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植物与土壤》单元测试卷(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植物与土壤》单元测试卷(含解析)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899.5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4-06-06 09:52:5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植物与土壤》单元测试卷
姓名: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
题号 一 二 三 四 总分
评分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
1.土壤的形成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过程。下列关于土壤成因的叙述,不正确的(  )
A.岩石的风化是土壤形成的必要条件
B.生物活动在土壤形成过程中起了很大的作用
C.岩石风化的产物逐步发展成土壤
D.岩石经热胀冷缩等物理变化变成了土壤
2.下列实验能说明土壤中含有有机物的是(  )
A. B. C. D.
3.家庭栽培花卉,每隔几年要重新换一次土,其原因是 (  )
A.花盆中的土壤被植物吸收了 B.土壤中缺少无机盐
C.土壤中有害物质增加了 D.土壤中缺少有机物
4.某生物兴趣小组以带有落叶的表层土壤(深5cm左右)为实验材料,研究土壤微生物在适宜温度下的分解作用。对土壤的处理情况如下表,与此有关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组别 1 2 3 4
土壤处理 灭菌 不灭菌 灭菌 不灭菌
土壤湿度 湿润 湿润 较干燥 较干燥
A.该实验能探究的问题是不同土壤湿度条件下,土壤微生物对落叶的分解作用
B.该实验的自变量为土壤是否经灭菌处理,实验中的对照组是1和3
C.为了控制实验中的无关变量,作为实验材料的落叶也应进行灭菌处理
D.预期结果是1、3组的落叶不被分解,2、4组的落叶被不同程度地分解
5.土壤板结是指土壤表层因缺乏有机质,结构不良,在灌水或降雨等外因作用下结构破坏、土料分散,而干燥后受内聚力作用使土面变硬的现象。下列不会导致土壤板结的是(  )
A.施有机肥 B.长期单一的偏施化肥
C.暴雨造成水土流失 D.农田土壤质地黏重,耕作层浅
6.甘蔗在水分充足、通气性能好的土壤中比较适合生长,你认为下列区域比较适宜种植甘蔗的是 (  )21教育网
A.山坡较干的沙地 B.湿润的黏地
C.比较干旱的黏土地 D.河边湿润沙地
7.小明在暑假夏令营期间,学会了如何利用植物年轮辨认方向的方法。下列有关年轮的说法,错误的是(  )【来源:21·世纪·教育·网】
A.根据树木年轮的数目,可以推知它的年龄
B.树木的年轮能告诉我们当地的气候条件
C.植物的年轮可以帮助我们辨别南、北方向
D.植物年轮是由植物的韧皮部形成的
8.“白沙枇杷"果肉白 嫩细腻,风味浓甜,皮薄多汁,深受人们的喜欢。要获得优质高产的白沙枇杷,需经过幼苗移栽、嫁接和科学管理等过程。下列对白沙枇杷种植过程中所采取的措施和原因分析,错误的是(  )2-1-c-n-j-y
A.带土移栽幼苗能防止根毛受损,提高成活率
B.合理密植能让植株充分接受光照,提高总产量
C.移栽时剪去幼苗的全部叶片能减弱蒸腾作用,提高成活率
D.以枇杷枝或芽为接穗进行嫁接能保持枇杷的优良性状,加快繁殖速度
9.某学校门口有一棵古樟树,树心已经朽烂,变成了一棵空心树。可是,这棵古樟树在大家的保护下,依然枝繁叶茂、开花结果。由此推断,朽烂掉的树心是这棵古樟树的(  )
A.全部韧皮部 B.部分韧皮部 C.全部木质部 D.部分木质部
10.有人在行道树上捆扎铁丝用来晾衣,结果导致树木死亡。其原因是(  )
A.树木因缺氧而死 B.树木不能输送水和无机盐
C.树木输送有机物的功能被破坏 D.树木不能正常进行光合作用
11.在暴风雨中,大树有时会被连根拔起,而树干却不折断,这是因为(  )
A.树皮较厚 B.韧皮部发达
C.木质部发达 D.韧皮纤维较多
12.绿色植物在光照下能进行的生命活动是(  )
①光合作用②呼吸作用③蒸腾作用④吸收水和无机盐
A.① B.①②③ C.①②③④ D.①③④
13.如图所示为向日葵在24 h内水分吸收和蒸腾作用速率的变化,据图可以推断(  )
A.在光下吸收速率总是大于蒸腾作用速率
B.一天中植物体内水分最少的是b点
C.在光下蒸腾作用速率总是大于吸收速率
D.无机盐向上运输的速率在b点时较快
14.炎热的夏天,人站在树荫下比站在房屋的阴影下感觉更凉爽。这是由于植物的(  )
A.光合作用 B.呼吸作用 C.传粉作用 D.蒸腾作用
15.下列人类活动最可能造成土壤污染的是(  )
A.在荒山上大量种植树木
B.在农田中大量施用化肥
C.在干旱地区喷灌或滴灌
D.在适宜的耕地上玉米与大豆套种
二、填空题(每题1分;共27分)
16.请回答下列问题:
(1)植物的枯叶落人泥土,成为土壤的   部分。
(2)“在用手搓土壤”的实验完毕后,要反复冲洗双手,是因为土壤中含有大量的   。
(3)经常在草坪上行走,会造成土壤板结,影响草的生长。土壤板结会造成土壤缺少   ,从而影响根的   。【来源:21cnj*y.co*m】
17.请分析图示漫画,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画面1中根的表述说明它具有   的功能,完成该功能的主要部位是根尖的   。【出处:21教育名师】
(2)神气的叶表达了自己能为其他器官提供有机物,发挥此作用所需的原料是   。
(3)茎“罢工”使叶干渴、萎蔫,这是茎中的   停止工作引起的;正常状态下,如果没有叶的蒸腾作用提供动力,茎也难以完成该工作。
(4)茎“罢工”使根饥饿难耐,说明茎有输导   的作用。
18.以下是研究木质茎结构和功能的两个活动。
(1)将新鲜带叶枝条插入稀释后的红墨水中,置于温暖、光照充足的环境中,10分钟后取出,横切枝条的中上部,放大观察,如图甲所示。 横切面变红的部位是   (填图中字母)。
(2)将木本植物一枝条中部的树皮环剥,生长一两个月,如图乙。图中能表明有机物在茎中的运输方向是   的,理由是   。
19.如图是根尖的结构图,据图完成下列问题.
(1)(4分)写出根尖各部分的名称:①   ,②   ,③   ,④   .
(2)在根生长过程中起保护作用的是[   ]   .
(3)根尖吸水能力最强的部位是[   ]   ,其表皮细胞向外突起形成   ,大大增加了根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面积.21cnjy.com
20.今年,为保护耕地,我区及周边不少地区出现“退林还耕”,尤其不建议在适合耕种的壤土类土壤上继续种植树木、草皮和花卉等,以下对此类土壤描述正确的是   。
①土壤中矿物质颗粒、空气、水、有机质等组成比例合理;②通气性好、透水性差;
③通气性好、透水性强;④保水保肥能力差;⑤土壤黏性适度;
为保护耕地土壤资源,你认为还可以采取什么有效措施?   (任写一种)21*cnjy*com
21.为了测定土壤成分所占的比例,小明同学在校园中采集了土壤的样品。经测定,其土壤成分的比例如下表:
空气 水 粉砂粒 砂粒 黏粒 有机物
25% 25% 14% 16% 15% 5%
(1)该土壤样品的类型为   。
(2)该土壤的通气性   (填“较好”或“较差”),透水性   (填“较好”或“较差”),对植物生长   (填“有利”或“不利”)。
三、实验探究题(每空2分;共26分)
22.有人提出:“行人经常在草坪上行走,会造成土壤因板结而缺少空气,从而影响草的生长。”小乐设计如下方案以初步验证这个观点。
步骤 1:在校园中选择一块干燥、疏松的土地和一块干燥、被多次踩过的土地,各取等质量的土块,分别记作甲土块和乙土块;另取一块相同规格的铁块。
步骤 2:将甲、乙土块和铁块分别放入 3只相同的烧杯中,用量筒取一定体积的水,沿烧杯壁缓慢地向烧杯内注水;快要浸没土块或铁块时,换用滴管向烧杯内滴水,直到水刚好浸没甲、乙土块和铁块,如图所示。记录用水体积分别为 V1、V2和 V3。请回答:
(1)在步骤 1 中有一处错误,请指出并修改:   。
(2)在步骤2中,“快要浸没土块或铁块时,换用滴管向烧杯内滴水,直到水刚好浸没甲、乙土块和铁块”。这样操作的好处是   。
(3)若发现 V1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V2,说明疏松的土地比踩踏过的土地空气含量高。
23.小明家种植的百合花大部分植株的叶子出现了发黄现象,他上网查找资料,并将发黄的和颜色正常的百合花叶子送到某科研单位检测,得到数据如下表。请回答下列问题:
叶片中铁元素的含量(单位:μg/g)
发黄的叶子 颜色正常的叶子
22.0 30.3
(1)根据检测结果猜测,小明家的百合花叶子发黄的原因是   。
(2)为了证实这一猜测,小明做了以下实验:
①在自家花棚中选取两个同样大小的实验区,编号为1和2(这两个实验区百合花叶子发黄程度基本一致)。
②在1号实验区的百合花叶子上喷施添加了铁元素的某种化学肥料,而2号实验区的百合花叶子上喷施等量   的同种化学肥料。
③两个实验区除了上述变量不同外,其他条件相同且适宜。
④观察记录两个实验区百合花新叶的颜色。
(3)如果百合花叶子发黄与铁元素含量高低有关,预计出现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
   。
24.(8分)小乐通过实验探究茎对水分和无机盐的运输部位,实验步骤如下:
①取粗细大小相似的同种木本植物枝条3根,如图所示。将每根枝条的下端用刀片削成斜面,且斜面的面积相同,再分别按表中的3种处理方法处理。
②处理好后,将每组枝条分别插入3瓶盛有等量稀释红墨水的烧杯中,并用3个夹子将各组枝条分别固定(B组枝条只将剥去树皮的木质部部分浸入红墨水中),置于温暖、光照充足的地方,10分钟后取出枝条,用刀片横切枝条的中上部,用放大镜观察枝条横切面被染色的部位。
实验组别 实验现象
A.自然状态的枝条(不作处理)  
B.剥去下半部树皮的枝条  
C.除去木质部的枝条,只留下树皮  
(1)将每根枝条的下端用刀片削成斜面,且斜面的面积相同,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A组和B组对照,基于的假设是   。
(3)按照实验步骤正确操作后,观察发现3根枝条中上部的横截面都未被染色。请从实验选材角度分析,说明原因:   。
(4)改进实验后,依据现象可以得出结论:茎对水和无机盐的运输是通过木质部运输的。若将A组枝条进行纵切,依据   的现象,还可说明茎对水和无机盐的运输方向是自下而上的。21·cn·jy·com
25.小叶在研究蚕豆叶片上、下表皮气孔密度(单位面积气孔数目)时,采用了以下三种方案进行实验。
方案一:用显微镜观察同一张蚕豆叶片的上、下表皮装片。
方案二:把新鲜的蚕豆叶片浸没在60℃左右的水中(如图),观察叶片两面的气泡数目。
方案三:在一株生长旺盛的蚕豆植株上选取一片蚕豆叶,用滤纸把它上、下表皮的水分吸干,将两张浸有氯化钴溶液的蓝色滤纸(遇水会变红)相对应地贴在叶片上、下表皮的表面,并用回形针将其固定。观察贴在叶片上、下表皮上的滤纸哪一张先变色,哪一张的颜色更深一些。
(1)采用方案   可以观察到叶片的保卫细胞。
(2)方案二中观察到  的现象,说明叶片下表皮气孔密度比上表皮大。
(3)小叶采用方案三进行实验,贴上滤纸后经过较长时间,发现两张蓝色滤纸颜色变为一样红。小叶认为蚕豆叶片上、下表皮气孔同样多,与方案二的实验结论不一致。于是去问老师,老师询问了小叶的实验过程后,指出小叶用方案三所做实验的结论不可靠。你认为老师如此判断的理由是_____
   。
四、解答题(共17分)
26.(6分)开学初,某八年级班级为净化空气,教室里养了几盆绿萝。绿萝属阴性植物,喜湿热,较耐阴,同学们把它们放在教室的角落里,每天给它们浇水,但是一段时间后,绿萝出现了叶子发黄的迹象,于是有同学从家里拿来大包硝酸铵给它施肥。不久,这些绿萝还是枯萎了。请你结合材料分析下这些绿萝叶子发黄并死亡的原因。
27.(6分)杨梅是台州特产之一,某果农介绍了在花期与坐果期提高杨梅产量和品质的有效管理方法如下:
一 疏花疏果:适当去掉花朵小的花、老枝、弱枝上的花;剪去病弱果、密生果。
二 水肥管理:在果实膨大期及时灌水,增施有机肥。
三 罗帐技术:杨梅采摘前,全树覆盖罗帐防虫网(如图),可有效阻隔果蝇危害:还可以防止强光照射果实,使杨梅成熟期推迟3至5天。
请根据所学知识解释上述方法在提高杨梅产量与品质上的科学原理。
28.(5分)树怕剥皮,不怕空心,这是为什么 在生产生活中,为了提高果树的坐果率,增加产量,人们对果树进行环剥,如图甲所示。若对图乙中的果树实施环剥技术,应选择哪一处进行环剥 并说明理由。【版权所有:21教育】
答案解析部分
1.D
【解析】影响土壤形成的主要因素有气候、生物、地形、母质和时间等成土因素。
土壤形成过程:裸露的岩石不断被风化,在进一步的风化中,开始出现低等的生物,接着慢慢出现地衣苔藓植物,地衣能够加速岩石的风化,促进地球土壤层的形成,最后出现森林草原。因此岩石变成土壤,需要有: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生物作用等, D 错误。
故选: D .
2.C
【解析】土壤中的有机质是由植物的根部、小动物、植物与动物残留物、腐殖质与微生物等组成.
构成土壤的物质有固体、液体和气体三类,土壤的固体部分主要由矿物质颗粒和腐殖质组成,其中矿物质颗粒占固体部分的95%左右,土壤中的水分是植物生长的必要条件,土壤中的空气是植物的根和微生物生命活动所需要的氧气来源。干燥的土壤放在铁丝网上燃烧,如果数量减少、有焦味,证明土壤含有有机物,
故选 C 。
3.B
【解析】氮肥能促使植物的茎叶旺盛生长,磷肥能使植物多开花多结果,钾肥则有利有机物向植物储存器官内转运。
植物的生长需要多种无机盐,无机盐必须溶解在水中植物才能吸收利用。植物需要量最大的无机盐是含氨、含磷、含钾的无机盐。花盆中的土壤里的无机盐被花吸收了,要想使花生长良好,必须增施无机盐或者换土。
故答案为:B。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4.B
【解析】由题意可知,该实验的自变量是土壤湿润条件和是否灭菌,4个实验组相互对照;落叶上面也有微生物,也可以分解自身,所以也应该进行灭菌处理;因为1、3组土壤灭菌后,土壤中微生物被杀灭,无法所以分解落叶,2、4组没有灭菌,存在微生物,因其土壤的湿润条件不同,分解的落叶量也不相同.
A.实验组2组和4组可以形成对照,变量是土壤的湿润程度,研究的是土壤微生物对落叶的分解作用, A 正确;
B.该实验有2个变量,分别是土壤是否经过灭菌处理,是否湿润,如果该实验的自变量为土壤是否经灭菌处理,那么实验中的对照组是2和4,1和3是实验组, B 错误;
C.为了控制实验中的无关变量,作为实验材料的落叶也应进行灭菌处理,消除微生物的影响, C 正确;
D.1组和3组由于没有微生物,落叶不被分解,2组和4组由于有微生物,但湿润程度不同,落叶被不同程度地分解, D 正确。
故选:B
5.A
【解析】解答本题要充分理解各种化肥的性质方面的知识,只有这样才能对相关方面的问题做出正确的判断。
土壤板结是指土壤表层因缺乏有机质,结构不良,在灌水或降雨等外因作用下结构破坏、土料分散,而干燥后受内聚力作用使土面变硬的现象。
A:施有机肥,不会导致土壤板结。
B:长期单一的偏施化肥,会导致土壤板结。
C:暴雨造成水土流失,会导致土壤板结。
D:农田土壤质地黏重,耕作层浅,会导致土壤板结。
故选A。
6.D
【解析】按土壤质地,土壤一般分为三大类:砂质土、黏质土、壤土三类。砂质土的性质:含沙量多,颗粒粗糙,渗水速度快,保水性能差,通气性能好。黏质土的性质:含沙量少,颗粒细腻,渗水速度慢,保水性能好,通气性能差。壤土的性质:含沙量一般,颗粒一般,渗水速度一般,保水性能一般,通风性能一般。地球陆地表面土壤种类的分异和组合。与自然地理条件的综合变化密切相关。
甘蔗在水分充足、通气性能好的土壤中比较适合生长, 所以比较适合种植甘蔗的是河边湿润的沙地;A中水分少,B中透气性差,C水分少,透气性差;
故答案为:D。
7.D
【解析】树木年轮是在树木茎干的韧皮部里的一圈形成层。在一年中,形成层细胞分裂活动的快慢是随着季节变化而变动的。春天和夏天,气候最适宜树木生长,形成层的细胞就非常活跃,分裂很快,生长迅速,形成的木质部细胞大、壁薄、纤维少、输送水分的导管多。到了秋天,形成层细胞的活动逐渐减弱,于是形成的木质部细胞就狭窄、壁厚、纤维较多、导管较少。春夏质地疏松,颜色较淡;秋季质地紧密,颜色较深。不同季节的深浅结合起来成一圆环,这就是树木一年所形成的木材,就是年轮。年轮图案同气温、气压、降水量有一定的关系。
A.根据树木年轮的数目,可以推知它的年龄, A 正确;
B.年轮的宽窄则与相应生长年份的气候条件密切相关。不旱年份树木生长缓慢,年轮就窄;在湿润年份年轮就宽, B 正确;
C.一般来说,树木背阴的一面(北面)容易长出青苔,而树木的年轮在南面会更疏散一些,不如北侧的年轮来得致密,所以从植物的年轮我们可以辨别南北方向, C 正确;
D.年轮的形成与形成层的活动状况有关, D 错误。
故选:D
8.C
【解析】移栽植物时会损伤部分幼根和根毛,这样使植物体内容易缺水、萎蔫,不易成活,因此,移栽植物时要带一个土坨,目的是保护幼根和根毛。移栽的时候可带土或不带土,带土移栽伤根少,可以缩短缓苗期,早活早发。移栽前先浇水湿润,以不伤根或伤根少为好。移栽时行株距按计划规格确定,移栽深度根据作物种类、幼苗大小确定,一般深度在3cm左右,要求深浅一致,最好将大小苗分级别移栽,栽后需要及时施肥浇水,以促进成活和幼苗生长。
A、植物吸水的主要部位是根部的成熟区,带土移载幼苗能防止根毛受损,增强幼苗的吸水能力,因此提高成活率,故 A 项正确。
B、合理密植能让植株充分接受光照,有利于光合作用的进行,因而植物制造的有机物增多,从而可以提高总产量,故 B 项正确。
C、蒸腾作用和光合作用的主要器官均是叶片,移载时剪去幼苗部分叶片能减弱蒸腾失水,提高成活率,但是若剪去全部叶片,光合作用则无法进行,容易造成幼苗死亡,故 C 项错误。
D、嫁接是指把一个植物体的芽或枝,接在另一个植物体上,使结合在一起的两部分长成一个完整的植物体,其属于无性繁殖,因而后代一般不会出现变异,能保持嫁接上去的接穗优良性状的稳定,加快繁殖速度,故 D 项正确。
故选:C
9.D
【解析】导管是植物体内把根部吸收的水和无机盐由下而上输送到植株身体各处的管状结构.导管是为一串管状死细胞所组成,只有细胞壁的细胞构成的,而且上下两个细胞是贯通的;当根毛细胞从土壤中吸收的水分和无机盐通过一定方式进入根部的导管,然后植物就通过根、茎、叶中的导管把水分和无机盐运输到植物体的全身.而筛管是植物体中由上而下输导有机物的管道.它们属于输导组织。
植物是通过导管自下而上运输水和无机盐,筛管自上而下运输有机物.导管和筛管分别位于树表层的木质部和韧皮部,没有树心的树只是失去了髓和部分木质部,而剩余的木质部中的导管仍然可以自下而上运输水和无机盐,同时韧皮部中的筛管完好可以自上而下运输有机物,所以没有树心的树,仍然可以获得养料,还能继续活下去.但是一旦树木没有了树皮(或韧皮部),也就割断了向下运输有机物的筛管,时间长了树木的根系无法获取营养而死亡,进而树木会也就死亡.所以又有“树怕伤皮,不怕空心”的说法.因此,朽烂掉的“树心”主要是古树的部分木质部.
故选:D
10.C
【解析】导管是植物体内把根部吸收的水和无机盐由下而上输送到植株身体各处的管状结构.导管是为一串管状死细胞所组成,只有细胞壁的细胞构成的,而且上下两个细胞是贯通的;当根毛细胞从土壤中吸收的水分和无机盐通过一定方式进入根部的导管,然后植物就通过根、茎、叶中的导管把水分和无机盐运输到植物体的全身.而筛管是植物体中由上而下输导有机物的管道.它们属于输导组织。
筛管是植物韧皮部(树皮内侧)内输导有机养料的管道。方向自上而下。有人把人行道上的树木用铁丝扎上晾衣,导致铁丝割破树皮,使有机物的运输通道筛管被割断,叶制造的有机物不能运输到根;根得不到有机物,根不能进行呼吸作用获得能量,时间长了就会导致树木死亡, C 符合题意。
故选:C
11.C
【解析】木质部内有木纤维和导管。导管可以运输水分和无机盐,木纤维起支持作用。
木质部由大量的木纤维组成,坚硬,有很大的支持作用。故在暴风雨中,大树有时会被连根拔起,而树干却不折断。
故答案为:C。
12.C
【解析】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是指绿色植物利用光能在叶绿体里把二氧化碳和水等无机物合成有机物,释放氧气,同时把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储存在合成的有机物中的过程.可见光合作用的场所是叶绿体,条件是光;呼吸作用是指在线粒体里把有机物分解出二氧化碳和水,释放出能量的过程,可见只要是活细胞就要进行呼吸作用;蒸腾作用是指绿色植物把体内的水分以水蒸气的形式从叶片的气孔散发到大气中去的过程;植物主要是通过根的吸收作用从土壤中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由上可知,植物的光合作用受光的影响,因此绿色植物在光下能进行的生命活动是:光合作用、呼吸作用、蒸腾作用和吸收水和无机盐.
①项,光合作用是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变成储存着能量的有机物,并释放出氧气的过程。绿色植物在光下能进行光合作用,故①符合题意。
②项,呼吸作用是细胞利用氧,将有机物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并将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的过程。任何活细胞都需要进行呼吸作用,为自身的各项生命活动提供能量,故②符合题意。
③项,蒸腾作用是水分从活的植物体表面以水蒸气状态散失到大气中的过程。植物通过蒸腾作用,促进水分和无机盐在体内的运输,并能降低植物体的温度。所以植物在光下可以进行蒸腾作用,故③符合题意。
④项,吸收水和无机盐主要由根部完成,是一个一直进行着的活动,除非植物死亡,故④符合题意。
综上所述,因为①②③④均符合题意,所以本题正确答案为 C .
故选:C
13.D
【解析】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是指绿色植物利用光能在叶绿体里把二氧化碳和水等无机物合成有机物,释放氧气,同时把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储存在合成的有机物中的过程.可见光合作用的场所是叶绿体,条件是光;呼吸作用是指在线粒体里把有机物分解出二氧化碳和水,释放出能量的过程,可见只要是活细胞就要进行呼吸作用;蒸腾作用是指绿色植物把体内的水分以水蒸气的形式从叶片的气孔散发到大气中去的过程;植物主要是通过根的吸收作用从土壤中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
AC.由图可知,光照下蒸腾作用先是大于水分的吸收速率,后又小于水分的吸收速率,故 A 、 C 错误;
B.在 ac 之间,蒸腾速率始终大于吸水速率,说明植
物在失水,所以一天中植物体内水分最少的是 c 点,故 B 错误;
D.无机盐是随着水分向上运输的,蒸腾作用能促进无机盐在植物体内的运输,所以无机盐向上运输的速率在 b 点时较快,故 D 正确。
故选:D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
14.D
【解析】蒸腾作用是水分从活的植物体表面(主要是叶子)以水蒸气的形式散失到大气中的过程。蒸腾作用对植物体自身的意义:促进根对水分的吸收以及对水分、无机盐的运输;降低植物体的温度,防止叶片被太阳灼伤。对自然界的意义:提高空气湿度;降低空气温度;增加降水量。
植物的蒸腾作用是指植物体内的水以水蒸气的形式散发到大气中去的过程,水由液态到气态要吸收热量,因此在此过程中能带走植物体内的热量,降低植物体的温度,继而降低环境的温度,因此在炎热的夏季,树林里凉爽宜人。可见 D 符合题意。
故选: D
15.B
【解析】各种化肥农药的滥用会造成土壤污染 。
A、在荒山上大量种植树木,保持土壤,防止水土流失。
B、滥用化肥,导致土壤成分发生改变,污染土壤。
C:在干旱地区喷灌或滴灌,是农业节约用水的方法,发挥水的最大效能,合理。
D:在适宜的耕地上玉米与大豆套种 ,充分利用土壤,合理的措施。
故选B。
16.(1)有机物
(2)微生物
(3)空气;呼吸作用
【解析】土壤是指地球表面的一层疏松的物质,由各种颗粒状矿物质、有机物质、水分、空气、微生物等组成,能生长植物。土壤由岩石风化而成的矿物质、动植物,微生物残体腐解产生的有机质、土壤生物(固相物质)以及水分(液相物质)、空气(气相物质),氧化的腐殖质等组成。
(1)植物的枯叶落人泥土,成为土壤的 有机物 部分。
(2)“在用手搓土壤”的实验完毕后,要反复冲洗双手,是因为土壤中含有大量的 微生物 。
(3)经常在草坪上行走,会造成土壤板结,影响草的生长。土壤板结会造成土壤缺少 空气 ,从而影响根的 呼吸作用 。
故答案为: (1) 有机物 ; (2) 微生物 ; (3) 空气 ; 呼吸作用 。
17.(1)吸收水分和无机盐;根毛区
(2)二氧化碳和水
(3)导管
(4)有机物
【解析】植物体有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六种器官,各部分的作用如下:
根:吸收,固着和支持,输导,合成有机物,贮藏和繁殖,分泌
茎:输导,支持,贮藏和繁殖,光合作用
叶:光合作用,蒸腾作用,吸收能力
花:被子植物有性繁殖
种子:增殖本种植物,渡过不良生境
果实:保护种子,贮藏营养,辅助种子散布
(1)根位于土壤中,能够固定植物体,吸收水分和石机盐,根尖的结构包括根冠、分生区、伸长区、成熟区。其中成熟区有根毛,是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
(2)叶中含有丰富的叶绿体能够通过光合作用,将水分和二氧化碳转化为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并且释放氧气。
(3)茎中有导管,导管能够自下而上运输水分和无机盐,如果没有叶的蒸腾作用作用提供动力,茎也难以完成该工作。
(4)茎中还有筛管,能够将叶制造的有机物,运输给其他器官。
故答案为: (1) 吸收水分和无机盐 ; 根毛区 ; (2) 二氧化碳和水 ; (3) 导管 ; (4) 有机物 。
18.(1)B
(2)自上而下;切口上方的树皮膨大形成枝瘤,而下端没有
【解析】图中A是韧皮部,光合作用产生的有机物沿着叶脉、韧皮部的筛管自上而下运输的;B是木质部,水分和无机盐是沿着木质部的导管运输自下而上的;C是髓,在最中央,储存着营养。
(1)将新鲜带叶枝条插入稀释后的红墨水,置于温暖、光照充足的环境中,由于蒸腾作用会拉动红墨水分沿木质部导管自下而上运输,10分钟后取出,横切枝条的中上部,放大观察,茎内的主要结构B木质部的导管被染成了红色。
(2)将盆栽木本植物一枝条中部的树皮环剥,一两个月后,切口上方的树皮膨大形成枝瘤,枝瘤形成的原因是叶片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向下运输到切口处不能继续向下运输,就在切口上方积聚起来形成枝瘤,这一现象表明有机物在茎中的运输方向是自上而下。
故答案为:(1)B;(2)自上而下;切口上方的树皮膨大形成枝瘤,而下端没有。
19.(1)成熟区;伸长区;分生区;根冠
(2)④;根冠
(3)①;成熟区;根毛
【解析】根尖是指从根的顶端到生有根毛的一段.它的结构从顶端依次是④根冠、③分生区、②伸长区、①成熟区.21·世纪*教育网
(1)由图可知,根尖各部分的名称是④根冠、③分生区、②伸长区、①成熟区.(2)④根冠位于根的顶端,属于保护组织,细胞比较大,排列不够整齐,像一顶帽子似地套在外面,具有保护作用.(3)①成熟区﹣﹣在伸长区的上部,细胞停止伸长,并且开始分化,一部分向外突起形成根毛.是根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
20.①③⑤;合理使用化肥农药或宣传耕地土壤环境保护或开展秸秆综合利用或注重农业废弃物回收(合理即可)
【解析】土壤是指地球表面的一层疏松的物质,由各种颗粒状矿物质、有机物质、水分、空气、微生物等组成,能生长植物。
①土壤中矿物质颗粒、空气、水、有机质等组成比例合理,适合农作物的生长;
②通气性好、透水性差,农作物无法获得足够的水分,不适宜农作物的生长;
③通气性好、透水性强,农作物可以获得足够的水分和空气,适宜农作物的生长;
④保水保肥能力差,这类土壤的肥力不足,不适宜种植农作物;
⑤土壤黏性适度,有助于农作物根的生长;
土壤资源是重要的自然资源,所以在耕种的时候要合理的使用化肥、农药,避免对土壤的污染和破坏,同时还要多宣传土壤保护的意识;也可以更新新的耕种方式等等来保护土壤资源;
故答案为:①③⑤;合理使用化肥农药或宣传耕地土壤环境保护或开展秸秆综合利用或注重农业废弃物回收(合理即可)。
21.(1)壤土类土壤
(2)较好;较好;有利
【解析】壤土类土壤的矿物质颗粒、空气、水和有机质等组成比例合理,土壤粘性适度,通气、透水、保水和保肥能力强;
(1)该土壤类型是壤土类土壤;
(2) 该土壤的通气性较好,透水性较好,对植物生长有利。
故答案为:(1) 壤土类土壤 (2)较好;较好;有利
22.(1)各取等质量的土块修改为各取等体积的土块
(2)减小误差,使结果更加精确
(3)大于
【解析】对照实验:在探究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对研究对象进行的除了该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根据变量设置一组对照实验,使实验结果具有说服力。一般来说,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实验组,没有处理的就是对照组。
(1)在步骤1中“各取等质量的土块”应为“各取长、宽、厚均为5c的土块”有利于验证土壤因板结而缺少空气,从而影响草的生长;
(2)在步骤2中,“快要浸没土块或铁块时,换用滴管向烧杯内滴水,直到水刚好浸没甲、乙土块和铁块”。这样操作的好处是减小误差,使实验结果更加准确;
(3)若发现V1大于V2,说明疏松的土地比踩踏过的土地空气含量高。
23.(1)铁元素含盘太低
(2)没有添加铁元素
(3)1号实验区百合花新叶不发黄,而2号实验区百合花新叶仍然发黄
【解析】1.实验探究的一般步骤包括提出问题、作出假设、设计实验、实施实验、得出结论和表达与交流。
2.对照实验是指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之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其中不同的条件就是实验变量.对照实验要遵循单一变量原则.
(1)根据检测结果:发黄的叶子,铁元素含量22.oug/ g ;颜色正常的叶子,铁元素含量30.3ug/ g ,猜测李明家百合花叶子发黄的原因是:铁元素含量太低.
(2)为了证实这一猜测,李明做了以下实验.①在自家一个花棚中选取了两个同样大小的实验区,编号为1号和2号(这两个实验区百合花叶子发黄程度基本一致);
②1号和2号唯一不同的变量是铁元素,因此"在1号实验区的百合花叶子上喷施添加了铁元素的某种化学肥料",而2号实验区的百合花叶子上喷施等量不添加铁元素的同种化学肥料;
(3)"如果两个实验区的百合花新叶仍然发黄",则说明百合花叶子发黄与铁元素含量无关;如果1号实验区百合花新叶不发黄,"而2号实验区百合花新叶仍然发黄,则说明百合花叶子发黄与铁元素含量低有关".
故答案为:(1)铁元素含量太低;(2)②不添加铁元素; (3) 1号实验区百合花新叶不发黄,而2号实验区百合花新叶仍然发黄 。
www-2-1-cnjy-com
24.(1)增大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表面积,同时控制变量
(2)茎对水分和无机盐的运输是通过韧皮部进行的
(3)枝条不带叶,不能进行蒸腾作用为水分的吸收和运输提供动力
(4)纵切面上越靠近枝条的顶端,染色变得越来越浅
【解析】植物的韧皮部有筛管,筛管负责自上而下运输有机物;植物的木质部中有导管,导管负责自下而上运输水和无机盐;
www.21-cn-jy.com
(1)将每根枝条的下端用刀片削成斜面,且斜面的面积相同,其目的是增大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表面积,同时控制变量;
(2) 树皮中有韧皮部,韧皮部中有帮助有机物运输的筛管,所以A组和B组对照,基于的假设是茎对水分和无机盐的运输是通过韧皮部进行的;
(3)蒸腾作用是植物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动力,所以枝条不带叶,不能进行蒸腾作用为水分的吸收和运输提供动力,所以上半部分的横截面都未被染色;
(4) 改进实验后,依据现象可以得出结论:茎对水和无机盐的运输是通过木质部运输的。若将A组枝条进行纵切,依据纵切面上越靠近枝条的顶端,染色变得越来越浅的现象,还可说明茎对水和无机盐的运输方向是自下而上的。
故答案为:(1)增大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表面积,同时控制变量(2)茎对水分和无机盐的运输是通过韧皮部进行的 (3) 枝条不带叶,不能进行蒸腾作用为水分的吸收和运输提供动力 (4)纵切面上越靠近枝条的顶端,染色变得越来越浅
25.(1)一
(2)下表皮气泡的数目比上表皮多(其他合理答案,酌情给分)
(3)实验时间过长导致两张滤纸都吸收了足够多的水分(只回答“吸收了足够多的水分”或“时间过长”得1分;其他合理答案,酌情给分)
【解析】对照实验是指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之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其中不同的条件就是实验变量.对照实验要遵循单一变量原则.
(1)方案一:用显微镜观察同一张蚕豆叶片的上、下表皮装片,所以采用方案一可以观察到叶片的保卫细胞。
(2)方案二:把新鲜的蚕豆叶片浸没在60℃左右的热水中,观察叶片两面的气泡数目,如果下表皮气泡的数目比上表皮多,说明叶片下表皮气孔密度比上表皮大。
(3)方案三:在一株生长旺盛的蚕豆植株上选取一片蚕豆叶,用滤纸把它上、下表皮的水分吸干,将两张浸有氯化钴溶液的蓝色滤纸(遇水会变红)相对应地贴在叶片上、下表皮的表面,并用回形针将其固定,观察贴在叶片上、下表皮上的滤纸,小叶同学认为蚕豆叶片上、下表皮气孔同样多,与方案二实验结论不一样。原因是实验时间过长导致两张滤纸都吸收了足够的水分。
故答案为: (1) 一 ; (2) 下表皮气泡的数目比上表皮多; (3) 实验时间过长导致两张滤纸都吸收了足够多的水分 。
26.①长期处于室内环境,光照不足,光合作用的强度弱,引起叶片发黄
②浇水太多,使盆中有积水,使根得不到氧气,无法进行呼吸作用导致叶片发黄
③施肥过少,使绿萝缺乏无机盐导致叶片发黄。
④施肥过多,导致土壤溶液浓度大于根毛细胞液浓度,使绿萝失水枯萎
【解析】 放在教室的角落里,说明植物缺少阳光,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每天浇水,说明水分过多,根会缺氧无法进行呼吸作用,植物缺含氮的无机盐也会导致叶片发黄,大包硝酸铵给他施肥,说明施肥过多,导致土壤溶液浓度过高,植物会失水。
27.①疏花蔬果可以减少有机物的消耗,使更多有机物集中输送到优质果实中。②及时灌水和增施有机肥是因为果实膨大期需要更多的水分和无机盐。③罗帐技术有效阻隔果蝇危害,是一种物理防治害虫的措施,不打农药保证了果实成熟后的食品安全:罗帐技术使杨梅成熟期推迟了3-5天,延长了光合作用的时间,能产生和积累更多有机物
【解析】 光合作用是指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着能量的有机物,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植物吸水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是根尖的根毛区;当植物细胞液的浓度小于外界土壤溶液的浓度时,植物细胞失水;
①疏花蔬果可以减少有机物的消耗,使更多有机物集中输送到优质果实中。②及时灌水和增施有机肥是因为果实膨大期需要更多的水分和无机盐。③罗帐技术有效阻隔果蝇危害,是一种物理防治害虫的措施,不打农药保证了果实成熟后的食品安全:罗帐技术使杨梅成熟期推迟了3-5天,延长了光合作用的时间,能产生和积累更多有机物
故答案为: ①疏花蔬果可以减少有机物的消耗,使更多有机物集中输送到优质果实中。②及时灌水和增施有机肥是因为果实膨大期需要更多的水分和无机盐。③罗帐技术有效阻隔果蝇危害,是一种物理防治害虫的措施,不打农药保证了果实成熟后的食品安全:罗帐技术使杨梅成熟期推迟了3-5天,延长了光合作用的时间,能产生和积累更多有机物
28.木质部较厚,树空心损坏了部分木质部,剩余的木质部还能够自下而上将无机盐和水分运输给枝叶。 运输有机物的筛管在树皮的韧皮部,树皮被剥离,叶制造的有机物不能运输到根部,根得不到营养供应,植物死亡。应环剥①处,若环剥②处,植物的根得不到叶片制造的有机物,整株植物会死亡。环剥①处,仅该枝条上的叶产生的有机物不能向下运输,有利于在果实中积累,而其他枝条上的叶产生的有机物能向下运输;水和无机盐是通过木质部的导管自下而上输送,不受环剥的影响。
【解析】环剥树皮,有机物的运输通道筛管被割断,叶制造的有机物向下运输到切口处不能在向下运输。
植物是通过导管自下而上运输水和无机盐,筛管自上而下运输有机物。导管和筛管分别位于树表层的木质部和韧皮部,没有树心的树只是失去了髓和部分木质部,而剩余的木质部中的导管仍然可以自下而上运输水和无机盐,同时韧皮部中的筛管完好可以自上而下运输有机物,所以没有树心的树,仍然可以获得养料,还能继续活下去。但是一旦树木没有了树皮(或韧皮部),也就割断了向下运输有机物的筛管,时间长了树木的根系无法获取营养而死亡,进而树木会也就死亡。所以又有“树怕剥皮,不怕空心”的说法。筛管是植物韧皮部(树皮内侧)内输导有机养料的管道。叶片进行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通过筛管自上而下运输到其它器官如根。环剥树皮,有机物的运输通道筛管被割断,限制有机物向下运输,利于多结果,图乙中正确的环剥部位是 ① 处,限制枝条制造的有机物向下运输,利于多结果。环剥 ② 处,根无法得到有机物而死亡。
故答案为:木质部较厚,树空心损坏了部分木质部,剩余的木质部还能够自下而上将无机盐和水分运输给枝叶。 运输有机物的筛管在树皮的韧皮部,树皮被剥离,叶制造的有机物不能运输到根部,根得不到营养供应,植物死亡。应环剥①处,若环剥②处,植物的根得不到叶片制造的有机物,整株植物会死亡。环剥①处,仅该枝条上的叶产生的有机物不能向下运输,有利于在果实中积累,而其他枝条上的叶产生的有机物能向下运输;水和无机盐是通过木质部的导管自下而上输送,不受环剥的影响。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