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物在口腔里的变化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人体运动需要的能量来自于消化器官对食物中营养的吸收,食物在口腔里的有良好的初步消化过程,会利于整体消化器官的工作。
2.牙齿、舌和唾液共同参与了食物在口腔里的消化过程,他们的功能各不相同。
3.牙齿有三种,门齿、犬齿和臼齿,不同的牙齿有不同的功能,要保护好牙齿,利于身体健康。
过程与方法:
1.能够在观察和已有经验的基础上,做出食物在口腔内部变化和牙齿形状特征和分布的记录,并能够在不断完善认识的过程中,有意识的对自己的观察记录进行补充完善。
2.愿意与同学相互交流、合作,完善观察研究结果。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能够认真细致的观察牙齿的形状特征。
2.愿意与他人分享研究结果,愿意合作交流。
教学重点:
人体运动需要的能量来自于消化器官对食物中营养的吸收,食物在口腔里的有良好的初步消化过程,会利于整体消化器官的工作。
教学难点:
能够在观察和已有经验的基础上,做出食物在口腔内部变化和牙齿形状特征和分布的记录,并能够在不断完善认识的过程中,有意识的对自己的观察记录进行补充完善。
课前准备:
儿童牙齿模型、馒头、镜子、
教学过程:
一、引入
口腔是食物消化开始的地方,那么口腔在消化中发挥了什么作用呢?它是怎样工作的呢?
二、观察口腔
请学生分别慢慢咀嚼一小块馒头,把他们的感觉说出来,从食物形状和我们的感觉两个方面观察,并分析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
馒头会越嚼越甜。在不同的时间内,食物可能在口腔中发生了变化。
体验牙齿、舌和唾液在食物消化过程中的作用及相互协调的工作方式。
要特别关注“安全问题”,在不能够保证卫生的情况下,不要操作“入口”的实验。可以让学生在家中完成体验活动,在课堂中进行汇报。
三、观察牙齿
1.观察牙齿,讨论牙齿的不同形状,并画牙齿分布排列图,按形状给牙齿分类及标名。
2.讨论牙齿的作用。知道牙起着切碎、研磨食物的作用,不同牙齿承担着不同的工作。由于牙齿的咀嚼、舌的搅拌食物由大变小,加快了消化的速度。
3.体验三类牙齿在咀嚼活动中的协调工作。
四、讨论对牙齿的保护
1.讨论什么是蛀牙(龋病牙)?
2.通过课前调查,让学生讨论交流:(1)想一想,自己平时是怎样护牙的?(2)你觉得哪些坏习惯是会影响牙齿生长的?
3.以下是老师预设的问题。
(1)怎样选牙刷和牙膏?
(2)在换牙时期,要多吃些什么,少吃些什么?
(3)你发现班里的小朋友存在哪些坏习惯?会有什么样的后果?
(4)如果发现你的同桌有这些坏习惯,你会怎么办?
板书设计:
口腔里的变化
牙齿、舌和唾液
切碎、研磨食物
龋病牙
课件10张PPT。食物在口腔里的变化1.观察牙齿的形状和在牙床上的排列。
2.画一画自己牙齿的形状和排列。观察我们的牙齿一二四三门牙(切牙 )想想看!牙齿为什么要有各种形状?品尝建议:①注意食物进入口腔后经过牙齿咀嚼的先后顺序。
②注意仔细体验各种形状的牙齿在咀嚼过程中的作用。
③研究一种食物后做好记录,再研究下一种。
我想吃苹果!怎么吃??口腔保健常识?牙防五步曲学习延伸:每位同学至少写出两条保护牙齿的建议,全班精选十条并向家人和学校同学推广!牙齿健康:保护牙齿的十个生活小常识
1、质量好的牙刷的外观标准:质量好的牙刷总体外观:刷头短而窄,刷柄扁而直,刷面平而齐。市场上的一些板状牙刷,也就是刷头大而宽,刷毛满而密,毛束间距很小的那种,一般价格比较便宜。使用这样的刷牙方式势必会给牙齿、牙龈造成一定的损伤,如导致牙齿的楔状缺损、牙龈萎缩、牙根暴露、牙间隙增宽等。此外,板状牙刷由于头大刷不到后牙,时间久了,滞留在口腔后部的食物残渣就会在细菌的作用下发酵、腐败,随后损坏牙齿。由于牙齿的损害是一个缓慢的过程,并不能立即见到损害,所以有些人还认为大头牙刷用起来省事、省时间,但却不知时间长了所造成的损害。
2、好牙膏的衡量标准:一是稠度要适当,从软管中挤出成条,既能覆盖牙齿,又不至飞溅。二是摩擦力适中,要有好的洁齿效果,但不伤牙釉质。三是膏体稳定,在存放期不分膏出水、不发硬,酸碱度稳定。四是药物牙膏在有效期内应保持疗效。五是膏体应光洁美观、没有气泡。六是刷牙过程中有适当泡沫,以便使食物碎屑悬浮易被消除。七是香型、口味要适宜。
3、对牙刷毛的要求:表面光洁度好;粗细适中,细了易变形,粗了则易损伤牙齿及牙龈,而且弹性不好;头的磨面处是圆滑的。
4、必须掌握正确的刷牙方法:我们不仅要养成良好的刷牙习惯,而且要讲究刷牙的方法。如果刷牙法不对头,也可造成流弊,最常见的损害是牙面耗损和牙龈萎缩。人们能否良好地掌握刷牙方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双手的灵活性。虽然每个人刷牙的手势有巧拙之分,但只要给予充分诱导,一般人都能有效地使用牙刷清洁口腔。儿童的动作比较迟缓,且缺乏耐性,不能应付复杂的刷牙技巧,应教他们使用比较简单的刷牙方法。至于伤残人士,可能需要采用刷柄设计经过修改的牙刷,方便抓握,或使用电动牙刷。
5、如何检验刷牙的效果:从预防角度看,去除牙菌斑是口腔卫生的重点。因为牙菌斑是龋病和牙周疾病的共同因素之一,如果清除了牙菌斑,也就解决了龋病和牙周疾病的预防问题;同时也使牙结石失去了赖以形成的基础。检查刷牙效果的标准,就是看牙菌斑是否已经完全清除净。
6、刷牙时刮刮舌苔防胃炎:据国内外的统计资料,人群中幽门螺杆菌的感染率大致为50%,这种微生物是慢性胃炎和消化性溃疡的致病因子,且在一个家庭内有相互传染的倾向。患有慢性胃炎的人,更应注意口腔卫生才是,每天晨起刷牙时刮去舌苔,对人对己都有好处。
7、感冒后最好换牙刷:有的人患感冒或上呼吸道感染疾病,经医治而仍绵绵不断,除与个体抵抗能力差外,还可能与其使用的牙刷有关。如果不换牙刷的话,感冒也更不容易痊愈,或更容易反复。因此,牙刷应放在通风干燥处,如果患过感冒,最好将牙刷用消毒液浸泡消毒或更换一把新牙刷。此外,家庭成员的多把牙刷最好不要放置在一起,而是多牙缸放置,这样更有利于传染性疾病的预防和控制。
8、餐后十分钟是刷牙黄金时间:一般来说,吃完食物后的10分钟是牙齿保健的关键时期,因为此时口中的pH值由6.8降到4.5,酸性达到高峰,此时若未立即清洁牙齿,这些酸性物质就会侵蚀牙齿表面的珐琅质,形成脱钙现象,造成蛀牙。
9、刷牙不当易得氟牙症:含氟牙膏虽能有效防治龋齿,但同时具有副作用,如果使用不当,易导致氟牙症。氟的防龋作用与产生毒性之间的界限很小,摄入过量的氟会使牙齿产生一些斑点,这就是氟牙症。严重时可使牙齿变黄,表面粗糙,容易缺损。不少中外学者通过科学研究发现:龋齿减少的同时,患氟牙症的儿童却在增加。原因是对于吞咽控制能力还不完善的儿童,误吞含氟牙膏就会增加氟的摄入量,而过量的氟则容易导致氟牙症。因此,对于使用含氟牙膏,应该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并且掌握正确的方法。
10、加强对牙齿的保健:传统医学提倡早晚叩齿和按摩牙龈是最有效方法,每天晨起或睡下后上下牙齿轻轻对叩数十下,能促进牙体和牙周组织血液循环,同时在洗脸时,用食指上下旋转按摩牙龈,排除龈沟及牙周袋分泌物,可改善牙龈内血液循环,提高牙周组织抵抗力,从而防止牙周病。同时要去除不良的生活习惯。戒烟、酒,不吃过烫和辛辣的食物,拔除残冠、残根、磨除锐利的牙尖,除去不良的修复体,以避免慢性不良刺激。口腔保健的钥匙就掌握在每个人自己手中,一分呵护一分健康,愿健康的牙齿伴你终生。
不同形状牙齿的作用
牙齿的排列和武装并非是毫无道理的乱长,它完全配合人的食物类型。人是杂食动物,既吃植物,又吃动物,所以前面的门牙是用来切碎,咬断食物的;犬牙主要是撕裂食物;前磨牙用来捣碎食物;而磨牙则能磨碎食物。
门牙的形状薄,就像一把切刀,最适合切断食物,另外,它还能配合知头发出齿音。
犬牙形状尖利,专管撕碎食物。
磨牙的表面很不光滑,就像一台磨盘,它也叫臼齿,研磨起食物来非常方便。
颚部的肌肉非常有力,它把下颚拉向上颚,因此牙齿能有力地咬全,就像一把胡桃夹子,人的颚部配合牙齿也能咬开一个胡桃。
什么是蛀牙
蛀牙,有时也有人叫它虫牙,学名龋齿。其主要形成原因是牙菌斑。牙菌斑是牙齿表面的一层几乎无色的薄膜,含有造成龋齿的细菌。每次进食后,牙菌斑中的这些细菌会和食物中的糖分或淀粉发生化学作用,产生腐蚀牙齿的酸性物质。久而久之,牙齿的珐琅质便会破坏,形成比较脆弱的小蛀斑,若继续恶化则会形成牙洞,即蛀牙。所以,蛀牙是从小蛀斑发展而来的,不是真的有蛀虫或什么其他虫子,而是牙齿被逐渐腐蚀的结果。蛀牙在严重情况下,会导致牙齿的坏死和脱落。
牙的分类
根据牙的形态和功能不同,恒牙可分为切牙、尖牙、前磨牙和磨牙。乳牙分为乳切牙、乳尖牙和乳磨牙。
切牙为单根牙,其牙冠扁平,呈凿形,主要用以咬切食物;尖牙亦单根牙,其牙冠呈锥形,用以咬紧和撕扯食物;前磨牙一般也为单根牙,其牙冠近似方形,用以辅助磨牙磨碎食物;磨牙一般上颌者有三个根,下颌者有两个根,其牙冠呈方形,用以磨碎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