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4课《一着惊海天》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4课《一着惊海天》教学设计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1.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5-20 18:38:12

图片预览

内容文字预览

《一着惊海天》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 理解并掌握课文中的生字、生词,能够正确朗读课文。
2. 学习并运用课文中的句式结构,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1. 通过阅读和讨论,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 引导学生学会从不同角度欣赏和评价文学作品。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 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增强民族自豪感。
2. 培养学生勇于探索、不畏艰难的精神。
二、教学重点
1. 课文中的关键词汇和句式结构。
2. 课文所表达的爱国情感和民族自豪感。
三、教学难点
1. 深入理解课文中的隐喻和象征手法。
2. 引导学生正确评价历史事件,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 激发兴趣
展示航母舰载战斗机的图片,让学生直观感受舰载机的壮观和力量。
简短介绍我国航母舰载战斗机的发展历史,让学生了解国家在这一领域取得的成就。
2. 历史背景介绍
引用课文中的描述:“渤海某海域,海风呼啸,海浪澎湃。”来描绘当时紧张而庄严的背景。
讲解我国航母舰载战斗机首架次成功着舰的历史意义,强调这一事件对国家军事力量和民族自豪感的重要性。
3. 情景模拟
创设情景,模拟甲板上工作人员的准备工作,让学生体会紧张而有序的氛围。
通过角色扮演,让学生扮演舰载机飞行员和指挥员,体验舰载机着舰的过程。
4. 情感铺垫
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舰载机成功着舰对个人、对国家意味着什么。
分享课文中人们激动、幸福的场景,让学生感受这一历史时刻的深刻情感。
(二)、课文朗读
1. 导入课文朗读
(1)教师引导学生观察航母舰载战斗机的图片,激发学生对课文的兴趣。
(2)教师简要介绍我国航母舰载战斗机的背景,为学生朗读课文提供背景知识。
(3)教师强调朗读的重要性,指出朗读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和感受语言的韵律。
2. 学生齐读课文
(1)学生齐声朗读课文,教师注意观察学生朗读时的语速、语调和情感表达。
(2)教师指导学生注意课文中的生字、生词,如“歼-15”、“辽宁舰”等,确保发音准确。
(3)教师鼓励学生在朗读时尝试模仿飞行员和指挥员的语气,以增强课文的感染力。
3. 教师示范朗读
(1)教师选择课文中的关键段落,如“渤海某海域,海风呼啸,海浪澎湃。”进行示范朗读。
(2)教师在朗读时注意语速、语调、停顿和情感的表达,为学生提供朗读的范例。
(3)教师解释示范段落中的关键词和句式,帮助学生理解其在文中的作用和意义。
4. 学生个别朗读
(1)教师邀请几位学生个别朗读课文中的不同段落,给予即时的反馈和指导。
(2)教师鼓励其他学生认真倾听,并提出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
(3)通过个别朗读,教师可以了解学生对课文理解的深度和朗读技巧的掌握情况。
5. 朗读技巧总结
(1)教师总结朗读时应注意的技巧,如正确的停顿、语速控制和情感投入。
(2)教师强调通过朗读可以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3)教师鼓励学生在课后继续练习朗读,以提高自己的朗读水平。
(三)、文本解析
1. 课文背景介绍
(1)介绍航母舰载战斗机的历史意义
① 阐述航母舰载战斗机对于国家海军力量的重要性。
② 简述我国航母舰载战斗机的发展过程。
(2)引入课文情境
① 展示辽宁舰的图片,让学生感受航母的宏伟。
② 描述渤海海域的环境,为课文内容做铺垫。
2. 课文原句引用与分析
(1)引用原句:“渤海某海域,海风呼啸,海浪澎湃。”
① 分析“呼啸”和“澎湃”两个词的运用,感受语言的生动性。
② 引导学生想象场景,体会作者营造的氛围。
(2)引用原句:“我国第一艘航空母舰———辽宁舰斩浪向前。”
① 讲解“斩浪”一词的比喻意义,理解其象征的坚定与勇猛。
② 讨论“辽宁舰”作为我国第一艘航母的象征意义。
3. 写作手法探讨
(1)分析作者如何通过环境描写来烘托主题
① 探讨“海风呼啸,海浪澎湃”如何与舰载机着舰的紧张气氛相呼应。
② 分析环境描写对读者情感的影响。
(2)讨论象征与隐喻的运用
① 举例说明文中“刀尖上的舞蹈”如何形象地表达了舰载机着舰的高风险。
② 引导学生寻找文中其他象征与隐喻,提高文学鉴赏能力。
4. 师生互动与课文深入理解
(1)师生对话:探讨舰载机着舰的难点
① 教师提出问题:舰载机着舰为何被称为“刀尖上的舞蹈”?
② 学生发表观点,教师点评并引导深入理解。
(2)情境模拟:体验舰载机着舰
① 分组进行角色扮演,模拟飞行员与指挥员的对话。
② 通过模拟活动,让学生更深刻地理解舰载机着舰的过程和飞行员的心理状态。
(四)、问题探讨
1. 舰载机成功着舰的意义是什么?
引用课文原句:“舰载战斗机上舰,承载着国人的强军梦想。”
分析:这句话表明舰载机成功着舰不仅仅是一次技术性的突破,更是国家军事力量的象征,体现了国家的综合国力和科技水平。
预设学生回答:学生可能会从技术进步、军事防御等角度进行回答。
引导深入讨论:引导学生思考这一事件对国家形象、民族自豪感以及国际地位的影响。
2. 舰载机着舰过程中面临的挑战有哪些?
引用课文原句:“飞机每次着舰都面临着生与死的考验。”
分析:这句话突出了舰载机着舰过程的高风险性,每一次成功着舰都是对飞行员技术和勇气的巨大考验。
预设学生回答:学生可能会提到技术难度、环境因素等挑战。
引导深入讨论:进一步探讨飞行员如何克服这些挑战,以及这一过程中展现的团队协作和专业精神。
3. 课文中“刀尖上的舞蹈”这一比喻有什么深层含义?
引用课文原句:“‘刀尖上的舞蹈’就要开始了,现场所有的人都捏着一把汗。”
分析:这一比喻形象地描绘了舰载机着舰的危险性和飞行员的高超技艺,同时也传达了现场紧张、激动的氛围。
预设学生回答:学生可能会从比喻的直观性和情感色彩进行分析。
引导深入讨论:讨论比喻在文学创作中的作用,以及如何通过比喻增强语言的表现力。
4. 舰载机成功着舰后,人们对这一事件的反应是怎样的?
引用课文原句:“‘成功了!’欢呼声中,一颗颗揪紧的心一下子舒展开来。”
分析:这句话生动地描绘了成功着舰后人们的激动和释放,反映了这一事件对人们情感的深刻影响。
预设学生回答:学生可能会描述人们的喜悦、自豪等情感反应。
引导深入讨论:探讨这一事件如何激发人们的爱国情感,以及这种情感如何转化为对国家未来发展的支持和信心。
5. 填空题设计
填空题1:我国第一艘航空母舰是( )。
答案:辽宁舰
分析:此题旨在检验学生对课文中重要信息的掌握情况,同时强调我国航母发展的历史意义。
填空题2:舰载机成功着舰后,人们脸上绽放出( )。
答案:胜利的笑容
分析:此题通过具体的情感描述,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中人物的情感变化,增强情感共鸣。
填空题3:舰载机着舰被比喻为( )。
答案:刀尖上的舞蹈
分析:此题通过比喻的运用,训练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同时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五)、字词句分析
1. 生字生词解析
(1)生字解析
① “歼-15”(jiān-15):指中国自主研发的舰载战斗机型号,体现了我国航空工业的成就。
② “阻拦索”(zǔ lán suǒ):舰载机着舰时用于减速的装置,是舰载机安全着舰的关键。
(2)生词解析
① “斩浪”(zhǎn làng):形容船只破浪前进,形象描绘了航母在海浪中勇往直前的姿态。
② “迎风招展”(yíng fēng zhāo zhǎn):形容旗帜在风中飘扬,用以形容军旗在海风中的壮观景象。
2. 关键句子赏析
(1)“渤海某海域,海风呼啸,海浪澎湃。”这句话通过“呼啸”和“澎湃”两个词,生动地描绘了渤海海域的恶劣天气,为舰载机着舰的艰难环境埋下伏笔。
(2)“刀尖上的舞蹈”:将舰载机着舰比作在刀尖上跳舞,形象地表达了这一行动的高风险和高难度,同时也体现了飞行员的勇敢和高超技艺。
3. 句子结构分析
(1)“9时08分,伴随震耳欲聋的喷气式发动机轰鸣声,眨眼之间,舰载机的两个主轮触到航母甲板上,机腹后方的尾钩牢牢地挂住了第二道阻拦索。”这句话通过时间、声音和动作的详细描写,再现了舰载机着舰的紧张瞬间,让读者仿佛身临其境。
(2)“刹那间,疾如闪电的舰载机在阻拦索系统的作用下,滑行数十米后,稳稳地停了下来。”这句话通过比喻和具体的动作描写,展示了舰载机着舰后迅速减速并成功停下的过程,突出了技术的精准和飞行员的冷静。
(六)、情感体验
1. 课文背景介绍
“一着惊海天”是一篇记录中国航母舰载战斗机首次成功着舰的通讯报道。通过介绍这一历史性时刻,让学生了解我国海军力量的飞跃,以及国家综合国力的提升。引导学生思考这一事件对于国家和民族的意义。
2. 情感共鸣引导
引用课文中的描述:“为了这一梦想成真,古老的中华民族,已经等了近百年;人民海军官兵,已经期盼了半个多世纪。”通过这句话,让学生感受到中华民族对于强军梦的渴望和坚持,以及实现梦想时的激动心情。
3. 爱国情感讨论
组织学生分组讨论课文中体现的爱国情感,如“舰载战斗机上舰,中国白手起家,一切从零开始。”让学生分享自己对国家发展和科技进步的自豪感,以及作为青少年应该如何为国家的未来贡献力量。
4. 情感体验分享
邀请学生分享个人对国家强盛的感想和体会,可以是对于我国航母舰载战斗机成功着舰的感想,也可以是对国家其他方面发展的认识和感受。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情感,增强民族自豪感。
5. 情感升华总结
总结学生分享的内容,强调爱国情感的重要性,并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在日常生活中践行爱国精神。引用课文中的“许多人落泪了!他们说:‘太让人激动了!’”来强调这一情感体验的深刻影响,鼓励学生将这种激动和自豪转化为学习的动力和行动的力量。
五、拓展延伸
1. 探讨舰载机着舰技术的发展及其对国防的意义。
2. 分析课文中的象征手法,如“V”字胜利的象征意义。
3. 鼓励学生搜集更多关于航母舰载战斗机的资料,拓宽知识面。
六、作业安排
1. 完成课文的背诵,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记忆。
2. 收集关于我国航母舰载战斗机的相关资料,准备下节课的分享。
3. 写一篇关于“我眼中的中国海军”的短文,表达自己的感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