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课《散文二篇》教学设计(表格式) 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6课《散文二篇》教学设计(表格式) 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7.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5-01 21:30:1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教学设计
课程基本信息
学科 语文 年级 八年级 学期 秋季
课题 散文二篇
教科书 书 名:义务教育教科书《语文》八年级上册 出版社:人民教育出版社
教学目标
1.了解哲理散文的特点,理清课文的思路,学习文章的写法。 2.理解课文的中心观点,领会其中包含的人生哲理。 3.领悟字里行间传达的真诚与睿智,感受作者博大的胸怀和境界。
教学内容
教学重点: 理清课文的思路,学习文章的写法。
教学难点: 理解课文的中心观点,领会其中包含的人生哲理。
教学过程
导入 亲爱的同学,你们好!欢迎一起学习统编教材八年级上册第16课《散文二篇》。看到《散文二篇》这个题目,你一定会把目光聚焦在“散文”二字上吧!你还记得曾经学过的散文吗? 任务一 回忆对比,初识哲理散文 《散步》《藤野先生》《背影》---叙事类 《白杨礼赞》《春》《紫藤萝瀑布》---抒情类 《永久的生命》《我为什么而活着》---哲理类 任务二 初读课文 求索散文哲理 学生活动:阅读《散文二篇》,概括文章的观点。 提示:1、关注标题 2、抓住关键句(议论句) 3、关注开头和结尾 《永久的生命》:赞美永久的生命/生命是永久的。 《我为什么而活着》:揭示话题,探究活着的意义 观点:为渴望爱情、追求知识和同情苦难而活着才有意义 任务三 绘制思路,探求散文特点 再次阅读两篇课文,运用抓关键句的方法,分别画出两篇文章的行文结构图。 《永久的生命》 第1段 过去了的时间永不再回来。 第2段 人们却不应该为此感到悲观。 第3段 感谢生命的奇迹,它分开来是暂时,合起来却是永久。 第4段 我的伙伴们,我们的心应该感到舒畅。 第5段 凋谢和不朽混为一体,这就是奇迹。 全文三个层次:先谈生命的易逝;再谈生命的永久;最后联系现实生活,高唱生命的凯歌。 三个层次,先抑后扬,条理清晰,章法井然。 《我为什么而活着》 (第1段) 对爱情的渴望,对知识的追求,对人类苦难不可遇制的同情,这三种纯 洁而无比强烈的感情支配着我的一生。 (第2段) 因为爱情给我带来狂喜.....因为爱情解除孤寂...因为在爱情的结合中, 我看到圣贤和诗人们所想象的仙境的神秘缩影。 (第3段) 我以同样的热情寻求知识,我希望了解人的心灵。 (第4段) 爱情和知识,尽其可能把我引向云霄,但是同情心总把我带回尘世。 (第5段) 我觉得我活着值得.....我还乐意再活一次。 思考: 三个理由:渴望爱情,追求知识,同情人类,能不能调换位置? 不能。追求爱情可以让人领略人生最美好的境界,是人的本能追求,属于个人情感领域; 追求知识,既可使自己的精神更加充实,还能掌握改造世界的方法,从而造福人类; 同情人类的苦难,并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去减轻苦难,则由小我升华到了大我,由个人之爱升华到了博爱的境界,是在更高层次上实现人生的价值。因此,这三个追求存在着情感上由浅入深境界上由低到高的逻辑关系。可以看出文章严密的逻辑。 小结: 哲理散文特点:观点明确,条理清晰,逻辑严密,层层深入 任务四:品味句子,揣摩语言色彩 请同学们阅读两篇文章及旁注,圈画精彩的语言,并做批注。 第一组:深刻的哲理寄予在形象的语言中 个人生命不像一件衬衣,当你发现它脏了、破了的时候,就可以脱下它来洗涤,把它再补好。那存在过的忧愁,也许你能忘却,但却不能取消它遗留下的印迹。 地面上的小草,它们是那样卑微,那样柔弱,每一个严寒的冬天过去后,它们依然一根根从土壤里钻出来,欢乐地迎着春天的风,好像那刚刚过去的寒冷从未存在。 它是一个不懂疲倦的旅客,总是只暂时在哪一个个体内住一会儿,便又离开前去,那些个体消逝了,它却永远存在。 分析: 用衬衫脏了破了,可洗可补,来对比说明个体生命中一切发生过的事情都无法消除它的痕迹。 “依然”的意思是,依旧,照旧的意思。这句话具体表现了小草尽管是卑微的,柔弱的,但经历了严寒之后,它依旧和原来一样生根、发芽,茁壮成长。正如古诗所说“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作者用生生不息的小草来比喻人类的生命也是生生不息的。 把生命比作不懂疲倦的旅客,在一个地方呆了一会儿又离开去了另外一个地方,喻指生命在不同人之间传递,它是永远存在的。 第二组:语言看似矛盾,却富有哲理 感谢生命的奇迹,它分开来是暂时,合起来却是永久。 生命在那些终于要凋谢的花朵里永存,不断给世界以色彩,不断给世界以芬芳。 凋谢与不朽混为一体,这就是奇迹。 分析:“分开来”是指生命存在于个体之中,个体的生命是有限的,也是暂时的。“合起来”是指整体的生命。整体的生命生生不息,永不休止地繁殖、蔓延,是永久的。 生命像花朵一样,最终必将凋零。但是生命的意义不是去哀伤,而是在凋零之前,给世界以色彩芬芳,让世界变的更加美好。这样的生命将和世界一起,获得永存。而且“落红不是无情物”,凋谢只是换了一种生存方式,它用自己的生命滋养下一代。所以凋谢和不朽并存,表现出生命的价值。 第三组:含蓄生动,充满激情,富于理性色彩 这三种感情就像飓风一样,在深深的苦海上,肆意地把我吹来吹去,吹到濒临绝望的边缘。 那是一颗震颤的心,在世界的边缘,俯瞰那冰冷死寂、深不可测的深渊。我寻求爱情,最后是因为在爱情的结合中,我看到圣贤和诗人们所想象的仙境的神秘缩影。 爱情和知识,尽其可能地把我引向云霄,但是同情心总把我带回尘世。 分析:“像飓风一样”说明激情的无比强烈,“深深的苦海”指苦难深重的社会现实,“濒临绝望的边缘”指的是作者渴望减轻这些苦难但是无能为力,而且自己也深受其害。这个句子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形象地说明理想很美好,但是现实很残酷。。 运用比喻的修辞,描绘出没有爱情的生活的孤寂,在深不可测、令人胆战心惊的无敌深渊中,“我”几乎会丧失生活的全部希望,反面衬托出爱情的美好。 爱情和知识把罗素引向美好的理想境界,而对于人类苦难的同情又使他把目光投向了现实世界,这体现了一个伟大思想家拯救人类的良知。 小结:哲理散文会运用比喻等修辞手法,文中会有大量描写和叙述,它的语言形象生动;形象的语言背后富有哲理性,充满了思辨理性之美;充满感彩,富有感染力。读它,要从情中悟理,在理中染情。 本课小结 宗璞在《紫藤萝瀑布》里说,花和人都有各自的不幸,“但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希望同学们在鲜花与荆棘铺就的青春之路上,于悲观中发掘希望,柔弱中寻觅刚强,砥砺前行,锐意进取,当回首往事时,不会因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为碌碌无为而羞愧。 课后作业: 读了课文,你感受到两位作者怎样的胸怀和境界?你对自己的人生有哪些新的认识与思考?以“我要这样活着”开头写一段文字送自己(不少于200字)。 推荐阅读:冰心的《谈生命》、张抗抗的《地下森林断想》、勃兰兑斯的《人生》。
备注:教学设计应至少含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过程等三个部分,如有其它内容,可自行补充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