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47张PPT)
11 短文二篇
八年级上
学习目标
1. 借助朗读,欣赏两篇短文不同的语言风格。
2. 把握文中景物的不同特点,领略不同的写景手法。
3. 理解和把握作者的情感。
4.感受作者热爱自然山水的情感、乐观豁达的人生态度,培养高尚的审美情趣。
第 1 课 时
答谢中书书
陶弘景
作者简介
陶弘景(456—536),字通明,自号华阳隐居,南朝齐梁时思想家。其思想脱胎于老庄哲学及葛洪神仙道教,并杂有儒释观点。早年游历访道时足迹遍及江浙名山胜水,后退隐茅山。梁武帝礼聘而不出,便常以书信的形式询问他朝廷大事,时人称其为“山中宰相”。
作者简介
作者简介
谢中书即谢征(500—536),字玄度,南朝梁陈郡阳夏(今河南太康)人,曾任中书舍人,故称之为谢中书。南北朝时,政局动荡,社会矛盾尖锐,不少文人遁迹山林,从自然中寻求精神的解脱。因而他们在书信中常描山画水,表明自己的志趣,同时也是对友人的安慰。《答谢中书书》就是陶弘景隐居时回复谢中书的一封信。
背景介绍
书
“书”即书信,古人的书信又叫“尺牍”“信札”,是一种应用性文体,多用来记事陈情。它的文学功能多种多样,可以写私人化的事件和感情;可以写景,如吴均的《与朱元思书》;也可以谈论政事、勉励后学,等等。
文学常识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
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
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初读感知
共同谈论
交相辉映
四季
消散
指水中潜游的鱼
坠落
将要
译文:山川(景色)的美丽,自古以来就是文人雅士共同谈论的。巍峨的山峰耸入云端,明净的溪流清澈见底。两岸的石壁色彩斑斓,交相辉映。青葱的树木,翠绿的竹丛,四季都有。清晨的薄雾将要消散,猿和鸟杂乱地鸣叫;夕阳快要落山了,水中潜游的鱼儿争相跳出水面。
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指人间
神仙居住的美好世界
参与。这里有“欣赏”“领悟”的意思
译文:(这里)实在是人间仙境啊。自从南朝谢灵运以来,就再也没有能够欣赏这种奇丽景色的人了。
高
峰
入
云
夕日欲颓
记承天寺夜游
作者简介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文学家。与唐代的韩愈、柳宗元,宋代的欧阳修、王安石、曾巩及苏洵、苏辙合成“唐宋八大家”。其诗清新豪健,其词开豪放一派。代表作有《饮湖上初晴后雨》《水调歌头》《念奴娇·赤壁怀古》等。
作者简介
作者简介
本文写于宋神宗元丰六年(1083)。当时,作者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做着有职无权的闲官。在这种情况下,作者写了这篇短文,表明了他复杂的心境。
背景介绍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
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
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初读感知
共同,一起
考虑,想到
院子里
译文: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晚,(我)脱下衣服打算睡觉,(这时)月光照入门里,(我)高兴地起来走到门外。想到没有可以共同游乐的人,就到承天寺找张怀民。张怀民也没有睡,(于是)我们一起在庭院中散步。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
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均为水生植物
大概是
相当于“罢了”
形容水的澄澈
只是
译文:庭院中的月光如积水般清澈透明,(仿佛)有藻、荇交错其中,大概是竹子和柏树的影子。哪一夜没有月光?哪里没有竹子和柏树?只是缺少像我俩这样清闲的人罢了。
何
夜
无
月
?
与
未复有能与其奇者(动词,参与。这里 有“欣赏”“领悟”的意思,读yù)
念无与为乐者(连词,和、跟、同,读yǔ)
一词多义
知识梳理
时
四时俱备(名词,季节)
春冬之时(名词,时候)
欲
夕日欲颓(副词,将要、快要)
实是欲界之仙都(名词,欲望、欲念)
解衣欲睡(动词,想要、希望)
古今异义
(1)晓雾将歇 古义:消散。 今义:休息。
(2)夕日欲颓 古义:坠落。 今义:衰败;萎靡。
(3)相与步于中庭 古义:共同,一起。
今义:彼此往来;相处。
(4)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古义:只是。 今义:但是。
特殊句式
(1)盖竹柏影也(判断句。“……也”表判断)
(2)相与步于中庭(状语后置句。应为“相与于中庭步”)
(3)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定语后置句。应为“但少如吾两人者闲人耳”)
(4)解衣欲睡(省略句。应为“<吾>解衣欲睡”)
第 2 课 时
精读课文
分析讨论
1.《答谢中书书》:“山川之美,古来共谈。”
作者笔下的“山川之美”体现在哪里?
(1)山水相映之美。高山峻峭,流水澄澈。水的动势给山增加了活力,山的倒影给水铺上了异彩,二者相映成趣。
(2)色彩配合之美。“五色交辉”“青林翠竹”,绚丽动人,美不胜收。
(3)晨昏变化之美。清晨白雾缭绕,似烟似缕,猿啼鸟鸣生机勃勃;傍晚红日西沉,山色苍茫,飞鸟归林,猿猴息树,游鱼跃水。
(4)动静相衬之美。高峰为静,流水为动(形体);林青竹翠为静,五色交辉为动(光色);日出雾歇为静,猿鸟乱鸣为动;日落山暝为静,游鱼跃水为动(声响)。
2.“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这两句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
自从谢灵运以来,没有人能够欣赏它的妙处,而作者却能够从中发现无尽的乐趣,字里行间,含有与谢公比肩之意,表达了作者沉醉山水的愉悦之情和与古今知音共赏美景的得意之感。
作用:(1)内容上,是作者针对眼前的“山川之美”发出的感慨和展开的议论,突出了山水之景的奇绝,表达了作者期望与古今知音共赏美景的闲适自得之情。(2)结构上,总结全文并呼应开头,将写景、抒情、议论融为一体。
归纳探究
本文描绘了秀美的山川景色,并通过借古证今,强调了“山川之美,古来共谈”的观点,表达了作者沉醉山水的愉悦之情和与古今知音共赏美景的得意之感。
主题归纳
山川之美
动与静
山与水
晨与昏
起与伏
板书设计
3.结合《记承天寺夜游》的内容和写作背景,总结夜游的时间、人物及原因?
(1)时间: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
(2)人物:苏轼、张怀民
(3)原因:月色美;作者被贬,心情郁闷、孤独。
这短短的三句话,是描写月光的高度传神之笔。句中没有一个“月”字,却无处不见皎洁的月光。
4.“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三句是如何描写月色的?请作简要赏析。
(1)比喻修辞。作者用“积水空明”比喻庭院中月光的清澈透明;用“藻、荇交横”比喻月下美丽的竹柏倒影。作者不用普通的明喻,而以暗喻先声夺人,造成一种庭院积水的错觉,进而写清澈的水中交错着的藻和荇,把暗喻又推进了一层,使人感到水月莫辨,营造出一种空明澄澈、疏影摇曳、似真似幻的美妙境界。
(2)动静结合。“积水空明”给人一种静谧之感,“藻、荇交横”则具有水草摇曳的动态之美。整个意境静中有动,动中见其静,点染出一幅幽静又不乏灵动的月下美景图。
(3)正面描写和侧面烘托相结合。“积水空明”是就月光本身而形容,“藻、荇交横”则以竹柏倒影来烘托月光的皎洁。这两句,一正写,一侧写,二者结合,共同创造出一个冰清玉洁的透明世界。
这几句是写月光,也是写作者的心境,表现了作者醉情月景、超凡脱俗的“闲人”雅趣。
5.本文的主旨句是哪一句?其中包含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主旨句: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作者所表达的情感是微妙而复杂的,其中有贬谪的悲凉、赏月的欣喜,也有漫步的悠闲、人生的感慨。
归纳探究
本文写了作者夜至承天寺访张怀民,通过描写月光下庭院中的美景,创造了一种清幽宁静的意境,传达出作者复杂微妙的心境。
主题归纳
叙事:外出寻友
中庭赏月
写景:积水空明,
藻、荇交横
板书设计
抒情、议论:闲人
达观自得中
含惆怅悲凉
记承天寺
夜游
1.结构独具特色。
《答谢中书书》以感慨发端,奠定了全文写景抒情的基调,然后以清峻的笔触具体描绘了秀美的山川景色,最后以赞美和感慨收束全文。首尾呼应,融写景抒情、议论于一体,使文章主体部分更加鲜明突出。
写作特色
《记承天寺夜游》由事及景,由景生情,自始至终一气呵成。文章用自然流畅的语言,传达出作者复杂微妙的心境。
2.抓住景物特点进行描写,生动形象。
《答谢中书书》写山,突出“入云”,表现出山的高峻,给人以具体的形象感;写水,突出“清流见底” ,给人以空明澄澈之感。景物描写生动形象,勾勒出一幅山高水清的秀美图景。
《记承天寺夜游》运用侧面描写表现月光的皎洁。月光洒在庭院中,院子如一方清池般空明澄澈;竹柏的影子映在院中,就像水中纵横交错的水草。通过描写月光下的景物,烘托出月光的皎洁。
谢 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