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区域生态环境建设
2.2 森林的开发与保护——以亚马孙热带雨林为例
★第Ⅰ部分 课前预习★
【学习目标】
1. 了解森林是重要的自然资源和环境资源
2.分析雨林的环境效应,理解雨林的脆弱性
3.了解雨林开发的背景和原因
【自学梳理】
一、雨林的全球环境效应
1.对于人类来说,森林既是重要的 资源,又是不可替代的 资源。
2.热带雨林主要分布在 ,但在大陆向风地带可以延伸到 ,它有
、 、 三大集中分布区,对于调节全球气候、
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其 效应尤为重要。
3.热带雨林是地球上功能最强大的 ,也是生产力最高的 。由于雨林植被强大的生命活动,大气层中每年都有大量的二氧化碳通过植物的 被固定下来;同时又向大气中释放大量的 ,因此,被人们称为“ ”。雨林还具有促进全球水循环、调节全球 的作用。此外,雨林又是全球最古老的植物群落,它成为地球上 最多,保护 最长的场所,因而被誉为 。
二、雨林生态的脆弱
4.雨林群落以 为主,如果单纯从自然生态的角度来评价,雨林光合作用强烈、
、 ,这是群落生产力高的表现,也是热带雨林有别于其他生态系统的优势所在。
5.雨林系统中最主要也是最关键的部位是 ,这也是最容易遭受人类破坏的部分。
三、亚马孙开发计划及其影响
6. 是导致雨林被毁的直接原因。在亚马孙地区,破坏雨林的人类活动主要有
、 、 ,以及采矿、水利和公路建设,这些开发活动的背景是 。
7.1970年,巴西政府公布的亚马孙流域开发计划主要有 、 。
此外, 也是巴西政府拓疆计划中的一部分。
四、雨林的前途——开发还是保护
8.保护亚马孙雨林,不仅是 义务,而且整个国际社会都应对此负责,尤其是 应承担更多的责任。
【自学探究】
1.人们为什么把森林称为“大自然的总调度室”?
2.你是怎么认识热带雨林生态系统非常脆弱的?
3.亚马孙河口为什么没有形成三角洲?
★第Ⅱ部分 课内探究★
【精讲点拨】
考点1 森林的生态效益和分布
1.森林的作用
2.森林的分布(知识了解)
目前世界森林面积约38.6亿公顷,森林覆盖率仅为30%。现存的原始森林集中分布在亚寒带针叶林和热带雨林地区。它们或因地广人稀、自然条件严酷,或因难以通行、开发较晚,才免遭大规模破坏。
3.活动提示:课本P26
第一题思路:分析森林减少与温室效应之间的关系。第二题思路:森林面积减少→大气CO2含量增加→全球气候变暖→两极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淹没沿海低地。第三题思路:关键环节是砍伐森林使得森林面积减少。
考点2 雨林的全球环境效应
4.热带雨林的分布
纬度分布 赤道南北两侧,但在大陆向风地带可以伸展到由南北纬15°一25°
地区分布 东南亚地区、非洲刚果河流域和南美洲亚马孙河流域
最大分布 亚马孙热带雨林是地球上现存面积最大、保存比较完整的一片原始森林,集中分布了地球上大约一半的热带森林
5.热带雨林的全球环境效应
考点3 雨林生态的脆弱性
6.雨林生态的优越性
亚马孙流域全年高温多雨,由于充足的热量、丰沛的水分和连续不间断的生长季节,从而形成了以高大密集的乔木为主的雨林群落。
7.雨林生态的脆弱性
8.活动提示:课本P29 第一题思路:至少15年。第二题思路:A表示原始森林的土壤肥力状况;B因为森林焚烧土壤肥力增加;C经过几年耕作后土壤肥力下降至最低;D弃耕后土壤肥力慢慢提升。第三题思路:通过两组图表的对比,说明迁移农业休耕期的长短(以15年为界限),对雨林恢复的影响后果是不同的。特别是随着人口的不断增多,相对土地面积减少,耕作的频率将随之加大,这必将加速了雨林的衰亡和土壤肥力的减退。
考点4 亚马孙开发计划及其影响
9.全球热带雨林被毁的原因
从图中可以看出,人口增长和贫困是雨林开发的前提原因,由此产生的采矿、修路、城镇建设,还有商业性伐木以及开辟大型农牧场开发等,都是雨林被毁的主要原因。
10.亚马孙流域大规模开发计划
⑴ 修建亚马孙横贯公路 ⑵ 移民亚马孙平原 ⑶ 借助外资、鼓励跨国企业投资开发:①一些发达国家出于自身的生态利益考虑,坚持保护本国的森林资源,却提供巨额投资来开发亚马孙等地区的雨林。几十年来,雨林优质硬木的消费需求,主要来自发达国家。②跨国企业在亚马孙雨林毁林烧荒、开辟大型肉牛牧场的做法—度盛行。
考点5 雨林的前途——开发还是保护
11.世界雨林的现状
(1)全球的热带雨林正以惊人的速度不断减少
(2)全球最大的热带雨林亚马孙的前景不容乐观
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毁林速度有减缓的趋势,在过去的30年间,巴西境内约15%的雨林被毁,面积相当一个法国。
12.开发与保护
13.保护措施(课本P35图2.26图析)
(1)鼓励保护性的开发方式,如雨林观光、生态旅游等;
(2)加强雨林管理和保护,建立自然保护区;
(3)加强环境教育,提高公民环保意识;
(4)设立国际基金,使当地从管理和保护中获益;
(5)森林选择性采伐与更新造林相结合;
(6)加强雨林缓冲区的建设,减少移民和农耕进
入雨林区的机会。
【难点知识突破】
世界最大雨林——亚马孙雨林的成因
亚马孙平原是世界最大的热带雨林气候地区。
其形成原因主要是:平原广阔,位于赤道低压带,
南面、北面有低缓的高原,东南信风、东北信风
都可进入;平原向东开口,沿岸有暖流,大西洋
上的暖湿气流可以长趋直人,一直到平原西边;受
到山地抬升作用,因而降水丰富,形成了世界最大
的热带雨林地区。
【针对考题】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用斜线标出的区域属于 (自然带)。
试分析该自然带气候形成的主要原因。
(2)图中两斜线区域面积不同,试从地形、洋流两方面对此现象作出解释。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世界自然带的分布和气候的成因。从图中可以看出斜线部分为被赤道穿过的刚果盆地和亚马孙平原,属于热带雨林带,该地区位于赤道两侧,受赤道低压带控制,终年高温多雨。图中刚果盆地面积小且开口向西,沿岸有寒流影响。而亚马孙平原面积广大且开口向东,沿岸有暖流经过。
【答案】(1)热带雨林带 位于赤道附近,受赤道低压控制,以上升气流为主,多对流雨
(2)地形方面,南美洲亚马孙平原面积大,东低西高,非洲刚果盆地面积小,开口向西;亚马孙平原受东面南赤道暖流和巴西暖流的影响较大,刚果盆地受到西侧寒流的影响。
【典型例题鉴析】
典例1:读图回答问题:
(1)图中表示的国家是____ __,位于_________地区。
(2)该国居民中_______种人占一半以上,___________
种人占40%左右。
(3)填出图中A、B、C所表示的城市名称A__ ____
B______ _C_______ __。
(4)该国北部覆盖着世界上面积最大的____ ___,
它所起到的环境效益有______ _、____ ___、
____ ___、____ ___、___ ____。
(5)目前,该国北部的大片森林受到严重破坏,如果持续发展下去,其严重后果是_ ____、
___ ___ _、_____ _。
解析:首先能够从经、纬度位置判断出该图所示的国家是巴西。并认识到巴西属于拉丁美洲地区。巴西是拉丁美洲的缩影,它的发展从“新大陆的发现”开始就受到殖民统治的影响。所以,它的居民主要有原殖民统治者(白人)、贩卖来的奴隶(黑人)、当地土著居民(印第安人)及他们相互通婚形成的混血种人。其次,通过填图,掌握巴西主要大城市的分布。从图中可以看出:巴西的主要城市和90%的人口都分布在东南沿海地区。这是因为东南部地区交通便利、气候温和湿润、经济发达。人口的分布是受气候、地形、经济、社会等多种因素的综合影响。最后,从图中还可看出:赤道横穿巴西北部,北部有世界最大的亚马孙河,该河流域覆盖着大面积的热带雨林,森林对人类产生巨大的环境效益。并认识到目前大片森林被破坏的原因及产生的严重后果,从而进一步认识到保护大自然的重要意义。
答案:(1)巴西 拉丁美洲 (2)白 混血 (3)巴西利亚 里约热内卢 圣保罗 (4)热带雨林 提供新鲜空气 调节气候 涵养水源、保护淡水资源 保护土壤、防止水土流失 提供良好生态环境、维护生物多样性 (5)水土严重流失 珍贵野生动物遭劫 生态环境受到严重威胁
典例2:全世界希望巴西着重保护的自然资源是 ( )
A.热带草原 B.热带雨林
C.野生动物 D.亚马孙河水源
解析:巴西是世界上占有热带面积最广大的国家,境内1/3为亚马孙平原,分布有大面积的热带雨林(亚马孙流域覆盖着地球上面积最大的热带雨林,其中60%在巴西境内)。目前,这块广阔的森林正在遭受惊人的破坏,全球气候也将受到影响。所以,保护热带雨林已成为全人类普遍关心的问题。1989年,巴西政府制定了《我们的大自然计划》,重点保护亚马孙流域的热带雨林。
解题过程中容易出现抓不住主要矛盾的思维障碍。例如有的同学认为保护草原也很重要,从而选A。排除思维障碍的方法: ① 森林被称为“大自然的总调节室”,故森林在环境方面的作用远远超过了草原; ② 森林合理的保护,有助于动物、水源的保护; ③ 目前巴西存在的主要环境问题是热带雨林锐减。
答案 B
★第Ⅲ部分 课后延伸★
考点1:森林的生态效益和分布
1.森林的首要价值体现在 ( )
A.改善生态环境 B.为工业提供原料 C.为人类提供食品 D.为建筑业提供木材
2.世界亚寒带针叶林分布面积最大的国家是
A.美国 B.俄罗斯 C.加拿大 D.中国
3.森林被称为“大自然的总调度室”,主要是因为森林具有 ①调节气候、稳定大气成分 ②涵养水源、保持水土 ③繁衍物种 ④维护生物多样性 ⑤净化空气、美化环境 ⑥吸烟除尘、防风固沙 ( )
A.①②③④⑤⑥ B.①②④⑤⑥ C.①②③⑤⑥ D.①②⑤⑥
4.现存的原始森林集中分布在亚寒带针叶林和热带雨林地区的原因叙述,错误的( )
A.地广人稀、自然条件严酷 B.难以通行、开发较晚
C.本区人们的保护自然的意识较强 D.本区开发的难度较大
5.地球上现存面积最大,保存比较完整的原始森林位于 ( )
A.东南亚地区 B.非洲刚果河流域 C.南美洲亚马孙河流域 D.加拿大的北部
6.读下面滥伐森林与植树造林的环境变化模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将下列地理事象的数字代号填入相应的空白框处。
①水土流失 ②鸟类、兽类减少 ③生态失调 ④生物多样性增加 ⑤风速减小、湿度增大 ⑥气候恶化 ⑦水旱灾害减少 ⑧土地沙化 ⑨生态系统良性发展
(2)图示表示地理环境具有 特征。森林植被对地理环境影响很大,特别是分布于赤道附近区域的 具有平衡大气成分的作用,影响全球气候的变化。
考点2 雨林的全球环境效应
7.亚马孙热带雨林被人们称为“地球之肺”原因是 ( )
A.热带雨林是地球上功能最强大的生态系统
B.热带雨林影响着地球大气中的碳氧平衡,固定二氧化碳,释放氧气
C.热带雨林能促进全球水循环、调节水平衡
D.热带雨林是全球最古老的植物群落
8.热带雨林气候的降水类型多属于 ( )
A.地形雨 B.对流雨 C.锋面雨 D.台风雨
读二氧化碳在自然界中主要循环示意图,
回答9~11题。
9.使大气中的CO2含量增加的主要原因有
①燃烧化石燃料 ②火山爆发 ③绿色植物被
大量破坏 ④太阳活动
A.①③ B.②④ C.①② D.③④
10.大面积砍伐森林可能引发的环境问题有
① 大气中CO2浓度下降 ② 造成臭氧空洞 ③ 水土流失严重,环境恶化 ④ 许多物种灭绝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1.目前地球上最主要的原始森林位于 ① 热带 ② 亚热带 ③ 温带 ④ 亚寒带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③④
考点3 雨林生态的脆弱性
12.热带雨林有别于其他生态系统优势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光合作用强烈 B.土壤肥沃 C.生物生长迅速 D.生物循环旺盛
13.有关热带雨林生态脆弱性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枯枝落叶使雨林中土壤一般很肥沃
B.人类通过焚烧和砍伐活动可将大片浓密的原始雨林顷刻化为乌有
C.雨林植被一旦被毁,在高温多雨的气候条件下,地表植物很容易恢复
D.地下植被成为雨林系统中最主要也是最关键的部位,而这又是最易遭受人类破坏的部分
14.读雨林破坏对环境影响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右侧未受破坏的雨林,树林覆盖使土壤免受暴雨
冲刷和 。
(2)树林要吸收土壤中的营养物质,可以靠不断形成
的 经微生物分解为营养物质,还给
土壤,又供植物利用,使森林资源得到__ ____。
(3)左侧大量的雨林遭到采伐,结果降水直接到达失
去保护的地表,会使淋溶作用增加,导致土壤 。
没有了树林, 逐渐减少,树木失去营养源,
可能造成森林退化、土壤侵蚀、 灭绝等严重问题。
15.读迁移农业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按发展过程,四幅图排序正确的是 。A.acdb B.cbad C.bcad D.dacb
(2)分析这种农业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①对气候的影响是 。
②对水循环的影响是 。
③对生物资源的影响是 。
④对土地资源的影响是 。
考点4 亚马孙开发计划及其影响
16.阅读亚马孙河流域朗多尼亚地区人口增长与雨林砍伐的关系图,回答问题
(1)朗多尼亚地区人口迅速增加的原因 ,
人口的这种变化主要得益于 。
(2)简要分析促使朗多尼亚地区人口迅速增加的因素。
(3)说明人口增长与雨林砍伐的关系。
考点5 雨林的前途——开发还是保护
17.关于亚马孙热带雨林的开发与保护,叙述正确的是( )
A.发达国家已认识到热带雨林保护的意义,因此对热带雨林的破坏不应再负任何责任
B.亚马孙雨林的开发与保护是矛盾的,不可调和
C.亚马孙雨林的开发与保护只对这一地区的国家有利
D.保护亚马孙雨林,不仅是当地国家和人民的义务,而且整个国际社会都应对此负责,尤其是发达国家应承担更多的责任。
18. 读拉丁美洲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字母表示的地形区是A:
B: ,A、B两地区的典型植被分别
是 、 。
(2)与A处相同的植被还集中分布在 、
地区,对全球环境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3) 是导致A地区植被被毁的直接原因,破坏的方式有哪些?你认为应采取怎样的措施保护该地区的植被?
参考答案
1.A 2.B 3.A 4.C 5.C
6.(1)从上到下,从左到右:第一行②⑦;第二行⑧⑥③④⑨;第三行①⑤
(2) 整体性 热带雨林
【解析】森林植被对地理环境的组成要素的影响十分明显。热带雨林对气候的影响尤其显著。滥伐森林造成许多环境问题,生态平衡失调。如何解决生态失调的问题,最基本、最有效的办法就是植树造林。我国许多山区、丘陵地区实行退耕还林就是为了保护生态环境。
7.B 8.B
9.A 10.D 11.C【解析】(1)动植物的呼吸作用、动植物的遗体分解,化石燃料的燃烧都能释放出大量的CO2,但真正破坏自然界中碳元素循环的是燃烧化石燃料 (2)根据森林的生态作用可做出判断 (3)原始森林集中分布在亚寒带针叶林和热带雨林地区。
12.B 13.B
14.(1)烈日曝晒 (2)枯枝落叶 不断更新 (3) 退化(侵蚀) 枯枝落叶 物种
【解析】(1)图的右侧表示雨林未被破坏的情况,植被与土壤之间维持着正常的物质循环,森林起到明显的环境效益。(2)树木生长所需要的养分来源于岩石风化,雨水来时,枯枝落叶被微生物分解,以无机物形式归还到环境中。(3)图的左侧表示雨林被破坏后,森林的生态作用尽失,植被与土壤之间的物质循环也被破坏,从而产生各种生态环境问题。
15.(1)A (2)①气候恶化②水分蒸腾量和下渗量减少,原来的水循环规律被打破③使动植物
资源遭到破坏,使生物多样性减少④水土流失严重,土地生产力水平下降。
16.(1)人口迁移 亚马孙横贯公路的修建 (2)朗多尼亚地区开发晚,地广人稀;巴西东北部人口多,而且干旱和贫困;受“无人之地给予无地之人”的政策驱动。(3)人口增加与雨林被毁面积成正相关关系,人口数量越多,雨林砍伐的面积越大。
【解析】朗多尼亚位于雨林地区,人口的大量增加是由于人口迁移造成的,而大规模的人口迁移是随着亚马孙横贯公路的修建而发生的。促使人口迁移的因素:一是亚马孙地区地广人稀;二是国家政策提倡并促进;三是巴西东北部贫困人口多。雨林地区由于人口的大量迁入,人们的经济活动不可避免地会对雨林造成破坏。
17.D 【解析】亚马孙热带雨林具有全球环境效应,整个国际社会都应保护亚马孙雨林,尤其是发达国家应承担更多的责任。
18.(1)亚马孙平原 巴西高原 热带雨林 热带草原 (2)刚果盆地 东南亚 促进全球水循环、调节全球水平衡,影响着地球上大气中的碳氧平衡,调节全球气候,维护全球生态平衡。(3)人类的开发 焚耕开垦 农场和牧场开发 商业性木材采伐 采矿、水利和公路建设 对亚马孙雨林保护的措施有:加强环保教育,提高公民环保意识;设立国际基金,使当地从管理和保护中获益;加强雨林管理和保护,建立自然保护区;森林选择性采伐与更新造林相结合;鼓励保护性的开发方式;减少移民和农耕进入雨林区的机会等。
森林生态效益
森林破坏后的生态环境问题
调节气候、稳定大气成分
净化空气、美化环境
气候失调
生态环境恶化
自然灾害频发
涵养水源、保持水土、吸烟除尘、防风固沙
繁衍物种和维护生物多样性
生物多样性锐减
高温多雨
强烈淋洗
很难恢复
生物循环旺盛
养分几乎全部储存在地上的植物体内
土壤贫瘠
地上植被最易遭受人类破坏
雨林被毁的原因
过度的迁移农业,以获得更多的粮食
采矿、修路、城镇建设:为不断增长的人口和移民提供土地和就业机会
开辟大型农牧场:以转让土地,出口肉牛和热带经济作物获取经济收益
商业性伐木:木材出口换取外汇,以偿还债务
人口增加
贫困
发展问题
从当地人争取短期内提高生活水平来看
从全球利益和长远利益考虑
两种利益之间取得协调
面对雨林正在遭受毁灭性破坏的严峻形势
保护
开发
两难境地
保护放首位
诀窍:运用数字法记忆:“三保二设一结合”:“三保”是加强环保教育,实行保护性开发,建立自然保护区;“二设”是设立国际基金,设立雨林缓冲区;“一结合”是选择性采伐与更新造林相结合。对雨林的保护,整个国际社会都应该对此负责,尤其是发达国家应该承担更多的责任
PAGE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