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单元写作《说明事物要抓住特征》说课稿- 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五单元写作《说明事物要抓住特征》说课稿- 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5.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5-28 12:53:3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说明事物要抓住特征
各位老师好:
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说明事物要抓住特征》,这是统编教材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写作课。
说教材
八上第五单元学习事物性说明文。单元目标中提出:学习本单元,要把握说明对象的特征,了解文章是如何使用恰当的说明方法来说明的;要体会说明语言严谨、准确的特点,增强思维的条理性和严谨性。
“说明事物要抓住特征”这一写作训练,被安排在五篇阅读课文之后。要求学生通过观察和比较,不仅能够突出事物的特征,还能表现一类事物的共同特点。学习运用恰当的说明方法,抓住事物的特征写说明性文章。
写作实践中,安排了三个活动,分别是:利用资料,整理出一篇说明文;写一篇说明文,向大家介绍某一建筑;选取你最熟悉的一种物品作为写作对象,查阅相关资料,写一篇说明文。旨在培养学生抓住事物特征展开说明的写作能力。
说学情
本单元是学生初中阶段第一次真正意义上接触的说明文单元。通过教读、自读课文的学习,学生能够初步掌握说明文的相关知识,了解说明文的文体特征和独特价值,能够理解说明方法的运用对突出事物特征的作用。
学生对说明文的阅读兴趣不高,阅读数量较少。学生对说明文性文章的写作训练不多。
说明文作为实用类的文体,在现实生活中比较常用。写作说明文,对训练学生思维严密性、表达严谨性,具有重要意义。
鉴于此,本次写作课,我以任务驱动、情境创设来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提高学生抓住特征说明事物的写作能力。教学目标拟定如下:
说目标
1.能够通过观察、比较等方法,抓住事物的特征,写说明片段。
2.写作说明性文章时能够恰当使用说明方法,合理安排说明顺序,突出事物的特征。
3.能够参照量规,评价并修改文章,使事物的特征更加准确、显明、具体。
本次写作课,安排两个课时。
课前作业
临浦是千年古镇,也是亚运新城。在2022年杭州亚运会到来之际,为了更好地宣传临浦。镇团委向广大市民征集“临浦镇八大标志性建筑”。 现在,每个建筑还缺少相应的说明介绍。请你选择某一处建筑,根据照片内容,写一段说明文字,要求突出所写建筑的特征。 (教师把彩色打印的图片,随机下发给学生。确保每一处建筑都有5-6位学生进行写作)
为什么设计这个作业,因为介绍某一处建筑,是教材写作实践中的一个活动。以学生熟悉的临浦标志性建筑作为对象,能够拉近距离,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同一建筑确保5到6为学生写作,为了方便比较,发现优点和不足。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写作指导课)
上课前,教师大致了解翻阅学生的习作,找出同一建筑不同学生的说明片段,作为写作指导的材料。
一、导入
我是这样导入的。同学们课前根据图片进行了说明片段的写作。同样的建筑,不同人有不同的写法。我们一起来看,写“浦阳江大桥”的这三个片段。请同学们认真阅读。
(投影三段文字)
说一说你觉得哪一段文字突出了“浦阳江大桥”的特征。
学生各抒己见,说出自己的看法和理由。
二、比较 优化
A浦阳江上横跨着一座现代化直桥。全长大约1500米,桥上有一个大拱,两个小拱,每个拱有16条钢缆连接桥面。桥面是柏油铺成的双向六车道,两边各有人行道,可让人行走或自行车行驶。桥下四个桥墩,牢牢地支撑全桥。
B浦阳江大桥是连接浦阳江两岸的第三座桥,最显眼的就是桥面上三个红色钢结构拱圈。这三个拱形,中间一个大,两边两个小,左右对称,牢牢地将桥面抓住,使桥面平稳牢固。在桥面下是两个水泥浇筑在江里的大石墩,将拱形的支撑点托住,撑起桥面,发挥了拱形的作用。
C大桥横跨在浦阳江上,使两岸互通。尽管它只有三四个桥墩,但依旧很牢固。桥上有六个颜色鲜艳的拱,三个成一排,有高有低,宛如一座山峰。桥两边的拱被连接起来,像被压弯了腰的梯子。既承受了桥和人来人往车辆的重量,还将江两岸连接起来。拱是弧形的,就像彩虹一样。
对三段文字的分析:
有同学说是A,因为介绍得全面:点出了桥面是直的,就是没有坡度,大致估计了长度,从拱圈,车道,桥墩,由上到下进行说明。
有同学说B,突出了桥结构上的特征,重点介绍了三个拱圈和两个桥墩。
也有人说C,因为它介绍了桥的作用——链接两岸。在写拱圈时还用到了打比方的说明方法,生动形象,让读者对拱圈的样子印象深刻。
学生发言结束后,教师小结提炼。
其实三段文字都有优点:
1. 在写浦阳江大桥的特征时,能够关注到形状,颜色,材质等。
2. 会使用说明方法:列数字,打比方。
3. 都按一定的顺序介绍。材料一从拱圈到桥面到桥墩,材料二从拱圈到桥墩,材料三从桥墩到拱圈
不足之处是,语言不够精准,表述有错误。比如
三四个桥墩?颜色鲜艳的拱?现代化直桥?
通过对三段文字的比较分析,我们发现,突出事物的特征,有这样几个评价标准,可以供学生参考。
内容:能否从不同角度概括提炼事物的特征。比如整体形状、结构组成、颜色、材质等等。 写法:是否使用恰当的说明方法,是否运用合理的说明顺序。 表述:准确、具体、简洁。
这个环节,聚焦学生的说明片段,通过分析比较,学生各抒已见,教师小结提炼,归纳突出事物特征的评价标准。一方面是为片段修改明确方向,另一方面也是为接下来的整文写作做好铺垫。
三、互评 修改
把选择同一处建筑的5—6位同学组成一个小组,互评修改。
(一)根据标准,组内互评。
要求:
1.用横线画出突出建筑特征的句子;
2.用波浪线画出不符合建筑特征或者表述明显有误的句子;
3.提出不少于1条修改的建议。
(二)自主修改,完善片段。
学生修改,教师个别指导。
展示部分修改好的片段,并对照标准进行评价。
比如,写觉海亭的这段文字,有学生是这样写的,组内学生用横线和波浪线进行圈画,互评。
亭子建造在水泥浇筑的地基上,四周被石栏杆围着。亭子外观的主色调是暗红色,在郁郁葱葱的树木丛中,显得格外引人注目。这个亭子呈八棱形,八条高大又粗壮的柱子架起整座亭子的框架。 觉海亭分为上下两层。第一层四周围上了一圈供人小憩的凳子。亭子的屋檐呈高低起伏的八角形状,有点类似波浪的小起伏。亭顶覆盖着的是整齐而又美观的棕色琉璃瓦。细看亭顶的外檐,细致的雕刻使得它在简约中带着一丝雅致。
这段文字从整体色调、形状和构成,以及亭子的屋檐等角度来突出觉海亭的特征——醒目,简约。
但是对石栏杆、柱子,屋檐的特征突显不够,表述不精准。
对照标准,学生加上了说明方法,调整了说明顺序,修改后是这样的
重点突出一层石柱石板上的雕刻,体现简约;加入列数字、作比较、打比方的说明方法,突出亭子的形状;第三段主要讲了上下两层的不同功能。给读者深刻的印象,特征更明显。
亭子建造在水泥浇筑的地基上,四周被石柱和青石板围着,青石板上是形态各异的图案,有花鸟鱼虫,细致的雕刻使得它在简约中透着一丝雅致。 亭子整体为暗红色,在绿树丛中,显得格外注目。整个形状似八棱形,8条直径约为20厘米的实木柱子架起了整个骨架。亭子的边沿并不是普通的雨伞形状,而是错落有致的波浪形状,远远望去,又如张开翅膀的鸟翼。顶部覆盖着棕色琉璃瓦,简单、古朴又不失美观。 觉海亭分为上下两层。第一层供游人休息玩耍,四周围上了一圈木板凳子。第二层,供人登高赏景,四周是一圈镂空的木窗。
比如:修改后的浦阳江大桥这段。
浦阳江大桥是连接临浦和浦阳的重要交通要道。这是一座拱形拉索桥。6个橙红色的钢结构拱形桥柱,分成两排,每排3个,中间大拱,两边小拱。大拱中间9根拉索,小拱中间8根拉索,拉索两端分别固定在桥面与拱形桥柱上,6个拱形桥柱牢牢架在四个由钢筋混凝土浇筑成的桥墩上。远远望去,宛如两座山峰,稳稳地跨在浦阳江面上。 大桥全长1500米左右,桥面是柏油铺成的双向六车道,与江面平行,没有陡坡。两边各有人行道供人行走或自行车行驶,人行道与车道中间用铁栏杆隔开,既简洁又安全。
按照评分标准来看这段修改后的文字。
从内容的角度看:关注建筑的整体形状、结构组成、颜色、材质等
(整体特征,像一座山峰。.材质,形状,颜色,数量都有)
写法:恰当使用说明方法突出建筑的特征,运用合理的说明顺序,做到有条理
(运用列数字和打比方的说明方法;重点介绍了桥的拱形拉索,桥面与江面平行)
语言:准确、具体、简洁
满分
设计意图:同一说明对象,不同学生会有不同的关注点,但是通过比较,就能够发现事物的特征。根据标准,互评修改,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动性,引导学生发现片段中的优点和不足,取长补短。
四、拓展 提升
经过比较优化,互评修改,学生基本上能够根据图片,运用一定的说明方法,按照说明顺序,写出建筑的外部特征。
但是介绍标志性建筑,光看图片,光写建筑的外部特征,一则不够具体精准,二则不够全面。
《教师教学用书》中讲到,把握事物特征,要借助直接观察,查找、分析资料等方法进行。
因此,教师通过回顾所学课文,来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进一步写作说明性的文章。
同样是写桥,茅以升的中国石拱桥,突出了历史悠久、结构坚固、形式多样等特点。举例的赵州桥,虽然也写了历史和现状,但重点放在它的结构特点上。举例卢沟桥,重点放在艺术价值和历史意义上。
你觉得,我们介绍的临浦镇标志性建筑,除了写外部特征,还可以从哪些方面来突出该建筑的特征。
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
学生讨论,教师巡视。
小组依次发言补充。
根据学生的回答,每个标志性的建筑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说明,突出特征。
浦阳江大桥==地理位置及其作用、拱形桥柱的设计原理
峙山塔==历史,结构,对联,意义
柔术体育馆==外观,设计意图,科技手段运用
西施公园==历史,布局,文化价值
觉海亭==结构,作用,名字由来
镇中大门==设计意图,办学理念、校园文化
金鼎==地理位置、组成结构、寓意
冲浪雕塑==外形、材质、寓意
这样的话,各组基本上能够明确接下来的写作方向。
当然,写好说明文,离不开实地的调查和资料查阅,我们需要更加精准的数据,更加严谨的资料。因此,本节课的作业布置如下:
按照写作对象的不同分成不同的小组,用周末的时间去收集相关资料,积累写作素材。或实地调查,或翻阅资料,或采访记录等。 收集的资料的过程可以分工合作,收集的资料可以组内共享。 每人需独立完成一篇介绍某一标志性建筑的说明性文章。
这个环节,通过勾连课文、集体讨论,明确写作的方向,帮助学生拓宽思路和角度,明确所写建筑的特征。组织小组活动,实地走访家乡最具代表性的建筑,链接学生生活,让学习活动更加真实,这增加学生学习的兴趣,也是为学生认真观察创设条件。小组合作搜集资料,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也是为接下来的说明更加精准,更加突出特征做好准备。
第二课时(修改升格课)
环节一 小组互评
根据量规,给组内成员的文章进行赋分,推荐组内最佳作品。
评价指标 10 8 5
内容 准确具体,能够从不同的角度突出说明事物的特征,给读者印象深刻 比较具体,能够从某一个角度说明事物的特征,给读者的印象较深刻 内容宽泛,不丰富,所写的特征比较模糊,读者理解有困难
结构 段落划分合理,每段中心明确。有主次,有详略,有集中的段落重点说明事物的特征 段落划分较合理,每段有中心。能够关注到主次详略,有相关段落重点说明事物的特征 段落划分不合理,每段中心不明确。没有有主次详略,事物的特征没有重点说明
顺序 条理清晰,有逻辑。运用合理的说明顺序,使被说明事物的特征更突出。 文章条理较清晰。写作中注意到说明的顺序,顺序安排与突出事物特征有关。 缺少逻辑,顺序安排凌乱随意,不利于事物特征的突显。
表达 传递的信息精准,说明的语言流畅,合理运用说明方法突显事物特征,有感染力 传递的信息准确,说明的语言通顺,说明方法的运用能够体现事物的特征,有一定感染力 传递的信息不准确。说明的语言不通顺,没有运用说明方法,缺乏感染力
从内容、结构、顺序、表达四个方面对文章进行评价。
所写的特征是否给读者深刻印象,
是否有主次详略突出特征,
顺序是否合理,
表述是否精准,说明方法的使用是否突出事物的特征。
学生组内互评,教师巡视。
设计意图:量规,是学生评价的标准,也是学生修改的方向。对标量规重新阅读自己和组内成员的作文,让每个学生都能够参与评价。互相推评的过程,就是反思的过程,取长补短的过程。
环节二 展示交流
展示组内优秀范文,集体对照量规进行评价。
西施文化公园建造于2003年8月,坐落在临浦镇苎萝路北侧。园分东西两园,内部集建了以吴越西施文化为背景的古典亭榭建筑,历史悠久,具有江南水乡的古典美。 敞开式的牌坊左右对称,高层檐下悬挂着 “西施文化公园”六个行楷大字,鎏金的字条,在阳光下格外醒目。支撑檐顶的有十二根柱子,最前面的四根柱子上都镶嵌着对联:“浣女娇姿辉故里”“范蠡访美传遗韵”“西施沼吴存旧踪”“苎萝神秀蕴新园”与古老的红棕色木柱相映成趣。 牌坊顶部是四角飞檐,高低两层错落有致,宛如展翅欲飞的羽翼,使屋顶多了几分神韵和典雅。这样的设计,不仅美丽而且实用,能够增加采光面积,有利于排泄雨水,减少对建筑的损害。 连接飞檐的是斗拱,它形状特异、纵横交错,把最外层的桁檩挑出一定距离,使建筑物出檐更加深远,造形更加优美、壮观,还能够起到抗震、支撑作用,无不显示着工匠的智慧。梁上还有着各式镂空图案,绝不庸俗,简朴又具有匠心。大门旁边有着白墙和黑瓦与草木花结合更加赏心悦目。无论在每个角度观赏总是一副各具特色的画。 向里望去,西施的雕塑就竖立在正中间,美貌堪称国色天香与大门相得益彰,依偎在花草之间显得更加娇羞,眉眼,鼻梁,微微翕动的唇都被雕刻的栩栩如生。 这就是西施公园,临浦的标志性建筑。
内容:从廊柱上的字,飞檐,斗拱,西施雕像等不同角度突出这座牌坊的特征——古典美。符合标准得10分
结构:段落中心比较明确,飞檐和斗拱的设计作用,这与与古典美的特征不吻合,第4段讲到斗拱,图案,绿植等,内容稍显杂乱,主次详略不区分,建议。
顺序:从飞檐到柱子,再到飞檐、斗拱,梁上的图案,大门两边的绿植,正对大门的雕塑。不清晰,较随意,缺少逻辑。说明的顺序不够清晰,比较随意。建议
语言:说明方法的运用还欠熟练,尤其是对西施雕塑的说明,语言不具说明文的特色,不够精准。建议。
这个环节中:把学生推评出来的优秀作文聚焦,根据量规逐条评价。一则是检测学生对量规的理解,是否能够把握说明事物要抓住特征;二则是继续发现问题,以便于修改优化;三则,学生提出优点,分享经验,也是给部分不太会写作的同学进行示范修改。
比如:
亚运会柔术场馆 临浦镇人民路北侧的亚运会柔术馆,也是临浦体育馆,它是临浦镇的地标建筑。2003年初步建成投入使用,2004年承办过世界级乒乓球赛事。因为亚运会,2020年开始改造,2022年改建完工,它是一个单体场馆,是杭州亚运会的柔道、柔术和克柔术运动场馆。 体育馆呈长方形布局,整体方正,以灰色调为主。从正面望去,体育馆由木框架构成的门头显得格外特别,它采用了中国古典建筑特色的中式斗拱构架。据了解,这个设计与杭州亚运会“绿色、智能、节俭、文明”理念相吻合,同时结合了临浦镇厚重的中式文化积淀的特点。大门台阶两侧各种着五棵迎宾松,代表着欢迎五湖四海来的朋友们。体育馆雄伟气派的外形和被成为“小上海”的临浦小镇相融合。   与其他亚运场馆比,体育馆面积并不算大,约为2.4万平方米,内设固定座位2710个,活动座位900余个。馆内设施也不算特别复杂,但是却充满了杭城的善意与温暖。进入主场馆,馆内的主色调为浦阳江蓝,给人一种清凉的感觉。四周契合了杭州元素,有三潭映月、六和塔等图标;也契合了浦阳江元素,有流线行的波纹。 科技手段在场馆中的运用非常突出。场馆的外形可以作为投影屏,有时候是红星红旗,有时候是亚运会会标,有时候是亚运会吉祥物。场馆内部,有多个屏幕的互动,方便观众从不同侧面了解赛事。 该馆主要承担2022杭州亚运会的柔道、柔术和克柔术三项重要赛事,也可满足篮球、排球、手球等多项比赛。同时,场馆内设有热身训陈馆,运动员休息室、更衣室等功能用房和独立的新闻媒体转播区,是一座配套完的综合性体育场馆,是临浦镇的标志性建筑之一。
内容:从建造历史,外馆设计,内部设施,科技手段的运用等不同角度突出特征。
结构:段落中心明确,有详略有主次,重点的突出了外形的雄伟气派,主场馆设计充满杭城的善意与温暖,最后一段略写其他功能房。但是对主场馆内部特征和科技运用的说明不够具体,不够详细实,还需要再丰富资料。这可能跟学生没有进入场馆内观察也有关系。
顺序:整体遵循从外到内的说明顺序,比较合理。
语言:运用到作比较,列数据的等多种说明方法。语言精确。
环节三 修改完善
学生明确修改方向,完善成文。并分享收获所得。
本次写作安排两个课时,把学生写作的时间放在课后,课堂中主要是进行修改提升,这样更能够发现问题,便于指导。
以“临浦镇八大标志性建筑”作为贯穿课堂的线索,从说明片段到说明文章,能够体现教学的梯度,第一节课注重对事物外部特征的描述,第二节课注重对调查资料的运用使事物的特征突显的更加精准和明显,两节课各有侧重。
利用周末时间,丰富学生的学习活动。让学生有充足的时间观察采访查阅,一方面更好地了解小镇,帮助学生积累写作素材,另一方面,也激发学生对家乡的热爱和自豪之情。
我的说课到此结束,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