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5人教版高中生物选择性必修1
第3节 体液调节与神经调节的关系
基础过关练
题组一 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区别和联系
1.(2024河北唐山期中)下列关于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关系叙述,错误的是( )
A.体液中CO2浓度升高,使呼吸中枢兴奋,呼吸运动加快加深,这种调节方式是神经调节
B.一些低等动物只有体液调节,没有神经调节
C.内分泌腺分泌的激素可以影响神经系统的发育和功能,如人在幼年缺乏甲状腺激素影响脑的发育
D.人体和高等动物的各项生命活动常常同时受神经和体液的调节
2.(2024福建宁德一中月考)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离不开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下列有关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比较,错误的是( )
A.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过程中都有传递信息的信息分子
B.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都存在分级调节机制
C.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作用方式不同
D.神经调节作用范围较广泛,体液调节作用范围较局限
3.(2024辽宁沈阳期中)下图是机体生理调节的三种方式,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下丘脑接受寒冷刺激后分泌TRH的过程属于图一所示调节方式
B.图二可表示神经细胞分泌神经递质作用于唾液腺细胞
C.图三可表示胰岛A细胞分泌胰高血糖素作用于肝细胞
D.图二所示调节方式属于神经调节,调节速度比图三所示调节方式快
题组二 体温调节过程
4.(2024山东潍坊阶段练习)如图表示某人在休息时,单位时间内流经其单位面积皮肤血管内血液的相对流量,在时刻A,室内温度由15℃突然升至40℃,在时刻B,室内温度又突然降至1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AB段时间内,皮肤血管收缩,立毛肌舒张
B.在AB段时间内,因外界环境温度高于人体温度,所以人体不散热
C.在AB段时间内,人体内酶的活性比BC段时间内高
D.在BC段时间内,人体甲状腺激素分泌量增加
5.(易错题)(2024河南开封月考)人是恒温动物,在一定范围内能够随外界温度变化来调整自身的产热和散热,从而维持体温的相对稳定。假如正常个体处于0℃的环境中,产热量为a1,散热量为b1;处于30℃的环境中,产热量为a2,散热量为b2。下列关于体温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人体通过生理性调节和行为性调节来维持体温相对稳定,其中生理性调节是基本的调节方式
B.体温调节中枢位于下丘脑,冷的感觉是在大脑皮层形成的
C.同30℃环境相比,人处于0℃环境中要通过增加产热、减少散热以维持体温稳定,因此a1>a2,b1D.从30℃的环境中进入0℃的环境中,人体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素的分泌会增强
6.(2024山东济宁期中)人体体温调定点是下丘脑预设的一个温度值,正常生理状态下为37℃,某些病毒感染人体后,会使体温调定点升高继而引起发热,某人因病毒感染体温上升至38.5℃的调节过程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人体组织细胞被病毒侵染后,释放 ,使位于 的体温调节中枢兴奋,体温调定点上升至38.5℃。
(2)人从发热到恢复过程一般分为体温上升期、高温持续期和体温下降期。在发热初期,患者往往感到很冷,这是因为体温调定点上升以后,兴奋传导至 形成冷觉。此时,即使体温是38℃,机体也会通过释放激素、骨骼肌收缩、皮肤血管收缩等方式增加产热、减少散热,这是因为 。
(3)人持续发烧在38.5℃时,人体产热量 (“大于”“小于”或“等于”)散热量。体温下降期,机体增加散热的途径有 。
题组三 水和无机盐平衡调节过程
7.(易错题)(2024湖北荆州中学期中)人体内抗利尿激素的作用原理如图所示,另有研究表明,过量的乙醇会抑制抗利尿激素的分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抗利尿激素分泌的调节属于分级调节和反馈调节
B.机体大量失血时,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以应对不良反应
C.过量饮酒可使水的重吸收增加,血浆渗透压降低
D.感受血浆渗透压高低的感受器位于肾小管和集合管管壁
8.(2024陕西西安长安一中期中)夏季田径运动会上,运动员大量出汗,体内失水过多,但在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共同作用下,细胞外液渗透压总是维持在一个相对稳定的水平上。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与该调节有关的抗利尿激素由下丘脑分泌,产生渴觉的是大脑皮层
B.机体大量出汗使得血钠含量降低时,肾上腺皮质分泌的醛固酮增加
C.由体内失水过多引起的细胞外液渗透压平衡的调节过程中存在反馈调节
D.大脑皮层的渗透压感受器可以感受到细胞外液渗透压的升高
9.(教材习题改编)洄游鱼类在从海水环境中移动到淡水中时(如俗称大麻哈鱼的鲑类产卵洄游),它们饮水量减少,肾小球滤过率增大,并减少肾小管对水的重吸收,从环境中吸收Na+和Cl-增多,经鳃排出的Na+和Cl-减少,从而维持体内较高的渗透压。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大麻哈鱼在淡水中分泌的抗利尿激素会增多
B.洄游鱼类在淡水中时,是排水、保盐的状态
C.在淡水中,洄游鱼类摄入盐分需要消耗能量
D.洄游鱼类维持水盐平衡是内环境稳态调节的结果
能力提升练
题组一 体温调节
1.(2024四川达州月考)冬泳是指冬季在室外水域自然水温下进行的游泳活动,冬泳时17℃以下的水温给人以冷感,低于8℃则会有强烈刺激感并使身体麻木。已知肾上腺的髓质分泌肾上腺素受交感神经的直接支配。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机体受到冷水刺激后,血液中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素含量明显降低
B.冬泳一段时间后,机体的散热量和产热量都会显著增加
C.冬泳入水时,机体冷觉感受器兴奋,位于大脑皮层的体温调节中枢产生冷觉
D.冬泳时,机体在冷水刺激下会“皮肤发白”,这是皮肤毛细血管舒张的结果
2.(2024湖北襄阳期中)热射病是由持续高温环境引起的体温调节中枢功能障碍,典型临床表现为高热、意识障碍和无汗。失温症患者的大脑和心、肺等核心区温度持续低于35℃,并出现寒颤、心肺功能衰竭等症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热射病患者出现意识障碍可能是由于高温引起神经系统损害
B.失温初期,机体通过神经—体液调节,使骨骼肌战栗以增加产热
C.热射病患者体内酶活性增强导致代谢加快,表现为高热
D.在失温的过程中,皮肤内毛细血管收缩,散热量明显少于失温之前
3.(2024黑龙江哈尔滨一中期中)恒温动物体温调节与体温调定点机制相关,正常情况下人体体温调定点为37℃。下丘脑调节中枢存在冷敏神经元(C)和热敏神经元(W),这两种神经元的放电频率决定了体温调定点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热敏神经元与冷敏神经元放电频率相等时对应的下丘脑温度为体温调定点
B.发烧时,热敏神经元放电频率下降,冷敏神经元放电频率升高
C.体温调定点从37℃升高到39℃的过程中,人体产热量大于散热量
D.当人剧烈运动时产热量增加,S点向S'点方向移动
4.(不定项)(2024辽宁沈阳期中)若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损毁,机体体温不能维持稳定。已知药物A通过作用于下丘脑来调控体温。现获得A的结构类似物M,为探究M是否也具有解热作用并通过影响下丘脑来调控体温,将A、M分别用生理盐水溶解后,用发热家兔模型进行了以下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分组 处理方式 结果
甲 发热家兔模型+生理盐水 发热
乙 发热家兔模型+A溶液 退热
丙 发热家兔模型+M溶液 退热
丁 发热
A.该实验中,甲组和乙组是丙组和丁组的对照组
B.丁组的处理方式是下丘脑受损的发热家兔模型+M溶液
C.甲、乙、丙三组实验结果说明M具有解热作用
D.与丙组对比,丁组结果说明M是通过影响下丘脑来调控体温的
题组二 水和无机盐平衡调节
5.(2024河北邯郸月考)醛固酮是一种类固醇激素,参与调节人体内的水和无机盐的平衡。如图为醛固酮的作用过程。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图中细胞X可能是肾小管或集合管细胞
B.醛固酮进入受体细胞才能发挥作用
C.醛固酮可能是通过促进细胞X内Na+通道等的合成来发挥作用的
D.若人体内醛固酮分泌异常减少,可能会引发高血钠的症状
6.(2024山东临沂期中)肾小管、集合管细胞主要通过水通道蛋白从管腔中吸收水分。抗利尿激素(ADH)可促进该过程。人体水盐平衡调节的部分过程如图1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图1所示过程调节方式为 (填“神经—体液”或“体液”)调节。“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的刺激还可传递到大脑皮层的 ,使人产生渴觉,主动饮水补充水分。
(2)若某原因使肾小管液的渗透压偏高,则会导致排尿量 (填“增加”或“减少”),原因是 。
(3)图2为抗利尿激素调节肾小管上皮细胞对水的通透性变化示意图,图中A、B、C代表不同的结构或物质,a、b代表含水通道蛋白囊泡的不同转运过程。从水通道蛋白的角度,结合抗利尿激素的作用,分析当抗利尿激素减少时,尿量增多的原因是
。
(4)调节渗透压平衡的过程中,除了上述的水调节过程,还存在盐平衡的调节。盐平衡调节过程主要需要肾上腺皮质产生的 (填激素名称)参与,这种激素运出细胞的方式是 。
(5)综上所述,水和无机盐的平衡,是在神经调节和激素调节的共同作用下,通过调节 实现的。
题组三 下丘脑在生命活动调节中的作用
7.(不定项)(2024山西大同一中月考)如图表示某概念模型,下列相关叙述与该模型所示相符的是 ( )
A.若该模型表示血糖调节,F代表下丘脑,则G、H可分别代表胰岛和肾上腺
B.若该模型表示体温调节,且E代表皮肤热觉感受器兴奋,则F可表示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H可代表甲状腺激素分泌显著减少,基础产热减少
C.若该模型表示水盐调节,且E表示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则F可代表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兴奋性增强,导致垂体合成的抗利尿激素增多,尿量减少
D.若该模型表示体温调节,且E代表皮肤冷觉感受器兴奋,则F可表示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G可代表汗液分泌减少,H可代表肾上腺素分泌增多
答案与分层梯度式解析
第3节 体液调节与神经调节的关系
基础过关练
1.A 2.D 3.A 4.D 5.C 7.B 8.D 9.A
1.A CO2的调节过程如下所示,由此可知,A错误。
一些低等动物没有神经系统,只有体液调节,没有神经调节,B正确。人体和高等动物的各项生命活动常常同时受神经和体液的调节,如水盐平衡的调节,D正确。
2.D 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比较,如下表所示:
神经调节 体液调节
信息分子 神经递质 激素、CO2等
作用方式 反射 通过体液运输作用于靶器官或特定的组织、细胞
作用范围 准确、比较局限 较广泛(有相应受体的细胞都可受调控)
神经系统对躯体运动、内脏活动存在分级调节,如排尿反射;下丘脑、垂体、靶腺体之间存在分级调节,如甲状腺激素分泌的调节,B正确。
3.A 图一表示神经—体液调节,图二表示神经调节,图三表示体液调节,神经调节的调节速度比体液调节的快,D正确。下丘脑接受寒冷刺激后分泌TRH的过程属于神经调节,A错误。机体可通过反射分泌唾液,图二可表示神经细胞分泌神经递质作用于唾液腺细胞,B正确。胰岛A细胞分泌的胰高血糖素可通过血液运输作用于肝细胞,其过程与图三相符,C正确。
4.D
曲线变化 体温调节机制 调节过程
AB段时间内,外界环境温度较高 增加散热 皮肤血管舒张,立毛肌舒张,A、B错误
BC段时间内,外界环境温度较低 增加产热、减少散热 人体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加,从而增强代谢,增加产热,D正确
人为恒温动物,正常情况下,高温及低温环境中均可通过调节来维持体温相对稳定,人体内酶的活性不变,C错误。
5.C 人体通过生理性调节和行为性调节来维持体温相对稳定,其中生理性调节是基本的调节方式,行为性调节是重要的补充,A正确。体温调节中枢位于下丘脑,但冷觉是在大脑皮层形成的,B正确。人是恒温动物,处于0℃和30℃的环境中,只要体温保持相对稳定,其产热量≈散热量;但与30℃环境相比,人处于0℃环境中产热多,散热也多,因此a1>a2,b1>b2,C错误。进入寒冷环境中,人体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素的分泌会增强,以增加产热,D正确。
6.答案 (1)致热性细胞因子 下丘脑
(2)大脑皮层 体温低于体温调定点
(3)等于 皮肤血管舒张、皮肤血流量增多、汗液分泌增多
解析 (1)据图可知,人体组织细胞被病毒侵染后,释放致热性细胞因子,使下丘脑的体温调节中枢兴奋,体温调定点上调至38.5℃。(2)冷觉在大脑皮层形成;体温(38℃)低于体温调定点(38.5℃),机体会通过释放激素、骨骼肌收缩、皮肤血管收缩等方式增加产热、减少散热,使体温上升至体温调定点。(3)某人持续发烧38.5℃期间,体温相对恒定,故人体产热量等于散热量。体温下降期,机体增加散热,途径有皮肤血管舒张、皮肤血流量增多、汗液分泌增多等。
7.B 抗利尿激素是由下丘脑分泌、垂体释放的,该过程存在反馈调节,但不属于分级调节,A错误;机体大量失血时,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肾小管、集合管对水分的重吸收增加,尿量减少而血容量增加,维持外周阻力,使血压不至于下降太多,B正确;由题干信息可知,过量的乙醇会抑制抗利尿激素的分泌,即过量饮酒会抑制抗利尿激素的分泌,可使水的重吸收减弱,血浆渗透压升高,C错误;渗透压感受器位于下丘脑,D错误。
8.D 抗利尿激素与细胞外液渗透压维持的调节有关,该激素由下丘脑分泌、由垂体释放,渴觉的产生部位是大脑皮层,A正确。肾上腺皮质分泌的醛固酮具有保钠排钾的作用,血钠含量降低时,醛固酮分泌增多,B正确。由体内失水过多引起的细胞外液渗透压平衡的调节过程既有反射存在,又有激素调节存在,是神经—体液调节,该过程中存在反馈调节,C正确。下丘脑的渗透压感受器可以感受到细胞外液渗透压的升高,D错误。
9.A 大麻哈鱼从海水进入淡水后,细胞外液渗透压降低,分泌的抗利尿激素会减少,肾小管对水的重吸收减少,吸收Na+增多,经鳃排出的Na+减少,即排水、保盐,A错误,B正确;在淡水中,洄游鱼类逆浓度梯度摄入盐分属于主动运输,需要消耗能量,C正确。
能力提升练
1.B 2.A 3.D 4.BCD 5.D 7.AD
1.B 机体受到冷水刺激后,血液中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素含量明显增加,促进代谢,以增加产热维持体温,A错误;冬泳时,机体的散热量会显著增加,产热量也会显著增加以维持体温,B正确;冬泳入水时,机体冷觉感受器兴奋,位于大脑皮层的感觉中枢产生冷觉,体温调节中枢位于下丘脑,C错误;冬泳时,机体在冷水刺激下会“皮肤发白”,这是皮肤毛细血管收缩、血流量减少的结果,D错误。
2.A 热射病患者表现为意识障碍,可能是由于高温引起神经系统损害,造成神经系统功能紊乱,A正确;失温初期,机体可以通过神经调节,使骨骼肌战栗,增加产热,B错误;热射病患者表现高热,酶的活性降低,导致代谢减慢,C错误;失温症患者的大脑和心、肺等核心区温度持续低于35℃,在失温的过程中,散热量明显多于失温之前,D错误。
3.D 题图中热敏神经元与冷敏神经元放电频率相等时(S、S'点),对应的下丘脑温度为体温调定点,A正确;发烧时,体温调定点大于37℃,由题图可知,热敏神经元放电频率下降,冷敏神经元放电频率升高,B正确;体温调定点从37℃升高到39℃的过程中,人体产热量大于散热量,C正确;人剧烈运动出汗时产热量增加,同时散热量也会增加,正常情况下体温维持相对稳定,S点不移动,D错误。
4.BCD 甲组为空白对照组,甲、乙对照说明药物A具有解热作用;丙组与乙组结果相同,甲、乙、丙组实验结果说明M与药物A一样也具有解热作用,C正确。实验探究M是否通过影响下丘脑来调控体温,实验需要遵循单一变量原则,与丙组对照,自变量为发热家兔模型的下丘脑是否受损,因此,丁组的处理是下丘脑受损的发热家兔模型+M溶液,A错误,B正确。丁组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损毁后,家兔发热,M不能起到调控体温的作用,说明M是通过影响下丘脑来调控体温的,D正确。
5.D 醛固酮的作用是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Na+的重吸收,故细胞X可能是肾小管或集合管细胞,醛固酮分泌异常减少可能会引发低血钠症,A正确,D错误;根据题图可知,醛固酮受体位于细胞内,因此醛固酮进入靶细胞才能与受体结合并发挥作用,B正确;分析题图可知,醛固酮与细胞X内的受体结合后可能是通过促进Na+通道等的合成来发挥作用的,C正确。
6.答案 (1)神经—体液 渴觉中枢
(2)增加 肾小管液的渗透压偏高将导致重吸收的水分减少,生成的尿液会增多
(3)含水通道蛋白的囊泡经a过程与细胞膜融合减弱,水通道蛋白经b过程被回收(与细胞膜分离)增强,使肾小管和集合管上皮细胞膜上的水通道蛋白数量减少,重吸收的水减少
(4)醛固酮 自由扩散
(5)尿量和尿的成分
解析 (1)饮水不足等原因导致机体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下丘脑中的渗透压感受器会受到刺激,这个刺激一方面传至大脑皮层渴觉中枢产生渴觉,使人主动饮水;另一方面使下丘脑水盐平衡中枢兴奋,下丘脑分泌、垂体释放的抗利尿激素增加,从而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分的重吸收,减少了尿量的排出,使得细胞外液渗透压趋于正常。图1所示过程的调节方式为神经—体液调节。(2)肾小管液中的水分经过水通道蛋白以协助扩散的方式被肾小管上皮细胞重吸收,如果肾小管液的渗透压偏高,则肾小管上皮细胞重吸收的水分会减少,使得尿量增多。(4)盐平衡调节过程主要需要肾上腺皮质产生的醛固酮参与。当大量丢失水分使细胞外液量减少以及血钠含量降低时,肾上腺皮质增加分泌醛固酮,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Na+的重吸收,维持血钠含量的平衡。醛固酮是一种类固醇激素,以自由扩散的方式运出细胞。(5)水和无机盐的平衡,是在神经—体液调节的作用下,通过调节尿量和尿的成分实现的。
7.AD 若题图模型表示血糖调节,F代表下丘脑,则G、H可分别代表胰岛和肾上腺,可分泌相关激素调节血糖,A正确。
若题图模型表示水盐调节,E表示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则F可代表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兴奋性增强,导致下丘脑合成、垂体释放的抗利尿激素增多,尿量减少,C错误。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