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七下济南版第三单元第3.3《物质运输的途径》教与学导学案
第三章:人体内的物质运输
第三节:物质运输的途径
【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理解体循环、肺循环的途径及作用。把握循环过程中血液成分的变化。掌握收缩压、舒张压的正常值。高血压、低血压的范围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讨论血液循环示意图,培养学生的读图及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生命的奥秘,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
【重点难点】
重点:体循环、肺循环的途径及作用
难点:循环过程中血液成分的变化
【学法指导】自主学习 合作探究 教师点拨 课堂反馈
导 学 过 程
方法导引
【自主学习,基础过关】
自主检测:
(1)血液循环的概念:
在??? ????的推动下,血液在血管中?????? ??????不停的流动。
血液循环分类:
血液循环可分为????? ? ???和?? ????????。
体循环 :
①路线:
②体循环的起点是 ,终点是??? ??? ??????。?
③物质交换的部位是?????????????????,血液成分的变化是由? ??????血变成?? ??????血。
肺循环:
①路线:?????
?②肺循环的起点是? ?,?终点是?? ?? ?。
③物质交换的部位是? ?????,血液成分的变化是由???? ????血变成???? ????血。
(2)、动脉血特点: ??????????????
静脉血特点:?? ??????????????
(3)、在人体内,体循环和肺循环是?? ?????进行的,并在?? ?????处联通在一起,构成一条完整的???????????????。血液全身循环一周大约需要? ??????的时间,效率非常高。
(4)、虽然心脏充满了血液,但是心肌的血液供应却不能直接依靠心脏中的血液,而是通过冠脉循环。
冠脉循环:
血液由主动脉基部的???????? ??及其分支,进入心肌内部的?? ?????????,再由静脉流回? ???????的循环。
冠脉循环的意义:??????????????????????????????????????????????????。
?
(5)、血压与脉搏
血压:流动的血液对 产生的侧压力,通常指 的动脉血压。
正常值:①收缩压: 千帕。②舒张压: 千帕。
血压异常:①高血压:血压经常超过 千帕。
②低血压:血压经常低于 千帕。
脉搏: 的搏动,通常在手腕部外侧的 处测的。
2、我的疑惑:
(1):
(2):
【合作探究 释疑解惑】
血液循环的途径
仔细观察课本54页图3.3-12与55页知识点,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图中箭头所示的血液流动的方向,尝试描述血液循环的途径:
2、尝试分析血液成分发生变化的部位和原因:
3.总结血液循环共同的途径。
4、体循环与肺循环的区别(请用图表形式表示):
5、假如我是左心室里的一滴血,离开心脏后,能否再回到左心室?如果能,要经过哪些途径?
扩展:小明患了腮腺炎,医生在其腕部进行静脉注射,请写出来药物到达病灶处需要经过的途径。
6、血液循环途径中,哪些管腔流动脉血,哪些管腔流静脉血?
【检测反馈 学以致用】
1.李明同学患了肺炎,医生采用臀部肌肉注射青霉素治疗,青霉素到达肺部细胞所经过的途径是( )
①上腔静脉 ②下腔静脉 ③主动脉 ④肺动脉 ⑤肺静脉 ⑥左心房 ⑦右心房 ⑧左心室 ⑨右心室 ⑩肺部毛细血管
A、①⑦⑧④⑨ B、①⑥⑧③⑩
C、②⑦⑨④⑩ D、②⑥⑧③⑩
2.动脉出血要比静脉出血危险,原因是( )
A、含更多的养料和氧气 B、对血管壁造成的侧压力大
C、含有更多的白细胞和抗体 D、无含氮废物和二氧化碳
3.某人的血压经常为19/18.7千帕,则属于( )
A、低血压 B、高血压 C、正常 D、无法确定
4.与人体心脏四腔直接相连的血管中,流动脉血的静脉血管是( )
A、肺动脉 B、肺静脉 C、主动脉 D、上下腔静脉
5.肺循环的终点是( )
A、左心房 B、左心室 C、右心房 D、右心室
6.下列肯定流着静脉血的是( )
A、左心房 B、左心室 C、主动脉 D、肺动脉
7.在体循环的肺循环中,血液流动的正确方向是( )
A、心室→动脉→毛细血管→静脉→心房
B、心室→静脉→毛细血管→动脉→心房
C、心房→动脉→毛细血管→静脉→心室
D、心房→静脉→毛细血管→动脉→心室
8.体循环中,血液的变化是( )
A、暗红色变为鲜红色 B、动脉血变为静脉血
C、养料少变为养料多 D、静脉血变为动脉血
9. 下图为人体血液循环途径示意图?
(1)血液循环分为 和 。
(2)静脉血变为动脉血的场所是[ ] 的毛细血管。
(3)与右心房相连的血管是[ ] 和[ ] , 它们都流 血。
(4)体循环终止部位是[ ] ,此时血液变成了 血。
(5)心脏中[10]内流动着 血,[5]内流动着 血。
【总结提炼 知识升华】
学习收获
血液循环分类、特点:
2、血压分类:
【课后训练 巩固拓展】
课后巩固提高P57
新课程实践与探究丛书:《生物》P30-32
【课后反思 自悟自励】
。
学生通过自学课本完成知识点,锻炼学生的自学能力、观察、总结能力。
结合课本知识,小组合作讨论
当堂检测
学生自主归纳,教师补充,加深对基础知识的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