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文两篇 课时作业
单选题
1.下列句子翻译有误的一项是( )
A. 庭下如积水空明--月色洒满庭院,如水一般清明澄澈。
B. 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竹子和松柏的影子,就像水中交错的藻、荇。
C.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哪一夜没有月光?哪里没有竹子和松柏?
D.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但是缺少像我俩这样闲极无聊的人啊。
2.对“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一句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 哪里都有月夜、竹柏,只是缺少我们两个这样的赏月的“闲人”罢了。
B. 表现了作者为大自然的美景所陶醉,而产生了异常欣喜的心情。
C. 表现了作者在政治上受排挤,心情苦闷,只好去大自然中寻找快乐和解脱。
D. 表现了作者超然物外、旷达乐观的生活态度。
3.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 《答谢中书书》的作者陶弘景,字通明,号华阳隐居,南宋思想家,著有《陶隐居集》。
B. 《答谢中书书》中的第二个“书”即书信,古人的书信又叫“尺牍”或“信札”,是一种应用性文体,多记事陈情。
C. 《记承天寺夜游》的作者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著名文学家,与父苏洵、弟苏辙并称“三苏”,均在“唐宋八大家”之列。
D. 记是古代的一种文体。主要记载事物,并通过记事、记物、写景、记人来表达作者的感情或见解,借景抒情,托物言志。
4.请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小题。
国庆期间,我去参观了故宫办的“千古风流人物——苏轼主题书画特展”。展厅共分为四部分:“盛世传说夸友朋”“苏子作诗如见画”“我书意造本无法”“人间有味是清欢”。我最喜欢展厅的第三个主题——“我书意造本无法”。苏轼的书法有着鲜明的个人风格,引领了宋代“尚意”的书风。所谓“尚意”,就是书法作品中注重作者主观情感的作用,不被章法布局的规则所束缚,失去自我。苏轼初到黄州第一年,他心存朝廷很快便能召回他的期盼,内心并不沮丧,在黄州遇到朋友时还十分兴奋与激动,当时的书法作品,行笔轻快流畅,给人轻松之感。到了黄州的第三年,苏轼的生活穷困潦倒,对于自己贬谪三年愤懑惆怅,书法作品也随之发生了变化,结字亦大亦小,或疏或密,参差错乱,变化万千。晚年被贬谪到惠州之后,苏轼心境已然平和,少有情绪上的大起大伏,其书法作品也相应发生了变化,通篇没有太多变化,字形大小,相对统一。
下面是苏轼的三幅书法作品,请你依据上面文段的介绍和书法作品内容,按照作品完成时间的先后排出正确的顺序( )。
①
②
③
A. ①②③ B. ②③① C. ③②① D. ②①③
5.下列各组加点字的意思不相同的一项是( )
A. 自康乐以来 自下而上
B. 朝发白帝,暮到江陵 晓雾将歇,夕日欲颓
C. 遂 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朝发白帝,暮 到江陵
D. 未复有能 与其奇者 念无 与为乐者
6.下列对《答谢中书书》一文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文章以感慨起笔,囊囊了山水,纵览了古今。
B. “高峰入云,清流见底”,极力描写山之高,水之清,突出了山水映衬之美。
C. “猿鸟乱鸣”,突出了猿、鸟的鸣叫传入耳际,繁多杂乱。
D. “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描绘出一幅众彩纷呈,绚丽动人的景象。
7.基础积累。下列对《记承天寺夜游》一文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月色入户”把月光拟人化,写得自然而生动。月光似乎懂得这位迁客的寂寞无聊,主动与他做伴,有意慰藉这位失意的诗人。
B. “念无与为乐者”写出作者被贬期间难寻知己,迫不得已才去找了正好也睡不着的张怀民。
C.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短短三句话,没有一个月字,却无处不是皎洁的月光。作者采用的是正面形容与侧面烘托相结合的方法。
D.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寥寥数语,感慨深长。它包含着作者宦海沉浮的悲凉之感和在痛苦中又得到某种慰藉的心情。
8.下列句中加下划线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 遂至承天寺 寻张怀民 飞来峰上千 寻塔
B.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但手熟尔
C. 念无 与为乐者 未复有能 与其奇者
D. 夕日 欲颓 实是 欲界之仙都
二、填空题
9.《记承天寺夜游》贯穿全文的线索是______。集中写景的句子是第______句,其主要内容可用4个字概括为:______。描写月光的句子是______,描写的角度是______。文中点明主旨的句子是:______。
10.根据课文内容,在括号内填上恰当的词,并在横线上解释该词。
(1)五色( ): ______ (2)晓雾将( ): ______
(3)( )竞跃: ______ (4)夕日欲( ): ______ 。
11.给下列加下划线的字注音。
夕日欲颓( ) 沉鳞竞跃( )
晓雾将歇( ) 与其奇者( )
遂至承天寺( ) 盖竹柏影也( )
藻、荇交横( )( )
12.《答谢中书书》选自《______》,作者______,______朝______时道教______家、______家。字______,自号______,丹阳秣陵人。有《陶隐居集》。
三、语言表达
13.《答谢中书书》宛如一幅清丽的山水画,又像一首流动的山水诗,美不胜收。你能否再找出两句写山或水的优美诗文?
① __________ , __________ 。
② __________ , __________ 。
③__________ , __________ 。
④__________ , __________ 。
四、现代文阅读
14.阅读《苏轼向南》,完成小题
苏轼向南
林那北
①公元1097年的海南是孤悬海外的一个岛,像一个被关在家门外的落拓弃儿,漫无边际的海水箍出貌似柔软却比岩石更坚硬的边界,路延伸到这里戛然断了,不再通向远方,仅能够年复一年默默眺望。
②那一年七月,62岁的苏轼必须继续向南。从汴州到惠州再到琼海的儋州,向南,再向南,向海之南。家越来越远,步履越来越沉重。
③他以为登上岸时,双脚所踏必定是一片荒芜凄凉的不毛之地。可当船驰近黑黢黢的岛时,他惊呆了:植物多么兴盛,浓密的树木高矮错落次第排开,藤更是恣意纵横缠绕。那些骄傲地高高矗立的椰子树,居然如同一管大笔,羽毛状的叶子在风中摇曳有致,仿佛憋着一股劲,向着天空抒写无尽的诗意。而天则蓝得纯净而饱满,恰似一张幽远深厚的大纸,酣畅铺展。双脚踏上岸时,苏轼微微吁了一口气。既然这里能够万物生长,他为什么不能呢?
④初抵海南岛时,他住的是一间废弃的官舍,残垣断壁,瓦片四处破损,但最终他连这样的房子也住不下去了,朝廷不许他住,扫地出门。不让住那就不住了吧,兜里还剩几个碎银子,都掏空了,在椰树林里搭个简陋的小屋子。屋子落成之时,他绕着走几圈,觉得与前辈杜少陵那个为秋风所破的茅屋相比,自己的新居简直可以称为豪宅了啊,何况周围有槟榔树与椰树相掩相伴,环境上佳,空气绝好,心情不免就畅快了起来。
⑤夜深人静时,透过窗子看到外面与海浪一起翩然起舞的椰树,几分凄然之下,又有几多安慰。他喜欢这树,那么笔直地一路向上伸长,全凭一己之力,骄傲地把累累果实挂在最高处,不枝不蔓,不虚与委蛇,不矫情做作,也绝不向世俗低头俯就。这些都那么合他胃口,自始至终,他都要求自己如此做人。既然世间找不到太多高洁的同道之人,那么与树为伍,也是一种幸运。
⑥种椰树的当地黎族百姓有着那么多与宫廷间阴谋算计格格不入的敦厚善良,他们不问他来自何处,也不问有着怎样的跌宕身世,仅当成一位普通的远方来客,笑脸相迎,礼貌相待。有时候早上门一开,会猛然见到一坨鹿肉赫然摆在那里。他忽然觉得自己应该为这些质朴的人做点什么。
⑦他曾在岛上凿过井。那时他刚到达海南,见当地无洁净的水可饮,于是绕着城墙低头细查。起先没有人相信这个老夫子有这能耐,以为装腔作势,以为装神弄鬼。不料,他手指某处说有泉,再指一处说也有泉。居然真的有,一下子就凿出两口井,清澈而甘甜。这是他献给这个岛的第一份礼物。
⑧奇怪的是他竟然也通医术。岛上无医无药,病倒了,当地人唯一的办法是到庙里祷告,并把从大陆运来的牛杀掉祭祀神明。他很着急,他必须以一己之力有所改变。热带丰沛的阳光与雨水之下,植物一年到头兴旺生长。群山上、野地里,人们看到这个姓苏的高个子,穿着短衣短衫终日忙忙碌碌。他采草药,也研究草药,甚至发现一种古医书里曾提及却没有人发现的一种药材。他给人看病,他采药让他们服下,治好他们的病。在一个个有力的事实面前,当地人终于相信,这个说着一口奇怪四川话的汉人,是上苍派来拯救他们的神仙。
⑨他开始挥毫写诗作赋,并且诗句里款款跳动起轻快、诙谐与热腾腾的田园气息。纸不够,他随手在泥土上比来划去也兴致盎然;墨缺少,他心血来潮自己动手研制也乐趣横生。墨香从桄榔庵飘出,这是岛上稀罕的气味,它们丝丝缕缕随风荡开,把那些渴望读书识字的年轻人次第吸引。
⑩苏轼有事可做了。沐着椰风,顶着烈日,他已经有一个很光鲜的角色:教书先生。传道授业释疑解惑,书香顿起,憋了一肚子的墨水猛然间开了闸。日子不再难捱,从来缺少四季变化的海岛,没有寒冬与冷秋,眨眼间一天天就飞快逝去了。他做得很投入,或许也已经冉冉涌起几分陶醉了。偶尔抬眼北望,烟雾迷蒙,除了亲情的牵挂尚且割舍不下之外,他不再有其他丝毫念想。
三年的时光里,他在这个岛上共写诗一百二十七首,词四首,各种表,赋、颂、碑铭、论文、书信、杂记等一百八十二篇。真不算少,垒起来都快等身了。人家让他死,他却好好地活着,活得越来越好。
在他离去后的第九年,他的弟子符确赴京城会试,登己丑科进士,填补了自隋朝科举设考以来海南岛从无进士的空白。这只是一个起点,之后士子蜂起,接二连三,有宋一代,岛上共出了十二位进士——这算是苏轼献给海南的又一个礼物吧?当初向南,再向南,他心灰意冷过,但岛安慰了他,于是他也回馈了岛。
九百多年后的今天,我在海南岛上看到植物纵横交错遍地疯长,每一寸绿都绿出明亮而蓬勃的油光。忽然想,会不会正因为苏轼目光抚过这些树木、双脚踩过这片土地,于是万物才获得更多的生机?
(1) 文章首先叙述了苏轼初登岛时的经历,然后分三个方面,依次写了苏轼凿井、① 、② 为岛造福的事。(每空不超过4个字)
(2) 以下对文章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第⑦段写苏轼查找到两处泉眼,让当地人认为他是上苍派来的神仙。
B. 第⑨段苏轼开始挥毫写诗作赋,是为了吸引当地的年轻人。
C. 第 段列举苏轼的作品篇目主要是为了说明他创作勤奋。
D. 第 段写海南岛出了十二位进士,是侧面烘托苏轼的贡献。
(3) 请从手法或词语运用的角度,任选其一,简要分析第③段划线语句是如何生动地描写苏轼初登岛时所看到的景象的。
(4) 请结合文中相关内容,体会文中划线句子的含义。 人家让他死,他却好好地活着,活得越来越好。
答案和解析
1.【答案】D
【解析】【分析】
本题考查对翻译语句的辨析能力。解答时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调整,达到词达句顺。然后分析各个选项翻译是否正确即可。
【解答】
ABC.翻译正确。
D.“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意思:只是缺少像我俩这样悠闲的人罢了。翻译有误。
故选D。
2.【答案】B
【解析】【分析】
此题考查学生理解重点语句在文中的含义的能力。理解句子的含义可从这些方面思考:文章的内容和主题、具体语言环境、作品背景、关键性词语、句子的写作手法、文章中人物的身份、性格特点和思想等。
【解答】
ACD项理解正确。
B项“异常欣喜的心情”无中生有。“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包含着作者宦海沉浮的悲凉之感和由此领悟到的人生哲理,在痛苦中又得到某些安慰。故理解有误。
故选B。
3.【答案】A
【解析】“南宋思想家”有误,陶弘景是南朝齐梁时思想家。
4.【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书法知识。
第一幅作品:字形大小相对一致,没有什么变化,可见作者书写时心境平和,情绪稳定。根据材料中的“晚年被贬谪到惠州之后,苏轼心境已然平和,少有情绪上的大起大伏,其书法作品也相应发生了变化,通篇没有太多变化,字形大小,相对统一”可知,这是苏轼晚的被贬到惠州后的作品。
第二幅作品:行笔轻快迅疾,笔意连绵恣肆,活泼跳动,从中可以感受到作者内心的轻松与快意。根据材料中的“苏轼初到黄州第一年,他心存朝廷很快便能召回他的期盼,内心并不沮丧,在黄州遇到朋友时还十分兴奋与激动,当时的书法作品,行笔轻快流畅,给人轻松之感”可知,这是苏轼被贬到黄州第一年后的作品。
第三幅作品:字体或大或小,字与字之间的间距有密有疏,有的字工整,有的字狂放,多有变化。根据材料中的“到了黄州的第三年,苏轼的生活穷困潦倒,对于自己贬谪三年愤懑惆怅,书法作品也随之发生了变化,结字亦大亦小,或疏或密,参差错乱,变化万千”可知,这是苏轼被贬到黄州第三年的作品。故排序为:②③①。故选B。
5.【答案】D
【解析】A项,两个“自”均为“从、由”之意;
B项,“朝”“晓”均为“早晨”之意;
C项,“至”“到”均为“到达”之意;
D项,第一个“与”意思为“欣赏”,第二个“与”意思为“和”.
故选:D.
本题考查对文言一词多意的辨析能力.要求学生在了解课文大意的基础上理解词语的含义,并且能辨析词语在不同语境中的含义.
本题考查对常见文言词一词多义的问题.要注意平时区别记忆.做此类题目,要着眼“意义”和“用法”两点,“意义”是就表意而言的,“用法”是就词性而言的.
6.【答案】C
【解析】C项,不是“繁多杂乱”,而是“此起彼伏”。
7.【答案】B
【解析】B项,苏轼与张怀民是朋友,是知己,选项中说“迫不得已才去找了正好也睡不着的张怀民”表述有误。故选 B。
8.【答案】B
【解析】【分析】
此题考查学生对文言词语一词多义现象的掌握情况。一词多义指的是同一个词具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不同意义这样一种语言现象。一词多义是语言的普遍现象,是词义演变的结果。做题时需要在理解词语基本意思的基础上,结合句子具体分析。
【解答】
A“寻”前一个是“寻找”的意思, 后一个是古代长度单位,一寻等于八尺。故A意思不相同。
B“但”都是“只是”的意思。故B意思相同。
C“与”前一个是“一起,一同”的意思, 后一个是“欣赏”的意思。故C意思不相同。
D“欲”前一个是“将要”的意思, 后一个是七情六欲。故D意思不相同。
故选B。
9.【答案】月光 四 庭中月色(或月夜美景)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侧面描写(或视觉描写)(如果学生前面只答:“庭下如积水空明”则为正面描写或视觉描写)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解析】本题考查文本内容的理解与分析。解答此题要了解文章主要内容,分清层次,抓住关键语句来分析作答。考查对于课文内容理解的题,需要根据上课老师的讲解,尤其要结合本文的写作背景和中心来作答。贯穿本文的一个事件就是赏月,因此,月光是全文的线索,因此,庭中的月色为文章的主要内容。最后,文章最能体现作者思想情感的一句话就是“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中的“闲人”,即可以看出赏月的欣喜,又可以看出贬谪的悲凉,因此,此句也是点明主旨的句子。
10.【答案】交相辉映;消散;潜游在水中的鱼;坠落
【解析】本题的词语均出自课文《与朱元思书》,根据课文内容来补写词语,并写出意思即可.
答案:
(1)交辉:交相辉映.
(2)歇:消散.
(3)沉鳞:潜游在水中的鱼.
(4)颓:坠落
本题考查文言字词的积累.
在日常的学习中,一定要注意对常用文言字词的积累.有必要统一整理成册,时时记诵.
11.【答案】tuí lín xiē yù suì bǎi zǎo xìng
【解析】略
12.【答案】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 全梁文 陶弘景 南 梁 思想 医学 通明 华阳居士
【解析】此题考查学生识记作家作品的能力。这类题型,关键在于平时的积累。注意掌握作者、生活时代、体裁、书中人物、主要情节、作品主题及风格流派等。做本题时注意《答谢中书书》作者介绍。
13.【答案】①“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王安石《书湖阴先生壁》)(重点字:闼);
②“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王湾《次北固山下》)
③“素湍绿潭,回清倒影.”(郦道元《三峡》)(重点字:湍);
④“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李白《望天门山》)
【解析】此题考查名篇名句默写,对于文质兼美的名言名句,多数同学能熟读成诵,但在考试中却得不到分,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生僻字、难写字书写有误,一字之差,导致丢分,实在遗憾.这就要勤于动笔,重点突破.
在复习和应试时应注意
1、要整体背诵,不要孤立记诵名句.
2、古代诗歌、散文名篇里的名句都要同等重视.
3、要记忆准确,默写正确.要格外注意难写、易混易错的字.
4、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背诵.只有理解了的东西才能记得牢.
5、平时背诵既要“口到”,更要“心到”“手到”.
6、要把握字的准确读音,要克服粗心的毛病、要日积月累,学以致用.
14.【答案】【小题1】①治病 ②教书
【小题2】D
【小题3】
“居然如同一管大笔”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或“仿佛憋着一股劲”“骄傲的”“高高”“无尽”等词语),写出植物旺盛、昂扬的生命力 (旺盛的生长),苏轼初登岛被这些植物深深吸引,也要决心如它们一样好好地活着。
【小题4】示例:朝廷把他贬谪到偏远的海岛,不给他提供住处,他只能住在陋室,但是他却被当地百姓的淳朴敦厚、植物旺盛的生命力影响,为当地百姓做了许多事,写诗做赋,培养人才,体现了苏轼乐观豁达的人生态度,绝不向世俗低头俯就。
【解析】1.
本题考查对文本内容的理解概括。
根据第八段中的“他给人看病,他采药让他们服下,治好他们的病”可得:治病。
根据第十段中的“他已经有一个很光鲜的角色:教书先生。传道授业释疑解惑,书香顿起,憋了一肚子的墨水猛然间开了闸”可得:教书。
2.
本题考查对文本内容的理解。
A.根据第八段中的“这个说着一口奇怪四川话的汉人,是上苍派来拯救他们的神仙”可知,第八段写他给当地人冶病,并且能够治好,所以当地人认为他是上苍派来的神仙;
B.第九段写他开始挥毫写诗作赋,并未指明是为了吸引当地的年轻人,本项于文无据;
C.第十一段列举苏轼的作品篇目主要是为了说明他才华横溢,从写作中汲取生活的力量,让自己活得越来越好;
故选D。
3.
本题考查句子的赏析。
把“椰子树”比作“一管大笔”,写出了椰子树之茂盛。“仿佛憋着一股劲,向着天空抒写无尽的诗蚤”将椰子树叶当人来写,这都说明苏轼从海南岛的优美环境中找到了生活下去的信心;写出植物旺盛、昂扬的生命力,这些都对苏轼产生了积极的影响,让他有了在岛上生活下去的信心和勇气。
4.
本题考查理解句子含义。
根据第二段中的“从汴州到惠州再到琼海的儋州,向南,再向南,向海之南。家越来越远,步履越来越沉重”可知,海南极为偏远。根据第四段中的“初抵海南岛时,他住的是一间废弃的官舍,残垣断壁,瓦片四处破损,但最终他连这样的房子也住不下去了,朝廷不许他住,扫地出门。不让住那就不住了吧,兜里还剩几个碎银子,都掏空了,在椰树林里搭个简陋的小屋子”可知,朝廷不给他提供住处,他只能自己住在自行搭建的小屋子里。这就是“人家让他死”的含义。
联系第三段中的“既然这里能够万物生长,他为什么不能呢?”可知他受到了当地植物旺盛生命力的影响,决意要好好活。根据第六段中的“种椰树的当地黎族百姓有着那么多与宫廷间阴谋算计格格不入的敦厚善良,他们不问他来自何处,也不问有着怎样的跌宕身世,仅当成一位普通的远方来客,笑脸相迎,礼貌相待”可知,当地百姓的敦厚善良让他感受到温暖。根据第七段中的“他曾在岛上凿过井”,第八段中的“他给人看病,他采药让他们服下,治好他们的病”,第九段中的“他开始挥毫写诗作赋”,第十段中的“他已经有一个很光鲜的角色:教书先生”可知,他为当地的百姓做了很多事情。根据第十二段中的“这只是一个起点,之后士子蜂起,接二连三,有宋一代,岛上共出了十二位进士”可知,他改变当地的文化教育状况。这些都是“他却好好地活着,活得越来越好”的具体表现,也表现了他豁达乐观,不向世俗低头的高尚品格。示例:朝廷把他贬谪到偏远的海岛,不给他提供住处,他只能住在陋室,但是他却被当地百姓的淳朴敦厚、植物旺盛的生命力影响,为当地百姓做了许多事,写诗做赋,培养人才,体现了苏轼乐观豁达的人生态度,绝不向世俗低头俯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