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 各种各样的土壤 同步练习
一 、选择题
1.与土壤保水、保肥、通气、透水能力有关的主要因素是( )
A.土壤中三种颗粒的比例 B.土壤中三种颗粒的温度
C.土壤中砂粒的硬度 D.土壤中黏粒的黏性
2.蚯蚓在土壤中生活, 能松土,对这种现象的认识错误的是( )
A.增加土壤中的含氧量 B.有利于空气进入土壤
C.促进植物根的呼吸作用 D.使植物光合作用增强
3.关于土壤的结构,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土壤中矿物质颗粒小,土壤空隙就较小,土壤中水就少而空气较多
B.土壤中各成分发生变化,其结构还会在较长时期内保持不变
C.土壤的矿物质颗粒包括砂粒、粉砂粒、黏粒三种
D.土壤中含量最高的是矿物质颗粒, 它属于有机物
4.旱地作物如玉米等适宜在较干燥的旱地上生长,若种植在湿润的土壤中,则会因水分比例过大, 导
致植物根不能正常呼吸而腐烂, 俗称“烂根 ”。下列土壤中, 最适宜玉米生长的是( )
A.B.C.D.以上三者均可
5.某村民承包了一个鱼塘, 清理鱼塘时深挖出很多黏土,并想要用这些黏土整理成一块菜地, 要使蔬
菜生长良好,他首先应该采取的措施是( )
A.多浇水 B.少浇水
C.掺人适量的砂石 D.施化肥
6.种花用的瓦盆是用红黏土烧制的, 比一般塑料花盆和瓷花盆更有利于植物生长。这是因为 ( )
A. 瓦盆沙粒含量较少 B. 瓦盆保水性较好
C. 瓦盆具有很好的透气性 D. 塑料花盆和瓷花盆中的土壤不适合植物生长
7.在土壤的组成成分中,影响土壤结构的最重要的因素是( )
A.矿物质颗粒 B.各种生物 C.空气 D.水分
第 1 页(共 9 页)
8.如图所示为常见的土壤类型成分模型,该土壤非常适宜大部分植物的生长, 其中 B 表示的体积分数
所对应的物质是
A.水分 B.空气 C.矿物质 D.有机质
9.花生俗称“落花生 ”,是因为它开花受精后会迅速伸长并钻入土中,然后子房在土中发育成荚果。
因此, 适于花生栽种并能提高产量的土壤类型应该是( )
A.黏土类土壤 B.砂土类土壤 C.壤土类土壤 D.都可以
10.做土壤渗水实验时, 必须控制条件相同的是( )
①取用砂粒和黏粒的体积相同
②加入的水量一定要相同
③漏斗的形状要完全相同
④漏斗里放入的脱脂棉花要一样多
⑤锥形瓶的大小应完全相同
A. ①②③④⑤ B. ①②③④ C. ①②③⑤ D. ②③④⑤
二 、填空题
11.不同类型的土壤中, 适宜大部分植物生长的是 ,其矿物质颗粒、空气、水和有机
质等组成比例 ,土壤黏性 ,通气、透水、保水和保肥能力 。
12.根据表中土壤颗粒的分类情况, 回答问题:
第 2 页(共 9 页)
名称 直径(毫米)
砂粒 2.0~0.02
粉砂粒 0.02~0.002
黏粒 <0.002
(1)如图“桃蛋 ”是一种多肉植物, 它喜欢温暖、干燥、光照充足的环境:它耐旱性强, 适应疏松、 排水透气性能好的土壤生长。则种植“桃蛋”的土壤中应含有较多的 (选填“砂粒 ”、“粉
砂粒 ”或“黏粒”)。
(2)土壤根据矿物质颗粒、空气、水和有机质等的组成比例不同,可以分为砂土类、黏土类、壤土类
三种土壤类型。其中适合大部分植物生长的土壤类型是 。
13.某同学取四份土壤,在①②③三个花盆中放入较肥沃的土壤,花盆④中放人细砂石和碎石块,把长 势相近的同种植物分别移裁到盆中。然后将花盆①放在盛满水的水盆中,水面与土面相平。同时每天
给花盆①②④中的土壤浇等量的水, 花盆③中的土壤不浇水。请回答下列问题。
(1)从实验条件上看,①②的变量是 ;②③的变量是 ;
②④的变量是 。
(2)从实验结果上看, ①②对照,说明了 ;②③对照,说明
了 。
(3)请帮助该同学预测,哪一盆植物生长得最好? 并说明理
由:
。
(4)假定你看到一块有缝隙的巨石, 如果在几百年后, 你又能观察到它,你预计能看到什么现象?请
加以解释。
三 、实验探究题
14.某同学利用如图所示的三个装置探究土壤保水性。 a 中砂粒体积是 b 中的一半, c 中黏粒体积和 b
第 3 页(共 9 页)
中砂粒体积相同。在三个装置中分别倒入半杯水, 在相同的时间内渗出的水量如图所示(三个锥形瓶完
全一样)。请回答:
(1)若图中所示的渗水量有一个是错误的,那么最有可能错误的是 (填字母)。
A.a 装置 B.b 装置
C.c 装置 D.三个装置都没有错
(2)根据 的实验现象,可以验证砂粒的透水性比
黏粒强。
四 、解答题
15.读“理想土壤成分体积比例 ”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字母代表的土壤孔隙组成部分:
A
B
(2)四种组成部分中, (填字母)直接影响土壤肥力的形成和发展。
(3)该模型是哪种土壤类型 。
第 4 页(共 9 页)
4.2 各种各样的土壤 同步练习答案解析
一 、选择题
1.A
【解析】土壤是由固体物质、液体物质、气体物质混合组成的。固体物质包括土壤矿物质、有机质和 土壤生物,土壤矿物质部分是由大小不同的颗粒所组成,不同粒级颗粒在土壤中的比例称为土壤质地,
主要有砂粒、黏粒和粉砂粒三种,它们是影响土壤水、肥、气、热状况的重要因素。
土壤质一般分为沙土类土壤、壤土类土壤和黏土类土壤三种类型。黏土类土壤黏粒多, 保水、保肥性 能好, 但通气透水性弱; 沙土类土壤沙粒多, 通气性、透水性强, 但保水、保肥性能弱;壤土类土壤
三者比例适当, 兼有二者优点。由此可知土壤中三种颗粒的比率是主要因素。
故选 A.
2.D
【解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生物适应环境、影响环境, 从生物与环境的特点方面来解题。
生物必须适应环境才能生存,如沙漠上的植物必须耐旱才能生存。生物也能影响环境如蚯蚓改良土壤, 千里之堤毁于蚁穴, 植物的蒸腾作用可以增加空气湿度等。蚯蚓身体呈长圆柱形, 可以减少钻土的阻 力。体表有粘液,也能减少钻土时的阻力还能维持呼吸适应在黑暗的土壤里生活; 蚯蚓钻洞能使土壤 疏松, 蚯蚓排出物还能增加土壤肥力,表明生物能影响环境.因此蚯蚓生活在潮湿、疏松、富含有机 物的土壤中,而蚯蚓的活动又能改变土壤,提高土壤的肥力——这说明生物能适应一定的环境, 也能
影响环境, 但是植物光合作用是进行在植物叶绿体内,所以不能使植物光合作用增强。
故答案为: D
3.C
【解析】构成土壤的物质由固体、液体和气体三类、土壤的固体部分主要由矿物质颗粒和腐殖质组成, 其中矿物质颗粒占固体部分的 95%左右。土壤中的水分是植物生长的必要条件,土壤中的而空气是植物
的根河微生物生命活动所需要的氧气的来源;
A. 土壤中矿物质颗粒小,土壤空隙就较小, 土壤中水就少, 空气也少,A 错误;
B. 土壤中各成分发生变化,其结构有可能在短时间发生变化, B 错误;
C. 土壤的矿物质颗粒包括砂粒、粉砂粒、黏粒三种 ,C 正确;
D. 土壤中含量最高的是矿物质颗粒, 它属于无机物,D 错误;
第 5 页(共 9 页)
故答案为: C.
4.C
【解析】砂土类土壤:砂粒多、黏粒少、土壤颗粒较粗; 黏土类土壤: 黏粒、粉砂多、土壤颗粒较细; 壤土类土壤:砂粒、黏粒、粉砂大致等量,土壤质地较均匀。最有利于植物生长的土壤应当是黏性适
度,通气, 透水,保水、保肥能力强的土壤。
玉米适宜在干燥的旱地上生长, 则排除 B,而 A 水分太少,不适宜.
5.C
【解析】呼吸作用是细胞内的有机物在氧的参与下被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 同时释放出能量的过程。
呼吸作用的反应式: 有机物(储存能量)+氧气→二氧化碳+水+能量。
土壤疏松根可以吸收到更多的氧气, 从而促进根的呼吸, 根的生理活动旺盛,有利于跟对水分和无机 盐的吸收。黏土的黏着力太强, 不利于充足空气的进入, 掺入适量的砂石能使土壤疏松,有利于根的
呼吸作用。
故选 C。
6.C
7.A
8.D
【详解】
壤土类土壤是适合大部分植物生长的土壤,这种土壤固体部分(矿物质颗粒和腐殖质) 占土壤总体积 的 50%,其中有机质占固体部分的 1%-5%,水和空气各占 25%。这样既通气、透水,又保水,保肥, 能 为植物的生长提供充足的水分、空气和有机质。根据图中 B 所占的面积,可推知 B 表示的体积分数所
对应的物质是有机质。
故选 D。
9.B
【解析】砂土类土壤:砂粒多、黏粒少、土壤颗粒较粗; 黏土类土壤: 黏粒、粉砂多、土壤颗粒较细; 壤土类土壤:砂粒、黏粒、粉砂大致等量,土壤质地较均匀。最有利于植物生长的土壤应当是黏性适
度,通气, 透水,保水、保肥能力强的土壤。
砂土类土壤:砂粒多、黏粒少、土壤颗粒较粗, 土质疏松,有利于花生开花受精后迅速伸长钻入土中,
发育成荚果。因此, 适于花生栽种并能提高产量的土壤类型应该是砂土类土壤。
故答案为 B.
第 6 页(共 9 页)
10.B
【解析】1、土壤渗水实验中,对渗水有影响的因素有:土壤自身因素和一些外部因素;
2、此实验装置可以分为两部分, 漏斗部分为滤水装置。锥形瓶为接水装置。漏斗部分会对渗水有影响;
3、做土壤渗水实验时, 只能使土壤的种类不同,其余条件都要相同。
①取用砂粒和黏粒的体积相同, 不同体积会对渗水有影响,要控制相同,正确;
②加入的水量一定要相同,最后是根据渗出水的多少来比较土壤的渗水性的,所以水量要相同,正确; ③漏斗的形状要完全相同,漏斗形状的大小不同, 会使土壤与漏斗壁的接触面积不同, 会有影响,正
确;
④漏斗里放入的脱脂棉花要一样多, 棉花多少不同会影响渗水的实验, 正确;
⑤锥形瓶的大小应完全相同,锥形瓶是接水的装置,对渗水无影响,错误。
所以 B 选项正确,A.C、D 错误。
二 、填空题
11.壤土类土壤;合理; 适度;强
【解析】土壤可分为壤土、砂质土和黏质土这三类,壤土介于砂土和黏土之间,含沙量一般,保水和 透气性能一般。砂质土的含沙量较多,土壤颗粒大, 透气性和排水性能很强。黏质土的土壤颗粒细小,
土壤粘重, 保水性能良好,排水性和透气性能差。
不同类型的土壤中, 适宜大部分植物生长的是壤土类土壤,其矿物质颗粒、空气、水和有机质等组成
比例合理, 土壤黏性适度,通气、透水、保水和保肥能力强。
12.(1)砂粒
(2)壤土类
【解析】根据不同土壤的类型和适用的环境分析
(1)“桃蛋 ”耐旱性强, 适应疏松、排水透气性能好的土壤生长, 疏松、排水透气性能好是沙土类土
壤的特点, 因此该土壤中应含有较多的沙粒
(2)壤土类土壤质地介于黏土和砂土之间,兼有黏土和砂土的优点,通气透水、保水保温性能都较好,
耐旱耐涝, 抗逆性强,适种性广,所以适合大部分植物的生长。
故答案为(1)沙粒 (2)壤土类
13.(1)土壤中有无空气; 土壤中有无足够的水; 土壤的质地
(2)土壤中缺乏空气, 不利于植物生长; 土壤中的水分不足, 不利于植物生长.
第 7 页(共 9 页)
(3)②盆中的植物生长得最好。因为②盆有适于植物生长的 条件:充足的空气、适量的水分和植物
生长所需的各种物质
(4)这块巨石变小或变碎,因为随着流水或结冰以及自然生物的作用, 会使这一块 有缝隙的岩石逐
渐被风化掉,最终形成土壤。
【解析】对照实验是指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 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之外, 其他 条件都相同的实验。这个不同的条件就是实验变量,一个探究实验中只能有一个实验变量, 其他因素
均处于相同理想状态,这样便于排除因其他因素的存在而影响、干扰实验结果的可能。
(1)从实验条件上看:①②的变量是土壤中有无空气; ②③的变量是土壤中有无足够的水; ②④的变
量是土壤的质地。
(2)实验结果②盆植株生长最好, ①②④生长不好.通过①②说明了土壤中缺乏空气,不利于植物
生长;
通过②③比较说明了土壤中的水分不足, 不利于植物生长。
(3)实验结果②盆植株生长最好, 原因是②盆有适于植物生长的 条件: 充足的空气、适量的水分和
植物生长所需的各种物质。
(4)假定你看到一块有缝隙的巨石, 如果在几百年后,你又能观察到它,预计能看到什么现象:
这块巨石变小或变碎, 因为随着流水或结冰以及自然生物的作用, 会使这一块 有缝隙的岩石逐渐被
风化掉,最终形成土壤。
三 、实验探究题
14.(1)C
(2)相同时间 b 装置中渗出的水比 c 装置渗出的水多
【解析】如果土壤的空隙较大, 其通气性能和渗水性能较强, 在这样的土壤中水就不易保留,有机质
也容易流失。如果土壤的空隙很小, 其通气性能差,但其保水性能较强。
(1)三种土壤颗粒中, 砂粒的透水性最好,黏粒的透水性最差,粉砂粒的透水性居于两者之间。图中 所示的水未渗完,则相同时间内装置 c 的渗水量应少于前两者,图中所示与此不符,故错误。(2)透 水性越强, 则实验时渗水越快, 即可以根据相同时间 b 装置中渗出的水比 c 装置渗出的水多来验证砂
粒的透水性比黏粒的透水性强。
故答案为:(1)C;(2)相同时间 b 装置中渗出的水比 c 装置渗出的水多
第 8 页(共 9 页)
四 、解答题
15.(1)矿物质颗粒; 水
(2)B
(3)壤土类土壤
第 9 页(共 9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