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地理高一上必修一第四章 地表形态的塑造第三节 河流地貌的发育教案+课件+检测(20份打包)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高中地理高一上必修一第四章 地表形态的塑造第三节 河流地貌的发育教案+课件+检测(20份打包)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7.7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15-11-28 19:21:04

文档简介

教学过程设计
观看河流视频
(创设意境,让学生感受到地理的思维空间,同时吸引学生注意力,导入新课。用一种新的思维方式导入地理课,容易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一、河流地貌
侵蚀地貌和堆积地貌。
(学生联系前面的知识,回忆河流可以形成哪些地貌。)
1.讲解。
河流地貌是自然界中最常见的地貌之一。按照成因,可以将河流地貌分为侵蚀地貌和堆积地貌,它们的形成和发展主要与外力作用有关。
2.过渡。
我们首先来看一下河流侵蚀地貌。(图片)
(注意复习前面的知识点,以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
看课本回答问题:请同学们快速阅读教材第77页,填写以下内容。
1、河流侵蚀地貌是 作用形成的
2、河流初期 侵蚀作用:以 和 的为主
影响:使河谷 和 。
横剖面:呈 型
河流成熟期 侵蚀作用:以 为主
影响:使河谷 。
横剖面:呈 形
3、河流在凹岸 ,凸岸 ,使河流弯曲。
观看流水侵蚀实验
侵蚀作用
概念
对河流的影响
溯源侵蚀
向河流 方向的侵蚀
使河谷不断向 方向
伸长
下蚀
垂直于 的侵蚀
使河床 ,河流向
方向发展
侧蚀
垂直于 的侵蚀
使谷底 , 河流向 发展
3、教师总结过渡。
实际上河谷的形成过程正是由于以上的侵蚀作用形成的。到底是如何一步步地形成河谷的呢?这就是我们要探讨的下一个问题:河谷的形成原理。
4、引导读书。
请同学们阅读教材第83至第84页的内容,思考河谷作为一种典型的河流侵蚀地貌,是如何一步步发育成熟的?
(投影河流发育的各个阶段的图片,并绘制剖面图。利用图形分段讲解,便于学生理解掌握。)
5、学生讲解。图1反映的是发育初期的河谷形状,从这幅图可以看出,2它以溯源侵蚀和下蚀,它的集水面积比较小,横剖面呈“V”字形。
从图2可以看出河流在凹岸侵蚀,在凸岸堆积,河谷出现连续的河湾,这是当“V”字形河谷形成后,河流的下蚀作用减弱,侧蚀作用加强的结果。
河流不断地向两侧扩展,最终将河谷展宽,并在河谷内堆积了大量泥沙。这时,河谷发育进入成熟期。从图4中可以看出成熟期的河谷比较宽,横剖面呈槽形。
幻灯片河流不同时期的侵蚀剖面图让学生辨别
根据学生刚才所讲河流在凹岸侵蚀,在凸岸堆积,教师设问:播放幻灯片为什么河流在凹岸侵蚀,在凸岸堆积?
学生观看、思考并讨论,小组回答,教师进行点评给出答案。
【过渡】
播放幻灯片河流的堆积地貌
看课本回答问题:请同学们快速阅读教材第78页,填写以下内容。
1、河流堆积地貌分为哪三种类型?
2、冲积扇形成于什么地方?
3、河漫滩形成于什么地方?
4、三角洲形成于什么地方?
(学生阅读相关教材,熟悉ABC三类地貌。)
播放幻灯片冲积扇,学生根据自主学习回答,教师进行总结。
由两名同学实验按课本80页歩骤进行试验,其他人观看并回答问题:
1、冲积扇的形状?绘图表示
2、冲积扇的水流方向?
3、沉积物颗粒的分布规律?
教师进行点评并给出答案
河漫滩和三角洲分别给出幻灯片,根据课本知识进行自主学习回答,教师进行总结。
根据所学知识做当堂训练和学案习题。
教师做本节课小结
【板书设计】
河流地貌的发育
1. 河流侵蚀地貌----河谷
初期 V
中期
后期 U
2.河流的堆积地貌----冲积平原
洪积—冲积平原
河漫滩平原
三角洲平原
测评练习
1.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该河的横剖面呈“V”字型 B.该河的横剖面呈槽形
C.该河段的侵蚀作用以侧蚀为主 D.该河段的侵蚀作用以溯源侵蚀为主
读下图,完成2~4题。
2.图中河流a、b、c三处主要的流水作用是(  )
A.侵蚀、搬运、堆积       B.搬运、侵蚀、堆积
C.侵蚀、堆积、搬运 D.堆积、搬运、侵蚀
3.图中d农业区和c城区最有可能形成的河流地貌的名称是(  )
A.瀑布、河漫滩平原 B.冲积扇、三角洲平原
C.三角洲平原、冲积平原 D.河漫滩平原、冲积扇
4.下列关于图中铁路、农业区、城区的布局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d处位于山前地带,土层厚、水源丰,有利于种植业的发展
B.b处附近处于河流沿岸低地,地势平坦,利于城市的形成和发展
C.c处位于河流下游入海口附近,交通条件得天独厚,利于城市的发展壮大
D.与公路建设相比,铁路投资少技术要求低,故图示区域的交通方式以铁路运输为主
读某河口三角洲示意图,完成5~7题。
5.形成河口三角洲的外力作用是(  )
A.流水搬运  B.海浪堆积 C.流水堆积 D.洋流搬运
6.下列地貌中,与该河口三角洲形成原因相同的是(  )
A.黄土高原的沟壑 B.台湾岛 C.华北平原 D.喀斯特地貌
7.该地区聚落分布(  )
A.在狭窄的河漫滩平原上 B.呈点状分散分布
C.蜿蜒分布于山前 D.沿河发展,形成沿河聚落带
下图表示某一河流的部分河段。据此回答18~20题。
8.该河流流出山口处常形成的地貌是 (  )
A.冲积平原 B.山麓冲积扇 C.沙洲 D.三角洲
9.该河流的丰水期一般在 (  )
A.夏秋两季 B.春夏两季 C.秋冬两季 D.冬春两季
读下图,完成下列问题。
10.河流横断面①、②、③与a、b、c对应正确的是(双选)(  )
A.a —②  B.b —①  C.c —①  D.d —③
11.若此图所示的区域位于20°N附近,河流两岸的地质条件相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双选)(  )
A.河口三角洲更容易和e岸相连 B.a、b、c三处适合兴建水电站的是c处
C.a河段沉积物的颗粒直径一般大于b河段 D.c河段以
12.读河流平面、剖面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下图中能正确反映上图中A河段河谷判面的是________,该河段主要的河流侵蚀作用是________和________。
(2)上图中,河岸D、E最有可能形成浅滩的是________岸,原因是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河流A段的纵剖面如上右图所示,则形成的地理景观最有可能是( )
A.U型谷 B.喀斯特溶洞 C.河流瀑布 D.河口三角洲

(4)若图示河流位于北半球,河口的沙洲因泥沙不断堆积而扩大,最终与河流的哪岸相连?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