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必修Ⅱ人教新课标3.2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同步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地理必修Ⅱ人教新课标3.2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同步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3.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15-12-08 21:38:2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3.2 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
一、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
掌握亚洲水稻种植业和商品谷物农业两种农业 ( http: / / www.21cnjy.com )生产地域类型的特点;以及这种农业地域类型产生的自然、社会、经济原因。学习农业区位因素分析的方法,分析农业地域类型的主导因素;
过程与方法:
1.结合文字资料与图示资料的阅读,初步掌握提取地理信息的基本方法;
2.利用案例完成知识的学习与应用分析。21教育网
情感态度价值观:
1、理解世界和我国粮食问题的重要性;
2、初步形成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观念。
二、教学重点
1.利用农业区位因素分析的方法,学习水稻种植业和商品谷物农业的特点;
2.对比水稻种植业和商品谷物农业两种农业生产地域类型,理解在农业地域类型形成的过程中,各个农业区位因素对其发展的影响。21cnjy.com
三、教学难点
1.学习农业区位因素分析的方法,分析形成农业地域类型的主导因素;
2.结合文字资料与图示资料的阅读,初步掌握提取地理信息的基本方法。
四、教具准备 多媒体辅助教学,自学指导法
五、课时安排 2课时
六、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安排 学生活动安排
第一课时【课前复习】投影显示“农业区位因素” (随着学生的复习一一出现)【导入新课】学生介绍“水稻的生长习性”【讲授新课】一、季风水田农业1.指导学生阅读“亚洲水稻农业分布示意图”2.指导学生阅读“亚洲气候类型分布图”和“亚洲地形分布图”3.指导学生阅读“亚洲人口分布图”4.提示学生思考:世界主要粮食作物有哪些?水稻种植对气候和土 ( http: / / www.21cnjy.com )地的要求是什么?东南亚的气候和地形还适宜其他农作物生长吗,为什么不选择?水稻种植对劳动力数量有什么要求?5.引导学生总结本区农业生产的特点。6.引导学生总结季风水田农业的区位因素。7.提醒学生思考:“农业区位的主导因素是自然因素还是社会因素? 通过对比商品谷物农业来总结。”(过渡)。第二课时二、商品谷物农业1. 指导学生阅读“美国地形”和“美国气候示意图”;提醒学生注意比较两地区的气候条件和地形条件的相似与区别。2. 提问:美国农业区主要粮食作物是什么? 为什么与东亚的主要作物不同?3. 请学生复习对比中国和美国的社会经济条件差异。 4. 请学生大胆推论,农业的一般规律。5. 自学案例3“美国商品谷物农业”6. 引导学生逐步分析案例,归纳美国农业生产的一般特点。7. 讨论:造成中国和美国农业生产区位差异的原因。8. 指图讲解小麦带和玉米带的一般分布地区。【课堂小结】小结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指出发展目标。【反馈练习】提问:列举我国不同地区的农业生产地域类型。并尝试分析主要区位因素。【课题拓展】讨论:今天的学习内容对我国农业发展有什么启示? 列举农业区位因素。 画图或示意讲解。 阅读示意图,指图说出分布区域。说出水稻分布区的气候类型和气候特点,以及地形特征。说出水稻分布区的人口分布特征。思考并回答问题。 列举本区农业生产的特点。列举本区农业生产的区位因素。思考,不要求急于回答。 指图说出美国粮食生产分布地区。说出美国农业区与东亚地区的气候和地形的区别。说出美国主要粮食作物。解释原因。主要列举农业劳动人口、人均耕地的差异。推测并列举。自学阅读。与教师共同分析,完成分析归纳。 讨论并归纳。 与老师共同总结。列举我国主要的农业区位类型。 开放式讨论。 课内完成。
【课后反思】
通过使用地理比较的学习方法和案例教学的方法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指导教学,并且通过大量的学生活动,有助于培养学生掌握区位分析的思维方法。注意引导学生发言,启发学生读图思考。她能以低起点、小步子的问题和环环相扣的发问方式引导学生明白地理概念、地理原理的深刻含义及其实践应用。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