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册综合复习训练(含解析)2023——2024学年高生物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必修3生物技术与工程

文档属性

名称 全册综合复习训练(含解析)2023——2024学年高生物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必修3生物技术与工程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4-05-18 16:05:3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全册综合复习训练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聚乳酸(PLA)是以乳酸为主要原料的聚合物,与聚丙烯等材料相比,具有更好的生物可降解性,但在自然条件下降解还是较缓慢。某科研机构拟从黄粉虫肠道中筛选PLA降解菌,按照如图流程进行培养鉴定。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用PLA粉末为唯一食物喂养黄粉虫→60天→制作成肠道微生物提取液→梯度稀释→选择培养→挑选单菌落→纯化培养鉴定菌种
A.实验过程中需要设置适宜的温度和pH环境,并保证严格的无菌操作
B.PLA既可为PLA降解菌提供碳源,又对培养基中微生物起选择作用
C.如图采用的是平板划线法接种,同时要将接种和未接种的平板倒置培养
D.纯化培养后,可根据菌落形状、大小、颜色及DNA检测等进行菌种鉴定
2.ε-聚赖氨酸(ε-PL)能抑制多种微生物的活性,科研人员欲从土壤中分离出分泌ε-PL能力强的微生物,开展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Ⅰ~Ⅴ表示过程,①~③表示菌落),已知ε-PL可使亚甲基蓝褪色,形成如图乙培养基上的透明圈。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制备培养基的过程为:配置培养基→高压蒸汽灭菌→调PH→倒平板
B.使用后的培养基在丢弃前一定要进行消毒处理,以免污染环境
C.应挑选乙培养基上的①菌落接种于丙培养基上
D.观察菌落时,应将培养皿盖拿掉以利于看清菌落的形态特征
3.A、B、C、D四种抗生素均可治疗金黄色葡萄球菌(Sau)引起的肺炎,为选出具有最佳疗效的抗生素,科研人员分别将含等剂量抗生素的四张大小相同的滤纸片a、b、c、d置于Sau均匀分布的平板培养基上,在适宜条件下培养48h,结果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Sau的培养过程中,培养基的pH需要保持中性或弱酸性
B.滤纸片b周围抑菌圈中出现菌落是染色体变异的结果
C.滤纸片a周围抑菌圈的区域最大,抗生素A的疗效最好
D.由结果可知,该实验是通过平板划线法将Sau接种在培养基上的
4.宁波大曲是采用优质糯高粱和小麦为原料,以传统的“老五甑(蒸馏酒用的锅)”生产法为基础精心酿造而成。老五甑酿造法的主要特点是混蒸混烧、续渣配料、多轮次发酵蒸酒。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糯高粱、小麦中的淀粉和纤维素都是发酵微生物生命活动的能源物质
B.该工艺可以提高酒粮的利用率和出酒率,增加香味物质的积累
C.若酿造过程中酒变酸,可能与农杆菌大量繁殖有关
D.发酵过程中的物种丰富度保持不变
5.植物细胞工程在农业、医药等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并且取得了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取草莓茎尖进行植物组织培养可获得抗病毒苗
B.玉米花粉粒经花药离体培养得到的植株能稳定遗传
C.次生代谢物是植物所必需的,但含量少,应选择产量高的细胞进行培养
D.可采用诱变处理烟草愈伤组织的方法来获得烟草抗盐碱突变体
6.2023年10月31日,799粒传统黑老虎种子搭载“神舟十六”载人飞船进入太空遨游五个月后返回地球。经过太空诱变的黑老虎种子的种质资源有望得到迭代提升。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太空中的宇宙射线可能诱发黑老虎种子发生基因重组
B.种子可在宇宙射线下发生变异,但不发生染色体变异
C.种子在宇宙射线的作用下发生变异,一定会产生新物种
D.航天育种产生的变异是不定向的,往往需要人工辅助选择
7.下图表示高等动物的个体发育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图中①过程表示孵化,②过程表示胚胎发育
B.高等哺乳动物胚胎发育中的细胞分化开始于囊胚期,终止于生命结束
C.由受精卵形成囊胚的过程中进行卵裂,每个细胞的体积不断增大
D.原肠胚已分化成三个胚层,此阶段的细胞都是全能细胞
8.如图是植物组织培养的一般过程。下列相关说法中,错误的是( )
A.此技术依据的原理是植物细胞的全能性
B.过程a指的是脱分化,过程c指的是再分化
C.通过a过程产生的b与离体的植物组织或细胞的形态结构相同
D.若要进行细胞产物的工厂化生产,需将细胞培养到b阶段
9.研究人员对野生型(高秆)油菜的研究中偶然发现了一株矮秆突变体 ds-3,将 ds-3与野生型亲本杂交,F1为野生型,F1自交F2中高秆:矮秆=3∶1(相关基因用A、a表示)。为确定矮秆突变基因的位置,研究者根据油菜染色体上某些特定的已知 DNA 序列(如M/m、N/n) 设计了多对引物,提取上述F 群体中矮秆植株的DNA进行PCR,产物电泳后的部分结果如图2。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由扩增结果可推知突变基因在3号染色体上
B.F1基因型为AaMmNn, F2中 AAMmNn的比例为1/16
C.单株丙出现Nn扩增结果的原因可能是7号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发生互换
D.PCR 技术基于DNA复制原理,因此只能扩增而不能获取目的基因
10.多溴联苯醚(分子式C12H5Br4O,简称BDE-47)是一种电子垃圾分解后产生的环境污染物,进入人体会对神经系统、生殖系统等产生毒害。为了提高好氧细菌的降解效率,将GB-2细菌内获取的BDE-47降解基因导入WT-G受体菌,构建成基因工程菌1、2、3,如图是对三种菌相关基因的电泳结果。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由图可知,工程菌2为降解BDE-47能力强的目的菌株
B.从GB-2细菌内获取的BDE-47降解基因可通过PCR技术进行扩增
C.将含有BDE-47降解基因的重组质粒导入WT-G受体菌时,用Ca2+处理会增大导入率
D.若要增加筛选GB-2细菌的可能性,应从多溴联苯醚污染区取样并进行菌体培养
11.PCR 技术不仅可用于基础研究,还适用于日常的临床诊断、法医学调查和农业生物技术研究。采用PCR方法进行研究,其反应程序如图所示。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PCR 反应中的每次循环的变性、复性、延伸过程,都涉及氢键的形成或断裂
B.延伸和后延伸过程中需要DNA聚合酶、ATP和4种核糖核苷酸
C.PCR应用于临床病原菌检测,所用的引物应该能与病原菌的两条单链DNA特异性结合
D.后延伸过程可使目的基因的扩增更加充分
12.研究人员将一种抗逆基因整合到土壤农杆菌的Ti质粒上,然后用它侵染拟南芥细胞,获得了不同株系的拟南芥。下列相关表述正确的是( )
A.构建含有抗逆基因的Ti质粒需要限制酶、DNA聚合酶
B.将抗逆蛋白基因整合到Ti质粒上就是构建基因表达载体
C.Ti质粒标记基因中腺嘌呤和尿嘧啶的含量相等
D.只要检测出拟南芥细胞中含有抗逆基因,就代表抗逆拟南芥培育成功
13.治疗性克隆对解决供体器官缺乏和器官移植后免疫排斥反应具有重要意义,具体流程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个体A提供的卵母细胞通常是指初级卵母细胞
B.胚胎干细胞可以来自囊胚中的内细胞团细胞
C.治疗性克隆体现了动物细胞核的全能性
D.若将图中获得的组织器官移植至个体A,不会发生免疫排斥反应
14.为研究不同神经元之间兴奋的传递依赖于突触的相互作用,分别用等强度弱电刺激进行以下三个实验:①单次电刺激B;②连续电刺激B;③单次电刺激A,用微电极分别记录神经元C的电位变化结果如下图。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实验①说明弱电刺激不能使神经元C产生兴奋
B.实验②说明在同一部位连续进行多个弱电刺激可产生叠加效应形成动作电位
C.实验③说明神经元B释放的是抑制性神经递质
D.图中静息电位-80mV是以细胞膜内侧作为参照、并将该侧电位值定义为0mV得出的
15.如图所示,在小肠腔面,细胞膜上的蛋白S有两个结合位点:一个与Na+结合,另一个与葡萄糖分子结合。当蛋白S将Na+顺浓度梯度运输进入小肠上皮细胞时,葡萄糖分子也随之进入细胞,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葡萄糖在蛋白S的协助下进入小肠上皮细胞的方式为协助扩散
B.小肠上皮细胞基膜上Na+—K+泵的功能是催化ATP水解,运输Na+、K+
C.蛋白S作为载体,既能运输葡萄糖,又能运输Na+,说明载体运输不具有专一性
D.Na+—K+泵使膜内外Na+浓度趋于一致,以维持细胞正常的新陈代谢
16.科研人员利用雄鼠多能干细胞(PSC)诱导产生精子,并使其成功与卵细胞进行受精作用,得到正常后代,操作流程如图所示。这项研究为治疗人类男性无精症导致的不孕不育提供了重要参考。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PSC经诱导分化形成精原细胞的过程中,染色体的数目一般不会发生变化
B.为提高受精的成功率,步骤④可加入多个分化出的精子
C.步骤⑤受精卵在体外培养时需提供95%氧气和5%CO2的混合气体环境
D.早期胚胎需培养至囊胚或桑葚胚期才能植入正常鼠的子宫
二、多选题
17.儿茶素(C)具弱抗菌性,研究人员用药物M与儿茶素形成配合物M—C,以增强其抗菌效果。为确定配合物M—C中M和C的最佳分配比,用不同分配比(C/M)的配合物M—C处理滤纸片,置于布满菌落的培养基中,结果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该实验须用平板划线法将菌种接种到培养基上
B.据实验结果可判断较适宜的C/M为3~5
C.本实验中的培养基应含有该微生物生长必需的营养
D.据实验结果推测,不同分配比的配合物M—C抑菌效果均不同
18.某杂种植株的获取过程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分析不正确的是( )

A.叶片经消毒后需用流水多次冲洗,以避免消毒剂长时间作用而产生毒害作用
B.图示①过程采用酶解法获取原生质体时,可用聚乙二醇调节渗透压
C.图示②过程通过抽真空处理使酶溶液渗入细胞间隙,提高酶解效率
D.经④过程获得的杂种细胞经鉴定和筛选后进行植物组培,即可获得目标杂种植株
19.基因工程在农牧业、医药卫生和食品工业等多方面的应用发展迅速,如图表示利用基因工程技术生产人血清白蛋白的两条途径。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若某基因是从人的细胞内提取 RNA 经逆转录形成的,则该基因中不含启动子序列
B.扩增目的基因时,利用耐高温的DNA连接酶从引物a、b的3'端进行子链合成
C.利用农杆菌转化法可将含有目的基因的重组质粒整合到植物受体细胞的染色体DNA上
D.为了让目的基因在乳腺细胞中特异性表达,需用绵羊的乳腺细胞作为受体细胞
20.某对美国夫妇将用他们精子、卵子形成的胚胎冷藏在澳大利亚墨尔本一家不孕症治疗中心。在一次外出时,他们因飞机失事而去世。于是有亲人提出,可以将该夫妇冷藏的胚胎植入某个受体母亲子宫,生下一个孩子来继承遗产。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用精子、卵子形成胚胎需要借助人工授精技术
B.若实施胚胎移植,需要受体母亲处于合适的生理状态
C.受体母亲与胚胎的主要HLA的相似程度要大于50%
D.该件事反映了“胚胎冷藏”技术可能带来伦理问题
三、非选择题
21.氮素污染物是造成水体污染和富营养化的主要原因之一,水体中氮素的去除对清洁水体有重要意义,异养硝化细菌能降解硝酸铵产生氨,科研工作者从污水中筛选出异养硝化细菌ZW2和ZW5菌株,并研究其去氮能力。回答下列问题:
注:菌落周围的红色圈面积大,其降解硝酸铵产生氨的能力更强。
(1)进行ZW2和ZW5菌株初步筛选时,可采用 法和 法进行接种,后者不仅能够分离微生物,还常用来统计样品中活菌的数量。
(2)从污水中分离ZW2和ZW5菌株时,培养基中除需要加入水、碳源、氮源、琼脂和酚红指示剂等物质外,还需要加入 用于筛选目的菌株。培养后,这两种细菌都能生长并形成菌落,结果如图所示。 (填“ZW2”或“ZW5”)菌株的去氮能力较弱。
(3)在5个细菌培养基平板上,均涂布稀释倍数为106的样品液0.1mL,培养一段时间后,平板上长出的细菌菌落数分别为157、171、183、178和161。则每毫升样品中的细菌数量 个(保留小数点后一位)。此过程中使用的培养基从物理性质分应属于 (填“液体培养基”或“固体培养基”)
22.市场上饮用醋种类繁多,口感不一。某学习小组学习了发酵工程知识后,利用葡萄和糯米酿造果粮复合饮用醋,并设计了如下加工工艺流程:
(注:酒醪是谷物发酵后但尚未进入蒸馏程序之前,所产生的一种浊酒,与酒酿极为类似。)
(1)A、B接种的菌种一般要先活化和 后,再接种于发酵液中,从细胞结构上看,两菌种的主要区别为 。C过程为 。
(2)酒精发酵的质量决定了醋的品质。为了解酒精发酵进程,可在发酵过程中定期取样,用 的方法进行菌落计数,评估菌株增殖状况。选择高产醋杆菌时,可将醋杆菌涂布培养在白色的CaCO3培养基上,并挑选 大的菌落作为发酵菌种,发酵菌种经扩大培养后再接种至酒醪中进行发酵。若增加接种量和接种不同类型醋杆菌,则可以加快产酸的进程,并抑制 对发酵的影响,从而提高醋酸含量,使口感更纯正。
(3)不同同学最后酿造出的葡萄糯米香醋口感不同,影响其风味的因素除葡萄、糯米的品质外,还有 (写出两点即可)。
23.癌症的免疫疗法通过重新激活抗肿瘤的免疫细胞,克服肿瘤的免疫逃逸,在癌症治疗方法中取得越来越突出地位,科研人员在不断研究中发现多种免疫治疗方法的结合是提高治疗效果的途径之一。
(1)某些种类癌细胞表面高表达膜蛋白PSMA和PD-L1,如图1。PD-L1能抑制T细胞的活化,使癌细胞发生免疫逃逸。临床上可利用PD-1的单克隆抗体进行癌症治疗。单克隆抗体最主要的优点在于 。将等量的纯化PD-1蛋白分别注射到5只小鼠体内,经过二次免疫后测定小鼠抗PD-1抗体的免疫效果,取其中免疫效果最好的1号小鼠用于后面的融合实验。在融合前三天,对1号小鼠加强免疫一次,目的是 。然后取小鼠的脾脏细胞用 试剂诱导与骨髓瘤细胞融合,用选择培养基进行筛选得到杂交瘤细胞。
(2)一段时间后,将(1)所得细胞接种到多孔培养板上,进行抗体阳性检测,检测原理如上图。
①在检测时需要将PD-1蛋白固定于固相载体表面制成 ,并加入多孔板培养槽中的 (填“细胞”或“上清液”),即待测样本。
②加入酶标抗体后一段时间,需要用洗涤剂将未与 结合的酶标抗体洗去。
③加入相应酶促反应底物显色后,颜色的深浅可代表 。
(3)CD28是T细胞表面受体,T细胞的有效激活依赖于CD28在癌细胞与T细胞结合部位的聚集。科研人员在杂交瘤细胞的基础上,获得了双杂交瘤细胞以产生双特异性抗体PSMA×CD28,可诱导T细胞定向杀伤肿瘤细胞,如图2。
①制备双杂交瘤细胞过程:先将 分别注射到小鼠体内,分离出B淋巴细胞,诱导其与小鼠的骨髓瘤细胞融合,筛选得到两种杂交瘤细胞,再诱导两种细胞融合。成功融合的细胞会同时表达出抗体的重链A、B和轻链a、b,这种细胞称作双杂交瘤细胞。
②每种杂交瘤细胞产生的抗体结构、与抗原结合的情况如图3所示(α、β分别代表不同抗原)。两条重链依赖于A1或B1进行组装(A1与B1相同),重链与轻链的组装依赖于恒定区A2、a或B2、b(a与b相同)。由于轻链和重链的随机组合会 ,因此还需进行筛选才能获得所需的双特异性抗体PSMA×CD28,请在表格中将其完善。(从A1、A2、B1、B2、a、b、PSMA、CD28等字符中选择)
1 2 3 4 5 6
A2 PSMA
③双特异性抗体还可以携带抗肿瘤药物应用于肿瘤治疗,其优势是 。
24.科研人员常常通过基因工程培育具有优良遗传特性的工程菌,用于发酵工程。下图甲表示培育某工程菌时,所使用的质粒、目的基因的结构及其相关限制酶识别位点(限制酶的识别序列和切割位点如表所示),其中lacZ基因表达的产物可将无色物质X-gal催化为蓝色物质,从而使菌落呈现蓝色。回答下列问题:
限制酶 BamHI EcoRI Sau3AI SmaI XmaI
识别序列和切割位点 —G↓GATCC— —G↓AATTC— —↓GATC— —CCC↓GGG— —C↓CCGGG—
(1)进行该工作之前需要利用PCR技术获取和扩增目的基因,已知需扩增的目的基因两侧相关序列如下,扩增时选用的引物碱基序列为 (标注清楚序列的5'、3'端)。

(2)分析图甲,为将目的基因准确插入质粒中,最好选用 酶切割目的基因,酶切处理后的目的基因和质粒需使用 酶处理,才能得到重组质粒。
(3)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菌时,可能出现未成功导入质粒、导入的为重组质粒或导入了空白质粒(未导入目的基因),若要准确筛选出含重组质粒的受体菌,需要将其培养在添加了 的培养基上。
(4)若将重组质粒用EcoRI充分酶切后,通过 电泳分离,可得到长度为 bp的条带。
25.下图表示治疗性克隆的过程,分析回答下面的问题。
(1)从病人体内取出健康组织后需要经过剪碎和 处理使其分散成单个细胞,培养过程中除正常的营养液与无菌培养环境外,需加入 等一些天然成分。
(2)上述过程还涉及了 技术,其原理是 。
(3)①②过程中伴随着细胞的 过程,最终得到的组织器官细胞中遗传物质与病人的遗传物质 (填“相同”或“不同”)。
(4)根据以上分析,治疗性克隆在医学上的价值是 。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C
【分析】选择培养基是在培养基中加入某种化学物质,以抑制不需要的微生物的生长,促进所需要的微生物的生长。从黄粉虫肠道中筛选PLA降解菌,那么培养基中要加入PLA,且是唯一碳源。
【详解】A、微生物培养需要有一定的营养、适宜的温度和pH等条件,故实验过程中需要设置适宜的温度和pH环境,并保证严格的无菌操作,A正确;
B、.聚乳酸(PLA)是以乳酸为主要原料的聚合物,故可为PLA降解菌提供碳源,不能利用PLA的微生物无法在该培养基上生存,故PLA又对培养基中微生物起选择作用,B正确;
C、根据图示可知,需要对提取液进行梯度稀释,故接种采用的是稀释涂布平板法,同时将接种和未接种的平板倒置培养,C错误;
D、菌落形状、大小、颜色及DNA检测等是进行菌种鉴定的重要依据,故纯化培养后,可根据菌落形状、大小、颜色及DNA检测等进行菌种鉴定,D正确。
故选C。
2.C
【分析】微生物常见的接种的方法①平板划线法:将已经熔化的培养基倒入培养皿制成平板,接种,划线,在恒温箱里培养,在线的开始部分,微生物往往连在一起生长,随着线的延伸,菌数逐渐减少,最后可能形成单个菌落。②稀释涂布平板法:将待分离的菌液经过大量稀释后,均匀涂布在培养皿表面,经培养后可形成单个菌落。
【详解】A、制备培养基的过程为:配置培养基→调PH→高压蒸汽灭菌→倒平板,A错误;
B、使用后的培养基在丢弃前一定要进行灭菌处理,以免污染环境,B错误;
C、由于ε-PL可使亚甲基蓝褪色,形成透明圈,故应选择透明圈最大(分泌ε-PL的能力越强,分泌ε-聚赖氨酸(ε-PL)量更多)的菌落①进行接种、培养,C正确;
D、观察菌落时,不能拿掉培养皿,否则会造成杂菌污染,D错误。
故选C。
3.C
【分析】培养基:(1)概念:人们按照微生物对营养物质的不同需求,配制出的供其生长繁殖的营养基质; (2)营养构成:各种培养基一般都含有水、碳源、氮源、无机盐,此外还要满足微生物生长对pH、特殊营养物质以及氧气的要求。例如,培养乳酸杆菌时需要在培养基中添加维生素,培养霉菌时需将培养基的pH调至酸性,培养细菌时需将pH调至中性或弱碱性,培养厌氧微生物时则需要提供无氧的条件。
【详解】A、Sau金黄色葡萄球菌属于细菌,培养细菌时应把PH调至中性或弱碱性,A错误;
B、细菌无染色体,不会出现染色体变异,B错误;
C、滤纸片a周围抑菌圈的区域最大,抑菌能力最强,说明抗生素A治疗Sau感染引起的肺炎的效果最好,C正确;
D、该实验平板上的Sau是均匀分布的,因此该实验是用稀释涂布平板法进行接种的,D错误。
故选C。
4.B
【分析】果酒发酵的原理是酵母菌在有氧条件下大量增殖,无氧条件下产生酒精;果醋发酵菌种为醋酸菌,原理为当O2、糖源都充足时能通过复杂的化学反应将糖分解成乙酸;当缺少糖源时则直接将乙醇转化为乙醛,再将乙醛变为乙酸。
【详解】A、纤维素是植物细胞细胞壁的主要成分,不能成为发酵微生物的生命活动的能源物质,A错误;
B、该工艺混蒸混烧、续渣配料、多轮次发酵蒸酒,其中多轮次发酵蒸酒等过程可以提高酒粮的利用率和出酒率,同时也可以增加香味物质的积累,B正确;
C、酿造过程中酒变酸,可能与醋酸菌将乙醇转化为乙醛,再将乙醛变为乙酸有关,C错误;
D、发酵过程中应为酒精的积累以及发酵液pH的下降,导致某些微生物死亡,物种丰富度会降低,D错误。
故选B。
5.D
【分析】植物细胞工程技术的应用:植物繁殖的新途径(微型繁殖、作物脱毒、人工种子)、作物新品种的培育(单倍体育种、突变体的利用)、细胞产物的工厂化生产。
【详解】A、脱毒苗不等同于抗病毒,培育脱毒苗时,一般选取茎尖(或芽尖或根尖)作为外植体,因为植物分生区附近(茎尖)病毒极少,甚至无病毒,再利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将外植体培育成幼苗,A错误;
B、玉米花粉粒经花药离体培养得到的植株属于单倍体,高度不育,不能稳定遗传,B错误;
C、次生代谢物不是生物生长所必须的,一般在特定组织或器官中,并在一定的环境和时间条件下才能产生,C错误;
D、愈伤组织细胞分裂能力强,易受外界环境条件影响,可采用诱变处理烟草愈伤组织并筛选得到烟草抗盐碱突变体,D正确。
故选D。
6.D
【分析】基因突变指DNA分子中发生碱基对的替换增添、缺失,而引起基因结构的改变。容易诱发生物发生基因突变并提高突变频率的因素可分为三类:物理因素、化学因素和生物因素。(1)物理因素:如紫外线、X射线等;(2)化学因素:如亚硝酸盐、碱基类似物等;(3)生物因素:如某些病毒等。
【详解】A、太空中的宇宙射线属于物理诱变因素,可能诱发基因突变,但不会诱发基因重组,A错误;
B、种子可在宇宙射线下发生变异,有可能是染色体变异,也可能是基因突变,B错误;
C、物种是指分布在一定的自然区域内,同种生物的全部个体形成许多种群,构成一个物种。生殖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标志,种子在宇宙射线的作用下发生变异,不一定产生生殖隔离,因此不一定会产生新物种,C错误;
D、变异具有不定向性,太空诱变后的黑老虎种子还要通过人工选择和培育才能获得需要的优良性状,D正确。
故选D。
7.B
【分析】胚胎发育过程:
(1)卵裂期:细胞进行有丝分裂,数量增加,胚胎总体积不增加;
(2)桑椹胚:32个细胞左右的胚胎,之前所有细胞都能发育成完整胚胎的潜能属全能细胞;
(3)囊胚:细胞开始分化,其中个体较大的细胞叫内细胞团将来发育成胎儿的各种组织;而滋养层细胞将来发育成胎膜和胎盘;胚胎内部逐渐出现囊胚腔;
(4)原肠胚:内细胞团表层形成外胚层,下方细胞形成内胚层,由内胚层包围的囊腔叫原肠腔。
【详解】A、孵化是指透明带破裂,囊胚从透明带中伸展出来的过程,胚胎发育是指从受精卵发育到幼体的过程,因此图中①过程表示是胚胎发育,②过程表示胚胎发育和胚后发育,A错误;
B、桑椹胚的细胞全部是全能细胞,囊胚开始出现细胞分化,即高等哺乳动物胚胎发育中的细胞分化开始于囊胚期,终止于生命结束,B正确;
C、受精卵形成桑椹胚的过程中进行卵裂,细胞数目增多,但胚胎体积不变甚至略微减小,因此每个细胞的体积减小,C错误;
D、桑椹胚的细胞全部是全能细胞;囊胚开始出现细胞分化,其中内细胞团细胞是全能性;原肠胚出现了明显的细胞分化,其中的细胞不是全能细胞,D错误。
故选B。
8.C
【分析】分析题图:图中a表示脱分化过程,b表示愈伤组织,c表示再分化过程,d可表示胚状体。
【详解】A、图示为植物组织培养技术,该技术依据的原理是植物细胞的全能性,A正确;
B、过程a是由外植体培育为愈伤组织的过程,是脱分化过程,过程c是由愈伤组织形成胚状体等的过程,指的是再分化,B正确;
C、通过a过程产生的b(愈伤组织),愈伤组织是无定形的薄壁细胞,与离体的植物组织或细胞的形态结构不同,C错误;
D、若要进行细胞产物的工厂化生产,须将细胞培养到b愈伤组织阶段,D正确。
故选C。
9.C
【分析】基因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在进行减数分裂产生配子的过程中,位于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分离而分离,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随配子独立遗传给后代,同时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进行自由组合。
【详解】A、由图示结果可知,提取F2群体中矮秆植株的DNA进行 PCR,MM、Mm、mm序列均出现在矮秆序列中,说明矮秆基因与M/m序列自由组合,因此突变基因不在3号染色体上,子二代矮秆几乎都只含有N序列,说明矮秆基因与N序列连锁,故可将突变基因定位在7号染色体上,A错误;
B、根据题意可知,将ds-3与野生型亲本杂交,F1为野生型,F1自交F2中高秆∶矮秆=3∶1,说明矮秆为隐性性状,根据图示可知,突变型只含M和N序列,野生型只含m和n序列,故两亲本基因型可写为aaMMNN,AAmmnn,F1基因型为AaMmNn,由于a和N连锁,F2中不会出现AANn,B错误;
C、由图可知,F2矮秆植株中均含有DNA序列N,很少有n,说明矮秆基因和N位于同一条染色体上,而个别 Nn的出现可能是由于7号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发生互换,也可能是N发生了基因突变,形成了an的配子,an的配子与aN的配子结合形成了aaNn的个体,C正确;
D、PCR技术基于DNA复制原理,能用于DNA扩增也能通过PCR技术获取目的基因,D错误。
故选C。
10.A
【分析】基因工程技术的基本步骤:(1)目的基因的获取:方法有从基因文库中获取、利用PCR技术扩增和人工合成。(2)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是基因工程的核心步骤,基因表达载体包括目的基因、启动子、终止子和标记基因等。(3)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根据受体细胞不同,导入的方法也不一样。(4)目的基因的检测与鉴定。
【详解】A、由图可知,工程菌2含有降解基因,若要鉴定工程菌2的降解能力,需进行相关的降解能力的实验,A错误;
B、从GB-2细菌内获取的BDE-47降解基因可通过PCR技术进行扩增,B正确;
C、Ca2+处理会使受体菌处于一种能吸收周围环境中DNA分子的生理状态,因此会增大导入率,C正确;
D、污染区的土壤中降解BDE-47的菌体数量相对较多,从污染区取样,再经过菌体培养增加目的菌的浓度,利于筛选得到GB-2细菌,D正确。
故选A。
11.B
【分析】1、PCR全称为聚合酶链式反应,是在生物体外复制特定DNA的核酸合成技术,其原理是DNA的复制。
2、PCR技术的条件有模板DNA、四种脱氧核苷酸、一对引物、热稳定DNA聚合酶(Taq酶)。
3、PCR技术共包括三步:
①高温变性:DNA解旋过程(PCR扩增中双链DNA解开不需要解旋酶,高温条件下氢键可自动解开);
②低温复性:引物结合到互补链DNA上;
③中温延伸:合成子链。
【详解】A、PCR 反应中的每次循环的变性过程DNA分子双链解螺旋,氢键断裂;复性时,引物与模板链通过形成氢键相结合;延伸过程中,游离的脱氧核糖核苷酸与模板链通过形成氢键相结合,游离的脱氧核苷酸固定在模板链上。每次循环的变性、复性、延伸过程都重复以上过程,因此,都涉及氢键的形成或断裂,A正确;
B、PCR技术合成的是DNA分子,因此,延伸和后延伸过程中需要DNA聚合酶、4种脱氧核糖核苷酸,不需要ATP(四种dNTP即可以提供能量又可以原料),B错误;
C、PCR技术中所使用的引物是根据一段已知的病原菌的基因序列合成的,因此,PCR应用于临床病原菌检测,所用的引物能与病原菌的两条单链DNA特异性结合,C正确;
D、后延伸过程是为了让引物延伸完全并让单链产物完全退火形成双链结构,可使目的基因的扩增更加充分,D正确。
故选B。
12.B
【分析】农杆菌转化法(约80%的转基因植物都是用这种方法获得的)
1、农杆菌转化法的具体过程:
(1)利用土壤的Ti质粒构建基因表达载体,即将目的基因整合到土壤农杆菌的Ti质粒上。
(2)将整合了目的基因的Ti质粒导入土壤农杆菌细胞内。
(3)利用土壤农杆菌感染植物细胞,该过程实际上是将含有目的基因的土壤农杆菌Ti质粒导入植物细胞内。
(4)含有目的基因的土壤农杆菌Ti质粒进入植物细胞后,可以把自己的一段基因整合到细胞核中的染色体上,这段基因中包含了目的基因。
2、原理:农杆菌中的Ti质粒上的T-DNA可转移至受体细胞,并且整合到受体细胞染色体的DNA上。根据农杆菌的这一特点,如果将目的基因插入到Ti质粒的T-DNA上,通过农杆菌的转化作用,就可以把目的基因整合到植物细胞中染色体的DNA上。
3、农杆菌特点:易感染双子叶植物和裸子植物,对单子叶植物没有感染力;Ti质粒的T-DNA可转移至受体细胞,并整合到受体细胞的染色体上。
4、转化:目的基因插入Ti质粒的T-DNA上 农杆菌→导入植物细胞→目的基因整合到植物细胞染色体上→目的基因的遗传特性得以稳定维持和表达。
【详解】A、构建含有抗逆基因的Ti质粒需要限制酶和DNA连接酶,不需要DNA聚合酶,A错误;
B、利用土壤的Ti质粒构建基因表达载体,即将目的基因整合到土壤农杆菌的Ti质粒上,故将抗逆蛋白基因整合到Ti质粒上就是构建基因表达载体,B正确;
C、Ti质粒标记基因是DNA片段,不含尿嘧啶,C错误;
D、只有拟南芥具有抗逆性才能代表抗逆拟南芥培育成功,含有抗逆基因若不表达,也不会形成抗逆植株,D错误。
故选B。
13.B
【分析】治疗性克隆是指利用克隆技术产生特定的细胞、组织和器官,用它们来修复或替代受损的细胞、组织和器官,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细胞的全能性是指细胞经分裂、分化后,仍具有产生完整有机体或分化成其他各种细胞的潜能和特性。由图可知,①为将供体(患者)细胞的细胞核注入去核卵母细胞,②为早期胚胎培养。
【详解】A、个体A提供的卵母细胞通常是指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的细胞,即次级卵母细胞,A错误;
B、胚胎干细胞一般是来自囊胚中的内细胞团细胞,B正确;
C、治疗性克隆最终获得的是组织、器官,并没有获得完整有机体或其他各种细胞,所以没有体现细胞的全能性,C错误;
D、由图可知,个体B提供细胞核,分化形成的组织器官的性状主要受个体B 的遗传物质决定,因此,将获得的组织器官移植至个体A,可能会发生免疫排斥反应,D错误。
故选B。
14.D
【分析】1、静息时,神经细胞膜对钾离子的通透性大,钾离子大量外流,形成内负外正的静息电位;受到刺激后,神经细胞膜的通透性发生改变,对钠离子的通透性增大,钠离子内流,形成内正外负的动作电位。
2、兴奋以电流的形式传导到轴突末梢时,突触小泡释放递质(化学信号),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引起突触后膜产生膜电位(电信号),从而将兴奋传递到下一个神经元。
【详解】A、由实验①结果可知,单次弱电刺激B,电位峰值依然低于0,说明弱电刺激不能使神经元C产生动作电位,即不能产生兴奋,A正确;
B、由实验②结果可知,连续弱电刺激B,神经元C产生动作电位,说明在同一部位连续给予多个弱刺激可以产生叠加效应,B正确;
C、由实验③结果可知,神经元C电位低于静息电位的-80mV,原因是B释放的是抑制性神经递质,C正确;
D、静息电位的数值是以细胞膜外侧0mV作为参照,因此静息时膜内比膜外电位低,为负电位,D错误。
故选D。
15.B
【分析】物质运输方式:(1)被动运输:分为自由扩散和协助扩散:①自由扩散:顺相对含量梯度运输;不需要载体;不需要消耗能量。②协助扩散:顺相对含量梯度运输;需要载体蛋白参与;不需要消耗能量。(2)主动运输:能逆相对含量梯度运输;需要载体;需要消耗能量。(3)胞吞胞吐:物质以囊泡包裹的形式通过细胞膜,从细胞外进或出细胞内的过程。不需要载体;需要消耗能量。
【详解】A、蛋白S将Na+顺浓度梯度运输进入小肠上皮细胞时,葡萄糖也随之进入细胞,葡萄糖进入细胞所需的能量直接来自Na+浓度差产生的电化学梯度势能,属于主动运输方式,A错误;
B、据图可知,小肠上皮细胞基膜上Na+-K+泵一方面能完成Na+、K+的运输,一方面催化ATP水解,B正确;
C、据图分析,小肠细胞膜上的蛋白S作为载体虽然既能顺浓度梯度将Na+转运进入细胞中,也能逆浓度梯度将葡萄糖转运进入,但不能转运其他物质,因此依然能说明载体运输具有专一性,C错误;
D、Na+-K+泵将细胞内相对浓度较低的Na+运出细胞,使细胞内外Na+浓度差进一步增大,D错误。
故选B。
16.C
【分析】分析题图:图中①为细胞分化,②为减数分裂,③为卵细胞的采集和培养,④为体外受精,⑤为早期胚胎培养,⑥为胚胎移植。
【详解】A、PSC经诱导分化成精原细胞的过程中,根本原因是发生了基因的选择性表达,该过程中染色体数目不变,A正确;
B、为提高受精的成功率,步骤④可加入多个分化出的精子,卵细胞受精后会发生相应的变化避免多精入卵,同样可以形成正常的受精卵,B正确;
C、动物细胞培养需要一定的气体环境,即95%空气和5%的CO2环境,C错误;
D、早期胚胎需要发育至囊胚或桑葚胚期才能进行移植,D正确。
故选C。
17.BC
【分析】稀释涂布平板法:将待分离的菌液经过大量稀释后,均匀涂布在培养皿表面,经培养后可形成单个菌落。
【详解】A、若要看抑菌圈的大小,应该用稀释涂布平板法接种,A错误;
B、据实验结果可知,较适宜的C/M为3~5,此时抑菌圈直径最大,B正确;
C、本实验中培养微生物所使用的培养基应含有该微生物生长必需的营养,C正确;
D、将各点连线制成曲线,据实验结果推测,在峰值两侧,不同分配比的配合物M—C抑菌效果可能相同,D错误。
故选BC。
18.ABD
【分析】1、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就是将不同种的植物体细胞原生质体在一定条件下融合成杂种细胞,并把杂种细胞培育成完整植物体的技术。
2、过程:(1)诱导融合的方法:物理法包括离心、振动、电刺激等。化学法一般是用聚乙二醇(PEG)作为诱导剂。(2)细胞融合完成的标志是新的细胞壁的生成。(3)植物体细胞杂交的终点是培育成杂种植株,而不是形成杂种细胞就结束。(4)杂种植株的特征:具备两种植物的遗传特征,原因是杂种植株中含有两种植物的遗传物质。
【详解】A、叶片经消毒后需用无菌水冲洗,以避免消毒剂长时间作用而产生毒害作用,A错误;
B、聚乙二醇是诱导细胞融合的物质,不是调节渗透压的物质,通常加入甘露醇来调节渗透压,B错误;
C、为了提高酶解效率,图示②过程可通过抽真空处理,利用负压使酶溶液快速渗入细胞间隙,通过处理,酶解效率会提高,C正确;
D、组培可以获得杂种植株,但是基因的表达是相互影响,相互干预,因此,杂种细胞经鉴定和筛选后进行植物组培,未必能成功获得我们所需要的目标杂种植株,D错误。
故选ABD。
19.BCD
【分析】将目的基因导入植物细胞常用农杆菌转化法,农杆菌中的Ti质粒上的T-DNA可整合到受体细胞的染色体DNA上。基因表达载体常包括目的基因、启动子、终止子、标记基因。标记基因是为了鉴别受体细胞中是否含有目的基因,从而将含有目的基因的细胞筛选出来。
【详解】A、mRNA是由基因启动子后面的序列编码而来的,若某基因是从人的细胞内提取 mRNA 经逆转录形成的,则该基因中不含启动子序列,A正确;
B、扩增目的基因时,利用耐高温的DNA聚合酶从引物a、b的3'-端进行子链合成,B错误;
C、农杆菌中的Ti质粒上的T-DNA可转移至受体细胞,并且整合到受体细胞染色体的DNA上,根据农杆菌的这一特点,将目的基因插入到Ti质粒的T-DNA上,通过农杆菌的转化作用,就可以把目的基因整合到植物细胞中染色体的DNA上,将基因转入动物细胞常用显微注射法,C错误;
D、为了让目的基因在乳腺细胞中特异性表达,需用绵羊的受精卵作为受体细胞,D错误。
故选BCD。
20.BD
【分析】胚胎移植的生理学基础:①动物发情排卵后,同种动物的供、受体生殖器官的生理变化是相同的,这就为供体的胚胎移入受体提供了相同的生理环境。②早期胚胎在一定时间内处于游离状态,这就为胚胎的收集提供了可能。③受体对移入子宫的外来胚胎不发生免疫排斥反应,这为胚胎在受体的存活提供了可能。④供体胚胎可与受体子宫建立正常的生理和组织联系,但供体胚胎的遗传特性在孕育过程中不受影响。
【详解】A、人工授精技术是辅助生殖技术,在临床上利用工具把精液放置进入子宫内,合成受精卵,用精子、卵子形成胚胎需要借助的是体外受精技术,不是人工授精技术,A错误;
B、若实施胚胎移植,需要受体母亲处于受孕状态,即处于合适的生理状态,B正确;
C、子宫对外来胚胎一般不发生免疫排斥反应,因此不需要受体母亲与胚胎的主要HLA相似,C错误;
D、“胚胎冷藏”技术所引起的这些争论,实质是冷冻胚胎的道德与法律地位的争论,即带来的伦理问题,D正确。
故选BD。
21.(1) 平板划线 稀释涂布平板
(2) 硝酸铵 ZW2
(3) 1.7×109 固体培养基
【分析】分离微生物常用的方法:
1、平板划线法: 通过接种环在琼脂固体培养基表面连续划线的操作,将聚集的菌种逐步稀释分散到培养基表面。
2、稀释涂布平板法:将菌液进行一系列的梯度稀释,然后将不同稀释度的菌液分别涂布到固体培养基的表面,进行培养。稀释涂布平板法还可以用于对微生物进行计数。
【详解】(1)进行ZW2和ZW5菌株初步筛选时,通常采用平板划线法或稀释涂布平板法进行接种,稀释涂布平板法不仅能够分离微生物,还常用来统计样品中活菌的数量。
(2)从污水中分离ZW2和ZW5菌株时,培养基中需要加入硝酸铵等营养物质、碳源、氮源、琼脂和酚红指示剂,由于异养硝化细菌能降解硝酸铵产生氨,氨会使培养基的碱性增强,指示剂会变红。由图分析可知,ZW5菌落周围的红色圈面积大,说明其降解硝酸较产生氨的能力更强,故如果要得到目标菌,应该选择ZW5。ZW2菌株的去氮能力较弱。
(3)为了保证结果准确,一般选择菌落数在30-300的平板进行计数。在5个细菌培养基平板上,均接种稀释倍数为106的溶液0.1mL,培养一段时间后,平板上长出的细菌菌落数分别为157、171、183、178和161,菌落平均数=(157+171+183+178+161)÷5=170,所以每毫升土样品中的细菌数量=170÷0.1×106=1.7×109个。 该培养基能够进行稀释涂布平板操作,从物理性质分应属于固体培养基。
22.(1) 扩大培养 A含有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B不含有成形细胞核 分离(或提纯)
(2) 稀释涂布平板法 透明圈直径与菌落直径的比值 (不耐酸的)杂菌
(3)菌种的类型、代谢特点,发酵条件的不同等
【分析】参与果酒制作的微生物是酵母菌,其新陈代谢类型为异养兼性厌氧型。参与果醋制作的微生物是醋酸菌,其新陈代谢类型是异养需氧型。果醋制作的原理:当氧气、糖源都充足时,醋酸菌将葡萄汁中的葡萄糖分解成醋酸;当缺少糖源时,醋酸菌将乙醇变为乙醛,再将乙醛变为醋酸。
【详解】(1)A是用于酒精发酵,所需菌种是酵母菌,B用于果醋发酵,菌种是醋酸菌,两种菌种一般要先活化和扩大培养后,再接种于发酵液中;酵母菌是真核生物,醋酸菌是原核生物,从细胞结构上看,两菌种的主要区别为A含有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B不含有成形细胞核;C过程是分离(或提纯),除去发酵液中的不溶性物质。
(2)为了解酒精发酵进程,可在发酵过程中随机取样,统计菌落数目的方法是稀释涂布平板法;在白色的CaCO3培养基上,透明圈直径与菌落直径比值较大的菌落产醋酸的能力强,因此应该挑选透明圈直径与菌落直径比值较大的菌落作为发酵菌种;若增加接种量、控制发酵条件,则可以加快产酸的进程,并抑制(不耐酸的)杂菌对发酵的影响,从而提高醋酸含量,使口感更纯正。
(3)不同同学最后酿造出的葡萄糯米香醋口感不同,影响其风味的因素可能有菌种的类型、代谢特点、葡萄、糯米的品质、发酵条件的不同等。
23.(1) 特异性强、灵敏度高、可大量制备 刺激机体产生更多免疫过的B细胞(浆细胞) PEG
(2) 固相抗原 上清液 抗PD-1抗体 抗PD-1抗体的量
(3) PSMA、 CD28 产生多种抗体 B2 a b CD28 既能与肿瘤细胞特异性结合,又能与抗肿瘤药物特异性结合,从而降低了抗肿瘤药物的副作用(提高了抗肿瘤药物的靶向性)
【分析】单克隆抗体制备流程:先给小鼠注射特定抗原使之发生免疫反应,之后从小鼠脾脏中获取已经免疫的B淋巴细胞;诱导B细胞和骨髓瘤细胞融合,利用选择培养基筛选出杂交瘤细胞;进行抗体检测,筛选出能产生特定抗体的杂交瘤细胞;进行克隆化培养,即用培养基培养和注入小鼠腹腔中培养;最后从培养液或小鼠腹水中获取单克隆抗体。
【详解】(1)某些种类癌细胞表面高表达膜蛋白PSMA和PD-L1,如图1。PD-L1能抑制T细胞的活化,使癌细胞发生免疫逃逸。临床上可利用PD-1的单克隆抗体进行癌症治疗。单克隆抗体是由单个杂交瘤细胞经过增殖产生的细胞器合成并分泌的,因而其最主要的优点在于特异性强、灵敏度高、可大量制备。将等量的纯化PD-1蛋白分别注射到5只小鼠体内,经过二次免疫后测定小鼠抗PD-1抗体的免疫效果,取其中免疫效果最好的1号小鼠用于后面的融合实验。在融合前三天,对1号小鼠加强免疫一次,目的是刺激机体产生更多免疫过的B细胞(浆细胞)。然后取小鼠的脾脏细胞用PEG试剂诱导与骨髓瘤细胞融合,而后用选择培养基进行筛选得到杂交瘤细胞,再通过进一步筛选获得能产生所需抗体的杂交瘤细胞。
(2)①在检测时需要将PD-1蛋白固定于固相载体表面制成固相抗原,并加入多孔板培养槽中的“上清液”(其中含有是相应的抗体),即待测样本。
②加入酶标抗体后一段时间,需要用洗涤剂将未与抗PD-1抗体结合的酶标抗体洗去,在载体上留下的是带有酶标抗体的抗原-抗体复合物。
③加入相应酶促反应底物显色后,颜色的深浅可代表抗PD-1抗体的量,颜色越深说明待测样液中抗体含量越多。
(3)①结合题意可知,制备双杂交瘤细胞过程:先将PSMA、 CD28分别注射到小鼠体内,分离出B淋巴细胞,诱导其与小鼠的骨髓瘤细胞融合,筛选得到两种杂交瘤细胞,再诱导两种细胞融合。成功融合的细胞会同时表达出抗体的重链A、B和轻链a、b,这种细胞称作双杂交瘤细胞。
②每种杂交瘤细胞产生的抗体结构、与抗原结合的情况如图3所示(α、β分别代表不同抗原)。两条重链依赖于A1或B1进行组装(A1与B1相同),重链与轻链的组装依赖于恒定区A2、a或B2、b(a与b相同)。由于轻链和重链的随机组合会产生多种抗体,因此还需进行筛选才能获得所需的双特异性抗体PSMA×CD28,由于要获得双抗,因此图中的5、6部位分别连接不同的抗原α、β,根据原有的连接方式可推测,表中2、3、4、6的位置依次为B2、a、b、CD28。
③双特异性抗体还可以携带抗肿瘤药物应用于肿瘤治疗,其表现的优势为既能与肿瘤细胞特异性结合,又能与抗肿瘤药物特异性结合,从而降低了抗肿瘤药物的副作用,同时也能提高药效。
24.(1)5’-CTTGGA-3’和5’-TCTGTT-3’
(2) XmaI和BamH DNA连接酶
(3)Y抗生素和X gal
(4) 琼脂糖凝胶 1700bp和260bp
【分析】1、基因工程的基本操作程序:⑴ 目的基因的获取;⑵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⑶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⑷目的基因的检测与鉴定;
2、首位核苷酸的5号碳上只连接一个磷酸集团,故把这一端称作DNA的5' 端;处在核苷酸长链尾部的3号碳上,只连接一个羟基,故把这一端称作DNA的3' 端。
【详解】(1)若需要扩增图中目的基因,由于DNA复制时,子链只能由5′向3′方向延伸,则利用PCR技术扩增该基因时需要选择引物2和3的组合作为引物。碱基序列分别为5’-CTTGGA-3’和5’-TCTGTT-3’;
(2)图甲,EcoRI会破坏目的基因,为将目的基因准确插入质粒中,最好选用XmaI和BamHI酶切割目的基因;酶切处理后的目的基因和质粒需使用DNA连接酶处理,才能得到重组质粒;
(3)由图甲可知,质粒中含有LacZ基因和Y抗生素抗性基因,在构建基因表达载体时用BamHI切割质粒,LacZ基因被破坏,无法使无色的X gal变为蓝色。因此,在培养基中应加入的物质有Y抗生素和X gal,只有成功导入目的基因的重组质粒的细菌才能不被Y抗生素杀死,同时表现为无色菌落;
(4)根据质粒和目的基因中EcoRI的酶切位点可知,正向连接后用EcoRI切割,可以得到两个片段分别为:400+700+600=1700,10+50+200=260,故通过琼脂糖凝胶电泳分离后,可得到长度为1700bp和260bp的条带。
25.(1) 胰蛋白酶 动物血清
(2) 核移植 动物细胞核的全能性
(3) 分裂和分化 相同
(4)解决了器官移植中的免疫排斥反应
【分析】分析题图:病人取出健康细胞,分离出细胞核,移植到去核卵细胞形成重组细胞,发育成囊胚,分离出内细胞团(胚胎干细胞),增殖分化形成特定的组织和器官,用于治疗疾病。图示表示治疗性克隆的过程,该过程利用了动物细胞核移植技术,该技术体现了动物细胞核的全能性。
【详解】(1)从病人体内取出健康组织后需要经过剪碎和胰蛋白酶处理使其分散成单个细胞,培养过程中除正常的营养液与无菌培养环境外,需加入动物血清等一些天然成分。
(2)图示表示治疗性克隆的过程,该过程利用了动物细胞核移植技术,该技术体现了动物细胞核的全能性。
(3)①②过程中伴随着细胞的分裂和分化过程,细胞分化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因此最终得到的组织器官细胞中遗传物质与病人的遗传物质相同。
(4)治疗性克隆最终得到的组织器官细胞中遗传物质与病人的遗传物质相同,解决了器官移植中的排异反应。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