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 课时作业
单选题
1.形容三峡江水澄清、风光妩媚的句子( )
A. 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B. 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C. 悬泉瀑布,飞漱其间. D. 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2.下列句子中,含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A. 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B. 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
C. 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D. 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3.下面是“素湍绿潭,回清倒影”一句的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
A. 激起白色浪花的急流,碧绿的潭水,回旋着清波,倒映出各种景物的影子.
B. 向来碧绿的潭水里,清楚地倒映出各种景物的影子.
C. 平静的河流,碧绿的潭水,都清楚地倒映出各种景物的影子.
D. 平时碧绿的潭水里,回旋着清波,倒映着影子.
4.下列句中加下划线词没有活用的一项是( )
A. 重岩叠嶂,隐天蔽日 B. 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C.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 D. 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5.对下面语句中加下划线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略无阙处(完全没有) B. 空谷传响(响亮)
C. 属引凄异(连接) D. 林寒涧肃(肃杀,凄寒)
6.下列词语中,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 良多趣味(甚,很) 属引凄异(牵引)
B. 哀转久绝(消失) 飞漱 其间(冲荡)
C. 素湍绿潭(白色的) 略无阙处(空隙、缺口)
D. 沿溯阻绝(逆流而上) 不以 疾也(快)
7.下列加下划线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 属引(zhǔ) 绝 (yǎn) 阙处(quē) 素湍绿潭(tuān)
B. 沿溯(sù) 略无(lüè) 凄异(qī) 重岩叠嶂(zhàng)
C. 悬泉(xuán) 飞漱(sù) 曦月(xī) 哀转久绝(zhuàn)
D. 御风(yù) 襄陵(xiāng) 长啸(xiào) 隐天蔽日(bì)
8.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 春冬之时 花之富贵者也
B. 自非亭午夜分 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C. 静以修身 公亦以此自矜
D. 哀转久绝 绝巘多生怪柏
9.体现三峡窄的句子( )
A. 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B. 三峡七百里
C. 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D. 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二、填空题
10.给下列加下划线的字注音。
曦月( ) 绝 ( ) 略无阙处( )
高猿长啸( ) 沿溯阻绝( ) 素湍绿潭( )
飞漱其间( ) 林寒涧肃( )
11.按要求填空。
知识小窗 (1)《三峡》选自北魏地理学家________(填人名)撰写的《________》,此书名为注释《水经》,实则以《水经》为纲,广为补充发展。全书详细记载了一千多条大小河流及有关的历史遗迹、人物掌故、神话传说等,是我国古代地理名著,并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 (2)三峡是瞿塘峡、________和________的总称,在长江上游重庆奉节和湖北宜昌之间。李白《峨眉山月歌》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句就提到了三峡。
12. 《三峡》选自《________________》,作者________,________(朝代)著名__________、散文家。三峡指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
三、语言表达
13. 班级开展《红星照耀中国》读书活动,小明打算以电影《哪吒》中的台词“我命由我不由天”为主题,写一段人物评说。请你帮他从下列备选人物中选择一位,并结合其相关故事写一段文字,不超过100字。
备选人物:毛泽东 徐海东 彭德怀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和解析
1.【答案】B
【解析】【分析】
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的理解能力。文言文阅读与现代文阅读的相通之处在于都要读懂文章,准确的把握文章的思想内容,在读懂的基础上表达自己的理解。做此类题,一要通晓文意,二要抓住文中的关键词句,受其启发,深入思考,加以理解。
【解答】
A.突出良多趣味;
B.形容三峡江水澄清、风光妩媚;
C.突出山间的瀑布之美;
D.突出山的连绵。
故选B。
2.【答案】A
【解析】“阙”同“缺”。
3.【答案】A
【解析】【分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句子的理解或翻译能力。做此类题时,要根据文章的语境,了解句子大意,准确理解关键字词,本题中要注意“素”:白色;“回清”:回旋着清波。翻译的时候还要注意把省略的成分补全,把倒装的成分理顺,疏通语句。所学课文,重点句子的翻译要加强记忆,可直接写出译句。
【解答】
本句应译为: 白色的急流,碧绿的潭水,回旋着清波,倒映出各种景物的影子。素湍,白色的急流。绿潭,碧绿的潭水。回清,回旋的清波。故译为:激起白色浪花的急流,碧绿的潭水,回旋着清波,倒映出各种景物的影子。
故选A。
4.【答案】A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学生辨析词类活用现象的能力。词类活用是指某些词临时改变其基本语法功能去充当其它词类或基本功能,而未改变用法的比较特殊的现象。古代汉语中的词类活用非常普遍,是古代汉语的重要语法特点之一,其内容主要包括名词、形容词、数词用作一般动词,名词作状语、使动用法和意动用法等。
【解答】
A.太阳。没有活用现象。
B.名词作状语,在空荡荡的山谷里。
C.名词活用作动词,下霜。
D.动词活用作名词,飞奔的马。
故选A。
5.【答案】B
【解析】“响”在此处的意思是“回声”。
6.【答案】A
【解析】【分析】
本题考查的是文言实词的积累。实词的积累,是培养阅读文言文能力的基础,理解文言文中词语的含义时,要联系原句来理解,不可孤立地理解单个字词的含义。还要注意词语的特殊用法,比如古今异义词、动词的使动用法、通假字等,尽量做到翻译准确、恰当。
【解答】
A“良”确实,实在;“引”应解释为“延长”。故A错误。
BCD正确。
故选A。
7.【答案】C
【解析】C选项中“漱”应读shù,“转”是多音字,此处应读zhuǎn。
8.【答案】A
【解析】【分析】
本题考查文言词语的意思的理解能力。解答时结合题干,回顾所学完成作答即可。做好本题需要平时认真积累文言文中出现的实词、虚词的字形及意思。题干中通过支架帮助学生掌握翻译解释词语的方法。
【解答】
A项,都是“的”的意思。
B项,如果/自己。
C项,连词,表示后者是前者的目的,用来/凭借。
D项,消失/极,非常。
故选A。
9.【答案】D
【解析】【分析】
本题考查学生解读文言文内容的能力。文言文阅读与现代文阅读的相通之处在于都要读懂文章,准确的把握文章的思想内容,在读懂的基础上表达自己的理解。做此类题,一要通晓文意,二要抓住文中的关键词句,受其启发,深入思考,加以解答。
【解答】
A.体现山的连绵;
B.体现山多;
C.体现山河的秀丽;
D.译为:重重叠叠的岩石和直立像屏障的山峰遮盖住了蓝天和太阳,如果不是正午,就看不见太阳,如果不是半夜,就看不见月亮。充分描写了三峡的窄。
故选D。
10.【答案】xī yǎn quē xiào sù tuān shù jiàn
【解析】略
11.【答案】(1)郦道元 水经注
(2)巫峡 西陵峡 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古代作家作品及文化常识的把握、默写的能力。对于文学文化常识,平时要多加积累,多看多记,包括作家的姓名、字号、籍贯、作品、名句等。有了丰富的积累,做题时才得心应手。默写时注意不能写错别字。《三峡》选自北魏地理学家郦道元撰写的《水经注》;三峡是瞿塘峡、巫峡、西陵峡的总称,在长江上游重庆奉节和湖北宜昌之间。李白《峨眉山月歌》中“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一句就提到了三峡。
12.【答案】水经注校证 郦道元 北魏 地理学家 瞿塘峡 巫峡 西陵峡
【解析】略
13.【答案】
示例一:毛泽东不服父亲粗暴的管教,与父亲进行“辩证的斗争”,并引经据典进行反驳;同情“造反的饥民”,为他们遭受迫害深感不平;不顾父亲的反对,要去新式学堂就学,等等,可见毛泽东从小就有反抗精神和斗争意识,为己抗争,为民抗争,为国抗争。
示例二:彭德怀用摔凳子的方式反抗私塾老师的暴力;踢掉专制的祖母的烟盘,离家出走;看到大地主不肯帮助穷人,就带领饥民砸他的米店,等等,可见彭德怀勇于抗争的精神,为己抗争,为民抗争,为国抗争。
示例三:徐海东少年时就疾恶如仇,与辱骂他的地主子弟打架;认为穷人孩子得不到公平,就逃学不肯再去;不服厂主克扣工资办酒席,要罢工反抗等,可见徐海东的反抗精神,为己抗争,为民抗争,为国抗争。
【解析】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