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课件 1.2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21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课件 1.2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21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89.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15-12-11 09:27:4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21张PPT。×××错例1错例2外界环境血浆组织液淋巴O2在不同渗透压中的扩散方向是怎样的?自由扩散:高浓度→低浓度,高渗→低渗O2浓度在血浆中最高, CO2浓度在组织液中最高 1.如图是人体某组织各种结构示意图,A、B、C、D表示的是结构,①、②、③、④表示的是液体,有关此图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②可以进入A、C、D B. CO2浓度最高的液体是① C. 图中O2浓度最低的液体是③ D. ①②③④组成了体液,其中①②④属于内环境B毛细淋巴管壁毛细血管壁血浆组织液淋巴细胞外界环境四、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外界环境中的物质 体 内 细 胞 组 织 液第2节 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第1章 人体的内环境和稳态某人的血液生化六项检查的化验单肝功能肾功能血 糖血 脂检 查 (1)肌酐含量超标,它是有毒的代谢废物,累积影响健康。
表明肾脏排泄功能障碍。
(2)葡萄糖超标,血糖过高导致糖尿病等。
(3)甘油三脂超标,引起高脂血症,易并发冠心病等。资料1不同人体温的差异同一人体温一日的变化曲线资料21.体温有年龄、性别差异,年幼>年长,女>男2.同一人在一日内温差<1℃,清晨2-5时最低,15-17时最高。体温呈动态平衡。 内环境的化学成分和体温处于动态平衡。内环境的渗透压和酸碱度是否也处于动态平衡呢?请举例说明。渗透压例子:输液必须输生理盐水;
多饮多尿;吃太咸就喝多水稳态的概念 正常机体通过调节作用,使各个器官、系统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状态叫做稳态。注意:
①稳态不是恒定不变的,而是相对恒定的一种动态变化;
②这种动态变化保持在一定范围内。二、对稳态调节机制的认识排遗排泄①是食物的消化和营养物质的吸收
②是肾小管的重吸收小肠皮肤肾脏肺人体稳态的调节机制营养物质
的输入废物的
排出新陈代谢体液调节神经调节免疫
调节细胞细胞与内环境之间、内环境与外界环境之间不断进行物质交换,会不会影响内环境的稳态?肌无力——Ca2+过多
肌肉抽搐——Ca2+过少
尿毒症——尿素、无机盐积累
糖尿病组织水肿人体维持稳态的调节能力是有限的三、内环境稳态的意义2.正常渗透压→细胞形态与功能;3.适宜体温和pH→酶1.正常血糖含量和O2量→能量保障; 细胞代谢包括众多反应,完成这些反应需要各种物质和条件:(09广东)1.有关人体内环境稳态的叙述,错误的是 A.有3种以上的生理系统参与维持内环境稳态 B.人体内环境稳态的失调与外界环境无关 C.人体维持内环境稳态的调节能力有限 D.稳态有利于参与其调节的器官保持机能正常B 2.对维持内环境稳态不起作用的是
A.肝脏根据体内需要增加或减少释放入血液中的葡萄糖量 B.肺根据需要按一定速率呼出CO2和吸入O2 C.肾把代谢终产物不断排出体外 D.红骨髓源源不断地造出新的血细胞D3.如图表示人运动前后血液中乳酸浓度的变化曲线,请分析BC段变化的原因 ( )
A.乳酸与NaH2P04反应生成H3P04
B.乳酸与血液中的02发生了氧化反应
C.乳酸与碳酸钠反应除掉了乳酸
D.乳酸与NaHCO3反应生成CO2D 4.正常情况下,人体内血液、组织液和细胞内液中K+的含量能够维持相对稳定。
(1)尝试构建人体内K+的动态平衡模型(①在图形框中用箭头表示②不考虑血细胞、血管壁细胞等特殊细胞)
(2)消化道中K+进入小肠绒毛上皮细胞的方式是主动运输重点班