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散文两篇》学习任务群教学设计详案

文档属性

名称 16《散文两篇》学习任务群教学设计详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0.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6-01 15:47:1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人生之思,生命之美——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散文两篇》学习任务群教学设计详案
【群属】 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
【学习主题】 领会人生哲理,感悟生命之美
【学习目标】1. 理解文章的中心观点,领会其中包含的人生哲理;(重点)
2.反复朗读课文,体味文章的情感基调以及变化;
3.理清文章思路,品味语言;学习文章写法;(难点)
4.学写议论性散文
【核心任务】 《学习强国》正在开展中小学生以“我的生命,我的爱”为主题的随笔征文活动,请为此写一篇随笔(议论性散文)投稿。
写作要求:
1. 行文要有逻辑性,借鉴《散文两篇》的谋篇布局。
2. 在直抒胸臆、直接说理的基础上,运用比喻排比等修辞增强语言的抒彩,生动感人。
3.体会《散文两篇》习得的形散神聚、选择先抑后扬或者反衬的写法。
【关键词】朗读;理解品味;议论性散文;读写一体化
【学习资源】《散文两篇》
第一课段 朗读理解,体味“人生之思”
【主要任务】反复朗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体味文章的情感基调以及变化。
【具体学习任务】1.了解文体及作者2.理解文章的中心观点,领会其中包含的人生哲理;朗读两篇文章,体会不同的感情基调。
【学习课时】1课时
【学习过程】
一、情景导入
董卿在《朗读者》第二季第三期《生命》的开场白导入。
二、完成学习任务一 :结合注释,阅读提示了解《散文两篇》的文体以及作者
明确:《永久的生命》是一篇哲理性散文(随笔),是作者严文井在1942年,也就是27岁时写下的一篇带有哲理意蕴的散文。《我为什么而活着》也是一篇哲理性散文,作者是曾经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英国哲学家、数学家、作家罗素。
三、理解文章的中心观点,领会其中包含的人生哲理
(一)完成学习任务二:默读全文,思考《散文两篇》分别表达了什么样的观点?从文中哪些语句可以看出?
(二) 完成学习任务三:有感情地朗读两篇文章,体会不同的感情基调以及变化。
四、小结哲理散文的第一个特点:在说理中,表达自己的观点(议论性)
五、作业布置: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或者句子深情朗读,并将视频发在钉钉班级圈,评选“魅力朗读。”
六、魅力朗读评价量表
七、根据评价量表评选出魅力朗诵作品。
第二课段 梳理品读,感悟“生命之美”
【主要任务】梳理文章思维导图,批注,品味语言
【具体学习任务】1.理清文章思路2.品味语言;(难点)
【学习课时】1课时
【学习过程】
一、复习导入
二、完成学习任务一:默读理解《散文两篇》,找出中心句,结合中心句画出思维导图。
三、完成学习任务二:哲理性散文语言睿智又形象,理性又富有感情,批注《散文两篇》中喜欢的句子,从表达方式、哲理等角度赏析。
四、小结哲理散文的特点二:议论具有哲理性、抒情性、形象性
五、完成学习任务三:比较阅读《散文两篇》
(一)相同点:1.语言都富有哲理性、抒情性、形象性。2.都是对生命的探讨。3.语言凝练。
(二)不同点:
1.写作手法不同:《永久的生命》先抑后扬,《我为什么而活着》则是直抒胸臆,直接说理,运用反衬。
2.结构不同:《永久的生命》开篇以作者三十多岁时人们的变化为例,以“悲观消极”现象为伏笔,为后文的正面论述蓄势。最后以一个精警的句子收束全文。
《我为什么而活着》则采用了比较清晰的总分总结构。
3.标题不同:一个是陈述句,一个是设问句。
4.内容不同。《永久的生命》揭示了生命的永久不朽和对生命的感谢之情。《我为什么而活着》则是表达作者的人生追求和人生价值的理解。
5.语言风格不同。《永久的生命》的语言更为生动,说理更形象。《我为什么而活着》则稍显朴素
6、 作业布置:1.摘抄本文中富有哲理的句子。2.20年后,你成为了一名年轻的文学家,因为在哲理性散文方面杰出的贡献,还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母校邀请您给同学们讲一讲怎样写哲理性散文,请准备微讲座《关于哲理散文的那些事》的文本。
第三课段 归纳实践,抒写“生命之美”
【主要任务】抒写“生命之美”
【具体学习任务】1.小结哲理性散文。2.读写一体,借鉴从《散文两篇》中习得的习作方法,创作一篇以“我的生命,我的爱”为主题的哲理性散文。
【学习时间】2课时
【学习过程】
1、 完成学习任务一:优秀微讲座《关于哲理散文的那些事》展示。
二、完成学习任务二:创作以“我的生命,我的爱”为主题的哲理性散文。(温馨提示:1.行文要有逻辑性,借鉴《散文两篇》的谋篇布局。2.在直抒胸臆、直接说理的基础上,运用比喻排比等修辞增强语言的抒彩,生动感人。
3.体会《散文两篇》习得的形散神聚、选择先抑后扬或者反衬的写法。
三、星级哲理性散文评价量表。
五、根据评价量表评选出五星级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