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向和风速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风可以通过自然界中事物的变化来感知,可以用风向和风速来描述。
过程与方法:
自制建议风向标和小风旗。用自制的风向标和小风旗测量风向和风速,并使用适当的方法纪录观察结果。
情感、态度、价值观:
感受到使用简单工具能对天气观察活动提供很大的帮助。进一步提高观察天气现象的兴趣和好奇心。
教学重点
能描述风向和风速
教学难点
用自制的风向标和小风旗测量风向和风速,并使用适当的方法纪录观察结果。
教学准备
分组材料:制作风向标的材料;制作小风旗的材料。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你们觉得风是什么?能听到,看到风吗?能用能想到的描述风的词语来描述风吗?
二、探究内容:
(一)风向和风向标
1.出示风向图,简单介绍
简单介绍,风向是指风吹来的方向,可以用八个方位来描述风向。
2.你能通过风水动旗面的情况来辨别风向吗?简单练习。
小结:风向可以用风向标来测量,风向标的箭头指向的是风吹来的方向。
3.制作风向标,并测量风向
(1)出示自制风向标。介绍制作方法
(2)小组讨论:风向标的使用方法
(3)问:我们如何将风向结果添加到当天的天气日历上呢?
(4)我们还可以用哪些方法确定方位和测量风向?
(二)风速和风速等级
1.问:风向可以用风向标进行测量,那么风速也可以测量吗?
2.介绍科学家利用风速仪测量风速,熟悉“蒲福风力等级”表。我们制作小风旗来测量。
3.分组制作小风旗,研究使用方法
(三)实地观察
1.测量风向和风速
2.记录到天气日历中
课件22张PPT。风向和风速风是怎么形成的?风是空气的水平运动风是从高气压区流向低气压区天气预报时,主要要报告风的哪些要素?
为什么要报告这些呢?思考:天气预报
今天阴有小雨,局部有雾
明天阴转多云后天多云到阴
明天早晨最低温度:
沿海地区:14-16度??
其它地区:12-14度
明天白天最高温度:20-22度
沿海海面:东北风6级阵风7-8级??????风的两要素:风向和风速东北风6级阵风7-8级1.风向是指风_____的方向,常用___种风向,符号用_________ 表示,用_________来测量。吹来8一短线段风向标2.风速是指___________ .常用单位有___、____等,常用____表示。单位时间内空气流动的距离米/秒千米/时风级你能行!风的两个基本要素:1.风向:风向是指风吹来的方向。符号如:东风 o——单位时间内空气流动的距离。度量单位:米/秒、千米/时测量工具:风向标测量工具:风速仪2.风速:常用:风级表示(1)在日常生活中,还有哪些方法可以判断风向?(2)在日常生活中,还有哪些方法可以判断风级?讨论:看课本上的风级图,比比记忆力!比一比:谁的记忆、观察力最棒!零级无风炊烟上一级软风烟稍斜二级轻风吹脸面三级微风红旗展四级和风纸片飞五级清风水起波六级强风举伞难七级疾风步难行八级大风树枝断九级烈风瓦片飞十级狂风树根拔十一级暴风陆罕见十二级台风浪滔天风级歌材料一、2009年第14号台风云娜于8月12日20时在浙江省温岭市石塘镇登陆.截至16日12时的统计,今年第14号台风云娜已在浙江造成164人不幸遇难,失踪24人,受灾人口达1299万人,直接经济损失达181.28亿元。材料二、“伊万”飓风横扫中美洲,
已经造成68人死亡。1、某人面向北方站着,风从他的背面吹来,则此风为 ______风。2、纸片往南飞,此时的风向为_____风。3、周一升旗时,五星红旗能展开飘扬,此时的风力为_____级。课堂小练习4、在有风速为3米/秒的东风的
情况下,某同学以3米/秒的速度
向西跑,他的感觉是风速是_______。南北30米/秒风力发电帆船帆船比赛——一种体育运动纸飞机实验观察纸飞机的机头和尾翼的指向 根据纸飞机的指向,说说气象观测中,风向是风向标的箭头指向还是箭尾指向? 思考:风向标和风速仪风向是由风向标的箭头指向的 风向是风吹来的方向 关于风的谚语
风是流动着的大气,大气就是我们俗称的空气。风有从北方来的,有从南方来的,也有从别的方向来的。因为各方面的地理属性不一致,所以不同来历的风有它多样的特性。有冷风,也有热风;有干风,也有湿风。沙漠吹来的风,挟带着沙尘;海面来的风,就含有更多的水汽。因此,我们在不同的风里面,就有不同的感觉,可以看到不同的天空景象。更进一步的,如果两种不同的风碰头,就极易发生冲突,这时就可以看到天气突变的现象。 风是最容易觉察的现象,所以关于风的谚语很多。
* 春东风,雨祖宗。(江苏常州)* 春东风,雨潺潺。(广东)
这两句谚语的意思是:春天吹东风,是坏天气的前兆。这是因为,一方面春天地面强有力地增暖。另一方面暖空气逐渐活跃,大陆上气压逐渐降低,反气旋东移入海。在反气旋的尾部就会出现东风。这些东风流到比较暖的陆地上,就造成了下暖上冷的现象。这时空气层是不稳定的,易发生上升对流运动,所以极有可能产生降水。
* 一日东风三日雨;三日东风一场空。(广西贵县)* 一日东风三日雨;三日东风九日睛。(湖北武昌)* 一日东风三日雨;三日东风无米煮。(广西)
“无米煮”是因天旱无雨的结果。气旋是自西向东移动的,它的前部是东风,但吹了不久,因为气旋前进的关系,就转成别的风向了。所以东风只吹一日,或者不到一日,就转了风向,表示是气旋要逼近的现象,所以可能下三天雨。如果东风连吹三日而不歇,表示西方没有气旋逼近,所以本地方没有雨。
* 夜晚东风掀,明日好晴天。(河北沧县)* 晚间起东风,明朝太阳红彤彤。(江苏无锡)
反气旋中心在本地以北而向东移动的时候,本地区就吹东风。一般反气旋里天气是晴明的,所以,这种东风又是晴天之兆。这两句话在内陆的冬季是比较有效的。如果在夏天吹东风,表示在东南季风的前锋,那么下雨的机会就多了。但是东风掀了,是否好晴天,不一定以夜晚为条件。
* 五月东风暴雨繁,大水浸菜园。(广东)
沿海地区夏季吹南风是正常的天气,如果夏季吹起东风来,就说明南海里有热带低气压或者台风。这时,由于沿海地区距离低气压和台风较近,受它们边缘的影响,将要下雨。
* 夏至东南风,必定收洼坑。(安徽)* 夏至东南第一风,不种潮田命里穷。(上海)* 夏至风刮佛爷面,有粮不贱。(湖北武昌)
“收洼坑”,就是低地丰收之意。“潮田”就是低洼的田。佛爷是面南而坐的,那么“风刮佛爷面”指的是南风。 长江下游,夏至正是梅雨季节,这时的天气,要风向变化多端,才是多雨的锋面天气。反之,如果东南风稳定的吹着,就会干燥。这样,只有低田才能丰收,高田恐怕有旱灾之虞。
* 夏至东风摇,麦子坐水牢。(山东烟台)
在长江流域,夏至东南风盛行,天气就会变得干燥。但是,如果在华北的夏至时节,有东南风吹到,表示东南海洋来的季风已到了华北。同时,在初夏时期,北方来的冷空气,到达这个纬度上的机会还是不少的,所以极易发展成不连续的锋面而下雨,以致麦子就要坐在水牢里了。
* 雨后生东风,未来雨更凶。(湖北武昌)* 雨后东南风,三天不落空。(湖北阳新)
气旋前部是东风活动的场所,雨后再刮东风表示有第二、第三个气旋到来,所以还要继续下雨。
* 发东风,淹水起;发西风,淹水止。(广西贵县)* 东风下雨,西风晴。(广西郁林)* 不刮东风天不下,不刮西风天不晴。(湖北)* 西风吹得稳,天气晴得准。(湖北黄梅县)
东风来自海洋,或为气旋前部之风,故多雨。西风来自内陆,或为气旋后部之风,故雨止。西风是晴天的先兆,西方国家里也有这样的说法:“风从西方来,大家都快活”。
* 早刮东风不雨,涝刮西风不睛。(山西临汾、江苏江阴、河南篙县)* 旱了东风不下雨,涝了西风刮不晴。(江苏无锡)
久晴成早表明气层极其稳定而干燥,在东风初到之时,尚不可能打破这种稳定局面而有雨降。相反,久雨成涝表明气层极其不稳定而潮湿,西风初到之时,还不可能使大气层稳定使降水终止。
* 东括西扯,有雨不过夜。(广西郁林)* 东拉西扯,下雨要半月。(湖北武昌)
“东括西扯”、“东拉西扯”,都是风向变化不定的一种现象,风力非常微弱,这是高气压中心的天气。在高气压区域,尤其在高气压的中心,风一般是下沉的。下沉风是比较干热的风,所以天气晴好,即使因其它局地原因而下雨,雨也是下不多的。
* 早西晚东风,晒煞老长工。(浙江萧山)* 早西晚东风,晒死老虾公。(浙江义乌、江苏常热、上海)* 朝西晓东风,土干田难种。(江苏无锡)* 早西南,夜东南,好天。(上海)
这几句谚语流行于东南沿海,是海陆风相互交替的现象。早晨,陆上温度低于海洋,陆上气压高于海洋,使陆上空气流向海洋,呈现西风。但是,白天因为太阳照射得厉害,陆上气温升高很快,特别是到了午后、傍晚,气温比海上高,海洋上的气压也高于大陆,使空气从海洋吹向大陆,呈现东风。“早西”指早晨从陆上吹来的陆风(西风);“晚东”指傍晚从海上吹来的海风(东风)。这种现象完全是沿海地区每天正常的风向变化,它只有在晴天气才明显出现。
* 西风夜静。(江苏南京、山东临淄、河北)* 恶风尽日没。(《田家五行》论风)* 强风怕日落。(江苏无锡)
除赤道以外,高空基本上都是西风。而且越是晴天,高空西风越盛行。在高气压之下,地面很热,白昼对流盛行,地面气流上升,同时高空气流下沉。由于高空气流是自西向东流动的,它下了地面,由于它的惯性作用,仍旧维持它的原来的西风方向,这样在地面上白昼就盛行着西风。可是到了夜间,因为天空无云,地面冷却的缘故,地面气层凝着不动,所以风力极小,成了白昼西风夜间静的现象。 恶风指大风,后两句话的意思是大风在落日时就静止。这种风的来历,和"西风夜静"相同。
* 昼息不如夜静。(江苏苏州)
在晴好天气下,白天阳光强烈,对流盛行,风力经常很大;到了夜间,因为天空无云,地面冷却很快,地面空气变冷,凝着少动,使风力很小。所以白天风大,未必是天气变化之兆,只要夜间无风,天气就不会起变化。就怕白天没有风而夜间风大,那就表示有外来的风暴来临,天气要起变化了。
* 夏至西南,十八天水来冲。(安徽怀远)* 夏至打西南,高山变龙潭。(湖北黄岩)* 夏至西南没小桥。(江苏苏州)* 梅里西南,时里潭潭。(《农政全书》)* 夏至起西南,时里雨潭潭。(江苏元锡、湖北黄岩)
夏至在阳历六月二十二日,长江流域正是梅雨季节。梅雨怎样形成的呢?据研究的结果:因为春末夏初,北冰洋解冻,寒流挟冰南下,于是日本海和它北面的鄂霍次克海,特别寒冷,鄂霍次克海上的冷空气就堆积成一个高气压,我国东部位于高气压的西南,因此盛行着东北风。达时候,如果有热带洋面来的西南风吹到,那就极易在长江流域形成锋面,发展出气旋而致下雨。加上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非常稳定,所以这个锋面上的气旋源源产生,发生绵绵不断的降水。按此,夏至时期的西南风,是组成梅雨锋上气旋的一个条件;西南风来了,大雨就到。但是要注意的,仅有西南风而没有东北风,就没有锋面出现,所以未必会下大雨。
* 六月西,水凄凄。(山东栖霞)
阳历七月吹西风,表示东南季风的势力不能独霸长江。西风或西北风或西南风,和东南风或东北风之间的锋面处在华东地区,故华东地区多雨。
* 七月西风祸。(广东)* 七月西风吹过午,大水浸灶肚。(广东)* 七月西风入夜雨,八月西风不过三。(广东)
农历七、八月即盛夏季节,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的位置已经移到30°N以北,南海经常有赤道辐合带活动,这时广东一般是吹东到东南风,如果吹西风或西南风,就很可能是台风槽的影响,将会带来一场较大的台风雨。
* 六月里北风当时雨。(山东)* 六月北风当时雨,好似亲娘见闺女。(江苏常熟)
阳历七月的时候,华东地区吹有北风,表示锋面可能在这里,所以下雨。即使没有锋面,北来的冷风和七月的热地面接触,气层极不稳定,极易发生对流作用。即使没有气旋降水,也至少要有对流性阵雨。
* 紧南不过三。(广西贵县)* 南风不过三,过三必连阴。(江苏太仓)* 南风若过三,不是下雨就朗天。(河北威县)
南风持久是天气变化的前兆,如果南风连吹三日而仍强盛,气压必定降低很快,于是南北间气压就有很大差异,好像江河的水位,上下流水压差大了,北方气流自然要奔腾南下,遂使天气发生重大变化。
* 南风不受北风欺。(河北沧县)* 南风一冲北风一送。(湖北阳新)* 南风吹到底,北风来还礼。(湖北)* 南风吹吹,北风追追。(湖北)* 南风尾,北风头。(《田家五行》论风)
意思是说:吹了南风,又来北风,天气必定发生突变。这是标淮的冷锋上的现象。
* 南风不过午,过午连夜吼。(内蒙古呼和浩特)* 南风不过晌,过晌听风响。(河北井隆)
这两句谚语的流行地区的纬度已在北纬38度以上,南风出现的频率比较小,所以很难连续吹半天的南风。但如果有气旋(通释1)到来,受其中心的吸引,在它的南半部,南风很可能持久,连吹半天以至一两天都有可能。所以说:“南风不过午,过午连夜吼”。
* 十二月南风,现报。(福建福清平潭《农家渔户丛谚》)* 冬南风迎(雨),北风送。(广东)* 腊月南风半夜雪。(广东)* 冬天南风三日雪。(江苏无锡、常熟)* 一日南风,三日关门(冬天)。(福建福清平潭《农家渔户丛谚》)
这几句谚语流行在我国南方的冬天,此地盛行北风,有时北风相对减弱,南风向北伸张,于是,在大陆上出现锋面活动,因此产生阴雨天气。
* 西风不过酉,过酉连夜吼。(江苏常州)
酉时就是下午七时至八时的时间,在晴明天气,西风到夜就静止。假使日间的西风,到夜还不息,足见这西风不是在晴天因空气对流而产生的高空下沉的西风,而是西方高压中心来的西北风。这是由于平面上气压有高低不同而起的风,所以不可能马上静止下来。
* 恶风必有恶雨。(江苏常熟)* 风是雨头。(江苏无锡)
所谓“恶风”、“恶雨”就是大风、大雨的意思。风大,表示空气有移动,空气有大速度的移动,天气就易发生变化而下雨。至于为什么空气移动就下雨呢?这是因为空气移动了,生成锋面和气旋的机会就多的缘故。另外,在春夏季节,大风很可能是气旋、锋面及台风过境的前兆,因而有“恶风必有恶雨”及“风是雨头”的说法。
* 秋雨连绵西北风。(安徽)
这话的意思是:秋季吹西北风,就连天下雨。秋季,在热天之后,华东、华南的地面还是很热的,西北风吹来,因为受地面的加热,极易发生对流,而造成阵雨。
* 拍北风,下午日。(广西贵县)
“拍北风”指来势猛烈的北风,因为它来势急促,当地原有的不同性质的气团被它一扫而空,只剩下干燥的北方气团,由于气团很干燥,少有云层出现,即使有云,也是分散的小块的云,所以半天后,太阳光是很好的。
* 立夏斩风头。(河北威县)
到了夏天,风力就没有春天那样大。这是就平均状态而言的。因为夏天南北之间气压差特别小,所以风力也小。但是在特殊情况下,像雷雨天气、台风天气的风力也可非常大,不过这种大风,一下子就过去的。
* 关门风,开门住;开门不住,过晌午。(各地通行)
在正常的天气情况下,夜间不常有大风。如果有大风,必定是由于风暴的到来。风吹到何时为止,要看风暴的强弱行动而定,所以在使用这句谚语时要具体分析。
* 开门风,闭门雨。(山东临淄)
早上刚开门,就有大风吹来,表示天气不正常,很可能是有风暴来了,所以大约到闭门时就下雨。
* 清明刮了坟头土,哩哩啦啦四十五。(河北威县)?
清明在阳历四月五日,这个时节,北方还冷,南方已热,南北温差大,气压梯度也大,所以风经常是很大的。南北气流的冲突就多发生,因此气旋频繁,雨天较多。
* 西风起虫,东风杀虫。(广西贵县)
这是流行在稻田农作物区域的谚语。大概在八月下旬九月上旬,如吹西风,则天气干燥,水稻叶和已抽出的穗,蒸发极快,受有螟害的水稻,就很快地变白而死亡了(因为螟虫早已把稻茎咬伤,自下向上的水分运输不畅);如吹东风,或天气阴湿,则受螟害的穗因为蒸发滞缓而还能生活,并不变白,即使变白,也极轻。所以这句话的意思实际是西风之下,虫害见;东风之下,虫害不见。事实上,虫害发生的基因早已存在。
* 春风踏脚报。(《田家五行》论风)
踏脚报就是多变的意思。春季是一年之内气旋最多的时季,故风来雨就下。
* 风急雨落,人急客作。(《田家五行》论风)?
风大,表示气流的移动急促。吹到本地的空气可能是自很远的地方而来的,它的性质,如温度湿度等等,必定和本地原来的空气不同,所以极易发生锋面和气旋。即使不发生锋面,因为气流的性质和本地的空气不和谐,加以风速很大,所以很容易发生对流或涡动而把水蒸汽带上去,凝成云雨。
* 春南夏北,有风必雨。(《田家五行》论风)?* 春东(南)夏西(北),骑马送蓑衣。(江苏无锡)* 春南夏北,等不到天黑。(湖北)
北方的春季,冷气团还没退完,如果南风吹来,南风湿重温高,重量比冷气团轻,所以爬上冷气团。把它的丰富的水蒸汽带上去,行云致雨。 北方夏天的地面也是很热的,这时如果有北面的冷空气团到来,就发生上冷下热不稳定的情况,下面湿热空气上升而凝成云雨。这样造成的雨是一阵一阵的,或许还有雷电交加的现象。这种北来的风,如果和本地原有的热湿空气问造成了锋面,雨就更大更久了。
* 春南夏北,毛水磨墨。(福建福清平潭《农家渔户丛谚》,广东)
春天吹南风,夏天吹北风,天气无雨。这话在表面看来,似乎和上句是矛盾的。实际上,因为所在地方的不同,而有这不同的结论。从原理上讲,正好相互联系而统一。福清在福建的东南沿海,处在副热带地区。在一年之间,锋面带大致在四五月(阳历)间经过此地。这时候的风向南北不定,所以雨量多。如果这时南风太强了,锋面带就提早推动到北方去,那末,这儿完全在暖气团之下。南风虽然有很多水汽,但是层结稳定,没有上升运动,所以不可能有云雨。同时,因为锋面带移到北面,所以长江流域反而多雨。这就是前句所指“春南夏北,有风必雨”的现象。由此看来,同在南风之下,长江流域之所以多雨,正是因为南方的不下雨。 夏天,西太平洋副高向北移动,同时向大陆伸入。闽粤正处于它的南部,东北风盛行。这种气流带有下沉运动,层结稳定,湿度极小,所以没有云雨。世界上,有这种东北风长期控制的地方,像非洲北部,就成了沙漠。这里的偏北气流与高纬度吹来的偏北气流性质是不同的,因而发生的天气也不相同。
* 上风皇,下风隘;无蓑衣,莫外出。(《田家五行》论风)
风来的方向,天空清朗;但是风去的方向,浓云密蔽。这是天要下雨的情况。在低气压里,风从四方向低压中心汇合,空气上升,把水蒸汽带了上去,故有浓云密雨要到。
* 西南转西北,搓绳来绊屋。(《田家五行》论风)* 南风吹得大,转了北风就要下。(湖北)* 西南转西北,风暴等不得。(湖北)* 南转北落得哭。(浙江义乌)* 南洋转北洋,大雨淹屋梁。(湖北孝感)
所谓“南洋转北洋”就是指南风转为北风。 这是气旋里冷锋上的现象。冷锋前面盛行温高湿重的热带气团,自西南方向吹来。锋前的气压梯度小,风力和缓。冷锋后面来的是干冷的极地气团,自西北方向吹来。气压梯度大,风力非常强。同时大雨如注,雷电交加。
* 春南过三,转北即暴。(浙江义乌)
春季,由于大陆受太阳照射,增暖很快。此时,若是南风已经历三日,南方的气压降低很多,因此使南北间气压梯度增大,北方的冷空气自然要南下。当冷空气经过南方温暖陆面或洋面时,空气层就出现上冷下暖的不稳定层结,易发生上升运动,将下层的水汽带入高空凝结致雨,有时可达暴雨的强度。 其次,这是冷锋过境时所表现的天气现象。
* 半夜五更西,明天拔树枝。(《田家五行》论风)* 大风见星光,来朝风更狂。(湖北黄冈)* 晚间起风,天有变。(广东)* 晚间风大,白天风小,天将雨。(广东)
如果天气晴明,半夜不应该有风。现在半夜起风,表示将有很强的天气系统到来,例如,寒潮南下、有气旋或台风过境。
* 飘风不终朝。(老子《道德经》)
飘风是小风的意思,这种风力的气压梯度极小,类似于高气压中心的情况。气压梯度既然不大,风也吹不久。
* 无事七八九,莫向江中走。(福建福清平潭《农家渔户丛谚》)
因为阴历七八九月,正是台风盛行之期,江里风浪很大,所以没有要事,不去江中为是。
* 风台毛东南,仍旧作未晴;风台毛西北,作了毛得落。 (福建福清平潭《农家渔户丛谚》)
“风台”就指台风,“毛”是不的意思。台风尾部的风是东南风,如果台风已到,还没吹东南风,表示尾部未到,雨天不止。“毛得落”是不得落雨的意思。台风前哨的风从西北来,如果西北风还没吹到,表示台风的本部未到,不会落大雨。
* 春东夏西秋北雨。(湖北武昌、孝感)
达句话的意思是,春天刮东风,夏天刮西(南)风,秋天刮(西夕北风,就要下雨。
* 有日无光南风起,三日南风必有雨。(湖北孝感)
“有日无光南风起”是气旋中暖区里层云密蔽时天空所出现的现象。南风吹久了,甚至长达三日,使本地气压下降了很多,就促使了北方冷空气南下,出现冷锋降水。
* 晴干无大风,雨落无小风。(江苏无锡)
晴干一般是出现在反气旋内的天气现象。在反气旋内部盛行下沉干热风,天气晴好,风力较小,尤其在反气旋中心部位,风力微弱,甚至无风,只有在外围才有显著的风。所以说“晴干无大风”。 另一方面,雨天主要出现于气旋区域。在气旋内部,盛行上升气流,四周空气向中心辐合,常常风雨连天。气旋本身也是一种“风暴”。所以,“雨落无小风”。
* 夜里起风夜里住,五更起风刮倒树。(江苏元锡)* 更里起风更里住,更里不住刮倒树。(江苏无锡)
在正常的天气条件下,夜里是不会刮大风的,即使有风也是局部的,很快就会停止。若是夜里起风且不见停止,尤其在空气最为稳定的清晨(五更)起风的话,说明有气旋或台风等低气压系统过境,因此发生狂风暴雨。
* 日落北风煞,不煞风就大。(江苏无锡)?* 南风暖,东风潮,北风过来没处逃。(江苏无锡)
“煞”就是停的意思。 南风是热带气团向北输送的结果,因而具有热带气团温暖的性质,故“南风暖”。东风大多出现在气旋前方,所以东风出现时常成为气旋到来的前兆,将要下雨,因此说“东风潮”。“北风过来没处逃”的意思是,吹北风就要下大雨,而且雨势凶猛,范围较广,使人投处藏身。这种天气主要是冷锋到来所出现的。
* 春开北,雨沥沥。(广东)* 一日北风三日雨。(广东)
在春季,随着太阳一天天的升高,南方地面增温较为迅速。此时吹北风,也即有冷空气南下,冷空气遇到南方较暖的地面使其不稳定性更甚,易产生对流性降水。如果冷空气进入南方原有的低气压内,就会使雨下得更大。
* 久晴东风雨,久雨西风晴。(广东)
气旋前面盛行东风,所以晴天变阴必须先出现东风。相反,气旋后面盛行南风,因此阴天变晴必须先出现西风。这里所说的是天气变化正常的现象。
* 朝北夜南五更东,要想落雨一场空。(广东沿海)* 朝北晚南,旱干河潭。(同上)* 朝北晚南晏昼西,好天勿疑。(同上)
如果在一天中,风向变化比较正常,早上吹北风,中午吹西风,晚上吹南风,深夜到快天亮的时候转为东风,都会连续出现晴天。这种现象,是广东沿海地区海风和陆风交替的正常现象,只有在晴天才能出现。
* 南撞北,天变黑。(广东)
“南撞北”是本地盛行北风之后,有南风吹到而爬上冷楔坡所出现的暖锋面的云雨现象。这句话并不局限于广东地区,在各地都适用。
* 风与云逆行,一定雨淋淋。(广东)
“风与云逆行”,说明地面风与高空风的方向相反,就会出现锋面降水。这种现象还可以出现在台风到来以及寒潮来临之时。
* 小暑刮南风,十冲干九冲。(长江流域)
小暑在阳历7月6日左右,正是梅雨结束之际。这时若盛行南风表明锋面已经北移,使得长江流域在单一的热带气团控制之下,天气晴好,进入伏早。
四季风
一年四季都有风,但每个季节的风各有特点。人们常把春天的风叫和风,把夏天的风叫顺风,秋天的风叫金风,冬天的风叫寒风。
春天的风,唤醒了万物,唤醒了小草、小花,唤醒了明媚的世界。小草绿了,花儿开了,小动物出来了,田野里一片生机盎然。温暖的春风给人们带来了欢乐,也带来了希望。
夏天的风,款款而来,袅袅而去,吹来雨水,吹走炎热,送来舒爽,把酷暑中的人们送进甜蜜的梦乡。
秋天的风,吹得天更蓝更高,吹黄了稻子,吹熟了果实,吹红了高粱,吹来阵阵歌声,为人们带来了丰收的喜悦!
冬天的风,寒风朔朔,吹来严寒,飘来雪花,让大地披上了银装,如亮丽的水晶世界,景象万千,又引起人们无限的遐想。
风啊风!你总是那样变幻莫测,令人迷恋。
风
你见过风吗?
你没见过我也没见过。
但我知道,
当树枝摇晃的时候,
风,正那里经过。
你见过风吗?
你没见过我也没见过。
但我知道,
当湖面泛起皱纹的时候,
风正从那里经过。
你见过风吗?
你没见过我也没见过。
但我知道,
当 ,
风,正从那里经过。
模拟实验:风的形成
实验目的:理解风的成因,初步学会做空气流动形成风的模拟实验。
准备的材料:大塑料瓶、小塑料瓶、蜡烛、剪刀、油性笔、橡皮泥、蚊香片、火柴、镊子。
实验过程:
1、取一个大塑料瓶横放在桌面,用刀把它的底部去掉,并利用剪刀把瓶底修理平整。
2、取一个小塑料瓶,把它的瓶口与大塑料瓶中间外壁相接触,用油性笔在大塑料瓶身上按小塑料瓶瓶口的大小做个记号。
3、用剪刀沿油性笔的记号在大塑料瓶中间外壁开一个小洞,洞的大小比小塑料瓶口略大一点。
4、把小塑料瓶瓶口卡进大塑料瓶外壁的洞里,周围用橡皮泥封紧。这样一个空气流动装置就做好了。
5、选择一支与大塑料瓶中间洞口高度差不多的蜡烛,点燃蜡烛放在平整的桌面,观察蜡烛的火焰没有飘动,说明现在没有风。
6、把刚才做好的空气流动装置罩在燃烧的蜡烛上,火焰对着小塑料瓶口。这时发现蜡烛的火焰向另外一个方向飘动,说明现在形成了风。
原因分析:点燃蜡烛后,瓶内空气受热变轻上升,从瓶口流出,瓶内空气因此稀薄,压力减小。而同时,瓶外温度没有升高,空气没有变化,压力较大。由于瓶外压力大于瓶内压力,瓶外的冷空气就顺着小塑料瓶口向大瓶内流动,瓶内的空气受热不断上升流出,瓶外的空气又源源不断地流进瓶内。这样,就形成了一股由瓶外向瓶内流动的空气,空气的流动就形成了风。
看风识天气
“东风送湿西风干,南风吹暖北风寒”。这则谚语流传在长江中下游一带,它说明不同的风会带来冷暖干湿不同的天气。
长江中下游地区东临海洋,西连大陆,这里的风东吹西刮、南来北往,担负着交流寒暖、运送水汽的任务。东风湿、南风暖,暖湿的东南风为云雨的产生提供了丰富的水汽条件,只要一有上升的机会就会凝云致雨。所以,有“要问雨远近,但看东南风”、“白天东南风,夜晚湿布衣”的说法。而西风干、北风寒,晴天刮西北风,预示着继续晴冷无雨;雨天刮西北风则预示着干冷空气已经压境,随着冷空气层的增厚,空中的云层升高变薄,不久就会云消雨散了。所以,谚语说“西北风,开天锁”。
在温带地区,地面上如有两股对吹的风,它们往往是两股规模大、范围广,温度、湿度不同的冷气流和暖气流。南风运载着暖湿空气,北风运载着干冷气流。在它们相遇的地带,形成了锋面。锋面一带,暖湿空气的上升运动最为旺盛。有时暖湿气流势力强大,主动北袭,并凌驾于冷气流之上,向上滑升,冷却凝云。这时,天上云向(暖气流)与地上风向(冷气流)相反,“逆风行云,定有雨淋”。随着云层迅猛发展,增厚,便形成范围广大、连绵不断的云雨了。有时,干冷空气的势力比暖湿气流强大,它主动出击,象一把楔子直插空气下面,把暖湿空气抬举向上,锋面一带便出现雷雨云带。在这一带,雷鸣电闪,风狂雨骤。
锋面云雨带的生消、移动,决定于南北气流势力的消长。某地南风劲吹,说明该地处于锋面云雨带以南,这时暖锋北去,天气晴暖。但是,“北风不受南风欺”,“南风吹到底,北风来还礼”,“南风吹得紧,不久起风雨”。每一次吹南风的过程,虽晴暖一时,却又预示着北风推动冷锋南下。所以,一旦“转了北风就要下”,就会云涌雨落。而南风刮得愈久,说明暖湿气流积蓄的力量也愈强,当北方冷空气一旦南下,愈易出现势均力敌的拉锯局面,使锋面在这一地区南北摆动、徘徊不去,会形成连续阴雨的静止锋天气。因此,有“刮了长东南,半月不会干”的说法。如果冷空气势力特强,南下的冷锋云雨往往一扫而过,一下子被推到南方的海洋上;北风愈猛,晴天愈长久。因此,“南风大来是雨天,北风大来是晴天。”
高气压和低气压的移动,也常常通过刮风而表现出来。高气压控制下的晴天,如果不刮风,表明高气压系统没有明显移动,晴天仍继续;低气压系统影响下的阴雨天,如果无风,表明低气压系统也很少移动,因而继续阴雨。长江中下游地区降水的低气压系统多由偏西方移来,所以,一年四季的雨前风向多偏东,而且呈逆时针变化,即风向由东南-东-东北地变化;相反地,如果风向由东南到偏西变化,一般无雨,只有夏季地方性积雨云出现时才有可能下雨。谚语说:“四季东风四季下,只怕东风刮不大”,就说明了低气压系统影响前当地的风向。还有“雨后生东风,未来雨更凶”的说法:即雨停后,仍有三、四级的偏东风,这是降雨暂停的征兆,表明西边还有低气压移来,未来会下更大的雨。
一般说来,在东北风中开始的降雨,下的时间长,雨量也较大。如果在将要下雨或开始下雨时,风向时而东北、时而东南,这叫做“两风并一举”;预示着移来的低气压系统范围大、移动慢,未来必有连阴雨。
在雨天,如果风向转为偏西,天气大多转晴。风向越偏西 北方,风力越大,则转晴越快,晴天维持的时间也较长。有时 西风很小,天气仍不睛,这就属于“东风雨,西风晴;西风不晴 必连阴”的情况。如果在偏南或西南风里转晴,则往往晴不长,表明下次雨期较近。
有时,偏东风连刮两三天,天气仍不变,风反而越刮越紧, 这种情况多在旱天出现;这时气温表现为“日暖夜寒”,人们称 之为“天旱东风紧”、“东风冷要旱”。当低气压控制本地时,东风风力不大,午后近地面常有旋风发生,预示近期天旱。“东风 刮,西风扯,若要下雨得半月”。这是说,在一两天内风向时而偏东、时而偏西,预示中期内没有强大的天气系统侵入,不会有降水现象。
值得注意的是,相同的风也不一定会出现相同的天气。看风识天气还得看具体条件。
首先要看季节。在夏季,暖气流强于冷气流,东南风一吹,锋面云雨带推向北方。这时长江中下游地区在单一的暖气流控制下,空气缺乏上升运动的条件,所以有“一年三季东风雨,独有夏季东风晴”的说法。要是在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的稳定控制下,盛行夏季风。夏季风虽然是来自东南海洋,但高气压控制下的气流稳定,天气晴热少雨,于是“东南风,燥烘烘”了。如果夏季吹西北风,反而预示下雨,所以有“冬西晴,夏西雨”,“夏雨北风生”的谚语。
在冬半年,冷空气强于暖空气,西北风常把锋面云雨带推向南方海洋。这时长江中下游地区在单一的冷空气控制下,天气晴朗,正象谚语所说的“秋后西北田里干”、“春西北,晒破头;冬西北,必转晴。”如果这时刮起东南风,但刮不长,这就是 “南风吹到底,北风来还礼”,预示锋面云雨带影响到本地,天将变阴,“要问雨远近,但看东南风”。
其次要看风速。谚语说得好,“东风有雨下,只怕太文雅”,只有“东风昼夜吼”,才能:风狂又雨骤”;只有“东南紧一紧”,才能“下雨快又狠”。冬天和旱天,偏东风要刮两、三天才能有雨;如果风力达到五、六级,则刮一、两天就可能下雨。而在初夏和多雨期,只要东南风刮一阵就会下雨。
另外,“风是雨的头,风狂雨即收”。阵雨前,往往是风打头阵,先刮风,雨才随后下降。雨停的时候也是风先增大,然后雨再停,即“狂风遮猛雨”。这种现象都是在积雨云下发生的。因为积雨云下快接近雨区时先有风,然后下雨,待风大雨大时,雨区很快就过去了。
第三要注意地方性。必须区别“真风”和“假风”。在一般情况下,风向风速都有各地不同的日变化规律。这种正常的日变化规律,并不反映天气系统的影响,人们称为“假风”。只有风向稳定在某个方向,风力逐渐增大,才是能预兆天气变化的“真风”。一般“真风”要从早刮到晚,从傍晚刮到午夜;特别是夜风,对于预报天气的晴朗转折,效果更好。至于地方性的山谷风,也属于“假风”,不能用来预报天气转折。
风向和风速一周观测记录表
观察者 家长评价
观测日期
观测地点
观测工具
风向
风力
天气预报
反思
观测风向和风速时刻记录表
观测日期 观测小组
1.一段时间里不同地点风的观测记录表:
观测地点
观测工具
观 测 情 况
风 向 情况
风 力 情 况
2.风向表示直观图,使用的时候添上箭头。
风简介
风是指相对于地表面的空气运动,通常指它的水平分量,以风向、风速或风力表示。风向指气流的来向,常按16方位记录。风速是空气在单位时间内移动的水平距离,以米/秒为单位。大气中水平风速一般为 1.0~10米/秒,台风、龙卷风有时达到102米/秒。而农田中的风速可以小于0.1米/秒。风速的观测资料有瞬时值和平均值两种,一般使用平均值。风的测量多用电接风向风速计、轻便风速表、达因式风向风速计,以及用于测量农田中微风的热球微风仪等仪器进行;也可根据地面物体征象按风力等级表估计。
风的成因
形成风的直接原因,是水平气压梯度力。风受大气环流、地形、水域等不同因素的综合影响,表现形式多种多样,如季风、地方性的海陆风、山谷风、焚风等。简单地说,风是空气分子的运动。要理解风的成因,先要弄清两个关键的概念:空气和气压。空气的构成包括:氮分子(占空气总体积的78%)、氧分子(约占 21%)、水蒸气和其他微量成分。所有空气分子以很快的速度移动着,彼此之间迅速碰撞,并和地平线上任何物体发生碰撞。
气压可以定义为:在一个给定区域内,空气分子在该区域施加的压力大小。一般而言,在某个区域空气分子存在越多,这个区域的气压就越大。相应来说,风是气压梯度力作用的结果。
低气压
而气压的变化,有些是风暴引起的,有些是地表受热不均引起的,有些是在一定的水平区域上,大气分子被迫从气压相对较高的地带流向低气压地带引起的。
大部分显示在气象图上的高压带和低压带,只是形成了伴随我们的温和的微风。而产生微风所需的气压差仅占大气压力本身的1%,许多区域范围内都会发生这种气压变化。相对而言,强风暴的形成源于更大、更集中的气压区域的变化。
风的影响
风是农业生产的环境因子之一。风速适度对改善农田环境条件起着重要作用。近地层热量交换、农田蒸散和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氧气等输送过程随着风速的增大而加快或加强。风可传播植物花粉、种子,帮助植物授粉和繁殖。风能是分布广泛、用之不竭的能源。中国盛行季风,对作物生长有利。在内蒙古高原、东北高原、东南沿海以及内陆高山,都具有丰富的风能资源可作为能源开发利用。
风对农业也会产生消极作用。它能传播病原体,蔓延植物病害。高空风是粘虫、稻飞虱、稻纵卷叶螟、飞蝗等害虫长距离迁飞的气象条件。大风使叶片机械擦伤、作物倒伏、树木断折、落花落果而影响产量。大风还造成土壤风蚀、沙丘移动,而毁坏农田。在干旱地区盲目垦荒,风将导致土地沙漠化。牧区的大风和暴风雪可吹散畜群,加重冻害。地方性风的某些特殊性质,也常造成风害。由海上吹来含盐分较多的海潮风,高温低温的焚风和干热风,都严重影响果树的开花、座果和谷类作物的灌浆。防御风害,多采用培育矮化、抗倒伏、耐摩擦的抗风品种。营造防风林,设置风障等更是有效的防风方法。
花粉
风的分类
风速 风速是指空气在单位时间内流动的水平距离。根据风对地上物体所引起的现象将风的大小分为13个等级,称为风力等级,简称风级。以 0~17等级数字记载。
风 级
风的名 称
风速/米.秒-1
陆地上的风波
现象
0
无风
0~0.2
小于1
静,烟直上。
平静如镜
1
软风
0.3~1.5
1~5
烟能表示风向,但风向标不能转动。
微浪
2
软风
1.6~3.3
6~11
人面感觉有风,树叶有微响,风向标能转动。
小浪
3
微风
3.4~5.4
12~19
树叶及微枝摆动不息,旗帜展开。
小浪
4
和风
5.5~7.9
20~28
能吹起地面灰尘和纸张,树的小枝微动。
轻浪
5
清劲风
8.0~10.7
29~38
有叶的小树枝摇摆,内陆水面有小波。
中浪
6
强风
10.8~13.8
39~49
大树枝摆动,电线呼呼有声,举伞困难。
大浪
7
疾风
13.9~17.1
50~61
全树摇动,迎风步行感觉不便。
巨浪
8
大风
17.2~20.7
62~74
微枝折毁,人向前行感觉阻力甚大
猛浪
9
烈风
20.8~24.4
75~88
建筑物有损坏(烟囱顶部及屋顶瓦片移动)
狂涛
10
狂风
24.5~28.4
89~102
陆上少见,见时可使树木拔起将建筑物损坏严重
狂涛
11
暴风
28.5~32.6
103~117
陆上很少,有则必有重大损毁
非凡现象
12
飓风
大于32.6
118~133
陆上绝少,其摧毁力极大
非凡现象
注:本表所列风速是指平地上离地10米处的风速值
风向
风向是指风吹来的方向,例如北风就是指空气自北向南流动。风向一般用8个方位表示。分别为:北、东北、东、东南、南、西南、西、西北。
画法
由风矢表示,由风向秆和风羽组成。
风向秆: 指出风的业向,有8个方位。
风羽: 由3、4个短划和三角表示大风风力,垂直在风向杆末端右侧(北半球)
常见风
阵风:当空气的流动速度时大时小时,会使风变得忽而大,忽而小,吹在人的身上有一阵阵的感觉,这就是阵风。
旋风:当空气携带灰尘在空中飞舞形成漩涡时,这就是旋风。
焚风:当空气跨越山脊时,背风面上容易发生一种热而干燥的风,就叫焚风。
龙卷风:龙卷风是一个猛烈旋转的圆形空气柱。远远看去,就像一个摆动不停的大象鼻子或吊在空中的巨蟒。
风力歌
零级烟柱直冲天,
一级轻烟随风偏。
二级轻风吹脸面,
三级叶动红旗展。
四级枝摇飞纸片,
五级带叶小树摇。
六级举伞步行难,
七级迎风走不便。
八级风吹树枝断,
九级屋顶飞瓦片。
十级拔树又倒屋,
十一二级陆少见。
十三四级很恐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