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背影 课件(共37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14.背影 课件(共37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2.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5-07 20:30:4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7张PPT)
课文导入
有人说,母爱如水,父爱如山。父亲,好像从来都是不善表达的,即使他对你的爱有千斤重,也很难流露于言语之中。如果一位将爱隐忍于心的父亲,遇上了同样深沉的儿子,他们之间会如何传递爱与关心呢?今天我们就走进朱自清先生的《背影》一文,感受他笔下的父子情深。
14 背 影
八年级上
学习目标
1. 感知父亲形象,尤其是“背影”的形象,体会父子之间的深厚感情。
2.把握文中“我”的情感态度的变化,深入理解课文。
3. 思考课文为何以“背影”为中心,了解文章的叙事方式。
4.品味课文独具特色的语言。
作者介绍
朱自清(1898-1948),字佩弦,江苏扬州人,散文家、诗人、学者。其散文细腻清丽、意境隽永,于朴素中见真情。著有诗文集《踪迹》,散文集《背影》《欧游杂记》等。
背景材料
1917年,作者祖母去世,父亲朱鸿钧在徐州的公卖局局长职务也交卸了。文中的“祸不单行”指的就是这两件事。作者当时在北京大学读书,得知祖母去世,从北京赶到徐州与父亲一道回扬州奔丧。丧事完毕,父亲到南京找工作,作者回北京念书,父子两人同行至南京后在浦口车站惜别。
本文写于1925年,当时作者在清华大学任教。后作者曾自述:“我写《背影》,就因为文中所引的父亲的来信里那句话。当时读了父亲的信,真是泪如泉涌……”
基础知识
字音字形
交卸( )
蹒跚( )
赋闲( )
惦记( )
簌簌( )
琐屑( )
踌躇( )
迂腐( )
颓唐( )
举箸( )
xiè


chóu chú
pán shān
diàn
suǒ xiè

tuí
zhù
重点词语
【祸不单行】不幸的事接连发生。
【狼藉】乱七八糟的样子。【簌簌】纷纷落下的样子。
【惨淡】凄凉;萧条;不景气。
【赋闲】文中指失业在家。【踌躇】犹豫。
【迂】言行守旧,不合时宜。
【蹒跚】因为腿脚不灵便,走路缓慢、摇摆的样子。
【颓唐】衰颓败落。 【琐屑】细小而琐碎的事。
【触目伤怀】眼睛所见的都让人感伤。文中指看到家庭败落的情况心里感到悲伤。
【不能自已】不能控制自己的感情。已,停止。这里是“控制”的意思。 【箸】筷子。
初读课文
认真阅读课文,捕捉文中的关键句子、词语,记录疑难问题,将自主学习没有解决的问题记录下来,用于研读课文时解决。
1.划分文章层次,概括主要内容。
2.标记出有疑问的地方,在旁边批注问题。
划分层次
第一部分:(1)开篇点题,写“我”难忘父亲的“背影”。
第二部分:(2-6)回忆家中往事以及车站离别的情景,表达父亲的爱子之情。
第三部分:(7)泪光中再忆父亲的背影,抒发思念之情。
自主探究
1.这篇文章叙述的主要事件是什么?
两年前作者与父亲奔丧完毕,在浦口车站依依惜别的情景。
2.在送行过程中,父亲为儿子做了哪几件事?
(1)亲自送行 (2)照看行李
(3)讲定价钱 (4)送子上车
(5)选定座位 (6)叮嘱儿子
(7)嘱咐茶房 (8)为子买橘
3.从父亲的话语中你能感受到什么?(语言描写)
(1)事已如此,不必难过,好在天无绝人之路!
父亲经历了丧母之悲、失业之痛,却还在安慰“我”,鼓励“我”振作起来。这是坚强的父爱。
(2)不要紧,他们去不好!
父亲怕别人照顾不周,决定亲自送“我”。简洁朴实的话语充分体现了父亲对“我”的深切关怀。
(3)我买几个橘子去。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动。
一切准备妥当后,父亲还觉得没有尽够心意,要为“我”买橘子,还嘱咐“我”不要乱走动,可见父亲的爱多么无微不至。
(4)我走了,到那边来信。
惦念“我”路途是否平安,要等到“我”回到北京来信报平安才能放心。朴素的话语中饱含着父亲对“我”的牵挂和爱。
(5)进去吧,里边没人。
想要嘱托更多却不知从何说起,走了几步就回头,可见父亲心里对“我”充满不舍。这是这一种纠结、含蓄、隐身的父爱。
4.文中父亲这些细致入微的言行,哪一个细节最能打动你,为什么?
买橘子。“攀”“缩”“微倾”等一系列动词,简练而又细腻地写出了出父亲攀爬月台的艰难,生动形象地刻画了一个疼爱儿子、倾尽全力的慈父形象。
精读课文
分析讨论
1.题目叫“背影”,“背影”在文章中出现了几次?
(1)思背影——思念父亲
(2)望背影——望父买橘
(3)别背影——父子分别
(4)忆背影——别后怀念
四次
2.《背影》中作者流了几次泪?请分别指出。
(1)见父亲,睹家境,想祖母——悲哀的泪
(2)望父买橘,父子离别——感动的泪
(3)背影远去,依依惜别——惜别的泪
(4)再忆背影,别后思念——伤心的泪
四次
3.这四次背影和四次流泪,与文章主旨有什么联系?
艰难的步履,不辞辛劳、不怕麻烦地送“我”到车站,并为“我”买橘;“我”被这浓浓的父爱深深感动,流下了眼泪。有悲哀的泪、感动的泪、惜别的泪、伤心的泪,饱含着儿子对父亲的爱。这四次背影和四次流泪凝聚了父子深情。
“太聪明”在这里用的是反语,实际上是指“一点儿也不聪明”,因为“我”当时只知道批评父亲,却不能体谅父亲爱子的心情。这样写表现了作者对那时未能体会、理解父亲的深爱而悔恨、自责的心情。
4.“我那时真是聪明过分。”“那时真是太聪明了!”文中作者一再说自己“聪明过分”“太聪明”,他为什么这样说?
5.文章中,“我”对父亲情感态度有怎样的变化?这种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不理解、不接纳 理解、体谅 牵挂、担忧
不理解的表现:
①看到父亲送站时向脚夫讲价钱,觉得“他说话不大漂亮”。
②看到父亲嘱托茶房“好好照应我”,觉得他“迂”。
态度转变的原因:
一是父亲对“我”很体贴和关爱,让“我”感动;
二是“我”本来就对父亲怀有深情,因而车站送别时,父亲的行为让“我”的内心感到了强烈的震撼。
归纳探究
主题归纳
本文以背影为线索,追忆了几年前“我”和父亲在浦口车站分别的情景,生动地刻画了一个感人至深的慈父形象,表达了真挚深沉的父子之情,抒发了作者对父亲深深的思念之情。
写作特色
1.线索明晰,结构严谨。
背影在文中共出现了四次:开篇设疑,点出背影;望父买橘,刻画背影;父子分别,惜别背影;结尾思念,照应背影。作者以背影为线索,把各部分材料巧妙地组织起来,成功地表达了父子情深的主旨。同时照应了标题,使文章浑然一体。
2.在叙述和描写中抒情。
本文有着浓郁的抒情气氛,但作者并没有浓墨重彩地刻意渲染。本文所记的都是日常生活中细小的事情,但作者在叙述和描写中抓住了最能表现人物内心世界的语言、动作,用朴实的文字表达了父子间的深情。
板书设计
倾尽全力、无比呵护
细致入微、含蓄隐忍
不理解、不接纳
理解、体谅
牵挂、担忧
父亲
“我”
阅读感受
或许每一对父子、母女……都经历过由矛盾到和解的过程,也正是这种过程,让我们明白了爱不仅是责任、是付出,爱也是误解之后的体谅与接纳,是矛盾之后的妥协与包容。只有经历过并理解了这一过程,我们才能够真正成长为一个成熟的生命。
谢 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