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科学试卷浙教版 八年级下册 第3章 空气与生命单元提高卷
一、单选题
1.集气瓶装满某气体,该气体可能是下列气体中的一种:①二氧化碳、②氧气、③空气、④氮气,将燃着的木条伸入瓶中,火焰立即熄灭,则该瓶气体可能是( )
A.①或② B.②或③
C.①或④ D.③或④
【答案】C
【知识点】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解析】【分析】根据气体的性质分析判断。
【解答】将燃着的木条伸入瓶中,火焰立即熄灭,那么该气体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则该气体可能为二氧化碳和氮气,即①或④。
故选C。
2.下列人类活动中,不能缓解温室效应的是( )
A.绿色出行,低碳生活 B.及时处理作物秸秆,就地焚烧
C.对草原控制放牧数量 D.大力开展植树造林
【答案】B
【知识点】全球性大气环境问题(酸雨、温室效应、臭氧空洞)
【解析】【分析】适度的“温室效应”能保证地球上的气温恒定,适于动植物生存。但百年来,人类大量使用燃料,加上森林面积因乱砍滥伐而急剧减少等原因,使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增加较快,致使“温室效应”加剧,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全球性气候变暖,并引起一系列恶果。能造成“温室效应”的气体除二氧化碳外,还包括水蒸气(H2O)、臭氧(O3 )、氧化亚氮(N2O)、甲烷(CH4 )、氢氟氯碳化物类、全氟碳化物及六氟化硫等,统称为温室气体。对全球升温的贡献百分比来说,二氧化碳由于含量较多,所占的比例也最大,约为 55%。
【解答】A绿色出行,低碳生活,可以减少燃料的燃烧,减少二氧化碳含量的排放,符合题意;
B秸秆燃烧需要消耗氧气产生二氧化碳,导致二氧化碳含量增加不利于缓解温室效应;
C草原放牧量数量减少,草的光合作用会增加,可以更多的吸收二氧化碳,缓解温室效应;
D植树造林,植物的光合作用增强,大气中的二氧化碳被吸收,可以缓解温室效应。
故答案为:B。
3.(2019七下·余姚期末)下列关于二氧化碳的用途只利用了其物理性质的是( )
A.二氧化碳参加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可提高农作物产量
B.干冰能用于人工降雨
C.二氧化碳能用来生产汽水等碳酸饮料
D.二氧化碳可用作灭火剂
【答案】B
【知识点】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及用途
【解析】【分析】物理性质是指不能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如颜色、状态、气味、熔点、密度、溶解性、导电性、挥发性等。化学变化是发生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如可燃性、酸性、碱性、氧化性等。
【解答】A、二氧化碳参加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是利用了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能和水在叶绿素和太阳能的作用下生成葡萄糖和氧气,A不符合题意;
B、干冰能用于人工降雨是利用了干冰的物理性质--升华时能够吸收热量,B符合题意;
C、二氧化碳能用来生产汽水等碳酸饮料主要利用了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能和水反应生成酸,C不符合题意;
D、二氧化碳用作灭火剂即利用了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密度比空气大,又利用了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不燃烧、不支持燃烧,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4.(2024八下·杭州期中)据报道,科学家开发出了利用太阳能分解水的新型催化剂.下列有关水分解过程的能量变化示意图正确的是( )
A. B.
C. D.
【答案】B
【知识点】催化剂在化学反应中的作用
【解析】【分析】 利用太阳能分解水,所以反应物的总能量小于生成物的总能量。 催化剂可使化学反应物在不改变的情形下,经由只需较少能量路径来进行化学反应 。
【解答】 AC. 利用太阳能分解水,水吸收太阳能,反应物的总能量小于生成物的总能量,与图不符,故AC错误;
B.加入催化剂反应热不变,并且图像符合反应物的总.能量小于生成物的总能盘,故B正确;
D.催化剂可使化学反应物在不改变的情形下,经由只需较少能量路径来进行化学反应 。图像不符合,故D错误。
故答案为:B。
5.(2024八下·温州期中)下列反应中,属于化合反应的是
A.石蜡+氧气二氧化碳+水
B.硫+氧气二氧化硫
C.氯酸钾氯化钾+氧气
D.双氧水水+氧气
【答案】B
【知识点】化合反应和分解反应
【解析】【分析】化合反应是两种或多种物质反应生成一种物质。特点“多变一”。
【解答】A. 此反应中反应物是两种物质,生成物也是两种物质,不属于化合反应,故不符合题意;
B. 此反应中反应物是两种物质,生成物是原子物质,符合“多变一”的特点,属于化合反应,故符合题意;
C. 此反应中反应物是一种物质,生成物是两种物质,符合“一变多”的特点,属于分解反应,故不符合题意;
D. 此反应中反应物是一种物质,生成物是两种物质,符合“一变多”的特点,属于分解反应,故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6.(2024八下·温州期中)2024年1月 24日江西新余火灾给群众敲响消防安全的警钟,下列有关火灾或灭火的说法正确的是
A.在火场浓烟中逃生可用湿毛巾捂住口鼻
B.房间内着火时应该立即打开所有门窗
C.用水灭火是为了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
D.为了快速逃离火场一定要选择乘坐电梯
【答案】A
【知识点】燃烧与灭火
【解析】【分析】根据火灾自救的方法分析。
【解答】A. 在火场浓烟中逃生可用湿毛巾捂住口鼻,故正确;
B. 房间内着火时,不应该立即打开所有门窗,否则火势会更旺,故错误;
C. 用水灭火是为了降低周围的温度低于可燃物的着火点,故错误;
D. 为了快速逃离火场不能选择乘坐电梯,故错误;
故答案为:A。
7.(2024八下·长兴月考)2021 年 5月 22日,“祝融号”火星车到达火星表面开始探测。资料显示火星表面大气成分如下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火星大气成分 二氧化碳 氮气 氢气 其它气体
体积分数 95.30% 2.70% 1.60% 0.40%
A.火星大气通入澄清石灰水会变浑浊
B.火星大气中的氮气所占比例高于地球空气中的
C.宇航员要在火星上出舱勘查,须佩戴供氧装置
D.若条件允许,可以利用火星上的二氧化碳制取氧气
【答案】B
【知识点】空气的成分及探究;空气的利用;氧气的性质和利用;二氧化碳的检验和验满
【解析】【分析】根据题意,火星大气主要含量为二氧化碳,还有少量的氮气和氢气机其他气体,不含氧气。
【解答】A、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石灰水会变浑浊,正确,不符合题意。
B、地球空气氮气体积分数为78%,比火星体积比2.7%高,错误,符合题意。
C、火星气体不含氧气, 宇航员要在火星上出舱勘查,须佩戴供氧装置,正确,不符合题意。
D、二氧化碳可以被植物在光合作用时,和水一起作为原料生成氧气,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答B。
8.某同学在学习了元素和物质的知识后,进行了梳理,其中正确的是( )。
A.铁元素的质量分数由高到低:、、
B.钙的化合物相对分子质量由大到小:、、
C.氮元素的化合价由高到低:、、
D.空气中主要气体的体积分数由大到小:、、
【答案】A
【知识点】元素化合价的规则与计算;有关化学式的计算和推断;空气的成分及探究
【解析】【分析】A、根据在化合物中元素质量分数的比较方法分析。
B、根据相对分子质量分析。
C、根据在化合物中元素的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计算分析。
D、根据空气的组成及其含量分析。
【解答】A. 在FeO、Fe2O3、FeS三种含铁化合物中,将化学式变形得①6FeO ②3Fe2O3③6FeS,因32×6>16×3×3>16×6,含铁的质量分数由大到小排列为FeO>Fe2O3>FeS,故正确,符合题意;
B. CaCO3的相对分子量为100,CaCl2的相对分子量为111,Ca(OH)2的相对分子量为74,钙的化合物相对分子量由大到小:CaCl2>CaCO3>Ca(OH)2,故不符合题意;
C. 根据在化合物中元素的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HNO3、NH3、NO中氮元素的化合价分别为+5、-3、+2,故不符合题意;
D. 空气中氮气的体积分数为78%,氧气约为21%,二氧化碳约为0.03%,故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9.读甲、乙两种物质混合变化的微观示意图,图中“●”表示硫原子,“○”表示氧原子。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甲是
B.原子在化学反应中不可再分
C.反应前后,分子、原子种类均不变
D.反应中,甲、乙、丙三种物质的分子个数比为2:1:2
【答案】C
【知识点】构成物质的粒子模型;化学方程式的概念、读法和含义
【解析】【分析】首先要对模型图进行观察,分析物质的微观构成、物质的类别,再找出物质之间的微粒数目关系,写出反应的方程式,然后再对题中各问加以分析。
【解答】由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可知,该反应是二氧化硫和氧气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了三氧化硫,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A、该反应由两种物质生成了一种物质,属于化合反应,选项说法正确;
B、由图示中微粒的变化可知,原子在化学反应中不可再分,选项说法正确;
C、由图示中微粒的变化可知,化学反应前后分子种类发生改变,原子种类不变,选项说法错误;
D、由化学方程式可知,反应中,甲、乙、丙三种物质的分子个数比为2:1:2,选项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C。
10.(2024·龙湾模拟)科学实验中常常用到水。下列实验中水的作用与叶片褪色实验中水的作用一致的是( )
A.海波熔化 B.铁丝燃烧 C.种子萌发 D.燃烧条件
【答案】A
【知识点】光合作用的原料、条件和产物;种子的萌发;熔化与熔化现象;燃烧与灭火
【解析】【分析】 水浴法:化学实验室中以水作为传热介质的一种加热方法。将被加热物质的器皿放入水中,水的沸点为100℃,该法适于100℃以下的加热温度。
【解答】图中光合作用水浴加热使得温度更加的均匀;海波熔化中的水也是水浴加热,是海波受热均匀;铁丝燃烧中的水是防止融化物溅落炸裂瓶底;种子萌发中的水是促进种子的萌发;燃烧条件中的水是隔绝氧气,提高温度,使白磷达到着火点;
故答案为:A
11.(2024·绍兴会考)兴趣小组通过如图甲的实验装置来探究影响光合作用强度的某一因素,其中碳酸氢钠溶液可以使培养液中的二氧化碳含量不变。实验时每隔1分钟测定、记录溶液中的溶解氧(实验过程中溶解氧未达到饱和状态),实验结果如图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本次实验是为了探究光照强度对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
B.实验过程中金鱼藻光合作用强度大于呼吸作用强度
C.实验中不同光照强度下的初始溶解氧不同,这将会影响光合作用强度的判断
D.0-2分钟内金鱼藻在5000lx光照强度下的光合作用强度比10000lx光照强度下弱
【答案】C
【知识点】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相互关系
【解析】【分析】从图像中提取信息,然后对各个选项中的内容进行判断即可。
【解答】A.由图2可知,本次实验是为了探究光照强度对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故A正确不合题意;
B.由图2可知,实验过程中溶氧增加,说明实验过程中金鱼藻光合作用强度大于呼吸作用强度,故B正确不合题意;
C.实验中不同光照强度下的初始溶解氧不同,可通过溶氧的差值进行计算,不会影响光合作用强度的判断,故C错误符合题意;
D.0~2分钟内金鱼藻在5000lx光照强度下的溶氧差值比100001x光照强度溶氧差值小,所以5000lx光照强度下的光合作用强度比100001x光照强度下弱,故D正确不合题意。
故选C。
12.(2024·浙江模拟)中国科学家已实现由CO2到淀粉的全人工合成,其中一步重要反应的物质转化如图所示(反应a中,各物质分子个数比为1:1:1: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O2是反应a、b中可循环利用的物质
B.反应a、b中均有元素化合价的改变
C.由反应a可推测甲醛中含氢量高于甲醇
D.为使甲醇持续转化为甲醛,反应b需补充H2O2
【答案】C
【知识点】氧气的性质和利用;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
【解析】【分析】从图中可以看出,反应a是氧气与甲醇反应生成甲醛和过氧化氢,而反应b是过氧化氢分解生成水和氧气。
【解答】A.氧气是反应a中的反应物,是反应b中的产物,因此是a、b中可循环利用的物质,故A正确,但不符合题意;
B.在反应a和反应b中,氧元素的化合价均发生了变化,故B正确,但不符合题意;
C.从反应a中可以看出,甲醛中含氢量低于甲醇,故C错误,但符合题意;
D.由于氧气能够促进醇转化为甲醛,因此补充过氧化氢能够生成更多的氧气,可促进甲醇转化为甲醛,故D正确,但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13.(2023七下·北仑期中)下列物质在空气或氧气中燃烧时,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 )
A.镁带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放出热量,生成白色粉末氧化镁
B.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热量,生成红色粉末
C.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放出热量,产生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D.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微弱的淡蓝色火焰,放出热量,产生无色无味的气体
【答案】C
【知识点】氧气与碳、磷、硫、铁等物质的反应现象
【解析】【分析】根据物质在氧气中或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分析。
【解答】A. 镁带在空气中燃烧,生成白色粉末氧化镁属于结论,不是现象,故错误。
B. 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的热,生成一种黑色固体,故错误。
C. 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放出热量,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故正确。
D. 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放出热量,产生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故错误。
故答案为:C。
14.在一个密闭容器中放入M、N、Q、P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有关数据如下表所示,则对此反应认识错误的是( )。
物质 M N Q P
反应前质量(克) 18 1 2 32
反应后质量(克) x 26 2 12
A.该变化的基本反应类型是分解反应
B.反应后物质x的值为13
C.参加反应的M、P的质量比为1:4
D.物质Q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答案】A
【知识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化学方程式的概念、读法和含义
【解析】【分析】根据在化学反应前后,反应物的质量会减少,生成物的质量会增加,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不变,可能是催化剂,也可能是杂质,反应中物质的质量比=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变化量之比分析。
【解答】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不变,所以18+1+2+32=X+26+2+12,因此x=13;
M、P质量都减少,是反应物;N增加,是生成物;
M反应减少量=18g-13g=5g,P的反应质量=32g-12g=20g,生成的N的质量=6g-1g=25g。
A. 反应物是两种,生成物是一种,属于化合反应,故错误,符合题意;
B. x的值为13,故正确,不符合题意;
C. 参加反应的M、P的质量比=5g:20g=1:4,故正确,不符合题意;
D. 物质Q的质量在反应前后不变,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故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15.下列关于二氧化碳气体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二氧化碳是一种由2个氧原子和1个碳原子构成的气体
B.常温下二氧化碳是一种无色无味、密度比空气小的气体
C.二氧化碳气体能溶于水
D.二氧化碳是一种有毒气体
【答案】C
【知识点】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及用途
【解析】 【分析】A、根据二氧化碳的微观构成分析。
B、根据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分析。
C、根据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分析。
D、根据二氧化碳本身没有毒性分析。
【解答】A. 二氧化碳是由二氧化碳分子构成的,1个二氧化碳分子是由2个氧原子和1个碳原子构成的气体,故错误。
B. 常温下二氧化碳是一种无色无味、密度比空气大的气体,故错误。
C. 二氧化碳气体能溶于水,故正确。
D. 二氧化碳本身没有毒性,不是一种有毒气体,故错误。
故答案为:C。
16.甲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装置(a、d为浸有紫色石蕊试液的湿润棉花,b、c为用紫色石蕊试液浸过的干燥棉花,垂直固定玻璃管的装置未画出)来探究二氧化碳的制取和性质。下列关于该实验装置的叙述错误的是( )。
A.通过推压注射器活塞,可以控制进入饮料瓶内液体的量
B.利用该装置制取二氧化碳时注射器内的液体可为稀硫酸
C.利用该装置可验证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及二氧化碳能与水发生反应
D.该装置的左半部也可用于制取氧气
【答案】B
【知识点】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及用途;制取二氧化碳的原理;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解析】【分析】A、根据注射器的特点分析。
B、根据制取二氧化碳的原理分析。
C、根据实验的现象分析二氧化碳的性质。
D、根据制取装置的特点分析。
【解答】A. 通过推压性注射器活塞,根据推压的速率可以控制进入饮料瓶内液体的量,故叙述正确,不符合题意;
B. 由于稀硫酸与碳酸钙反应生成的硫酸钙是微溶性的,利用该装置制取二氧化碳时注射器内的液体不可为稀硫酸,故叙述错误,符合题意;
C. 利用该装置实验时,由d处的浸有紫色石蕊试液的湿润棉花先变成红色,可验证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及二氧化碳能与水发生反应,故叙述正确,不符合题意;
D. 该装置的左半部属于固液常温下反应制取气体,过氧化氢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也可以利用该装置,故叙述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二、填空题
17.(2023八下·婺城期末)小科同学利用如图1装置,进行相关实验。请回答:
(1)实验过程中,可观察到气球体积变化情况是 。
(2)图2中,锥形瓶中固态物质的质量m随时间t的变化关系正确的是 。
【答案】(1)先变大后变小
(2)C
【知识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解析】【分析】(1)根据图1可知,白磷燃烧消耗里面的氧气,生成五氧化二磷固体,同时释放大量的热。由于后者的影响远远大于前者,因此气体体积变大。当反应结束后,温度不断下降,则气体体积减小,据此分析解答。
(2)根据白磷燃烧的产物分析解答。
【解答】(1)实验过程中,烧瓶内气体体积先增大后减小,则可观察到气球体积变化情况是:先变大后变小。
(2)当白磷与氧气反应时,不断有五氧化二磷产生,则固体的质量不断增大。当反应结束后,不再有五氧化二磷产生,因此固体的质量不变,故选C。
18.(2024八下·温州期中)有同学利用下列实验,证明了空气含有某些气体成分。
(1)把空气压缩进澄清石灰水,当观察到 ,则说明空气中含有二氧化碳。
(2)把一些碎冰放入一个干燥的烧杯中,用表面皿盖在烧杯口。在表面皿上加一些白色的无水硫酸铜粉末,过一会儿,出现白色粉末变蓝,则说明空气中含有 。
【答案】(1)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2)水蒸气
【知识点】空气的成分及探究;二氧化碳的检验和验满
【解析】【分析】(1)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2)白色的无水硫酸铜遇到水会变蓝色。
【解答】(1)把空气压缩进澄清石灰水,当观察到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则说明空气中含有二氧化碳。
(2)把一些碎冰放入一个干燥的烧杯中,用表面皿盖在烧杯口。在表面皿上加一些白色的无水硫酸铜粉末,过一会儿,出现白色粉末变蓝,则说明空气中含有水蒸气。
19.(2023九下·义乌模拟)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并收集氧气。
(1)组装该装置时,下列仪器用品的组装顺序是 (填序号)。
①试管 ②铁架台 ③酒精灯 ④木块
(2)实验中用排水法收集了一瓶氧气,把一根带火星的木条伸到集气瓶口时,没有复燃。原因可能是____(选填字母)。
A.实验结束时,熄灭酒精灯前没有先把导管移出水面
B.有气泡冒出时立即进行收集
C.导管口没有放一小团棉花
D.收集前集气瓶中未装满水
【答案】(1)②④③①
(2)B;C
【知识点】制取氧气的装置、步骤、收集与注意事项
【解析】【分析】(1)根据组装装置按从下向上从左向右的顺序分析;
(2)根据收集气体不能使带火星木条复燃可能是氧气纯度不够,排水法收集气体导管口有气泡冒出立即收集或瓶内未装满水会影响氧气纯度分析。
【解答】(1) 组装该装置时,要按从下向上从左向右的顺序,则所给仪器用品的组装顺序是②④③① 。
(2) 实验结束时,熄灭酒精灯前没有先把导管移出水面,易造成水倒吸炸裂试管,不影响收集氧气的量及纯度,A错误; 有气泡冒出时立即进行收集 ,氧气中会混有空气,氧气浓度不够可能会使带火星木条不能复燃,B正确; 导管口没有放一小团棉花会造成高锰酸钾颗粒进入导管,不影响产生氧气纯度与质量,C错误; 收集前集气瓶中未装满水 ,会使收集气体不纯,可能导致不能使带火星木条复燃,D正确。
故答案为:(1)②④③①;(2)BD。
20.(2024·滨江模拟)2023年5月江南大学刘小浩教授团队研发了一种特定催化剂,该催化剂能够实现在温和条件下二氧化碳近100%高效稳定的转化,其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
(1)上图反应中涉及到的氧化物有 种。
(2)该反应生成丙和丁的分子数目之比为 (填最简整数比)。
【答案】(1)2
(2)1:3
【知识点】构成物质的粒子模型;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常见物质的分类
【解析】【分析】(1)根据氧化物是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为氧元素的化合物分析;
(2)根据图示确定反应方程式,由反应方程式确定分子个数比分析。
【解答】(1)由图示可知,该反应方程式为2CO2+6H2C2H6O+3H2O,共涉及水、二氧化碳两种氧化物。
(2)丙和丁的分子数目之比为1:3。
21.(2024·浙江模拟)咳嗽是人体正常的生理反射,也是呼吸道疾病常见的症状之一。
(1)咳嗽可以把不慎进入气道和肺部的细菌、病毒、异物等不属于人体的东西咳出,减少感染、防止误吸的风险。由异物引起的咳嗽属于 (选填“条件反射”或“非条件反射”)。
(2)咳嗽时,肺内气压会急剧增大,如图能模拟表示咳嗽时膈肌运动和肺部变化的实验装置是 (选填“甲”或“乙”)。
【答案】(1)非条件反射
(2)甲
【知识点】人体呼吸系统的结构和气体交换;非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
【解析】【分析】(1)非条件反射是生来就具有的,而条件反射是后天训练而得来的,据此解答;
(2)根据咳嗽时,肺内气压的变化情况进行解答。
【解答】(1)由于咳嗽是人类生来就具有的,所以属于非条件反射;
(2)咳嗽时,肺内气压会急剧增大,如图能模拟表示咳嗽时膈肌运动和肺部变化的实验装置是甲。
故答案为:(1)非条件反射;(2)甲。
22.(2024·浙江模拟)绿矾(FeSO4·7H2O)和胆矾(CuSO4·5H2O)两者都是含结晶水的盐,均为蓝绿色晶体。
(1)能鉴别出这两种盐溶液的物质是____(选填字母)。
A.铁丝 B.铜丝 C.硫酸 D.氢氧化钠
(2)《图经本草》中描述了加热绿矾制取稀硫酸的过程:取此一物(绿矾),置于铁板上,聚炭封之,囊袋吹令火炽,其矾沸流出,色赤如融金汁。发生的化学方程式:
2FeSO4·7H2OX+14H2O+SO2↑+SO3↑,SO3+H2O=H2SO4。
X的化学式是 。
【答案】(1)A;D
(2)Fe2O3
【知识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化学方程式的配平;盐的性质及用途
【解析】【分析】质量守恒定律的定义:参加反应前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各物质的质量总和。在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质量均不变 ;
【解答】(1)铁丝能把硫酸铜溶液中的铜从他的盐溶液中置换出来, 将铁丝去检验,一种溶液中铁没现象,硫酸铜溶液中铁丝外有红色物质覆盖;BC都不能和这两种物质反应;D加入氢氧化钠可以区分,氢氧化钠加入硫酸亚铁溶液中生成氢氧化亚铁白色沉淀,很快氧化为红褐色的氢氧化铁沉淀;加入硫酸铜中生成蓝色絮状沉淀;所以选AD;
(2)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个数,质量不变,所以X为 Fe2O3 ;
故答案为:(1)AD(2) Fe2O3
23.在化学反应前后,肯定没有变化的是 ,一定发生变化的是 ,可能发生变化的是 (填代号)。
①原子数目 ②分子数目 ③元素种类 ④物质种类 ⑤物质状态 ⑥原子种类
【答案】①③⑥;④;②⑤
【知识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解析】【分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的原因分析。
【解答】在化学反应前后,肯定没有变化的是①原子数目、③元素种类、⑥原子种类,一定发生变化的是④物质种类,可能发生变化的是②分子数目 ⑤物质状态。
三、实验探究题
24.(2024·乐清模拟)为了探究植物光合作用的影响因素,小明设计了如图的三个装置.实验前三个装置均放在黑暗处一昼夜,实验时将三个装置放在相同且适宜的温度和光照条件下,其中烧杯里的培养液可供给植物正常生活、氢氧化钠溶液的量已足够.
(1)实验前,三个装置均放在黑暗处一昼夜,其目的是 .
(2)光照4小时后,各取装置中的一张叶片用酒精进行脱色处理,滴加碘液后观察到只有乙装置中的叶片变蓝.由此可得出光合作用需要 .
(3)小明想继续用乙、丙装置来研究光照对蒸腾作用的影响,除去装置中的清水,在培养液中滴上适量的油,防止培养液中水的蒸发,请预测光照几小时后哪个装置中培养液的下降更多,并说明理由 .
【答案】(1)消耗植物叶片中原有的淀粉,防止对实验产生干扰
(2)植物光合作用需要光照和二氧化碳
(3)乙装置,光照后玻璃钟罩内的温度升高,植物的蒸腾作用增强.(或者丙装置,乙装置内的光照过强,导致气孔关闭,抑制了蒸腾作用)
【知识点】蒸腾作用;光合作用的原料、条件和产物
【解析】【分析】(1)光合作用是指植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来构建自身的各个组成部分。
(2)影响蒸腾作用的环境条件:
①光照强度:在一定限度内,光照强度越强,蒸腾作用越强。
②温度:在一定限度内,蒸腾作用随温度的升高而加强。
③空气湿度:空气湿度越大,蒸腾作用越弱;反之越强。
④空气流动状况:空气流动越快,蒸腾作用越强。
【解答】(1) 实验前应对幼苗进行暗处理,以耗尽叶片中原有的淀粉。这样实验中用碘液检验的淀粉只可能是叶片在实验过程中制造的,而不能是叶片在实验前贮存。
(2) 甲装置内无二氧化碳,乙装置内有二氧化碳,实验变量是二氧化碳。乙装置有光照,丙装置无光照,实验变量是光照。通过多次重复本实验后可得出的结论是植物的光合作用需要二氧化碳和光照。
(3)乙装置有光照,丙装置无光照,实验变量是光照。蒸腾作用是指植物体内的水分通过叶片的气孔以水蒸气的形式散发到大气中去的一个过程。影响蒸腾作用的因素有光照,在一定限度内,光照强度越强,蒸腾作用越强。
25.(2024·玉环模拟)家用制氧机使用方便,移动轻巧,适合广大保健者使用。小明想利用所学的化学知识制作一款简易的家用制氧机,进行了如下探究。
(1)查阅资料可知,高锰酸钾、氯酸钾在加热的条件下都能产生氧气;过碳酸钠溶液、双氧水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下都能释放出氧气,无须加热。为了选择反应速率最合适的制氧剂,小明利用如图甲的装置和如表所示试剂进行实验。
实验组别 分液漏斗内药品 锥形瓶中药品
一 10毫升3%的双氧水溶液 2克的二氧化锰
二 2克的二氧化锰
表格中空白处的内容是 。
(2)小明设计了如图乙所示的“制氧机”,小柯改进他的设计,增加了图丙的装置。连接时,乙装置中的导管应该与丙装置中的 (选填“a”或“b”)导管连接;丙装置的优点是 。(写出一条即可)
【答案】(1)10毫升3%的过碳酸钠溶液
(2)a;可以观察到氧气产生的速率(合理即可)
【知识点】实验方案设计与评价;制取氧气的装置、步骤、收集与注意事项
【解析】【分析】(1)根据对比实验的设计要求分析;
(2)根据实验原理选择进气管口及气体从水中通入可观察速率分析。
【解答】(1)要选择反应速率最合适的制氧气剂,需在其它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分别选择不同反应物进行对比实验,则级别二中药品为 10毫升3%的过碳酸钠溶液 。
(2)丙装置中气体应从a端进入,则乙装置导管应连接丙的a导管,丙装置气体通过水,可观察氧气产生速率,湿润氧气等。
故答案为:(1) 10毫升3%的过碳酸钠溶液 ;(2)a; 可以观察到氧气产生的速率(合理即可) 。
26.(2024·杭州模拟)小金设计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来探究燃烧的条件和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装置中注射器活塞与内壁摩擦非常小,可忽略不计。查阅资料发现:
①当容器内的氧气浓度低于一定值时,白磷无法继续与氧气反应。
②“暖宝宝”能耗尽容器中少量的氧气。
实验操作步骤如下:
步骤1: ;
步骤2:将盛有足量白磷的燃烧匙放入空集气瓶中,塞紧塞子,白磷不燃烧;
步骤3:打开集气瓶塞子,往瓶中倒满80℃的热水,并塞紧塞子,白磷仍然不能燃烧;
步骤4:打开和,通过注射器从b管抽水,当注射器中水量达到毫升时,瓶中液面低于燃烧匙底部,此时立即关闭,,发现瓶中白磷燃烧;
步骤5:待整个装置冷却至室温时,打开,发现注射器中的水剩余毫升。
(1)请补充步骤1 。
(2)步骤 (填写两个数字编号)进行对照,说明白磷燃烧需要的条件是充足的氧气;
(3)该实验测得空气中氧气的含量为 (用、来表示)
(4)小金多次重复上述实验,测得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远大于21%,原因是 。
【答案】(1)检查装置的气密性。(或连接装置,关闭a,向外拉注射器活塞一段时间后,松手,活塞回到原处,说明装置不漏气)
(2)3、4
(3)
(4)没有控制温度恢复到80摄氏度来测量体积
【知识点】气体装置的装配、连接、选择与气密性检查;常见实验操作;空气的成分及探究
【解析】【分析】(1)根据实验前要检查装置气密性分析;
(2)根据证明可燃物燃烧需氧气要进行燃烧实验和缺少氧气不燃烧的实验对比分析;
(3)根据实验中注射器减少体积即为磷燃烧消耗的氧气体积分析;
(4)根据实验时和读数时的温度不同影响实验结果分析。
【解答】(1)该实验需在密闭装置中进行,步骤1为 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
(2) 步骤3白磷不接触氧气不能燃烧,步骤4中白磷接触氧气能燃烧,由此对比可证明燃烧需要充足氧气。
(3)该实验中注射器减少体积即为磷燃烧消耗的氧气体积,则氧气体积分数为 。
(4)实验中测得氧气体积分数大于21%可能是反应时温度为 80℃ ,读数时室温读数,即没有控制温度恢复到80摄氏度来测量体积 。
故答案为:(1) 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2) 3、4 ;(3) ;(4) 没有控制温度恢复到80摄氏度来测量体积 。
27.(2024·杭州模拟)乡村振兴工作开展以来,杭州市周边多处乡村因地制宜成功建成了多个桑椹生产基地,吸引了众多市民观光采摘,带动了观光农业的发展。桑椹是桑树的果实,为探究桑树的生命活动,某校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设计并实施了如图一所示的实验。请据图回答:
图一 图二 图三
(1)把图一中的两个装置放在黑暗中一昼夜,然后移到光下照射几个小时后,装置 (填“A”或“B”)内的氧气含量比较高,表明该桑树幼苗进行了光合作用。
(2)图二的B过程表示的是 作用,水蒸气是通过叶片的 散失的。
(3)图三表示随着光照强度的增加,桑树叶片对二氧化碳相对吸收量的变化曲线。根据这条曲线,若要使叶片能积累有机物,则光照强度至少应大于 点。
【答案】(1)B
(2)蒸腾;气孔
(3)B
【知识点】叶的形态结构;蒸腾作用;光合作用的原理
【解析】【分析】 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并且释放氧气的过程,叫做光合作用;绿色植物利用氧气和有机物,在活细胞,分解产生二氧化碳和水并释放出能量的过程叫做呼吸作用;
【解答】(1)把图一中的两个装置放在黑暗中一昼夜,然后移到光下照射几个小时后,装置B内的氧气含量比较高,表明该桑树幼苗进行了光合作用。因为光合作用需要二氧化碳气体做原料,A中的呼吸作用产生的二氧化碳被氢氧化钠溶液吸收了;
(2) 气孔是气体进出的门户,A是呼吸作用,C是光合作用;图二的B过程表示的是蒸腾作用,水蒸气是通过叶片的气孔散失的。
(3) 图三表示随着光照强度的增加,桑树叶片对二氧化碳相对吸收量的变化曲线。根据这条曲线,若要使叶片能积累有机物,则光照强度至少应大于B点。即光合作用的强度大于呼吸作用的强度。B点是光合作用强度等于呼吸作用强度的点;
故答案为:(1)B(2)蒸腾;气孔(3)B
28.按如图所示装 置探究二氧化碳的性质并填空。
(1)A中的实验现象说明CO2具有的化学性质是
(2)B中的现象是 ,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C装置中干石蕊纸花不变色,湿石蕊纸花由紫色变红色的原因是 。
【答案】(1)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2)澄清石灰水变浑浊;CO2+Ca(OH)2=CaCO3↓+H2O
(3)二氧化碳 与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能使石蕊纸花变红色
【知识点】实验方案设计与评价;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及用途;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解析】【分析】根据二氧化碳的性质分析实验;
【解答】(1)蜡烛熄灭,说明二氧化碳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2)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石灰水,会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所以看到的现象是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二氧化碳本身不能使干石蕊纸花变色,但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显酸性,能使石蕊纸花变红色。
29.(2024八下·温州期中)在用双氧水(H2O2) 制取氧气(O2)的实验中,有同学误将高锰酸钾(KMnO4)当做二氧化锰(MnO2)来使用,KMnO4与H2O2溶液混合后产生大量气泡,经验证生成的气体为O2。KMnO4在制取氧气中的作用是什么,存在以下两种观点:
观点一:KMnO4可能是反应物,能与H2O2溶液发生化学反应,反应过程中其质量不断减少;
观点二: KMnO4可能是____, 类似分解H2O2溶液时MnO2的作用,反应过程中其质量和化学性质不变。
同学们利用右图所示装置开展实验探究,具体步骤如下:
①检查装置气密性(操作说明:用注射器向锥形瓶内推入5mL 水,若在量筒中收集到5mL 水,则说明气密性良好);
②注射器内吸入30mLH2O2溶液,并往锥形瓶中加入5gKMnO4;
③将注射器内的H2O3溶液每次推入5mL,每次待量筒中液面稳定后,记录收集到的气体总体积。记录的数据见下表。
实验次数 第1次 第2次 第3次 第4次 第5次 第6次
集气瓶内收集到的气体总体积/mL 30 60 75 80 85 90
(1) 观点二中, KMnO4可能是
(2)本次实验是通过观察 记录集体瓶内收集到的气体总体积。
(3)基于对实验数据的分析,可以判断“观点一”正确,请说明理由:
【答案】(1)催化剂
(2)量筒中水面示数
(3)加入相同体积的H2O2溶液,从第三次开始产生的气体体积减少,说明KMnO4质量减少。(或者,加入相同体积的H2O2溶液,从第四组开始不再产生O2,说明KMnO4被消耗完。)
【知识点】实验方案设计与评价;催化剂在化学反应中的作用
【解析】【分析】(1)根据催化剂的特点分析。
(2)根据实验中排出水的体积=收集气体的体积分析。
(3)根据表格中实验数据的分析。
【解答】(1)观点二中, KMnO4类似分解H2O2溶液时MnO2的作用,反应过程中其质量和化学性质不变,所以KMnO4可能是催化剂。
(2)本次实验是排出水的体积=收集气体的体积,所以,通过观察量筒中水面示数记录集体瓶内收集到的气体总体积。
(3)基于对实验数据的分析,可以判断“观点一”正确,理由:
加入相同体积的H2O2溶液,从第三次开始产生的气体体积减少,说明KMnO4质量减少。(或者,加入相同体积的H2O2溶液,从第四组开始不再产生O2,说明 KMnO4被消耗完。)
四、解答题
30.如图所示的装置,瓶口处均密封,D、E阀门关闭,B中有水且长有绿色植物。
(1) B装置中的绿色植物放在阳光下,它能进行 作用,写出此生理过程的反应
文字表达式: 。
(2) 根据所学知识并利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为了增强B中绿色植物的上述生理过程,可以打开阀门D,向A中迅速加入 和稀盐酸。
(3) 将B装置遮光,放在暗处24小时,此时绿色植物进行的主要生理活动是 作用,此过程的文字表达式为: 。
(4) 一段时间过后,可采取什么措施证明(3)过程中的产物 。
【答案】(1)光合;二氧化碳+水→有机物+氧气
(2)石灰石
(3)呼吸;有机物+氧气二氧化碳+水+能量
(4)向C中加入少量澄清石灰水并打开阀门E
【知识点】光合作用的原料、条件和产物;光合作用的原理;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相互关系
【解析】【分析】 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并且释放氧气的过程,叫做光合作用;绿色植物利用氧气和有机物,在活细胞,分解产生二氧化碳和水并释放出能量的过程叫做呼吸作用;
【解答】(1) B装置中的绿色植物放在阳光下,它能进行光合作用,写出此生理过程的反应
文字表达式: 二氧化碳+水→有机物+氧气
(2)B中的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需要的原料有二氧化碳和水,所以 向A中迅速加入石灰石和稀盐酸。可以制造更多的二氧化碳;
(3) 将B装置遮光,放在暗处24小时,此时绿色植物进行的主要生理活动是呼吸作用,此过程的文字表达式为: 有机物+氧气二氧化碳+水+能量;
(4)呼吸作用产生二氧化碳和水,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所以 一段时间过后,可采取 向C中加入少量澄清石灰水并打开阀门E 措施证明(3)过程中的产物
故答案为:(1)光合、二氧化碳+水→有机物+氧气(2) 石灰石 (3)呼吸、有机物+氧气二氧化碳+水+能量(4)向C中加入少量澄清石灰水并打开阀门E
31.(2024八下·温州期中)图甲是野外旅行者常用的防水火柴,该火柴被点燃之后能在水下持续燃烧,满足野外旅行者野外生存需要。防水火柴能在水下燃烧的原因是在火柴头中额外加入了燃烧剂,燃烧剂含有氯酸钾(KClO3)。
(1)作为火柴燃烧的助燃剂,燃烧剂中的氯酸钾受热分解产生的 使火柴在水底下也能燃烧。
(2)氯酸钾中钾和氧两种元素的质量比为 。
(3)通常火柴头中硫元素质量分数的标准值应在 4%-7%之间。图乙为某品牌防水火柴头的各成分占比图,其主要可燃物为三硫化二锑(Sb2S3),请通过计算判断该品牌的防水火柴硫元素质量分数是否符合标准。(其他成分不含硫元素)
【答案】(1)氧气 (O2)
(2)39:48
(3)(32*3)/(32*3+122*2)=28.2%
28.2%*17%=4.8%
4%<4.8%<7%,符合标准
【知识点】有关化学式的计算和推断;氧气的性质和利用;制取氧气的原理
【解析】【分析】(1)根据氯酸钾受热分解产生的氧气 (O2),氧气具有助燃性分析。
(2)在化学式中,元素的质量比等于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与原子个数的乘积之比。
(3)在化合物中元素的质量分数=。
【解答】(1)作为火柴燃烧的助燃剂,燃烧剂中的氯酸钾受热分解产生的氧气 (O2),氧气具有助燃性,氧气能使火柴在水底下也能燃烧。
(2)氯酸钾中钾和氧两种元素的质量比=39:(16×3)=39:48。
(3)通常火柴头中硫元素质量分数的标准值应在 4%-7%之间。图乙为某品牌防水火柴头的各成分占比图,其主要可燃物为三硫化二锑(Sb2S3),
三硫化二锑中硫元素质量分数==28.2%
燃烧剂中硫元素质量分数=28.2%×17%=4.8%
4%<4.8%<7%,所以,符合标准。
32.(2024·龙湾模拟)肺活量是《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中的测试指标之一,指尽力吸气后再尽力呼气,此时所能呼出的气体量。
(1)如图甲为肺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模式图,其中d代表的物质是 。
(2)测量肺活量时通常不是只测一次,而是测量三次,并取三次数据的最大值。请根据题干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其依据是: 。
(3)根据呼吸方式不同,可将呼吸分为胸式呼吸和腹式呼吸,腹式呼吸相比胸式呼吸能更好地提升肺活量,结合以下信息分析其主要原因: 。
信息一:胸式呼吸主要是通过肋间肌的收缩和舒张,但会受到胸骨限制。腹式呼吸主要是以隔肌运动为主,通过横膈膜的上下移动来实现肺部的扩张。
信息二:人进行腹式呼吸、胸式呼吸时的胸廓与横膈膜的变化情况如图乙、进入肺内的气体量如图丙。
甲 乙 丙
【答案】(1)氧气
(2)肺活量是指尽力吸气后再尽力呼气所能呼出的气体总量,肺活量的测量可能会受到多种因素影响,取其中的最大值,可以尽可能减少这些因素的影响,得到更接近真实肺活量的数值
(3)腹式呼吸时依靠腹部肌肉的运动,通过膈肌下降,增加胸廓上下径,比起胸式呼吸时膈肌下降幅度更大,使得肺部被迫扩张,压力减小,外部压强大,把空气压进肺部,把更多空气输送到肺部,提高肺部的扩张程度,从而更大程度地提高肺活量
【知识点】人体呼吸系统的结构和气体交换
【解析】【分析】 呼吸过程的三个环节,一是外界空气与肺泡之间以及肺泡与肺毛细血管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这称为外呼吸;二是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通过血液中的运行,一方面把肺部摄取的氧及时运送到组织细胞,另一方面又把组织细胞产生的二氧化碳运送到肺毛细血管以便排出体外;三是血液与组织细胞之间的气体交换。当人体吸气时,膈肌和肋间肌收缩,胸廓扩张,膈顶下降,胸腔内负压减小,外界富含氧气的新鲜空气经气道进入肺泡内,氧气透过肺泡壁进入毛细血管内,而毛细血管内由组织新陈代谢而产生的二氧化碳进入到肺泡内。人体呼气时,膈肌及肋间肌松弛,胸廓依靠弹性回收,二氧化碳便经气道排出体外。这样一吸一呼,便构成了一次呼吸,人体正是依靠不停地呼吸运动进行气体交换,满足机体新陈代谢的需要,而使生命得以维持。
【解答】(1) 如图甲为肺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模式图,其中d代表的物质是氧气,因为氧气从外界通过肺进入血液;二氧化碳通过肺呼出体外;
(2) 理由是:肺活量是指尽力吸气后再尽力呼气所能呼出的气体总量,肺活量的测量可能会受到多种因素影响,取其中的最大值,可以尽可能减少这些因素的影响,得到更接近真实肺活量的数值
(3) 腹式呼吸时依靠腹部肌肉的运动,通过膈肌下降,增加胸廓上下径,比起胸式呼吸时膈肌下降幅度更大,使得肺部被迫扩张,压力减小,外部压强大,把空气压进肺部,把更多空气输送到肺部,提高肺部的扩张程度,从而更大程度地提高肺活量 ;
故答案为:(1)氧气(2) 肺活量是指尽力吸气后再尽力呼气所能呼出的气体总量,肺活量的测量可能会受到多种因素影响,取其中的最大值,可以尽可能减少这些因素的影响,得到更接近真实肺活量的数值 (3) 腹式呼吸时依靠腹部肌肉的运动,通过膈肌下降,增加胸廓上下径,比起胸式呼吸时膈肌下降幅度更大,使得肺部被迫扩张,压力减小,外部压强大,把空气压进肺部,把更多空气输送到肺部,提高肺部的扩张程度,从而更大程度地提高肺活量
33.读夏季晴天某植物叶片光合作用强度的变化曲线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 曲线AB段表明光合作用强度随光照增强而 。
(2) DE段光合作用强度下降的原因是 。
(3) 该图显示一天中光合作用最强的时候是 左右。
(4) 经过对该图的综合分析,你认为光照强度和光合作用强度之间有怎样的关系
(5) 如果从改变光照强度的角度去考虑,你认为有哪些措施可以促进大棚蔬菜的光合作用
【答案】(1)增强
(2)傍晚光照减弱
(3)10时和16时
(4)在一定范围内,光照越强,光合作用越强;但如果光照过强,也不利于光合作用。
(5)晚上、早晨、傍晚增加光照,中午进行适当遮光处理。
【知识点】光合作用的原料、条件和产物;光合作用的原理;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相互关系
【解析】【分析】 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并且释放氧气的过程,叫做光合作用;绿色植物利用氧气和有机物,在活细胞,分解产生二氧化碳和水并释放出能量的过程叫做呼吸作用;
【解答】(1) 曲线AB段表明光合作用强度随光照增强而增强;
(2)DE段光合作用强度下降的原因是傍晚光照减弱 ;
(3) 该图显示一天中光合作用最强的时候是10时和16时 左右。
(4) 在一定范围内,光照越强,光合作用越强;但如果光照过强,也不利于光合作用。 因为13点的时候阳光很强烈,但是光合作用反而弱;
(5) 晚上、早晨、傍晚增加光照,中午进行适当遮光处理。 可以增强光合作用,制造出更多的有机物;
故答案为:(1)增强(2) 傍晚光照减弱(3) 10时和16时 (4) 在一定范围内,光照越强,光合作用越强;但如果光照过强,也不利于光合作用。 (5) 晚上、早晨、傍晚增加光照,中午进行适当遮光处理。
34.(2023九上·海曙期中)某同学在研究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过程中,记录了如下数据(已知Fe+SFeS):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硫粉的质量/g 16 32 32
铁粉的质量/g 28 28 56
硫化亚铁(FeS)的质量/g 44 44 88
(1)第 次实验,反应物恰好完全反应。
(2)通过实验说明,参加反应的各物质之间存在着比例关系,从如表可知,参加反应的铁和硫的质量比是 。
(3)若该同学要进行第四次实验,如果要将48克硫粉完全反应,则需要铁粉多少克 能生成硫化亚铁多少克 (写出计算过程)
【答案】(1)一
(2)8:7
(3)解:设需铁粉质量为x,生成硫化亚铁质量为y
Fe+ S FeS
56 32 88
x 48g y
56:32=x:48g 32:88=48g:y
x=84g y=132g
答:需铁粉质量为84g,生成硫化亚铁质量为132g。
【知识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
【解析】【分析】(1)根据表中数据确定恰好完全反应的各物质质量分析;
(2)由恰好完全反应的物质质量确定反应物质量比分析;
(3)根据反应的硫的质量及方程式中物质间质量关系计算Fe 和FeS 的质量分析。
【解答】(1)分析表中数据可知,第一次实验反应物恰好完全反应。
(2)由恰好反应的数据可知,参加反应的铁和硫的质量比为32:28=8:7.
故答案为:(1)一;(2)8:7;(3)84g;132g。
1 / 1初中科学试卷浙教版 八年级下册 第3章 空气与生命单元提高卷
一、单选题
1.集气瓶装满某气体,该气体可能是下列气体中的一种:①二氧化碳、②氧气、③空气、④氮气,将燃着的木条伸入瓶中,火焰立即熄灭,则该瓶气体可能是( )
A.①或② B.②或③
C.①或④ D.③或④
2.下列人类活动中,不能缓解温室效应的是( )
A.绿色出行,低碳生活 B.及时处理作物秸秆,就地焚烧
C.对草原控制放牧数量 D.大力开展植树造林
3.(2019七下·余姚期末)下列关于二氧化碳的用途只利用了其物理性质的是( )
A.二氧化碳参加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可提高农作物产量
B.干冰能用于人工降雨
C.二氧化碳能用来生产汽水等碳酸饮料
D.二氧化碳可用作灭火剂
4.(2024八下·杭州期中)据报道,科学家开发出了利用太阳能分解水的新型催化剂.下列有关水分解过程的能量变化示意图正确的是( )
A. B.
C. D.
5.(2024八下·温州期中)下列反应中,属于化合反应的是
A.石蜡+氧气二氧化碳+水
B.硫+氧气二氧化硫
C.氯酸钾氯化钾+氧气
D.双氧水水+氧气
6.(2024八下·温州期中)2024年1月 24日江西新余火灾给群众敲响消防安全的警钟,下列有关火灾或灭火的说法正确的是
A.在火场浓烟中逃生可用湿毛巾捂住口鼻
B.房间内着火时应该立即打开所有门窗
C.用水灭火是为了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
D.为了快速逃离火场一定要选择乘坐电梯
7.(2024八下·长兴月考)2021 年 5月 22日,“祝融号”火星车到达火星表面开始探测。资料显示火星表面大气成分如下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火星大气成分 二氧化碳 氮气 氢气 其它气体
体积分数 95.30% 2.70% 1.60% 0.40%
A.火星大气通入澄清石灰水会变浑浊
B.火星大气中的氮气所占比例高于地球空气中的
C.宇航员要在火星上出舱勘查,须佩戴供氧装置
D.若条件允许,可以利用火星上的二氧化碳制取氧气
8.某同学在学习了元素和物质的知识后,进行了梳理,其中正确的是( )。
A.铁元素的质量分数由高到低:、、
B.钙的化合物相对分子质量由大到小:、、
C.氮元素的化合价由高到低:、、
D.空气中主要气体的体积分数由大到小:、、
9.读甲、乙两种物质混合变化的微观示意图,图中“●”表示硫原子,“○”表示氧原子。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甲是
B.原子在化学反应中不可再分
C.反应前后,分子、原子种类均不变
D.反应中,甲、乙、丙三种物质的分子个数比为2:1:2
10.(2024·龙湾模拟)科学实验中常常用到水。下列实验中水的作用与叶片褪色实验中水的作用一致的是( )
A.海波熔化 B.铁丝燃烧 C.种子萌发 D.燃烧条件
11.(2024·绍兴会考)兴趣小组通过如图甲的实验装置来探究影响光合作用强度的某一因素,其中碳酸氢钠溶液可以使培养液中的二氧化碳含量不变。实验时每隔1分钟测定、记录溶液中的溶解氧(实验过程中溶解氧未达到饱和状态),实验结果如图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本次实验是为了探究光照强度对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
B.实验过程中金鱼藻光合作用强度大于呼吸作用强度
C.实验中不同光照强度下的初始溶解氧不同,这将会影响光合作用强度的判断
D.0-2分钟内金鱼藻在5000lx光照强度下的光合作用强度比10000lx光照强度下弱
12.(2024·浙江模拟)中国科学家已实现由CO2到淀粉的全人工合成,其中一步重要反应的物质转化如图所示(反应a中,各物质分子个数比为1:1:1: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O2是反应a、b中可循环利用的物质
B.反应a、b中均有元素化合价的改变
C.由反应a可推测甲醛中含氢量高于甲醇
D.为使甲醇持续转化为甲醛,反应b需补充H2O2
13.(2023七下·北仑期中)下列物质在空气或氧气中燃烧时,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 )
A.镁带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放出热量,生成白色粉末氧化镁
B.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热量,生成红色粉末
C.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放出热量,产生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D.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微弱的淡蓝色火焰,放出热量,产生无色无味的气体
14.在一个密闭容器中放入M、N、Q、P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有关数据如下表所示,则对此反应认识错误的是( )。
物质 M N Q P
反应前质量(克) 18 1 2 32
反应后质量(克) x 26 2 12
A.该变化的基本反应类型是分解反应
B.反应后物质x的值为13
C.参加反应的M、P的质量比为1:4
D.物质Q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15.下列关于二氧化碳气体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二氧化碳是一种由2个氧原子和1个碳原子构成的气体
B.常温下二氧化碳是一种无色无味、密度比空气小的气体
C.二氧化碳气体能溶于水
D.二氧化碳是一种有毒气体
16.甲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装置(a、d为浸有紫色石蕊试液的湿润棉花,b、c为用紫色石蕊试液浸过的干燥棉花,垂直固定玻璃管的装置未画出)来探究二氧化碳的制取和性质。下列关于该实验装置的叙述错误的是( )。
A.通过推压注射器活塞,可以控制进入饮料瓶内液体的量
B.利用该装置制取二氧化碳时注射器内的液体可为稀硫酸
C.利用该装置可验证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及二氧化碳能与水发生反应
D.该装置的左半部也可用于制取氧气
二、填空题
17.(2023八下·婺城期末)小科同学利用如图1装置,进行相关实验。请回答:
(1)实验过程中,可观察到气球体积变化情况是 。
(2)图2中,锥形瓶中固态物质的质量m随时间t的变化关系正确的是 。
18.(2024八下·温州期中)有同学利用下列实验,证明了空气含有某些气体成分。
(1)把空气压缩进澄清石灰水,当观察到 ,则说明空气中含有二氧化碳。
(2)把一些碎冰放入一个干燥的烧杯中,用表面皿盖在烧杯口。在表面皿上加一些白色的无水硫酸铜粉末,过一会儿,出现白色粉末变蓝,则说明空气中含有 。
19.(2023九下·义乌模拟)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并收集氧气。
(1)组装该装置时,下列仪器用品的组装顺序是 (填序号)。
①试管 ②铁架台 ③酒精灯 ④木块
(2)实验中用排水法收集了一瓶氧气,把一根带火星的木条伸到集气瓶口时,没有复燃。原因可能是____(选填字母)。
A.实验结束时,熄灭酒精灯前没有先把导管移出水面
B.有气泡冒出时立即进行收集
C.导管口没有放一小团棉花
D.收集前集气瓶中未装满水
20.(2024·滨江模拟)2023年5月江南大学刘小浩教授团队研发了一种特定催化剂,该催化剂能够实现在温和条件下二氧化碳近100%高效稳定的转化,其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
(1)上图反应中涉及到的氧化物有 种。
(2)该反应生成丙和丁的分子数目之比为 (填最简整数比)。
21.(2024·浙江模拟)咳嗽是人体正常的生理反射,也是呼吸道疾病常见的症状之一。
(1)咳嗽可以把不慎进入气道和肺部的细菌、病毒、异物等不属于人体的东西咳出,减少感染、防止误吸的风险。由异物引起的咳嗽属于 (选填“条件反射”或“非条件反射”)。
(2)咳嗽时,肺内气压会急剧增大,如图能模拟表示咳嗽时膈肌运动和肺部变化的实验装置是 (选填“甲”或“乙”)。
22.(2024·浙江模拟)绿矾(FeSO4·7H2O)和胆矾(CuSO4·5H2O)两者都是含结晶水的盐,均为蓝绿色晶体。
(1)能鉴别出这两种盐溶液的物质是____(选填字母)。
A.铁丝 B.铜丝 C.硫酸 D.氢氧化钠
(2)《图经本草》中描述了加热绿矾制取稀硫酸的过程:取此一物(绿矾),置于铁板上,聚炭封之,囊袋吹令火炽,其矾沸流出,色赤如融金汁。发生的化学方程式:
2FeSO4·7H2OX+14H2O+SO2↑+SO3↑,SO3+H2O=H2SO4。
X的化学式是 。
23.在化学反应前后,肯定没有变化的是 ,一定发生变化的是 ,可能发生变化的是 (填代号)。
①原子数目 ②分子数目 ③元素种类 ④物质种类 ⑤物质状态 ⑥原子种类
三、实验探究题
24.(2024·乐清模拟)为了探究植物光合作用的影响因素,小明设计了如图的三个装置.实验前三个装置均放在黑暗处一昼夜,实验时将三个装置放在相同且适宜的温度和光照条件下,其中烧杯里的培养液可供给植物正常生活、氢氧化钠溶液的量已足够.
(1)实验前,三个装置均放在黑暗处一昼夜,其目的是 .
(2)光照4小时后,各取装置中的一张叶片用酒精进行脱色处理,滴加碘液后观察到只有乙装置中的叶片变蓝.由此可得出光合作用需要 .
(3)小明想继续用乙、丙装置来研究光照对蒸腾作用的影响,除去装置中的清水,在培养液中滴上适量的油,防止培养液中水的蒸发,请预测光照几小时后哪个装置中培养液的下降更多,并说明理由 .
25.(2024·玉环模拟)家用制氧机使用方便,移动轻巧,适合广大保健者使用。小明想利用所学的化学知识制作一款简易的家用制氧机,进行了如下探究。
(1)查阅资料可知,高锰酸钾、氯酸钾在加热的条件下都能产生氧气;过碳酸钠溶液、双氧水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下都能释放出氧气,无须加热。为了选择反应速率最合适的制氧剂,小明利用如图甲的装置和如表所示试剂进行实验。
实验组别 分液漏斗内药品 锥形瓶中药品
一 10毫升3%的双氧水溶液 2克的二氧化锰
二 2克的二氧化锰
表格中空白处的内容是 。
(2)小明设计了如图乙所示的“制氧机”,小柯改进他的设计,增加了图丙的装置。连接时,乙装置中的导管应该与丙装置中的 (选填“a”或“b”)导管连接;丙装置的优点是 。(写出一条即可)
26.(2024·杭州模拟)小金设计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来探究燃烧的条件和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装置中注射器活塞与内壁摩擦非常小,可忽略不计。查阅资料发现:
①当容器内的氧气浓度低于一定值时,白磷无法继续与氧气反应。
②“暖宝宝”能耗尽容器中少量的氧气。
实验操作步骤如下:
步骤1: ;
步骤2:将盛有足量白磷的燃烧匙放入空集气瓶中,塞紧塞子,白磷不燃烧;
步骤3:打开集气瓶塞子,往瓶中倒满80℃的热水,并塞紧塞子,白磷仍然不能燃烧;
步骤4:打开和,通过注射器从b管抽水,当注射器中水量达到毫升时,瓶中液面低于燃烧匙底部,此时立即关闭,,发现瓶中白磷燃烧;
步骤5:待整个装置冷却至室温时,打开,发现注射器中的水剩余毫升。
(1)请补充步骤1 。
(2)步骤 (填写两个数字编号)进行对照,说明白磷燃烧需要的条件是充足的氧气;
(3)该实验测得空气中氧气的含量为 (用、来表示)
(4)小金多次重复上述实验,测得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远大于21%,原因是 。
27.(2024·杭州模拟)乡村振兴工作开展以来,杭州市周边多处乡村因地制宜成功建成了多个桑椹生产基地,吸引了众多市民观光采摘,带动了观光农业的发展。桑椹是桑树的果实,为探究桑树的生命活动,某校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设计并实施了如图一所示的实验。请据图回答:
图一 图二 图三
(1)把图一中的两个装置放在黑暗中一昼夜,然后移到光下照射几个小时后,装置 (填“A”或“B”)内的氧气含量比较高,表明该桑树幼苗进行了光合作用。
(2)图二的B过程表示的是 作用,水蒸气是通过叶片的 散失的。
(3)图三表示随着光照强度的增加,桑树叶片对二氧化碳相对吸收量的变化曲线。根据这条曲线,若要使叶片能积累有机物,则光照强度至少应大于 点。
28.按如图所示装 置探究二氧化碳的性质并填空。
(1)A中的实验现象说明CO2具有的化学性质是
(2)B中的现象是 ,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C装置中干石蕊纸花不变色,湿石蕊纸花由紫色变红色的原因是 。
29.(2024八下·温州期中)在用双氧水(H2O2) 制取氧气(O2)的实验中,有同学误将高锰酸钾(KMnO4)当做二氧化锰(MnO2)来使用,KMnO4与H2O2溶液混合后产生大量气泡,经验证生成的气体为O2。KMnO4在制取氧气中的作用是什么,存在以下两种观点:
观点一:KMnO4可能是反应物,能与H2O2溶液发生化学反应,反应过程中其质量不断减少;
观点二: KMnO4可能是____, 类似分解H2O2溶液时MnO2的作用,反应过程中其质量和化学性质不变。
同学们利用右图所示装置开展实验探究,具体步骤如下:
①检查装置气密性(操作说明:用注射器向锥形瓶内推入5mL 水,若在量筒中收集到5mL 水,则说明气密性良好);
②注射器内吸入30mLH2O2溶液,并往锥形瓶中加入5gKMnO4;
③将注射器内的H2O3溶液每次推入5mL,每次待量筒中液面稳定后,记录收集到的气体总体积。记录的数据见下表。
实验次数 第1次 第2次 第3次 第4次 第5次 第6次
集气瓶内收集到的气体总体积/mL 30 60 75 80 85 90
(1) 观点二中, KMnO4可能是
(2)本次实验是通过观察 记录集体瓶内收集到的气体总体积。
(3)基于对实验数据的分析,可以判断“观点一”正确,请说明理由:
四、解答题
30.如图所示的装置,瓶口处均密封,D、E阀门关闭,B中有水且长有绿色植物。
(1) B装置中的绿色植物放在阳光下,它能进行 作用,写出此生理过程的反应
文字表达式: 。
(2) 根据所学知识并利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为了增强B中绿色植物的上述生理过程,可以打开阀门D,向A中迅速加入 和稀盐酸。
(3) 将B装置遮光,放在暗处24小时,此时绿色植物进行的主要生理活动是 作用,此过程的文字表达式为: 。
(4) 一段时间过后,可采取什么措施证明(3)过程中的产物 。
31.(2024八下·温州期中)图甲是野外旅行者常用的防水火柴,该火柴被点燃之后能在水下持续燃烧,满足野外旅行者野外生存需要。防水火柴能在水下燃烧的原因是在火柴头中额外加入了燃烧剂,燃烧剂含有氯酸钾(KClO3)。
(1)作为火柴燃烧的助燃剂,燃烧剂中的氯酸钾受热分解产生的 使火柴在水底下也能燃烧。
(2)氯酸钾中钾和氧两种元素的质量比为 。
(3)通常火柴头中硫元素质量分数的标准值应在 4%-7%之间。图乙为某品牌防水火柴头的各成分占比图,其主要可燃物为三硫化二锑(Sb2S3),请通过计算判断该品牌的防水火柴硫元素质量分数是否符合标准。(其他成分不含硫元素)
32.(2024·龙湾模拟)肺活量是《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中的测试指标之一,指尽力吸气后再尽力呼气,此时所能呼出的气体量。
(1)如图甲为肺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模式图,其中d代表的物质是 。
(2)测量肺活量时通常不是只测一次,而是测量三次,并取三次数据的最大值。请根据题干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其依据是: 。
(3)根据呼吸方式不同,可将呼吸分为胸式呼吸和腹式呼吸,腹式呼吸相比胸式呼吸能更好地提升肺活量,结合以下信息分析其主要原因: 。
信息一:胸式呼吸主要是通过肋间肌的收缩和舒张,但会受到胸骨限制。腹式呼吸主要是以隔肌运动为主,通过横膈膜的上下移动来实现肺部的扩张。
信息二:人进行腹式呼吸、胸式呼吸时的胸廓与横膈膜的变化情况如图乙、进入肺内的气体量如图丙。
甲 乙 丙
33.读夏季晴天某植物叶片光合作用强度的变化曲线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 曲线AB段表明光合作用强度随光照增强而 。
(2) DE段光合作用强度下降的原因是 。
(3) 该图显示一天中光合作用最强的时候是 左右。
(4) 经过对该图的综合分析,你认为光照强度和光合作用强度之间有怎样的关系
(5) 如果从改变光照强度的角度去考虑,你认为有哪些措施可以促进大棚蔬菜的光合作用
34.(2023九上·海曙期中)某同学在研究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过程中,记录了如下数据(已知Fe+SFeS):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硫粉的质量/g 16 32 32
铁粉的质量/g 28 28 56
硫化亚铁(FeS)的质量/g 44 44 88
(1)第 次实验,反应物恰好完全反应。
(2)通过实验说明,参加反应的各物质之间存在着比例关系,从如表可知,参加反应的铁和硫的质量比是 。
(3)若该同学要进行第四次实验,如果要将48克硫粉完全反应,则需要铁粉多少克 能生成硫化亚铁多少克 (写出计算过程)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C
【知识点】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解析】【分析】根据气体的性质分析判断。
【解答】将燃着的木条伸入瓶中,火焰立即熄灭,那么该气体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则该气体可能为二氧化碳和氮气,即①或④。
故选C。
2.【答案】B
【知识点】全球性大气环境问题(酸雨、温室效应、臭氧空洞)
【解析】【分析】适度的“温室效应”能保证地球上的气温恒定,适于动植物生存。但百年来,人类大量使用燃料,加上森林面积因乱砍滥伐而急剧减少等原因,使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增加较快,致使“温室效应”加剧,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全球性气候变暖,并引起一系列恶果。能造成“温室效应”的气体除二氧化碳外,还包括水蒸气(H2O)、臭氧(O3 )、氧化亚氮(N2O)、甲烷(CH4 )、氢氟氯碳化物类、全氟碳化物及六氟化硫等,统称为温室气体。对全球升温的贡献百分比来说,二氧化碳由于含量较多,所占的比例也最大,约为 55%。
【解答】A绿色出行,低碳生活,可以减少燃料的燃烧,减少二氧化碳含量的排放,符合题意;
B秸秆燃烧需要消耗氧气产生二氧化碳,导致二氧化碳含量增加不利于缓解温室效应;
C草原放牧量数量减少,草的光合作用会增加,可以更多的吸收二氧化碳,缓解温室效应;
D植树造林,植物的光合作用增强,大气中的二氧化碳被吸收,可以缓解温室效应。
故答案为:B。
3.【答案】B
【知识点】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及用途
【解析】【分析】物理性质是指不能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如颜色、状态、气味、熔点、密度、溶解性、导电性、挥发性等。化学变化是发生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如可燃性、酸性、碱性、氧化性等。
【解答】A、二氧化碳参加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是利用了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能和水在叶绿素和太阳能的作用下生成葡萄糖和氧气,A不符合题意;
B、干冰能用于人工降雨是利用了干冰的物理性质--升华时能够吸收热量,B符合题意;
C、二氧化碳能用来生产汽水等碳酸饮料主要利用了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能和水反应生成酸,C不符合题意;
D、二氧化碳用作灭火剂即利用了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密度比空气大,又利用了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不燃烧、不支持燃烧,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4.【答案】B
【知识点】催化剂在化学反应中的作用
【解析】【分析】 利用太阳能分解水,所以反应物的总能量小于生成物的总能量。 催化剂可使化学反应物在不改变的情形下,经由只需较少能量路径来进行化学反应 。
【解答】 AC. 利用太阳能分解水,水吸收太阳能,反应物的总能量小于生成物的总能量,与图不符,故AC错误;
B.加入催化剂反应热不变,并且图像符合反应物的总.能量小于生成物的总能盘,故B正确;
D.催化剂可使化学反应物在不改变的情形下,经由只需较少能量路径来进行化学反应 。图像不符合,故D错误。
故答案为:B。
5.【答案】B
【知识点】化合反应和分解反应
【解析】【分析】化合反应是两种或多种物质反应生成一种物质。特点“多变一”。
【解答】A. 此反应中反应物是两种物质,生成物也是两种物质,不属于化合反应,故不符合题意;
B. 此反应中反应物是两种物质,生成物是原子物质,符合“多变一”的特点,属于化合反应,故符合题意;
C. 此反应中反应物是一种物质,生成物是两种物质,符合“一变多”的特点,属于分解反应,故不符合题意;
D. 此反应中反应物是一种物质,生成物是两种物质,符合“一变多”的特点,属于分解反应,故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6.【答案】A
【知识点】燃烧与灭火
【解析】【分析】根据火灾自救的方法分析。
【解答】A. 在火场浓烟中逃生可用湿毛巾捂住口鼻,故正确;
B. 房间内着火时,不应该立即打开所有门窗,否则火势会更旺,故错误;
C. 用水灭火是为了降低周围的温度低于可燃物的着火点,故错误;
D. 为了快速逃离火场不能选择乘坐电梯,故错误;
故答案为:A。
7.【答案】B
【知识点】空气的成分及探究;空气的利用;氧气的性质和利用;二氧化碳的检验和验满
【解析】【分析】根据题意,火星大气主要含量为二氧化碳,还有少量的氮气和氢气机其他气体,不含氧气。
【解答】A、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石灰水会变浑浊,正确,不符合题意。
B、地球空气氮气体积分数为78%,比火星体积比2.7%高,错误,符合题意。
C、火星气体不含氧气, 宇航员要在火星上出舱勘查,须佩戴供氧装置,正确,不符合题意。
D、二氧化碳可以被植物在光合作用时,和水一起作为原料生成氧气,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答B。
8.【答案】A
【知识点】元素化合价的规则与计算;有关化学式的计算和推断;空气的成分及探究
【解析】【分析】A、根据在化合物中元素质量分数的比较方法分析。
B、根据相对分子质量分析。
C、根据在化合物中元素的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计算分析。
D、根据空气的组成及其含量分析。
【解答】A. 在FeO、Fe2O3、FeS三种含铁化合物中,将化学式变形得①6FeO ②3Fe2O3③6FeS,因32×6>16×3×3>16×6,含铁的质量分数由大到小排列为FeO>Fe2O3>FeS,故正确,符合题意;
B. CaCO3的相对分子量为100,CaCl2的相对分子量为111,Ca(OH)2的相对分子量为74,钙的化合物相对分子量由大到小:CaCl2>CaCO3>Ca(OH)2,故不符合题意;
C. 根据在化合物中元素的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HNO3、NH3、NO中氮元素的化合价分别为+5、-3、+2,故不符合题意;
D. 空气中氮气的体积分数为78%,氧气约为21%,二氧化碳约为0.03%,故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9.【答案】C
【知识点】构成物质的粒子模型;化学方程式的概念、读法和含义
【解析】【分析】首先要对模型图进行观察,分析物质的微观构成、物质的类别,再找出物质之间的微粒数目关系,写出反应的方程式,然后再对题中各问加以分析。
【解答】由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可知,该反应是二氧化硫和氧气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了三氧化硫,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A、该反应由两种物质生成了一种物质,属于化合反应,选项说法正确;
B、由图示中微粒的变化可知,原子在化学反应中不可再分,选项说法正确;
C、由图示中微粒的变化可知,化学反应前后分子种类发生改变,原子种类不变,选项说法错误;
D、由化学方程式可知,反应中,甲、乙、丙三种物质的分子个数比为2:1:2,选项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C。
10.【答案】A
【知识点】光合作用的原料、条件和产物;种子的萌发;熔化与熔化现象;燃烧与灭火
【解析】【分析】 水浴法:化学实验室中以水作为传热介质的一种加热方法。将被加热物质的器皿放入水中,水的沸点为100℃,该法适于100℃以下的加热温度。
【解答】图中光合作用水浴加热使得温度更加的均匀;海波熔化中的水也是水浴加热,是海波受热均匀;铁丝燃烧中的水是防止融化物溅落炸裂瓶底;种子萌发中的水是促进种子的萌发;燃烧条件中的水是隔绝氧气,提高温度,使白磷达到着火点;
故答案为:A
11.【答案】C
【知识点】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相互关系
【解析】【分析】从图像中提取信息,然后对各个选项中的内容进行判断即可。
【解答】A.由图2可知,本次实验是为了探究光照强度对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故A正确不合题意;
B.由图2可知,实验过程中溶氧增加,说明实验过程中金鱼藻光合作用强度大于呼吸作用强度,故B正确不合题意;
C.实验中不同光照强度下的初始溶解氧不同,可通过溶氧的差值进行计算,不会影响光合作用强度的判断,故C错误符合题意;
D.0~2分钟内金鱼藻在5000lx光照强度下的溶氧差值比100001x光照强度溶氧差值小,所以5000lx光照强度下的光合作用强度比100001x光照强度下弱,故D正确不合题意。
故选C。
12.【答案】C
【知识点】氧气的性质和利用;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
【解析】【分析】从图中可以看出,反应a是氧气与甲醇反应生成甲醛和过氧化氢,而反应b是过氧化氢分解生成水和氧气。
【解答】A.氧气是反应a中的反应物,是反应b中的产物,因此是a、b中可循环利用的物质,故A正确,但不符合题意;
B.在反应a和反应b中,氧元素的化合价均发生了变化,故B正确,但不符合题意;
C.从反应a中可以看出,甲醛中含氢量低于甲醇,故C错误,但符合题意;
D.由于氧气能够促进醇转化为甲醛,因此补充过氧化氢能够生成更多的氧气,可促进甲醇转化为甲醛,故D正确,但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13.【答案】C
【知识点】氧气与碳、磷、硫、铁等物质的反应现象
【解析】【分析】根据物质在氧气中或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分析。
【解答】A. 镁带在空气中燃烧,生成白色粉末氧化镁属于结论,不是现象,故错误。
B. 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的热,生成一种黑色固体,故错误。
C. 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放出热量,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故正确。
D. 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放出热量,产生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故错误。
故答案为:C。
14.【答案】A
【知识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化学方程式的概念、读法和含义
【解析】【分析】根据在化学反应前后,反应物的质量会减少,生成物的质量会增加,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不变,可能是催化剂,也可能是杂质,反应中物质的质量比=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变化量之比分析。
【解答】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不变,所以18+1+2+32=X+26+2+12,因此x=13;
M、P质量都减少,是反应物;N增加,是生成物;
M反应减少量=18g-13g=5g,P的反应质量=32g-12g=20g,生成的N的质量=6g-1g=25g。
A. 反应物是两种,生成物是一种,属于化合反应,故错误,符合题意;
B. x的值为13,故正确,不符合题意;
C. 参加反应的M、P的质量比=5g:20g=1:4,故正确,不符合题意;
D. 物质Q的质量在反应前后不变,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故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15.【答案】C
【知识点】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及用途
【解析】 【分析】A、根据二氧化碳的微观构成分析。
B、根据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分析。
C、根据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分析。
D、根据二氧化碳本身没有毒性分析。
【解答】A. 二氧化碳是由二氧化碳分子构成的,1个二氧化碳分子是由2个氧原子和1个碳原子构成的气体,故错误。
B. 常温下二氧化碳是一种无色无味、密度比空气大的气体,故错误。
C. 二氧化碳气体能溶于水,故正确。
D. 二氧化碳本身没有毒性,不是一种有毒气体,故错误。
故答案为:C。
16.【答案】B
【知识点】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及用途;制取二氧化碳的原理;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解析】【分析】A、根据注射器的特点分析。
B、根据制取二氧化碳的原理分析。
C、根据实验的现象分析二氧化碳的性质。
D、根据制取装置的特点分析。
【解答】A. 通过推压性注射器活塞,根据推压的速率可以控制进入饮料瓶内液体的量,故叙述正确,不符合题意;
B. 由于稀硫酸与碳酸钙反应生成的硫酸钙是微溶性的,利用该装置制取二氧化碳时注射器内的液体不可为稀硫酸,故叙述错误,符合题意;
C. 利用该装置实验时,由d处的浸有紫色石蕊试液的湿润棉花先变成红色,可验证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及二氧化碳能与水发生反应,故叙述正确,不符合题意;
D. 该装置的左半部属于固液常温下反应制取气体,过氧化氢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也可以利用该装置,故叙述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17.【答案】(1)先变大后变小
(2)C
【知识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解析】【分析】(1)根据图1可知,白磷燃烧消耗里面的氧气,生成五氧化二磷固体,同时释放大量的热。由于后者的影响远远大于前者,因此气体体积变大。当反应结束后,温度不断下降,则气体体积减小,据此分析解答。
(2)根据白磷燃烧的产物分析解答。
【解答】(1)实验过程中,烧瓶内气体体积先增大后减小,则可观察到气球体积变化情况是:先变大后变小。
(2)当白磷与氧气反应时,不断有五氧化二磷产生,则固体的质量不断增大。当反应结束后,不再有五氧化二磷产生,因此固体的质量不变,故选C。
18.【答案】(1)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2)水蒸气
【知识点】空气的成分及探究;二氧化碳的检验和验满
【解析】【分析】(1)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2)白色的无水硫酸铜遇到水会变蓝色。
【解答】(1)把空气压缩进澄清石灰水,当观察到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则说明空气中含有二氧化碳。
(2)把一些碎冰放入一个干燥的烧杯中,用表面皿盖在烧杯口。在表面皿上加一些白色的无水硫酸铜粉末,过一会儿,出现白色粉末变蓝,则说明空气中含有水蒸气。
19.【答案】(1)②④③①
(2)B;C
【知识点】制取氧气的装置、步骤、收集与注意事项
【解析】【分析】(1)根据组装装置按从下向上从左向右的顺序分析;
(2)根据收集气体不能使带火星木条复燃可能是氧气纯度不够,排水法收集气体导管口有气泡冒出立即收集或瓶内未装满水会影响氧气纯度分析。
【解答】(1) 组装该装置时,要按从下向上从左向右的顺序,则所给仪器用品的组装顺序是②④③① 。
(2) 实验结束时,熄灭酒精灯前没有先把导管移出水面,易造成水倒吸炸裂试管,不影响收集氧气的量及纯度,A错误; 有气泡冒出时立即进行收集 ,氧气中会混有空气,氧气浓度不够可能会使带火星木条不能复燃,B正确; 导管口没有放一小团棉花会造成高锰酸钾颗粒进入导管,不影响产生氧气纯度与质量,C错误; 收集前集气瓶中未装满水 ,会使收集气体不纯,可能导致不能使带火星木条复燃,D正确。
故答案为:(1)②④③①;(2)BD。
20.【答案】(1)2
(2)1:3
【知识点】构成物质的粒子模型;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常见物质的分类
【解析】【分析】(1)根据氧化物是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为氧元素的化合物分析;
(2)根据图示确定反应方程式,由反应方程式确定分子个数比分析。
【解答】(1)由图示可知,该反应方程式为2CO2+6H2C2H6O+3H2O,共涉及水、二氧化碳两种氧化物。
(2)丙和丁的分子数目之比为1:3。
21.【答案】(1)非条件反射
(2)甲
【知识点】人体呼吸系统的结构和气体交换;非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
【解析】【分析】(1)非条件反射是生来就具有的,而条件反射是后天训练而得来的,据此解答;
(2)根据咳嗽时,肺内气压的变化情况进行解答。
【解答】(1)由于咳嗽是人类生来就具有的,所以属于非条件反射;
(2)咳嗽时,肺内气压会急剧增大,如图能模拟表示咳嗽时膈肌运动和肺部变化的实验装置是甲。
故答案为:(1)非条件反射;(2)甲。
22.【答案】(1)A;D
(2)Fe2O3
【知识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化学方程式的配平;盐的性质及用途
【解析】【分析】质量守恒定律的定义:参加反应前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各物质的质量总和。在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质量均不变 ;
【解答】(1)铁丝能把硫酸铜溶液中的铜从他的盐溶液中置换出来, 将铁丝去检验,一种溶液中铁没现象,硫酸铜溶液中铁丝外有红色物质覆盖;BC都不能和这两种物质反应;D加入氢氧化钠可以区分,氢氧化钠加入硫酸亚铁溶液中生成氢氧化亚铁白色沉淀,很快氧化为红褐色的氢氧化铁沉淀;加入硫酸铜中生成蓝色絮状沉淀;所以选AD;
(2)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个数,质量不变,所以X为 Fe2O3 ;
故答案为:(1)AD(2) Fe2O3
23.【答案】①③⑥;④;②⑤
【知识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解析】【分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的原因分析。
【解答】在化学反应前后,肯定没有变化的是①原子数目、③元素种类、⑥原子种类,一定发生变化的是④物质种类,可能发生变化的是②分子数目 ⑤物质状态。
24.【答案】(1)消耗植物叶片中原有的淀粉,防止对实验产生干扰
(2)植物光合作用需要光照和二氧化碳
(3)乙装置,光照后玻璃钟罩内的温度升高,植物的蒸腾作用增强.(或者丙装置,乙装置内的光照过强,导致气孔关闭,抑制了蒸腾作用)
【知识点】蒸腾作用;光合作用的原料、条件和产物
【解析】【分析】(1)光合作用是指植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来构建自身的各个组成部分。
(2)影响蒸腾作用的环境条件:
①光照强度:在一定限度内,光照强度越强,蒸腾作用越强。
②温度:在一定限度内,蒸腾作用随温度的升高而加强。
③空气湿度:空气湿度越大,蒸腾作用越弱;反之越强。
④空气流动状况:空气流动越快,蒸腾作用越强。
【解答】(1) 实验前应对幼苗进行暗处理,以耗尽叶片中原有的淀粉。这样实验中用碘液检验的淀粉只可能是叶片在实验过程中制造的,而不能是叶片在实验前贮存。
(2) 甲装置内无二氧化碳,乙装置内有二氧化碳,实验变量是二氧化碳。乙装置有光照,丙装置无光照,实验变量是光照。通过多次重复本实验后可得出的结论是植物的光合作用需要二氧化碳和光照。
(3)乙装置有光照,丙装置无光照,实验变量是光照。蒸腾作用是指植物体内的水分通过叶片的气孔以水蒸气的形式散发到大气中去的一个过程。影响蒸腾作用的因素有光照,在一定限度内,光照强度越强,蒸腾作用越强。
25.【答案】(1)10毫升3%的过碳酸钠溶液
(2)a;可以观察到氧气产生的速率(合理即可)
【知识点】实验方案设计与评价;制取氧气的装置、步骤、收集与注意事项
【解析】【分析】(1)根据对比实验的设计要求分析;
(2)根据实验原理选择进气管口及气体从水中通入可观察速率分析。
【解答】(1)要选择反应速率最合适的制氧气剂,需在其它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分别选择不同反应物进行对比实验,则级别二中药品为 10毫升3%的过碳酸钠溶液 。
(2)丙装置中气体应从a端进入,则乙装置导管应连接丙的a导管,丙装置气体通过水,可观察氧气产生速率,湿润氧气等。
故答案为:(1) 10毫升3%的过碳酸钠溶液 ;(2)a; 可以观察到氧气产生的速率(合理即可) 。
26.【答案】(1)检查装置的气密性。(或连接装置,关闭a,向外拉注射器活塞一段时间后,松手,活塞回到原处,说明装置不漏气)
(2)3、4
(3)
(4)没有控制温度恢复到80摄氏度来测量体积
【知识点】气体装置的装配、连接、选择与气密性检查;常见实验操作;空气的成分及探究
【解析】【分析】(1)根据实验前要检查装置气密性分析;
(2)根据证明可燃物燃烧需氧气要进行燃烧实验和缺少氧气不燃烧的实验对比分析;
(3)根据实验中注射器减少体积即为磷燃烧消耗的氧气体积分析;
(4)根据实验时和读数时的温度不同影响实验结果分析。
【解答】(1)该实验需在密闭装置中进行,步骤1为 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
(2) 步骤3白磷不接触氧气不能燃烧,步骤4中白磷接触氧气能燃烧,由此对比可证明燃烧需要充足氧气。
(3)该实验中注射器减少体积即为磷燃烧消耗的氧气体积,则氧气体积分数为 。
(4)实验中测得氧气体积分数大于21%可能是反应时温度为 80℃ ,读数时室温读数,即没有控制温度恢复到80摄氏度来测量体积 。
故答案为:(1) 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2) 3、4 ;(3) ;(4) 没有控制温度恢复到80摄氏度来测量体积 。
27.【答案】(1)B
(2)蒸腾;气孔
(3)B
【知识点】叶的形态结构;蒸腾作用;光合作用的原理
【解析】【分析】 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并且释放氧气的过程,叫做光合作用;绿色植物利用氧气和有机物,在活细胞,分解产生二氧化碳和水并释放出能量的过程叫做呼吸作用;
【解答】(1)把图一中的两个装置放在黑暗中一昼夜,然后移到光下照射几个小时后,装置B内的氧气含量比较高,表明该桑树幼苗进行了光合作用。因为光合作用需要二氧化碳气体做原料,A中的呼吸作用产生的二氧化碳被氢氧化钠溶液吸收了;
(2) 气孔是气体进出的门户,A是呼吸作用,C是光合作用;图二的B过程表示的是蒸腾作用,水蒸气是通过叶片的气孔散失的。
(3) 图三表示随着光照强度的增加,桑树叶片对二氧化碳相对吸收量的变化曲线。根据这条曲线,若要使叶片能积累有机物,则光照强度至少应大于B点。即光合作用的强度大于呼吸作用的强度。B点是光合作用强度等于呼吸作用强度的点;
故答案为:(1)B(2)蒸腾;气孔(3)B
28.【答案】(1)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2)澄清石灰水变浑浊;CO2+Ca(OH)2=CaCO3↓+H2O
(3)二氧化碳 与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能使石蕊纸花变红色
【知识点】实验方案设计与评价;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及用途;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解析】【分析】根据二氧化碳的性质分析实验;
【解答】(1)蜡烛熄灭,说明二氧化碳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2)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石灰水,会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所以看到的现象是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二氧化碳本身不能使干石蕊纸花变色,但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显酸性,能使石蕊纸花变红色。
29.【答案】(1)催化剂
(2)量筒中水面示数
(3)加入相同体积的H2O2溶液,从第三次开始产生的气体体积减少,说明KMnO4质量减少。(或者,加入相同体积的H2O2溶液,从第四组开始不再产生O2,说明KMnO4被消耗完。)
【知识点】实验方案设计与评价;催化剂在化学反应中的作用
【解析】【分析】(1)根据催化剂的特点分析。
(2)根据实验中排出水的体积=收集气体的体积分析。
(3)根据表格中实验数据的分析。
【解答】(1)观点二中, KMnO4类似分解H2O2溶液时MnO2的作用,反应过程中其质量和化学性质不变,所以KMnO4可能是催化剂。
(2)本次实验是排出水的体积=收集气体的体积,所以,通过观察量筒中水面示数记录集体瓶内收集到的气体总体积。
(3)基于对实验数据的分析,可以判断“观点一”正确,理由:
加入相同体积的H2O2溶液,从第三次开始产生的气体体积减少,说明KMnO4质量减少。(或者,加入相同体积的H2O2溶液,从第四组开始不再产生O2,说明 KMnO4被消耗完。)
30.【答案】(1)光合;二氧化碳+水→有机物+氧气
(2)石灰石
(3)呼吸;有机物+氧气二氧化碳+水+能量
(4)向C中加入少量澄清石灰水并打开阀门E
【知识点】光合作用的原料、条件和产物;光合作用的原理;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相互关系
【解析】【分析】 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并且释放氧气的过程,叫做光合作用;绿色植物利用氧气和有机物,在活细胞,分解产生二氧化碳和水并释放出能量的过程叫做呼吸作用;
【解答】(1) B装置中的绿色植物放在阳光下,它能进行光合作用,写出此生理过程的反应
文字表达式: 二氧化碳+水→有机物+氧气
(2)B中的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需要的原料有二氧化碳和水,所以 向A中迅速加入石灰石和稀盐酸。可以制造更多的二氧化碳;
(3) 将B装置遮光,放在暗处24小时,此时绿色植物进行的主要生理活动是呼吸作用,此过程的文字表达式为: 有机物+氧气二氧化碳+水+能量;
(4)呼吸作用产生二氧化碳和水,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所以 一段时间过后,可采取 向C中加入少量澄清石灰水并打开阀门E 措施证明(3)过程中的产物
故答案为:(1)光合、二氧化碳+水→有机物+氧气(2) 石灰石 (3)呼吸、有机物+氧气二氧化碳+水+能量(4)向C中加入少量澄清石灰水并打开阀门E
31.【答案】(1)氧气 (O2)
(2)39:48
(3)(32*3)/(32*3+122*2)=28.2%
28.2%*17%=4.8%
4%<4.8%<7%,符合标准
【知识点】有关化学式的计算和推断;氧气的性质和利用;制取氧气的原理
【解析】【分析】(1)根据氯酸钾受热分解产生的氧气 (O2),氧气具有助燃性分析。
(2)在化学式中,元素的质量比等于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与原子个数的乘积之比。
(3)在化合物中元素的质量分数=。
【解答】(1)作为火柴燃烧的助燃剂,燃烧剂中的氯酸钾受热分解产生的氧气 (O2),氧气具有助燃性,氧气能使火柴在水底下也能燃烧。
(2)氯酸钾中钾和氧两种元素的质量比=39:(16×3)=39:48。
(3)通常火柴头中硫元素质量分数的标准值应在 4%-7%之间。图乙为某品牌防水火柴头的各成分占比图,其主要可燃物为三硫化二锑(Sb2S3),
三硫化二锑中硫元素质量分数==28.2%
燃烧剂中硫元素质量分数=28.2%×17%=4.8%
4%<4.8%<7%,所以,符合标准。
32.【答案】(1)氧气
(2)肺活量是指尽力吸气后再尽力呼气所能呼出的气体总量,肺活量的测量可能会受到多种因素影响,取其中的最大值,可以尽可能减少这些因素的影响,得到更接近真实肺活量的数值
(3)腹式呼吸时依靠腹部肌肉的运动,通过膈肌下降,增加胸廓上下径,比起胸式呼吸时膈肌下降幅度更大,使得肺部被迫扩张,压力减小,外部压强大,把空气压进肺部,把更多空气输送到肺部,提高肺部的扩张程度,从而更大程度地提高肺活量
【知识点】人体呼吸系统的结构和气体交换
【解析】【分析】 呼吸过程的三个环节,一是外界空气与肺泡之间以及肺泡与肺毛细血管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这称为外呼吸;二是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通过血液中的运行,一方面把肺部摄取的氧及时运送到组织细胞,另一方面又把组织细胞产生的二氧化碳运送到肺毛细血管以便排出体外;三是血液与组织细胞之间的气体交换。当人体吸气时,膈肌和肋间肌收缩,胸廓扩张,膈顶下降,胸腔内负压减小,外界富含氧气的新鲜空气经气道进入肺泡内,氧气透过肺泡壁进入毛细血管内,而毛细血管内由组织新陈代谢而产生的二氧化碳进入到肺泡内。人体呼气时,膈肌及肋间肌松弛,胸廓依靠弹性回收,二氧化碳便经气道排出体外。这样一吸一呼,便构成了一次呼吸,人体正是依靠不停地呼吸运动进行气体交换,满足机体新陈代谢的需要,而使生命得以维持。
【解答】(1) 如图甲为肺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模式图,其中d代表的物质是氧气,因为氧气从外界通过肺进入血液;二氧化碳通过肺呼出体外;
(2) 理由是:肺活量是指尽力吸气后再尽力呼气所能呼出的气体总量,肺活量的测量可能会受到多种因素影响,取其中的最大值,可以尽可能减少这些因素的影响,得到更接近真实肺活量的数值
(3) 腹式呼吸时依靠腹部肌肉的运动,通过膈肌下降,增加胸廓上下径,比起胸式呼吸时膈肌下降幅度更大,使得肺部被迫扩张,压力减小,外部压强大,把空气压进肺部,把更多空气输送到肺部,提高肺部的扩张程度,从而更大程度地提高肺活量 ;
故答案为:(1)氧气(2) 肺活量是指尽力吸气后再尽力呼气所能呼出的气体总量,肺活量的测量可能会受到多种因素影响,取其中的最大值,可以尽可能减少这些因素的影响,得到更接近真实肺活量的数值 (3) 腹式呼吸时依靠腹部肌肉的运动,通过膈肌下降,增加胸廓上下径,比起胸式呼吸时膈肌下降幅度更大,使得肺部被迫扩张,压力减小,外部压强大,把空气压进肺部,把更多空气输送到肺部,提高肺部的扩张程度,从而更大程度地提高肺活量
33.【答案】(1)增强
(2)傍晚光照减弱
(3)10时和16时
(4)在一定范围内,光照越强,光合作用越强;但如果光照过强,也不利于光合作用。
(5)晚上、早晨、傍晚增加光照,中午进行适当遮光处理。
【知识点】光合作用的原料、条件和产物;光合作用的原理;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相互关系
【解析】【分析】 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并且释放氧气的过程,叫做光合作用;绿色植物利用氧气和有机物,在活细胞,分解产生二氧化碳和水并释放出能量的过程叫做呼吸作用;
【解答】(1) 曲线AB段表明光合作用强度随光照增强而增强;
(2)DE段光合作用强度下降的原因是傍晚光照减弱 ;
(3) 该图显示一天中光合作用最强的时候是10时和16时 左右。
(4) 在一定范围内,光照越强,光合作用越强;但如果光照过强,也不利于光合作用。 因为13点的时候阳光很强烈,但是光合作用反而弱;
(5) 晚上、早晨、傍晚增加光照,中午进行适当遮光处理。 可以增强光合作用,制造出更多的有机物;
故答案为:(1)增强(2) 傍晚光照减弱(3) 10时和16时 (4) 在一定范围内,光照越强,光合作用越强;但如果光照过强,也不利于光合作用。 (5) 晚上、早晨、傍晚增加光照,中午进行适当遮光处理。
34.【答案】(1)一
(2)8:7
(3)解:设需铁粉质量为x,生成硫化亚铁质量为y
Fe+ S FeS
56 32 88
x 48g y
56:32=x:48g 32:88=48g:y
x=84g y=132g
答:需铁粉质量为84g,生成硫化亚铁质量为132g。
【知识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
【解析】【分析】(1)根据表中数据确定恰好完全反应的各物质质量分析;
(2)由恰好完全反应的物质质量确定反应物质量比分析;
(3)根据反应的硫的质量及方程式中物质间质量关系计算Fe 和FeS 的质量分析。
【解答】(1)分析表中数据可知,第一次实验反应物恰好完全反应。
(2)由恰好反应的数据可知,参加反应的铁和硫的质量比为32:28=8:7.
故答案为:(1)一;(2)8:7;(3)84g;132g。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