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地域的形成》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要求学生扎实掌握工业集聚、分散的优势,能够结合案例分析工业集聚分散的原因。
能力目标: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运用对比法归纳不同类型工业地域的特点。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要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激情投入,享受成功,感受交通、通信的发展对工业全球化的影响。
【教学方法】:讲授.引导法.讨论.探究。
【教具】:多媒体、预习讲义
【课时】:1课时
【设计思路】:《课标》倡导让课程走向生活,课程要面向学生的生活世界和社会实践。教学活动必须在学生已有的知识与经验上,着重培养学生形成自主、合作、探究性的学习方式,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让课堂充满创新的活力。为了贯彻这一理念,教学中以鞍山钢铁、潍坊高新光电产业园为案例进行学习,引出工业联系、工业集聚、工业分散与工业的地域联系等相关知识,循序渐进,层层设问,分组讨论,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思维,同时达到关注学习过程,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能力的目的。
【教学过程】:
屏幕展示课前要求学生准备的导学案、双色笔、课本。
二、上课铃响后组织课堂并直接导入新课,屏幕展示课标要求老师解读:举例说明工业地域的形成条件与发展特点。据本节的课标及学案中反映出来的问题,我们来看今天的学习目标
1.扎实掌握工业集聚、分散的优势,能够结合案例分析工业集聚分散的原因。
2.自主学习,合作交流,运用对比法归纳不同类型工业地域的特点。
3.激情投入,享受成功,感受交通、通信的发展对工业全球化的影响
三、新课开始
(一)、工业联系
[屏幕展示图片1],提问:图中工厂有什么联系?学生看图回答:纺纱厂给织布厂提供原料,织布厂给印染厂提供原料;
[展示图片2],提问:这幅图中各工厂有什么联系?学生看图回答:焦化厂和烧结厂给炼铁厂;炼铁厂给炼钢厂;炼钢厂给铸钢厂提供原料。
【教师点拔】:上游企业的产品是下游企业的原料。
[屏幕展示图片3],提问:图中工厂又有什么联系?学生回答:零件和产品的关系。
【学生总结】:图中这些企业之间有投入产出的生产工序上的联系。
[屏幕展示图片4],提问:图中服装、电器、食品、制鞋厂有没有生产上投入产出的联系?学生回答:没有。提问:那它们为什么又分布在一起?学生回答:共同利用当地的道路、邮局、医院、学校等基础设施。
【教师点拔】:它们分布在一起共用了当地的基础设施,那也是一种工业联系,我们共学了几种工业联系呢?
【学生总结】:两种:一种有生产工序上投入产出的联系;一种是共用空间基础设施的联系。
、工业集聚
[屏幕展示图片5],提问:图中炼铁厂、炼钢厂、烧结厂、初轧厂、发电厂等为什么会聚在一起?学生回答:它们之间有投入产出的联系。提问:它们聚在一起有什么好处呢?学生回答:······。屏幕展示聚在一起的好处,学生背诵。3分钟后老师提问背诵掌握情况。
[屏幕展示图片6],潍坊高新区光电产业园资料,提问:为什么这个光电产业园内会吸引这么多的产业在这里落户呢?学生思考回答:共同利用基础设施的联系。好处是,共用基础设施,节约生产成本。屏幕出示共用空间的联系的工业的好处,学生背诵,2分钟老师检查背诵情况。
【承转】:工业之间因为工业联系而集聚在了一起从而形成了工业地域
、工业地域
[屏幕展示工业地域的形成原因及分类],按形成分为自发形成的,如传统钢铁工业区;规划形成的,如各地的经济开发区;按发育程度分为发育程度高的,如钢铁城鞍山、石油城大庆、汽车城底特律等;发育程度低的,如面包厂、糕点厂等。学生理解记忆2分钟。
【承转】:让我们大家一块来看课本案例2,思考讨论活动题。
【讨论探究一】:P62课本活动题(学生起立讨论3分钟)
音响生产的工业集聚涉及哪些不同类型的工业联系?
音响生产的工业集聚有哪些优势?
根据惠洲音响零件的来源百分比,说明惠州音响零件供应厂家的地域分布有什么规律?
讨论完后,学生口头展示讨论结果。
[屏幕展示参考答案],学生整理到学案中。
阶段小结:教师点拔梳理,到这里我们已经了解了工业有两种联系(学生答),因为这个联系产生了许多好处使得工业聚在一起形成工业地域(学生答)。
【承转】:那你们考虑企业不断的聚在一起,工业区规模不断扩大会不会产生一些问题呢?
、工业分散
我们来看一种工业间相距趋远的情况。
[屏幕展示]:工业分散的成因。
【教师点拔】:一种是老的工业区因为有生产上投入产出联系所以不断的聚的一起,规模越来越大,则会引起企业间的竞争关系出现,什么竞争呢?例如美国东北部人口向西部和南部迁移,首先是产业结构的调整引起的。
学生思考总结;争地、争水、争公其设施的问题。学生并将其整理到课本上。
[屏幕展示图片7]:芯片板。提问:图中所示产品有什么特点?学生回答:轻、薄、短、小但价格昂贵。提问:这样的产品运输量和运输方式采用的是?学生回答:少,航空运输。提问;这样的企业是聚在一起还在分散在世界各地?学生回答:分散在各地。
[屏幕展示图片8]:飞机制造各零部件的来源国家,提问:为什么各零件要在世界各地生产?学生回答:最优区位。
【教师点拔】:零部件复杂的产品要在全球各地寻找最佳区位,例如
屏幕出示问题:如一些发达国家汽车公司到马来西亚建汽车轮胎厂,其目的是?再如美国硅谷将电子装配工业布局到我们国家,其目的是利用 ?。再如一些发达国家到北京、上海等大城市建汽车厂,其目的是利用?。学生回答略。
【承转】:由于众多的分公司分布在世界各地,从而形成了跨国公司,你想要实现这种全球范围的企业联系,前提条件是什么?
、全球化生产的条件
[屏幕展示图片9]:学生看图回答条件一是现代化的交通运输方式。
[展示图片10]:学生看图回答条件二是现代化的通信技术和手段。
【教师总结】:正是在这两个条件的支撑下实现了全球范围的人流和物流流动,为工业的分散提供了基础。
【讨论探究二】:(学生讨论3分钟)
凭借iPod、iPhone、iPad等新产品,苹果电脑公司于2010年成功超越微软,成为世界上市值最大的高科技公司,其2010年营业额达652.25亿美元。除去材料和人力成本,苹果公司从每台iPod video中获利高达80美元。读“iPod产业链示意图” 和工业生产的“微笑曲线”,思考下面问题。
(1) iPod产品研发和产品组装企业能否近距离集聚?为什么?
(2)苹果公司的生产和组装工厂遍布全球各地,不考虑运输成本和运输时间吗?为什么? ★(3)从两幅图形,结合生活体验,你对我国未来工业发展哪些建议?
讨论完成后,学生口头展示答案,老师点拔读图。
[屏幕展示探究二答案],学生整理到导学案上。
、小结
屏幕展示本节小结,学生对照屏幕自主梳理知识。
、当堂检测(后三个小题为导学案预习检测题)
《工业地域的形成》评测练习
当堂检测
读图,回答1~3题
1. 图a中①~⑥不同工厂之间的联系属于( )
A. 投入—产出联系 B. 地域联系
C. 信息联系 D. 技术联系
2. 从图a所示的工业联系看,应集聚的工厂是( )
A. 食品厂—木材厂 B. 化纤厂—汽车厂
C. 自行车厂—电视厂 D. 钢铁厂—机械厂
3. 图b表示( )
A. 工业的集聚 B. 工业的分散
C. 工业的信息联系 D. 工业的地域联系
★4.当地电解铝工业发展的能源优势是( )
A.火电 B.水电 C.核电 D.风能
★5.下列各组工厂,每组工厂之间基本上没有生产上的联系,而是地理空间可以联系在一起的是( )
A.钢铁厂、汽车厂、气门厂、棉纺厂
B.塑料厂、织布厂、汽车厂、印染厂
C.服装厂、制鞋厂、制伞厂、包带厂
D.机械厂、石灰厂、造船厂、水泥厂
★★6.从生产工序上的工业联系看,应集聚的工厂是( )
①汽车厂—化纤厂 ②化纤厂—石油加工厂
③钢铁厂—水泥厂 ④自行车厂—电视机厂
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课件17张PPT。课前准备课本、导学案、双色笔还有你满腔的激情,相信你定会与众不同!4.2工业地域的形成课标要求:
举例说明工业地域的形成条件与发展特点。一、工业联系类型(一)生产工序上(专业化)的工业联系1、产品——原料2、零件厂——总装厂 (二)空间利用上的工业联系二、工业集聚1、专业化的工业集聚好处:
加强企业间的信息交流和技术协作,降低中间产品的运输费用和能源消耗,进而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和利润,取得规模效益。有生产工序上联系的工厂2、共用基础设施的工业集聚共同利用基础设施,节约生产建设投资,便于信息交流与合作。潍坊高新区光电产业园潍坊高新区光电产业园总投资100亿元,规划占地1400亩,建筑面积100万平方米,是以光电项目为主的科技企业研发、生产基地,经过多年发展,已成功争创省级光电子产业园、省级电声器件产业基地,正在积极创建国家级特色产业基地。空间利用上联系的工厂三、工业地域工业联系工业集聚工业地域工业集聚而形成的地域思考讨论一:
看课本P62案例2,回答活动题1.主要是生产工序上的联系,也有空间利用上的联系
2.加强企业间的信息交流和技术协作,降低中间产品的运费和能耗,进而降低成本,提高生产率和利润,取得规模效益。
3.距离递减规律,距离惠州音响整机组装越近的地区零件来源比例越高。
讨论一参考答案四、工业分散工厂企业之间及工业之间相距趋远的现象老工业区工业集聚到一定的密度和规模时,就会呈现“饱和状态”,如果再建设新的工业部门,就会出现争地、争水、争动力、争公共设施,加剧环境污染等问题。因此,一些工业开始向外扩散,寻找新的区位条件,使得工业从集聚走向分散。 工业分散的类型1、传统工业区的分散运输量小,运费占成本少轻、薄、短、小,价格昂贵的电子元器件厂2、现代工业分散的二种类型:第一种情形工业分散利用地区优势(技术、原料、劳动力等)复杂产品的配件厂结果跨国公司趋向全球化
中小型现代工业分散第二种情形 如一些发达国家汽车公司到马来西亚建汽车轮胎厂,其目的是?再如美国硅谷将电子装配工业布局到我们国家,其目的是利用 ?。再如一些发达国家到北京、上海等大城市建汽车厂,其目的是利用?。
全球化生产的条件:①现代化的交通运输方式②现代化的通信技术和手段凭借iPod、iPhone、iPad等新产品,苹果电脑公司于2010年成功超越微软,成为世界上市值最大的高科技公司,其2010年营业额达652.25亿美元。除去材料和人力成本,苹果公司从每台iPod video中获利高达80美元。读“iPod产业链示意图” 和工业生产的“微笑曲线”,思考下面问题。
(1) iPod产品研发和产品组装企业能否近距离集聚?为什么?(2)苹果公司的生产和组装工厂遍布全球各地,不考虑运输成本和运输时间吗?为什么讨论二讨论二参考答案1、产品研发和产品组装企业有工业联系; 两者不能近距离集聚;因为产品研发企业是
技术导向型,产品组装企业是劳动力导向型。 2、产品体积小、重量轻、价格昂贵;可采用空运方式。3、提高我国的科技水平,变中国制造为中国创造,加强国际间的交流与合作。ADB当堂检测读图,回答1~3题1. 图a中①~⑥不同工厂之间的联系属于( )
A. 投入—产出联系 B. 地域联系
C. 信息联系 D. 技术联系
2. 从图a所示的工业联系看,应集聚的工厂是( )
A. 食品厂—木材厂 B. 化纤厂—汽车厂
C. 自行车厂—电视厂 D. 钢铁厂—机械厂
3. 图b表示( )
A. 工业的集聚 B. 工业的分散
C. 工业的信息联系 D. 工业的地域联系工业联系www.jkzy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