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33张PPT。授课人:李瑞杰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除亚洲以外,在非洲的埃及、尼日利亚、欧洲的西班牙、意大利、拉丁美洲的古巴、委内瑞拉、巴西也有少量的分布。 美国的密西西比河下游,有大面积的稻田,但采用的是旱地直播技术。世界水稻分布图读图回答,亚洲季风水田农业主要的分布在哪些地区?主要分布在东亚、东南亚和南亚的季风气候区,以及东南亚的热带雨林气候区。一、季风水田农业—— 水稻种植业亚洲地形季风水田农业的主要区位条件:
高温多雨的气候,适宜水稻生长
地势低平,适宜水稻管理
人口稠密,劳动力丰富
人多地少,粮食需求量大这几幅景观图,能够反映出水稻种植业的什么特点?季风水田农业的主要特点:
小农经营(生产规模小)
单产高,商品率低
机械化和科技水平较低
水利工程量大中国——是世界重要的稻米生产国。 我国是世界上重要的稻米生产国和消费国。水稻播种面积占世界总面积的20%,仅次于印度 ;稻谷总产量占到世界总量的三分之一强,居世界第一位。 中国米饭日本饭团泰国咖喱炒饭袁隆平与杂交水稻西方世界称,杂交稻是“东方魔稻”。他的成果不仅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中国人的吃饭问题,而且也被认为是解决下个世纪世界性饥饿问题的法宝。国际上甚至把杂交稻当作中国继四大发明之后的第五大发明,誉为“第二次绿色革命”。优化设计P26例题1小试牛刀:练习:
读“水稻种植主要分
布区”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水稻分布区的名
称:A____,B______,
C____。
2.A、B、C三地均为__
__气候区,____资源丰
富。从地形上看,水稻田
多分布在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地区。
3.本地区____稠密、______丰富,为发展水稻种植业提供了有利条件。____是本地区人们喜爱的主要食粮。东亚东南亚南亚 季
风水热 河流中下游冲积平原三角洲人口劳动力稻米水稻分布区 读“水稻种植主要分
布区”图,回答下列问题。
4.亚洲水稻生产单产量高
但商品率低的原因是:
5.亚洲水稻种植业今后
的发展方向是:
适度扩大经营规模,提高机械化水平和科技水平,提高商品率。 精耕细作、耕种规模小、传统观念制约及经济水平制约趁热打铁:地理填充图册P23 能力训练二.商品谷物农业
主要分布地区:
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阿根廷、俄罗斯、乌
克兰等国(家庭经营)
我国东北、西北(国营)
主要作物:小麦、玉米等
商品率高是商品谷物农业的基本条件。
农业生产的生产量高,自身消费少,生产效率高,交通、市场条件好,商品率就高。
产量高,而自身消费量大,生产效率低,即使交通、市场条件好,商品率也不会很高。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阿根廷、俄罗斯、乌克兰等国第49页“读图思考”生产率高商品率高粮食需求少产量高第50页“案例3”
美国的商品谷物农业
图中信息:美国商品谷物农业的分布、四通八达的交通和便利的灌溉水源。春小麦冬小麦第50页“活动”
1.美国商品谷物农业的特点是:生产规模大、商品率高、机械化和科技水平高。
2.
产生这两种农业地域差异的主要原因是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劳动力条件和气候因素。气候条件不同,两种农业地域所生产的农产品品种不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和劳动力条件直接影响到生产的经营方式和商品率高低。 小结: 商品谷物农业的主要区位条件:
自然条件优越
交通运输便利
市场广阔
地广人稀
机械化水平高
农业科技先进
商品谷物农业的主要特点:
生产规模大
商品率高
机械化和科技水平高读图甲乙两国农业地域分布,回答下列问题。
6.图甲和图乙中表示的农业地域类型分别__________
__和________。
商品谷物农业 混合农业 读图甲乙两国农业地域分布,回答下列问题。
7.两种农业地域类型的共同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
____。
商品率高,机械化程度高 8.两种农业地域类型的农场一般多为____经营的,种植的作物中均有____。
9.甲图所示的国家有庞大先进的__________________,免费向所有农场提供最新科技成果。
10.乙图所示的国家,政府不遗余力地________,以促进农牧业的发展。家庭小麦农业科研和推广系统政策鼓励 读“美国主要农业带分布
图”,回答下列问题。
11.美国的商品谷物农业主
要分布在________。
12.图中A、B、C三区属于
小麦区的是___,属于玉米带
的是__。
13.这里发展农业的优势区位条件有:①自然条件优越,地势________,土壤________,水源____,气候____,降水____;②五大湖及密西西比河航运,加上发达的公路铁路网,提供了__________;③____广阔;④地广人稀;⑤______水平高;⑥________先进。中部平原ABC平坦开阔肥沃深厚充足温和丰富便利的交通市场机械化农业科技科目
地理
教材
必修二
备课组长
肖姣凤
授课教师
李瑞杰
备课日期
2015.4.13
上课周次
第八周、第十周
课题
第二节 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了解两种农业地域类型——季风水田农业和商品谷物农业。
理解季风水田农业和商品谷物农业的主要差异及它们的区位因素的差别。
过程与方法
通过对季风水田农业形成的区位因素的分析,训练读图分析能力。
分析亚洲水稻生产商品率低的原因,找出这些区位因素之间的因果关系,学会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情感态度
价值观
理解自然条件是人类生产活动的基础,制约着人类门业活动类型。
培养学生顺应自然、尊重客观规律的观念。
教学重点
理解两类农业地域类型的区位因素。
两种农业地域类型特点的归纳。
教学难点
理解两类农业地域类型的区位因素。
2.两种农业地域类型特点的归纳。
教学方法
讲授法、多媒体
课时总数
2课时
教学过程
(要有设计意图和师生活动)
第一课时
情景导入:教师播放短片《种植业与主食》,让学生观看。
【提问】短片当中都包含哪些内容?
学生回答,略。(由此引出本节课题:小麦、大米——农业——种植业)
师:农业,只要指种植业,教材上给我们介绍了两种种植业,一是季风水田,一是商品谷物,今天我们就来一起学习下季风水田农业。(广义和狭义之分)
【过渡】展示图片“水田种植与旱地种植”让学生说出区别。
播放图片“世界水稻分布图”,让学生说出主要的分布地区。
学生回答,略。(教师补充)
展示教材图3.11,让学生说出亚洲季风水田农业的主要分布大洲。
【提问】亚洲季风水田农业的形成都与哪些条件有关呢?(优势区位条件)
学生读图,讨论,回答,略。(从气候、地形、人口三方面分析)
师:高温多雨的气候适宜水稻生长,地势平坦,便于水田管理;人口稠密地区,劳动力丰富;人多地少,粮食需求量大,水稻单产高。(归纳)
【转折】具备这些条件的地区的水稻种植业有什么特点呢?
学生读图3.12,结合教材,回答。
师:中国是世界最大的稻米生产国,说到水稻就必须要提一下“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了,他研究出来的杂交水稻被西方世界称为“东方魔稻”。
【活动】阅读教材P49“阅读”部分,然后开始做优化设计上的例题。
教师设计“小试牛刀”、“趁热打铁”环节,让学生将所学知识内容运用到练习当中,加以巩固。
【探究】填充图册上的第二大题。
小结:以板书形式小结。
教学反思:本课时的不足之处在于对于季风水田农业种植的特点当中,没有深入的展开,让学生去讨论回答,从而使得本堂课的教学内容结束的有些早,如果能够通过学生自己的理解去深入回答这些特点,相信教学效果会更明显。本堂课教师采用了视频制作和短片播放的形式,前后照应,让学生能够更容易掌握本节所学知识,这是比较新的一个亮点。
第二课时
导入:在上一节课中我们学习了种植业当中的季风水田农业,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下另一种农业地域类型————商品谷物农业。
师:从“商品谷物农业”这一农业地域类型的名称来看,它生产出的粮食主要是作为商品出售的,种植的是谷物,那么这种农业地域类型主要以什么粮食作物为主呢?
学生结合教材内容读图3.14,回答问题。(读图思考可以一并完成)
商品谷物农业在世界上主要分布在哪些国家?
2.我国有这种农业地域类型吗?与其它国家有无差别?(商品粮基地)
3.这种农业地域类型形成的区位条件有哪些?
【过渡】教材上以美国的商品谷物农业给大家作了介绍,仔细阅读案例3,思考问题。
美国的商品谷物农业形成的区位条件有哪些?(从自然条件、社会条件着手)
这种农业地域类型的特点是什么?
与季风水田农业作比较,有什么差异?
学生分组,讨论,回答略。
师:产生这两种农业地域类型差异的主要因素是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劳动力条件和气候因素。气候条件不同,两种农业地域所产生的农产品品种不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和劳动力直接影响到生产的经营方式和商品率的高低。
小结:本节课我们学习了商品谷物农业这个重要的农业地域类型,分析了其区位条件及在世界的主要分布区,并以美国的商品谷物农业为例,与季风水田农业作了对比,了解了它们之间的差异,在不同的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下,就会形成不同的农业地域类型。
板书设计
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
季风
一、水田
农业
商品
谷物
农业
教后反思
本节内容属于案例分析教学,教学的主要目的不是让学生记住案例的内容,而是引导学生掌握案例分析的方法,获得案例中蕴藏的地理规律和地理原理。在教学中运用了大量的图片来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也设置了很多学生活动来活跃课堂气氛。
课件21张P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