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7张PPT)
第三单元 山川美景
12* 与朱元思书 吴均
解释文中加点的词
风烟俱.( 全,都 )净.( 消散,散净 ),天山共.( 同样的 )色。
从.( 跟,随 )流飘荡,任意东.西.( 向东或向西 )。自富阳至桐庐一百
许.( 表示约数 )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独一无二 )。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 超过 )箭,
猛浪若.( 好像 )奔.( 飞奔的马 )。
全,都
消散,散净
同样的
跟,随
向东或向西
表示约数
独一无二
超过
好像
飞奔的马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 凭借 )势竞.( 争着 )上.( 向上 ),
互相轩.( 高 )邈.( 远 ),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 冲击,撞
击 )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 同“啭”,鸟
鸣,这里指蝉鸣 )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 至、到达 )天者,
望峰息.( 平息 )心;经.纶.( 筹划,治理 )世务者,窥谷忘反.( 同
“返”,返回 )。横柯.( 树木的枝干 )上.( 在上 )蔽.( 遮蔽 ),在
昼犹昏.( 昏暗 );疏.( 稀疏 )条交.映.( 互相掩映 ),有时见日。
凭借
争着
向上
高
远
冲击,撞
击
同“啭”,鸟
鸣,这里指蝉鸣
至、到达
平息
筹划,治理
同
“返”,返回
树木的枝干
在上
遮蔽
昏暗
稀疏
互相掩映
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 从流飘荡,任意东西。
2. 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我乘船)随着江流漂荡,任凭船随意向东或向西漂流。
湍急的江流比箭还快,汹涌的大浪就像飞奔的马。
3. 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4. 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山峦凭借(高峻的)地势,争着向上,仿佛都在争着往高处远处伸
展,(互相)争夺高处,笔直地向上,直插云天,由此而形成千百座山
峰。
那些极力追求名利的人,看到这些雄奇的山峰,就会平息名利
之心;那些忙于治理国家大事的人,看到这些幽深的山谷,也会流连
忘返。
本文作者从行船游江的实感出发,生动地描绘了自富阳至桐庐一
带富春江秀美的山水风景,抒发了对功名利禄的鄙弃和寄情山水的思
想感情。
一、默写
1. 泉水激石, ;好鸟相鸣, 。
2. 吴均《与朱元思书》中,描绘风停雾散之后,天山一色的清新壮
阔景象的语句是: , 。
3. 《与朱元思书》中以对偶写“蝉转”“猿叫”的语句是:
, 。
泠泠作响
嘤嘤成韵
风烟俱净
天山共色
蝉则
千转不穷
猿则百叫无绝
4. 主题式默写 一切景语皆是情语。吴均在《与朱元思书》中写道
“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 , ”,寄寓了厌倦
争名逐利、留恋自然山水的情怀;李白离开故乡,途中看到峨眉山月,
写下“峨眉山月半轮秋, ”,洋溢着远游的浪漫与喜
悦;陶弘景在《答谢中书书》中吟咏“ , ”,陶
醉于黄昏的美景。
经纶世务者
窥谷忘反
影入平羌江水流
夕日欲颓
沉鳞竞跃
二、文言词汇过关
5. 通假字
(1)蝉则千转不穷 “ ”同“ ”,
(2)窥谷忘反 “ ”同“ ”,
6. 古今异义
(1)一百许.里 古义: 今义:允许,也许
(2)鸢飞戾.天 古义: 今义:罪过,乖张
转
啭
鸟鸣,这里指蝉鸣
反
返
返回
表示约数
至、到达
7. 词类活用
(1)形容词作动词
①风烟俱净. 在句中的意思:
②互相轩.邈. 在句中的意思:
消散、散净
争着往高处远处伸展
(2)名词作动词
①任意东.西. 在句中的意思:
②负势竞上. 在句中的意思:
向东或向西
向上
(3)动词作名词
猛浪若奔. 在句中的意思:
(4)名词作状语
横柯上.蔽 在句中的意思:
飞奔的马
在上面
8. 一词多义
数词,十个十
数词,极言其多
形容词,独一无二的、绝妙的
动词,停止、间断
9. 词语辨析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C )
A. 任意东.西.(向东或向西)
B. 负.势竞上(凭借)
C. 鸢飞戾.天(同“唳”,鸣叫)
D. 经.纶.世务者(筹划、治理)
【解析】句意:鸢鸟飞到天上,这里比喻极力追求名利。戾:至,
到达。故选C。
C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C )
A. 负势竞上./横柯上.蔽 B. 急湍甚.箭/可爱者甚.蕃
C. 猛浪若奔./虽乘奔.御风 D. 蝉则千转不穷./悲守穷.庐
【解析】A项,向上/在上。B项,超过/很。C项,动词用作名词,指
飞奔的马。D项,穷尽/穷困潦倒。故选C。
C
三、文意理解
10. 下面对《与朱元思书》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B )
A.本文生动简练地描写了富阳、桐庐一带富春江的奇山异水,表明了作
者向往自然,厌弃尘俗的心态。
B. 本文总领全文的句子是“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
忘反”。
C. 第二段描写了水之清、水之急,前后两个层次形成了鲜明对照,通
过对照,反映了江水的动静变化,突出了富春江水的特色。
D. 文章从视觉和听觉两方面写景,使人如同身临其境。
B
【解析】本文的总领句是“奇山异水,天下独绝”。故选B。
11. 请说说富春江的山“奇”在哪里,水“异”在哪里。
①山“奇”:“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
直指,千百成峰”写出了山之高、山之险、山之连绵。②水“异”: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写出了水之色、水之清、水之静、水之急。
12. 文章最后一段的景物描写有何作用?
一是起了反复渲染的作用。写树木遮空,昼夜不分,既照应前面对
“寒树”的描写,又给山水增加了奇异色彩。二是使结构更加严谨完
美。对时见时不见的阳光的描写,表现了船随流水漂荡的动感,与文章
开头相呼应。
四、比较阅读
选文依据:“书”古称“信札”,它有传达信息的实用性,还有抒
发情感的审美性。读吴均的两封“书”和白居易的《与元微之书》,感
受他们对山水的钟情,体味两人在语言风格和思想感情上的不同之处。
【甲】与朱元思书(原文略)
【乙】
仆自到九江,已涉三载.。形骸且健,方寸①甚安。下至家人,幸皆无
恙。顷②所牵念者今悉置在目前得同寒暖饥饱此一泰③也。江州风候稍
凉,地少瘴疠④,湓鱼⑤颇肥,江酒极美,其余食物,多类.北地。仆门内
之口虽不少,司马之俸虽不多,量入俭用,亦可自给,此二泰也。仆去
年秋,始游庐山,到东西二林间香炉峰下,见云水泉石,胜绝第一,爱
不能舍.。因置草堂,前有乔松十余株,修竹千余竿。青萝为墙援,白石
为桥道,流水周于舍下,飞泉落于檐间,红榴白莲,罗生池砌。平生所
好者,尽在其中,此三泰也。
微之微之!作此书夜,正在草堂中山窗下,信手把笔,随意乱书.。
封题之时,不觉欲曙。
(选自白居易《与元微之⑥书》,有删改)
【注释】①方寸:心情,心绪。②顷:不久前。③泰:舒适或康
泰。④瘴疠(zhànɡ lì):指南方湿热地区流行的恶性疟疾等传染病。⑤湓
(pén)鱼:湓江出产的鱼。湓,湓江,今名龙开河。⑥元微之:元稹
(779—831),字微之。唐宪宗元和十年三月,元稹被贬为通州司马;同年
八月,白居易被贬为江州司马。此信写于元和十二年。
13. 词语勾连法是解释文言字词常用的一种方法,请你参考表格中
的词语联想,解释文中加点字词的意思。
文言字词 词语联想 字词释义
已涉三载. 一年半载.、三年五载. (1)
多类.北地 画虎不成反类.狗、类.人猿 (2)
爱不能舍. 舍.近求远、紧追不舍. (3)
随意乱书. 罄竹难书.、奋笔疾书. (4)
年
类似,像
舍弃,放弃
书写
14. 根据情境推断,与“仆”这个称谓可以归为一类的一项是( B )
A. 君、尊君 B. 家君、舍弟
【解析】“仆自到九江”意思是“我自从到了九江”,“仆”是作
者的谦称。A项,“君”指第二人称“您”,“尊君”是对别人父亲的尊
称,都是敬辞。B项,“家君”是对别人谦称自己的父亲,“舍弟”是谦
称自己的弟弟,属于谦辞。故选B。
15. 小文发现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缺少标点,请你用“/”断句。
顷 所 牵 念 者 今 悉 置 在 目 前 得 同 寒 暖 饥 饱 此 一 泰 也
顷所牵念者/今悉置在目前/得同寒暖饥饱/此一泰也
B
16. 依据白居易回信中写的“三泰”,推测元稹来信的内容,将表
格补充完整。
“三
泰” 回信概述 元稹来信内容推测
一泰 家人具在,幸皆无恙 ③
二泰 ①
④
三泰 ②
担心白居易因为贬官而情绪低落,精神
不振
担心白居易和亲人远离,孤独无依
衣食俸禄,尚可
自给
关心友人的温饱问题
布置草堂,自得
其乐
17. 小文在阅读【乙】文时,产生了如下困惑。请你结合【甲】
【乙】两文,帮他解疑。
(1)小文:【乙】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我:
表达了作者对挚友元微之的怀念和爱慕自然、知足常乐、随遇
而安的旷达心胸。
(2)小文:古代文人喜欢山水,如陶弘景、吴均等,白居易在贬谪生
活中也布置了草堂以欣赏风景。古代文人为什么如此钟情山水?
我:
示例:陶弘景沉醉于秀美的山川景色,表达了与古今知音共赏
美景的自得。吴均描绘了富春江的山水美景,抒发了对功名利禄的鄙弃
和寄情山水的思想感情。白居易被贬谪到九江,但他在庐山开辟草堂,
种植松、竹、莲等植物,将高雅情趣寄托于山水美景,体现了其洁身自
好、独立不移的高贵品质。由此可知,古代文人钟情山水,是因为他们
既能从山水美景中获得美的享受,又可借景抒情或言志。
【参考译文】【乙】我自从到了九江,已经过了三年。身体还算健
康,心情很平静。下到家人,庆幸都没有什么毛病。不久前牵挂的家
人,现在都出现在眼前了,能够同寒暖共饥饱,这是第一件安适的事。
江州气候渐渐凉爽了,当地很少恶性传染病。湓江的鱼很鲜美,江州的
酒极美味,其他的食物,大多类似北方。我家的人口虽然不少,司马的
俸禄虽然不多,但只要量入为出,节俭用度,也可以自给自足,这是第
二件安适的事。我去年秋天,开始游庐山,到东林寺、西林寺之间的香
炉峰下,看见飞云、流水、清泉、怪石,绝妙第一,喜爱得不忍离去。
于是建造一座草堂,前有十几株高大的松树,一千多竿修长的竹子。
青色的藤萝点缀着篱笆墙,洁白的石块铺着桥面。流水环绕在茅舍之下,
飞泉洒落在屋檐之间,红色的石榴、白色的莲花,分别生长在石阶下边
的水池中。(我)一生爱好的东西,全在这里,这是第三件安适的事。
微之啊微之!写这封信的夜晚,我正在草堂中对着山的窗子下面,
随手拿笔,随意乱写。写好封信的时候,不知不觉天快亮了。
【丙】
仆去月谢.病,还觅薜萝①。梅溪之西.,有石门山者,森壁争.霞,孤峰
限②日;幽岫③含云,深溪蓄翠;蝉吟鹤唳,水响猿啼;英英相杂,绵绵
成韵。既素重幽居遂葺宇其上幸富菊花偏饶竹实④。山谷所资,于斯已
办。仁.智所乐,岂徒语哉!
(选自吴均《与顾章书》)
【注释】①还觅薜(bì)萝:正准备隐居。②限:遮挡。③幽岫(xiù):
幽深的山穴。④竹实:竹米,状如小麦,隐士所食之物。
18.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C )
A. 仆去月谢.病/答谢.中书书 B. 梅溪之西./任意东西.
C. 森壁争.霞/争.高直指 D. 仁.智所乐/仁.在其中矣
【解析】A项,辞去官职/姓氏。B项,西边/向西。C项,竞相,争
着。D项,仁者,仁人/仁德。故选C。
C
19. 请用“/”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
既 素 重 幽 居 遂 葺 宇 其 上 幸 富 菊 花 偏 饶 竹 实
既素重幽居/遂葺宇其上/幸富菊花/偏饶竹实
20. 下面是小语从【丙】文中摘抄的语句,请你和她一起品析景物
的特点。
A. 森壁争霞,孤峰限日;幽岫含云,深溪蓄翠。
B. 蝉吟鹤唳,水响猿啼;英英相杂,绵绵成韵。
(1)请你任选一句,用现代汉语翻译其所写之景。
示例一:A句。有很多峭壁与云霞互争高下,独立的山峰遮住了太
阳;幽深的山穴包含着云雾,深谷的小溪积聚着翠色。
示例二:B句。蝉鸣鹤叫,水声清越,猿猴啼叫,和谐动听的声音
相互混杂,声调悠长有音韵之美。
(2)请你从小语所摘抄的句子中任选一句,加以赏析。
示例一:A句中“争”“限”“含”“蓄”这几个动词将石门山的
山峰、山谷、山穴、溪流拟人化,化静为动,生动形象地突显出其山高
谷翠的特点,赋予石门山以生命力。
示例二:B句从听觉角度描写石门山的蝉、鹤、水、猿之声,借自
然的声响,反衬出山间的寂静,同时也让人感受到石门山生命的欢乐律
动和勃勃生机。
21. 【甲】【丙】两文景异情同,两文均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
情?请简要概括。
【甲】【丙】两文均抒发了作者寄情山水、淡泊名利和避世退隐的
思想感情。
【参考译文】【丙】我上个月因病辞官,回到家乡寻找隐居的地
方。梅溪的西边,有座石门山,有很多峭壁与云霞互争高下,独立的山
峰遮住了太阳;幽深的山穴包含着云雾,深谷的小溪积聚着翠色;蝉鸣
鹤叫,水声清越,猿猴啼叫,和谐动听的声音相互混杂,声调悠长有音
韵之美。我既然向来推崇隐居,于是就在那山上建房子。幸好菊花、竹
米多。山谷中隐居生活的必需品,这里都已具备。这种地方被仁人智者
所喜爱,岂是虚言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