欣赏美,寻找美,感受美——初中语文八年级19《苏州园林》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欣赏美,寻找美,感受美——初中语文八年级19《苏州园林》教学设计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1.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5-29 12:21:3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欣赏美,寻找美,感受美——《苏州园林》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苏州园林是中华园林文化的杰出代表,也是世界文化遗产,在世界园林史上有其重要的地位和价值,据说有100多处。作者叶圣陶巧妙地从游览者的角度,从苏州园林给游客留下的印象着手,从众多园林的“不同”中找出“相同”之处,文章先总括苏州园林的整体特点,再从四个主要方面、三个次要方面加以具体说明,文章条理清晰,层次分明,使读者不仅得到关于苏州园林的知识,也从文中获得了一些欣赏中国园林的方法。
学情分析:
学生阅读本文,抓住文中各段的关键语句,把握课文大意,大部分同学应该可以做到,但真正感受到苏州园林的美,需要学生深入文本,并调动生活积累,同时懂得一些欣赏园林的方法,才能真正体会苏州园林的美及作者的文章美。
教学设想:
学习本文时,可先播放有关苏州园林的视频,引导分析介绍的难点,从而把握文章的“妙点”——苏州园林的共性,掌握文章的中心句;再引导学生抓住“四个探究”与“三个细部”掌握本文的结构形式及说明顺序;还可以创设具体的情境,让学生结合文本,欣赏苏州园林的美,从而悟出欣赏园林的方法,提升审美能力。
学习目的:
1.阅读课文,抓关键句,了解苏州园林的特点,理清文章的说明顺序。
2.朗读课文,体会苏州园林的美,学会欣赏园林的美,增强文化自信,提升审美能力。
3.结合具体语句,学习课文对多种说明方法的运用,体会说明文语言的准确、严谨。
教学重难点
1.阅读课文,抓关键句,了解苏州园林的特点,理清文章的说明顺序。
2.朗读课文,体会苏州园林的美,学会欣赏园林的美,增强文化自信,提升审美能力。
课时安排:
2课时
学习过程:
第一课时
【任务一】观看视频,把握说明对象的特征
活动1:观看苏州园林的视频,思考如何向朋友介绍所看到的美景?
补充介绍:苏州园林:始于春秋时期吴国建都姑苏时,形成于五代,成熟于宋代,兴旺鼎盛于明清。到清末苏州已有各色园林170多处,现保存完整的有60多处,对外开放的有19处,主要有沧浪亭、狮子林、拙政园、留园、网师园、怡园等园林。
学生交流,
活动2:浏览课文,说说苏州园林整体总的特征是什么?
预设:“标本”(总印象)
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副完美的图画。
提示信息:“或多或少都受到苏州园林的影响”(地位)
“共同点”“一致”、冒号
追问:如何确定说明对象的特征?
预设:区别于其他事物的本质特征(“中国石拱桥”“苏州园林”)
【任务二】浏览课文,把握结构形式,理清说明顺序
活动1:作者围绕着“中心句”,如何展开说明?
预设:先引导学生标注“中心句”,再引导学生圈画段落关键句,并提醒关注位置。
作者围绕着中心句,先强调了“四个讲究”,再围绕着“四个讲究”一一具体说明,然
后从“三个细部”也说明了苏州园林“美如画”的特点。
追问:本文的结构形式是?
预设:总分总式
活动2:“四个讲究”的顺序可否调换?后文的“三个细部”能否改为“三个讲究”?
预设:不能,因为它们是按照从大到小、从主到次的说明顺序安排的。
不能,凸显主次,从主要到次要,层次分明。
追问:本文的说明顺序是什么顺序?为什么不采用空间顺序?
预设:逻辑顺序,从概括到具体,从整体到局部,从主要到次要。
因为本文所介绍的不是苏州园林某个园林的情况,而是苏州所有园林的共同特色。是在高度概括的基础上从全局到局部、从大的显眼的事物到小的不显眼的事物,分项地进行叙述,因而采用了逻辑顺序。
活动3:课堂小结
——《苏州园林》教学设计第二课时
【任务一】阅读课文,欣赏美点
活动1:根据视频画面,结合文章内容,介绍苏州园林的美。
预设:“四个讲究”“三个细部”的画面,学生结合文章内容,介绍它的美。
学生展示交流
追问:如何欣赏园林的美?
预设:位置、布局、叠山、理水、植栽、建筑、文字
活动2:精读课文,品析作者如何展现苏州园林的美。
预设:
分类别:“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他们讲究亭台轩榭的布局,讲究假山池沼的配合,讲究花草树木的映衬,讲究近景远景的层次。”
作比较:“我国的建筑,从古代的宫殿到近代的一般住房,绝大部分是对称的……苏州园林可绝不讲究对称。”“苏州园林与北京的园林不同,极少使用彩绘。”
引资料:“池沼里养着金鱼或各色鲤鱼……游览者看‘鱼戏莲叶间’,又是入画的一景。”
举例子:“或者是重峦叠嶂,或者是几座小山配合着竹子花木”“阶砌旁边栽几丛书带草。墙上蔓延着爬山虎或者蔷薇木香。”
列数字:“四扇,八扇,十二扇,综合起来看,谁都要赞叹这是高度的图案美。”
追问:文中除说明外,还有没有其它表达方式?
预设:描写:(1)“高树与低树俯仰生姿……多种花树相间。” (写出了万木争荣的景象。)
(2)“有几个园里有古老的藤萝……珠光宝气。” (烘托出园林的繁华景象。)
(3)“游览者看‘鱼戏莲叶间’,又是入画的一景。”(描绘了游人观鱼的动人情景。)
议论:(1)“我觉得苏州园林是我国各地园林的标本。” (评价苏州园林在中国园林艺术中的地位。)
(2)“我想,用图画来比方……是不讲究对称的。” (评论不讲究对称的美学原理。)
(3)“开花的时候满眼的珠光宝气……可是没法说出来。”(评论这样栽种的艺术效果。)
活动3:朗读课文,体会课文语言的准确、严谨。
预设:假山的堆叠,可以说是一项艺术而不仅是技术。
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副完美的图画。
【任务二】同主题阅读,比较异同
活动:阅读《红楼梦》第十七回相关内容,与课文所写的苏州园林比较异同。
预设:课文以假山堆叠为例介绍园林文化;《红楼梦》节选借写景记事显示贾宝玉的文采。
课文是概括说明;《红楼梦》节选是生动的描述。
课堂小结:结构形式、说明方法、说明顺序、欣赏方法
作业设计:
1.用简洁的语言概述本文的结构形式。
2.借鉴本文的写法,写一段文字,介绍你曾游览过的一座公园或建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