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测练习:
1、(高考江苏卷)某面积较小的岛国为改变淡水供给不足的状况,规划在填海地段建地下水库——将收集的雨水和地表径流,通过灌注井储存于地下含水层,需要时回抽补充地面供水。据此回答(1)~(2)题。(双选)
(1)提出此项规划,是因为该国( )
A.用水量大 B.降水丰富 C.干旱少雨 D.污染严重
(2)为解决淡水供给不足问题,现阶段该国可以采取的措施有( )
A.节约用水 B.国内跨流域调水 C.人工降雨 D.循环用水
2、地球号称是“水的星球”,但人类正面临着严重的水危机。近几年,非洲大旱,灾民遍野;水资源丰富的俄罗斯和加拿大,有些地方也受到缺水的威胁;美国、日本以及东欧许多国家都感到水源的不足。水的星球何以缺水?
(1)为什么地球上缺水?(2)为什么世界上的水资源分布不均?
(3)如何解决这种分布的不均?请提出意见和建议。
(4)人们不断地在河流修筑水库,原因是什么?请分析和思考这种做法的利弊。
课件29张PPT。不要让我们的眼泪成为最后一滴水!第三节水资源的合理利用有句广告语“当地球上只剩下最后一滴水时,那就是人类的眼泪”。水资源危机已经成为全球最为关心的问题之一。全球约11亿人喝不上干净的饮用水,每年有310万人死于不洁饮用水引发的相关疾病;发展中国家的妇女或女孩每天平均需要步行6千米,到住地之外的地方去取水……这些令人触目惊心的数字,不得不让我们每个人深思。
学习目标1.说出水资源时空分布特点。
2.说明不同生产力条件下,水资源与人类社会的关系。
3.分析水资源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一.水资源及其分布1.水资源定义:a.广义:b.狭义:包括水圈内的水体总量陆地上人类所能利用的淡水资源 河流水 、淡水湖泊水 、浅层地下水2.能够利用的淡水资源储量只占全球水体总量的十万分之七。3.一个地区或一个国家水资源的丰歉程度的衡量标准:多年平均径流总量从图中可以看出:亚洲的径流量(水资源)最多,南美洲次之,大洋州最少;径流量=降水量-蒸发量123456不均衡世界上水资源最丰富的国家径流资源比较从径流总量上看:巴西最多,俄罗斯次之,我国居世界第六。从人均径流量看:加拿大最多,其次是巴西,而我国只有世界平均的1/4左右.4.世界水资源分布大洲:国 家:亚洲、南美洲、北美洲、非洲、欧洲、大洋洲巴西、俄罗斯、加拿大、美国、印度尼西亚、中国为什么会不均衡?降水量大、水循环活跃的地区,水资源丰富;
降水量小、水循环不活跃的地区,水资源贫乏。 我国降水量的分布特点:东南向西北递减。
我国水资源的空间分布特点:南多北少、东多西少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出,我国降水量的地区分布存在怎样的差异?5.我国水资源的分布特点:总量多、人均少,时空分布不均
空间分布东多西少,南多北少时间分布夏秋多,冬春少;年际变化大空间:降水量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时间:我国大部分地区是季风气候,降水 集中在夏秋季节1.地球表面大约71%被水覆盖,为什么世界上还有很多地方“闹水荒”呢?
【思考·提示】 虽然地球表面被水覆盖的面积约71%,但海洋水是地球上水的主体,淡水占的比重很小,并且大部分是以冰川的形式存在于极地地区和高海拔地区。目前人类可直接利用的淡水资源很少,主要是河流水、淡水湖泊水和浅层地下水。又由于水资源的时空分布不均和水资源利用不当,导致世界许多地方闹水荒。
思考1、水资源的数量会影响经济活动的规模。我国长江以南的地区,水资源的总量占了全国的80.9%,并且以季风气候为主,雨热同期,地势较为平坦,逐步就发展成为我国的著名的水稻产区;再加上该地区的河流流程长、水量大,河网密布,航运非常便利,从而成为我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区。而我国的西北地区由于受到水资源有限的制约,阻碍当地经济的发展。崂山水青岛啤酒水是酒的血,名酿必有佳泉。崂山水制作出青岛人自豪、全世界惊叹的青岛啤酒。2、 水资源的质量会影响一个地区经济活动的效益俗话说:好山好水出好酒3、在不同社会历史时期,不同的生产力条件下, 水资源的数量和质量对人类社会的影响程度是不同的.
①在科学技术比较落后的时代,人们主要开发利用地表上的河湖水,所以世界主要文明发祥地也大多产生和发展于水资源丰富的大河流域.人类主要在沿河和沿湖地区发展.
四大文明古国:中国(黄河)、古埃及(尼罗河)、古印度(印度河)、古巴比伦(两河)2000年前罗马人-蓬迪加尔输水渠②在科学技术比较发达的近现代,人们不仅能开发利用浅层地下水,陆续开采深层地下水,而且还开发了海水淡化技术.这样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空间大大拓展.1870年美国-抽取地下水20世纪50年代-海水淡化二. 水资源与人类社会1. 水资源数量影响经济活动规模大小2. 水资源质量影响经济活动的效益3. 不同的水资源开发利用技术,对人社会产生不同的影响程度知识回顾以色列的地理位置和气候? 以色列地处西亚,地中海沿岸有少量的地中海气候,降水稍多,大部分地区是热带沙漠气候,常年干旱少雨。案例1:沙漠中的奇迹阅读课本P63回答问题:
(1)农业生产对水资源的需求量很大,以色列的自然环境适合发展农业生产吗?不适合(2)以色列是如何把水资源由“少”变“多”的?(3)从以色列发展农业的奇迹中,我们可以得到什么启示?开源:海水淡化
节流:发展滴灌技术,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我们看到了科技的力量 案例2: 咸海的忧虑世界范围的水危机后果饮用水不足物种灭绝土地荒漠化失业及其他社会问题
1、造成水资源危机的原因:
a.自然原因:
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
部分地区气候反常
b.人为原因:
用水量迅速增加 水质污染
三.合理利用水资源2、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建立蓄水工程(水库)
修建跨流域的引水工程
合理开采地下水
海水淡化,人工增雨
科学用水,节约用水
保护水资源,防治水污染水的时间分配不均
水的空间分布不均
地下水更新周期长
局部地区缺水严重
水资源有限及世界用水量的迅速增加
水污染严重
开源措施:措施· 加强宣传,提高节水意识;
· 改进农业灌溉技术,提高工业用水的重复利用率节流措施:(高考江苏卷)某面积较小的岛国为改变淡水供给不足的状况,规划在填海地段建地下水库——将收集的雨水和地表径流,通过灌注井储存于地下含水层,需要时回抽补充地面供水。据此回答(1)~(2)题。(双选)
(1)提出此项规划,是因为该国( )
A.用水量大 B.降水丰富
C.干旱少雨 D.污染严重
高考真题赏析A.B(2)为解决淡水供给不足问题,现阶段该国可以采取的措施有( )
A.节约用水 B.国内跨流域调水
C.人工降雨 D.循环用水
高考真题赏析 A.D
世界水日3.22 --- 3.28
节约用水水资源的合理利用教学设计
一、基本信息
学校
课名
水资源的合理利用
教师姓名
学科(版本)
人教版
章节
第三章第三节
学时
一课时
年级
高一
三维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通过读图分析数据明了水资源的概念。
结合事例了解水资源对人类发展的意义。
通过分析图表资料认识全球和我国的水资源状况,提高读图分析能力。
以我国为例,针对我国的水资源利用状况,结合所学知识,学生合作探究我国水资源合理利用方案,进而归纳基本的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策略和措施。
(二)过程与方法:
1、运用图表说明全球和我国的水资源时空分布的特点。
2、通过学习水资源的分布规律学会用因果关系分析降水与水资源丰歉之间的关系。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1、增强水资源的忧患意识,树立科学的水资源观,养成节约用水的习惯。
2、从全球和未来的角度认识环境,培养对环境、资源负责的观念和行为。
五、教学重点:
水资源对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意义。
合理利用水资源。
六、教学难点:
说明在不同的生产力条件下,自然资源的数量、质量对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意义。
七、教学方法:
启发式,师生互动式,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式教学方式。
八、教学设计
1、以谈话式的教学方式进行讲授,拉近师生距离,增进学习交流。提倡小组学习,彼此互相帮助,调动每个成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通过集体的力量,促进学生的共同发展,不让任何一个学生掉队。充分体现学生的自主性,让学生成为课堂的真正主人,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在知识的传授和问题的探究中,使教师与学生一起成长。
2、摆脱通常的教学模式,不再是单纯的地理课,而是在教学中穿插人类、自然、环境观,引导学生树立人类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理念,充分体现新课程在育人方面的优势。
3、从乡土地理切入,把发生在身边的事例作为案例分析,深入浅出地叙述水资源数量与质量对人类社会的影响,帮助学生理解,让学生感受到地理知识的实用性,培养他们运用理论知识的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展现学生的创新意识。
4、课堂的设计穿插较多资料、图表和探究性习题,通过启发式的课堂教学和小组讨论等方式,激发学生对水资源合理利用的兴趣,在满足学生求知欲的同时,充分调动他们的学习创造性和表现欲,挖掘学习潜力,实现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达到新课程标准的要求。
九、教学课时: 1课时
十、教学过程:
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目的
导
入
新
课
播放一段公益广告-------珍惜水资源,来引入本节课的内容
学生看视频并思考有关水资源的问题
让学生产生共鸣,进入本节课的内容
推
进
新
课
推
进
新
课
推
进
新
课
知识框架:
通过对标题的分析,我们能够发现本节课我们需要探究三部分内容:
什么是水资源,分布如何?
为什么要合理利用水资源?
如何合理利用水资源?
学生聆听
使学生能够清晰的把握本节课的条理和框架
发问:
那么到底什么是水资源?人类目前所利用的水资源主要有哪些?展现图片说明
学生看图并积极回答
培养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
过渡:
从整个世界范围来看,水资源的分布存在明显的地区差异,如何衡量一个地区或一个国家水资源的丰歉程度?(引入“多年平均径流总量”)
学生看图思考回答
培养学生读图能力,引入概念教学
通过读“世界各大洲水资源图”,让学生明确“多年平均径流总量”的含义(=降水量—蒸发量)及各大洲水资源多少的分布
学生看图回答问题(若学生回答出错,错例教学)
加深对概念的理解和应用
通过读“水资源大国表”,了解巴西及俄罗斯水资源丰富原因
学生看表回答问题
培养学生知识的理解和应用分析的能力
推进:
我国水资源的分布有何特点?总量与人均、空间分布、时间分布(分析)
学生看图回答
培养学生读图并获取信息来分析问题的能力
小结:
中国水资源的特点
学生在学习的基础上进行小结
知识点进行整合,形成条理性
承转:
上面我们学习了水资源的含义及其分布,下面我们来结合生活实际,说说水资源与人类的关系。
展现图片,引导学生得出结论:
空间上:
水资源的数量影响经济活动的规模;
水资源的质量影响经济活动的效益;
时间上:
水资源对人类的影响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而变化
学生看图,跟着老师的思路积极回答
使学生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的层面
承转:
随着生产力水平的发展,人类利用水资源的能力进一步提高,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空间也大大拓展,甚至在某些淡水资源缺乏的地区,人类也能生存与发展。
活动(高潮设计1):
下面我们来看63页的活动提 “沙漠中的奇迹”———以色列水资源的利用
思考:
1.感受奇迹:书上的三个问题
2.获得启示:我国新疆如何借鉴以色列的成功经验
学生朗读阅读材料,其他同学带着问题看书;
学生分组,思考屏幕上的问题
感受奇迹
获得启示,学以致用,培养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结合的能力
过渡: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目前全球范围内的水危机已经非常严重。地球最为一个“水球”来说,为何会如此的缺水?(缺水的原因)
活动(高潮设计2) 阅读课本64页《咸海的忧虑》,请小组派代表谈看法,小组成员可补充看法。
学生思考,并用前面所学的知识进行分析
引导学生思考问题并找出答案
递进:
原因找到了,那么如何去解决这个问题呢?对症下药
合理利用水资源的措施-------开源和节流
进行分组讨论:政府官员、普通市民、中粮大户和企业老板
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找措施
换位思考,寻求答案
总
结
新
课
回顾本节课的三部分内容。
展现节水图片,与课前的视频相首尾呼应
学生看图
培养学生日常生活节约水资源的意识和树立科学的水资源观
板书设计
第二节 水资源的合理利用
一、水资源及其分布
1、水资源的概念
广义:
狭义:
2、水资源的分布——很不平衡
(1)降水量 (2)多年平均径流总量 从循环角度看
(3)水资源分布规律从世界范围看 从我国看
二、水资源与人类社会
1、 水资源的空间分布与人类社会:从数量和质量来看
2、水资源的时间变化与人类社会:科技落后时代与科技发达时代的比较
三、合理利用水资源
1、水资源的变化:从数量和质量来看 2、水资源的持续利用:开源与节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