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7《认识一袋空气》教学反思
7.《认识一袋空气》教学反思(1)
在这节课里,学生以足够的时间进行探究,加上小组成员间的相互探讨,培 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集体精神。科学探究活动首先在学生猜测的前提下,学生有 了自己的想法和看法,我强调要求学生自己通过实验验证才能说明问题,鼓励学 生通过动手实验,动脑、亲自实践、体验。提高学生科学探究的能力,这个环节 对学生而言,又多了个为什么,在看似不可能的事情后面,往往能找到问题的关 键,通过教师的提问,调动起学生的兴趣,再经过学生自己的实践,原来真的是 这样的,那么他们就比较容易找到答案的所在。本节课,情景创设部分利用小实验把空气不容易被学生们发现和掌握的性质 研究了出来,探究部分,让学生充分的动手研究,描述总结,在探究的过程中有 所提高。
7.《认识一袋空气》教学反思(2)
本节课要求学生运用前面所学的方法,对一袋空气进行初步的观察和描述,发展学生对气体的认知。一年级的学生对“空气”这个名词并不陌生,空气与生命息息相关,也是气体的典型代表。通过前6课的学习,学生已经慢慢开始关注我们周围的物体,能用一些方法和适当的词汇对物体进行观察和描述。聚焦板块是猜一猜,你摸到的是什么样的物体?通过游戏,让学生对摸到物体的主要特征进行描述,引出本节课的研究主题“空气”;探究板块是感受空气。通过提供生活中常见且有结构性的材料来引导学生开展自主探究活动,让学生在活动和交流中体验我们周围是存在空气的。空气虽然无法直接进行观察,但可借助其他物体感知到空气的存在。研讨板块是探究空气的特征。用保鲜袋收集一袋空气,学生用已有的方法对空气的特征进行观察和描述,培养学生认真观察、客观描述,运用观察到的现象作为证据支持自己的观点的能力。拓展板块关注“我们周围有空气,那水中是否有空气呢?”,让学生关注生活,引导学生课后继续研究空气存在于我们周围,空气是一种无颜色、无气味、无味道、透明、会流动、抓不住、摸不着的气体。对无法直接进行观察到的空气,可以借助其他物体,感知空气的存在。用已学的科学方法观察、描述空气的特征。对研究空气产生兴趣,能如实地记录和描述空气的特征,认识到空气与人的生活密切相关。
7.《认识一袋空气》教学反思(3)
无处不在的空气,在幼儿眼中蕴含着许多“小秘密”,而科学对于幼儿来讲,就是生活中好玩的事情,是他们觉得好奇的现象,是他们为之感兴趣的东西。幼儿天生就具有主动探索的精神,他们有无数的“是什么”和“为什么”的问题,这就是等待他们发现的“小秘密”。我们跟孩子一起去发现、去探索、去尝试、去判断,让孩子们成为活动的主人,老师给以启发和帮助,使幼儿在做中学,在玩中体验,在有趣的活动中,揭开身边的科学秘密,逐步养成科学的学习态度,让探索的乐趣存在在于他们的生活之中。
本次教学活动,我通过四个环节让幼儿一步一步的认识空气的特征、重要性及空气污染的情况和危害性。
第一个环节是让幼儿感知空气的存在及其特性,也是本次活动的重要环节。我为幼儿准备了丰富的材料,为幼儿进展探索活动提供了物质的根底,也激发了幼儿探索的欲望。让幼儿看看、摸摸、闻闻、尝尝空气从而了解空气是看不见,摸不着,没有颜色,没有气味,没有味道的气体。通过小实验《手绢湿了吗?》调动了幼儿的学习积极性,在活动中幼儿的争论非常剧烈,在做实验的过程中孩子们个个睁大了双眼,仔细观察,动脑思考。通过实验幼儿知道杯子中确实有空气。接着孩子们拿着保鲜袋去装空气和感受空气的流动,孩子们都在想哪里有空气呢?不过局部孩子对空气还是有一定的已有经历,很快就装到了空气,还有局部幼儿通过自己的观察、探索和老师的引导先后也都装到了空气,孩子们拿着装满空气的保鲜袋,脸上带着得意的笑容,同时也感受到空气到处都有,通过把气球里的空气放出来亲亲幼儿的脸蛋,让幼儿感受空气的流动。
第二个环节是让幼儿认识空气的作用,通过《吹泡泡》、《捏鼻子》两个游戏活动向幼儿展示空气的作用,使幼儿对空气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幼儿对《吹泡泡》游戏非常专注,入神,都带着神秘的眼神看着杯子中时大时小的泡泡,从而让幼儿感受空气在我们周围并且身体里也有,空气是我们的朋友,人、动物、植物都离不开空气。
第三个环节是让幼儿了解空气遭受污染的情况及其危害性,这是本次活动的一个难点,在这环节我是通过多媒体进展辅助教学攻破这一难点。第四个环节是游戏《 踩气球》,通过这一游戏使本次活动到达高潮,这次教学活动,我为幼儿营造了一个宽松、自由愉快的学习气氛,让幼儿自主探索,老师适时引导,整个活动教师角色较好的定位在观察、倾听、支持、合作、引导者上,以“发现”为主,以“活动”为主,以“鼓励”为主。在组织上既注重良好习惯的养成,又注重幼儿主动、合作、不怕困难、自信的学习态度,在这个活动中,我更多注重的是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本次教学活动的最大亮点是老师的提问非常积极、有效。
缺乏的是活动环节设计还不太紧凑,老师准备的材料还应该更仔细选择,在游戏《 踩气球》这一环节之前老师应向幼儿交代清楚,气球随时都会爆炸,请小朋友不必害怕。这样孩子的探索欲望可能会更强,游戏参与性会更高,教学效果会更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