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9张PPT)
第二单元 人物小传
9* 美丽的颜色 艾芙·居里
学习目标 1.了解居里夫人的事迹,整体把握课文内容。
2.体会作者生动细致地描写人物的方法;理解对比、引用的
手法。
3.学习居里夫人刻苦钻研、献身科学的精神和淡泊名利的崇
高境界。
艰苦
艰难
献身
1. 本文记叙了居里夫妇在棚屋中用四年的时间提取 的艰难过
程,深情地赞颂了居里夫妇 的精神和
的崇高境界。
2. 阅读文章,说说居里夫人具有怎样的精神品格。
镭
刻苦钻研、献身科学
淡泊名利
示例:①坚定的信念。②对科学研究具有巨大的热情。③时刻保持
专注。④科研中注重效率,懂得分工协作的重要性,并任劳任怨。
1. 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1)这是一种奇异的新的开始,这种艰苦而且wēi miào( 微妙 )的快乐
(无疑地在玛丽以前没有一个女人体验过),两次都挑选了最简陋的布景。
(2)在夏天,因为棚顶是玻璃的,棚屋里面zào rè( 燥热 )得像温室。
(3)他们炼制lì qīng( 沥青 )铀矿的设备极其简陋。
(4)每逢zhòu yǔ( 骤雨 )猝至,这两位物理学家就匆忙把设备搬进棚
屋,大开着门窗让空气流通,以便继续工作,而不至于因烟zhì xī( 窒
息 )。
微妙
燥热
沥青
骤雨
窒
息
(5)这种极特殊的治疗结核症的方法,玛丽多半没有对佛提埃大夫
chuī xū( 吹嘘 )过!
(6)她永远记得看yíng guāng( 荧光 )的这一晚,永远记得这种神妙世
界的奇观。
(7)有时候我整天用差不多和我一般高的铁条,搅动一大堆沸腾着的
东西。到了晚上,简直是jīn pí lì jìn( 筋疲力尽 )。
(8)这个物理学家hé yán yuè sè( 和颜悦色 )地回答:“我不知道……
你可以想到,我希望它有很美丽的颜色。”
吹嘘
荧光
筋疲力尽
和颜悦色
2.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 )
A. 已赢得一枚金牌的余枫同学,面对老师和同学的称赞,吹.嘘.自己将
尽力为班级再夺一金。
B. 地球自转对所有移动的物体,如舟楫、导弹,甚至扔出去的一个皮
球,都有微.妙.的影响。
C. 下班坐地铁回家,单单在密不透风的地铁上挤上一个半钟头,就已
经让我筋.疲.力.尽.了。
D. 宾利先生仪表堂堂,大有绅士风度,而且和.颜.悦.色.,丝毫没有拘泥
做作的气派。
A
【解析】A项,吹嘘:夸大地或无中生有地说自己或别人的优点;夸
张地宣扬。用于贬义。句中用来形容已赢得一枚金牌的同学,属褒贬失
当。B项,微妙:深奥玄妙,难以捉摸。C项,筋疲力尽:形容非常疲
劳,没有一点力气。D项,和颜悦色:形容态度和蔼可亲。故选A。
3. 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A. 游泳健身时,因为在运动中使锻炼者消耗大量的身体热量,燃烧体
内多余的脂肪,从而实现减肥的目标。(把“从而”改为“所以”)
B. 当代超四成的年轻人乐于承担传统文化的传承者,身体力行让更多人
认识和感受到传统文化之美。(把“承担”改为“成为”)
C. 两国在教育领域的交流合作已全面覆盖目前从基础教育到高等教育
的各级各类教育,取得了丰硕成果。(将“目前”调至“合作”后面)
D. 该活动旨在推动以旅游业为核心的产业提速升级为目的,把此地建
设成为“宜居、宜业、宜游”的大福地。(删去“为目的”)
A
【解析】A项缺少主语,应删去“在”和“中”,或删去“使”。
4. 学完《美丽的颜色》后,居里夫人的坚守与乐观深深打动了同学
们。为此,班级以“走近玛丽·居里”为主题开展了综合性学习活动,请
你参与并完成以下任务。
(1)请你为本次活动拟写一则宣传标语,号召同学们积极参加。
示例:走近居里夫人,感受名人风采!
(2)小羽在活动中搜集了下面的资料,想要与同学们分享,请你用一
句话总结材料的内容。
①除获诺贝尔奖外,玛丽·居里的各种奖项称号有:会员56个,会长2
个,院士10个,教授1个,荣誉市民3个。另外获得奖金10项,奖章15
枚。爱因斯坦曾说:“在所有的世界名人当中,玛丽·居里是唯一没有被
盛名宠坏的人。”
②荣誉就像玩具,只能玩玩而已,绝不能看得太重,否则就将一事
无成。——玛丽·居里
③我把你们的奖金当作荣誉的借款,它帮助我获得了初步的荣誉。
借款理应归还,请把它再发给另一些贫寒而又立志争取更大荣誉的波兰
青年。——玛丽·居里
玛丽·居里一生获得多项荣誉,但她仍然淡泊名利。
(3)小雯想要在班上的“励志名人墙”中增加居里夫人,下面是她向
班级文化宣传小组提交的居里夫人的照片及相关解说词,请你帮她写一
段描述这幅照片的文字,要求至少使用一种修辞手法。
励志名人——玛丽·居里
人物精神:献身科学事业,淡泊名利,在极端困难
的工作条件下,热忱并顽强地工作。
照片描述:
居里夫人左手握着实验用的试管,右手
拿着一个玻璃瓶子,里面装的是她历经艰辛提炼出
来的放射性元素——镭。她目光一动不动,凝视着
瓶中的镭,如同盯着自己的孩子。
阅读下列语段,回答文后各题。
①玛丽·斯可罗多夫斯卡的学生生活中最愉快的时期,是在顶楼里度
过的;玛丽·居里现在又要在一个残破的小屋里,尝到新的极大的快乐
了。这是一种奇异的新的开始,这种艰.苦.而且微.妙.的快乐(无疑地在玛丽
以前没有一个女人体验过),两次都挑选了最简陋的布景。
②娄蒙路的棚屋,可以说是不舒服的典型。在夏天,因为棚顶是玻
璃的,棚屋里面燥热得像温室。在冬天,简直不知道是应该希望下霜还
是应该希望下雨。若是下雨,雨水就以一种令人厌烦的轻柔声音,一滴
一滴地落在地上,落在工作台上,落在这两个物理学家标上记号永远不
放仪器的地方;若是下霜,就连人都冻僵了,没有方法补救。那个炉子
即使把它烧到炽热的程度,也令人完全失望。走到差不多可以碰着它的
地方,才能感受一点儿暖气,可是离开一步,立刻就回到寒带去了。
③然而,玛丽和比埃尔更要习惯忍受室外的严寒。他们炼制沥青铀
矿的设备极其简陋,由于没有把有害气体排出去的“通风罩”,炼制的
大部分工作就必须在院子的露天地里进行。每逢骤雨猝至,这两位物理
学家就匆忙把设备搬进棚屋,大开着门窗让空气流通,以便继续工作,
而不至于因烟窒息。
④这种极特殊的治疗结核症的方法,玛丽多半没有对佛提埃大夫吹
嘘过!
⑤后来她写过这样一段话:“我们没有钱,没有实验室,而且几乎
没有人帮助我们把这件既重要而又困难的工作做好。这像是要由无中创
出有来。假如我过学生生活的几年是卡西密尔·德卢斯基从前说的‘我的
姨妹一生中的英勇岁月’,我可以毫不夸大地说,现在这个时期是我丈
夫和我的共同生活中的英勇时期。
⑥“……然而我们生活中最美好而且最快乐的几年,还是在这个简
陋的旧棚屋中度过的,我们把精力完全用在工作上。我常常就在那里做
我们吃的饭,以便某种特别重要的工序不至于中断。有时候我整天用差
不多和我一般高的铁条,搅动一大堆沸腾着的东西。到了晚上,简直是
筋疲力尽。”
⑦由1898年到1902年,居里先生和夫人就是在这种条件之下工作
的。
5. 居里夫妇工作的环境具有怎样的特点?表现在哪些方面?这样写
具有怎样的作用?
特点:环境极差。表现:工作的小屋残破,夏天燥热,冬天极冷。
作用:在恶劣的环境里还能做出巨大的成就,更能说明居里夫妇的极强
的敬业精神和吃苦精神。
6. 赏析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
这是一种奇异的新的开始,这种艰.苦.而且微.妙.的快乐(无疑地在玛丽
以前没有一个女人体验过),两次都挑选了最简陋的布景。
“艰苦”指物质条件差,“微妙”是深奥玄妙的意思,用这两个词
来修饰“快乐”,说明虽然艰苦的条件是客观存在的,但居里夫人主观
上感受的却是快乐。体现了条件的艰苦也无法阻挡居里夫人对科学研究
的极大热情,突出了居里夫人醉心研究、热爱科学的高贵品质。
7. 选文第②段中说“娄蒙路的棚屋,可以说是不舒服的典型”,后
面第⑥段中又说“我们生活中最美好而且最快乐的几年,还是在这个简
陋的旧棚屋中度过的”,你认为前后矛盾吗?为什么?
示例:不矛盾。前者是说明棚屋的客观条件极差,给人带来的是身
体上的不舒服;而后者表现的是工作带来的巨大的精神享受。这里运用
了对比手法,突出了居里夫妇献身科学、乐于钻研的崇高的精神品质。
8. 选文中多处引用了居里夫人的笔记,这样写有何好处?
一方面强调文中记事的真实性、可信性;另一方面可直接表现居里
夫人的内心世界,增强文章的感染力。
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问题。
抗战时期的林徽因
王宇
①“我说你是人间的四月天;笑响点亮了四面风;轻灵/在春的光艳
中交舞着变。你是四月早天里的云烟……”林徽因留给世人的印象,正
如她笔下的这首小诗,美丽、浪漫,富有才情。可是又有多少人知道她
生命中所经历的艰辛与苦难,又有多少人知道,她曾在给好友的信中写
道:“为这可爱的国家带着血活着,流着血或不流血地死去,都觉得荣
耀!”
②1937年7月7日卢沟桥狼烟突起,日本发动了全面的侵华战争。恰
恰也在这一天,林徽因和她的丈夫梁思成在五台山发现了中国现存最早
的木结构建筑——唐代佛光寺大殿,这也是他们一生古建筑考察中最伟
大的一次发现,对中国建筑史意义重大。五台山外早已烽火连天,而五
台山中的他们却对外面的局势一无所知,还沉浸在建筑史上重大发现的
喜悦中。他们回到北平,不久便收到一份日本军部的请柬,邀请梁思成
加入“东亚共荣协会”。离开北平已刻不容缓,他们匆匆处置了大批凝
聚着多年心血的研究资料、文献,草草收拾行装,带着年幼的儿女,仓
皇上路,流亡西南。
③在长沙,空袭警报响起,林徽因夫妇两人本能地一人抓起一个孩
子,奔到屋外,刹那间,身后的房屋轰然倒塌。一家人准备逃往防空
洞,这时又一枚炸弹从头顶上方落下,林徽因想,这下逃不掉了,那就
一家人死在一起吧。但这一枚炸弹竟然没有爆炸,死神大度地与他们擦
肩而过。
④去往昆明的路上,常找不到交通工具,一家人不得不在土匪横
行、野兽出没的湘黔边界的荒山野岭中徒步穿行。在贵州偏僻的小县
城,林徽因突发肺炎,高烧不退,命悬一线。更糟糕的是,夜幕降临,
风雨滂沱,而他们根本找不到一个落脚的地方。一家人在黑暗和泥泞的
道路上挣扎。就在此时,奇迹般传来一阵悠扬的小提琴声,循着暗夜里
的琴声,他们找到了八个空军航校学员的住宿地。小伙子们大方地腾出
一块地方让他们一家容身。林徽因整整躺了两个星期才继续上路。从此
林徽因一家和这八个年轻人结下深厚的情谊,林徽因将他们视作自己的
弟弟,正好她的弟弟林恒与他们年龄相仿,而且也是空军航校的学员。
到达昆明之后,他们经常来往。这八个年轻人的父母都在沦陷区,梁林
夫妇成了他们的代家长,还出席他们的毕业典礼。不久,这八个热血青
年先后为国捐躯,遗物被陆续寄给梁林夫妇,每一次收到遗物,林徽因
都悲痛不已。从此每到七月七日中午十二点,一家人都要为这些青年英
烈肃立默哀。更让她悲痛欲绝的是她亲爱的弟弟林恒也血洒长空,年仅
25岁。三年后林徽因还难忘创痛,写下《哭三弟恒》一诗,悲悼弟弟。
战事最危急的时刻,孩子曾问过林徽因:“如果日军攻入四川怎么办?”
林徽因冷静地回答:“中国的念书人总还有一条后路,我们家门口不就
是扬子江吗?”
⑤在昆明时他们已经捉襟见肘。林徽因不得不每天爬四次山坡,走
很远的土路到云南大学做兼职英语老师。1941年11月,为了躲避轰炸,
梁思成、林徽因和他们所属的中国营造学社跟随中研院史语所迁往四川
李庄,从此开始了他们生命中最为艰难的五年时光。初到李庄,林徽因
常常为一家人的生计发愁,她就像贫苦的农妇那样,整天都在缝补那些
几乎补不了的内衣和袜子,直到实在补不下去。生活的辗转艰辛加之长
期的营养不良,使林徽因原本病弱的身体终于到了承受的极限,肺部和
肾都严重感染。她每日不停地咳,却又尽力克制,那声音仿佛是要将五
脏六腑一起涌出。在无法就医的情况下,她几乎终日卧床,只有靠着坚
强的生命意志,才得以在死亡的边缘默默喘息。
⑥颠沛流离、病痛、贫困,甚至死亡的威胁,对林徽因而言,似乎
都能承受,最让她不能承受的是思想与精神的困顿。她在给好友的信中
写道:【甲】“偏偏碰上大战,转入井臼柴米阵地,五年大好光阴又失
之交臂,近来更胶着于疾病处残之阶段,体衰智困,学问工作恐亦无
分……”正是这样的焦虑,促使她以常人难以想象的毅力在李庄病榻上
完成了《中国建筑史》这部扛鼎之作的宋辽金部分,以及全部书稿的校
对、补充和润色,编辑《中国营造学社汇刊》,翻译整理了一批国外现
代住宅建造的资料,并汇编成四万字的学术论文《现代住宅设计的参
考》……林徽因在困境中的不懈追求,可以理解为艰难时世中一个知识
分子自觉的使命意识、家国关切,一如当时整个李庄的知识分子群体。
⑦即便在最艰难的战乱困厄中,林徽因依然保有对生命、对艺术、
对美的一份感悟与沉醉。在逃难途中,她时时被周围景色所吸引,每每
不辞劳苦写信与友人分享:【乙】“玉带般的山涧、秋山的红叶和发白
的茅草,飘动的白云,古老的铁索桥、渡船,以及地道的中国小
城……”“如果不是在这战期中时时心中负着一种悲伤哀愁的话,这旅
行真不知几世修来的。”在李庄,偶然从中研院图书室借到几张莎士比
亚戏剧台词唱片,她便对着丈夫和孩子绘声绘色模仿,用英文朗诵哈姆
莱特那段著名台词“To be or not to be,that is the question……”飞扬的
神采脱离她病弱的身体、陋室穷巷,穿越战争的废墟,在时光里熠熠生
辉。面对苦难与死亡的从容承受与超越,便是生命的高贵与尊严。
⑧“一身诗意千寻瀑,万古人间四月天。”当我们将林徽因看作二
十世纪的一道美丽风景、一个浪漫传奇时,我们是否也应该低下头来看
看她所踩过的碱滩和礁石?
(选自《文汇报》,有删改)
9. 抗战期间林徽因经历了哪些“碱滩和礁石”?请你阅读文章,完
成下面的导图。
在长沙
找不到交通工具,途中高烧不退
在昆明
物质极端匮乏,身患重病,思想与精神困顿
10. 第④段中画波浪线的句子表现了林徽因怎样的精神品质?
这句话表现了林徽因在国难来临之际视死如归、大义凛然的民
族气节,以及她身上所具有的“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知识分子的
高洁情操。
11. 文中多处引用林徽因写给友人的信,请你从【甲】【乙】中任
选一处,具体分析引用这段书信的作用。
【甲】“偏偏碰上大战,转入井臼柴米阵地,五年大好光阴又失之
交臂,近来更胶着于疾病处残之阶段,体衰智困,学问工作恐亦无
分……”
【乙】“玉带般的山涧、秋山的红叶和发白的茅草,飘动的白云,
古老的铁索桥、渡船,以及地道的中国小城……”“如果不是在这战期
中时时心中负着一种悲伤哀愁的话,这旅行真不知几世修来的。”
示例一:我选择【甲】。在内容上,这段书信表达了林徽因对于研
究不能继续的惋惜和焦虑之情,表现了她对事业执着的追求。在结构
上,与前文提到的“最让她不能承受的是思想与精神的困顿”相照应,
引出下文她在重病中完成大量工作的内容。此外,引用真实的书信内
容,也增强了传记的可信度。
示例二:我选择【乙】。内容上,林徽因生动地描绘了逃难途中的
景色,表现了她对美好事物的捕捉与赞美。结构上,照应上文“即便在
最艰难的战乱困厄中,林徽因依然保有对生命、对艺术、对美的一份感
悟与沉醉”,引出下文对林徽因“面对苦难与死亡的从容承受与超越,
便是生命的高贵与尊严”的评价。此外,在行文中引用书信内容,使传
记更为真实可信。
12. 结合全文,联系生活实际,谈一谈你是如何理解“面对苦难与
死亡的从容承受与超越,便是生命的高贵与尊严”这句话的。
示例:林徽因在从容承受中超越了生活的苦难,保有了尊严的同时
取得了卓越成就,达到了生命的新高度。我们在生活中遇到困难与挫折
时,要学会从容面对,以积极的心态去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相
信自己,不轻易放弃。这不仅是对自我的尊重,也是对自我成长的追
求,当我们努力超越了困难,便会进入一个新的人生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