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第二十四中学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五教案:3.8 咬文嚼字

文档属性

名称 北京市第二十四中学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五教案:3.8 咬文嚼字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4.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5-12-02 20:43:0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教学设计
课题名称
咬文嚼字(第一课时)
科目
语文
教学对象
高二
课时
1
设计者
蒋欣
一、教材内容分析
《咬文嚼字》是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五第三单元第一课,第三单元是全套五册书中唯一的文艺评论和随笔单元。《咬文嚼字》的作者是美学大师朱光潜,文章是一篇文艺评论,文章的内容包含一些知识性的东西,一些重要的观点可以让学生理解并应用于实践;此文贯穿着作者一个总的思想,就是文字和思想感情有密切关系。作者对每个实例的咀嚼,都领悟到不同文字所蕴含的不同意味、不同思想感情,从而告诉读者,在文字运用上,“必须有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本着这个精神,“刻苦自励,推陈翻新,时时求思想情感和语言的精练和吻合”,才能“达到艺术的完美”。
二、教学目标
[课标要求]
提升对文学作品的审美品位,逐渐养成纯正的文学趣味。
[具体分析教学目标]
(1)知识技能:
1、分析和推敲关键字词的妙处,理出作者观点。
2、引导学生参照课文的写法,对自己熟悉的作品做一点分析和论说,增强艺术评论能力。
(2)过程方法:
整体感知——拓展延伸——迁移应用。
(3)情感、态度、价值观:
1、培养学生运用语言的谨严精神
2、提高学生的语言鉴赏能力21世纪教育网
三、学情分析
学生经过了小学、初中和高一阶段的语文学习,阅读了一定数量的文学作品,获得了一些文学常识的基础上,安排这个单元的。这是学生初次接触文艺评论,学生在专业知识和艺术体验上,已经有所准备,是能够学好这篇课文的。
四、教学过程
资源准备、教师活动、预计时间
学生活动、预计时间
设计意图
21世纪教育网
导入: 如何理解“咬文嚼字”这个成语
回答成语意义及感彩 1分钟
成语的灵活运用

介绍文艺随笔的文体特色
听讲4分钟
文体介绍

阅读课文,把握作者观点,分析事例

阅读课文,找到观点、事例 30分钟
读懂文本
炼字练习:《青花瓷》中的词 “芭蕉惹骤雨,银环惹铜绿,而我路过那江南小镇惹了你”特别为人称道,其中哪个字特别抓人眼球?
赏析(4分钟)
语言鉴赏
总结及布置作业
语言跟思想情感走,锤炼语言文字,实际上是锤炼作者的思想感情。只有仔细斟酌、谨严求实,才会逐渐达到艺术的完美。
高考炼字练习
听讲(1分钟)21世纪教育网
强化作者思想
板书设计:
炼字(语言)——谨严(精神)
21世纪教育网
21世纪教育网
课堂小结:
语言跟思想情感走,锤炼语言文字,实际上是锤炼作者的思想感情。只有仔细斟酌、谨严求实,才会逐渐达到艺术的完美。
五、教学流程图

六、教学评价设计
七、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