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人教必修三《稳态与环境》5.3 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课件(共27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生物人教必修三《稳态与环境》5.3 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课件(共27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983.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15-11-12 13:31:5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27张PPT。第3节 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生态系统依靠太阳源源不断地提供能量,而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却都是由地球提供的。
生物为维持生命每天都要消耗大量的物质,如氧、水、氮、碳和许多其他物质,为什么这些物质亿万年来没有被生命活动所耗尽? 问题探讨 碳是地球上储量最丰富的元素之一。
  碳是构成生物体的基本元素,约占生物体干重的49%,碳链是有机化合物的“骨架”,没有碳就没有生命。1、碳循环 无 机 环 境生产者 消费者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呼吸作用捕食分解者呼吸作用煤、石油燃烧1、碳在无机环境中以什么形式存在?
2、碳在无机环境与生物群落之间的循环形式?
3、碳进入生物体的途径?问题思考4、碳在生物体内的存在形式?
5、碳在生物体之间传递途径?1、碳进入大气的途径?
2、碳循环的特点?(有机物)(有机物)(CO2)食物链施用农药DDT 的地区,虽然只占陆地面积的一小部分,可是在远离施药地区的南极动物企鹅体内也发现了DDT,南极动物体内为何会出现DDT?此现象说明了什么?全球性碳的循环过程 碳的循环形式:碳在无机环境与生物群落间是以CO2的形式进行循环的。大气中的CO2进入生物群落,主要依赖于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使CO2中的“C”变成为有机物中的“C”,再通过食物链进入动物和其他生物体中,因此从“C”的循环可见绿色植物是生态系统的基石。除此之外,还有化能合成作用的微生物也能把CO2合成为有机物。特点:(1)碳循环的形式:
(2)碳在自然界中的存在形式:
(3)碳在生物体内的存在形式:
(4)碳进入生物体的途径:
(5)碳在生物体之间传递途径:
(6)碳进入大气的途径:CO2;CO2和碳酸盐;含碳有机物;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食物链;①生物的呼吸作用
②分解者有分解作用
③化石燃料的燃烧1、图中A、B、C、D各指什么?
2、 图中①~⑦又分别指什么生理作用?C 右图为生态系统各组成成分的关系图解示意图,请分别回答如下问题: DAB①③⑦⑤④⑥②生产者无机环境消费者分解者3、与碳循环关系最为密切的两种细胞器是______.
4、生物的下列过程中,与碳循环无直接关系的是
A、光合作用 B、呼吸作用
C、蒸腾作用 D、微生物分解作用线粒体、叶绿体C变式训练2、水循环:
水是组成生物体的重要成分,约占体
重的60%~95%,体内进行一切生化反应
都离不开水。地球上水通过蒸发、降雨、
植物的蒸腾、吸收等过程反复循环。
3、氮循环:
氮是组成蛋白质和核酸的主要成
分。氮占大气成分的79%,必须经过
生物固氮作用、硝化作用、反硝化作
用等才能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间反
复循环。二.物质循环的概念:组成生物体的          等基本元素,在     和      之间往返循环利用的过程,又称为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生物
群落 生物群落 无机环境抓住要点:1、这里的“物质”指的是 ?
2、这里的“循环”是指在 往返出现?
3、循环的范围是?
4、物质循环具有什么特点?
注意:
1.物质:组成生物体C、H、O、N、P、S等基本元素。而不是单质,也不是化合物。
2.范围:是指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生物圈。其中的物质循环带有全球性,所以又叫生物地球化学循环。4.特点:具有全球性,反复利用,循环流动.3.循环:概念:生物群落反复循环无机环境 组成生物体的C、H、O、N、P、S等元素总结:物质循环的主要特点:
物质循环是带有全球性的,生物群落
和无机环境之间的物质可以反复出现反复
利用,周而复始进行循环,不会消失。主要以有机物形式
沿食物链(网)单向流动
生态系统各营养级
单向流动,逐级递减主要以无机物形式
在无机环境与生物群落之间反复循环
全球(生物圈)
反复循环1、能量流动的过程离不开物质的合成与分解;
2、物质是能量沿食物链流动的载体;
3、能量是物质在生态系统中往复循环的动力。二、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相互关系是生态系统主要功能,同时进行,相互依存,不可分割物质循环的概念: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特点:具有全球性,往复循环。实例:碳循环与能量流动的关系:物质是能量流动的载体          能量是物质循环的动力小结 如果滥伐森林、大量化石燃料燃烧,对生态系统的碳循环及生态环境有何影响?
破坏碳循环的平衡大气中CO2含量增加温室效应关注社会温室效应温室效应1、温室效应概念2、CO2增多的原因3、温室效应的危害4.缓解温室效应的措施下面是甲乙丙丁四个种群在一个达到生态平衡的环境中含有的总能量和残留农药的DDT的平均浓度
1)这四个种群中属于生产者的是_________
2)写出四个种群的能量流动渠道:___________
3)在能量流动的渠道中,_______越高,生物体内的DDT浓度越高,这种现象称为_______甲营养级生物富集生物富集 生物富集作用又叫生物浓缩, 是指生物体通过对环境中某些元素或难以分解的化合物的积累,使这些物质在生物体内的浓度超过环境中浓度的现象。
是指环境中的一些污染物(如重金属、化学农药),通过食物链在生物体内大量积聚的过程.
因为这些污染物一般具有化学性质稳定而不易分解、在生物体内积累而不易排出等特点,所以,生物富集作用随着食物链的延长而不断加强。(营养级越高,有毒物质的积累就越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