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三1.1百家争鸣(共23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三1.1百家争鸣(共23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967.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民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5-11-20 11:11:2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23张PPT。有人建议将9月28日定为中国的圣诞节圣诞节耶 稣孔 子 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人(今山东曲阜)。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学的创始人。
孔子就是其中极为典型的代表人物之一。人物背景简介 (前551-前479年 )孔子专题一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第一节 百家争鸣“战国时期,
政治混乱才迫使那些思想者
不断反思社会的本质
以及人们在社会所应该承担的角色,
一些人试图找到能够恢复
政治和社会秩序的法则,
另一些人则想在社会之外,
找到属于个人的内心平静。”经济:政治:阶级:文化:生产力大发展,井田制崩溃分封制、宗法制崩溃,周王室衰微,诸侯展开争霸兼并战争新兴地主阶级崛起,“士”阶层活跃私学兴起 春秋战国时期是社会剧烈动荡的历史阶段,为什么在这样的时期会出现思想文化活跃的局面?认识:一定时期的文化是一定时期政治经济的产物 春秋战国,诸侯纷争,社会动荡,礼崩乐坏,社会各个阶层都遭受了严重的冲击,他们都从各自的立场和角度出发,对社会变革发表意见。 一、孔子和早期儒学(一)孔子社会政治思想“仁”“礼”教育思想(二)孟子“仁政”“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三)荀子学习的最高目标是把握“礼”“天行有常”“制天命而用之” 二、老庄的道家学说(一)老子“道”是世界的根本朴素的辩证法思想无为而治(二)庄子齐物超越功利去追求精神自由的倾向三、法家思想奖励耕战、实施严刑峻法实践:李悝商鞅理论:①法、术、势三派②道家思想韩非子(集大成者)集权观:加强君主集权 法治观:厉行赏罚,奖励耕战 改革观:“不期修古,不法常可”……认识论:①遵循客观规律行事;
②“参验法” 三、法家思想奖励耕战、实施严刑峻法韩非子(集大成者)集权观:加强君主集权 法治观:厉行赏罚,奖励耕战 改革观:“不期修古,不法常可”……认识论:①遵循客观规律行事;
②“参验法” 墨家:墨翟 “兼相爱、交相利” 主张: 非攻 尚贤 尚同
非乐 非命 节葬 节用特点 : ①提倡刻苦简朴的精神②具有苦干和自我牺牲的精神 ③讲求实际功利(实用)的精神 宗旨、核心思想:四、墨家的主张百家争鸣儒家道家法家墨家孔子孟子荀子老子庄子韩非子墨子 课堂小结思想教育文化成就天人关系礼的思想哲学政治思想齐物思想思想学说思想特点仁政学说 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成为中国思想文化取得显著进步的重要条件;诸子百家的思想影响了中国文明进步的进程,并在很大程度上共同构成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古为今用诸子百家的思想在今天大放异彩
儒家的“仁政”——“以德治国”
法家的法治思想——“依法治国”
孔子的教育思想——全民教育、素质教育、职业教育等
墨家的兼爱、非攻——平等博爱、热爱和平、反对战争认识:“把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紧密结合起来” 一次,高一(12)班班主任因公出差,由于时间较长,学校决定在你们班的任课老师中聘请一位代理班主任。 学以致用 校长考虑在孔子、老子和韩非三人中选一位能力突出的老师出任。为公平公正起见,校长决定在你们班进行民意调查。你作为这个班的学生,最希望谁出任?
你觉得他能胜任吗?请说明理由。民意调查孔子:加强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提倡文明礼仪,
教学方式上注重因材施教,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
韩非:加强班级的纪律建设,严格惩罚违纪现象和
违纪同学,奖励成绩优秀和对班级有功的同学;
老子:主张顺应自然,让学生的实行自治和自我管
理,用超功利的心态对待考试和成败,让违纪或不
爱学习的学生进行自我反思和悔悟。墨子孔子老子韩非子谢谢!谢谢!谢谢!子曰:“仁者爱人。”
子曰:“仁者先难而后获,可谓仁矣。”
—《论语·雍也》子曰:“克己复礼为仁……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论语·颜渊》让史料“说话”一注:仁人对难做的事,做在别人前面;有收获
的话,他得在别人后面,这可以说是仁了。注:克制自己,一切按照礼的要求去做,这就是仁。……不合礼的事不看,不合礼的话不听,不合礼的话不说,不合理的事不做。 你认为孔子所说的“礼”是什么呢?你觉得当时的统治者会采纳他的学说吗?为什么?名言赏析子曰:“有教无类。”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子曰:“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子曰:“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
注重人的全面发展(“六艺”)
注重“因材施教”(原文略)

连连看教学方法教学对象学习方法学习态度“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知之为知之
不知为不知温故而知新学而不思则罔
思而不学则怠什么是“道”?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道德经》第一章)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道德经》第四十二章)

老子说“道’老子认为“道”是世界的根本,可以解释宇宙万物,是一成不变的。看图说话请你给下面两幅漫画取一个题目,并就此谈谈你对老子哲学思想的认识。以柔克刚福兮祸之所倚,
祸兮福之所伏。小国寡民邻国相望,鸡犬
之声相闻,民至
老死不相往来。请你给下面两幅漫画取一个题目,并就此谈谈你对老子政治思想的认识。难点探究庄 子如何理解庄子的 “齐物”思想?天下莫大于秋毫之
末,而泰山为小。“齐物我,齐是非,齐大小,齐生死,齐贵贱”中“齐”该作何解释?你能讲讲“庄周梦蝶”的故事吗?这则故事反映了庄子的什么思想?案例分析庄周梦蝶韩非子材 料以法为本,法不阿贵。
世异则事异,事异则备变。
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圣人执要,四方来效。
——《韩非子》守株待兔请思考:韩非子《郑人买履》和《守株待免》的
故事分别反映了法家什么样的观点?案例分析郑人买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