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节 生物与环境的相互关系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节 生物与环境的相互关系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4.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15-12-11 02:19:26

文档简介

课件28张PPT。 《晏子春秋杂下之十》有云:“婴闻之: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所然者何也?水土异也。”它们的生存环境不同。生活在自然界中的生物会受到温度、阳光、水分、食物等各种环境因素的影响。 阳光,温度,空气,水,土壤等环境因素叫非生物因素。环境对生物的影响阳光影响植物的分布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阳光 阳光能影响植物的_____, 阴生叶大而薄,阳生叶厚而小;形态 阳光能影响植物的 ,长日照植物如牡丹夏季开花.短日照植物如菊花在秋季开花;开花期夜行性动物阳光影响动物的活动阳光还会影响动物的 ,如蚜虫的发育。 发育温度对植物的分布也有一定的影响我国 南方 北方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温度温度影响了生物
的形态结构温度影响生物的
活动换毛、换羽、迁徙和洄游冬天夏天水还影响植物的结构形态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水读图:图中植物形态的变化主要是受了环境中哪些非生物因素的影响?风、阳光影响了植物形态的变化读图:图中植物的分布主要是受了环境中哪些因素的影响?水影响了植物的分布种内关系生物间的关系:蚂蚁、蜜蜂的现象种间关系:互利共生、寄生、竞争、捕食种内关系群落中生物间的关系:蚂蚁、蜜蜂的现象下列种间是哪类关系?群落中生物间的关系:生物与环境的相互作用的结果:保护色:动物具有与环境色彩相似的体色适应的一些有趣现象生活在北极冰雪世界的动物,如北极熊、北极狐等的体色接近白色,既保护了自己不被敌人发现,又伪装了自己,更容易接近猎物。适应的一些有趣现象拟态:外表形状与其他生物或非生物非常相似这是保护色吗?适应的一些有趣现象警戒色:剌眼的体色对天敌有警戒作用 哺乳动物具有发达的四肢,适于在陆地上行走或奔跑,以便觅食和躲避敌害。许多生物还会在行为上表现出对环境的适应能力。沙漠中的动物,如蝎子,白天往往把自己藏在数厘米深的沙里。讨论:鱼在水中游,鸟在空中飞……各种生物的形态和结构有哪些特点是与其生活方式相适应的?鱼类身体呈流线型,体表能分泌粘液,用鳃呼吸等
鸟类身体呈纺锤形,骨中空,没有胃等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
现象1:蚯蚓在土壤中的活动既疏松了土壤又增加了土壤的肥力。
现象2:植树造林既美化环境.又能净化空气、防风固沙、调节气候、保持水土。
现象3:一些昆虫的形态与树叶很接近,为什么?生物不仅能适应环境,也能影响环境。 生物与环境之间是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生物与环境是一个不可分割的统一整体。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