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植物与土壤单元提高卷---2023-2024学年浙教版八年级下册科学(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第四章 植物与土壤单元提高卷---2023-2024学年浙教版八年级下册科学(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468.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4-06-06 14:33:4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四章 植物与土壤单元提高卷---2023-2024学年浙教版八年级下册科学
一、单选题
1.在土壤漫长的形成过程中,标志着土壤最终形成的是(  )
A.最低等生物出现 B.地衣、苔藓植物出现
C.森林和草地出现 D.低等动物出现
2.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必须依赖于土壤,而土壤资源是有限的,下列人类活动有利于保护土壤的是(  )
A.将废弃农用地膜埋入土壤中 B.实行稻草还田
C.用工业废水直接灌溉农田 D.大量施用化肥
3.移苗时根部带土是为了(  )
A.保留水分和无机盐 B.避免伤害分生区
C.避免伤害根冠 D.避免伤害根毛和幼根
4.小金对小麦根进行实验研究,下列相关实验过程或研究结果,不正确的是(  )
A.小麦要带土移植是为了避免损伤根尖
B.观察小麦幼根时先用放大镜观察外形
C.使用低倍显微镜观察小麦的根毛细胞
D.小麦的根系有主根和侧根之分
5.杨梅是宁波的特色农产品,种植杨梅理想的土壤是壤土类土壤,通气、透水、保水和保肥能力强。下列按体积分数构建的土壤组成模型中,符合上述土壤要求的是(  )
A. B.
C. D.
6.“滩涂能种菜,海水能灌溉。”这是美国著名的未来学家阿尔曼托夫勒的预言,如今在沿海滩涂上已逐渐变成现实。盐碱地上的植物能从土壤中吸收水分的主要原因是(  )
A.根尖细胞吸收能力强 B.根毛细胞液浓度大
C.根毛细胞呼吸旺盛 D.根尖中根毛数目多
7.下列结构或器官对功能的“自述”,合理的是(  )
A. B.
C. D.
8. 下列有关“土壤中含有有机物”的验证实验中,叙述正确的是 (  )
A.加热后不能等土壤冷却了再去测出质量
B.选择的土壤应该是湿润而富含有机物的
C.土壤可以直接放在铁丝网上加热
D.实验中铁丝网的孔径要稍大一些
9.土壤板结是指土壤表层因缺乏有机质,结构不良,在灌水或降雨等外因作用下结构破坏、土料分散,而干燥后受内聚力作用使土面变硬的现象。下列不会导致土壤板结的是(  )
A.施有机肥 B.长期单一的偏施化肥
C.暴雨造成水土流失 D.农田土壤质地黏重,耕作层浅
10.下列关于植物的茎与物质运输的说法,错误的是(  )
A.根从土壤中吸收的水和无机盐是通过茎运输的
B.水分和无机盐被根尖吸收后会进人根部导管
C.水分和无机盐在茎木质部的导管中能自下而上地向枝端运输
D.树皮里所有的筛管都是上下相通的
11.土壤板结不利于植物生长,原因是(  )
A.缺少肥力,不利于植物光合作用
B.缺少水分,不利于植物光合作用
C.缺少二氧化碳,不利于植物根的呼吸作用
D.缺少氧气,不利于植物根的呼吸作用
12.下列有关生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绿色植物的蒸腾作用能能促进植物对水分和无机盐的吸收和运输
B.带土移栽、剪去部分枝叶移栽、选择光照最强时移栽都有利于植物成活
C.蒸腾作用能提高大气的湿度,并增加降水,调节气候
D.荔枝在结果期间需要吸收大量的水分,这些水分主要用于光合作用
13.将一生长旺盛的盆栽植物(如图,花盆中泥土湿润),从阴凉处转移到阳光下。一段时间内,植物的有关生理作用会明显增强的是(  )
①光合作用②呼吸作用③蒸腾作用④根的吸水作用
A.①③ B.②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14.桃树的茎和水稻的茎根本区别在于(  )
A.桃树茎粗,水稻茎细
B.桃树茎有形成层,水稻茎无形成层
C.桃树茎有年轮,水稻茎无年轮
D.桃树茎有树皮,水稻茎无树皮
15.取同一阔叶植株且大小相同的四个枝条,然后将它们分别插入四个大小相同盛有等量清水的量筒中,在每个量筒中滴加油滴,让油滴铺满水面(如图),同时分别标记为A、B、C、D。A装置置于室内,B装置置于有光照和风的阳台上,C装置置于阴暗潮湿的角落,D装置置于有风但无光照的阳台,放置30分钟后,观察量筒中液面的变化。实验结束后最简内液面最高的是装置(  )
A.装置A B.装置B C.装置C D.装置D
16.刘明明同学为了证明植物生长需要无机盐,将一盆植物放在阳光下,仔细观察植物的生长状况。为增强实验的说服力,她还应该设计另一个实验。你认为下列盆中装沙、无机盐和水实验设计最恰当的是(  )
A. B.
C. D.
二、填空题
17.随着科技的进步,农场也向智能化方向发展。某智慧农场中种植了大量的果树和蔬菜,其中的施肥、灌溉等都可以实现远程控制和自动控制。
(1)经农场智能系统检测后,自动为农场中的大白菜施加一定量含   元素为主的无机盐来提高大白菜产量,大白菜吸收的无机盐通过茎中的    (“导管”“筛管”“液泡”“木纤维”)运输到叶片。
(2)把胡柚移栽到农场时要剪去部分枝叶,主要是为了减弱   ,提高成活率。
(3)为了提高胡柚的产量,可采取在胡柚的侧枝上环割,环割时割去树枝的   (填“木质部”“形成层”或“韧皮部")。
18.根尖是指从根的顶端到着生根毛的部分,如图是根尖的结构模式图。请回答:
(1)c区是   ,该区细胞会不断分裂、分化成为b区细胞。
(2)a区细胞由b区细胞进一步分化而来,表皮细胞向外突起形成根毛,扩大了根吸收   的面积。
19.2021年全国平均气温创历史新高,达10.5℃,较常年偏高1.0℃,区域性阶段性气象干旱明显。在科学兴趣小组活动时,同学们谈论到干旱对农作物生长的影响,请你参与讨论并作回答。
(1)农作物在缺水初期叶片气孔会自动关闭,以减弱   作用。
(2)耐旱作物在形态结构上具有适应干旱的一系列特点。下表四种植物叶片中,最适应干旱环境的是   。
叶片 表面积/mm2 体积/mm3 表皮厚度/um
A 292 64 14
B 144 63 24
C 301 62 15
D 593 121 13
三、实验探究题
20.右图甲是研究植物蒸腾作用实验的示意图:
(1)若实验成功,将图甲所示装置放在室内阳台有阳光照射的地方约5分钟,看到的现象是    。
(2)人们大多选用阔叶的法国梧桐的枝叶而不是松树的枝叶进行实验,其原因是   。
(3)实验结束后,在此茎的基部上方横切,观察到其中只有B部分呈红色,如图乙。B是植物茎中哪一部分结构?    。
21.某科学兴趣小组在研究某植物叶片上、下表皮气孔密度(单位面积气孔数目)时,采取了如下方法。
方法
1:用显微镜观察该植物同一叶片的上、下表皮装片并统计气孔的数目。
方法
2:取3株大小、来源相同、具有等量叶片的该植物嫩枝,依图甲所示方法处理。
请回答问题:
(1)在方法1中,若要观察到清晰的物像,则图乙中关于显微镜的部分操作,正确的顺序是   (填写图乙中的序号)。在显微镜下可以观察到,保卫细胞比叶片表皮细胞多了   (填细胞内结构的名称),故能进行光合作用。
(2)在方法2中,实验开始时,先将各装置的质量调至80克,其后每隔4小时测一次各装置的质量,直至实验结束。
①该实验中水面上放油的作用是   。
②该实验结束时,A、B、C装置的总质量分别为mA、mB、mC。若该植物叶片的下表皮气孔密度比上表皮大,则mC—mB   mB—mA(选填“>”、“<”或“=”)。
22.小滨偶然发现月季茎折断后仍能成活(如图甲),想探究月季茎折断后什么情况下还能成活?他将生理状况相似的20株月季分成五组,进行如下表所示的处理。(处理方法和位置如图乙、丙所示,云母片能阻断物质的运输。)
组别 处理方法
1 不做处理
2 在B处韧皮部环割一圈
3 在B处韧皮部环割半圈
4 在A处木质部切断并插入云母片(不影响韧皮部功能)
5 在B处木质部切断并插入云母片(不影响韧皮部功能)
(1)第1组不做处理是为了作为   。
(2)结合以上信息判断,一段时间后月季植株一定死亡的实验组有   (填组别)。
(3)为探究月季折断程度是否影响月季的存活,应增加一组(第6组)实验的处理方法是   ,并与第5组形成对照。
(4)经以上6组实验可以得出折断的月季是否仍能存活与月季折断的程度和   有关。
四、解答题
23.如图所示为显微镜下观察到的 一个植物细胞发生的某个过程,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A~C表示植物细胞的   过程。
(2)某地土壤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较大,我们常采用田间挖深沟、田内浇透水的方法进行改良,这样做的目的是   。 若想在这样的地里种植作物,如种植玉米、小麦、水稻,你认为种植什么最好    。 为什么    。
24.某校同学在研究土壤中的非生命物质时,做了如下几个实验。根据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实验 一:将少许土壤放入试管中,在酒精灯上加热(如图1);
实验二:取充分干燥后的土壤,先放在天平中称得质量为 m ,将它们放在细密的铁丝网上,用酒精灯加热(如图2),待土壤冷却后,再次用天平称量剩余物质质量为 m ;
实验三:取土壤样品 100克,放入大烧杯中,向烧杯中倒入足量蒸馏水,将搅拌静置后得到的上层土壤浸出液进行如图3和图4的操作。
(1)实验 中若出现   的现象,可以说明土壤中含有水。
(2)实验二中,用充分干燥的土壤是为了   ,若土壤中含有有机物,则实验二中 m 与 m 的大小关系为   。
(3)实验三的目的是    。
25.氮是空气中含量最多的元素,也是构成生物体的必要元素之一但是,空气中游离态的氮不能直接被大多数生物所利用,必须经过变化,并与其他成分形成化合物(如氨或铵盐等),才能被植物利用。如图是自 然界氮循环的示意图请回答:
(1)一株绿色植物的幼苗(如小麦)在生长过程中缺氮其最可能出现的症状是 。
A.茎秆细小、易倒伏,叶有褐斑
B.生长矮小,叶色发黄
C.生长缓慢,叶色暗绿带红
D.只开花不结果
(2)工业上常用空气冷冻分离法来获得氮气(即由液态空气分馏来获得氮气)这种方法制氮气的原理是利 用了氮气与氧气哪一物理性质的差异    。
(3)实验室制备少量氮气的方法很多。例如,可由亚硝酸铵来制取氮气,其反应如下:NH4NO2 N2↑+2H2O,该反应是属于   反应(选填“化合”、“分解”、“置换或“复分解”)
(4)空气中的N2转化为NH3,的过程中,N元素的化合价由0价转变为   价
(5)有人认为:人类可以通过人工固氮,大量合成含氮化肥并施用于农作物,这将有助于人类粮食增产,但也会造成环境污染。你是否同他的观点并阐述理由。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C
【解析】【分析】 土壤形成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要经过,岩石的分化过程,形成疏松母质;成土过程的开始,微生物和低等植物在母质上着生生;低等生物的着生过程,形成原始土壤;高等生物的着生过程形成成熟土壤。
【解答】 裸露地表的岩石在风化作用下形成疏松的风化物,即成土母质,母质没有肥力,但具有一定通气、蓄水性能,并能分解释放少量矿物养分,生物生命活动的参与标志着成土过程的开始。一些微生物和低等植物在母质上着生,一方面加速岩石风化,同时改变母质性能,土壤的肥力不断发展,逐渐形成土层浅薄的原始土壤,原始土壤形成为植物的生长提供了可能。草本、木本的高等植物的着生加快了成土过程,土壤发育不断深化,促使了成熟土壤的逐步形成。由此可见森林和草地的出现标志着土壤最终形成。
故选C
2.【答案】B
【解析】【分析】对土壤造成污染的物质包括:
①化学污染物,包括无机污染物和有机污染物。无机污染物无机物主要有汞、铬、铅、铜、锌等重金属,砷、硒等非金属,过量的氮、磷植物营养元素,氧化物和硫化物等。有机污染物主要有酚、有机农药、油类、和洗涤剂类等;
②物理污染物,指来自工厂、矿山的固体废弃物如尾矿、废石、粉煤灰和工业垃圾等。
③生物污染物。指带有各种病菌的城市垃圾和由卫生设施(包括医院)排出的废水、废物以及厩肥等。
④放射性污染物。主要存在于核原料开采和大气层核爆炸地区,以锶和铯等在土壤中生存期长的放射性元素为主。
【解答】A.将废弃农用地膜埋入土壤中,地膜几十年都不能分解,会对土壤造成严重污染,故A不合题意;
B.实行稻草还田,稻草腐烂后可以作为植物生长的肥料,对土壤没有污染,故B符合题意;
C.用工业废水直接灌溉农田,废水中的重金属等化学污染物会对土壤造成严重破坏,故C不合题意;
D.大量施用化肥,会造成土壤酸化,严重板结,故D不合题意。
故选B。
3.【答案】D
【解析】【分析】此题考查根的结构和功能,难度一般,熟记即可,植物吸收水和无机盐的主要器官是根,根适于吸水的特点是根尖成熟区生有大量的根毛,大大增加了根与土壤中水接触的面积,有利于吸水,而且根尖成熟区及其内部一部分细胞分化形成导管,能输导水分和无机盐,因此植物根吸收水的主要部位是根尖的成熟区,为了提高移栽时,植物的成活率,在移栽幼苗时,在根部总是带有一个土团.可以保护幼根和根毛,提高植物的吸水能力。
【解答】根吸收水和无机盐的部位主要是根尖的成熟区,成熟区分化出导管和根毛,利于吸收,植物移栽后,往往会出现萎蔫的现象,所以移栽幼苗时,为了减少体内水分的散失,提高成活率,要尽量带土坨,以保护幼根和根毛,故D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D
4.【答案】D
【解析】【分析】直根系是指由一株动植物的根系形成的土壤系统,它可称为一种"天然的土壤结构",由根系把土壤中的颗粒物及溶液形成固定的、稳定的、持久的结构。它可以深入土壤多层中,并为其他物种提供活性有机物、矿物质和水分等生态环境,特别是根系与根际共生细菌的相互作用,使得土壤稳定而富有活力。须根系是指根系发育出须根,形成土壤结构的系统,它包括根系和根际共生真菌,以及一些土壤细菌等生物际系统。须根系的须根可以分为圆形的细须根和圆柱形的粗须根两种,须根可以增加土壤的非均质结构,提高土壤的空气利用率,增加土壤的水份含量,加强根系的对土壤的侵蚀抵抗力,可以改善土壤的肥力状况。
【解答】A 、小麦要带土移植是为了保护根毛和幼根,以免损伤根尖, A 正确;
B 、取小麦的幼根用放大镜观察它的外形, B 正确;
C 、用显微镜在低倍镜下,观察根毛细胞的结构特点。 C 正确;
D 、小麦的幼根没有明显主根、侧根之分,由许多不定根组成的根系,所以是须根系。 D 错误。
故选: D .
5.【答案】B
【解析】【分析】壤土类土壤是适于大部分植物生长的土壤。这种土壤固体部分(矿物质颗粒和有机质)占土壤总体积的50%,其中有机质占固体部分的1%~5%;水和空气各占25%,这样的土壤既通气、透水,又保水、保肥,能为植物生长提供充足的水分、空气和有机质。
【解答】壤土类土壤中水和空气各占25%,即各自所占所示圆形图的四分之一;矿物质颗粒和有机物占50%,其中有机质占固体部分的1%~5%,结合模型可知B符合要求。
故选B。
6.【答案】B
【解析】【分析】植物细胞吸水和失水的条件:当外界浓度高于细胞液浓度时细胞失水,当外界浓度低细胞液浓度时细胞吸水,据此解答。
【解答】盐碱地上的植物能从土壤中吸收水分的主要原因是根毛细胞液浓度大。
故选B。
7.【答案】C
【解析】【分析】(1)根冠具有保护根尖的作用。
(2)肺是气体交换的场所,呼吸道是气体进出肺的通道。
(3)叶肉内含有大量的叶绿体,叶绿体内的叶绿素能吸收太阳能,使得叶呈现绿色。
(4)直流电动机是根据通电线圈在磁场中受到力的作用而发生转动的原理制成的,它的工作时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
【解答】A、根尖成熟区有大量根毛,是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A不符合题意;
B、呼吸系统包括呼吸道和肺两部分,因此呼吸作用不单单只是由肺完成,B不符合题意;
C、叶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器官,C符合题意;
D、单单只是电刷是没有变交流电为直流电的能力,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8.【答案】C
【解析】【分析】要是为了定量实验的考虑,干燥土壤可以称干重,然后通过各种处理分离有机物从而计算含量,干燥的士壤加热计算质量,如果质量减少,有焦愁的味道,就是证明土壤中含有有机物。
【解答】A、孔径大土壤颗粒可能从缝隙漏出,影响实验效果。此方法不可取;
B、用湿润的土壤不行,因此湿润的土壤中有水分,水分蒸发也能减少质量,影响使用效果。此法不可取;
C、土壤可以直接放在铁丝网上。此方法正确;
D、测质量要等冷却,不但可以保证实验变量唯一,还保证测定物质质量的仪器的精度,也就是所有涉及物质质量测定的基本要求。这是因为测定质量的仪器都是在常温标定的,此法错误。
故答案为:C。
9.【答案】A
【解析】【分析】解答本题要充分理解各种化肥的性质方面的知识,只有这样才能对相关方面的问题做出正确的判断。
土壤板结是指土壤表层因缺乏有机质,结构不良,在灌水或降雨等外因作用下结构破坏、土料分散,而干燥后受内聚力作用使土面变硬的现象。
【解答】A:施有机肥,不会导致土壤板结。
B:长期单一的偏施化肥,会导致土壤板结。
C:暴雨造成水土流失,会导致土壤板结。
D:农田土壤质地黏重,耕作层浅,会导致土壤板结。
故选A。
10.【答案】D
【解析】【分析】木质茎的结构由外向内依次为树皮(包括表皮和韧皮部)、形成层、木质部和髓。表皮起保护作用。韧皮部包括筛管(运输有机物)和韧皮纤维(有韧性)。木质部包括导管(运输水和无机盐)和木纤维(坚硬)。形成层的细胞能不断地进行分裂,向外形成韧皮部,向内形成木质部,髓位于茎的中央,具有贮藏营养的功能。
此题的关键是要明确木本植物茎的组成,区分导管和筛管。
【解答】A:根从土壤中吸收的水和无机盐是通过茎运输的,A正确;
B:水分和无机盐被根尖吸收后会进人根部导管,B正确;
C:水分和无机盐在茎木质部的导管中能自下而上地向枝端运输,C正确;
D:树皮里只有韧皮部的筛管是上下相通的,D错误;
故选D。
11.【答案】D
【解析】【分析】植物的根呼吸的是空气中的氧气,土壤板结会影响植物的呼吸,不利于植物生长。
【解答】植物的根呼吸的是空气中的氧气,经常松土,可以使土壤疏松,土壤缝隙中的空气增多,有利于根的呼吸,促进根的生长。土壤板结,缝隙中的氧气减少,妨碍根的呼吸,从而影响了根的生长,也影响了根的吸收功能不利于植物生长。
故选D。
12.【答案】C
【解析】【分析】水分以气体状态从植物体内散发到植物体外的过程叫做蒸腾作用。蒸腾作用有重要的意义,蒸腾作用为大气提供大量的水蒸气、增加空气湿度,降雨量增多;蒸腾作用散失大量的水分,吸收热量,使气温降低,降低植物体特别是叶片的温度,避免灼烧、蒸腾作用是根吸水的动力,促进了水和无机盐的运输,因此蒸腾作用对植物具有重要的意义
【解答】A、蒸腾作用能拉动植物体对水分的吸收,而无机盐的吸收与细胞内外溶液的浓度差有关系,蒸腾作用只是促进其运输,不能促进其吸收。A不符合题意;
B、带土移栽、剪去部分枝叶移栽、选择光照最弱时移栽都有利于植物成活,是为了减少蒸腾作用。B不符合题意;
C、蒸腾作用能提高大气的湿度,并增加降水,调节气候,C符合题意;
D、荔枝在结果期间需要吸收大量的水分,这些水分主要用于蒸腾作用,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13.【答案】D
【解析】【分析】光合作用,通常是指绿色植物(包括藻类)吸收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富能有机物,同时释放氧气的过程。蒸腾作用是水分从活的植物体表面(主要是叶子)以水蒸汽状态散失到大气中的过程。呼吸作用指机体将来自环境的或细胞自己储存的有机营养物的分子(如糖类、脂类、蛋白质等),通过一步步反应降解成较小的、简单的终产物(如二氧化碳、乳酸、乙醇等)的过程。
【解答】当植物从阴凉处移到阳光下时,接受光照,植物开始进行光合作用;由于温度的升高,植物的呼吸作用和蒸腾作用增强,散失的水分增加导致根的吸水增加,补充植物体内的水分需求;
故答案为:D。
14.【答案】B
【解析】【分析】草本植物茎包括表皮、薄壁细胞、维管束,其中维管束由韧皮部和木质部组成,没有形成层。形成层是位于木质部和韧皮部之间的一种分生组织,能不断的进行细胞分裂,可以不断向内产生新的木质部与向外产生新的韧皮部,使植物的茎不断长粗。
【解答】桃树属于木本植物,水稻属于草本植物,两者区别在于有无形成层。
故答案为B.
15.【答案】C
【解析】【分析】蒸腾作用是指水分从活的植物体表面(主要是叶子)以水蒸气的形式散失到大气中的过程。植物的蒸腾作用散失的水分约占植物吸收水的99%,气孔是水分散失的门户。
【解答】温度越高、环境越干燥,气流速度越快,植物蒸腾作用越强,A装置置于室内, B装置置于有光照和风的阳台上, C装置置于阴暗潮湿的角落, D装置置于有风但无光照的阳台。可知B装置蒸腾作用最快,C装置蒸腾作用最慢。故实验结束后量筒内液面最高的是C装置。
故选C。
16.【答案】D
【解析】【分析】对照实验是指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该种不同的条件就是实验变量。
实验变量:也称自变量,指实验中由实验者所操纵的因素或条件。
对照试验遵循单一变量原则(实验设计中仅仅改编实验中的某一项变量,其它因子不变,在此条件下,观察、研究该变量对实验材料和实验结果的影响.除了整个实验过程中欲处理的实验因素外,其他实验条件要做到前后一致。)
【解答】探究实验的变量是无机盐,遵循变量唯一原则。实验组应该是有阳光、温度、土壤(含无机盐)、水分等适宜的条件,对照组应该有阳光、温度、沙土(不含无机盐)、水分等条件。
故答案为:D。
17.【答案】(1)氮(N);导管
(2)蒸腾作用
(3)韧皮部
【解析】【分析】此题考查元素在植物中的作用;水分、有机物的运输部位及相关知识的灵活运用。
【解答】(1) 我们吃的是大白菜的叶,而氮有利于叶的生长,所以得施氮肥;水与无机盐是靠导管输送的。
(2) 胡柚移栽后会损伤根部,导致植物根的吸水能力大大减弱,所以我们得剪去部分枝叶以减少蒸腾作用,减少水份的散失。
(3) 为了提高胡柚的产量 ,必须让有机物尽量到果实里面去,而有机物是由韧皮部 中的筛管运输的,所以,可以环割时割去树枝的韧皮部以免让有机物流失。
故答案为:(1)氮(N)、导管;(2) 蒸腾作用;(3) 韧皮部
18.【答案】(1)分生区
(2)水分和无机盐
【解析】【分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根尖的结构。解答时可以从根尖的概念、各部分的名称、特点方面来切入。
【解答】(1)c区是分生区,被根冠包围着,属于分生组织,具有很强的分裂能力,能够不断分裂产生新细胞。
(2)a区成熟区,也叫根毛区,在伸长区的上部,细胞停止伸长,并且开始分化,表皮一部分向外突起形成根毛.根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
19.【答案】(1)蒸腾
(2)B
【解析】【分析】气孔是叶片蒸腾失水、气体交换的“门户”,它是由两个半月形的保卫细胞围成的空腔。
蒸腾作用是指植物体内的水分通过叶片的气孔以水蒸气的形式散发到大气中去的一个过程,影响因素有光照、温度、湿度等.影响植物蒸腾作用的主要因素有:光、温度、湿度和空气流动情况等。
【解答】(1)农作物在缺水初期叶片气孔会自动关闭,以减弱蒸腾作用。
(2)耐旱作物在形态结构上具有适应干旱的一系列特点。表中四种植物叶片中,B的叶表面积最小,表皮最厚,这些特点利于降低蒸腾作用,减少水的散失,最适应干旱环境.
故选B。
20.【答案】(1)上升
(2)阔叶植物的蒸腾作用比针叶植物植物强,实验现象明显
(3)木质部
【解析】【分析】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叫做光合作用。
【解答】(1)若实验成功,将图甲所示装置放在室内阳台有阳光照射的地方约5分钟,看到的现象是上升。
(2)叶是蒸腾作用的主要器官。实验时候人们大多选用阔叶的法国梧桐的枝叶而不是松树的枝叶进行实验,原因是阔叶植物的蒸腾作用比针叶植物植物强,实验现象明显。
(3)图乙中C是树皮,B是木质部,A是髓。故B是植物茎中木质部。
21.【答案】(1)②①③;叶绿体
(2)防止水分蒸发;<
【解析】【分析】1、显微镜的操作步骤是安放、对光、放片调焦。在调焦时首先向外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下降,此时眼睛注视物镜和玻片的距离,再向内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上升,左眼睛注视目镜找到一上模糊的像,改用细准焦螺旋调至清晰。光合作用的条件之一是细胞中要含有叶绿体。
2、植物蒸腾作用时,水分由气孔跑出,植物叶片气孔数量上表面少于下表面。
【解答】(1)图①是调焦中的镜筒先下降,②是对光操作,③是调焦中的镜筒上升,由显微镜的操作步骤可知,正确的顺序是②①③。表皮细胞结构中无叶绿体,保卫细胞结构中含有叶绿体,所以填叶绿体;
(2)水分易蒸发,放油后能防止水分蒸发。
A、不处理的叶片上下表皮气孔都有水分跑出,蒸腾作用很强,B、叶片下表面涂上凡士林后蒸腾作用会减弱,只有上表面进行蒸腾作用了,且上表面的气孔数较少,所以蒸腾作用是较弱的,C、叶片上下表面都涂上凡士林后水不能跑出,蒸腾作用停止。所以 mA故答案为:(1) ②①③ ;叶绿体 (2) 防止水分蒸发 ;<
22.【答案】(1)对照
(2)2、5
(3)在B处将部分木质部切断并插入云母片
(4)折断的位置
【解析】【分析】 木质茎的结构由外向内依次为树皮(包括表皮和韧皮部)、形成层、木质部和髓。其中维管束由韧皮部、形成层和木质部组成,形成层是位于木质部和韧皮部之间的一种分生组织,形成层细胞能不断地侧向分裂增生,其中,大部分细胞向内形成木质部,少量细胞向外形成韧皮部,从而使树干不断地生长加粗。
【解答】(1)第1组不做处理是为了作为对照;
(2) 存活的条件是:有木质部能运输水分和无机盐(运输方向:从下往上),同时有韧皮部能运输有机物(运输方向:从上往下);结合以上信息判断,一段时间后月季植株一定死亡的实验组有 2、5;
(3) 为探究月季折断程度是否影响月季的存活,应增加一组(第6组)实验的处理方法是在B处将部分木质部切断并插入云母片,并与第5组形成对照。
(4) 经以上6组实验可以得出折断的月季是否仍能存活与月季折断的程度和折断的位置有关。
故答案为:(1)对照(2)2、5(3) 在B处将部分木质部切断并插入云母片 (4) 折断的位置
23.【答案】(1)失水
(2)降低土壤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水稻;水稻需水多,不断浇水能降低土壤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解析】【分析】植物细胞吸水和失水的原理是:细胞外部溶液的浓度大于细胞内部浓度时失水,细胞外部溶液的浓度小于细胞内部浓度时吸水。
【解答】(1)当植物细胞内外液体有浓度差时,植物细胞就会吸水或失水;因此,当外界溶液浓度大于根细胞的细胞液浓度时,根细胞失水;由图可知:A-C表示植物细胞的失水过程;
(2)盐碱地土壤溶液的浓度大接近根毛细胞液的浓度;所以不利于根毛细胞吸水;我们可采用田间挖深沟、田内浇透水的方法进行改良盐碱地,这样做的目的是降低土壤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若想在这样的地里种植作物,种植水稻最好,因为水稻需水多,不断浇水能降低土壤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故答案为:(1)失水;(2)降低土壤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水稻;水稻需水多,不断浇水能降低土壤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24.【答案】(1)试管口内壁有小液滴形成
(2)避免水对实验的干扰;
(3)验证土壤中含有无机盐
【解析】【分析】根据检验土壤中成分的方法及操作的步骤进行解答。
【解答】(1)将少许土壤放入试管中,在酒精灯上加热,土壤中的水就会被汽化形成水蒸气,水蒸气在试管口内壁遇冷液化,形成小水滴,因此若出现试管口内壁有小液滴形成,就说明土壤中含有水;
(2)在实验二中,为了避免水对实验的干扰,因此用充分干燥的土壤进行实验,若土壤中有有机物,在加热的时候有就会燃烧,从而消失,因此质量减少,则;
(3)实验三的实验目的是验证土壤中含有无机盐。
故答案为:(1)试管口内壁有小液滴形成;(2)避免水对实验的干扰;;(3)验证土壤中含有无机盐。
25.【答案】(1)B
(2)沸点不同
(3)分解
(4)-3
(5)认同,因为人工固为农田提供了更多的氮肥,有利于人类粮食增产但大量使用合成含氮化肥并施用于农作物,将会导致土壤板结;若土壤中N元素超标,被淋溶后,易导致水体的富营养化污染等一系列环境问题。
不认同,因为人工固氮可以为农田提供更多的氮肥,有利于人类粮食增产,只要我们合理控制化肥的使用量,一般不会造成土壤板结,水体富营养化污染等环境问题。
【解析】【分析】(1)植物的生长需要无机盐,氮肥可以促进叶的生长,磷肥可以促进根的生长,钾肥可以促进果实种子的生长。
(2)空气分离是指低温冷冻原理从空气中分离出其组分(氧、氮和氩、氦等稀有气体)的过程。一般先将空气压缩,并冷至很低温度,或用膨胀方法使空气液化,再进行分离.
(3)分解反应是指由一种物质反应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新物质的反应;
(4)化合物中各元素化合价之和等于零;
(5)这题解答可以认同和不认同,只要说出正确解释就可以了.
【解答】(1)缺少氮肥,可以使叶子矮小,故选B;
(2)气体分离根据各气体的沸点不同;
(3)反应为一种物质变成多种物质,是分解反应;
(4)氨气里的氢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根据原子不带电,氮元素的化合价为-3;
故答案为: (1)B (2) 沸点不同 (3)分解 (4)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