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虫记》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昆虫记》作为一部科普作品,在法国自然科学史与文学史上都有它的地位,被誉为“昆虫的史诗”。八年级学生经过一年的初中学习,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基础。在之前的阅读实践中,学生主要接触的是散文、诗歌等文学文本,对说明文这类实用性文本的阅读量稍显不足,尤其是对科普名著的阅读更是有限。对于《昆虫记》,学过选文《蝉》,对《昆虫记》的感受和理解较为零散,对其整体性的认识欠缺,因此,我从科学性与文学性,让学生对这本名著有整体的认知和提升。
教学目标
1. 通过画思维导图,掌握昆虫的习性,体会作品的科学性。
2. 通过多种手法,体会作品的文学性,提升写作技巧。
3. 理解作者对昆虫的感情,感受文中蕴含的科学精神。
教学重难点
通过画思维导图,掌握昆虫的习性,体会作品的科学性;理解作者对昆虫的感情,感受文中蕴含的科学精神。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昆虫记》堪称科学与文学完美结合的典范,无愧于“昆虫的史诗”之美誉,今天我们走进《昆虫记》看看它的科学性与文学性分别体现在哪里。
二、任务一:画昆虫,体会《昆虫记》科学性
上节课老师让大家为喜欢的昆虫画思维导图,这节课我们进行展示。
三、任务二:话昆虫,体会《昆虫记》的文学性
通过同学们的分享,我们掌握了法布尔笔下昆虫的别号、外形和生活习性,我们仿佛进入了一段别样、惊叹不已的发现之旅,大大丰富了我们的科学知识。罗斯丹这样评价法布尔:“这个大科学家像哲学家一般地想,美术家一般地看,文学家一般地感受而且抒写。”接下来我们就来探究《昆虫记》的文学性。(小组讨论分享,老师总结)
示例一:运用比喻手法体现《昆虫记》的文学性
第一小组同学梳理目录,发现昆虫的昵称很独特,比如:
螳螂——美丽的“杀手”
蝉——森林歌唱家
蟋蟀——田园中的提琴家
孔雀蝶——大自然的舞姬
狼蛛——天才的纺织家
蜣螂——清道夫、清洁工
我们发现法布尔运用比喻的手法,根据它们各自的特点,将它们比喻成各种人类,生动形象,有趣味,体现《昆虫记》的文学性。
示例二:运用拟人手法体现文学性
第二小组同学将《昆虫记》与百度白科对同一昆虫的介绍进行了比较。
“现在就要加工这个小面团了。于是,蜣螂便用它那似乎并不适于这种工作的短小的爪子尽量地抱住小面团,使用其唯一可以使用的挤压方法把小面团加以挤压。它非常认真执着地在尚未定型的粪球上移动着,上上下下,左转右绕,有板有眼地这儿多压几下那儿少压几下,然后又始终耐心地细致地加以修饰。如此这般地干了二十四小时之后,凹凸不平的粪团就变成了有如梨子般大小的完美的球形面包了。”
——《昆虫记·西班牙蜣螂》
“产卵后,雌雄共同推曳粪土将卵包裹而转成丸状。”
——百度百科·蜣螂
《昆虫记》中法布尔赋予西班牙蜣螂以人的情思,“抱住”“挤压”“移动”“转 绕”等动词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西班牙蜣螂将团粪球的过程,描写细腻生动;而百度百科对蜣螂的介绍专业、客观,但也显得过于冰冷,没有关切的口吻,两相比较能够发现《昆虫记》的文学性。
示例三:运用议论抒情的表达方式来体现文学性
第三小组同学以表达方式为切入点
“四年黑暗中的苦工工,一个月阳光下的享乐,这就是蝉的生活。”
法布尔运用议论抒情的表达方式,表达了作者对生命的理解和尊重,对世间万物的关爱,激起了人们对蝉这种小生灵的敬佩与同情。体现了《昆虫记》的文学性。
示例四:以人性来观虫性来体现文学性
第四小组关注到了昆虫世界的“人性”
在作者的笔下,我们痛心于螳螂、金步甲、绿蝈蝈同类相残、自私自利;赞叹于蟹蛛、象态橡栗象、狼蛛的伟大崇高母爱;惊叹于蜜蜂、食尸虫的团结协作.....小小昆虫体现出来的特质无不展现着我们人类的特征:母爱、狭隘、奉献......法布尔以人性来观虫性,体现了文学性。
四、任务四:走近法布尔,感受科学精神
阅读科学与文学性一体的《昆虫记》,是一场愉快的精神盛宴,怪不得鲁迅评价这本书为“一部很有趣,也很有益的书”,高度的评价既是送给《昆虫记》又是送给法布尔的,最后我们走近法布尔,感受他的科学精神。(学生分享,老师总结)
示例一:严谨认真
在研究圣甲虫的卵囊时,当时几乎所有人都认为其卵囊是滚动而成的球型,且其卵必在粪球的正中央,可法布尔不轻信这一种观点,进行了细致的观察与巧妙的实验,最终发现圣甲虫的梨形粪球及其内部结构、制作方法,成功推翻了先人的谬论。
示例二:坚持不懈与锲而不舍的意志
研究大孔雀蝶的交配时,为了得知大孔雀蝶雌蝶吸引雄蝶的因素,他不断分析、实验,排除各种可能性,想尽一切办法来得出结论,即使自己家里臭气熏天也在所不惜。
示例三:注重观察和实验
他不会像别的昆虫家那样把昆虫开膛破肚,把昆虫变成一堆既可怖又可怜的东西,而是用野外观察和实验的方法来研究昆虫的本能与习性。
示例四:尊重世间万物,尊重生命
他对任何昆虫都以平等和尊重的态度来研究,他笔下的昆虫呈现纷繁多样的人性,无不体现他对昆虫的热爱和尊重。
小结:“天鹅飞翔于银河之间,下面围绕着我的,有昆虫的音乐,时起时息。微小的生命,诉说它的快乐,使我忘记了星辰的美景。那些天眼,向下看着我,静静的,冷冷的,但一点也不能打动我内在的心弦。为什么呢 它们缺少大秘密一-生命。”正是法布尔敬畏生命的情怀,才使《昆虫记》具备诗意般流淌的文学性色彩;正是法布尔的严谨认真、坚持不懈、注重观察和实验的精神,才有了包罗万象的科学知识。让我们走近、致敬法布尔,走进、爱上昆虫世界。
【作业设计】
必做:
1.精读书中描述法布尔观察昆虫的精彩段落,结合实例总结法布尔观察的经验
2.研读法布尔着力探究的若干个具体案例,总结他的科学探究经验。
选做:
观察你喜欢的小动物,运用本课学到的写作技法,进行仿写。
【板书设计】
科学性文学性 昆虫记 科学精神
教学反思
我在讲《蝉》时,更多的是从说明文的特点来讲,今天这节课拓展到整本书,抓住科普作品特点,从科学性、文学性和法布尔精神三个方面进行探究,希望能够对学生的思维进行整合和提升。
不足:
1.在教学过程中,我能感受到本节课教学设计有点简单,没有进行拓展延伸;
2.《昆虫记》的文学性与法布尔精神还体现在其他方面,我没有一一列举;
3.作为科普作品,作者对昆虫的观察和探究的方式是很重要的,如果学会了既可以教会他们阅读科普作品的方法,又可以指导运用到生活中,有利于发展他们的科学精神。
改进措施:
我将法布尔对昆虫的观察和探究方式布置成了作业,打算再上一节名著阅读课来,完成这个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