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 26诗词五首 课时作业(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 26诗词五首 课时作业(含解析)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62.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6-03 14:44:22

图片预览

内容文字预览

诗词五首 课时作业
一、单选题
1.下面各句中没有运用典故的一项是( )
A.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B.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C.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D. 九万里风鹏正举。
2.对杜牧《赤壁》分析不当的一项是( )
A. 作者并不从正面写赤壁之战的过程及其在政治上的后果,而是反说其事,并以两位美女的命运来反映赤壁之战对东吴政治军事形势的重大影响。
B. “折戟沉沙铁未销”,是说折断的兵器埋没在沙土中还没有锈蚀。因为该兵器埋入沙土的年代不久,时间不长。
C.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是用假设的口气说的。如当时的天气、风向不给周郎以方便,赤壁之战就有可能被曹操取胜,那么“二乔”就可能被关在铜雀台了。
D. 赤壁是东汉末年周瑜大败曹操的地方,在今湖北蒲圻西北长江南岸,但诗人所咏之赤壁并非此处,而是湖北黄冈的赤鼻矶,故说此诗虽为咏史诗,其实也是借题发挥。
3.下面的文学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陶渊明,晋代诗人,世称靖节先生,自号五柳先生,代表作有《归园田居》《饮酒》等。
B. 杜甫,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代表作有“三吏”“三别”等,他的诗被称为“诗史”。
C. 李贺和杜牧都是唐代诗人,并称为“小李杜”。《雁门太守行》《赤壁》分别是他们的代表作。
D. 李清照,号易安居士,宋代著名的婉约派女词人。
4.下列文学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陶渊明,晋代诗人,世称靖节先生,自号五柳先生,代表作有《归园田居》《饮酒》等。
B. 杜甫,唐代现实主义诗人,代表作有“三吏”“三别”等,他的诗被称为“诗史”。
C. 李贺和杜牧都是唐代诗人,并称为“小李杜”。《雁门太守行》《赤壁》分别是他们的代表作。
D. 李清照,号易安居士,宋代婉约派女词人。
5.《雁门太守行》(李贺)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角色满天秋色里,塞上胭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对这首诗内容的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第一句“黑云”比喻敌人大军压城的气势,第二句“金鳞”比喻铠甲在太阳下反射的闪光。
B. 第四句中“燕脂”、“紫”都是形容边塞泥土的颜色怪异,包含着当时战况严峻的象征意义。
C. 第六句,“寒声”指战鼓的声音低沉重浊,“不起”指战士们在这样沉重的鼓声中斗志难振。
D. 第七、八句意思是战士们为了报答君王平日里对自己的重视,决心奋战沙场,为君王献身。
6.阅读《雁门太守行》,完成试题。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与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 “黑云压城”比喻敌军攻城的气势,“金鳞”比喻铠甲在太阳下反射的闪光。
B. “塞上燕脂凝夜紫”的意思是边塞将士的血迹在寒夜中凝为紫色。句中“燕脂”“夜紫”皆形容战场血迹。
C. “鼓寒”指战鼓的声音低沉重浊,“声不起”指战士们在这样沉重的鼓声中斗志难振。
D. 第七、八句意思是战士们为了报答君王平日里对自己的重视,决心奋战沙场,为君王献身。
7.对下面两首诗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甲】春望
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乙】前出塞(其六)
杜甫
挽弓当挽强,用箭当用长。
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
杀人亦有限,列国①自有疆。
苟能制侵陵②,岂在多杀伤?
【注】①列国:各国。②侵陵:侵略。
A. 甲诗中“搔更短”“不胜簪”以特写镜头将忧国、伤时、思家之情浓缩在诗人苍老的形象中。
B. 乙诗以“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指明作战取胜的关键。并用比喻说明凡事击中要害就容易成功的道理。
C. 两首诗都写到战争,甲诗写出了在连绵的战火中,久盼家书而不至的急迫心情;乙诗用反问强调了以强兵制止侵略的思想。
D. 两首诗都表达了杜甫爱国忧民的情怀,甲诗融情于景,乙诗在记叙中抒情。
8.下面的停顿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国破/山河/在 B. 折戟/沉沙/铁未销
C. 天接/云涛/连晓雾 D. 甲光/向日金/鳞开
9.下列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赤壁》开头借一件古物兴起对历史的慨叹,小中见大。
B. 《雁门太守行》作者捕捉“半卷红旗”这个景象入诗的作用:“半卷红旗”是正面描写战况,一方面是风势很大,卷起红旗便于急行军;另一方面是高度戒备,不事张扬,把战事的紧张状态突现出来。
C. 《春望》“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中“破”字用得好.一个“破”字,写出了国都沦陷、城池残破的景象,使人触目惊心。
D. 《渔家傲》“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中“嗟”字生动地写出了词人彷徨忧虑的神态,表明自己在人生道路上日暮途远,茫然不知所措的叹惋。
10.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陶渊明的《饮酒》(其五)描写了乡村美好风光和诗人悠然的生活,也表达了他生不逢时、怀才不遇的愤慨之情。
B. 杜甫的《春望》首联展现了沦陷中长安城的破败景象,使人满目凄然。
C. 《赤壁》中“二乔”代表了东吴的命运。诗人假设东吴败亡,不写山河破碎,而写二乔命运,以小见大地说明战争之利害,极耐人寻味。
D. 李清照的《渔家傲》是一首记梦之作,词人在梦中看到了一幅辽阔、壮美的海天一色图,看到了天帝,看到了自己对天帝垂问的回答。
11.下面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陶渊明,一名潜,字元亮,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唐朝诗人。田园是陶渊明诗的主要题材。
B. 杜牧,唐代诗人。字牧之,号樊川居士。尤以七言绝句著称,与李商隐一起被后人称为“小李杜”。
C. 李清照,宋代女词人,号易安居士,婉约词派代表词人,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
D. 杜甫,唐朝诗人,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人称“杜少陵”“杜工部”等。杜甫被后人尊称为“诗圣”,他的诗被后人称为“诗史”。
12.下列有关文学常识搭配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赤壁》——杜牧——唐朝——咏史怀古
B. 《饮酒》——陶渊明——东晋——山水田园
C. 《渔家傲》——李清照——宋代——托物言志
D. 《雁门太守行》——李贺——唐朝——边塞诗
13.下列加下划线的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 白头搔(sāo)更短,浑欲不胜簪(zān)。
B. 角(jiǎo)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yān)脂凝夜紫。
C. 折戟(qǐ)沉沙铁未销,自将磨(mó)洗认前朝。
D. 我报路长嗟(jiē)日暮,学诗谩(màn)有惊人句。
填空题
14.读准字音
烽火( ) 不胜簪( ) 塞上( )
燕脂( ) 提携( ) 折戟( )
磨洗( ) 殷勤( ) 长嗟( )
谩( ) 风鹏( )
15.解释下列句中加下划线的词。
(1)问君何能尔_____________
(2)飞鸟相与还_____________
(3)折戟沉沙铁未销_____________
(4)自将磨洗认前朝_____________
(5)我报路长嗟日暮_____________
(6)学诗谩有惊人句_____________
16.了解作者和作品,完成表格。
诗名 诗人 朝代 代表作品(除课文外)
《饮酒》(其五)
《春望》
《雁门太守行》
《赤壁》
《渔家傲》
答案和解析
1.【答案】B
【解析】【分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典故的分析能力。用典,是古诗词中常用的一种表现方法,其主要特点是借助一些历史人物、神话传说、寓言故事等来表达自己的某种愿望或情感。
【解答】
选项A用了“火烧赤壁”的典故。
选项B没有用典故。
选项C中的黄金台是战国时燕昭王在易水东南修筑的,传说他曾把大量黄金放在台上,表示不惜以重金招揽天下士。诗人引用这个故事,写出将士们报效朝廷的决心。 
选项D“九万里风鹏正举”句,出自《庄子·逍遥游》
故选B。
2.【答案】B
【解析】【分析】
此题考查学生理解诗歌的能力。解答此题,应先通读全诗,理清大意;然后细读相关词句,品味分析诗歌的内容、主题、情感、写法等;最后根据题目要求,与题中的各个选项逐一地对照、分析、甄别、判断、选择即可。
【解答】
B. “还没有锈蚀”“该兵器埋入沙土的年代不久,时间不长”错了,折断的兵器还没有完全锈蚀。从三国赤壁之战,到杜牧生活的晚唐,经历了六百年,时间不能说不长。故B错误。
ACD正确。
故选B。
3.【答案】C
【解析】【分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学常识的解读能力。选择题所涵盖的内容非常多,既有文学文化常识,也有作品主题、故事情节、人物性格、写作特色类,还有对作品的品读、分析等。解答这类题目,首先要将相关知识记牢,这样就能轻松的将正确项与错误项区分开来;若有些知识出现遗忘或疏漏,那就要运用排除法,以确定最终选项。
【解答】
ABD选项表述正确。
C项表述不正确,应为:李商隐和杜牧并称为“小李杜”。
故选C。
4.【答案】C
【解析】“小李杜”指的是李商隐和杜牧。
5.【答案】C
【解析】【分析】
本题考查学生赏析诗歌的能力。解答此题,应先通读全诗,理清诗意;然后细读相关词句,品味分析诗歌的内容、主题、重点语句、写法等;最后根据题目要求,与题中的各个选项逐一地对照、分析、甄别、判断、选择即可。
【解答】
A.正确;
B.正确;
C.第六句,无奈夜寒霜重,连战鼓也擂不响。面对重重困难,将士们毫不气馁,斗志难振表述错误;
D.正确。
故选C。
6.【答案】C
【解析】C项,“声不起”表现的是面对重重困难,将士们毫不气馁。
7.【答案】D
【解析】鉴赏诗歌:一要知人论世。读懂一首诗,首先要了解诗歌产生的时代背景、作家的生平经历和创作风格。二要把握形象。诗是通过鲜明生动的艺术形象来反映生活抒发感情,阅读、鉴赏诗歌就要通过认真分析、品味,理解和把握这种形象。三要理解情感。感情是诗歌的生命和灵魂,只有很好地体会诗人在诗中的感情和基调,才能准确理解诗歌的主旨。
【诗歌解析】
《春望》是唐代大诗人杜甫创作的一首诗。此诗前四句写春日长安凄惨破败的景象,饱含着兴衰感慨;后四句写诗人挂念亲人、心系国事的情怀,充溢着凄苦哀思。全诗格律严整,颔联分别以“感时花溅泪“应首联国破之叹,以“恨别鸟惊心”应颈联思家之忧,尾联则强调忧思之深导致发白而稀疏,对仗精巧,声情悲壮,充分地表现出诗人爱国之情。
《前出塞》作者采用了先扬后抑的手法:前四句以通俗而富哲理的谣谚体开势,讲如何练兵用武,怎样克敌制胜;后四句却写如何节制武功,力避杀伐,逼出“止戈为武”本旨。
【参考译文】
【甲】春望
长安沦陷,国家破碎,只有山河依旧;春天来了,人烟稀少的长安城里草木茂密。感于战败的时局,看到花开而潸然泪下,内心惆怅怨恨,听到鸟鸣而心惊胆战。连绵的战火已经延续了一个春天,家书难得,一封抵得上万两黄金。愁绪缠绕,搔头思考,白发越搔越短,简直要不能插簪了。
【乙】前出塞(其六)
拉弓要拉最坚硬的,射箭要射最长的。射人先要射马,擒贼先要擒住他们的首领。杀人要有限制,各个国家都有边界。只要能够制止敌人的侵犯就可以了,难道打仗就是为了多杀人吗?
选项ABC正确。
选项D有误,乙诗以议论取胜,前四句写战斗的关键,要拥有强大的军队,制敌有方,智勇兼施,才能克敌制胜。后四句,诗人提出观点,拥有强大的军队是为了守卫边疆,而不是为了征伐。无论是为制敌而“射马”还是“擒王”,都要以“制侵陵”为限。所以D选项“乙诗在记叙中抒情”说法错误。故选D。
8.【答案】D
【解析】【分析】
此题考查学生对诗句节奏的划分能力。五言诗就词义和诗句意思来说,将其划分为“二三”格式更为合理些。七言律诗的朗诵节奏:七言古诗按意义可划分为“四三”,“二二三”,“二二一二”“二二二一”等,有的是四三式的,不过很少见。现代诗歌根据意思停顿即可。
【解答】
D选项正确停顿为:甲光/向日/金鳞开。
A、B、C项诗句停顿正确。
故选D。
9.【答案】B
【解析】【分析】
本题考查学生赏析诗歌的能力。解答此题,应先通读全诗,理清诗意;然后细读相关词句,品味分析诗歌的内容、主题、重点语句、写法等;最后根据题目要求,与题中的各个选项逐一地对照、分析、甄别、判断、选择即可。
【解答】
A.正确;
B. “半卷红旗”是侧面描写战况;
C.正确;
D.正确。
故选B。
10.【答案】A
【解析】选项A“也表达了他生不逢时、怀才不遇的愤慨之情”不正确,陶渊明的《饮酒》(其五)表达的是诗人闲适淡泊、超凡脱俗的心境,故选A。
11.【答案】A
【解析】“唐朝诗人”有误,陶渊明是东晋诗人。
12.【答案】C
【解析】【分析】
此题考查学生识记作家作品的能力。这类题型,关键在于平时的积累。注意掌握作者、生活时代、体裁、书中人物、主要情节、作品主题及风格流派等。
【解答】
ABD搭配正确。
C《渔家傲》——李清照——宋代——借景抒情。故C搭配不正确。
故选C。
13.【答案】C
【解析】选项C的“戟”应读jǐ,故选C。
14.【答案】fēng zān sài yān xié jǐ mó yīn jiē màn péng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字音拼读能力。给汉字注音,要注意字母的拼写、声调符号及标注位置、多音字的区别等。尤其注意古诗文中一些通假字、多音字的读音。本题需要注意“塞、燕、嗟”的读音。
15.【答案】(1)如此,这样 (2)相伴 (3)销蚀 (4)拿,取 (5)回答 (6)同“漫”,空、徒然
【解析】略
16.【答案】陶渊明 东晋 《桃花源记》
杜甫 唐 《望岳》
李贺 唐 《李凭箜篌引》
杜牧 唐 《江南春》
李清照 宋 《如梦令》
【解析】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