,粮食产量占到全国一半左右,水稻产量更占到全国七成。长江中下游平原经济发达,重庆、武汉、南京、上海分别为长江上、中、下游和河口的中心城市。人们赞誉四川盆地是“⑤ ”,两湖地区是“⑥ ”,太湖地区是“人间天堂”。
3.生态效益:长江流域山水林田湖浑然一体,具有强大的涵养水源、繁育生物、释氧固碳、净化环境功能,是我国主要的生态安全屏障。
二、长江流域的协作开发
1.开发原则:长江流域集聚了众多的人口、城镇和产业,在
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占据重要地位。长江流域的开发建设,需要统筹、协调处理好上游、中游、下游地区的发展关系,河源和上游地区要重视⑦ 保护,中下游地区更要注重⑧ 和人居建设。
2.长江经济带建设:要重点依托⑨ 、长江中游、成渝三大城市群,做大上海、武汉、重庆三大航运中心,推进长江中上游腹地开发,促进“两头”开发开放,即上海及中巴(巴基斯坦)、孟中印缅经济走廊的建设。
3.“黄金水道”开发:长江水系发育,由数以千计的大小支流组成,航运发达,素有“黄金水道”之称。国家实施“深下游、畅中游、延上游”战略,加快长江黄金水道建设,使黄金水道发挥黄金效益。依托长江黄金水道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是我国的一项重大区域发展战略,也是我国走⑩ 之路的重要示范。
4.水能开发:长江干支流水能资源极为丰富,可开发量为1.9亿千瓦,占全国可开发量的一半以上。长江宜昌以上的河段水能资源占全流域的80%以上,且主要集中在金沙江段和 段。国家相继修建了长江三峡水利枢纽、溪洛渡水利枢纽等一系列水利工程。
【答案】①唐古拉山脉 ②东海 ③湖口 ④水量 ⑤天府之国 ⑥鱼米之乡 ⑦生态环境 ⑧绿色发展 ⑨长江三角洲 ⑩绿色发展 长江三峡
【合作探究】
情境导入 2023年3月31日,世界银行执行董事会已批准2亿美元贷款,助力长江流域生态保护和水污染治理。
据了解,这笔贷款支持的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系统保护修复和绿色发展示范项目将聚焦改善长江流域协调机制,加强数据收集和共享,优化水资源管理规划和配置。项目还将支持示范县改善水土保持,保护陆地生态系统;加大农用塑料薄膜和其他塑料垃圾的回收利用,防止塑料废弃物进入水体;完善污水治理系统;加强畜禽粪污管理,减少面源污染。
项目将在长江中游地区支持跨部门协调、跨省协作和水资源管理创新,推动中国长江流域大规模污染治理取得实效。充分展现了世行助力中国应对当前一些最紧迫的地区和全球性挑战,包括塑料垃圾污染、气候变化和生物多样性丧失问题等。
主题1 长江流域概况
主题探究
情境 下图为长江流域示意图和沿北纬30°中国地形剖面图。
任务1 长江流域主要的气候类型是什么 长江流经了哪些省份 干流南北两侧有哪些重要的支流
【答案】亚热带季风气候。流经了青海、西藏、四川、云南、重庆、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苏、上海共11个省份。北侧主要支流有雅砻江、岷江、嘉陵江、汉水等,南侧主要支流有乌江、湘江、赣江等。
任务2 我国长江上游地区水能资源丰富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答案】在上游河段,长江从青藏高原奔流而下,经横断山区的高大峡谷,陡然降到四川盆地,河流落差大,水量大,水能资源丰富。
任务3 从自然和社会经济两个方面,评价长江流域工农业发展的条件。
【答案】上游地区拥有丰富的水能资源、森林资源及矿产资源;中游地区是我国重要的粮棉基地,具有丰富的金属矿产资源;下游地区的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不仅是“鱼米之乡”和“丝绸之乡”,也是我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区。
知识小结
1.长江流域的自然地理概况
分析某流域的自然地理概况主要从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两方面进行。长江流域的自然地理概况如下表所示:
地理要素 基本概况
自然环境 位置范围 包括15个省(青、云、贵、川、甘、陕、豫、鄂、湘、赣、皖、苏、浙、粤、闽)、2个自治区(藏、桂)和2个直辖市(沪、渝)
主要地形区 青藏高原、横断山区、云贵高原、四川盆地、长江中下游平原
气候 主要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
水系水文特征 总体 特征 中国第一大河(长度最长、水量最大、流域面积最广),干流横贯东西,支流众多,呈南北辐射状
上游 落差大,多峡谷,水能丰富
中游 多曲流,多支流,多湖泊
下游 江阔水深,水流缓,少支流
自然资源 水资源 居全国首位,年入海径流量约占全国河川径流总量的1/3以上
矿产资源 矿种丰富,矿产储量大,已探明矿种110多种,储量占全国80%以上的有钒、钛、汞、磷、石棉等
水能资源 水能蕴藏量大,可开发量占全国的40%,主要集中在上游地区
其他 中上游森林资源丰富,全流域旅游资源非常丰富
2.长江流域的社会经济概况
经济区 经济区中心 主要工业部门 商品粮基地 主要农产品
上游经济区 重庆 电力、机械制造、钢铁、有色冶金、飞机制造等 四川盆地 水稻、棉花、油菜、茶叶、蚕丝、淡水鱼等
中游经济区 武汉 钢铁、纺织、造船、机械制造、汽车制造、电子电器等 江汉平原(粮棉)、洞庭湖平原、鄱阳湖平原
下游经济区 上海 化工、纺织、钢铁、汽车制造、电子电器、精密仪表等 太湖平原、江淮地区
方法技巧 河流特征及相关影响因素
对点训练
读长江流域图,回答1~4题。
1.下列关于长江流域自然环境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地形:上游平原、盆地,中下游高原
B.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和湿润,降水自东南向西北递减
C.水量:水量居我国首位,中下游河网稠密,湖泊密布
D.流域概况:干流横贯我国东西,支流呈南北辐射状,流域面积居全国首位
2.长江流域被称为“鱼米之乡”的是( )。
A.两湖地区 B.太湖地区
C.江汉平原 D.四川盆地
3.下列关于长江流域社会经济状况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上游:以重庆为中心
B.中游:以武汉为中心
C.下游:以上海为中心
D.上游地区的城镇密度远高于中下游地区
4.下列关于长江流域发展工业的有利条件的叙述,正确的有( )。
①上海发展工业的有利条件是交通发达,科技力量强大,消费市场广大 ②武汉发展钢铁工业的有利条件是水陆运输方便,接近原料产地和产品消费市场 ③长江上游发展工业的有利条件是水电丰富,接近全国商品棉基地 ④攀枝花发展钢铁工业的有利条件是接近原料、燃料产地和水电基地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答案】1.A 2.A 3.D 4.C
【解析】第1题,长江上游主要是高原、山地,中下游主要是平原、丘陵;长江流域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温和湿润,降水自东南向西北递减;长江流域降水量大,流域面积广,水量居我国首位,中下游河网稠密,洞庭湖、鄱阳湖等湖泊较多;据图可知,长江干流横贯我国东西,支流呈南北辐射状,流域面积大,居全国首位。第2题,两湖地区被称为“鱼米之乡”。第3题,长江流域的上游以重庆为中心,中游以武汉为中心,下游以上海为中心;长江上游地区地形地势复杂,人口较少,城镇密度远低于中下游地区。第4题,上海位于我国南北海岸中心点,长江和黄浦江入海汇合处,水陆交通便利,科技发达,我国东部消费市场广阔,有利于上海工业的发展,①正确;武汉临长江,是重要的铁路枢纽,水陆运输方便,接近大冶铁矿,汽车、装备制造业发达,所以接近产品消费市场,适合发展钢铁工业,②正确;长江上游发展工业的有利条件是水电丰富,但商品棉基地主要分布在长江中下游地区,③错误;长江流域靠近六盘水煤矿和攀枝花铁矿,附近有二滩水电站提供充足电力,靠近金沙江,水源充足,有利于发展钢铁工业,④正确。
主题2 长江流域的协作开发
主题探究
情境 《长江经济带发展规划纲要》明确了“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目标,以长江为依托,发挥上海、武汉、重庆的核心作用,以沿江主要城镇为节点,构建沿江绿色发展轴,创新驱动产业转型升级,促进区域协调发展。下图为长江经济带分布示意图。
任务1 长江经济带主要有哪些自然资源
【答案】有色金属矿产、水资源、水能资源、耕地资源、旅游资源、森林资源等。
任务2 几位同学围绕长江流域协作开发展开研究性学习,针对长江流域各河段的利用方式提出设想,请将表格内容补充完整。
河段 利用方式 理由
上游 开发水电 ①
中下游 发展② 中下游地区河湖密布
发展③ 中下游地区江阔水深、水流平稳
【答案】①河流落差大;大部分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降水多,水量大,水能丰富 ②淡水养殖业 ③内河航运业
任务3 为实现经济协调发展,分析长江上游地区与长江三角洲如何实现优势互补
【答案】长江三角洲为长江上游地区提供资金、技术和人才支持;长江上游地区为长江三角洲提供能源、原料;长江三角洲的劳动密集型和资源密集型产业向长江上游地区转移,实现优势互补,合作共赢。
素养培育
探索溪洛渡水电站工程——培育区域认知、综合思维、人地协调观
情境 材料一 2022年6月2日,三峡集团发布消息,中国第三、世界第四大水电站——溪洛渡水电站,累计生产清洁电能突破5 000亿千瓦时,为西电东送国家重大战略的实施提供有力支撑。
材料二 下图是金沙江下游区域图(图Ⅰ)及溪洛渡水电站对三峡水库泥沙淤积影响预估曲线图(图Ⅱ)。
任务1 试分析金沙江下游修建水电站进行水能开发的有利和不利条件。
【答案】有利条件:河流落差大,水能资源丰富;相同库容,水库面积小,淹没耕地少,移民数量少。
不利条件:相同库容,坝体高,工程量大,投资大;水库容易受限制。
任务2 为了提高河流落差的开发利用率,流域内水能资源的利用往往采用 开发。
【答案】梯级
任务3 试分析溪洛渡水电站工程建设的环境效益。
【答案】有效调蓄洪水,减少下游洪涝灾害的发生;有效减少泥沙淤积;为下游地区提供可再生能源,有效缓解大气污染。
知识小结
1.流域开发的基本分析思路
对河流进行开发时,特别要考虑流域的整体性特征。
2.长江流域的经济开发协作
3.长江干支流的水能开发
方法技巧 1.河流的水能梯级开发
(1)河流梯级开发指从河流的上游到下游,沿河修建多级呈阶梯形的水电站,以充分利用该河流水能资源的开发方式。梯级水电开发是利用河流水能资源的一种开发方式,其目的是提高资源利用率。我国在长江、黄河上游都修建了一系列的梯级开发水利工程。
(2)梯级开发的有利影响:拦水发电;水产养殖;发展旅游业;防洪和灌溉;加深航道,利于航运。
(3)梯级开发的不利影响:生物多样性减少;回水淹没农田,有时需要移民;破坏地表和水体的生态环境;不利于污染物的扩散(水的自净能力下降);下游泥沙来源减少。
2.河流水能丰富与否的分析思路
对点训练
读某同学地理笔记上的长江流域开发条件示意图,回答1~2题。
1.该同学笔记上需补充的长江下游开发条件有( )。
①地形多样,以丘陵为主 ②季风气候,雨热同期 ③人口众多,工农业发达 ④江面宽阔,水流平缓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答案】D
【解析】长江下游为亚热带季风气候,雨热同期,②正确;人口众多,工农业发达,③正确;地形主要为平原,①错误;江面宽阔,水流平缓,④正确。
2.合理开发长江流域的措施是( )。
A.三峡以上河段梯级开发水电
B.上游清理航运通道
C.中游围湖造田,增加耕地面积
D.下游限制人口迁入,减少污染
【答案】A
【解析】三峡以上河段地势落差大,水能丰富,适合梯级开发水电;中下游河段航运条件好,但泥沙淤积较多,需清淤;围湖造田会使湖泊调蓄长江径流量的能力下降;下游人口、城市密集,经济发达,需要减少污染。
主题3 “黄金水道”
主题探究
情境 材料一 下图为长江流域图。
材料二 长江“黄金水道”干、支流通航里程达7.9万千米,占全国内河通航里程的72.7%。
任务1 长江经济带最突出的优势运输条件是什么
【答案】廉价的长江(内河)运输,长江航运通航里程长、通航时间长、通航能力强等。
任务2 试从自然条件分析长江航运发达的原因。
【答案】长江径流量大,通航平稳;通航里程长,通航范围大;无结冰期,通航时间长。
知识小结
1.长江黄金水道航运条件分析
(1)自然条件:流域面积广,主要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降水丰沛,流量大,汛期长,可四季通航;随着长江三峡工程的建设,通航条件大大改善,通航能力加强。
(2)经济条件:流域内人口密集,经济发达,资源丰富,且对外联系日益加强,航运价值高。
2.黄金水道的航运价值与航线建设
航运 价值大 长江航线与铁路运输相比,具有运量大、投资少、成本低等优点;长江流域资源丰富,沿江平原和长江三角洲是我国主要的农业生产基地,干流沿岸分布有众多的工业城市;干流与多条南北铁路及京杭大运河交会,既沟通内地和沿海,又加强了南方与北方地区的联系
航线建设 疏浚长江航道,对滩多流急的川江和“九曲回肠”的荆江进行重点治理,加强沿江港口建设;吸取沿海开放地区经济发展的经验,大力建设沿江经济带;国家实施“深下游、畅中游、延上游”战略,加快长江“黄金水道”建设,使“黄金水道”发挥“黄金效益”。长江水系自上而下,大体上可分为6个区域性航道网。依托长江“黄金水道”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是我国的一项重大区域发展战略,也是我国走绿色发展之路的重要示范
方法技巧 1.河流的航运条件分析
(1)自然条件:水量大小及水量的变化(即流量的大小和水流的稳定性)、地形(影响流速的大小,如水流平缓利于航行,急流险滩不利航行)、气温(河流是否结冰)等。
(2)经济条件:流域内的人口数量和经济发达程度。流域内人口越多,经济越发达,客货运输量越大,航运价值越高,航运量越大。
2.以亚马孙河为例,分析其航运条件
(1)自然条件:亚马孙河流经广大平原地区,水流平稳,位于热带雨林气候区,降水丰沛,流量大,有利于发展航运。
(2)经济条件:位于热带雨林气候区,常年湿热,人口稀少,经济落后,航运价值低。
对点训练
长江是中国第一大河,素有“黄金水道”之称。2016年,《长江经济带发展规划纲要》正式印发,强调以长江“黄金水道”为依托,发挥上海、武汉、重庆的核心作用,以沿江主要城镇为节点,构建沿江绿色发展轴。长江沿岸的沪汉蓉高铁加上四通八达的高速公路,形成密集的综合交通网。图Ⅰ示意“黄金水道”的水深变化,图Ⅱ示意沪汉蓉高铁运行速度变化。读图,回答1~3题。
1.据图Ⅰ可知,长江“黄金水道”( )。
A.已经实现了梯级开发
B.重庆和枝城间运量最大
C.枝城以下运量逐渐增加
D.枝城附近建有巨大水库
2.图Ⅱ反映沪汉蓉高铁线路( )。
A.南京至上海、合肥距离相等
B.自东向西地势呈三大阶梯
C.西部人口密度大,设置站点多
D.重庆至万州段地形最为复杂
3.沪汉蓉高铁与长江“黄金水道”( )。
A.速度与水深呈正相关 B.运输的对象相同
C.二者可实现优势互补 D.受天气影响均很大
【答案】1.D 2.D 3.C
【解析】第1题,图Ⅰ表示黄金水道”的水深,不能反映流域已经实现梯级开发;运量虽然与水深有关,但并不是呈正相关关系;无法判断枝城以下运量是否逐渐增加;重庆至枝城航段水深明显比上、下游深,是因为枝城上游修建了三峡大坝,使该河段航道的水深大大增加。第2题,图Ⅱ反映的是沪汉蓉高铁运行速度的变化。图示为高铁运行速度曲线,不能判断准确距离;本段铁路未经过青藏高原,因此没有经过第一阶梯,且地势东部较低,西部较高;东部经济发达,地势平坦,西部人口没有东部人口多;沪宁段高铁时速高达350 km,而重庆至万州段时速只有160 km,其影响因素应该是地形。东部地势平坦,高铁的运行速度快,重庆至万州段地形复杂,限制高铁的运行速度。第3题,高铁运行速度与水深无关;长江沿线的高铁主要是客运,而长江水运主要是货运,二者可以实现客、货优势互补;二者受天气的影响不同,水运受天气的影响更大。
【随堂检测】
思维构建
即时训练
长江上游流域是生态脆弱区和环境敏感区,经济发展的同时也产生了严重的资源环境问题。因此分类分区综合开发治理是保障长江上游流域可持续发展的首要任务。读长江上游流域功能性分区示意图,回答1~2题。
1.长江上游流域最为稀少的是自然资源是( )。
A.耕地资源 B.水能资源
C.生物资源 D.矿产资源
2.下列有关长江上游流域各分区的功能定位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源头区以流域水体污染防治为主
B.深谷区以水能开发和水土涵养为主
C.山地丘陵区以涵养水源和动植物保护为主
D.三峡库区以矿产资源开发为主
【答案】1.A 2.B
【解析】第1题,长江上游流域是我国主要的资源富集区,有丰富的生物、水能、有色金属、天然气等资源,而长江上游流域地势起伏大,耕地资源较为稀少,其主要集中在四川盆地内。第2题,源头区地处青藏高原,生态环境脆弱,其主要功能是生态功能,应以涵养水源和野生动植物保护为主;深谷区相对高度大,蕴藏着丰富的水能资源,且水土流失严重,功能定位应以水能开发和水土涵养为主;山地丘陵区人口集中,经济开发程度较高,经济功能较强,在生态保护的前提下可突出产业协调发展和资源适度开发;三峡库区应注重库区水体污染防治和水土流失治理。
2014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谋划区域发展新棋局,由东向西、由沿海向内陆,沿大江大河和陆路交通干线,推动梯度发展。依托“黄金水道”,建设长江经济带。读长江和川渝地区示意图,回答3~4题。
3.长江被誉为“黄金水道”的原因不包括( )。
A.长江流量大,江阔水深,航行条件好
B.结冰期短,通航时间长
C.长江干流长,支流遍布南北,通航里程长
D.长江沿岸人口多,经济发达,运输需求量大
4.与长江三角洲地区相比,川渝地区的地理优势是( )。
①矿产、水能等资源丰富 ②水陆交通便利 ③土地和劳动力成本低 ④技术力量雄厚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答案】3.B 4.B
【解析】第3题,长江流经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冬季气温较高,河流流量大,流速快,没有结冰期。第4题,长江三角洲地区经济发达,技术力量雄厚,且地租水平高,工资水平高,但缺乏矿产资源。与长江三角洲地区相比,川渝地区矿产、水能等资源丰富,土地和劳动力成本低。
我国三大经济带的发展水平、发展速度存在巨大的差异,在长江经济带发展过程中,东、中、西部发展各有战略定位。读长江的干流剖面图(图Ⅰ)和中下游逐月流量变化曲线图(图Ⅱ),回答5~7题。
5.受流域自然背景的影响,该河流的利用方式和流域开发方向是( )。
A.中游以生态效益为核心,重点开发旅游业
B.下游兴建大坝防洪、发电,发展工农业生产
C.上游疏通河道,改善水运条件
D.采取梯级开发,实现流域的综合开发利用
6.长江水能资源丰富的原因有( )。
①长江径流量大 ②地处我国地势第一、第二级阶梯交界处
③地势平坦 ④河流落差大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7.我国东、中、西部的发展符合长江经济带战略的是( )。
A.加快从东部向西部的人口迁移
B.发挥长江三角洲的辐射引领作用
C.促进中、西部地区的产业向外转移
D.加快建设西部地区化工产业基地
【答案】 5.D 6.B 7.B
【解析】第5题,长江上游以生态效益为核心,重点开发水能;中游防治水患,发展工农业生产;防治环境污染是长江下游地区的重要任务;流域开发的核心是结合流域的具体特征,对资源进行综合开发利用。第6题,河流水能资源丰富程度与径流量和落差有关。长江径流量大,①正确;长江横跨我国地势三级阶梯,②错误;地势平坦不是长江水能资源丰富的原因,③错误;河流落差大,④正确。第7题,按照长江经济带的发展战略规划,下游方向的长江三角洲地区经济最发达,技术力量最雄厚,应该起到对整个长江经济带发展的辐射引领作用。我国三大经济带的发展水平、发展速度存在巨大的差异,在长江经济带发展过程中,东、中、西部发展各有战略定位。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