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课 从郑和下西洋到闭关锁国(51张)

文档属性

名称 第23课 从郑和下西洋到闭关锁国(51张)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7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5-11-24 10:07:5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51张PPT。从郑和下西洋到闭关锁国这些邮票(1985年)分别反映了什么历史史实?郑和下西洋一 明朝开放外交
——郑和下西洋自主学习郑和下西洋西洋是指什么地方?一、郑和下西洋
明代把文莱以西,包括印度洋沿岸一带称为“西洋”。文莱北部郑和是什么人?郑和(1371—1435) 云南人,回族,本姓马,名三保。他家世代信奉伊斯兰教,祖父和父亲都曾朝拜过伊斯兰教圣地麦加,这使郑和从小就知道一些外洋的情况。明军平定云南时他被掳,成为燕王朱棣的太监。 马和身材魁梧,知识丰富,思维敏捷,出色地完成燕王委派他的使命,得到朱棣的器重靖难之役中,他多次立功。明成祖朱棣即位后,他被赐名郑和。1405年,受命第一次出使西洋。郑和下西洋的条件有哪些?经济条件: 明朝初期国力强盛客观
原因主观  原因郑和具备相当的政治、军事、航海、
外交方面的才能
郑和具有不畏艰难,勇于挑战的精神技术条件: 造船技术——宝船
     航海技术——罗盘和航海图
           季风和洋流
政治条件:政局稳定,政府支持自主学习郑和下西洋招贤令今大明王朝,社稷安定,国力雄厚,为宣扬大明国威,朕锐意通四夷。今求才负经纬,谦恭谨密之贤臣远下西洋,宣德化而柔远人,钦此!目的:宣扬国威,到西洋取宝郑和航海的经过1405--1433七下西洋28年
刘家港非洲东海岸红海沿岸占城暹罗锡兰渤尼越南泰国文莱北部斯里兰卡麦加路线:从刘家港出发,到达亚非三十多个国家,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和红海一带郑和航海途中会遇到哪些困难?巨大的风浪,恶劣的海上天气。
缺少淡水、食物等海上物资。在海上可能遇到来自敌对力
量的攻击(海盗等)。 郑和下西洋有什么历史意义和影响?郑和哥伦布航行的起始时间14051492VS航行的人数郑和哥伦布VS…………27800人…………88人 哥伦布航船的大小 郑和最大的宝船 哥伦布最大的旗舰
约150╳ 60米 约 25╳ 6米VS郑和哥伦布郑和下西洋与欧洲航海家远航比较表意义1:
郑和下西洋是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次数多时间早规模大范围广 材料二:郑和下西洋后,浡泥、满剌加、苏禄的国王和王后回访中国。苏禄国王率300多人访问中国,归国途中病逝于中国,即在中国安葬。意义2:郑和下西洋,促
加强中国与亚非各国的友
好往来和经济交流苏禄王墓马来西亚三保公庙 材料三:郑和下西洋过程中和下西洋后,明朝有许多人到南洋(即今东南亚)去做工和经商。意义3:郑和下西洋,促
进了南洋(东南亚)社会
经济的开发。结论 “郑和下西洋”体现了明朝初期的开放式的对外关系,体现了中国人民的智慧和勇敢。印尼三宝庙马六甲三宝庙三宝井马六甲华人朝拜郑和庙南京各界人士祭奠郑和郑和航海壁画郑和航海油画郑和与欧洲航海家具有什么精神呢?郑和精神是什么呢?百折不挠、积极进取、不畏艰难的探险精神。开放交流、勇于开拓、和平宽容、
自强不息、睦邻友好、献身祖国。明“辩”是非 正方:郑和下西洋利大于弊反方:郑和下西洋弊大于利要求:观点鲜明、论据有力
语言锋利、有针对性 利:历史意义1 2 3弊:不计经济效益;
造成大量手工匠逃亡等利大于弊 2005年就是纪念郑和下西洋( )周年,你会用什么样的方式来纪念郑和呢?
6004、影响: 郑和下西洋600 周年纪念活动 凤凰号重走“郑和路” 印尼郑和清真寺新落成 江苏太仓航海节(刘家港) 舟山“绿眉毛”号 拍摄《郑和下西洋》郑和群礁
郑和舰牛首山郑和墓,位于南京南郊牛首山麓,经修整后完全保留了原有的历史特征和穆斯林葬仪的习俗、规格与风貌,墓园下有28级台阶,象征郑和航海28年,每个平台7级台阶,象征他七下西洋,此外还建有碑亭和“南京郑和墓史料陈列馆”。南洋华侨传说,郑和葬在印度尼西亚爪哇三宝垄。 历史现象1793年,英国国王乔治三世派遣马戛尔尼使团来华,觐见乾隆皇帝,要求通商。双方互赠礼物英国赠给中国的礼物中国赠给英国国的礼物太阳系天体运行仪
航海望远镜
战舰模型等丝绸、宣纸、各种工艺品你从这两份礼物单的比较中能看出中英国有何差距?1600-1700年西方绘制的世界地图清朝乾隆时期绘制的世界地图西方 中国 从这些对比中,你能看出到了清朝中国的外交政策发生了怎样的变化?2. 闭关政策的主要表现有哪些? 3、清朝的闭关政策对我国有什么影响?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    1. 什么是闭关锁国政策?清朝为什么要闭关锁国?二、清朝保守外交——闭关锁国1、 什么是闭关政策
“闭关”原意关闭城门
这里的闭关政策指:
并非完全断绝往来
表现在对贸易进行严格限制上乾隆:“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藉外夷货物以通有无,特因天朝所产茶叶、瓷器、丝斤为西洋各国及尔国必需之物,是以加恩体恤,在澳门开设洋行,俾得日用有资,并沾余润。” 清朝政府实行闭关政策的原因    1、经济上没有迫切需要。 清朝统治者坚持“以农为本,重农抑商”的政策。 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稳定使人们无需同外界进行太多的交往。清朝统治者自以为大清国物产丰富,物品应有尽有,根本不需要与其他国家接触。
2、为了维护清王朝的统治。 由于满清贵族与人民群众之间存在着尖锐的矛盾与斗争,满清统治者便企图通过“闭关”的办法将国内的汉人与外界隔绝,以防止外国人支持汉人形成反清力量。 同时,明朝中期以后,日本倭寇侵扰我国东南沿海和西方殖民者向东方的殖民扩张,也是清朝统治者实行“闭关锁国政策”的客观原因 具体表现 1、限定通商口岸
顺治(澳门) 康熙(澳门 漳州 宁波 云台山) 乾隆(广东广州) 2、对进出口货物进行种类限制,严格控制出海船只载重量,提高关税,抑制出口。 3、严禁人民进行出海贸易,实行行商制度,垄断对外贸易, 监视外国商人。 清朝的闭关政策对我国有什么影响?   正面:对西方殖民者的侵略起过一定的抵御作用。弊大于利反面:限制了我国对外贸易和航海事业的发展,阻碍了中外文化的交流,进一步导致闭塞、停滞、倒退,使中国更加远离世界发展的潮流(西方先进的科学知识和生产技术等)清政府的闭关锁国政策实行了近200年。数据比较 明朝以前,中国是当时世界经济、科学最发达的国家。但是,到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时为止,中国人均粮食仅有二百公斤左右,美国已接近一千公斤;中国年产铁约二万吨,不及法国的1/10,不及英国的1/40。中国的造船和航海业长期以来一直领先于世界,在清代也迅速衰落下去。往日出没于东南亚海面的中国船队,随之销声匿迹,为西方国家的船队所取代。中国的科学技术,在明朝中后期与西方相比仍互有长短,但到1840年已全面落后于西方了。闭关锁国的恶果清朝 闭关锁国封闭落后谈古论今明朝郑和下西洋开放促进发展和交流通过两个朝代不同外交政策的对比,给我们当今的中国带来那些启示呢?谈古论今 无论是国家、民族、社会还是个人集体,要发展要进步,首先必须具备一种开放的态度,要有一种进取的精神。 1405年,明成祖派郑和组建一支前所未有的庞大船队,驶向埋伏巨大风险的茫茫大海,中国踏上了解世界的征程,世界就此开始认识一个全面的中国。七下西洋,展现了大明国力的强盛,见证了航海造船技术的高超;七下西洋,船队广泛友好的交往异邦,他们送去了中国的丝绸茶叶瓷器,迎来了外国的使臣,建立了贸易网与外交关系。然而在这令世界震惊辉煌之下,也掩藏着深深的遗憾!郑和下西洋的盛举没有带来正面的经济效益,明王朝国库亏空,下西洋的伟大航海史诗就此嘎然而止。 从清王朝开始,中国封建统治者把目光由茫茫大海转向内陆,进而实行闭关锁国政策,在防范了外来势力侵略的同时,也断绝了中国对外学习先进文化的途径,中国由海上强国向内陆化发展。近代以后,中国早已经落伍于世界,西方殖民者凭借坚船利炮在中国横冲直撞,中华民族历史上被刻上永久的耻辱。600多年前的辉煌,600多年遗憾,巨大的反差让人深思!开放与包容,锐意探索与和平铸造国运昌盛之道!相反,自我封闭、夜郎自大则会断送民族生机!
今天的我们比过去任何时代都更加深刻地认识到郑和的伟大,我们纪念他开拓创新、扬帆万里睦邻友好的精神,而我们明天的发展,就要向他一样避风斩浪、勇往直前,再创中华民族的辉煌!小结 郑和下西洋壮举:规模大 时间长 次数多 时间早 航程远
作用:加强中国和亚非各国的友好往来和经济交流 促进了南洋地区社会经济发展闭关锁国原因:经济自足 害怕反清势力渗透 影响:积极方面:防御侵略
消极方面:限制发展,阻碍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