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上第三单元整合 课件(共31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八上第三单元整合 课件(共31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42.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5-29 16:29:4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1张PPT)
一场流连山水之旅
——八上第三单元整合
山,宣也。宣气,生万物,有石而高。象形。凡山之属皆从山。——《说文解字》
水,凖也。北方之行。象众水并流,中有微阳之气也。凡水之属皆从水。——《说文解字》
甲骨文
小篆
甲骨文
小篆

积累常见文言实词和虚词
目标

抓住景物特征,尝试运用多种手法,结合各种感官感受学习写景的方法。

陶冶情操,培养高尚的审美情趣。
准备篇
吴山川之美,古来共谈。
高峰入云,清流见底。
两岸石壁,五色交辉。
文言解词赛
1.略无阙处 _____同“_____”,意思为:______
2.蝉则千转不穷_____同“_____”,意思为:______
3.窥谷忘反 _____同“_____”,意思为:______


空隙、缺口
通假字


鸟鸣,这里指蝉鸣

返 
返回
词类活用
1.每至晴初霜旦
2.虽乘奔御风
3.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4.任意东西
5.猛浪若奔
6.互相轩邈
霜:名词作动词,下霜
奔:动词作名词,飞奔的马
奇:形容词作名词,奇丽的景色
东西:名词作动词,向东或向西
奔:动词作名词,飞奔的马
轩邈:形容词作动词,往高处
远处伸展
一词多义

①沿溯阻绝  
②绝多生怪柏
③哀转久绝
隔绝,隔断
极(高)
消失

①回清倒影  
②清荣峻茂
清波
清澈

①夕日欲颓  
②实是欲界之仙都
快要
欲望

①念无与为乐者  
②相与步于中庭

一起

①天下独绝  
②猿则百叫无绝
独一无二,绝妙的
停止
一词多义

①直视无碍  
②争高直指
直接
笔直
句子翻译
(1)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2)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3)绝 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
即使骑着骏马,驾着疾风,也没有这么快。
如果不是在正午,就看不到太阳;不是在半夜,就看不到月亮。
极高的山峰上多生长着奇形怪状的柏树,悬泉瀑布在山峰之间飞速冲荡。
句子翻译
(4)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5)晓雾将歇,猿鸟乱鸣。
(6)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水清,树荣,山高,草盛,有很多的趣味。
清晨的薄雾将要消散,猿、鸟此起彼伏的鸣叫着。
自从南朝的谢灵运以来,就再也没有人能够欣赏这种奇丽景色了。
句子翻译
(1)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2)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3)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只是缺少像我俩这样的闲人罢了。
水中的藻和荇交错纵横,大概是竹柏的影子吧。
看到(这些雄奇的)山峰,那些极力攀高的人就平息自己热衷于功名利禄的心;看到这些幽深的山谷,那些忙于俗事政务的人也会流连忘返。
寻景篇
吴山川之美,古来共谈。
高峰入云,清流见底。
两岸石壁,五色交辉。
美景寻访单
任务一:
假如你是“三峡——句曲山——承天寺——富春江”这一旅游线路的一名游客,你会特别想在哪一美景停留呢?请你完成美景寻访单。
推荐景点 景物元素 景物特点
选出你认为最美的词句,展开联想,用自己的语言汇成导游词,100字以内。
例:“晓雾将歇,猿鸟乱鸣”最美。放眼望去,青山碧水,斑斓石壁,青林翠竹,都笼罩在将歇未歇,氤氲浮动的薄雾中。忽然隐约听见唧唧喳喳,猿鸟乱鸣,恍若天籁。这真是,看晓雾,将歇未歇,猿啼鸟鸣,鸟语花香俱悦耳啊!
悟情篇
吴山川之美,古来共谈。
高峰入云,清流见底。
两岸石壁,五色交辉。
美文朗诵室
一、听读课文,总结朗读方法。
·根据诗文的思想内容,确定情感基调;
·根据表达情感的需要,确定语速和重音;
·根据语境的关系,确定诗文的停顿。
任务二:
体会四篇美文流淌在字里行间的感情,完成以下表格。
篇目 情感
《三峡》
《答谢中书书》
《记承天寺夜游》
《与朱元思书》
朗 诵 赛
篇目 节奏声韵 音色语气语速语调
《三峡》 四字、五言、六言七言断句 首段雄浑有力,第二段语速急切,第三段喜悦轻松,第四段哀婉惆怅。
《答谢中书书》 山川/之美;自/康乐/以来;实是欲界之仙都;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节奏:句式整齐,节奏感强。
语气:读出舒缓(长句抒情、议论)
《记承天寺夜游》 四字、五言、六言七言断句 根据苏轼游踪读出变化:(至“月色入户”处)语速较缓,“解衣欲睡”至“张怀民”,语调升高,重音读出游踪“起行”“念”“遂至”。音调升高,重音读出“怀民亦未寝”“相与”,表达惊喜之感;景色描写处,语速缓慢,语调柔和;两个反问,读出质疑、不解、愤懑,最后一句自嘲自解自得,重音“闲人”。
《与朱元思书》 四字、五言、六言七言断句 首段沉稳有力,第二段语速由缓到急,第三段语调高昂,惊叹惊奇继而语调渐缓
析法篇
吴山川之美,古来共谈。
高峰入云,清流见底。
两岸石壁,五色交辉。
“画师”领进门
任务三:进入美文馆,一起领略为我们描绘山水画卷的“画师”们有哪些描写山水的诀窍,完成下列表格。
作品名称 画师 画面(用原文句子) 观察方法或写作手法
《三峡》
《答谢中书书》
《记承天寺夜游》
《与朱元思书》
·高峰入云。——《答谢中书书》
·清流见底。——《答谢中书书》
·两岸石壁,五色交辉。——《答谢中书书》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三峡》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记承天寺夜游》
(仰视)
(俯视)
(环视)
(远眺)
(近观)
诀窍一:观察角度多样化
·至于夏水襄陵;春冬之时;每至晴初霜旦。——《三峡》
·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答谢中书书》
(四季交替之美)
(晨昏变化之美)
诀窍二:时间有跨度
·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与朱元思书》
·素湍绿潭,回清倒影。——《三峡》
(视觉、听觉)
(视觉)
诀窍三:多感官结合
·绝 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三峡》
·清流见底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答谢中书书》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与朱元思书》
诀窍四:动静相交替
(动静结合)
(由静至动)
(化静为动)
·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与朱元思书》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记承天寺夜游》
·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答谢中书书》
诀窍五:寓情于景
(归隐山林,淡泊名利)
(失落悲凉,欣喜悠闲,释怀……)
(对祖国大好山河的热爱,与古今知音共赏美景的喜悦)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记承天寺夜游》
·急湍甚箭,猛浪若奔。——《与朱元思书》
(比喻)
(比喻、夸张)
诀窍六:巧用修辞
方法小结
景物描写诀窍
诀窍一:观察角度多样化
诀窍二:时间有跨度
诀窍三:多感官结合
诀窍四:动静相交替
诀窍五:寓情于景
诀窍六:巧用修辞
宣景篇
吴山川之美,古来共谈。
高峰入云,清流见底。
两岸石壁,五色交辉。
世遗发布会
任务四:旅行结束之后,我们要开一个“山川美景世界文化遗产”发布会,请同学们运用所学景物描写的方法,选择下列海报中的一幅写一篇200字左右的宣传稿。
“美丽山川行”成果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