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地理高一上必修一第三章 地球上的水第一节 自然界的水循环教案+课件+检测(3份打包)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高中地理高一上必修一第三章 地球上的水第一节 自然界的水循环教案+课件+检测(3份打包)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9.7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15-11-28 19:16:55

文档简介

《3.1自然界的水循环》教学设计
【课标要求】
“运用示意图,说出水循环的主要过程和主要环节,说明水循环的地理意义。”
【学习目标】
1. 熟练掌握水循环的过程和主要环节,能够研究水体的相互补给关系。
2. 通过绘制水循环示意图,学会阐释水循环与人类活动的相互影响。
3. 享受学习的快乐;养成节约水资源的习惯。
【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①陆地水的相互关系,②水循环的过程和主要环节。
2.难点:水循环的地理意义。
【教学方法】
自主学习、小组合作讨论、读图绘图、案例分析、启发式教学。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1.课前预习案和探究案(见附件)。
2.课前培训:培训小组长,带领组员积极探究学案的问题。组内的疑难问题做好反馈。展示同学,参加完讨论后,迅速展示。点评同学,提前做好点评准备。
3.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师生活动
PPT
设计目的
一、导入与学习目标解读
导入:前天,是3月22日,是个重大节日——世界水日。其宣传主体是“节约水资源,保障水安全”。今天,我们就研究与水有关的课题——《自然界的水循环》。
老师解读:要求同学们看左侧的学习目标,并解读。
?
【导入】选取刚刚发生的地理新闻作为导入,及普及地理信息,有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并且让“节水”“水循环”贯穿始终。
【目标解读】让学生明确目标,有效学习。
【反馈表述】老师点拨即突出核心,又能有针对性的解答学生疑难。
【探究共享】学生分工合作探究自己和自己小组存在的问题,并总结解决这类问题的解决方法,并展示到黑板上供其他小组分享,共同提高。
【点拨提升】
利用图3.2和黄河图,让学生了解水体,并知道水体的补给关系。
【点拨提升】
提高学生认识的全面性。利用图,让学生了解河流的其他补给形式。
【学法点拨】
利用对比法,和学生认识河流流量曲线图。
【总结归纳】
从俗语入手,总结归纳河流的水文特征。
【活动辨析】
设计活动,让学生画图,提高绘图技能。
【视频演示】
与自己的辨析对比,加深对水循环的理解和认识。
【学以致用】
运用原理,说明黄河三角洲的形成过程。深刻理解水循环的意义。
【讨论深化】
利用生活实例,研究人类活动与水循环的影响。进一步研究本节课的核心和重点。
【地理生活】
利用身边的新闻报道,唤醒学生们节约水资源的意识,呼应课堂的开始。
二、(1)探究学习 智慧共享
师:各小组,结合自学情况,合作探究。展示、点评的同学做好准备。开始。(约10分钟)
(2)反馈表述
学生讨论、展示结束后,有疑问的学生马上到相应的问题展区,听取点评同学的分析解答。若仍有疑难或者生成新问题,可反馈到“疑难反馈”栏内。(约5分钟)
三、点拨提升
师:带着同学们的疑问,我们一起深入探究学习。
思考:①指出图中主要的水体类型。
②注意还有河流水
③强调:同一条河流,不同河段,补给水体可能不同。如黄河上游,以冰川融水补给为主;下游以大气降水补给为主。
思考:①河流与湖泊水的关系?湖泊对河流有调蓄作用,它是对上游还是下游呢?
②河流与地下水的补给关系一般是互补关系,但是右图黄河“地上河”呢?
【过渡】还有,其他形式的补给。
师:以降水补给为主的河流呢?
学生齐回答:降水量变化
师:以冰川融水补给为主的河流呢?
学生齐回答:气温
师:分布地区
学生齐回答:西北
引申:1、2月份径流量为零是怎么回事?
学生齐回答:断流
师:这条河流有两个汛期,第一个在3、4月份,补给形式是?
学生齐回答:积雪融水(答案不一)
强调:老师在这里强调一下季节性积雪融水与冰川融水的区别。
学生的疑问1:黄河有春汛吗?可以在此作答。
师:第二个在7、8、9月份,补给形式是?
学生齐回答:大气降水
师:分布?
学生齐回答:东北
学法点拨:①流量大小和季节变化是水文特征的重要表现之一。②4幅图中最可能表示黄河流量的是?③注意不同地区河流的流量曲线图。
【过渡】水文特征描述角度还有流量大小及季节变化、含沙量、汛期、流速、结冰期等。
思考:“跳进黄河也洗不清”,从地理角度看,应指的是跳进那段黄河呢?
学生的疑问2:黄河中游还是下游含沙量大?可以在此作答。
活动:
师:小组先讨论一下,哪位同学能够在黑板上,画出书循环示意图并说明正误。
(一名学生举手示意)
师:下面的同学,也画图。
黑板前的同学画好后,辨析正误,并与下面的学生互动。
看视频。验证学生的分析,同时再回忆一下水循环过程。
拓展:
师:黄河参与了海陆间水循环,那么塔里木河呢?
生齐答:陆地内循环
师:我们东南沿海有一台风,还未登陆,到登陆呢?
生齐答:海洋内循环,海陆间水循
【过渡】从水汽蒸发,经过水汽输送,降水,通过径流,流回海洋。这体现了水循环的那个重要意义?
思考:①水循环的能量来源?
②这两幅图又体现了水循环的什么意义?
活动:运用水循环的原理,说明黄河三角洲的成因。
【过渡】我们知道,人类活动与水循环息息相关。
活动:让小组讨论这种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小组代表回答,相互补充质疑。
学生的疑问3:水利枢纽与水电站的区别?可以在此作答。
【过渡】水循环就在我们身边。3月22日的一份晚报,惊醒860万潍坊人。
活动:我们高中生应该怎么做呢?畅所欲言
孩子们,我们潍坊虽是沿海城市,现在正面临着缺水的困境。我们每天开关水龙头,被忽视的一滴水,当它乘以860万的时候,乘以13亿的时候,它不仅仅影响区域水循环,甚至整个水圈。让我们珍惜每一滴水。不要让我们的眼泪,成为最后一滴水。(音乐响起)
四、课堂小结
【课堂小结】
老师总结本节课,反馈目标的达成情况。
2014-2015昌乐二中高中地理自学指南 编制:姜官宏 使用时间:2015.3.25 班 组 姓名: 等级:
自然界的水循环
【课标要求】
运用示意图,说出水循环的过程和主要环节,说明水循环的地理意义。
【学习目标】
1. 熟练掌握水循环的过程和主要环节,能够研究水体的相互补给关系。
2. 通过讨论水循环示意图,学会阐释水循环与人类活动的相互影响。
3. 享受学习的快乐;养成节约水资源的习惯。
【使用说明与学法指导】:
1.限时20分钟依据自主梳理通读教材,进行知识梳理、体系构建。
2.独立完成“课内探究”,总结归纳和深刻理解。
构建梳理 自我完善
请同学们自主复习,从以下几个方面梳理知识
1.读图,图中河流的补给可能涉及到哪几种水体?
2.《红楼梦》第六十九回中秋桐说过一句话:“我和他井水不犯河水。怎么就冲了他?结合图示说明河流水、湖泊水、地下水之间不同情况下的相互补给关系。
3.请画出水循环的类型和环节,并理解水循环的意义。
4.我国水资源短缺的原因?华北地区与西北相比水量丰富,为何反而缺水最为严重?
【体系构建】
2014-2015昌乐二中高中地理自学指南 编制:姜官宏 使用时间:2015.3.25
探究学习 智慧碰撞
核心探究一:陆地水的相互联系
(1)读图,说出黄河上、中、下游的主要补给水体。

归纳总结:我国河流的补给类型及各自的特点。(东北、东部季风区、西北、西南地区)
(2)乌梁素海位于内蒙古巴彦淖尔市境内,是地球同纬度最大的湿地,我国八大淡水湖之一和黄河流域最大的岸边湖泊。它是黄河枯水期主要水源补给库,还是横跨欧亚大陆鸟类栖息和迁移的重要场所,在我国湿地、荒漠及动物物种三大生态系统保护中均居于重要地位。指出乌梁素海的流向变化及其对应的大致月份。
拓展延伸:地下水与河流的补给关系
2014-2015昌乐二中高中地理自学指南 编制:姜官宏 使用时间:2015.3.25
核心探究二:河流的水文特征和水系特征
(1)读图,分析黄河中游和下游的主要水文特征


2014-2015昌乐二中高中地理自学指南 编制:姜官宏 使用时间:2015.3.25
核心探究三:水循环与人类活动的相互影响
(1)运用水循环的相关知识,解释黄河三角洲的成因。
【地理与生活】
这几年,城市建设的脚步从未停下,中国城市先是不顾一切在短时间内追求大规模,遇到问题再进行修修补补,试问,这样的发展模式怎么可能让城市面对暴雨时从容不迫?面对暴雨倾城,我们要思考的不仅仅是怎么救灾,我们为什么不看看德国、美国等发达国家呢?
查阅材料:美国城市雨水管理
思考:(1)城市化后对水循环带来哪些影响?
(2)人类活动与水循环息息相关。还有哪些人类活动影响着水循环?
课件18张PPT。自然界的水循环
【课标要求】 运用示意图,说出水循环的过程和主要环节,说明水循环的地理意义。【学习目标】
1. 熟练掌握水循环的过程和主要环节,能够研究水体的相互补给关系。
2. 通过绘制水循环示意图,学会阐释水循环与人类活动的相互影响。
3. 享受学习的快乐;养成节约水资源的习惯。前黑板后黑板 探究学习 智慧共享 疑难反馈
探究一(1)(2)
黄河上、中、下游主要补给水体“地理与生活”
城市化对水循环的影响探究二
黄河中游和下游的主要水文特征探究三
运用水循环相关知识,分析黄河三角洲的原因大气降水冰川湖泊地下水探究一:陆地水体及相互联系 (1)读图思考:图中有哪几种水体注意:同一条河流,不同河段,补给水体可能不同。如黄河上游,以冰川融水补给为主;下游以大气降水补给为主。
(3)读图思考:
河流与地下水的补给关系
(2)读图思考:河流与湖泊的补给关系黄河下游河段
以降水补给为主的河流,河流流量变化与
相一致,汛期出
现在雨季降水量变化冰川融水补给为主的河流,河流流量变化与 密切相关。这类河流主要分布在我国 。汛期出现在夏季气温西北地区思考:这条河流有哪几种水源补给形式?这类河流一般分布在我国 。春汛: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雨水补给东北东北地区:季节性积雪融水和大气降水;有春汛、夏讯
两次汛期且冬季有断流
东部季风区:雨水补给为主;汛期在夏秋季节且流量大
西北地区:冰川融水补给为主;出现夏讯,流量小
且冬季有断流
西南地区:雨水和地下水补给;有夏汛、流量较大
且全年较稳定河流流量曲线 图1 图2 图3 图4思考:“跳进黄河也洗不清”,从地理角度看,应指的是跳进那段黄河呢?探究二:河流的水文特征试联系水循环图,从地理角度分析 “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还”,正确吗?水循环的过程和意义探究三:水循环的意义中国最年轻的土地
2、对地表太阳辐射能起着吸收、转化、传输作用,调节了全球热量平衡。1、更新水体,维持了全球水的动态平衡。3、水循环是海陆间联系的主要纽带。4、不断塑造着地表形态。人类活动与水循环 龙羊峡 我市水库蓄水量不及去年一半,降水量自前年8月至今创最低记录 2015-03-22 自2013年8月1日至2015年3月21日,全市平均降水量仅为561.1毫米,为1952年我市有水文资料记载以来,同期降水量最低值。作为城区主要水源地的峡山水库和白浪河水库取水难度进一步加大,其中峡山水库蓄水量比去年同期减少一半多,为了满足城区用水,目前我市已调引黄河水4000万立方米。
记者从潍坊市水利局了解到,目前我市已有牟山水库、于家河水库、吴家楼水库、马宋水库等4座大中型水库在死水位以下运行。珍惜水资源谢 谢小结:《3.1自然界的水循环》评测练习
一、单选题(每题2分)
下图为“水圈的构成示意图”,读图,回答1~2题。
?1.图中字母所表示的各水体,分布最广的是(  )
A.a    B.b???? ??????C.c? ?????? D.d
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在水的三态中,固态水数量最多
B.热带地区没有固体状态的水
C.陆地上的各种水体之间具有水源相互补给的关系
D.我国外流区域没有参与陆地内循环过程
3.下列地理现象,属于内陆循环的是( )
A.黄河下游山东境内初冬和初春的凌汛
B.夏季,天山、昆仑山、帕米尔高原冰雪融水汇入塔里木河
C.南极大陆边缘的冰川断裂成漂浮在海洋上的冰山
D.夏秋季节,台风在我国东南沿海一带登陆
4.关于黄河下游河水和两岸潜水的补给关系是( )
A.潜水补给河水 B.河水补给潜水
C.黄河处于枯水期时,潜水补给河水D.河水和潜水游互补关系
5.陆地水体水源补给最主要的形式是 ( )
A.河流水 B.湖泊水 C.地下水 D.大气降水
6.河水中稳定而可靠的补给来源是( )
A.地下水 B.冰川水 C.季节性积雪融水 D.雨水
7.为了缓解水资源空间颁布不平衡的矛盾,可采取的主要措施是( )
A、兴建水库 B、节约用水 C、植树造林 D、跨流域调水
8.陆地上的水在不断流动,互相转换。下图中(图①、②是河流横断面,虚线为潜水位),正确反映河流洪水期水体之间补给情况的是(?? )????????????????????????????????????
?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读水循环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9.水循环的能量来源最主要的是( )
A.地球内部的热能??????????B.地球的重力能??? C.天体之间的引力能????????? D.太阳辐射能
10.下列实现着图中①的功能的是( )
A.长江??????????????????B.副热带高气压带 C.我国的夏季风????????D.我国的冬季
二、综合题(10分)
读水循环示意图,完成下题。
(1)请补充图中除ABCD以外的海陆间循环环节______、_______
(2)我国西北内陆地区的水循环类型主要是____,黄河流域所属的水循环
类型是______,“黄河之水天上来”是指水循环的___环节。
(3)假如图中植被受到破坏,运用水循环的相关知识,说出将对当地产生不利哪些影响?
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每题2分)
1—5ACBBD 6—10ADADC
二、综合题(10分)
(1)下渗、地下径流
(2)陆地内循环,海陆间循环、大气降水
(3)地表径流增大;蒸发减弱;下渗减弱;地下径流减少,大气降水减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