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1 病毒教案 2023-2024学年山东省济南市济南版初中生物七年级上册

文档属性

名称 2.3.1 病毒教案 2023-2024学年山东省济南市济南版初中生物七年级上册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4.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济南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4-05-26 21:59:2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病毒》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描述病毒的形态结构和生命活动特征;
2. 通过观察噬菌体繁殖的过程动画,概述病毒繁殖的过程;
3.列举几种与人类生活有密切关系的病毒。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对实际生活经验的总结来认识病毒的种类,以提高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1. 关注病毒与其他生物的关系,形成相信科学健康生活的观念;
2. 通过对病毒的了解可培养学生良好的日常行为习惯,增强对病毒预防和治疗的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
(一)教学重点
病毒的形态结构和生命活动特征。
(二)教学难点
病毒繁殖的过程。
三、教材、学情分析
本节课是济南版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三章第一节的内容,主要介绍病毒的形态、结构和生命活动特征,以及和人类的关系。为后面学习细菌、真菌等微生物奠定基础。
在日常生活中,学生通过电视、网络、报刊等途径知道了流行性感冒、艾滋病等是由病毒引起的,对流行性感冒、甲型H1N1流感的预防措施有亲身经历,对艾滋病毒在全球的发展趋势、预防措施等也有所了解,为利用讨论、交流等活动主动获取知识做好了铺垫。
由于病毒十分微小,要借助电子显微镜才能观察到它们,因此学生对病毒的认识是非常抽象的。学生虽对病毒的认识有一定的生活常识,但往往局限于影响人类健康以及给农业、养殖业所造成的危害方面,缺乏对病毒与人类关系的全面、客观的认识。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充分利用图片资料和文字资料,结合学生的生活常识来增强对病毒的感性认识,引导学生客观理解病毒与人类的关系,了解病毒的生命活动和传播方式,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四、教学方法
本节教学设计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由感性到理性,再到应用。选择自主自学、师生合作、知识整合等恰当的学习方法和学生一起体验知识的生成的过程,同时启发学生对事物要从正反两方面去观察、去思考,化害为利,为人类拥有健康的生活服务。
五、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收集有关病毒的资料和相关图片,制作课件。
学生准备:提前做好相关预习任务。
六、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播放视频,引出问题:视频中提到几种传染病?分别是由什么导致的?它们为什么如此厉害?今天我们一起走进病毒的世界,来探究学习。
【设计意图:观看视频,提出疑问激起学生的好奇心,引发学生的思考,从而导入新课。】
出示目标
出示学习目标:PPT出示,老师交代教学目标,明确重难点。
【设计意图:让学生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自学指导:看课本P106-108页,思考:
1.病毒形态、结构有什么特征?
2.病毒的生活方式和繁殖方式是怎样的?
3.病毒与人类的关系是怎样的?
5分钟后独立完成助学P84自主学习部分的检测。
【通过问题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提升自学能力】
(一)先学
1、自学自测(PPT)
完成检测题:独立完成助学P84自主学习部分
2、小组纠错
生生互批:学生组内根据PPT出示答案进行互助批改,讨论错题,形成问题进行反馈。
【设计意图:生生互助讨论错题,形成问题及时反馈,以便精讲点拨】。
(二)后教
3、质疑拓展
精讲点拨:
(1)病毒发现:介绍俄罗斯著名科学家伊凡诺夫斯基探究烟草花叶病病因实验过程,引导学生认识病毒发现史。
(2)病毒形体:通过出示相关图片和数据:一根头发的横切面有100000000个病毒,3万个病毒拼接在一起才有1个细菌大小。引导学生认识到病毒是极其微小的。
(3)病毒结构:通过播放病毒结构视频,让学生进一步明确病毒的结构特点,接着通过相关题目进行强化,最后通过与动植物结构对比,再一次明确病毒的结构特点:无细胞结构,由蛋白质外壳和里面的遗传物质组成。
(4)病毒生活方式:寄生和专一性,从而使学生更好理解根据宿主不同,病毒种类包含3种。
(5)病毒与人类的关系:通过病毒与植物、动物和人类的关系图片,引导学生了解病毒有害和有利的方面,纠正学生之前错误的认知:病毒都是有害的。的确,约60%动物和人类疾病是由病毒引起的的,但病毒也有益的一面。引导学生认识到:任何事物都有正反两面,要辩证看问题。
合作探究-病毒繁殖方式
播放病毒繁殖视频,接着进行flash动画演示(提醒学生注意区分噬菌体、噬菌体蛋白质外壳和遗传物质),小组讨论思考以下问题:
病毒繁殖过程可以用哪几个字概括?繁殖方式?
3分钟后小组代表展示,教师点拨:吸附→注入→复制、组装→释放
链接中考
出示中考题,典例提升。
【设计意图:学生会的不再花时间教授,重点讲解学生掌握不好、易混淆的知识点,提高课堂效率】
4、归纳总结
知识梳理和背记:以知识框架形式整理本节课主要知识点,同时突出重难点;给学生5分钟时间再次看书、默诵和互背知识点。
【设计意图:通过引导归纳,帮助学生建立知识网络,明确重难点,同时背记,力争做到当堂掌握】
(三)训练达标
5、堂清训练:完成助学P85当堂达标,要求学生3分钟内独立完成
【设计意图:通过训练,实现当堂达标。】
6、日清作业
①整理错题集:要求学生将做错的题目及时整理到错题本上,分析错因和知识点。
②背记助学P86自我感知,小组长提问,教师抽查。
【设计意图:通过错题整理和背记本节课知识点,真正实现日清的目的。】
板书设计 (
个体极其微小
)
(
形态:球状、杆状、蝌蚪状
) (
病毒的形态结构
)
(
结构:蛋白质和遗传物质
)
(
生活方式:寄生在活细胞中
) (
噬菌体繁殖的过程
)
(
繁殖:自我复制
) (
病毒的生命活动
) (
病毒
)
(
种类:动物病毒、植物病毒、细菌病毒
)
(
有害的方面
) (
病毒与人类的关系
)
(
有益的方面
)
教学反思
本节课采用视频引入课题,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本节重点主要是能说出病毒主要特征,即:形态结构和生活方式,这部分处理相对得当。由于需要学生掌握的知识点不多,学生自学就会的知识点,还是在质疑拓展中又简单提一下, 起到进一步巩固的效果。
对于繁殖方式的讲解,在与细胞分类方式进行对比时,可点出:
病毒自我复制:一个病毒进入活细胞,释放出来变成成千上万个病毒;
细胞分裂:一个细胞变成2个细胞
另外,让学生了解到病毒对于抗生素(主要针对细菌)不敏感,但对干扰素敏感。
对于疫苗的介绍,要让学生了解到:疫苗归根到底还是病原生物,只是灭火或者减毒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