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解析】2024年温州市八下科学第四单元植物与土壤拔高培优训练卷(浙教版)

文档属性

名称 【精品解析】2024年温州市八下科学第四单元植物与土壤拔高培优训练卷(浙教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8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4-05-28 10:40:05

文档简介

2024年温州市八下科学第四单元植物与土壤拔高培优训练卷(浙教版)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用32P(磷)标记的矿质营养液培养某植物幼苗一段时间后,在根细胞中检测32P的累积量和运输量,结果如图所示。下列有关描述错误的是(  )
A.与根尖最末端距离30 mm时32P的运输量最大
B.营养液中的32P是溶解在水中被根尖吸收的
C.在根尖的b点32P的运输量和累积量都最低,对32P的吸收量也是最低的
D.d点32P的累积量最高,是因为该处没有导管,不能将32P向上运输
2.如图所示为向日葵在24 h内水分吸收和蒸腾作用速率的变化,据图可以推断(  )
A.在光下吸收速率总是大于蒸腾作用速率
B.一天中植物体内水分最少的是b点
C.在光下蒸腾作用速率总是大于吸收速率
D.无机盐向上运输的速率在b点时较快
3.表中数据为冬小麦和花生在各自不同生长期对X、Y、Z无机盐的需求量。由表中数据不能得出的结论是(  )
  冬小麦 花生
生长 期 出苗 → 返青 返青 → 拔节 拔节 → 开花 开花 → 成熟 苗 期 开花 期 结果 期 成熟 期
X(%) 15 27 42 16 5 24 42 29
Y(%) 7 23 49 21 5 23 50 22
Z(%) 11 32 51 6 7 22 66 5
A.同种植物在同一生长期对不同无机盐的需求量不同
B.同种植物在不同生长期对同种无机盐的需求量不同
C.不同植物在同一生长期对同种无机盐的需求量不同
D.植物一生都需要无机盐,所以施肥最好要一次性施足
4.(2022八下·定海期末)科学实验常用图来表示,简洁明了,其所隐之“迷”、所寄之“理”、所藏之“趣”,为科学学习带来了不少方便。下列有关四幅图所展示的实验,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图“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燃烧完毕应立即打开止水夹
B.乙图“土壤中含有机物的验证实验”,所用到的土壤应充分干燥
C.丙图当红色水柱向右移动时,可证明活昆虫有呼吸作用
D.丁图,“探究茎运输水分和无机盐的部位在哪里”,观察枝条纵切面的染色部位
5.如图为向日葵在24小时内的吸收水分和蒸腾作用速率(毫克/时)示意图。据图推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暗处,蒸腾作用速率总是大于吸水速率
B.在暗处,吸水速率总是大于蒸腾作用速率
C.在光下,吸水速率总是大于蒸腾作用速率
D.在光下,蒸腾作用速率总是大于吸水速率
6.(2024八下·浙江期末)如图是蚕豆叶下表皮气孔张开和闭合的电镜扫描照片,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气孔是气体交换的“门户”,水分以气体形式也可以通过气孔散失
B.夜幕降临时,叶片大多数气孔呈①状态,蒸腾作用随之减弱
C.当太阳升起时,叶片气孔可由状态②转为状态①
D.气孔由状态①转为状态②,可能影响无机盐的运输
7.(2024八下·浙江期末)如图表示通过测量一段树枝(例如柳树)的吸水情况来研究蒸腾作用的实验装置。装置是连通的、内装有清水,并用白炽灯照射。下列预测中,不可能成立的是(  )
A.该装置可以定性地研究影响柳树枝条蒸腾作用速率的因素
B.在无风且潮湿的空气中,小气泡将缓慢地向左移动
C.在高温及干燥的空气中,小气泡将快速地向左移动
D.单位时间内消耗水的量,就是该柳树枝条蒸腾的水量
8.刘明明同学为了证明植物生长需要无机盐,将一盆植物放在阳光下,仔细观察植物的生长状况。为增强实验的说服力,她还应该设计另一个实验。你认为下列盆中装沙、无机盐和水实验设计最恰当的是(  )
A. B.
C. D.
9.(2023八下·拱墅期末)我国嫦娥五号从月球带回了月壤,月壤是月球上的岩石在太阳风、昼夜温差等物理因素的作用下不断碎裂形成的。但由于月壤的形成没有空气、流水和生物等因素的作用,月壤中不包含有机物和水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月球表面没有风,所以月壤的形成不是风化作用的结果
B.月壤的形成没有生物的作用,所以月壤中缺乏有机物的积累
C.未经过改造的月壤,不适宜植物的生长
D.用图示实验可以探究月壤中是否含有可溶性无机盐
10.(2023八下·金东期末)土壤中除了土壤生物外,还含有非生命物质。下列实验为了证明土壤中含无机盐的是(  )
A. B.
C. D.
11.(2023八下·杭州期末)分析图①-④,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图①表示树林里一天中CO2浓度变化的情况
B.图②B点显示此时某绿色植物没有进行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C.图③曲线A→B段表示肺完成一次呼气过程
D.图④表示晴朗高温状态下绿色植物蒸腾作用强度变化的情况
12.(2023八下·椒江期末)上图为植物体对水的吸收、运输和散失的示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植物吸水的主要部位是根毛区
B.施肥过多会导致根毛细胞失水,造成烧苗
C.根吸收的水由茎韧皮部中的导管运输
D.植物体缺水时,气孔关闭以减弱蒸腾作用
13.(2023八下·吴兴期末)如图①、②、③表示水稻的相关生理活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①可释放能量用于生命活动
B.②可拉动水分在水稻体内运输
C.③有助于维持生物圈碳氧平衡
D.白天只进行②③,晚上进行①
14.(2022八下·婺城期末)气孔是氧气、二氧化碳出入及水分散失的门户,当保卫细胞含水量多时气孔大(如图甲),含水量少时气孔小甚至关闭(如图乙)。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将叶片浸入浓盐水中,气孔将如图甲所示
B.保卫细胞的形状能改变是因为没有细胞壁
C.蒸腾作用能在温度偏高的情况下有效降低叶片温度
D.植物体光合作用强弱与保卫细胞的含水量关系不大
15.(2022八下·婺城期末)下列关于“研究土壤中有哪些非生命物质”的实验中,其操作或现象描述错误的是(  )
A.在验证“土壤中是否有水”时,固定试管时试管口必须要略向下倾斜
B.在验证“土壤中是否有无机盐”时,用于制取土壤浸出液的水必须是蒸馏水
C.在测量“土壤空气的体积分数”时,向盛有土壤的烧杯中加水,有气泡冒出
D.在验证“土壤中是否有有机物”时,所采用的土壤必须是新鲜湿润的土壤
16.某些加油站出售含铅汽油,使用这些汽油会造成铅污染。如图是温州市104国道某路段周边土壤样品的铅含量示意图。根据图示信息,你认为下列观点或建议不正确的是(  )
A.该路段周边土壤已明显受到铅污染
B.该路段周边土壤距国道越近,铅污染越严重
C.该路段两侧已受铅污染的土壤不宜种植农作物
D.要大力推广使用无铅汽油
17.某生物兴趣小组以带有落叶的表层土壤(深5cm左右)为实验材料,研究土壤微生物在适宜温度下的分解作用。对土壤的处理情况如下表,与此有关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组别 1 2 3 4
土壤处理 灭菌 不灭菌 灭菌 不灭菌
土壤湿度 湿润 湿润 较干燥 较干燥
A.该实验能探究的问题是不同土壤湿度条件下,土壤微生物对落叶的分解作用
B.该实验的自变量为土壤是否经灭菌处理,实验中的对照组是1和3
C.为了控制实验中的无关变量,作为实验材料的落叶也应进行灭菌处理
D.预期结果是1、3组的落叶不被分解,2、4组的落叶被不同程度地分解
18.(2022八下·杭州期中)如图是绿色植物生理活动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若a表示二氧化碳,b表示氧气,则此过程表示植物的呼吸作用
B.若a表示氧气,b表示二氧化碳,它们都是通过气孔进出叶片的
C.若a表示氧气,b表示二氧化碳,则该生理活动通过叶绿体进行
D.若c表示水分,则它主要用于建造自身组织
19.(2021八下·上城期末)植物根生长、分化、吸收养料最活跃的部位是根尖。如图所示为根尖的平面和立体结构图。关于根尖各部分结构与功能认识正确的是(  )
A.甲是伸长区,细胞突起,增加了吸收水、无机盐面积
B.乙是分生区,细胞能较快分裂生长,使根不断长长
C.丙是根毛区,细胞核较大,能产生大量新细胞
D.丁是根冠区,细胞壁薄,有利于根在土壤中不断生长
20.如图为叶片结构示意图,下列对相关结构和功能叙述不正确是(  )
A.1、5表皮是由一层细胞组成的,和动物中的上皮组织一样具有保护功能
B.6气孔是植物蒸腾作用的“门户”,也是气体交换的“窗口”
C.3叶脉为输导组织,里面既含有导管运输有机物,也含有筛管运输水和无机盐
D.2、4叶肉为营养组织,里面含有大量的叶绿体,可以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40分)
21.如图,将一株番薯放在玻璃罩内,再把含放射性碳的CO2缓冲液置于罩内。若干天后,把番薯整株取出,洗去土壤,用仪器测量根系的放射性碳含量。再把这些根烘干、切碎,作为饲料喂养无放射性碳的草鱼。几天后,经检测发现草鱼组织内含有放射性碳。带放射性碳的CO2首先经过番薯叶肉细胞的   作用,转化为带放射性的有机物,再通过叶和茎的韧皮部中的   运输到根部。
22.小金测量了某植物在停止供水和恢复供水两种条件下,气孔开放程度与光合速率的变化,结果如图所示。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停止供水后,光合速率变   ,这是因为水是光合作用的   ,也是植物体内运输   的主要介质。另外,停止供水后,气孔开放度下降,导致   吸收减少。
(2)气孔的开闭受   控制,当恢复供水后,其吸水   ,气孔开放。
23.(2023八下·拱墅期末)如图甲所示为绿色植物叶片横切面结构示意图,如图乙所示为植物体在夏季晴朗的一天中进行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两种生理活动的情况,回答以下问题。
(1)图甲所示,植物的叶主要通过[   ]   细胞进行光合作用,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通过[   ]   运输到其他部位。
(2)图乙所示,曲线Ⅱ代表的生理活动是   。在5~6时时段,判断植物体内有机物有无增加情况,并说明理由:   。
24.(2023八下·柯桥期末)假期,小柯来到最美乡村之千亩游玩,见一位老人正把田中的泥沙混合搅拌,小柯觉得奇怪,老人解释,田里的土以前是种水稻的,水渗下去慢,花卉容易烂根,棉些沙子,容易存活。说完,他舀起边上清澈溪水准备喝,小柯忙劝阻了老人,说溪水未经消毒不能喝。
(1)根据材料回答,适合水稻种植的土壤类型是______。
A.壤土类土壤 B.砂土类土壤
C.黏土类土壤 D.所有类型都可以
(2)小柯认为水必须经过消毒才能喝,如图表示水消毒时所发生反应的微观过程。
①写出图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②由图可知,参加反应的两种物质的分子个数比是   。
③写出生成物HClO中氯元素的化合价   
25.(2023八下·富阳期末)如图所示,采用的是现代农业中的“无土栽培”技术,根据植物生长所需要的无机盐种类和数量配制适宜的营养液,用营养液来栽培植物。营养液可以更合理地满足不同植物以及同一种植物不同的生长期对各类无机盐的需要,从而使植物长得更好。
(1)在栽培过程中,如果植物长得矮小,茎秆细弱易倒伏,同时叶片上带有许多褐斑等症状,可判断该营养液缺少含   (元素)的无机盐。
(2)在栽培过程中,营养液的浓度不宜过高,请说明理由:   。
(3)在栽培过程中,还需要不断往营养液中通入空气,其目的主要是______。
A.促进蒸腾作用 B.提高呼吸作用速率
C.提高光合作用速率 D.加速无机盐的吸收
(4)无土栽培技术一般都在大棚内进行,请写一条提高大棚内作物产量的方法:   。
26.某同学做了如图所示实验,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十几小时后,植物的茎横切面上变红色的部位是   。
(2)植物体承担运输功能的是根、茎、叶中的导管和筛管。其中导管位于   ,负责运输   。
(3)纵切枝条,发现越往上红色越浅,这是因为(  )
A.上面水太多,把红色冲淡了
B.上面的红墨水随水分蒸发
C.水分、无机盐是从下往上运输的,越往上越少
D.这是枝条自身的一个特点,不是水分引起的
27.(2022八下·仙居期末)2021 年5月,“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在长沙逝世,举国哀悼。其晚年领衔的技术团队在“海水稻”培育方面取得重大突破,“海水稻"是耐盐碱水稻的形象化称呼,其生长地并非海水或海里,而是不惧海水的短期浸泡,是在海边滩涂等盐碱地生长的特殊水稻。这使得中国3亿亩盐碱地有望变成大粮仓,可多养活2亿多人!
(1)普通水稻很难在盐碱地生长是因为土壤溶液的浓度    (选填 “大于”或“小于”)根毛细胞液浓度,导致水稻细胞内水分含量下降而发生萎蔫。
(2)由于盐碱地中微量元素较高,“海水稻”印物质含量比普通水稻要高,如硒含量比普通大米高7.2倍。硒有防癌、抗癌作用,这里的“硒”是指(  )
A.分子 B.原子 C.元素 D.离子
(3)研究人员在其他外界条件适宜的条件下,测定光照强度对A、B两种水稻的光合作用速率的影响,结果如图。若在光照较强的地区大量种植水稻,应选择种植   品种水稻。
28.(2022八下·诸暨期末)如图甲,智能温室大棚能自动控制大棚内的温度、CO2浓度、光照强度等条件,以满足大棚内作物生长发育的需求。乙图表示大棚内A、B两种植物的光合速率(用CO2吸收量表示)与光照强度的关系曲线。请分析回答:
(1)大棚内壁上经常出现小水珠,这些小水珠主要来自于植物的   作用。
(2)植物A的光合作用开始于   (选填“d点前”、“d点"或“d点后”)。
(3)若不考虑温度对呼吸作用的影响,则当光照强度为f时,单位时间内,光合作用合成的有机物是植物   (选填“多于”、“等于”或“少于”)植物B.
29.(2022八下·柯桥期末)图甲A、B、C分别表示某植物叶片所进行的某些生理活动,图乙为该植物在晴朗的夏季一天24小时内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的变化曲线。请据图回答。
(1)为研究图甲中B生理活动的影响因素选用了如图丙所示的实验装置。该实验的关键在于保证装置的密封性,尤其是橡皮管与U形管连接处的密封性。实验中,判断此装置的密封性良好的依据是   。
(2)分析图乙曲线,则曲线Ⅱ代表的生理活动是图甲中    (选填“A"“B”或“C”)。
30.(2022八下·东阳期末)2021年全国平均气温创历史新高,达10.5℃,较常年偏高1.0℃,区域性阶段性气象干旱明显。在科学兴趣小组活动时,同学们谈论到干旱对农作物生长的影响,请你参与讨论并作回答。
(1)农作物在缺水初期叶片气孔会自动关闭,以减弱   作用。
(2)耐旱作物在形态结构上具有适应干旱的一系列特点。下表四种植物叶片中,最适应干旱环境的是   。
叶片 表面积/mm2 体积/mm3 表皮厚度/um
A 292 64 14
B 144 63 24
C 301 62 15
D 593 121 13
31.(2020八下·上虞期末)“黄金食品”玉米是我区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如图是玉米一生的部分生理活动及部分结构,据图分析回答:
(1)如图甲为玉米根尖的一部分结构,箭头表示水分移动的方向,此时根毛细胞液的浓度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土壤溶液的浓度。
(2)已知植物可以通过调节气孔的大小来控制蒸腾速率,该结构主要分布在主要分布在叶片的   (填“上”或“下”)表皮。图乙是玉米叶气孔在不同状态下的三张图片,当供水过多时的气孔状态是图   。
(3)图丙为玉米种子在萌发成幼苗的过程中细胞干重变化的曲线,其中玉米开始出现光合作用的时间是在   (填“b点之前”、“b点”或“b点之后”)。
三、实验探究题(每空1分,共12分)
32.(2023八下·柯桥期末)某同学在学习完植机物的三种生理活动后进行了相关研究。图甲中的A、B、C分别表示植物的三种生理活动;图乙是该同学综合研究呼吸作用、光合作用的实验装置(氢氧化钠溶液可以吸收CO2):图丙是大棚内该植物制造和消耗有机物和种植密度的关系图。请根据图回答问题:
(1)图甲中根吸收的水分大约有99%主要用于   (填字母)这一生理过程:
(2)该同学研究呼吸作用、光合作用的实验过程如下,
①呼吸作用的研究:先摘取图乙装置中的叶片,除去叶绿素后滴加碘液,看到的叶片变蓝:再关闭图乙装置的阀门,在黑暗处放置24h后,摘取甲叶片,除去叶绿素后滴加碘液,看到的现象是:叶片不变蓝。据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②光合作用的研究:将在黑暗处放置一昼夜后的图乙装置,移到阳光下,打开阀门并移除氢氧化钠溶液,切断叶片乙中A与B之间的主叶脉。-段时间后取下叶片乙,除去叶绿素后滴加碘液,实验现象是:A不变蓝,B变蓝。据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3)种植密度也会影响植物的产量,分析图丙曲线可知种植密度为   时(选填m1、m2、m3或m4)植物产量最高。
33.(2023八下·武义期末)甲图中的A、B、C是绿色植物在白天进行的三种生命活动,乙图是某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为研究植物的生命活动设计的实验装置,并得到一些数据如下表。(其中:光照下吸收的二氧化碳
量=光合作用吸收的二氧化碳量-呼吸作用释放的二氧化碳量)请据图表回答下列问题:
温度(℃) 5 10 15 20 25 30 35
光照下吸收二氧化碳(mg/h) 1.00 1.75 2.50 3.25 3.75 3.50 3.00
黑暗下释放二氧化碳(mg/h) 0.50 0.75 1.00 1.50 2.25 3.00 3.50
(1)甲图中植物利用二氧化碳制造有机物的生命活动是   (填字母),生命活动B对植物有什么意义?   
(2)乙图中植物呼吸作用强度随温度变化的规律是   ;
(3)对乙图中植物进行连续12小时光照,再连续12小时黑暗处理,小组人员发现:在   温度下积累的有机物最多(从表格中分析选择温度)。
34.(2022八下·新昌期末)小丁同学在研究蚕豆叶片上、下表皮气孔密度(单位面积气孔数目)时,采用了以下三种方案进行实验。
方案一:在一株生长旺盛的蚕豆植株上选取一片蚕豆叶,用滤纸把它上、下表皮的水分吸干,将两张浸有氯化钴溶液的蓝色滤纸(遇水会变红)相对应地贴在叶片上、下表皮的表面,并用回形针将其固定,观察贴在叶片上、下表皮上的滤纸,哪一张先变色,哪一张的颜色深一些。
方案二:把新鲜的蚕豆叶片浸没在60℃左右的热水中,观察叶片两面的气泡数目。
方案三:取3株大小:来源相同、具有等量叶片的该植物嫩枝,按图丙所示方法处理。
(1)方案一实验中, 滤纸贴上后经过一段时间,发现贴在叶片下表皮上的试纸先变色且颜色深一些。这种实验现象说明下表皮散发出来的水分   (选填“多于”、“等于”或“少于”)上表皮散发出来的水分。
(2)方案二中观察到叶片下表面气泡多,说明叶片下表皮气孔比上表皮   。
(3)在方案三中,实验开始时,先将各装置的质量调至80克,其后每隔4小时测一次各装置的质量,直至实验结束,图丁曲线是实验结果。
①图丁中曲线    (选填 “Ⅰ”、“Ⅱ" 或“Ⅲ")代表装置 B的实验结果。
②如果将装置A放在阳光下,在图丁中画装置质量变化的曲线。   
四、解答题(每空1分,共8分)
35.目前,我国各地采用的垃圾处理方法基本上都是掩埋法,生活垃圾在埋入土中后很快就被细菌等微生物降解。但如果我们用塑料袋把垃圾包起来,不仅延缓了垃圾的降解时间,而且将大量垃圾埋入土壤中,会对环境造成不可挽救的危害,这是“垃圾袋装化”最大的弊端。根据材料回答问题:
(1)垃圾在土壤中降解,细菌等微生物的功能是   。
(2)“垃圾袋装化”的最大弊端是对环境造成   ,其原因是    。
(3)世界上较先进的垃圾处理方法是将垃圾进行分类,将钢铁有色金属、玻璃、陶瓷、塑料等统统分开后再用不同方法加以处理,你认为这种方法的好处是   。
36.叶片呈绿色的原因是叶片中的叶绿体含有叶绿素,而镁是合成叶绿素的必需元素,缺少镁元素叶片表现出“缺绿”的症状。某同学欲验证“镁是合成叶绿素的必需元素”,设计了如下实验过程:
Ⅰ.取两个相同的玻璃器皿,分别标号为 A、B;
Ⅱ.在A 中加入适量土壤浸出液,B中加入等量缺镁的土壤浸出液;
Ⅲ.将两株生长状况良好且____的玉米幼苗分别放入A、B中;Ⅳ.一段时间后,观察并比较两株玉米幼苗叶片的状况。
根据实验过程和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把实验过程Ⅲ补充完整:   。
(2)A 和B构成 组对照实验,此实验的变量是   。
(3)一段时间后,叶片表现出“缺绿”症状的是   填“A”或“B”)中的玉米幼苗,若加入   段时间后,“缺绿”症状消失,即可充分证明“镁是合成叶绿素的必需元素”。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D
【知识点】植物的根系及其结构与功能;茎的运输作用
【解析】【分析】植物进行生命活动和生长发育需要无机盐,无机盐在植物根部进入根茎叶中的导管,依次向上运输。
【解答】A.由曲线图可知在据根尖30mm是其运输量位于顶点,即此时最大;
B.无机盐需溶解在水中以溶液的形式进入导管中进行运输;
C.由去曲线可知,当据根尖距离大约为5mm是此时的运输和积累量均最低,吸收量也是最低的;
D.d点为植物的根毛区,是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故这个部位浓度最高,该选项表述错误。
故答案为:D
2.【答案】D
【知识点】蒸腾作用;水分进入植物体内的途径
【解析】【分析】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是指绿色植物利用光能在叶绿体里把二氧化碳和水等无机物合成有机物,释放氧气,同时把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储存在合成的有机物中的过程.可见光合作用的场所是叶绿体,条件是光;呼吸作用是指在线粒体里把有机物分解出二氧化碳和水,释放出能量的过程,可见只要是活细胞就要进行呼吸作用;蒸腾作用是指绿色植物把体内的水分以水蒸气的形式从叶片的气孔散发到大气中去的过程;植物主要是通过根的吸收作用从土壤中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
【解答】AC.由图可知,光照下蒸腾作用先是大于水分的吸收速率,后又小于水分的吸收速率,故 A 、 C 错误;
B.在 ac 之间,蒸腾速率始终大于吸水速率,说明植
物在失水,所以一天中植物体内水分最少的是 c 点,故 B 错误;
D.无机盐是随着水分向上运输的,蒸腾作用能促进无机盐在植物体内的运输,所以无机盐向上运输的速率在 b 点时较快,故 D 正确。
故选:D
3.【答案】D
【知识点】植物生长需要无机盐
【解析】【分析】植物的生长需要无机盐。
【解答】AB.对比冬小麦的不同生长期发现,在不同的生长期冬小麦对不同种类的无机盐的需求量不同,同一时期对不同种类的无机盐的需求量也不同。故AB可以从表格中得出,不符合题意。
C.对比花生和冬小麦可以发现,在同一时期对同一种无机盐的需求量是不同的,故C选项也可以从表格中得出,不符合题意。
D.植物的一生都需要无机盐,但是施肥不能一次性施太多,会造成植物失水死亡。同时该结论无法从表格中得出。故D选项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4.【答案】B
【知识点】茎的运输作用;动物的呼吸作用;空气的成分及探究;土壤的组成与形成
【解析】【分析】根据实验操作的注意事项和常见的实验装置解答。
【解答】A:甲图“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燃烧完毕要等冷却了才打开止水夹,A错误。
B:乙图“土壤中含有机物的验证实验”,用湿润的土壤不行,因此湿润的土壤中有水分,水分蒸发也能减少质量,影响使用效果。故所用到的土壤应充分干燥,B正确。
C:丙图当红色水柱向左移动时,可证明活昆虫有呼吸作用,C错误。
D:丁图,“探究茎运输水分和无机盐的部位在哪里”,观察枝条横切面的染色部位,D错误。
故选B。
5.【答案】B
【知识点】植物的根系及其结构与功能;植物生长需要无机盐;叶的形态结构;蒸腾作用
【解析】【分析】 本题考查了蒸腾作用。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分析图形,总结出在暗处和光下吸收水分的速率和蒸腾作用的速率的关系。
【解答】 蒸腾作用是指植物体把由根吸收来的水分通过叶片的气孔以水蒸气的形式散发到大气中去的一个过程。如图,向日葵在24小时内的水分吸收和蒸腾作用速率分了三个部分:黑暗、光照、黑暗,分析图形可知,在黑暗处,吸收水分的速率总是大于蒸腾作用的速率,在光下,大体是中间部分是蒸腾作用的速率大于吸收水分的速率,而两边部分是吸收水分的速率大于蒸腾作用的速率。
故答案为:B
6.【答案】B
【知识点】叶的形态结构;蒸腾作用
【解析】【分析】气孔是由一对半月形的保卫细胞围成的空腔,气孔的张开和闭合受保卫细胞的控制。当植物进行蒸腾作用时,叶片内的水分吸收热量变成水蒸气,经气孔散失到外界空气中。因此,气孔是植物体蒸腾失水的“门户”。
【解答】 A、植物的叶片上有许多气孔,气孔主要分布在叶片的下表皮。当气孔张开时,蒸腾作用使叶片内的水分吸收热量变成水蒸气,经气孔扩散到外界空气中去。因此,气孔是植物体蒸腾失水的“门户”,也是植物体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窗口”,不符合题意;
B、夜幕降临时,光照减弱,叶片大多数气孔呈②状态,蒸腾作用随之减弱,符合题意;
C、每当太阳升起的时候,气孔就慢慢张开了,由状态②转为状态①,空气也就涌进气孔,为叶片制造有机物提供二氧化碳;当然,水分也就会通过气孔而散失,不符合题意;
D.气孔由状态①气孔张开,转为状态②气孔闭合,散失的水分减少,蒸腾作用随之减弱,影响无机盐的运输,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7.【答案】D
【知识点】蒸腾作用
【解析】【分析】 蒸腾作用是指植物体内的水分通过叶片的气孔以水蒸气的形式散发到大气中去的一个过程,影响因素有光照、温度、湿度等,据此分析判断。
【解答】 A.影响蒸腾作用的因素有光照、温度、湿度,空气流动情况等,利用该装置可以定性地研究影响柳树枝条蒸腾作用速率的因素,A不合题意;
B.在无风且潮湿的空气中,植物的蒸腾作用较缓慢,故小气泡将缓慢地向左移动,B不合题意;
C.在高温及干燥的空气中,植物的蒸腾作用较快,故小气泡将快速地向左移动,C不合题意;
D.植物吸收的水分,大部分进行蒸腾作用,只有少部分进行生理活动,故单位时间内消耗水的量,并不是该柳树枝条蒸腾的水量,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8.【答案】D
【知识点】植物生长需要无机盐
【解析】【分析】对照实验是指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该种不同的条件就是实验变量。
实验变量:也称自变量,指实验中由实验者所操纵的因素或条件。
对照试验遵循单一变量原则(实验设计中仅仅改编实验中的某一项变量,其它因子不变,在此条件下,观察、研究该变量对实验材料和实验结果的影响.除了整个实验过程中欲处理的实验因素外,其他实验条件要做到前后一致。)
【解答】探究实验的变量是无机盐,遵循变量唯一原则。实验组应该是有阳光、温度、土壤(含无机盐)、水分等适宜的条件,对照组应该有阳光、温度、沙土(不含无机盐)、水分等条件。
故答案为:D。
9.【答案】A
【知识点】土壤的组成与形成
【解析】【分析】 风化过程十分复杂,通常是几种作用同时发生,造成岩石的崩解或分解。为方便起见,可把风化作用分为物理(或机械)风化、化学风化和生物风化。
【解答】A. 风化是指岩石、土壤和其他地质物质受大气、水文和生物等因素影响而发生物理和化学变化的过程。 月球上没有空气,月球表面没有风,月壤的形成是风化作用的结果 ,A错误;
B. 月壤的形成没有生物的作用,所以月壤中缺乏有机物的积累,B正确;
C. 未经过改造的月壤,不适宜植物的生长 ,C正确;
D. 用图示实验可以探究月壤中是否含有可溶性无机盐 ,D正确;
故答案为:A
10.【答案】A
【知识点】土壤的组成与形成
【解析】【分析】土壤中有水分、空气、有机物、无机盐等物质。水分是植物生长的必要条件;空气是植物的根呼吸和微生物生命活动所需氧气的来源;有机物具有可燃性;无机盐能溶于水。
【解答】A.将土壤浸入水中浸泡,然后过滤,再将土壤浸出液放到蒸发皿中加热,当水分蒸干后,观察到蒸发皿中出现固体,说明土壤中含有无机盐,故A正确;
B.将土壤放到试管中加热,观察到试管口出现水珠,说明土壤中含有水分,故B错误;
C.将土壤置于石棉网上,用酒精灯加热,观察到土壤燃烧,说明土壤中含有有机物,故C错误;
D.将土壤置于烧杯中,然后加入适量的水,观察到水中出现气泡,说明土壤中含有空气,故D错误;
故答案为:A。
11.【答案】D
【知识点】蒸腾作用;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相互关系;人体呼吸系统的结构和气体交换;动物的呼吸作用
【解析】【分析】
A、树林中的生物能正常生长发育,说明植物的光合作用总强度大于生物的呼吸作用总强度,而植物只在白天进行光合作用,所以白天CO2浓度应该降低,O2浓度应该升高,图示可以表示一天中O2浓度的变化情况。
B、图②中B点表示光合作用强度等于呼吸作用强度,光合作用只在白天进行,呼吸作用每时每刻都在进行。
C、吸气和呼气是依靠膈肌和肋间肌等的活动而产生的。在膈肌收缩、横膈变得扁平的同时,肋间外肌收缩,肋骨向上、向外移升,胸腔体积增大,肺内压力减小,外界气体进入肺部,人就吸气。反之,当膈肌和肋间外肌舒张,人就可以呼气了。
D、正午温度过高,植物气孔关闭,减少水分散失,蒸腾作用减弱。
【解答】
A.白天,植物的光合作用大于呼吸作用强度,白天CO2浓度降低,故A错误;
B.图②中B点表示光合作用强度等于呼吸作用强度,故B错误;
C.图③曲线A→B段表示肺内气压小于外界气压,气体进入肺部,表示完成一次吸气过程,故C错误;
D.白天随着温度上升,植物蒸腾作用增强,但中午时分,温度太高,为避免水分过多散失,植物气孔关闭,蒸腾作用稍有减弱,故D正确。
故答案为:D。
12.【答案】C
【知识点】植物的根系及其结构与功能;植物生长需要无机盐;茎的形态结构;茎的运输作用;蒸腾作用
【解析】【分析】茎中的木质部中含有运输水和无机盐的导管;茎的韧皮部中含有运输有机物的筛管;植物吸水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是根尖的根毛区;当植物细胞液的浓度小于外界土壤溶液的浓度时,植物细胞失水;
【解答】A. 植物吸水的主要部位是根毛区,A正确;
B. 施肥过多会导致根毛细胞失水,造成烧苗 ,B正确;
C. 根吸收的水由木质部中的导管运输,C错误;
D. 植物体缺水时,气孔关闭以减弱蒸腾作用 ,D正确;
故答案为:C.
13.【答案】D
【知识点】蒸腾作用;植物的呼吸作用;光合作用的原理
【解析】【分析】植物的呼吸作用吸收氧气释放二氧化碳,而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
【解答】A.1为呼吸作用过程,释放二氧化碳的过程中也会释放能量;
B.2为植物的蒸腾作用,可以促进水分在植物体内的运输;
C.3为光合作用过程,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故可维持碳氧平衡;
D.呼吸作用不管是白天还是黑夜都会一直进行下去。
故答案为:D
14.【答案】C
【知识点】蒸腾作用
【解析】【分析】(1)气孔是由两两相对而生的保卫细胞围成的空腔,它的奇妙之处在于能够自动的开闭.气孔是植物体蒸腾失水的“门户”,也是植物体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窗口”。
(2)植物能进行蒸腾作用、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蒸腾作用是指植物体内的水分通过叶片的气孔以水蒸气的形式散发到植物体外的一个过程,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是指绿色植物利用光能在叶绿体里把二氧化碳和水等无机物合成有机物,释放氧气,同时把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储存在合成的有机物中的过程。植物的呼吸作用指的是细胞内有机物在氧的参与下被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能量的过程。
【解答】A:盐水的浓度比较大,将叶片浸入浓盐水,细胞会失水,气孔将会变小甚至关闭,A错误.
B:气孔的保卫细胞含有叶绿体,因为细胞壁面对孔隙的一侧(腹侧)比较厚,而外侧(背侧)比较薄,所以随着细胞内压的变化,可进行开闭运动,B错误;
C:在汽化过程中要吸热,所以植物进行蒸腾作用能带走叶片的部分热量,C正确.
D:由分析知道:保卫细胞形状能改变与细胞的含水量有关,D错误.
故选:C。
15.【答案】D
【知识点】土壤的组成与形成
【解析】【分析】土壤中的非生命物质主要是指空气、水分、有机物、矿物质。
【解答】A:在验证“土壤中是否有水”时,固定试管时试管口必须要略向下倾斜,防止:冷凝水倒流使试管炸裂,D正确。
B:在验证“土壤中是否有无机盐”时,用于溶解矿物质的水必须是蒸馏水,目的是控制单一变量,A正确;
C:在测量“土壤空气的体积分数”时,土壤的颗粒之间有空隙,含有空气,当向盛有土壤的烧杯内加水时,看到的现象是有气泡冒出,C正确;
D:土壤中含有水分,加热水分会蒸发,因此在验证“土壤中是否有有机物”时,所采用的土壤必须是新鲜干燥的土壤,D错误;
故选:D。
16.【答案】B
【知识点】土壤的污染与保护
【解析】【分析】 本题考查学生的读图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通过对题干的有效信息加工分析能力。
【解答】 根据信息图我们可以看出,目前此地含铅量已经超过土壤铅含量的上限,因此已经明显受到污染,A选项正确不符合题意;含铅量过高,植物会吸收,导致植物生长受到影响并且会进一步影响人类的生命,因此C选项正确不符合题意;
含铅过高对土壤污染比较严重,不利于植物生长,且能够对人类造成一定的影响,因此应该大力推广无铅汽油,D正确不符合题意;
B选项中,可以发现在距离国道100米的时候含铅量最高,并不是距离国道越近铅污染越重。
故答案为:B
17.【答案】B
【知识点】土壤的性状与植物的生长
【解析】【分析】由题意可知,该实验的自变量是土壤湿润条件和是否灭菌,4个实验组相互对照;落叶上面也有微生物,也可以分解自身,所以也应该进行灭菌处理;因为1、3组土壤灭菌后,土壤中微生物被杀灭,无法所以分解落叶,2、4组没有灭菌,存在微生物,因其土壤的湿润条件不同,分解的落叶量也不相同.
【解答】A.实验组2组和4组可以形成对照,变量是土壤的湿润程度,研究的是土壤微生物对落叶的分解作用, A 正确;
B.该实验有2个变量,分别是土壤是否经过灭菌处理,是否湿润,如果该实验的自变量为土壤是否经灭菌处理,那么实验中的对照组是2和4,1和3是实验组, B 错误;
C.为了控制实验中的无关变量,作为实验材料的落叶也应进行灭菌处理,消除微生物的影响, C 正确;
D.1组和3组由于没有微生物,落叶不被分解,2组和4组由于有微生物,但湿润程度不同,落叶被不同程度地分解, D 正确。
故选:B
18.【答案】B
【知识点】蒸腾作用;植物的呼吸作用;光合作用的原料、条件和产物;光合作用的原理
【解析】【分析】 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并且释放氧气的过程,叫做光合作用;绿色植物利用氧气和有机物,在活细胞,分解产生二氧化碳和水并释放出能量的过程叫做呼吸作用;蒸腾作用是指植物体内的水分以水蒸气的形式散失到空气中,叶片上的气孔是气体进出的门户,气体包括水蒸气,氧气和二氧化碳气体;
【解答】A. 若a表示二氧化碳,b表示氧气,则此过程表示植物的光合作用,A错误;
B. 若a表示氧气,b表示二氧化碳,它们都是通过气孔进出叶片的,气孔是气体进出的门户,所以B正确;
C. 若a表示氧气,b表示二氧化碳,则该生理活动是呼吸作用,在植物的活细胞中进行,C错误;
D. 若c表示水分,则它99%通过植物的蒸腾作用重新散失到空气中,所以D错误;
故答案为:B.
19.【答案】D
【知识点】植物的根系及其结构与功能
【解析】【分析】植物的根生长、分化、吸收最活跃的部位是根尖。根尖是指从根的顶端到生有根毛的一段,它的结构自上而下依次是甲成熟区、乙伸长区、丙分生区、丁根冠。
【解答】A、甲是成熟区,它的表皮细胞一部分向外突起形成根毛.是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A不符合题意;
B、伸长区在分生区上部,细胞逐渐停止分裂,开始迅速伸长,是根伸长最快的地方,是根深入土层的主要推动力,能够吸收水分和无机盐,B不符合题意;
C、丙是分生区,它的特点是细胞较小,细胞核大,具有旺盛的分裂增生能力,C不符合题意;
D、丁是根冠区,它位于根尖顶端的帽状结构,细胞壁薄,外层细胞排列输送,保护作用,有利于根在土壤中不断生长,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20.【答案】C
【知识点】叶的形态结构;蒸腾作用
【解析】【解答】①⑤为保护组织,作用是保护内部组织,而上皮组织是动物细胞中的组织, 同样具有保护功能。气孔是植物体蒸腾失水的“门户”,也是植物体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窗口”,③叶脉里含有导管和筛管,能够输导水、无机盐、有机物,为输导组织,起运输养料的作用,叶片的叶肉细胞内有叶绿体,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属于营养组织,故答案选:C
【分析】叶片由表皮、叶肉和叶脉组成,图示为叶片结构示意图,其中①是上表皮,②是栅栏组织,③是叶脉,④是海绵组织,⑤是下表皮,⑥是气孔.
21.【答案】光合;筛管
【知识点】植物的根系及其结构与功能;光合作用的原料、条件和产物
【解析】【分析】 ①绿色植物利用光提供的能量,在叶绿体中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了淀粉等有机物,并且把光能转化成化学能,储存在有机物 中,这个过程就叫光合作用。
②筛管是植物体中由上而下输导有机物的管道,据此分析解答。
【解答】 筛管是植物韧皮部内自上而下输导有机物的管道。由许多管状活细胞上下连接而成。将叶片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自上而 下运输到茎、根等器官,使植物体内达到一个有机物的均衡。光合作用的原料是二氧化碳和水,因此放射性碳的CO2首先必须 通过植株的光合作用转化成带放射性的有机物,然后才能由茎叶内的筛管运输到根部。
22.【答案】(1)小;原料;无机盐和有机物;二氧化碳
(2)保卫细胞;膨胀
【知识点】叶的形态结构;光合作用的原料、条件和产物
【解析】【分析】水和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因此光合率受原料的多少的影响。
【解答】(1)停止供水后,光合速率变小,这是因为水是光合作用的原料,也是植物体内运输无机盐和有机物的主要介质。另外,停止供水后,气孔开放度下降,导致二氧化碳吸收减少。
(2)气孔的开闭受保卫细胞控制,当恢复供水后,其吸水膨胀,气孔开放。
故答案为:(1)小;原料;无机盐和有机物;二氧化碳;(2)保卫细胞;膨胀。
23.【答案】(1)2;叶肉;4;叶脉
(2)呼吸作用;没有积累,植物呼吸作用强度大于光合作用强度
【知识点】叶的形态结构;植物的呼吸作用;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相互关系
【解析】【分析】甲中1是上表皮,2是营养组织(叶肉),3是下表皮,4是叶脉,5是气孔;图乙Ⅰ是光合作用,II是呼吸作用;
【解答】(1) 图甲所示,植物的叶主要通过[2]叶肉细胞进行光合作用,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通过[4]叶脉运输到其他部位。
(2)图乙所示,曲线Ⅱ代表的生理活动是呼吸作用。在5~6时时段,判断植物体内有机物有无增加情况,并说明理由:没有积累,植物呼吸作用强度大于光合作用强度。
故答案为:(1)2;叶肉;4;叶脉(2)呼吸作用; 没有积累,植物呼吸作用强度大于光合作用强度
24.【答案】(1)C
(2)H2O+Cl2=HCl +HclO;1:1;+1
【知识点】元素化合价的规则与计算;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土壤的性状与植物的生长
【解析】【分析】在砂土类土壤、黏土类土壤、壤土类土壤三中土壤中,壤土类土壤具有保水,保肥,通气,透光的特性,适合种植粮食和植物,砂土类土壤稍微带点沙质土,保水保肥功能较弱,通气透水性强。黏土类土壤保水保肥功能强,通气透水性弱。由水消毒时所发生反应的微观图示可知,有一个水分子没有参加反应,该反应的方程式是H2O+Cl2=HCl+HClO
【解答】(1)种水稻时,水渗下去慢,说明水稻适合种植在保水能力强的土壤中,所以时黏土内土壤。
(2)结合图可知化学方程式是: H2O+Cl2=HCl +HClO ;从图中可以看出反应后H2O分子还多了一个,所以参加反应的两种物质分子的个数比是1:1;氢元素的化合价是+1价,氧元素的化合价是-2价,所有元素化合价和为零,设氯元素的化合价为x,(+1)+x+(-2)=0,x=+1,故氯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
25.【答案】(1)钾
(2)如果高于根毛细胞的细胞液浓度,会导致植物失水
(3)B;D
(4)晚上适当降温
【知识点】植物的根系及其结构与功能;植物生长需要无机盐;蒸腾作用;植物的呼吸作用;光合作用的原理
【解析】【分析】 氮肥:主要作用于叶片、全株都不可缺氮肥,氮肥被称为植物的基本元素。 磷肥:植物生长前期,磷肥主要促长根、后期作用于果实和种子。 钾肥:主要长茎杆。
【解答】(1)植物长得矮小,茎秆细弱易倒伏,同时叶片上带有许多褐斑等症状,说明该营养液缺少含钾的无机盐
(2)水会从低浓度流向高浓度,如果营养液的浓度高于根毛细胞的细胞液浓度,植物细胞中的水会流向营养液,导致植物失水。
(3)A. 通入空气对蒸腾作用没有影响,A错误
B. 呼吸作用需要氧气,因此通入空气的目的是提高根细胞的呼吸作用,B正确
C. 根细胞中没有叶绿体,无法进行光合作用,C错误
D. 根对无机盐的吸收需要能量,能量是来自于植物的呼吸作用,提高呼吸作用速率可以加速无机盐的吸收,D正确
故选B D
(4)提高产量的本质是增强光合作用,从而增加有机物,减弱呼吸作用,从而减少有机物的消耗,因此提高大棚作物产量的方法:晚上适当降温,减少呼吸作用;延长光照时间等
故答案为:(1)钾 (2)如果高于根毛细胞的细胞液浓度,会导致植物失水 (3)B D (4) 晚上适当降温
26.【答案】(1)木质部
(2)木质部;水分和无机盐
(3)C
【知识点】茎的形态结构;茎的运输作用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木本植物茎的结构。树皮内侧的韧皮部以及木质部的作用。
【解答】(1)木本植物茎的结构包括表皮、韧皮部、形成层、木质部和髓,通过实验观察,将枝条横切放入红色墨水中,十几小时后,茎的横切面上木质部变红。
(2)树皮内侧是韧皮部,韧皮部内有筛管,将植物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由上而下运输到植物体的各部分,木质部内有导管,将根从土壤中吸收的水分和无机盐自下而上运输到植物的身体各部分。
(3)将枝条种结后发现,越往上红色越浅,是由于导管是运输水分和无机盐的,方向是从下往上运输的,所以越往上越浅,选C。
27.【答案】(1)大于
(2)C
(3)A
【知识点】植物生长需要无机盐
【解析】【分析】(1)浓度的差异导致吸水或者失水。
(2)元素是一类同种原子的统称。
(3)光照强度影响 水稻的光合作用速率 。
【解答】(1) 土壤溶液的浓度大于根毛细胞液浓度,根毛细胞不仅无法吸水,还会失水。
(2)宏观事物中是含有各种元素。微观粒子包括原子分子离子等,这里的“硒”是指元素 。
(3)A水稻在更高光照强度光合作用速率越大, 在光照较强的地区大量种植水稻,应选择种植 A水稻。
28.【答案】(1)蒸腾
(2)d点前
(3)多于
【知识点】蒸腾作用;光合作用的原料、条件和产物
【解析】【分析】(1)植物大部分水分用于蒸腾作用。
(2)植物有光照时就开始有有光合作用。
(3)CO2吸收量为光合作用吸收的二氧化碳和呼吸作用释放的二氧化碳的差值。
【解答】(1)植物大部分水分用于蒸腾作用。蒸腾作用散失的水分,液化后变成小水滴。 这些小水珠主要来自于植物的蒸腾作用。
(2)有光照时就开始有有光合作用,d点前就已经有光照,所以植物A的光合作用开始于d点前 。
(3)CO2吸收量为光合作用吸收的二氧化碳和呼吸作用释放的二氧化碳的差值。A呼吸作用产生二氧化碳更多,最后CO2吸收量相同,所以A光合作用合成的有机物更多。
29.【答案】(1)U 形管左右液面出现高度差,并能保持一段时间
(2)A
【知识点】蒸腾作用;植物的呼吸作用;光合作用的原理;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相互关系
【解析】【分析】(1)图甲A表示呼吸作用,B表示蒸腾作用,C表示光合作用。植物在在白天有光植物可以进行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和蒸腾作用,在夜晚因为无光故光合作用不能正常进行,只能进行呼吸作用和蒸腾作用。
(2)光合作用必须在光下才能进行,图乙中曲线I只有在6~18点的白天进行,因此Ⅰ曲线表示光合作用;Ⅱ曲线表示呼吸作用,与图甲C中的生理活动相对应。光合作用的原料是二氧化碳和水,产物是有机物和氧,场所是叶绿体,条件是有光,把光能转化成化学能储存在有机物里面。
【解答】(1)检查装置气密性良好的依据是:U形管左右液面出现高度差,并能保持一段时间。故判断此装置的密封性良好的依据是: U 形管左右液面出现高度差,并能保持一段时间。
(2)曲线Ⅱ代表的生理活动是呼吸作用,是图甲中的A 。
30.【答案】(1)蒸腾
(2)B
【知识点】叶的形态结构;蒸腾作用
【解析】【分析】气孔是叶片蒸腾失水、气体交换的“门户”,它是由两个半月形的保卫细胞围成的空腔。
蒸腾作用是指植物体内的水分通过叶片的气孔以水蒸气的形式散发到大气中去的一个过程,影响因素有光照、温度、湿度等.影响植物蒸腾作用的主要因素有:光、温度、湿度和空气流动情况等。
【解答】(1)农作物在缺水初期叶片气孔会自动关闭,以减弱蒸腾作用。
(2)耐旱作物在形态结构上具有适应干旱的一系列特点。表中四种植物叶片中,B的叶表面积最小,表皮最厚,这些特点利于降低蒸腾作用,减少水的散失,最适应干旱环境.
故选B。
31.【答案】(1)大于
(2)下;b
(3)b点之前
【知识点】植物的根系及其结构与功能;蒸腾作用;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相互关系
【解析】【分析】植物水分吸收是指植物器官从土壤、环境中吸水水分的方式,根系是大多数陆生植物的主要吸水器官。根系吸水通过细胞吸水进行。蒸腾作用是水分从活的植物体表面(主要是叶子)以水蒸汽状态散失到大气中的过程,是与物理学的蒸发过程不同,蒸腾作用不仅受外界环境条件的影响,而且还受植物本身的调节和控制,因此它是一种复杂的生理过程。光合作用,通常是指绿色植物(包括藻类)吸收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富能有机物,同时释放氧气的过程。
【解答】(1)由图可知,水分是从土壤溶液进入到根毛细胞中,所以根毛细胞液的浓度大于土壤溶液的浓度;
(2)气孔主要分布在叶片的下表皮;供水过多时,蒸腾作用强,气孔较大;
(3)由丙图可知,细胞干重先减少后升高,在b点不再减少,说明这时光合作用产生量等于呼吸作用 的消耗量;所以玉米的光合作用在b点之前;
故答案为:(1)大于;(2)下;b;(3)b点之前。
32.【答案】(1)B
(2)植物呼吸作用消耗淀粉;光合作用需要水分
(3)m2
【知识点】蒸腾作用;植物的呼吸作用;光合作用的原料、条件和产物
【解析】【分析】甲图中C代表光合作用,是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A代表呼吸作用,是指细胞内的有机物在氧的参与下被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出能量的过程。B代表蒸腾作用,是指植物体内的水通过气孔以水蒸气的形式散发到大气中去的过程。
【解答】(1) 根吸收的水分大约有99%主要用 蒸腾作用,所以填B。
(2)叶片不变蓝,说明植物体内没有淀粉,可得结论: 植物呼吸作用消耗淀粉 。切断叶脉,水分无法向上运输,A不变蓝,无法进行光合作用,说明植物光合作用需要水分。
(3)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呼吸作用分解有机物。植物积累有机物的量-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的量-植物进行呼吸作用消耗有机物的量。分析图丙曲线可知,种植密度为m2时,植物产量最高。
33.【答案】(1)C;降低叶片温度避免被灼伤
(2)呼吸作用的强度随着温度升高而增强
(3)20℃
【知识点】观察结果的记录与分析;蒸腾作用;植物的呼吸作用;光合作用的原理
【解析】【分析】植物的蒸腾作用是指植物体内的水通过气孔以水蒸气的形式散发到大气中去的过程,所以图中B表示蒸腾作用。呼吸作用是指细胞内的有机物在氧的参与下被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出能量的过程。图中A代表呼吸作用。光合作用是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图中C代表光合作用。
【解答】(1)甲图中植物利用二氧化碳制造有机物的生命活动,即叶片通过光合作用吸入二氧化碳呼出氧气。所以是图C。生命活动B表示蒸腾作用,对植物体的意义是:降低叶片温度避免被灼伤 。
(2)呼吸作用是释放二氧化碳,释放二氧化碳越多,呼吸作用越强。由图表数据可知,乙图中植物呼吸作用强度随温度变化的规律是温度为5℃到35℃时,呼吸作用的强度随着温度升高而增强。
(3)植物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呼吸作用消耗有机物,两者差距越大,积累的有机物越多。小组人员分析数据得到:20℃时积累的有机物最多。
34.【答案】(1)多于
(2)多
(3)Ⅱ;
【知识点】叶的形态结构;蒸腾作用
【解析】【分析】1.科学探究要设置对照实验,科学探究的步骤是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戈、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交流。
2.气孔,叶、茎及其他植物器官上皮上许多小的开孔之一,是植物表皮所特有的结构。气孔通常多存在于植物体的地上部分,尤其是在叶表皮上,在幼茎、花瓣上也可见到,但多数沉水植物则没有。
据此解答。
【解答】(1)叶片下表皮上的试纸先变色且颜色深一些。这种实验现象说明下表皮散发出来的水分多于上表皮散发出来的水分。
(2)方案二中观察到叶片下表面气泡多,说明叶片下表皮气孔比上表皮多。
(3)A、B、C三组实验中,A组没有处理,水分流失的最快,B组次之,C组最慢。
故①图丁中曲线Ⅱ代表装置 B的实验结果。
②如果将装置A放在阳光下,水分流失比原先更快。
故装置质量变化的曲线:
35.【答案】(1)分解有机物
(2)白色污染;塑料等人工合 成材料在土壤中不易被分解,长期留在土壤中会破坏土壤结构
(3)变废为宝、综合利用环保节约
【知识点】土壤的污染与保护
【解析】【分析】(1)在土壤中起降解作用的细菌等微生物营腐生生活,能够将土壤中的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
(2)塑料袋是难以被土壤中的微生物分解的物质,长期留在土壤中会破坏土壤结构,因而用"垃圾袋装化"造成了白色污染。
(3)将垃圾分类处理,可以做到垃圾的回收重利用,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故题中这种方法的好处是变废为宝、综合利用、环保节约。故答案为:(1)将有机物分解为无机物;(2)白色污染;塑料等人工合成材料在土壤中不易被分解,长期留在土壤中会破坏土壤结构;(3)变废为宝、综合利用、环保节约。
【解答】不能腐烂的垃圾会污染土壤,妨碍植物的生长,影响动物生存,对人体有很大的危害。为了减少垃圾造成的污染和危害,不能随意乱扔垃圾,可以将垃圾分类处理,分成能腐烂的和不能腐烂的,能回收利用的和不能回收利用的几类,能回收的回收再利用,从而保护土壤、保护环境。现在,科学家已经研制出可降解的塑料制品,并广泛用于农业生产,大大降低了污染。 细菌等微生物 能够 分解土壤中的有机物。
36.【答案】(1)大小基本相同
(2)镁元素
(3)B;镁元素
【知识点】植物生长需要无机盐
【解析】【分析】(1)植物的生长需要多种无机盐,无机盐必须溶解在水中植物才能吸收利用。
(2)探究实验要求遵循变量唯一原则,及除控制变量不同外,其他条件均相同。
【解答】(1)对照试验除控制变量不同外,其他条件均相同。所以实验过程Ⅲ需将两株生长状况良好且大小基本相同的玉米幼苗分别放入A、B器皿中;
(2)在A中加入适量土壤浸出液,B中加入等量缺镁的土壤分出液,除此之外,其他条件都相同。所以,A和B构成一组对照试验,变量是镁元素;
(3)一段时间后,叶片表现出“缺绿”症状的是B中的玉米幼苗,若加入镁元素一段时间后,“缺绿”症状消失,即可充分证明“镁是合成叶绿素的必需元素”。
故答案为:(1)大小基本相同;(2)镁元素;(3)B;镁元素。
1 / 12024年温州市八下科学第四单元植物与土壤拔高培优训练卷(浙教版)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用32P(磷)标记的矿质营养液培养某植物幼苗一段时间后,在根细胞中检测32P的累积量和运输量,结果如图所示。下列有关描述错误的是(  )
A.与根尖最末端距离30 mm时32P的运输量最大
B.营养液中的32P是溶解在水中被根尖吸收的
C.在根尖的b点32P的运输量和累积量都最低,对32P的吸收量也是最低的
D.d点32P的累积量最高,是因为该处没有导管,不能将32P向上运输
【答案】D
【知识点】植物的根系及其结构与功能;茎的运输作用
【解析】【分析】植物进行生命活动和生长发育需要无机盐,无机盐在植物根部进入根茎叶中的导管,依次向上运输。
【解答】A.由曲线图可知在据根尖30mm是其运输量位于顶点,即此时最大;
B.无机盐需溶解在水中以溶液的形式进入导管中进行运输;
C.由去曲线可知,当据根尖距离大约为5mm是此时的运输和积累量均最低,吸收量也是最低的;
D.d点为植物的根毛区,是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故这个部位浓度最高,该选项表述错误。
故答案为:D
2.如图所示为向日葵在24 h内水分吸收和蒸腾作用速率的变化,据图可以推断(  )
A.在光下吸收速率总是大于蒸腾作用速率
B.一天中植物体内水分最少的是b点
C.在光下蒸腾作用速率总是大于吸收速率
D.无机盐向上运输的速率在b点时较快
【答案】D
【知识点】蒸腾作用;水分进入植物体内的途径
【解析】【分析】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是指绿色植物利用光能在叶绿体里把二氧化碳和水等无机物合成有机物,释放氧气,同时把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储存在合成的有机物中的过程.可见光合作用的场所是叶绿体,条件是光;呼吸作用是指在线粒体里把有机物分解出二氧化碳和水,释放出能量的过程,可见只要是活细胞就要进行呼吸作用;蒸腾作用是指绿色植物把体内的水分以水蒸气的形式从叶片的气孔散发到大气中去的过程;植物主要是通过根的吸收作用从土壤中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
【解答】AC.由图可知,光照下蒸腾作用先是大于水分的吸收速率,后又小于水分的吸收速率,故 A 、 C 错误;
B.在 ac 之间,蒸腾速率始终大于吸水速率,说明植
物在失水,所以一天中植物体内水分最少的是 c 点,故 B 错误;
D.无机盐是随着水分向上运输的,蒸腾作用能促进无机盐在植物体内的运输,所以无机盐向上运输的速率在 b 点时较快,故 D 正确。
故选:D
3.表中数据为冬小麦和花生在各自不同生长期对X、Y、Z无机盐的需求量。由表中数据不能得出的结论是(  )
  冬小麦 花生
生长 期 出苗 → 返青 返青 → 拔节 拔节 → 开花 开花 → 成熟 苗 期 开花 期 结果 期 成熟 期
X(%) 15 27 42 16 5 24 42 29
Y(%) 7 23 49 21 5 23 50 22
Z(%) 11 32 51 6 7 22 66 5
A.同种植物在同一生长期对不同无机盐的需求量不同
B.同种植物在不同生长期对同种无机盐的需求量不同
C.不同植物在同一生长期对同种无机盐的需求量不同
D.植物一生都需要无机盐,所以施肥最好要一次性施足
【答案】D
【知识点】植物生长需要无机盐
【解析】【分析】植物的生长需要无机盐。
【解答】AB.对比冬小麦的不同生长期发现,在不同的生长期冬小麦对不同种类的无机盐的需求量不同,同一时期对不同种类的无机盐的需求量也不同。故AB可以从表格中得出,不符合题意。
C.对比花生和冬小麦可以发现,在同一时期对同一种无机盐的需求量是不同的,故C选项也可以从表格中得出,不符合题意。
D.植物的一生都需要无机盐,但是施肥不能一次性施太多,会造成植物失水死亡。同时该结论无法从表格中得出。故D选项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4.(2022八下·定海期末)科学实验常用图来表示,简洁明了,其所隐之“迷”、所寄之“理”、所藏之“趣”,为科学学习带来了不少方便。下列有关四幅图所展示的实验,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图“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燃烧完毕应立即打开止水夹
B.乙图“土壤中含有机物的验证实验”,所用到的土壤应充分干燥
C.丙图当红色水柱向右移动时,可证明活昆虫有呼吸作用
D.丁图,“探究茎运输水分和无机盐的部位在哪里”,观察枝条纵切面的染色部位
【答案】B
【知识点】茎的运输作用;动物的呼吸作用;空气的成分及探究;土壤的组成与形成
【解析】【分析】根据实验操作的注意事项和常见的实验装置解答。
【解答】A:甲图“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燃烧完毕要等冷却了才打开止水夹,A错误。
B:乙图“土壤中含有机物的验证实验”,用湿润的土壤不行,因此湿润的土壤中有水分,水分蒸发也能减少质量,影响使用效果。故所用到的土壤应充分干燥,B正确。
C:丙图当红色水柱向左移动时,可证明活昆虫有呼吸作用,C错误。
D:丁图,“探究茎运输水分和无机盐的部位在哪里”,观察枝条横切面的染色部位,D错误。
故选B。
5.如图为向日葵在24小时内的吸收水分和蒸腾作用速率(毫克/时)示意图。据图推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暗处,蒸腾作用速率总是大于吸水速率
B.在暗处,吸水速率总是大于蒸腾作用速率
C.在光下,吸水速率总是大于蒸腾作用速率
D.在光下,蒸腾作用速率总是大于吸水速率
【答案】B
【知识点】植物的根系及其结构与功能;植物生长需要无机盐;叶的形态结构;蒸腾作用
【解析】【分析】 本题考查了蒸腾作用。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分析图形,总结出在暗处和光下吸收水分的速率和蒸腾作用的速率的关系。
【解答】 蒸腾作用是指植物体把由根吸收来的水分通过叶片的气孔以水蒸气的形式散发到大气中去的一个过程。如图,向日葵在24小时内的水分吸收和蒸腾作用速率分了三个部分:黑暗、光照、黑暗,分析图形可知,在黑暗处,吸收水分的速率总是大于蒸腾作用的速率,在光下,大体是中间部分是蒸腾作用的速率大于吸收水分的速率,而两边部分是吸收水分的速率大于蒸腾作用的速率。
故答案为:B
6.(2024八下·浙江期末)如图是蚕豆叶下表皮气孔张开和闭合的电镜扫描照片,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气孔是气体交换的“门户”,水分以气体形式也可以通过气孔散失
B.夜幕降临时,叶片大多数气孔呈①状态,蒸腾作用随之减弱
C.当太阳升起时,叶片气孔可由状态②转为状态①
D.气孔由状态①转为状态②,可能影响无机盐的运输
【答案】B
【知识点】叶的形态结构;蒸腾作用
【解析】【分析】气孔是由一对半月形的保卫细胞围成的空腔,气孔的张开和闭合受保卫细胞的控制。当植物进行蒸腾作用时,叶片内的水分吸收热量变成水蒸气,经气孔散失到外界空气中。因此,气孔是植物体蒸腾失水的“门户”。
【解答】 A、植物的叶片上有许多气孔,气孔主要分布在叶片的下表皮。当气孔张开时,蒸腾作用使叶片内的水分吸收热量变成水蒸气,经气孔扩散到外界空气中去。因此,气孔是植物体蒸腾失水的“门户”,也是植物体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窗口”,不符合题意;
B、夜幕降临时,光照减弱,叶片大多数气孔呈②状态,蒸腾作用随之减弱,符合题意;
C、每当太阳升起的时候,气孔就慢慢张开了,由状态②转为状态①,空气也就涌进气孔,为叶片制造有机物提供二氧化碳;当然,水分也就会通过气孔而散失,不符合题意;
D.气孔由状态①气孔张开,转为状态②气孔闭合,散失的水分减少,蒸腾作用随之减弱,影响无机盐的运输,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7.(2024八下·浙江期末)如图表示通过测量一段树枝(例如柳树)的吸水情况来研究蒸腾作用的实验装置。装置是连通的、内装有清水,并用白炽灯照射。下列预测中,不可能成立的是(  )
A.该装置可以定性地研究影响柳树枝条蒸腾作用速率的因素
B.在无风且潮湿的空气中,小气泡将缓慢地向左移动
C.在高温及干燥的空气中,小气泡将快速地向左移动
D.单位时间内消耗水的量,就是该柳树枝条蒸腾的水量
【答案】D
【知识点】蒸腾作用
【解析】【分析】 蒸腾作用是指植物体内的水分通过叶片的气孔以水蒸气的形式散发到大气中去的一个过程,影响因素有光照、温度、湿度等,据此分析判断。
【解答】 A.影响蒸腾作用的因素有光照、温度、湿度,空气流动情况等,利用该装置可以定性地研究影响柳树枝条蒸腾作用速率的因素,A不合题意;
B.在无风且潮湿的空气中,植物的蒸腾作用较缓慢,故小气泡将缓慢地向左移动,B不合题意;
C.在高温及干燥的空气中,植物的蒸腾作用较快,故小气泡将快速地向左移动,C不合题意;
D.植物吸收的水分,大部分进行蒸腾作用,只有少部分进行生理活动,故单位时间内消耗水的量,并不是该柳树枝条蒸腾的水量,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8.刘明明同学为了证明植物生长需要无机盐,将一盆植物放在阳光下,仔细观察植物的生长状况。为增强实验的说服力,她还应该设计另一个实验。你认为下列盆中装沙、无机盐和水实验设计最恰当的是(  )
A. B.
C. D.
【答案】D
【知识点】植物生长需要无机盐
【解析】【分析】对照实验是指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该种不同的条件就是实验变量。
实验变量:也称自变量,指实验中由实验者所操纵的因素或条件。
对照试验遵循单一变量原则(实验设计中仅仅改编实验中的某一项变量,其它因子不变,在此条件下,观察、研究该变量对实验材料和实验结果的影响.除了整个实验过程中欲处理的实验因素外,其他实验条件要做到前后一致。)
【解答】探究实验的变量是无机盐,遵循变量唯一原则。实验组应该是有阳光、温度、土壤(含无机盐)、水分等适宜的条件,对照组应该有阳光、温度、沙土(不含无机盐)、水分等条件。
故答案为:D。
9.(2023八下·拱墅期末)我国嫦娥五号从月球带回了月壤,月壤是月球上的岩石在太阳风、昼夜温差等物理因素的作用下不断碎裂形成的。但由于月壤的形成没有空气、流水和生物等因素的作用,月壤中不包含有机物和水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月球表面没有风,所以月壤的形成不是风化作用的结果
B.月壤的形成没有生物的作用,所以月壤中缺乏有机物的积累
C.未经过改造的月壤,不适宜植物的生长
D.用图示实验可以探究月壤中是否含有可溶性无机盐
【答案】A
【知识点】土壤的组成与形成
【解析】【分析】 风化过程十分复杂,通常是几种作用同时发生,造成岩石的崩解或分解。为方便起见,可把风化作用分为物理(或机械)风化、化学风化和生物风化。
【解答】A. 风化是指岩石、土壤和其他地质物质受大气、水文和生物等因素影响而发生物理和化学变化的过程。 月球上没有空气,月球表面没有风,月壤的形成是风化作用的结果 ,A错误;
B. 月壤的形成没有生物的作用,所以月壤中缺乏有机物的积累,B正确;
C. 未经过改造的月壤,不适宜植物的生长 ,C正确;
D. 用图示实验可以探究月壤中是否含有可溶性无机盐 ,D正确;
故答案为:A
10.(2023八下·金东期末)土壤中除了土壤生物外,还含有非生命物质。下列实验为了证明土壤中含无机盐的是(  )
A. B.
C. D.
【答案】A
【知识点】土壤的组成与形成
【解析】【分析】土壤中有水分、空气、有机物、无机盐等物质。水分是植物生长的必要条件;空气是植物的根呼吸和微生物生命活动所需氧气的来源;有机物具有可燃性;无机盐能溶于水。
【解答】A.将土壤浸入水中浸泡,然后过滤,再将土壤浸出液放到蒸发皿中加热,当水分蒸干后,观察到蒸发皿中出现固体,说明土壤中含有无机盐,故A正确;
B.将土壤放到试管中加热,观察到试管口出现水珠,说明土壤中含有水分,故B错误;
C.将土壤置于石棉网上,用酒精灯加热,观察到土壤燃烧,说明土壤中含有有机物,故C错误;
D.将土壤置于烧杯中,然后加入适量的水,观察到水中出现气泡,说明土壤中含有空气,故D错误;
故答案为:A。
11.(2023八下·杭州期末)分析图①-④,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图①表示树林里一天中CO2浓度变化的情况
B.图②B点显示此时某绿色植物没有进行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C.图③曲线A→B段表示肺完成一次呼气过程
D.图④表示晴朗高温状态下绿色植物蒸腾作用强度变化的情况
【答案】D
【知识点】蒸腾作用;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相互关系;人体呼吸系统的结构和气体交换;动物的呼吸作用
【解析】【分析】
A、树林中的生物能正常生长发育,说明植物的光合作用总强度大于生物的呼吸作用总强度,而植物只在白天进行光合作用,所以白天CO2浓度应该降低,O2浓度应该升高,图示可以表示一天中O2浓度的变化情况。
B、图②中B点表示光合作用强度等于呼吸作用强度,光合作用只在白天进行,呼吸作用每时每刻都在进行。
C、吸气和呼气是依靠膈肌和肋间肌等的活动而产生的。在膈肌收缩、横膈变得扁平的同时,肋间外肌收缩,肋骨向上、向外移升,胸腔体积增大,肺内压力减小,外界气体进入肺部,人就吸气。反之,当膈肌和肋间外肌舒张,人就可以呼气了。
D、正午温度过高,植物气孔关闭,减少水分散失,蒸腾作用减弱。
【解答】
A.白天,植物的光合作用大于呼吸作用强度,白天CO2浓度降低,故A错误;
B.图②中B点表示光合作用强度等于呼吸作用强度,故B错误;
C.图③曲线A→B段表示肺内气压小于外界气压,气体进入肺部,表示完成一次吸气过程,故C错误;
D.白天随着温度上升,植物蒸腾作用增强,但中午时分,温度太高,为避免水分过多散失,植物气孔关闭,蒸腾作用稍有减弱,故D正确。
故答案为:D。
12.(2023八下·椒江期末)上图为植物体对水的吸收、运输和散失的示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植物吸水的主要部位是根毛区
B.施肥过多会导致根毛细胞失水,造成烧苗
C.根吸收的水由茎韧皮部中的导管运输
D.植物体缺水时,气孔关闭以减弱蒸腾作用
【答案】C
【知识点】植物的根系及其结构与功能;植物生长需要无机盐;茎的形态结构;茎的运输作用;蒸腾作用
【解析】【分析】茎中的木质部中含有运输水和无机盐的导管;茎的韧皮部中含有运输有机物的筛管;植物吸水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是根尖的根毛区;当植物细胞液的浓度小于外界土壤溶液的浓度时,植物细胞失水;
【解答】A. 植物吸水的主要部位是根毛区,A正确;
B. 施肥过多会导致根毛细胞失水,造成烧苗 ,B正确;
C. 根吸收的水由木质部中的导管运输,C错误;
D. 植物体缺水时,气孔关闭以减弱蒸腾作用 ,D正确;
故答案为:C.
13.(2023八下·吴兴期末)如图①、②、③表示水稻的相关生理活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①可释放能量用于生命活动
B.②可拉动水分在水稻体内运输
C.③有助于维持生物圈碳氧平衡
D.白天只进行②③,晚上进行①
【答案】D
【知识点】蒸腾作用;植物的呼吸作用;光合作用的原理
【解析】【分析】植物的呼吸作用吸收氧气释放二氧化碳,而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
【解答】A.1为呼吸作用过程,释放二氧化碳的过程中也会释放能量;
B.2为植物的蒸腾作用,可以促进水分在植物体内的运输;
C.3为光合作用过程,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故可维持碳氧平衡;
D.呼吸作用不管是白天还是黑夜都会一直进行下去。
故答案为:D
14.(2022八下·婺城期末)气孔是氧气、二氧化碳出入及水分散失的门户,当保卫细胞含水量多时气孔大(如图甲),含水量少时气孔小甚至关闭(如图乙)。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将叶片浸入浓盐水中,气孔将如图甲所示
B.保卫细胞的形状能改变是因为没有细胞壁
C.蒸腾作用能在温度偏高的情况下有效降低叶片温度
D.植物体光合作用强弱与保卫细胞的含水量关系不大
【答案】C
【知识点】蒸腾作用
【解析】【分析】(1)气孔是由两两相对而生的保卫细胞围成的空腔,它的奇妙之处在于能够自动的开闭.气孔是植物体蒸腾失水的“门户”,也是植物体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窗口”。
(2)植物能进行蒸腾作用、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蒸腾作用是指植物体内的水分通过叶片的气孔以水蒸气的形式散发到植物体外的一个过程,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是指绿色植物利用光能在叶绿体里把二氧化碳和水等无机物合成有机物,释放氧气,同时把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储存在合成的有机物中的过程。植物的呼吸作用指的是细胞内有机物在氧的参与下被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能量的过程。
【解答】A:盐水的浓度比较大,将叶片浸入浓盐水,细胞会失水,气孔将会变小甚至关闭,A错误.
B:气孔的保卫细胞含有叶绿体,因为细胞壁面对孔隙的一侧(腹侧)比较厚,而外侧(背侧)比较薄,所以随着细胞内压的变化,可进行开闭运动,B错误;
C:在汽化过程中要吸热,所以植物进行蒸腾作用能带走叶片的部分热量,C正确.
D:由分析知道:保卫细胞形状能改变与细胞的含水量有关,D错误.
故选:C。
15.(2022八下·婺城期末)下列关于“研究土壤中有哪些非生命物质”的实验中,其操作或现象描述错误的是(  )
A.在验证“土壤中是否有水”时,固定试管时试管口必须要略向下倾斜
B.在验证“土壤中是否有无机盐”时,用于制取土壤浸出液的水必须是蒸馏水
C.在测量“土壤空气的体积分数”时,向盛有土壤的烧杯中加水,有气泡冒出
D.在验证“土壤中是否有有机物”时,所采用的土壤必须是新鲜湿润的土壤
【答案】D
【知识点】土壤的组成与形成
【解析】【分析】土壤中的非生命物质主要是指空气、水分、有机物、矿物质。
【解答】A:在验证“土壤中是否有水”时,固定试管时试管口必须要略向下倾斜,防止:冷凝水倒流使试管炸裂,D正确。
B:在验证“土壤中是否有无机盐”时,用于溶解矿物质的水必须是蒸馏水,目的是控制单一变量,A正确;
C:在测量“土壤空气的体积分数”时,土壤的颗粒之间有空隙,含有空气,当向盛有土壤的烧杯内加水时,看到的现象是有气泡冒出,C正确;
D:土壤中含有水分,加热水分会蒸发,因此在验证“土壤中是否有有机物”时,所采用的土壤必须是新鲜干燥的土壤,D错误;
故选:D。
16.某些加油站出售含铅汽油,使用这些汽油会造成铅污染。如图是温州市104国道某路段周边土壤样品的铅含量示意图。根据图示信息,你认为下列观点或建议不正确的是(  )
A.该路段周边土壤已明显受到铅污染
B.该路段周边土壤距国道越近,铅污染越严重
C.该路段两侧已受铅污染的土壤不宜种植农作物
D.要大力推广使用无铅汽油
【答案】B
【知识点】土壤的污染与保护
【解析】【分析】 本题考查学生的读图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通过对题干的有效信息加工分析能力。
【解答】 根据信息图我们可以看出,目前此地含铅量已经超过土壤铅含量的上限,因此已经明显受到污染,A选项正确不符合题意;含铅量过高,植物会吸收,导致植物生长受到影响并且会进一步影响人类的生命,因此C选项正确不符合题意;
含铅过高对土壤污染比较严重,不利于植物生长,且能够对人类造成一定的影响,因此应该大力推广无铅汽油,D正确不符合题意;
B选项中,可以发现在距离国道100米的时候含铅量最高,并不是距离国道越近铅污染越重。
故答案为:B
17.某生物兴趣小组以带有落叶的表层土壤(深5cm左右)为实验材料,研究土壤微生物在适宜温度下的分解作用。对土壤的处理情况如下表,与此有关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组别 1 2 3 4
土壤处理 灭菌 不灭菌 灭菌 不灭菌
土壤湿度 湿润 湿润 较干燥 较干燥
A.该实验能探究的问题是不同土壤湿度条件下,土壤微生物对落叶的分解作用
B.该实验的自变量为土壤是否经灭菌处理,实验中的对照组是1和3
C.为了控制实验中的无关变量,作为实验材料的落叶也应进行灭菌处理
D.预期结果是1、3组的落叶不被分解,2、4组的落叶被不同程度地分解
【答案】B
【知识点】土壤的性状与植物的生长
【解析】【分析】由题意可知,该实验的自变量是土壤湿润条件和是否灭菌,4个实验组相互对照;落叶上面也有微生物,也可以分解自身,所以也应该进行灭菌处理;因为1、3组土壤灭菌后,土壤中微生物被杀灭,无法所以分解落叶,2、4组没有灭菌,存在微生物,因其土壤的湿润条件不同,分解的落叶量也不相同.
【解答】A.实验组2组和4组可以形成对照,变量是土壤的湿润程度,研究的是土壤微生物对落叶的分解作用, A 正确;
B.该实验有2个变量,分别是土壤是否经过灭菌处理,是否湿润,如果该实验的自变量为土壤是否经灭菌处理,那么实验中的对照组是2和4,1和3是实验组, B 错误;
C.为了控制实验中的无关变量,作为实验材料的落叶也应进行灭菌处理,消除微生物的影响, C 正确;
D.1组和3组由于没有微生物,落叶不被分解,2组和4组由于有微生物,但湿润程度不同,落叶被不同程度地分解, D 正确。
故选:B
18.(2022八下·杭州期中)如图是绿色植物生理活动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若a表示二氧化碳,b表示氧气,则此过程表示植物的呼吸作用
B.若a表示氧气,b表示二氧化碳,它们都是通过气孔进出叶片的
C.若a表示氧气,b表示二氧化碳,则该生理活动通过叶绿体进行
D.若c表示水分,则它主要用于建造自身组织
【答案】B
【知识点】蒸腾作用;植物的呼吸作用;光合作用的原料、条件和产物;光合作用的原理
【解析】【分析】 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并且释放氧气的过程,叫做光合作用;绿色植物利用氧气和有机物,在活细胞,分解产生二氧化碳和水并释放出能量的过程叫做呼吸作用;蒸腾作用是指植物体内的水分以水蒸气的形式散失到空气中,叶片上的气孔是气体进出的门户,气体包括水蒸气,氧气和二氧化碳气体;
【解答】A. 若a表示二氧化碳,b表示氧气,则此过程表示植物的光合作用,A错误;
B. 若a表示氧气,b表示二氧化碳,它们都是通过气孔进出叶片的,气孔是气体进出的门户,所以B正确;
C. 若a表示氧气,b表示二氧化碳,则该生理活动是呼吸作用,在植物的活细胞中进行,C错误;
D. 若c表示水分,则它99%通过植物的蒸腾作用重新散失到空气中,所以D错误;
故答案为:B.
19.(2021八下·上城期末)植物根生长、分化、吸收养料最活跃的部位是根尖。如图所示为根尖的平面和立体结构图。关于根尖各部分结构与功能认识正确的是(  )
A.甲是伸长区,细胞突起,增加了吸收水、无机盐面积
B.乙是分生区,细胞能较快分裂生长,使根不断长长
C.丙是根毛区,细胞核较大,能产生大量新细胞
D.丁是根冠区,细胞壁薄,有利于根在土壤中不断生长
【答案】D
【知识点】植物的根系及其结构与功能
【解析】【分析】植物的根生长、分化、吸收最活跃的部位是根尖。根尖是指从根的顶端到生有根毛的一段,它的结构自上而下依次是甲成熟区、乙伸长区、丙分生区、丁根冠。
【解答】A、甲是成熟区,它的表皮细胞一部分向外突起形成根毛.是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A不符合题意;
B、伸长区在分生区上部,细胞逐渐停止分裂,开始迅速伸长,是根伸长最快的地方,是根深入土层的主要推动力,能够吸收水分和无机盐,B不符合题意;
C、丙是分生区,它的特点是细胞较小,细胞核大,具有旺盛的分裂增生能力,C不符合题意;
D、丁是根冠区,它位于根尖顶端的帽状结构,细胞壁薄,外层细胞排列输送,保护作用,有利于根在土壤中不断生长,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20.如图为叶片结构示意图,下列对相关结构和功能叙述不正确是(  )
A.1、5表皮是由一层细胞组成的,和动物中的上皮组织一样具有保护功能
B.6气孔是植物蒸腾作用的“门户”,也是气体交换的“窗口”
C.3叶脉为输导组织,里面既含有导管运输有机物,也含有筛管运输水和无机盐
D.2、4叶肉为营养组织,里面含有大量的叶绿体,可以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
【答案】C
【知识点】叶的形态结构;蒸腾作用
【解析】【解答】①⑤为保护组织,作用是保护内部组织,而上皮组织是动物细胞中的组织, 同样具有保护功能。气孔是植物体蒸腾失水的“门户”,也是植物体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窗口”,③叶脉里含有导管和筛管,能够输导水、无机盐、有机物,为输导组织,起运输养料的作用,叶片的叶肉细胞内有叶绿体,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属于营养组织,故答案选:C
【分析】叶片由表皮、叶肉和叶脉组成,图示为叶片结构示意图,其中①是上表皮,②是栅栏组织,③是叶脉,④是海绵组织,⑤是下表皮,⑥是气孔.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40分)
21.如图,将一株番薯放在玻璃罩内,再把含放射性碳的CO2缓冲液置于罩内。若干天后,把番薯整株取出,洗去土壤,用仪器测量根系的放射性碳含量。再把这些根烘干、切碎,作为饲料喂养无放射性碳的草鱼。几天后,经检测发现草鱼组织内含有放射性碳。带放射性碳的CO2首先经过番薯叶肉细胞的   作用,转化为带放射性的有机物,再通过叶和茎的韧皮部中的   运输到根部。
【答案】光合;筛管
【知识点】植物的根系及其结构与功能;光合作用的原料、条件和产物
【解析】【分析】 ①绿色植物利用光提供的能量,在叶绿体中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了淀粉等有机物,并且把光能转化成化学能,储存在有机物 中,这个过程就叫光合作用。
②筛管是植物体中由上而下输导有机物的管道,据此分析解答。
【解答】 筛管是植物韧皮部内自上而下输导有机物的管道。由许多管状活细胞上下连接而成。将叶片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自上而 下运输到茎、根等器官,使植物体内达到一个有机物的均衡。光合作用的原料是二氧化碳和水,因此放射性碳的CO2首先必须 通过植株的光合作用转化成带放射性的有机物,然后才能由茎叶内的筛管运输到根部。
22.小金测量了某植物在停止供水和恢复供水两种条件下,气孔开放程度与光合速率的变化,结果如图所示。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停止供水后,光合速率变   ,这是因为水是光合作用的   ,也是植物体内运输   的主要介质。另外,停止供水后,气孔开放度下降,导致   吸收减少。
(2)气孔的开闭受   控制,当恢复供水后,其吸水   ,气孔开放。
【答案】(1)小;原料;无机盐和有机物;二氧化碳
(2)保卫细胞;膨胀
【知识点】叶的形态结构;光合作用的原料、条件和产物
【解析】【分析】水和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因此光合率受原料的多少的影响。
【解答】(1)停止供水后,光合速率变小,这是因为水是光合作用的原料,也是植物体内运输无机盐和有机物的主要介质。另外,停止供水后,气孔开放度下降,导致二氧化碳吸收减少。
(2)气孔的开闭受保卫细胞控制,当恢复供水后,其吸水膨胀,气孔开放。
故答案为:(1)小;原料;无机盐和有机物;二氧化碳;(2)保卫细胞;膨胀。
23.(2023八下·拱墅期末)如图甲所示为绿色植物叶片横切面结构示意图,如图乙所示为植物体在夏季晴朗的一天中进行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两种生理活动的情况,回答以下问题。
(1)图甲所示,植物的叶主要通过[   ]   细胞进行光合作用,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通过[   ]   运输到其他部位。
(2)图乙所示,曲线Ⅱ代表的生理活动是   。在5~6时时段,判断植物体内有机物有无增加情况,并说明理由:   。
【答案】(1)2;叶肉;4;叶脉
(2)呼吸作用;没有积累,植物呼吸作用强度大于光合作用强度
【知识点】叶的形态结构;植物的呼吸作用;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相互关系
【解析】【分析】甲中1是上表皮,2是营养组织(叶肉),3是下表皮,4是叶脉,5是气孔;图乙Ⅰ是光合作用,II是呼吸作用;
【解答】(1) 图甲所示,植物的叶主要通过[2]叶肉细胞进行光合作用,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通过[4]叶脉运输到其他部位。
(2)图乙所示,曲线Ⅱ代表的生理活动是呼吸作用。在5~6时时段,判断植物体内有机物有无增加情况,并说明理由:没有积累,植物呼吸作用强度大于光合作用强度。
故答案为:(1)2;叶肉;4;叶脉(2)呼吸作用; 没有积累,植物呼吸作用强度大于光合作用强度
24.(2023八下·柯桥期末)假期,小柯来到最美乡村之千亩游玩,见一位老人正把田中的泥沙混合搅拌,小柯觉得奇怪,老人解释,田里的土以前是种水稻的,水渗下去慢,花卉容易烂根,棉些沙子,容易存活。说完,他舀起边上清澈溪水准备喝,小柯忙劝阻了老人,说溪水未经消毒不能喝。
(1)根据材料回答,适合水稻种植的土壤类型是______。
A.壤土类土壤 B.砂土类土壤
C.黏土类土壤 D.所有类型都可以
(2)小柯认为水必须经过消毒才能喝,如图表示水消毒时所发生反应的微观过程。
①写出图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②由图可知,参加反应的两种物质的分子个数比是   。
③写出生成物HClO中氯元素的化合价   
【答案】(1)C
(2)H2O+Cl2=HCl +HclO;1:1;+1
【知识点】元素化合价的规则与计算;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土壤的性状与植物的生长
【解析】【分析】在砂土类土壤、黏土类土壤、壤土类土壤三中土壤中,壤土类土壤具有保水,保肥,通气,透光的特性,适合种植粮食和植物,砂土类土壤稍微带点沙质土,保水保肥功能较弱,通气透水性强。黏土类土壤保水保肥功能强,通气透水性弱。由水消毒时所发生反应的微观图示可知,有一个水分子没有参加反应,该反应的方程式是H2O+Cl2=HCl+HClO
【解答】(1)种水稻时,水渗下去慢,说明水稻适合种植在保水能力强的土壤中,所以时黏土内土壤。
(2)结合图可知化学方程式是: H2O+Cl2=HCl +HClO ;从图中可以看出反应后H2O分子还多了一个,所以参加反应的两种物质分子的个数比是1:1;氢元素的化合价是+1价,氧元素的化合价是-2价,所有元素化合价和为零,设氯元素的化合价为x,(+1)+x+(-2)=0,x=+1,故氯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
25.(2023八下·富阳期末)如图所示,采用的是现代农业中的“无土栽培”技术,根据植物生长所需要的无机盐种类和数量配制适宜的营养液,用营养液来栽培植物。营养液可以更合理地满足不同植物以及同一种植物不同的生长期对各类无机盐的需要,从而使植物长得更好。
(1)在栽培过程中,如果植物长得矮小,茎秆细弱易倒伏,同时叶片上带有许多褐斑等症状,可判断该营养液缺少含   (元素)的无机盐。
(2)在栽培过程中,营养液的浓度不宜过高,请说明理由:   。
(3)在栽培过程中,还需要不断往营养液中通入空气,其目的主要是______。
A.促进蒸腾作用 B.提高呼吸作用速率
C.提高光合作用速率 D.加速无机盐的吸收
(4)无土栽培技术一般都在大棚内进行,请写一条提高大棚内作物产量的方法:   。
【答案】(1)钾
(2)如果高于根毛细胞的细胞液浓度,会导致植物失水
(3)B;D
(4)晚上适当降温
【知识点】植物的根系及其结构与功能;植物生长需要无机盐;蒸腾作用;植物的呼吸作用;光合作用的原理
【解析】【分析】 氮肥:主要作用于叶片、全株都不可缺氮肥,氮肥被称为植物的基本元素。 磷肥:植物生长前期,磷肥主要促长根、后期作用于果实和种子。 钾肥:主要长茎杆。
【解答】(1)植物长得矮小,茎秆细弱易倒伏,同时叶片上带有许多褐斑等症状,说明该营养液缺少含钾的无机盐
(2)水会从低浓度流向高浓度,如果营养液的浓度高于根毛细胞的细胞液浓度,植物细胞中的水会流向营养液,导致植物失水。
(3)A. 通入空气对蒸腾作用没有影响,A错误
B. 呼吸作用需要氧气,因此通入空气的目的是提高根细胞的呼吸作用,B正确
C. 根细胞中没有叶绿体,无法进行光合作用,C错误
D. 根对无机盐的吸收需要能量,能量是来自于植物的呼吸作用,提高呼吸作用速率可以加速无机盐的吸收,D正确
故选B D
(4)提高产量的本质是增强光合作用,从而增加有机物,减弱呼吸作用,从而减少有机物的消耗,因此提高大棚作物产量的方法:晚上适当降温,减少呼吸作用;延长光照时间等
故答案为:(1)钾 (2)如果高于根毛细胞的细胞液浓度,会导致植物失水 (3)B D (4) 晚上适当降温
26.某同学做了如图所示实验,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十几小时后,植物的茎横切面上变红色的部位是   。
(2)植物体承担运输功能的是根、茎、叶中的导管和筛管。其中导管位于   ,负责运输   。
(3)纵切枝条,发现越往上红色越浅,这是因为(  )
A.上面水太多,把红色冲淡了
B.上面的红墨水随水分蒸发
C.水分、无机盐是从下往上运输的,越往上越少
D.这是枝条自身的一个特点,不是水分引起的
【答案】(1)木质部
(2)木质部;水分和无机盐
(3)C
【知识点】茎的形态结构;茎的运输作用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木本植物茎的结构。树皮内侧的韧皮部以及木质部的作用。
【解答】(1)木本植物茎的结构包括表皮、韧皮部、形成层、木质部和髓,通过实验观察,将枝条横切放入红色墨水中,十几小时后,茎的横切面上木质部变红。
(2)树皮内侧是韧皮部,韧皮部内有筛管,将植物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由上而下运输到植物体的各部分,木质部内有导管,将根从土壤中吸收的水分和无机盐自下而上运输到植物的身体各部分。
(3)将枝条种结后发现,越往上红色越浅,是由于导管是运输水分和无机盐的,方向是从下往上运输的,所以越往上越浅,选C。
27.(2022八下·仙居期末)2021 年5月,“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在长沙逝世,举国哀悼。其晚年领衔的技术团队在“海水稻”培育方面取得重大突破,“海水稻"是耐盐碱水稻的形象化称呼,其生长地并非海水或海里,而是不惧海水的短期浸泡,是在海边滩涂等盐碱地生长的特殊水稻。这使得中国3亿亩盐碱地有望变成大粮仓,可多养活2亿多人!
(1)普通水稻很难在盐碱地生长是因为土壤溶液的浓度    (选填 “大于”或“小于”)根毛细胞液浓度,导致水稻细胞内水分含量下降而发生萎蔫。
(2)由于盐碱地中微量元素较高,“海水稻”印物质含量比普通水稻要高,如硒含量比普通大米高7.2倍。硒有防癌、抗癌作用,这里的“硒”是指(  )
A.分子 B.原子 C.元素 D.离子
(3)研究人员在其他外界条件适宜的条件下,测定光照强度对A、B两种水稻的光合作用速率的影响,结果如图。若在光照较强的地区大量种植水稻,应选择种植   品种水稻。
【答案】(1)大于
(2)C
(3)A
【知识点】植物生长需要无机盐
【解析】【分析】(1)浓度的差异导致吸水或者失水。
(2)元素是一类同种原子的统称。
(3)光照强度影响 水稻的光合作用速率 。
【解答】(1) 土壤溶液的浓度大于根毛细胞液浓度,根毛细胞不仅无法吸水,还会失水。
(2)宏观事物中是含有各种元素。微观粒子包括原子分子离子等,这里的“硒”是指元素 。
(3)A水稻在更高光照强度光合作用速率越大, 在光照较强的地区大量种植水稻,应选择种植 A水稻。
28.(2022八下·诸暨期末)如图甲,智能温室大棚能自动控制大棚内的温度、CO2浓度、光照强度等条件,以满足大棚内作物生长发育的需求。乙图表示大棚内A、B两种植物的光合速率(用CO2吸收量表示)与光照强度的关系曲线。请分析回答:
(1)大棚内壁上经常出现小水珠,这些小水珠主要来自于植物的   作用。
(2)植物A的光合作用开始于   (选填“d点前”、“d点"或“d点后”)。
(3)若不考虑温度对呼吸作用的影响,则当光照强度为f时,单位时间内,光合作用合成的有机物是植物   (选填“多于”、“等于”或“少于”)植物B.
【答案】(1)蒸腾
(2)d点前
(3)多于
【知识点】蒸腾作用;光合作用的原料、条件和产物
【解析】【分析】(1)植物大部分水分用于蒸腾作用。
(2)植物有光照时就开始有有光合作用。
(3)CO2吸收量为光合作用吸收的二氧化碳和呼吸作用释放的二氧化碳的差值。
【解答】(1)植物大部分水分用于蒸腾作用。蒸腾作用散失的水分,液化后变成小水滴。 这些小水珠主要来自于植物的蒸腾作用。
(2)有光照时就开始有有光合作用,d点前就已经有光照,所以植物A的光合作用开始于d点前 。
(3)CO2吸收量为光合作用吸收的二氧化碳和呼吸作用释放的二氧化碳的差值。A呼吸作用产生二氧化碳更多,最后CO2吸收量相同,所以A光合作用合成的有机物更多。
29.(2022八下·柯桥期末)图甲A、B、C分别表示某植物叶片所进行的某些生理活动,图乙为该植物在晴朗的夏季一天24小时内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的变化曲线。请据图回答。
(1)为研究图甲中B生理活动的影响因素选用了如图丙所示的实验装置。该实验的关键在于保证装置的密封性,尤其是橡皮管与U形管连接处的密封性。实验中,判断此装置的密封性良好的依据是   。
(2)分析图乙曲线,则曲线Ⅱ代表的生理活动是图甲中    (选填“A"“B”或“C”)。
【答案】(1)U 形管左右液面出现高度差,并能保持一段时间
(2)A
【知识点】蒸腾作用;植物的呼吸作用;光合作用的原理;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相互关系
【解析】【分析】(1)图甲A表示呼吸作用,B表示蒸腾作用,C表示光合作用。植物在在白天有光植物可以进行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和蒸腾作用,在夜晚因为无光故光合作用不能正常进行,只能进行呼吸作用和蒸腾作用。
(2)光合作用必须在光下才能进行,图乙中曲线I只有在6~18点的白天进行,因此Ⅰ曲线表示光合作用;Ⅱ曲线表示呼吸作用,与图甲C中的生理活动相对应。光合作用的原料是二氧化碳和水,产物是有机物和氧,场所是叶绿体,条件是有光,把光能转化成化学能储存在有机物里面。
【解答】(1)检查装置气密性良好的依据是:U形管左右液面出现高度差,并能保持一段时间。故判断此装置的密封性良好的依据是: U 形管左右液面出现高度差,并能保持一段时间。
(2)曲线Ⅱ代表的生理活动是呼吸作用,是图甲中的A 。
30.(2022八下·东阳期末)2021年全国平均气温创历史新高,达10.5℃,较常年偏高1.0℃,区域性阶段性气象干旱明显。在科学兴趣小组活动时,同学们谈论到干旱对农作物生长的影响,请你参与讨论并作回答。
(1)农作物在缺水初期叶片气孔会自动关闭,以减弱   作用。
(2)耐旱作物在形态结构上具有适应干旱的一系列特点。下表四种植物叶片中,最适应干旱环境的是   。
叶片 表面积/mm2 体积/mm3 表皮厚度/um
A 292 64 14
B 144 63 24
C 301 62 15
D 593 121 13
【答案】(1)蒸腾
(2)B
【知识点】叶的形态结构;蒸腾作用
【解析】【分析】气孔是叶片蒸腾失水、气体交换的“门户”,它是由两个半月形的保卫细胞围成的空腔。
蒸腾作用是指植物体内的水分通过叶片的气孔以水蒸气的形式散发到大气中去的一个过程,影响因素有光照、温度、湿度等.影响植物蒸腾作用的主要因素有:光、温度、湿度和空气流动情况等。
【解答】(1)农作物在缺水初期叶片气孔会自动关闭,以减弱蒸腾作用。
(2)耐旱作物在形态结构上具有适应干旱的一系列特点。表中四种植物叶片中,B的叶表面积最小,表皮最厚,这些特点利于降低蒸腾作用,减少水的散失,最适应干旱环境.
故选B。
31.(2020八下·上虞期末)“黄金食品”玉米是我区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如图是玉米一生的部分生理活动及部分结构,据图分析回答:
(1)如图甲为玉米根尖的一部分结构,箭头表示水分移动的方向,此时根毛细胞液的浓度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土壤溶液的浓度。
(2)已知植物可以通过调节气孔的大小来控制蒸腾速率,该结构主要分布在主要分布在叶片的   (填“上”或“下”)表皮。图乙是玉米叶气孔在不同状态下的三张图片,当供水过多时的气孔状态是图   。
(3)图丙为玉米种子在萌发成幼苗的过程中细胞干重变化的曲线,其中玉米开始出现光合作用的时间是在   (填“b点之前”、“b点”或“b点之后”)。
【答案】(1)大于
(2)下;b
(3)b点之前
【知识点】植物的根系及其结构与功能;蒸腾作用;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相互关系
【解析】【分析】植物水分吸收是指植物器官从土壤、环境中吸水水分的方式,根系是大多数陆生植物的主要吸水器官。根系吸水通过细胞吸水进行。蒸腾作用是水分从活的植物体表面(主要是叶子)以水蒸汽状态散失到大气中的过程,是与物理学的蒸发过程不同,蒸腾作用不仅受外界环境条件的影响,而且还受植物本身的调节和控制,因此它是一种复杂的生理过程。光合作用,通常是指绿色植物(包括藻类)吸收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富能有机物,同时释放氧气的过程。
【解答】(1)由图可知,水分是从土壤溶液进入到根毛细胞中,所以根毛细胞液的浓度大于土壤溶液的浓度;
(2)气孔主要分布在叶片的下表皮;供水过多时,蒸腾作用强,气孔较大;
(3)由丙图可知,细胞干重先减少后升高,在b点不再减少,说明这时光合作用产生量等于呼吸作用 的消耗量;所以玉米的光合作用在b点之前;
故答案为:(1)大于;(2)下;b;(3)b点之前。
三、实验探究题(每空1分,共12分)
32.(2023八下·柯桥期末)某同学在学习完植机物的三种生理活动后进行了相关研究。图甲中的A、B、C分别表示植物的三种生理活动;图乙是该同学综合研究呼吸作用、光合作用的实验装置(氢氧化钠溶液可以吸收CO2):图丙是大棚内该植物制造和消耗有机物和种植密度的关系图。请根据图回答问题:
(1)图甲中根吸收的水分大约有99%主要用于   (填字母)这一生理过程:
(2)该同学研究呼吸作用、光合作用的实验过程如下,
①呼吸作用的研究:先摘取图乙装置中的叶片,除去叶绿素后滴加碘液,看到的叶片变蓝:再关闭图乙装置的阀门,在黑暗处放置24h后,摘取甲叶片,除去叶绿素后滴加碘液,看到的现象是:叶片不变蓝。据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②光合作用的研究:将在黑暗处放置一昼夜后的图乙装置,移到阳光下,打开阀门并移除氢氧化钠溶液,切断叶片乙中A与B之间的主叶脉。-段时间后取下叶片乙,除去叶绿素后滴加碘液,实验现象是:A不变蓝,B变蓝。据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3)种植密度也会影响植物的产量,分析图丙曲线可知种植密度为   时(选填m1、m2、m3或m4)植物产量最高。
【答案】(1)B
(2)植物呼吸作用消耗淀粉;光合作用需要水分
(3)m2
【知识点】蒸腾作用;植物的呼吸作用;光合作用的原料、条件和产物
【解析】【分析】甲图中C代表光合作用,是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A代表呼吸作用,是指细胞内的有机物在氧的参与下被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出能量的过程。B代表蒸腾作用,是指植物体内的水通过气孔以水蒸气的形式散发到大气中去的过程。
【解答】(1) 根吸收的水分大约有99%主要用 蒸腾作用,所以填B。
(2)叶片不变蓝,说明植物体内没有淀粉,可得结论: 植物呼吸作用消耗淀粉 。切断叶脉,水分无法向上运输,A不变蓝,无法进行光合作用,说明植物光合作用需要水分。
(3)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呼吸作用分解有机物。植物积累有机物的量-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的量-植物进行呼吸作用消耗有机物的量。分析图丙曲线可知,种植密度为m2时,植物产量最高。
33.(2023八下·武义期末)甲图中的A、B、C是绿色植物在白天进行的三种生命活动,乙图是某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为研究植物的生命活动设计的实验装置,并得到一些数据如下表。(其中:光照下吸收的二氧化碳
量=光合作用吸收的二氧化碳量-呼吸作用释放的二氧化碳量)请据图表回答下列问题:
温度(℃) 5 10 15 20 25 30 35
光照下吸收二氧化碳(mg/h) 1.00 1.75 2.50 3.25 3.75 3.50 3.00
黑暗下释放二氧化碳(mg/h) 0.50 0.75 1.00 1.50 2.25 3.00 3.50
(1)甲图中植物利用二氧化碳制造有机物的生命活动是   (填字母),生命活动B对植物有什么意义?   
(2)乙图中植物呼吸作用强度随温度变化的规律是   ;
(3)对乙图中植物进行连续12小时光照,再连续12小时黑暗处理,小组人员发现:在   温度下积累的有机物最多(从表格中分析选择温度)。
【答案】(1)C;降低叶片温度避免被灼伤
(2)呼吸作用的强度随着温度升高而增强
(3)20℃
【知识点】观察结果的记录与分析;蒸腾作用;植物的呼吸作用;光合作用的原理
【解析】【分析】植物的蒸腾作用是指植物体内的水通过气孔以水蒸气的形式散发到大气中去的过程,所以图中B表示蒸腾作用。呼吸作用是指细胞内的有机物在氧的参与下被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出能量的过程。图中A代表呼吸作用。光合作用是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图中C代表光合作用。
【解答】(1)甲图中植物利用二氧化碳制造有机物的生命活动,即叶片通过光合作用吸入二氧化碳呼出氧气。所以是图C。生命活动B表示蒸腾作用,对植物体的意义是:降低叶片温度避免被灼伤 。
(2)呼吸作用是释放二氧化碳,释放二氧化碳越多,呼吸作用越强。由图表数据可知,乙图中植物呼吸作用强度随温度变化的规律是温度为5℃到35℃时,呼吸作用的强度随着温度升高而增强。
(3)植物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呼吸作用消耗有机物,两者差距越大,积累的有机物越多。小组人员分析数据得到:20℃时积累的有机物最多。
34.(2022八下·新昌期末)小丁同学在研究蚕豆叶片上、下表皮气孔密度(单位面积气孔数目)时,采用了以下三种方案进行实验。
方案一:在一株生长旺盛的蚕豆植株上选取一片蚕豆叶,用滤纸把它上、下表皮的水分吸干,将两张浸有氯化钴溶液的蓝色滤纸(遇水会变红)相对应地贴在叶片上、下表皮的表面,并用回形针将其固定,观察贴在叶片上、下表皮上的滤纸,哪一张先变色,哪一张的颜色深一些。
方案二:把新鲜的蚕豆叶片浸没在60℃左右的热水中,观察叶片两面的气泡数目。
方案三:取3株大小:来源相同、具有等量叶片的该植物嫩枝,按图丙所示方法处理。
(1)方案一实验中, 滤纸贴上后经过一段时间,发现贴在叶片下表皮上的试纸先变色且颜色深一些。这种实验现象说明下表皮散发出来的水分   (选填“多于”、“等于”或“少于”)上表皮散发出来的水分。
(2)方案二中观察到叶片下表面气泡多,说明叶片下表皮气孔比上表皮   。
(3)在方案三中,实验开始时,先将各装置的质量调至80克,其后每隔4小时测一次各装置的质量,直至实验结束,图丁曲线是实验结果。
①图丁中曲线    (选填 “Ⅰ”、“Ⅱ" 或“Ⅲ")代表装置 B的实验结果。
②如果将装置A放在阳光下,在图丁中画装置质量变化的曲线。   
【答案】(1)多于
(2)多
(3)Ⅱ;
【知识点】叶的形态结构;蒸腾作用
【解析】【分析】1.科学探究要设置对照实验,科学探究的步骤是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戈、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交流。
2.气孔,叶、茎及其他植物器官上皮上许多小的开孔之一,是植物表皮所特有的结构。气孔通常多存在于植物体的地上部分,尤其是在叶表皮上,在幼茎、花瓣上也可见到,但多数沉水植物则没有。
据此解答。
【解答】(1)叶片下表皮上的试纸先变色且颜色深一些。这种实验现象说明下表皮散发出来的水分多于上表皮散发出来的水分。
(2)方案二中观察到叶片下表面气泡多,说明叶片下表皮气孔比上表皮多。
(3)A、B、C三组实验中,A组没有处理,水分流失的最快,B组次之,C组最慢。
故①图丁中曲线Ⅱ代表装置 B的实验结果。
②如果将装置A放在阳光下,水分流失比原先更快。
故装置质量变化的曲线:
四、解答题(每空1分,共8分)
35.目前,我国各地采用的垃圾处理方法基本上都是掩埋法,生活垃圾在埋入土中后很快就被细菌等微生物降解。但如果我们用塑料袋把垃圾包起来,不仅延缓了垃圾的降解时间,而且将大量垃圾埋入土壤中,会对环境造成不可挽救的危害,这是“垃圾袋装化”最大的弊端。根据材料回答问题:
(1)垃圾在土壤中降解,细菌等微生物的功能是   。
(2)“垃圾袋装化”的最大弊端是对环境造成   ,其原因是    。
(3)世界上较先进的垃圾处理方法是将垃圾进行分类,将钢铁有色金属、玻璃、陶瓷、塑料等统统分开后再用不同方法加以处理,你认为这种方法的好处是   。
【答案】(1)分解有机物
(2)白色污染;塑料等人工合 成材料在土壤中不易被分解,长期留在土壤中会破坏土壤结构
(3)变废为宝、综合利用环保节约
【知识点】土壤的污染与保护
【解析】【分析】(1)在土壤中起降解作用的细菌等微生物营腐生生活,能够将土壤中的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
(2)塑料袋是难以被土壤中的微生物分解的物质,长期留在土壤中会破坏土壤结构,因而用"垃圾袋装化"造成了白色污染。
(3)将垃圾分类处理,可以做到垃圾的回收重利用,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故题中这种方法的好处是变废为宝、综合利用、环保节约。故答案为:(1)将有机物分解为无机物;(2)白色污染;塑料等人工合成材料在土壤中不易被分解,长期留在土壤中会破坏土壤结构;(3)变废为宝、综合利用、环保节约。
【解答】不能腐烂的垃圾会污染土壤,妨碍植物的生长,影响动物生存,对人体有很大的危害。为了减少垃圾造成的污染和危害,不能随意乱扔垃圾,可以将垃圾分类处理,分成能腐烂的和不能腐烂的,能回收利用的和不能回收利用的几类,能回收的回收再利用,从而保护土壤、保护环境。现在,科学家已经研制出可降解的塑料制品,并广泛用于农业生产,大大降低了污染。 细菌等微生物 能够 分解土壤中的有机物。
36.叶片呈绿色的原因是叶片中的叶绿体含有叶绿素,而镁是合成叶绿素的必需元素,缺少镁元素叶片表现出“缺绿”的症状。某同学欲验证“镁是合成叶绿素的必需元素”,设计了如下实验过程:
Ⅰ.取两个相同的玻璃器皿,分别标号为 A、B;
Ⅱ.在A 中加入适量土壤浸出液,B中加入等量缺镁的土壤浸出液;
Ⅲ.将两株生长状况良好且____的玉米幼苗分别放入A、B中;Ⅳ.一段时间后,观察并比较两株玉米幼苗叶片的状况。
根据实验过程和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把实验过程Ⅲ补充完整:   。
(2)A 和B构成 组对照实验,此实验的变量是   。
(3)一段时间后,叶片表现出“缺绿”症状的是   填“A”或“B”)中的玉米幼苗,若加入   段时间后,“缺绿”症状消失,即可充分证明“镁是合成叶绿素的必需元素”。
【答案】(1)大小基本相同
(2)镁元素
(3)B;镁元素
【知识点】植物生长需要无机盐
【解析】【分析】(1)植物的生长需要多种无机盐,无机盐必须溶解在水中植物才能吸收利用。
(2)探究实验要求遵循变量唯一原则,及除控制变量不同外,其他条件均相同。
【解答】(1)对照试验除控制变量不同外,其他条件均相同。所以实验过程Ⅲ需将两株生长状况良好且大小基本相同的玉米幼苗分别放入A、B器皿中;
(2)在A中加入适量土壤浸出液,B中加入等量缺镁的土壤分出液,除此之外,其他条件都相同。所以,A和B构成一组对照试验,变量是镁元素;
(3)一段时间后,叶片表现出“缺绿”症状的是B中的玉米幼苗,若加入镁元素一段时间后,“缺绿”症状消失,即可充分证明“镁是合成叶绿素的必需元素”。
故答案为:(1)大小基本相同;(2)镁元素;(3)B;镁元素。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