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节 生物的呼吸和呼吸作用(第2课时) (课件 18张PPT+教案+练习+视频)

文档属性

名称 第5节 生物的呼吸和呼吸作用(第2课时) (课件 18张PPT+教案+练习+视频)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1.5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4-05-06 19:48:57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5节 生物的呼吸和呼吸作用(第2课时)
【核心概念】
5.生命系统的构成层次
6.生物体的稳态与调节
【学习内容与要求】
5.5 人体由多个系统组成;
知道呼吸作用为人体内能量的利用提供了必要的条件。
6.1 植物能制造和获取养分来维持自身的生存;
③知道植物的呼吸作用。
【教学目标】
1.科学观念:掌握呼吸作用中的物质变化及能量转化过程;了解动物和植物的呼吸作用。
2.科学思维:亲身经历实验活动的过程,学会实验的基本方法。
3.探究实践:通过实验设计、讨论、操作,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分析问题的能力。
4.态度责任:通过实验探究,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
【教学思路】本课时主要学习动物和植物的呼吸作用,教材通过实验方法证明动物呼吸和人呼吸一样都是吸入氧气、释放二氧化碳的过程。教材通过设置动物、植物的呼吸作用实验来证明动植物的呼吸作用。使学生加深了对呼吸作用在生命活动中重要意义的理解。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学活动
创设情境,明确问题 人体内在进行呼吸作用: 动植体内也在进行呼吸作用吗?动植物呼出和吸入的气体成分有没有变化呢? 由已知的引入课题,引导学生思考、设法验证。
动物的呼吸作用 [情景展示] [问题探究] 10 min后,实验现象是什么?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 [思考交流] [归纳提升] A试管中红色液体的指标向左移动了3 cm;而B试管中,红色液体向左移动了0.1 cm。动物呼吸作用消耗氧气产生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又被碱石灰吸收使试管内气压变小,大气压把有色液体压向试管。 [继续探究] 实验证明了什么? [思考交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归纳提升] 动物也要呼吸,吸入氧气,呼出二氧化碳。也就是说,动物也在不停地进行呼吸作用,分解有机物,获取生命活动所需要的能量。
植物的呼吸作用 [情景展示1] [问题探究] 观察实验,描述现象。 种子萌发时是否进行呼吸作用? [思考交流] [归纳提升] 种子萌发时进行呼吸作用。 [继续探究1] “已浸水”和“已煮熟”意味着什么?种子为什么要消毒? [思考交流] [归纳提升]已浸水”意味着种子中的水分增多,呼吸作用加强,实验效果明显。“已煮熟”意味着种子没有生命力,不能进行呼吸作用。消毒是为了排除微生物呼吸作用的影响。 [继续探究2] 实验如何验证呼吸作用消耗了氧气? [思考交流] [归纳提升]将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A、B容器中,A中熄灭,B中继续燃烧。 [继续探究3] 实验如何验证呼吸作用释放了能量? [思考交流] [归纳提升]将带相同温度计的橡皮塞塞入A、B容器中,一段时间后,分别观察温度计示数变化。 [情景展示2] [问题探究] 植物其他器官能不能进行呼吸作用? [思考交流] [归纳提升] 与大部分动物不一样,植物没有明显的呼吸器官,没有明显的呼气和吸气过程,但植物和空气之间也会通过扩散作用进行气体交换。植物的各个部分——根、茎、叶、花、果实、种子的每一个活细胞每时每刻都在进行呼吸作用。 本课时的实验时间者都阵交长,课堂上不能完成,鼓励学生课后研究,但课堂上着重的是设计、讨论实验目的与细节。 通过讨论,将所学内容内化,并运用所学来解释一些现象,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课堂小结
板书设计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共18张PPT)
第5节 生物的呼吸和呼吸作用
(第2课时)
浙教版 八年级下
教材解析
【核心概念】
【学习内容与要求】
5.生命系统的构成层次
5.5 人体由多个系统组成;
知道呼吸作用为人体内能量的利用提供了必要的条件。
本课时主要学习动物和植物的呼吸作用,教材通过实验方法证明动物呼吸和人呼吸一样都是吸入氧气、释放二氧化碳的过程。教材通过设置动物、植物的呼吸作用实验来证明动植物的呼吸作用。使学生加深了对呼吸作用在生命活动中重要意义的理解。
6.生物体的稳态与调节
6.1 植物能制造和获取养分来维持自身的生存;
③知道植物的呼吸作用。
创设情境
动植体内也在进行呼吸作用吗?动植物呼出和吸入的气体成分有没有变化呢?
人体内在进行呼吸作用:
葡萄糖
氧气

二氧化碳

能量



探究实践
读图
参照图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
1.实验开始时,A、B试管中红色水滴指标与橡皮塞的距离分别为_______和 ________,10分钟后测量其距离分别为 ________ 和__________。
10 cm
10 cm
10 cm
5 cm
试管B的设置有 的作用。
对照
碱石灰是由固体氢氧化钠(N a O H)和生石灰(C a O)组成的混合物,可以吸收二氧化碳,两支试管中的碱石灰需等量。
探究实践
2.分析:10 分钟后试管A 中,指标位置的改变是因为___________。
小动物吸进氧气,呼出二氧化碳,同时呼出的二氧化碳被碱石灰吸收,试管内气压减小水滴被大气向内压。
这个实验你可以得到什么结论?
动物和人一样,也在不停地进行呼吸作用,分解有机物,获取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
试管 开始时 距离 10分钟后
距离
A 10 cm 5 cm
B 10 cm 10 cm
探究实践
讨论:
4.为更好地控制变量,如何改进对照组?
1.用此装证明动物需要呼吸,在实验前应该进行哪步操作?
检验装置的气密性。
2.为了使实验现象更明显,应该如何改进?
可适当增加试管内的昆虫数量。
3.实验时为便于操作和观察,能否用手握紧试管?
试管内放入等数量的同种死昆虫。
不能。
探究实践
植物体有根、茎、叶、花、果实、种子等六大器官,它的体内是否也和动物一样在进行呼吸作用呢?
探究实践
活动
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对比试验。
A试管变浑浊,B试管不变浑浊
活种子能进行呼吸作用
种子的呼吸作用
试管B的设置有 的作用。
石灰水的作用是 。
对照
检验呼吸作用产生CO2
几天后,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从实验中你得到的结论是 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探究实践
思考与讨论
1.“已浸水”和“已煮熟”意味着什么?种子为什么要消毒?
“已浸水”意味着种子中的水分增多,呼吸作用加强,实验效果明显。
“已煮熟”意味着种子没有生命力,不能进行呼吸作用。
消毒是为了排除微生物呼吸作用的影响。
2.实验如何验证呼吸作用消耗了氧气?
将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A、B容器中,A中熄灭,B中继续燃烧。
3.实验如何验证呼吸作用释放了能量?
将带相同温度计的橡皮塞塞入A、B容器中,一段时间后,分别观察温度计示数变化。
探究实践
1.把数棵新鲜菠菜装入塑料袋中,用绳子扎进袋口,不使外界空气进入,在暗处放置一个晚上。
2.按图所示,松开塑料袋口,插入一根导管,让塑料袋中的空气通入澄清石灰水中,观察石灰水的变化。 。
”黑塑料袋““暗处放置一个晚上”的目的 。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说明了: ;
排除植物光合作用的干扰
活动
植物呼吸作用产生了CO2
探究实践
3.另取一大口塑料瓶,装入菠菜,盖紧瓶盖,在暗处放置一个晚上,然后打开瓶盖,将点燃的蜡烛放入瓶内,观察火焰的变化。 。
说明了: ;
4.再取一些新鲜菠菜用开水烫2-3分钟,重复上述1-3步骤,观察实验现象。 。
蜡烛熄灭
澄清石灰水不变浑浊、
活动
植物呼吸作用消耗了O2
蜡烛不熄灭
实验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新鲜菠菜用开水烫2-3分钟”的目的是: 。
植物能进行呼吸作用,吸收氧气,产生二氧化碳
植物不会呼吸作用,有对照作用
探究实践
植物与大部分动物不一样,没有明显的呼吸器官,没有明显的呼气和吸气过程,但植物和空气之间也有气体交换 ( 得到O2,排出CO2 )。
植物的各个部分——根、茎、叶、花、果实、种子的每一个细胞每时每刻都在进行呼吸作用。
C6H12O6 + 6O2 → 6CO2 +6H2O + 能量

呼吸作用的实质是: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
微生物等其他生物也有呼吸作用。
呼吸作用在活细胞中进行,呼吸作用一旦停止,生物体就迅速死亡。
迁移应用
1.下列有关呼吸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细胞中的物质都能作为呼吸作用的原料
B.有机物分解所释放的能量完全被细胞利用
C.植物的根不能进行呼吸作用
D.呼吸作用发生在所有活细胞中
D
2.我国北方农村里常将马铃薯贮藏在地窖中,进 入地窖取物之前,农民往往把一盏油灯吊在地窖内,这一做法的目的是( )
A.测量窖内的二氧化碳含量
B.测量窖内氧气的含量
C.主要是为了照明
D.测量窖内氮气的含量
A
迁移应用
3.如图所示为验证动物需要呼吸的实验装置,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在实验前应该检验装置的气密性
B.为了使实验现象更明显,可适当增加试管内的昆虫数量
C.实验时为便于操作和观察,应该用手握紧试管
D.为更好地控制变量,可在乙试管内放入等数量的同种死昆虫
C
迁移应用
4.取甲、乙两个暖水瓶,甲瓶装有萌发的种子,乙瓶装有与甲瓶等量的煮熟的种子。两瓶均用插有温度计的橡皮塞塞严,置于温暖的地方,几小时后看到的现象是 (  )
A.甲瓶温度下降,乙瓶温度升高 B.甲瓶温度升高,乙瓶温度不变
C.甲、乙两瓶温度都升高 D.甲、乙两瓶温度都不变
B
5. 用保鲜袋封装新鲜水果可以大大延长水果的贮藏时间。保鲜袋的主要作用是 (  )
A.保持袋内适宜的温度 B.减少水果的水分散失
C.抑制水果的呼吸作用 D.减少水果的表面损伤
C
第5节 生物的呼吸和呼吸作用(第2课时)
板书设计
呼吸作用:
动物和植物的呼吸作用
动物的呼吸作用:
吸收氧气,释放二氧化碳;
氧化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
植物的呼吸作用: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兼职招聘:
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admin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5节 生物的呼吸和呼吸作用(第2课时)
考试这样考
题型一 动物的呼吸作用
角度1:实验设计
1.如图所示为验证动物需要呼吸的实验装置,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在实验前应该检验装置的气密性
B.为使实验现象更明显,可适当增加试管内的昆虫数量
C.实验时为便于操作和观察,应该用手握紧试管
D.为更好地控制变量,可在乙试管内放入等数量的同种死昆虫
角度2:验证动物的呼吸作用
2.科学实验小组同学为研究动物的呼吸作用,用如图所示的方式进行实验。实验过程中发现
澄清石灰水 ,红墨水向 (填“左”或“右”)移动,
实验结束后将燃着的木条放到瓶中,木条 。说明动物呼吸
时吸进 气体,呼出 气体。
题型二 植物的呼吸作用
角度1:种子的呼吸作用
3.如图1是测定呼吸作用的实验,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图1 图2
(1)萌发的种子进行呼吸作用时,发生了 (填“物理”或“化学”)变化,
因为 。
(2)测定过程中会看到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填“A”或“B”)端的液面会下降。
(3)在图2所示的演示实验中,可得出的结论是种子进行呼吸作用( )
A.利用了氧 B.释放了热量 C.生成了水 D.释放了二氧化碳
角度2:其他器官的呼吸作用
4.如图所示,是“证明植物进行呼吸作用”的实验。实验步骤如下:
①把数棵新鲜菠菜装入黑塑料袋中,用绳子扎紧袋口。另取一大
口塑料瓶,也装入数棵新鲜菠菜,盖紧瓶盖。将它们一起在暗
处放置一晚上。
②如图,松开塑料袋口,插入一根导管,让塑料袋中的气体通入
澄清石灰水中,观察石灰水的变化。
③打开瓶盖,将点燃的蜡烛放入瓶内,观察火焰的变化。
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用绳子扎紧袋口,盖紧瓶盖”的目的是 。
(2)步骤②中出现的现象是澄清石灰水 。
(3)步骤③中蜡烛火焰熄灭,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4)为了使实验结论更可靠,除了要考虑实验样本的种类、数量等因素外,本实验中还
应该设置对照组,具体方案是 _。
题型三 学科综合
5.某科学兴趣小组设计了如图装置来研究昆虫是否进行呼吸作用。O点是一固定点,活塞连
接金属滑片,活塞运动,滑动变阻器阻值会随之改变,闭合开关后
小灯泡发光。实验预测与分析:如果放的是死亡的昆虫那么小灯泡
的亮度不变,改换成活昆虫后,随时间的推移,小灯泡变暗。请对
小灯泡变暗原因做出分析。(不考虑亮度变化后,小灯泡灯丝电阻
的变化)
题型四 拓展创新
6.某学习小组的同学欲利用下列装置探究“绿色植物呼吸过程中是否有二氧化碳气体产生”,设计的探究过程如图,氢氧化钠能吸收CO2,但无明显的实验现象。请回答相关问题。
(1)A装置的作用是 ;B装 置的作用是 。
(2)能表示这个探究实验成功的两个主要现象是 和 。
(3)如果该研究小组探究的结论不正确,原因是多方面的。请你从实验条件控制上找出
可能的两个原因: 。
能力提升训练
1.据图回答:经数小时后,U形管A、B两处的液面会出现的情况是(实验 装置足以维持实验
过程中小白鼠的生命活动,瓶口密封,忽略水蒸气和温度变
化对实验结果的影响,且NaOH溶液能吸收CO2气体)( )
A.A处上升,B处下降 B.A、B两处都下降
C.A处下降,B处上升 D.A、B两处都不变
2.如图是某同学所做的测定昆虫呼吸作用强度的实验装置。
(1)此装置可直接测量昆虫在单位时间内 (选填“吸收O2的量“或“放
出C02的量”)。
(2)欲测定叶片呼吸作用强度,需对该装置做何种处理? 。
参考答案
考试这样考
1.C 2.变浑浊 左 熄灭 氧气 二氧化碳
3.(1)化学萌发的种子在进行呼吸作用时,产生二氧化碳,有新物质生成(2)B(3)A
4.(1)不使外界空气进入,避免干扰试验 (2)变浑浊 (3)菠菜进行呼吸作用吸收了塑料瓶中的氧气 (4)在塑料袋内不放菠菜,重复①~③步骤,观察实验现象
5.昆虫进行呼吸作用消耗氧气产生二氧化碳,二氧化碳被碱石灰吸收,使试管内气压减小,小于大气压,活塞在大气压的作用下向左移动 ,A端左移,则杠杆的B端向右移,使滑动变阻器连入的电阻变大,由I=U/R得,电路中的电流变小,灯泡变暗。
6.(1)除去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气体;检验二氧化碳气体是否除尽;
(2)装置B中的澄清石灰水不变浑浊 装置D中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3)暗室的温度较低,植物的呼吸作用较弱,产生的二氧化碳太少 玻璃罩透光
能力提升训练
1.A 2.(1)吸收02的量(2)遮光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