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七下济南版第三单元第6.2《传染病及其预防》教与学导学案
第六章:免疫与健康
第二节:传染病及其预防
【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举例说出传染病的传染源、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列举常见的细菌性传染病、病毒性传染病和寄生虫性传染病。说出艾滋病的病原体、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
方法与过程:培养学生收集、整理资料,运用资料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学习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关注健康,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与卫生习惯,树立健康的生活态度。激发学生关注社会,关注艾滋病,正确对待艾滋病人,奉献爱心的社会责任感。
【重点 难点】
重点:传染病流行的三个环节和预防传染病的一般措施
难点:预防传染病的一般措施。
【学法指导】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
导 学 过 程
方法导引
【自主学习,基础过关】
自主检测:
(1)传染病是指由 引起的,能在 的疾病,传染病具有 、 等特点。
(2)根据 不同,可以把传染病分为 、
、 和 、
(3)传染病能够在人群中流行,必须同时具备 、 、
三个基本环节,缺少其中任何一个环节,传染病就 。
(4)解读传染病的基本环节:
传染源
传播途径
易感人群
(5)传染病的预防措施可分为 、
和 三个方面。 是预防传染病的一项重要措施。
(6)艾滋病全称是 ,是由 引起的。主要破坏人体的 系统,致使人体的 功能受损,不能抵抗病原体的侵害。HIV存在于艾滋病患者和携带者的 、 、 、 等体液中。艾滋病的传播途径主要有 , 和 、 传播。
2、我的疑惑:
(1):
(2):
【合作探究 释疑解惑】
一、常见的传染病
1.请同学们回想一下,你们从小到大得过哪些病?你还知道自己的家人或他人患过什么疾病?
这些疾病是否都是传染病?
什么样的病才算是传染病?
传染病一般是由什么引起的?
5.传染病的特点是怎么样的?
传染病类型
1、引导学生完成课本110页“分析讨论”,归纳出传染病的类型。
疾病名称
能否传染
主要传播途径
流行性感冒
细菌性痢疾
流行性乙型脑炎
蛔虫病
足癣
肺结核
龋齿
⑴你对上述疾病进行分类的依据是什么?
⑵尝试对能传染的疾病进行分类。
传播途径
展示图片,引导学生分析出四大类传染病的传播途径,并完成下表。
呼吸道传染病 消化道传染病
血液传染病 体表传染病
类型
寄生部位
传播途径
常见病例
呼吸道传染病
消化道传染病
血液传染病
体表传染病
传染病的预防
⑴你能说出图中做法分别属于哪项预防措施吗?(在图下边标注)
⑵.为了防止传染病的爆发,人们采取了哪些预防措施?
艾滋病
播放有关艾滋病的录像片,阅读课本相关内容,结合课前收集有关艾滋病的相关知识,讨论以下问题:
⑴什么是艾滋病?其病原体是什么?
⑵艾滋病的主要症状是什么?
⑶艾滋病病毒寄生在人体哪些部位?
⑷艾滋病的传染途径有哪些?怎样预防?
【检测反馈 学以致用】
1.经诊断某人得了某种传染病,医生立即采取了如下措施:
(1)给病人吃药打针进行治疗( )
(2)对病人的用具进行消毒( )
(3)不让病人家属外出,也不让外人探望( )
(4)给附近的居民进行预防注射( )
请你指出这些措施各属于哪一项?
A.控制传染源 B.切断传播途径
C.保护易感人群 D.A和C
2.不要随地吐痰的主要原因是( )。
A.痰中含有大量细菌 B.痰中含有大量的病菌
C.气管内分泌的黏液太脏 D.以免污染地面
3.水灾过后要防治瘟疫爆发,注意饮食卫生显得格外重要,这是为了( )。
A.控制传染源 B.切断传播途径
C.保护易感人群 D.获得免疫
4.以苍蝇为媒介传播的传染病属于( )。
A.呼吸道传染病 B.消化道传染病
C.血液传染病 D.体表传染病
5.饭前便后要洗手有利于预防( )。
A.呼吸道传染病 B.消化道传染病
C.血液传染病 D.体表传染病
6.防治乙肝,应从平时做起。下列预防措施哪一项是没有必要的?( )
A.注射疫苗 B.勤洗手(肥皂加流动水洗手)
C.与乙肝患者的日用品分开使用 D.与乙肝患者彻底断绝来往
7.流行性感冒是常见传染病,是病原体侵染人体呼吸道引起的。症状是发热、头痛、咳嗽、打喷嚏、全身酸痛等。一旦出现流行性感冒病人,在人口密集的地方极易传播,在短时间内迅速蔓延。分析回答:
(1)流行性感冒能在人群中传播,它有具有 和 等特点。试举一例说明流行性感冒的可能传播途径 。
(2)流感病毒属于该传染病的 (填“病原体”或“传染源”)。
(3)从传染病的预防措施看,医生对流行性感冒患者进行打针、吃药等具体治疗属于 ;健康人应加强体育锻炼,提高自身免疫力属于 。
(4)从切断传播途径的角度,制定一条在教室内预防传染病的具体措施 。
【总结提炼 知识升华】
学习收获
传染病分类及其传播途径
传染病预防的措施
三、艾滋病
【课后训练 巩固拓展】
新课程实践与探究丛书:《生物》P65-67
【课后反思 自悟自励】
学生通过自学课本完成知识点,锻炼学生的自学能力、观察、总结能力。
通过学生的调查、分析,明确传染病的特点,使学生对传染病的理解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通过填表既能巩固传染病的特点,又为后面根据传播途径的不同对传染病进行分类做铺垫。
通过列表分析使学生清楚地认识到四类传染病的传播途径,为后面学习预防措施奠定基础。
通过让学生用图说的形式,加深对传染病预防措施的认识,避免填鸭式的教学方式,使课堂充满了生机和活力。
当堂检测
快速作答
学生自主归纳,构建一个知识体系,加深对基础知识的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