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基因工程的基本操作程序课件(共18张PPT)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3 生物技术与工程

文档属性

名称 3.2基因工程的基本操作程序课件(共18张PPT)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3 生物技术与工程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6.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4-05-28 21:35:2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8张PPT)
人教版 高三年级生物
基因工程
一、基因工程的三种工具:
一、基因工程的三种工具:
二、基因工程的基本操作程序:
1.目的基因的筛选与获取:
①从相关的已知结构和功能清晰的基因中进行筛选,是较为有效的方法之一。
②人工合成:通过DNA合成仪用化学方法直接合成,前提:基因较小且核苷
酸序列已知。例如反转录法、根据已知核苷酸序列合成DNA。
③从基因文库中直接获取,包括基因组文库和部分基因文库。
④PCR扩增技术。
二、基因工程的基本操作程序:
二、基因工程的基本操作程序:
PCR技术的过程
2.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核心工作):
二、基因工程的基本操作程序:
① 使目的基因在受体细胞中稳定存在并遗传给子代;
② 使目的基因能表达和发挥作用。
构建目的:
构建过程:
(1)用一定的_________切割质粒,使
其出现一个切口,露出____________。
(2)用___________ 切割目的基因和质粒,产生_________________。
(3)将切下的目的基因片段插入质粒
的______处,再加入适量___________,形成了一个重组DNA分子(重组质粒)
限制酶
黏性末端
同一种限制酶
相同的黏性末端
切口
DNA连接酶
取出DNA
←用同种限制酶→
重组DNA
基因产物
基因产物
是RNA聚合酶识别和结合位点,驱动基因转录出mRNA
终止转录
鉴别和筛选含目的基因的受体细胞
能带着插入的目的基因一起复制
a、目的基因
b、启动子
c、终止子
d、标记基因
e、复制原点
基因操作中使用的外源基因
2.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核心工作):
二、基因工程的基本操作程序:
2.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核心工作):
二、基因工程的基本操作程序:
思考:选择限制酶时注意什么?
思考1:应选择哪种限制酶切割获取目的基因(图甲)和载体(图乙),
并将二者组装起来?
A. SmaⅠ
B. PstⅠ
C. EcoRⅠ
2.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核心工作):
二、基因工程的基本操作程序:
Pst I 和 EcoR I
(1)应选择切割位点位于目的基因两端的限制酶;
(2)不破坏复制原点、启动子、标记基因等特殊元件;
(3)为避免目的基因和质粒的自身环化和反向连接,可使用两种不同的限制酶切割目的基因和质粒;
二、基因工程的基本操作程序:
思考2:应选择哪种限制酶切割获取目的基因(图甲)和载体(图乙),
并将二者组装起来?
2.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核心工作):
Xba I 和 Hind III
(4)在启动子和终止子之间存在切割位点的限制酶。
如图所示,将甲中的目的基因和载体(见图乙)构建基因表达载体。限制性内切核酸酶的酶切位点如图。
二、基因工程的基本操作程序:
构建基因表达载体应选用__ __和__ __两种限制酶。
EcoRI
Sau3AI
2.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核心工作):
(5)考虑基因表达的方向。
导入植物细胞
导入动物细胞
导入微生物细胞
农杆菌转化法
基因枪法
花粉管通道法
——显微注射技术
常用受体细胞:受精卵
——感受态细胞法
转化的方法:
3.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
二、基因工程的基本操作程序:
3.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
二、基因工程的基本操作程序:
4.目的基因的检测和鉴定:
二、基因工程的基本操作程序:
分子
水平
个体水平:进行抗虫、抗性、耐性实验。
外源基因在受体内表达的理论基础:生物界共用一套遗传密码
课堂小结
1.用氨苄青霉素抗性基因(AmpR)、四环素抗性基因(TetR)作为标记基因构建的质粒如图所示。用含有目的基因的DNA片段和用不同限制酶酶切后的质粒,构建基因表达载体(重组质粒),并转化到受体菌中。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若用HindⅢ酶切,目的基因转录的产物可能不同
B.若用PvuⅠ酶切,在含Tet(四环素)培养基中的菌落,不一定含有目的基因
C.若用SphⅠ酶切,可通过DNA凝胶电泳技术鉴定重组质粒构建成功与否
D.若用SphⅠ酶切,携带目的基因的受体菌在含Amp(氨苄青霉素)和Tet的培养基中能形成菌落
课堂拓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