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线”阅读文本,理论实践提升——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人民英雄永垂不朽——瞻仰首都人民英雄纪念碑》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人民英雄永垂不朽——瞻仰首都人民英雄纪念碑》是八上第五单元说明文教学中的第三篇课文——第一篇自读课文。作者采用总分总的结构形式,按照从远到近的空间顺序介绍了纪念碑的全貌、源起、结构、浮雕等,又按照空间与时间相结合的顺序详细介绍了十幅大浮雕,文章的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对人民英雄纪念碑的赞美之情。
文章内容旁标注了10次“旁白”,重在解读人民英雄纪念碑的意义及文字的情感;文章里还穿插了五幅插图,一幅为人民英雄纪念碑全图,四幅浮雕图。文末还有“阅读提示”,“阅读提示”介绍了作者的写作背景,高度概括文章的内容,还提出了阅读时需要注意的事项,以及课外拓展的要求。本课教学资源丰富,有利于学生自读。
学情分析:
学生本单元已经学了两篇说明文,基本掌握说明文文体知识,了解阅读说明文的要求与目的,已经初步具备独立阅读说明文的能力。初二的学生已经学习了中国的近代史,曾阅读《红星照耀中国》,八上第一单元“新闻阅读”《消息二则》中也曾了解中国的近代史。学生对历史的熟悉,有助于从历史中提升思想,从先烈身上汲取精神的力量。
教学设想:
本篇文章有两根主线:一是对人民英雄纪念碑的介绍;二是作者对人民英雄纪念碑的敬仰之情,作者用主、副标题的形式体现了文章的线索。主标题为作者的情感主线,副标题为说明的对象。指导学生自学时,可以围绕着这两根主线展开,运用说明文的文体知识读懂文中有关人民英雄纪念碑的相关知识;再引导学生品读词语,体会作者的情感,提升思想认识。文后的拓展要求“尽可能实地探访北京”,对于农村的学生来说属超高要求,班上学生绝大部分没去过北京,但本县芝山公园有一座烈士纪念碑,可以作为拓展资源。
学习目标:
1.运用说明文文体知识阅读课文,获取人民英雄纪念碑的相关信息。(重点)
2.阅读课文,提炼说明文的写作技巧。(难点)
3.品析词语,体会作者的情感,提升思想认识。(重点)
教学重难点
1.运用说明文文体知识阅读课文,获取人民英雄纪念碑的相关信息。(重点)
2.阅读课文,提炼说明文的写作技巧。(难点)
3.品析词语,体会作者的情感,提升思想认识。(重点)
课时安排:
1课时
课前安排:
学生阅读课文,解决字词,结合说明文文体知识做好圈点勾画批注,并记录疑难问题。
学习过程:
【任务一】强化文体知识,导入新课
1.引导学生复习说明文文体知识。
2.引出课题,明确说明对象及特征,分析文章的主线。
预设:说明对象:人民英雄纪念碑
特征:巍峨、雄伟、庄严
内容线:介绍人民英雄纪念碑的相关信息
情感线:作者对人民英雄纪念碑的崇敬与敬仰之情。
【任务二】自主阅读课文,整体把握文章内容
活动1:学生自主阅读文章,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梳理文章的结构。
预设:主要内容:点题;纪念碑的全貌、源起、结构、浮雕;总结
结构形式:总分总
活动2:学生浏览课文,圈点勾画“位置变换”的词语,并说明从中的发现。
预设:第2—5小节:从远到近,空间顺序
第6—10小节:东—南—西—北;空间顺序
追问:第6—10 小节,还运用了什么顺序?(时间顺序)
活动3:探讨文章插图的用意。
(1)结合文章内容,为文章的第一幅插图“人民英雄纪念碑”标注结构名称。
预设:碑顶、碑身、碑侧面、小碑座、大碑座、汉白玉栏杆
追问:编者设置插图的目的是什么?
预设:有助于读者更好地了解人民英雄纪念碑的全貌,学习作者的写作技巧。
(2)分析编者选择另外四幅插图的用意?
学生结合文章内容解说四幅插图,再从插图的大小、图画内容的意义分析编者的用意。
【任务三】品析词语,体会情感
活动1:速读课文,圈出带有感彩的词语,并分析其感彩。
预设:“落成”“巍峨”“雄伟”“庄严”“顶天立地”“万分崇敬”“隆重”“瞻仰”
“永垂不朽”......
情感:崇敬、赞美
活动2:结合“清明扫墓”活动,谈谈瞻仰芝山公园“烈士纪念碑”时的心情及感悟。
课堂小结:
引导学生从知识和情感两个方面总结。
作业设计:
1.周末重游芝山公园,仔细观察,了解其全貌;搜集资料,了解其相关史实和意义。
2.借鉴文章的写法,介绍芝山“烈士纪念碑”。有条件的,还可以录制成音频或视频,发布到网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