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地表形态的塑造
第三节 河流地貌的发育
学习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流水侵蚀地貌的形成,掌握流水侵蚀作用的形式及其对地表形态的影响,理解河谷的形成过程。
(2)了解流水堆积地貌的形成,掌握冲积平原的三种类型及形成过程。
(3)理解洪积—冲积平原、河漫滩平原、三角洲对聚落分布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
(1)阅读河谷的演变过程示意图,能够分析不同阶段河流侵蚀作用的差异。
(2)阅读河流堆积地貌示意图,能够分析冲积平原各种类型的成因及地貌特点。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树立“物质是运动的,事物是在不断发生变化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2)进一步培养与他人合作交流的学习能力,加强科学、严谨的学习态度。
重点与难点
重点:
1.流水侵蚀作用的三种形式,流水侵蚀地貌类型及河谷的演变过程。
2.流水堆积地貌类型及形成原因。
难点:
1.河谷的演变过程。
2.河流演变过程中凹岸侵蚀和凸岸堆积的分析及应用。河流堆积地貌的形成过程。
学习过程
一、河流侵蚀地貌
阅读教材P77图4.17三幅图,思考相关问题:
(1)河流侵蚀有三种主要的形式,思考其对地貌的影响有哪些?
作用形式
方向
对地貌的影响
溯源侵蚀
下蚀
侧蚀
(2)河谷是典型的河流侵蚀地貌,它是由沟谷发育而来的。河谷发育和演变过程中,经历了哪些主要的外力作用?(① ② ③ )。河谷作为一种典型的河流侵蚀地貌,是如何一步步发育成熟的?请你结合示意图用简洁的语言描述。?
读右面“河流示意图”,回答问题。
(1)根据凹岸侵蚀,凸岸堆积的原理,指出A、B、C、D分别是什么岸。
(2)图中A、B哪一处的堤坝要特殊加固?简述原因。
(3)图中A、B哪一处适宜建港口?哪一处适合淘金?为什么?
二、河流堆积地貌
阅读教材P78图4.18,完成下列问题:
(1)结合成因分析洪积—冲积平原和河漫滩平原以及三角洲的地貌特点是什么。请填写下表:
组成部分
地貌特点
洪积—冲积平原
河漫滩平原
三角洲
2.黄河三角洲的发育受哪些因素影响?为什么黄河三角洲能以较快的速度向海洋推进?
三、河流地貌对聚落分布的影响
(1)阅读课本,完成河流地貌对聚落分布的影响表格。(提示:从对高原地区、山区、冲积平原区三个地区分别分析)
高原地区
山区
冲积平原
自然条件
河流地貌
河流地貌条件
聚落分布
(2)冲积平原为聚落的分布提供的有利条件为 。?
(3)聚落的选址应趋利避害,避开自然灾害的威胁:
①在平原低地,为防御洪水,人们通常 河堤。?
②在山区河谷,为防御洪水,聚落分布在 ,而且还要注意避开 等地质灾害。?
[典型例题]读“某河道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某港务局拟在A、B两处河段建港,请问是选在A处好还是B处好? 。理由是 。?
(2)小岛D因泥沙不断堆积而扩大,最终将与河流的哪岸相连?为什么?
(3)河流的下游常常造成什么堆积地形?其成因如何?
课堂练习
下面为“河谷发育阶段示意图”。读图,回答1~2题。
1.下列按河谷发育程度由先到后的排序,正确的是( )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①
C.③①②④ D.④②①③
2.阶段④表现的主要地质作用是( )
A.地壳上升 B.断裂下沉
C.变质作用 D.流水沉积
读“某河口三角洲示意图”,完成3~5题。
3.形成河口三角洲的外力作用是( )
A.流水搬运 B.海浪堆积
C.流水堆积 D.洋流搬运
4.下列地貌中,与该河口三角洲形成原因相同的是( )
A.黄土高原的沟壑 B.台湾岛
C.华北平原 D.喀斯特地貌
5.该地区聚落( )
A.分布在狭窄的河漫滩平原上 B.呈点状分散分布
C.蜿蜒分布于山前 D.沿河发展,形成沿河聚落带
6.图中的河流是在自然条件下形成的,A、B、C分别为不同河段上的三个点,某校地理研究性学习小组根据三处的横截面状况绘制了剖面图(面向河流流向)。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河流位于 半球,判断理由是 。?
(2)在A处河谷的成因是 ,?
在B处河谷的成因是 ,?
在C处沉积物较厚的原因是 。?
(3)A处森林的重要环境功能是 ,该处森林遭到不合理采伐后,河流的水文特征有什么变化? 。B处森林在开发利用时应注意的问题是 。?
(4)C处发展了基塘农业,采用这种生产方式主要利用了当地的 和 条件。?
参考答案
合作探究一
难点突破
(1)A、D为凹岸,B、C为凸岸。
(2)A岸堤坝要特殊加固,A岸为河流的凹岸,侵蚀作用强。
(3)A处适宜建港口,B处适合淘金,因为A是河流凹岸,侵蚀作用强,河床较深,泥沙堆积少,而B是河流凸岸,泥沙堆积多。
合作探究三
典型例题
(1)A A是河流凹岸,侵蚀作用强,河床较深
(2)北岸;受地转偏向力作用,北半球右偏,所以南岸侵蚀、北岸堆积,最终与北岸相连。
(3)河口三角洲;因河流入海处水下坡度平缓,河水流速减慢,河流所携带的泥沙在河口前方堆积而成。
课堂练习
1.C 2.D 3.C 4.C 5.D
6.解析:第(1)题,C位于河流的下游,剖面图中河流的右岸较深,以冲刷(侵蚀)为主,左岸较浅,以堆积为主,故判断该河位于北半球。第(2)题,由图中岩层分布状况判断A河谷位于断层附近,岩石破碎,易风化侵蚀,B河谷处岩层向上弯曲隆起,河流下蚀严重,C处地势平坦,流速降低,以堆积作用为主。第(3)题,河流上游植被具有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的作用,植被破坏会导致水土流失加剧、河流含沙量增大、水位季节变化增大。第(4)题,基塘农业主要是利用当地低湿地的条件发展起来的。
答案:(1)北 河流右岸侵蚀明显
(2)A处断层线处岩石破碎,易受风化侵蚀 B处背斜顶部受张力,岩石破碎,河流下切侵蚀成谷地 C处流速变缓,河流携带泥沙以堆积作用为主
(3)涵养水源,保持水土 河流源头补给量可能会减少;河流含沙量增加;河流水位季节变化增大 采育结合,严禁过度采伐,尽量提高森林覆盖率
(4)地形 水源
课件28张PPT。西陵峡巫峡瞿塘峡河流地貌的发育ADCBE1、典型的河流侵蚀地貌一、河流侵蚀地貌典型的河流侵蚀地貌是河谷[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一] 河谷作为一种典型的河流侵蚀地貌,是如何一步步发育成熟的?请你结合示意图用简洁的语言描述。横剖面成“V”型发育初期
下蚀向下加深溯源侵蚀向源头伸长(河谷深而窄) A凹岸侵蚀B凸岸堆积发育中期
侧蚀向河流两岸展宽连续的河湾 BA横剖面成“U”型成熟期
不断侧蚀,河谷更宽(河谷宽而浅)河谷的演变河床较直河谷较窄
V形谷河床逐渐弯曲河谷逐渐展宽曲流U形河谷1、根据凹岸侵蚀,凸岸堆积的原理,指出ABCD分别是什么岸 ?
2、图中A、B哪一处的堤坝
要特殊加固?简述原因。
3、图中A、B哪一处
适宜建港口?
哪一处适合淘金?
为什么?难点突破读 图 回 答二、河流堆积地貌一、典型的河流堆积地貌 [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二] (1)、结合成因分析洪积-冲积平原和河漫滩平原以及三角洲的地貌特点是什么?请填写下表(2)、黄河三角洲的发育受哪些因素影响?为什么黄河三角洲能以较快的速度向
海洋推进?洪积平原河漫滩平原三角洲 您能说出图中A、B、C的地貌名称吗?冲积平原的组成和形成过程洪积—冲积平原河漫滩平原三角洲平原季节性洪水或河流在山区流动地势陡峭
水流速度快携带大量砾
石和泥沙水流流出谷口,地势趋缓,水道开阔流速放慢泥沙沉积,形成洪
积扇或冲积扇多个洪积扇或
冲积扇连接中下游地区,侧蚀
加强,下蚀减弱凹岸侵蚀,凸岸堆积,水下堆积体枯水期露出水面
形成河漫滩洪水被淹没
继续沉积河流
改道河漫滩被废弃并连接在一起河流入海口坡度平缓水流减慢泥沙在河口前方
堆积形成三角洲若干个三角洲连在一起ADCBE 1、为什么在河流上游,聚落位置选在位择置较低的A地;而在河流中下游聚落位置选择在地势稍高的B地?
2、A、B两地的聚落哪个更有可能发展成为城市?为什么?活动地形平坦
气候适宜
避开洪涝地形平坦
水源充足
土壤肥沃
交通便利 同桌合作探究得出结论: 越往河流的中下游,城市越密集三、河流地貌对聚落分布的影响[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三] 阅读课本,完成河流地貌对聚落分布的影响表格。(提示:从对高原地区、山区、冲积平原区三个方面分别分析) 读某河道示意图(图4—2),回答下列问题:
(1)某港务局拟在A、B两处河段建港,请问是选在A处还是B处好?
理由是 。
(2)小岛D因泥沙不断堆积而扩大,最终将与河流的哪岸相连?为什么?
(3)河流的下游常常造成什么堆积地形?其成因如何?图4--2AA是河流凹岸,侵蚀作用强,河床较深北岸受地转偏向力作用,在北半球右偏,所以南岸侵蚀、北岸堆积,最终与北岸相连因河流入海处水下坡度平缓,河水流速减慢,河流所携带的泥沙在河口前方堆积而成 河口三角洲典型例题 下列各幅图如何与青藏高原某地河谷、长江三峡 、荆江河段 、上海接近入海口 一一对应? ABCD 当堂检测河流地貌河流侵蚀地貌与堆积地貌河流侵蚀地貌侵蚀作用类型河谷的演变河流堆积地貌成因形成地貌河流地貌对聚落分布的影响高原 聚落呈狭长的带状 山区 聚落呈明显条带状平原 形成沿河聚落带和沿海岸聚落带
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