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列夫·托尔斯泰 课件(共38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8.列夫·托尔斯泰 课件(共38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307.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5-07 20:22:50

图片预览

内容文字预览

(共38张PPT)
同学们,以累累巨著在俄国文坛驰骋了近六十年的文学大师托尔斯泰,因其真实深刻地再现了俄国社会生活而被列宁誉为“俄国革命的镜子”。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是世界文豪,他长相平平,却有一双锐利异常、能够洞察世事的眼睛。现在,就让我们跟随著名的传记作家茨威格,去凝视托尔斯泰的眼睛,并由此进入他那深邃而丰富的内心世界。
情景导入
列夫 托尔斯泰的书房
8. 列夫·托尔斯泰
第 1课时
列夫· 托尔斯泰(1828—1910),俄国作家,出身于贵族家庭。代表作有《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等。
1.把握人物独特的外貌特征,探索其精神世界,理解作者的评价。
2.整体把握作者的思路,理解文章表达的中心思想。
3.揣摩精彩的语句,品味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感受课文典雅优美、酣畅淋漓的语言风格。
学习目标
1.掌握运用外貌描写刻画人物精神世界的方法。
2.学会运用比喻和夸张的修辞手法描写人物。
3.学会欲扬先抑的写作手法。
写作目标
茨威格(1881—1942),奥地利作家。代表作有短篇小说《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回忆录《昨日的世界》,传记《三作家》等。
作者简介
本文节选自《托尔斯泰》。1928 年茨威格访问俄国,正值列夫·托尔斯泰100 周年诞辰。他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参观了托尔斯泰的故居和坟墓,领会到托尔斯泰的出类拔萃及其超越自身、超越人类一切平庸的伟大。回国后,他写成了传记《三作家》(列夫·托尔斯泰、司汤达、卡萨诺瓦),《托尔斯泰》为其中一部。
背景资料
传记
传记是一种常见的文学形式,主要记述人物的生平事迹,根据各种书面的、口述的回忆,调查等相关资料,加以选择性地编排、描写与说明而成。传记一般不虚构,纪实性是传记的基本要求。
文体知识
【颊】 脸的两侧从眼到下颌的部分。
【黝黑】黑。
【粗糙】(质料)不精细;不光滑。
【崎岖】形容山路不平,也形容处境艰难。
【平庸】寻常而不突出;平凡。
【滞留】停留不动。滞,不流通。
字词学习
【愚钝】愚笨;不伶俐。
【器宇】气概,风度。
【蒙昧】未开化,没有文化;不懂事理,愚昧。
【酒肆】酒馆。肆,铺子。
【缰绳】牵牲口的绳子。
【轩昂】精神饱满,气度不凡。
【胆怯】胆小;缺少勇气。
【藏污纳垢】比喻包容坏人坏事,文中指皮肤不干净。
【鹤立鸡群】比喻一个人的才能或仪表在一群人里显得很突出。
【正襟危坐】整理好衣襟端端正正坐着,形容严肃或拘谨的样子。
【诚惶诚恐】形容小心谨慎以至于害怕不安的样子。
【入木三分】形容书法刚劲有力,也用来形容议论、见解深刻,文中形容眼神犀利。
髭( ):嘴上边的胡子。
鬈( ):(头发)弯曲。
髯( ):两腮的胡子。
禁锢( ):束缚,限制。
侏儒( ):身材异常矮小的人。
锃( )亮:形容闪亮耀眼。

quán
rán

zhū rú
zèng
( )姓肖
( )肖像
xiào
xiāo
( )
( )

( )
扎实
挣扎
包扎
zhā

zhá
多音字

形近字
敦( )敦厚
郭( )城郭
谆( )谆谆教诲
dūn
guō
zhūn
蔼( )和蔼
谒( )拜谒
霭( )雾霭
ǎi

ǎi
胄( )甲胄
胃( )肠胃
zhòu
wèi
前文着重刻画托尔斯泰的外貌特征;后文侧重描写托尔斯泰那非同寻常的眼睛。
1.本文前后对托尔斯泰描写的侧重点有何不同?
整体感知
2.作者对托尔斯泰外貌的描写,运用了夸张的手法,不仅使托尔斯泰的外貌特征给人留下鲜明深刻的印象,而且让人产生无尽的联想。请仿照示例,从课文中找出运用夸张手法描写托尔斯泰的目光、眉毛、须发、皮肤和鼻子的句子。
示例:描写目光:“它像枪弹穿透了伪装的甲胄,它像金刚刀切开了玻璃。”描写眉毛:“宽约一指的眉毛像纠缠不清的树根,朝上倒竖。”描写须发:“一绺绺灰白的鬈发像泡沫一样堆在额头上。不管从哪个角度看,你都能见到热带森林般茂密的须发。”“他那犹如卷起的滔滔白浪的大胡子。”描写皮肤:“皮肤藏污纳垢,缺少光泽,就像用枝条扎成的村舍外墙那样粗糙。”描写鼻子:“一个宽宽的、两孔朝天的狮子鼻,仿佛被人一拳打塌了的样子。”
(1)脸相平庸丑陋,反衬他灵魂的高贵和眼睛的深邃;
(2)大众化,为了说明他是俄国人民大众的普通一员,与俄国人民同呼吸共命运。这是一种欲扬先抑的写法。
3.课文前半部分对于托尔斯泰的肖像描写,突出了哪两个方面的特点?它们分别对塑造人物形象有何作用?
他的目光犀利深刻,具有准确的洞察力。眼睛里蕴藏着丰富的感情。敏锐的眼睛观察社会、人生,对时代做出准确、深入、全面的描绘,使之成为时代的代言人。
4.作者为什么要着力描写托尔斯泰的眼睛?
8. 列夫·托尔斯泰
第2课时
第一部分(①—⑤):刻画托尔斯泰的外貌特征。
须发:多、浓密
面部:失调、崎岖、平庸、粗鄙
表情:忧郁、愚钝、压抑
外貌特征
长相平平
让人失望
(抑)
第二部分(⑥—⑨):描写托尔斯泰非同寻常的眼睛,揭示其不凡的精神世界。
眼光犀利
情感丰富
威力巨大
眼睛
非同寻常
(扬)
文章结构
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衬托出“天才灵魂”的魅力,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1.文章第二段为何用“低矮的陋屋”来比喻外貌?
品读课文
多次提到“天才灵魂”,是为了突出托尔斯泰的伟大,表达对他的赞美之情。
2.文章第三段为什么提到陀思妥耶夫斯基?
托尔斯泰看透了现实中的暴政、丑恶和虚伪,看清了人世间种种罪恶的原因,但他无法改变这一现实,因而对社会充满失望。这使他成为矛盾综合体,却无法解脱,因此缺少属于自己的幸福
3.文章第四段第一句的“天才灵魂”已经是第三次出现了。作者为什么再三强调这一点?
写他相貌平庸既是对他的外貌进行真实刻画,也是为了说明他是俄国普通大众中的一员。写他平庸甚至丑陋的外貌,正是用来反衬他灵魂的高贵,反衬他眼睛的犀利敏锐,如“托尔斯泰面部的其他部件——胡子、眉毛、头发,都不过是用以包装、保护这对闪光的珠宝的甲壳而已”。
4.“看透事物本质”,却会失去幸福。这似乎不合常理,其中有何深意?
1.[重难点] 作者在课文前半部分极力描写托尔斯泰平庸甚至丑陋的外貌,但联系全文看,读者仍能感受到这位大文豪的不凡之处。这是为什么?
细读课文
本文作者通过对列夫·托尔斯泰外貌的刻画,不仅为我们展现了列夫·托尔斯泰独特的外貌特征,更为我们揭示了列夫·托尔斯泰深邃而卓越的精神世界,表达了作者对列夫·托尔斯泰的无限崇敬与赞美之情。
全文既对托尔斯泰的“形”“神”进行了独到细致的刻画,同时也在字里行间渗透着作者对托尔斯泰的崇敬、赞美之情。这样,前半部分的描写非但没有损害托尔斯泰在读者心目中的形象,反而收到相反的艺术效果,使托尔斯泰的外貌,尤其是眼睛给人留下了强烈、深刻的印象。
2.[发散思维] 课文一方面说托尔斯泰“可以任意支配整个世界及其知识财富”,可见他是幸福的;但另一方面又说他得不到“属于自己的那一份幸福”,这是否矛盾?谈谈你的理解。
不矛盾。“能够看清真相的人”常是痛苦的,这就是我们常说的智者的痛苦,如果他既是智者又是仁者,那么痛苦将是双倍的。托尔斯泰正是这样的人,他看透了暴政、丑恶、虚伪和苦难,也看清了造成人间种种罪恶的原因,并尽自己毕生的努力去改变它,但总是事与愿违,这才是最大的痛苦。
本文多处运用了夸张和比喻的修辞,请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下面的句子。
(1)不管从哪个角度看,你都能见到热带森林般茂密的须发。像米开朗琪罗画的摩西一样,托尔斯泰给人留下的难忘形象,来源于他那犹如卷起的滔滔白浪的大胡子。
(2)当这一副寒光四射的匕首转而对准它们的主人时是十分可怕的,因为锋刃无情,直戳要害,正好刺中了他的心窝。
本文作者通过对列夫·托尔斯泰外貌的刻画,不仅为我们展现了列夫·托尔斯泰独特的外貌特征,更为我们揭示了列夫·托尔斯泰深邃而卓越的精神世界,表达了作者对列夫·托尔斯泰的无限崇敬与赞美之情。
主题归纳
外貌
列夫·托尔斯泰
(反 衬)
眼睛
面部特征
须发特点
令人失望
长相平平
丰富的情感
犀利的目光
人生的不幸
巨大的威力


深邃的精神世界
(崇敬、赞美)
板书设计
1.大量运用比喻和夸张的修辞手法来刻画人物形象。
大量运用比喻和夸张的修辞手法,使托尔斯泰的外貌特征给人留下鲜明深刻的印象,让人产生无尽的联想。
写作特色
2.采用欲扬先抑的手法。
文章前半部分极力描写他平庸甚至丑陋的外貌,实际上是用来反衬他的眼睛,为下文写他的眼睛张本。在鲜明的对比下,托尔斯泰的外貌和精神世界都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3.妙趣横生的语言风格。
文中词汇丰富,语言极具修饰之美,而且描写充满情趣,如“植被多于空地”“部件”等,或大词小用,或贬词褒用,或庄词谐用,很有情趣,极具张力。
谢谢
观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